泵站供水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73.00 KB
- 文档页数:5
设计资料1.1设计题目:送水泵站(二泵站)设计。
1.2原始资料:1.2.1泵站的设计水量为 3 万m3/d。
,1.2.2管网设计的部分成果:1)根据用水曲线确定的二泵站工作制度,分 2 及工作。
第一级,从 7 时到 16 时,每小时占全天用水量的 65 % 。
第二级,从 16 时到 7 时,每小时占全天用水量的 35 % 。
2)城市的设计最不利点的地面标高15 m ,建筑层数 6 层,自由水压2 m 。
3)管网平差得出泵站至最不利点的输水管和管网的总水头损失为 30 m 。
4)消防流量为 200 m3/h ,消防扬程为 50 m 。
转输流量为 50 m3/h ,转输扬程为 60 m 。
5)清水池所在地面标高为 20 m ,清水池最低水位在地面下 -4 m 。
1.2.3城市的冰冻线为 1.5 m ,最高温度为 35°,最低温度为 -24°.1.2.4泵站所在地土壤土质良好,地下水位为 -6 m 。
1.2.5泵站为双电源。
1.3设计任务:城市送水泵站的技术设计的工艺部分。
1.4课程设计工作量:1.4.1设计说明书一份(A4纸打印)。
1)设计概述、设计范围、设计资料。
2)选泵方案。
3)布置机组和管道、机组基础的设计、吸水管和压水管的设计。
4)泵房中各标高的确定。
5)复合水泵和电机。
6)泵站平面图布置,包括配电室、机器间、值班室、修理间等。
1.4.2完成设计图纸泵站总平面及平面图(机器间两方面)一张,应绘出主要设备、管路、配件及辅助设备的位置、尺寸、标高,列出主要设备表和材料表(比例尺:1:50:100)。
1.5设计要求:1.5.1独立按时完成课程设计。
1.5.2要求图面正确、整洁、字迹工整。
(二)、泵站工艺设计第一节、水泵的初步选择1.1泵站设计参数的确定泵站一级工作时的流量Q1=9% 65 **Q Khd=9%65 *3.1*30000=2816.7m3/h=782.4L/S 泵站二级工作时的流量Q2=15% 35 **Q Khd=15%35 *3.1*30000=910 m3/h=252.8L/S 泵站一级工作时的设计扬程H=⊿Z+h安全+∑h泵站损失+∑h管网损失+h服务水头=(15-16)+2+2+30+35=68m其中,⊿Z——为地形高差h安全——自由水压∑h泵站损失——泵站内的损失(初步估计为2m)∑h管网损失——为管网的总损失h服务水头——为管网最不利点的服务水头1.2水泵选择可用管路特性曲线进行选泵,先求出管道的特性曲线方程因为,HST =⊿Z+ h服务水头+ h自由=(15-16)+35+2=36m且,S=(∑h泵站损失+∑h管网损失)/Q12=32/2816.7=4.03×106-h2/m5或,S=(∑h泵站损失+∑h管网损失)/Q12=32/(782.4×106-)=52.33s52/m 则,管道的特性曲线方程为:H= H+SQ2=36+4.03×106 Q2(Q取m3/h)ST+SQ2=36+52.33 Q2(Q取L/s)或H= HST根据特性曲线方程得到流量和扬程的关系:(表1)(表2)为了方便以后水泵的维修和管理,选择4台水泵,一级工作时3台泵工作,1台备用,二级工作时1台泵单独工作,其余泵备用。
广州市某区域供水加压泵站设计发布时间:2021-06-08T16:08:08.773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作者:梁怿祯[导读] 摘要:介绍了广州市荔湾区某区域加压泵站的设计流程,包括设计规模确定、加压模式选择、水泵配置、平面设计和竖向设计等。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10摘要:介绍了广州市荔湾区某区域加压泵站的设计流程,包括设计规模确定、加压模式选择、水泵配置、平面设计和竖向设计等。
该供水加压泵站采用“低峰直抽,高峰抽库”的运行模式,供水高峰时利用清水池的调蓄容量向下游服务区域补充供水,提高区域供水安全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区域供水加压泵站;加压模式;平面设计;竖向设计 1、引言本工程服务片区位于广州市荔湾区,为供水管网系统的末梢,供水压力普遍偏低。
近年来该片区的快速开发建设导致用水需求急剧增长,供水形势日益紧张。
此外,该片区无大型水库,管网系统调节能力较低,供水安全性不高。
为了保障服务片区现状及近、远期的用水需求,提高供水安全性,助力片区发展,亟需建设一座带水库调节的供水加压站,提高管网系统的供水能力。
2、设计规模2.1供水规模本工程水量预测方法选用《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2016)中的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法。
根据上层次规划,荔湾区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为 0.5万 m³/万人·d,服务片区居住人口20.3万人。
故服务片区规划最高日用水量为10.15万m³/d,供水加压泵站供水规模取11万m³/d,时变化系数取1.3,最大时加压流量约6000m³/h。
2.2供水压力服务区域地面高程基本一致,距离加压站最远点为供水最不利点,到达最不利点自由水压要求达到0.14Mpa,故静扬程取14m。
按最大时加压流量6000m³/h,局部水损为20%沿程水损,泵站内水损约2~3m估算总水损。
泵站工程设计方案 (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对于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给供水系统带来了相应的压力。
因此,泵站工程作为供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满足日益增长的供水需求,还要提高供水系统的稳定性。
在泵站工程的设计中,必须考虑多种因素,例如泵站的地理位置、周围环境、供水需求等等。
接下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泵站工程的设计方案。
一、泵站工程的地理位置泵站的地理位置是泵站工程设计中最为重要的一点。
泵站应该建在水资源集中的地区,以便降低水输送过程中的阻力。
同时,在选址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供水区域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
这样可以确保泵站不会对周围的环境和居民造成影响。
二、泵站工程的泵站筛选在泵站工程设计中,泵站的选择非常重要。
选用合适的泵站可以提高供水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减少故障和维护时间。
一般来说,小型供水系统选用单级离心泵,大型供水系统则需要考虑多级离心泵。
三、泵站工程的管道设计泵站工程的管道设计也非常重要。
优秀的管道系统可以减少泵站输送时间和能耗,提高供水系统的效率。
在进行管道设计时,应该考虑到供水区域的地形、管道材质、管道长度、管道的摩阻系数等因素。
这样可以确保管道系统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四、泵站工程的控制和监测控制和监测在泵站工程设计中也是必要的步骤。
一个好的控制和监测系统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好地监控水流量和水压。
同时,在设计控制和监测系统时,还需要考虑到未来的发展和扩张。
总之,泵站工程设计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泵站的地理位置、泵站的选择、管道设计以及控制和监测系统的设计。
只有将这些因素充分考虑,才能设计出一个高效、稳定的供水系统,以满足城市日益增长的供水需求,让居民享受更好的生活条件。
农村供水泵站规划方案设计1. 引言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对于供水设备的需求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农村居民的用水需求,农村供水泵站的规划方案设计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根据农村供水泵站的功能需求和地理环境特点,提出一种合理的规划方案设计。
2. 规划内容2.1 基本原则农村供水泵站的规划方案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安全性原则:确保供水设备的运行安全,防止事故发生;- 可靠性原则:提供稳定的供水,确保居民日常用水需求;- 灵活性原则:设备应具备一定的适应性,能够应对不同的用水需求;- 经济性原则:规划设计应符合经济合理性,保持设备运营的经济平衡。
2.2 设备选型根据农村地区的供水需求,应选用适当的供水设备。
常见的供水设备包括柴油泵、电动泵等。
考虑到农村地区的电力供应不稳定的情况,建议采用柴油泵作为主要供水设备,同时配备备用的电动泵以备不时之需。
3. 设计方案3.1 泵站布局农村供水泵站的布局应尽可能简洁、合理,使得泵房的面积最小化,设备之间的距离最短,并确保泵房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
建议将主泵房放置在泵站中心位置,将备用泵房放置在主泵房的旁边,以便随时进行切换使用。
3.2 泵站设施- 进水系统:设置滤水装置和阀门,以确保进水渠道的清洁和顺畅。
- 出水系统:设置调压装置和出水管道,确保供水平稳,并根据需要设置自动控制系统以实现定时供水。
- 输水管道:根据供水范围和用水需求,合理设计输水管道的布置,确保输水过程中的压力损失最小。
3.3 安全措施为了确保农村供水泵站的安全运行,需要采取以下安全措施:- 防火措施:设置灭火器、消防栓等设备,设立专门的消防通道,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疏散人员,并进行有效的灭火工作。
- 电气安全: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电气设备,并针对电器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安全检查。
- 排水系统: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确保泵房内部的排水通畅,避免因大雨或其他原因导致水浸情况。
4. 结论农村供水泵站的规划方案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农村地区的供水需求和地理环境特点,确保供水设备的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
取水泵站工程设计方案水泵站是城市供水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施,为保证居民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用水的正常供应,水泵站工程设计方案应当做到合理、安全和高效。
下面是一份具体的水泵站工程设计方案,其设计思路和要点如下:一、选址和布置1.选址:水泵站建设地点应远离居民区,以免噪音和震动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
同时还要考虑就近取水,方便供水管网连接。
2.布置:水泵房和水泵设备应尽量靠近水源,方便取水。
水泵房内设有交流室、操作室和控制室,以便管理人员日常操作和监控设备。
二、水泵设备选择1.选用高效节能水泵,提高泵站的运行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
2.采用多台水泵并行运行,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证供水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三、供水管网设计1.独立供水管网和非独立供水管网两种设计方案都可以考虑。
独立供水管网适用于人口密集的城市区域,可以灵活控制供水量;非独立供水管网适用于人口稀少的农村地区,可以节约管道建设成本。
2.供水管网应采用合理的管径和施工方式,确保水流畅通,减小阻力和压力损失。
四、自动控制系统1.安装自动控制系统,实现水泵的智能化调节和运行,节约人力资源。
2.配备液位报警器和传感器,实时监测水位和水压,及时采取措施以保证水泵的正常运行。
五、安全和环保设计1.设计防污染措施,避免污水倒灌,确保供水水质的安全和清洁。
2.配置自动灭火系统和应急备用电源,以防止火灾和停电造成的损失。
3.设计噪音隔离措施,减小水泵运行时的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六、运维管理1.定期维护保养水泵设备,检查电机、轴承等关键部件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
2.建立完善的运维管理制度,确保水泵站运行安全稳定。
综上所述,水泵站工程设计方案应综合考虑选址布置、水泵设备选择、供水管网设计、自动控制系统、安全环保设计和运维管理等诸多因素,以确保水泵站的正常运行和供水的可靠性。
给排水工程中的泵站设计与选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给排水系统的建设越来越重要。
而在给排水系统中,泵站作为关键设施之一,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就给排水工程中泵站设计与选型进行讨论,旨在深入探讨如何合理设计泵站,并选取最适合的泵站类型。
一、泵站设计泵站的设计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整个给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在进行泵站设计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泵站的地理位置泵站的地理位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满足给排水系统运行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将泵站选址在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的地方。
2. 泵站的功能需求根据给排水系统的规模和需求,确定泵站的功能需求,包括泵站的处理能力、排水能力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后期的扩展性,以便在系统需求变化时,能够进行相应的调整。
3. 泵站的结构布局泵站的结构布局需要合理设计,以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和方便维护。
通常,泵站的结构包括泵房、进水口、泵排系统等,我们需要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每个区域的布置和大小。
4. 泵站的管道布局泵站管道的布局也是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合理的管道布局能够提高流体的输送效率,并减少能耗和运行成本。
在进行管道布局设计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泵站的结构特点和管道的流动特性。
二、泵站选型在泵站的选型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最适合的泵站类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泵站类型介绍:1. 集中式泵站集中式泵站是指将多个泵安装在一个泵房中,通过集中控制来实现对整个给排水系统的运行。
这种类型的泵站通常适用于大型城市的给排水系统,其优点是结构紧凑、管理方便。
2. 分散式泵站分散式泵站是将多个小型泵分散布置在给排水管网中,每个泵站独立运行。
这种类型适用于小型城市或者农村地区的给排水系统,其优点是结构简单、维护方便。
3. 蓄能泵站蓄能泵站是利用水能转化为电能并存储起来,然后在峰时段通过发电机将电能再转化为水能,并通过泵进行供水。
这种类型的泵站适用于电能供应不稳定的地区,能够有效平衡供需关系。
2024年引水泵站工程设计重点浅析引水泵站工程是水利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将水从低处提升到高处,以满足灌溉、供水、发电等多方面的需求。
随着水利建设技术的不断发展,引水泵站工程的设计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重点分析引水泵站工程设计的几个关键方面,以期为相关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一、泵站选址与布局泵站的选址直接关系到泵站的安全、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
在选址时,需考虑地形、地质、水文条件、电源供应、交通运输等多种因素。
首先,地形条件应满足泵站的进水、出水、排水等要求,同时地质条件要稳定,以避免因地质灾害导致泵站损坏。
其次,泵站应选在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地方,以保证泵站的长期稳定运行。
最后,泵站的布局要合理,既要考虑设备的安装、运行、维护,又要考虑人员的工作、生活需求。
二、泵站进水与出水设计泵站的进水与出水设计是泵站工程中的重要环节。
进水设计主要包括进水池、进水管道等部分,其设计要满足水流顺畅、无漩涡、无冲击等要求,以保证水泵的正常运行。
出水设计则主要包括出水池、出水管道等部分,其设计要满足水流稳定、减少水力损失等要求。
此外,进水与出水设计还需考虑水流的均匀性、防止泥沙淤积等问题,以确保泵站的高效运行。
三、水泵选型与配套设备水泵是泵站的核心设备,其选型直接影响到泵站的性能。
水泵的选型应根据泵站的流量、扬程、水质等因素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应选择效率高、运行稳定、维护方便的水泵。
同时,水泵的配套设备也是泵站设计中的关键部分,包括电机、减速器、轴承、密封件等。
这些设备的选型应与水泵相匹配,以确保泵站的顺利运行。
四、泵站电气与自动化设计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泵站电气与自动化设计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泵站电气设计主要包括电源选择、电气控制、防雷接地等方面。
其中,电源选择应考虑电源的可靠性、稳定性以及经济性。
电气控制设计应实现泵站的自动化运行,包括自动开机、自动停机、自动切换等功能。
防雷接地设计则要保证泵站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防止因雷电导致的设备损坏。
水利工程泵站设计方案一、需求背景近年来,我国不仅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而且农田灌溉和水资源利用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为了满足这些需求,水利工程泵站的建设变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针对水利工程泵站的设计方案进行探讨。
二、泵站选址泵站的选址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地理位置:选择离灌溉区和供水区较近的地理位置,以减少输送距离和输送损失。
2. 地质条件:选址应避开地震带、滑坡区和地下水位较高的区域,确保泵站安全运行。
3. 交通条件:选址应尽量靠近公路和铁路,便于设备运输和维护。
4. 水资源条件:选址应在水资源充足的地方,以确保泵站的正常供水功能。
三、泵站规模确定泵站的规模大小决定了其流量和扬程的能力,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来确定。
具体的规模确定步骤如下:1. 计算用水量:根据灌溉区或供水区的实际用水量、就地用水量等数据,以及未来的发展预测,来确定泵站的设计流量。
2. 计算扬程:根据选址地区的地势高差、输送距离等因素,计算出泵站所需的扬程。
3. 选择泵机类型:根据设计流量和扬程来选择合适的泵机类型,包括离心泵、混流泵等。
4. 备用设计:为了确保泵站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应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备用泵机和备用电源等。
四、泵站设计布局泵站设计布局应合理布局各个功能区域,确保运行的高效性和安全性:1. 机房区域:包括泵机、电机设备和控制设备等,应合理安排机房空间和设备摆放位置,便于设备的维护和操作。
2. 储水区域:包括储水池或水箱等,用于储存水源,应根据实际需要合理确定储水容量。
3. 输水管道:根据输送距离、地势高差和流量大小等因素,合理设计管道的布局和直径尺寸,以减少压力和损失。
4. 控制系统:包括监测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等,应合理布局在机房区域,以实现运行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五、安全措施为了确保泵站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应采取以下安全措施:1. 泵房安全:采取防火、防爆、通风和排水等措施,确保机房内的设备和人员安全。
2. 设备维护: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泵站设计与改造实施方案
一、前言
泵站是供水系统中的关键设施,其设计和改造对于水压稳定、供水
可靠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旨在提出泵站设计与改造的实施方案,
以期为相关工程提供可行的技术指导。
二、泵站设计原则
1. 合理布局:根据实际场地情况,合理布置泵站设备,确保设备间距、通道宽度等符合操作和维护要求。
2. 设备选型:根据供水需求和管网情况,选择合适的泵和配件,确
保设备性能稳定可靠。
3. 节能环保: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节能降耗和环保要求,选择高
效设备和节能控制方案。
三、泵站改造实施方案
1. 现状分析:对现有泵站设备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设备性能、运行
状态、维护情况等,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改造的必要性。
2. 技术方案设计:根据现状分析结果,提出改造方案,包括设备更新、管道优化、控制系统升级等内容。
3. 施工实施: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确保改造工程按时、按质完成,减少对供水系统的影响。
4. 运行调试:改造完成后,对泵站设备进行全面调试,确保设备性能稳定,达到设计要求。
四、案例分析
以某市某泵站改造工程为例,通过对现状进行全面分析,确定了设备更新和控制系统升级的改造方案。
在施工实施阶段,严格按照方案要求进行施工,保质保量完成改造工程。
改造后,泵站设备运行稳定,供水压力得到有效提升,受到用户的一致好评。
五、结论
泵站设计与改造是供水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设计和实施方案对于保障供水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通过本文提出的设计原则和改造实施方案,可为相关工程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推动泵站设施的优化与升级,提高供水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泵站设计规范泵站是一种重要的给水和集水设施,主要用于将水从低位向高位输送,将降雨、河流、湖泊中收集到的水资源有序地加以引入,对防洪、改善水质、发展水利等给水工程和水环境改造工程提供重要的输水动力。
在这种情况下,泵站设计规范必不可少,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泵站设计规范,严格控制泵站的设计建设、改造和运行。
二、泵站设计的原则1、结构原则:依据不同水源来源、调水路线和服务对象的不同,泵站可采用立式泵站或背压式泵站等形式;2、投资原则:泵站设计时,除确保安全、可靠性和节能性外,投资成本应以保证设计功能及其有效性为目的;3、安全原则:泵站在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应根据设计要求和运行要求,结合实际情况,以保证泵站安全和可靠运行为原则;4、节能原则:在保证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泵站的设计应尽可能采用节能技术,尽量减少集水和输水管线的损耗,减少能源消耗;5、材料原则:泵站建设应采用适合水源条件、服务对象条件、经济条件及当地环境条件的建设材料及设备,满足设计要求及服务对象的要求。
三、泵站设计的四个方面1、水源和水质处理:泵站依靠水源来源,应根据水源来源、水质特点,采取相应的控制和处理措施;2、水位调节装置:为了调节输水量和压力,控制泵站实际运行情况,可采用平衡声门、定量调节器等水位流量调节装置;3、自动化控制:开发、改造和运行的控制,可安装自动控制设备,将仪表、报警器、保护器、控制器等设备结合起来,实现自动控制;4、安全防护:为了保障泵站的安全运行,可采用电气安全防护、机械安全防护和建筑安全防护等措施。
四、泵站设计规范1、设计规范: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设计标准和技术规程,进行泵站设计,满足设计功能及服务对象的要求;2、性能要求:泵站应具备安全、可靠、高效、节能的工作特性,能够以低成本运行,符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要求;3、施工规范:依据设计施工文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合理安排施工工艺,严格管控施工单位,确保施工质量;4、材料要求:确定选用的材料,要求满足国家有关质量标准,坚持先期检验,并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质量稳定可靠;5、调试规范:要确保调试过程中的安全生产,调试应按照规范的程序和内容进行,完成调试后,应及时停止调试,保护泵站及其设备的完整性。
泵站设计规范泵站是指建设在水源处的水泵机房,其作用是将流动的水抽取出来,在高点提升水平后,抽取到水渠,以满足用水需求。
泵站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供水系统的效率和性能,因此设计规范的合理性是至关重要的。
一、计量装置1、控制电气设备:泵站内应设置适当的控制电气设备,以控制泵站内设备的运行。
2、计量仪表:泵站内均应设置适当的计量仪表,包括流量计、扬程表、泵性能表、液位计等,以监控水的进出情况。
3、自动控制仪表:泵站内设置自动控制仪表,通过调整水流量和压力来进行泵的控制和管理。
二、泵的选择1、选择合适的泵:在选择泵时,需要根据泵站的水质和水量等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泵种类,以便保证泵的性能和节能。
2、调整转速及改变方向:在选择泵时,要根据泵站的水流量和压力,来改变泵的转速和变向,以确保泵的正常运行。
三、泵站结构1、建筑结构:泵站的建筑结构要能抵抗环境的冲击,水污染和侵蚀,以及内部的流体振动,保证泵站的质量和安全。
2、管路设计:管路的设计必须考虑其适当的截面积,严格按照泵站的供水要求,来确定管路型号,并考虑管路的清洁和供水的稳定性。
3、支撑结构:支撑结构要能承受泵系统和泵站结构上的负荷,以保证泵站的稳定运行。
四、操作控制1、操作人员:泵站内应设置足够多的操作人员,以检查和维护泵站,确保泵站的正常运行。
2、操作程序:操作者应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操作泵站,并及时的记录下操作的数据和记录,以检查是否出现异常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3、安全系统:泵站内应设置适当的安全系统,及时发现和报告发生的异常状况,以及在泵站开启运行时,提醒操作者需要重视的安全因素。
通过以上设计规范,可以使泵站的运行更加安全、稳定、有效,从而满足用水的需求。
泵站的设计是大型供水系统的基础,直接关系到供水效率的提高,因而必须要求设计的合理性。
设计规范的合理性不仅决定了整个供水系统的效率和性能,同时也能有效提高节能效果,减少能源的消耗。
供水泵站设计计算实例水泵站是以水泵为核心的机电设备和配套建筑物所构成的一个抽水系统。
文章以某小(2)型供水泵站为例,介绍了泵站设计参数的确定方法、水泵及动力机选型的要求,并依据泵型对进出水管道的直径、壁厚进行了选择计算,确定了水泵的安装高程,最终确定了泵房的结构尺寸与布置型式,可以为类似泵站工程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标签:泵站;布置;设计1 工程概况某供水工程设计引水流量为0.202m3/s,项目水源为某小(一)型水库。
根据《泵站设计规范》(GB50265-2010),确定该泵站为Ⅴ等小(2)型(泵站设计流量小于2m3/s),对应的建筑物等别为:主要建筑物为5级,次要建筑物为5级。
泵站的进出水建筑物一般包括引渠、前池、进水池和出水池。
该工程泵房建于水库岸边,直接从水源取水,无需设引渠、前池及进水池;且该工程为泵站出水管道拟直接接输水管道,也无需设出水池。
2 泵站设计参数的确定2.1 设计流量泵站设计引水流量为0.202m3/s,输水过程的漏失率按2%考虑,则泵站的设计流量为:初步拟定使用1台工作水泵,另外配置1台备用泵。
那么工作的单台水泵的设计流量为:2.2 设计扬程设计扬程是水泵型式选择的主要根据。
泵站设计扬程由地形高差和管路损失组成。
本工程为长距离输水,管线长度为7.1km,地形高差为18.5m。
管道水头损失计算公式如下:hi=iL式中:hi-沿程水头损失(m);i-单位管长水头损失(水力坡降);L-计算管段长度(m);单位管长水头损失i计算公式如下:式中:n-管道糙率;R-水利半径A/x;λ-摩阻系数;C-谢才系数;dj-管道内径;v-经济流速;g-重力加速度;i-单位管长水头损失(水力坡降);经计算hi=9.64,则设计扬程H=18.5+9.64=28.14m。
3 水泵及动力机选型水泵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要求:(1)所选水泵应充分满足泵站的设计流量、设计扬程及不同时期的供水需求。
(2)所选水泵要求在泵站长期运行期间,机组安全、稳定,并且具有较高的效率。
一体化泵站设计方案1.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供水系统的建设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城市供水系统中,泵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泵站的设计方案直接影响着供水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供水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体化泵站的设计方案,包括泵站选址、结构设计、设备选择等内容。
2. 泵站选址选取合适的泵站位置是泵站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之一。
以下是选址要考虑的几个关键方面:2.1 供水范围根据城市的供水范围确定泵站的选址,使泵站能够满足供水系统的需求。
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供水半径、人口分布、供水管网等。
2.2 交通便利泵站应该选择在交通便利的地点,以便进行设备和材料的运输,维护和检修工作的方便。
2.3 地质条件选址时需要考虑地质条件的稳定性,防止因地质灾害导致泵站的损坏或运行受阻。
2.4 环境保护泵站选址时应考虑环境保护要求,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或破坏。
3. 结构设计泵站的结构设计是保证其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因素。
以下是泵站结构设计的几个关键方面:3.1 建筑物设计泵站建筑物的设计应具备良好的空间布局和承载能力,以容纳泵站的设备和人员,并保证运行过程中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
3.2 基础设计泵站的基础设计应经过充分考虑,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
3.3 排水系统泵站的排水系统应设计合理,确保在降雨等极端天气情况下,泵站周围没有积水,保证泵站正常运行。
3.4 安全设施泵站应配置相应的安全设施,包括火灾报警装置、防雷装置等,确保泵站的安全运行。
4. 设备选择泵站的设备选择直接影响着泵站的运行效率和供水质量。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设备选择方面:4.1 水泵选择根据设计的供水流量和扬程选择合适的水泵类型和规格,包括离心泵、轴流泵、混流泵等。
4.2 控制系统泵站应配备先进的控制系统,确保泵站的自动化控制和远程监控能力,提高运行效率。
4.3 过滤设备泵站应配备合适的过滤设备,保证供水的清洁和卫生。
5. 运行维护泵站的运行维护是保障供水系统持续运行的重要环节。
泵站设计负责人:陈英炜一、 设计条件1、当地自然气候条件年平均气温22 ℃最高气温39.1 ℃,最低气温0 ℃ 地面最高水温30 ℃地下水位:-2,地耐力:12~20T/㎡2、水文资料最高洪水位(百年一遇):132.5m 最低水位(保证率97%):128.68m 常水位:130.80m 河床底标高:120.50m 河床标高:131.00m 河水最大流量:360m 3/s 河水最小流量:60 m 3/s 3、部分标高资料。
净水厂混合池水面标高为166.50m, 泵站到净水厂的输水管全长为3000m , 室外管道的全部水头损失为7.5m,站的取水头部到吸水井内管道的总水头损失为0.5m, 进行泵站工艺设计。
设计水量:近期为(150000-1000*j )T/日(自己的学号),远期为250000T/二、 设计内容1、设计水量近期为(150000-1000*25)=125000T/d ,远期为250000T/d 所以近期为1.447m 3/s ,远期为2.894m 3/s TQ Q dr α=式中r Q —取水泵站中水泵所供给的流量,m 3/h ;d Q 供水对象最高日用水量,m 3/d ;α—输水管漏损和净水构筑物自身用水而加的系数,一般取α=1.05~1.1; T —取水泵站在一昼夜内工作小时数。
近期设计流量为:Q=1.05×125000÷24=10937.5m3/h=1.519m3/s 远期设计流量为:Q=1.05×250000÷24=10937.5m3/h=3.038m3/s2、扬程计算公式:安全水头泵管h h h H H ST +++= 式中H —泵站的扬程,m 或kPa ;ST H —静扬程,采用吸水井的最枯水位(或最低动水位)与净水构筑物进口水面标高差,37.82m ;管h —输水管上的总水头损失,8mH 2O泵h —取水泵房内的总水头损失,0.024mH 2O安全水头h —安全水头,mH 2O 或kPa 。
送水泵站技术设计计算书1 绪论泵站分别为两种水质供水,其中中水近期的最大日设计水量Qd=2000m3/d,远期的最大日设计水量Qd=5000m3/d;清水近期的最大日设计水量Qd=3000m3/d,远期的最大日设计水量Qd=5000m3/d给水管网设计的部分成果:(1)泵站分两级工作。
中水泵为一日8小时均匀供水,则近期设计水量Qh=250 m3/h,远期Qh=625 m3/h;清水泵为一日24小时不均匀供水,则近期最大设计水量Qh=125m3/h,远期最大设计水量Qh=208.33 m3/h;泵站所在地土壤良好,地下水位为20~30m。
2 初选水泵和电机2.1泵站设计参数的确定本设计按远期计算。
(1)中水泵扬程计算给水管网平差一、平差基本数据1、平差类型:反算水源压力。
2、计算公式:柯尔-勃洛克公式I=λ*V^2/(2.0*g*D)1.0/λ^0.5=-2.0*lg[k/(3.7*D)+2.5/(Re*λ^0.5)]Re=V*D/ν计算温度:10 ,ν=0.0000013、局部损失系数:1.204、水源点水泵参数:水源点水泵杨程单位(m),水源点水泵流量单位:(立方米/小时)水源节点编号流量1 扬程1 流量2 扬程2 流量3 扬程3二、节点参数节点编号流量(L/s) 地面标高(m) 节点水压(m) 自由水头(m)1 -173.600 895.200 941.327 52.1272 0.000 929.270 938.188 14.9183 173.600 931.980 937.980 12.000三、管道参数管道编号管径(mm) 管长(m) 流量(L/s) 流速(m/s) 千米损失(m) 管道损失(m) 2-1 400 744.0 173.600 1.581 4.219 3.139 3-2 400 49.3 173.600 1.581 4.219 0.208四、管网平差结果特征参数水源点 1: 节点流量(L/s):-173.600 节点压力(m):941.33最大管径(mm):400.00 最小管径(mm):400.00最大流速(m/s):1.581 最小流速(m/s):1.581水压最低点 3, 压力(m):937.98 自由水头最低 3, 自由水头(m):12.00 则水泵扬程为52.127米,考虑到泵站内水头损失(初估为1.5m)以及为保证水泵长期良好稳定工作而取的安全水头(一般采用1~2m),扬程计55米。
1.1水泵设计流量
项目区机井设计流量为60m3/h,即0.0167m3/s。
1.2水泵选型
(1).水泵设计扬程
水泵所需净扬程H
净
水泵第一级叶轮(最下端)至出水管最高点高程之差。
净扬程H
=65米
净
=13米
初估损失扬程ΔH=0.2H
净
设计扬程H=ΔH+H
=78米
净
(2).水泵的选型
根据本机井设计流量60m3/h,设计扬程78m,经查相关厂家样本资料可适用机型有:200QJ63-84/7型深井潜水泵,技术参数见下表。
技术参数表
200QJ63-84/7型深井潜水泵单级性能曲线
加上管路的局部损失和沿程损失,总扬程为78m.。
经查深井潜水泵200QJ63-84/7的样本曲线,扬程在78m 时,流量为65m 3/h ,水泵效率70%,满足设计要求。
(4).水泵安装高度
水泵最低端的叶轮高程应低于最低动水位1米以下,以满足水泵吸水的要求;本机井水泵最低端距井底约3米,主要考虑泥沙淤积和井壁塌落。
(5).水锤计算
对于水泵水锤防护处理非常重要。
本设计采用的水锤防护处理方法是:在机井上面水泵出口装置止回阀,为消除压力波动在旁通管上设有安全泄压阀,达到消除或减轻起、停泵过程中产生的水锤现象。
泵站出水管布置及管径选择均按规范要求及水锤防护措施要求进行设计。
已知:工作扬程H 0=15m ,输水管道长度L=543m ,管径d=160mm ,管壁厚度σ=7.7mm ,流量Q=0.0167m 3/s 。
1参数计算:
流速 V o=0.0167/0.785D 2=0.0167/0.785*0.162=0.83m/s 波速a=
σ
εd
.11425E +
=
7
.7160
.10220000114255
⨯+
=812.2m/s
取真空水头Hs=7m Ho+Hs=15+7=22m
72.6881
.983.02.812g av =⨯=>22 可见水柱分离发生在管路的起端(逆止阀后),水柱始冲流速V1为:
V1=V o- a g (Ho+Hs )+0.5 a g (H+h )
=0.83-⨯2.81281.922+0.5152
.81281
.9⨯⨯ =0.83-0.266+0.09 =0.654m/s
管中最大水锤压力为:
Hmax=2H+Hs+
2
o 1s h 11g
a ⎪
⎭
⎫
⎝⎛++
V V H H V
=2⨯2+7+
2
83.0654.072131654.09.81
812.2⎪⎭
⎫
⎝⎛++
=39.5m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泵房内阀门等辅助设备均采用工作压力为0.8MPa 的设备。
1.4机井泵房设计
⑴.泵房的结构型式
提灌站泵房采用固定式分基型,采用砖砼结构。
泵房的顶部和底部设有钢筋砼圈梁,根据机组尺寸主泵房结构尺寸为:长×宽×高=4×4×4.5m (内墙),建筑面积为22m 2。
泵房屋面采用二毡三油防水层,单坡排水,排水管为D150。
窗子尺寸为 1.2×0.8m ,为单层钢窗。
大门尺寸1.5×2.3m ,为单开式防暴门。
⑵.泵房平面布置
泵房内机井里布置一台型号为200QJ63-84/7型深井潜水泵,抽水泵配套电机功率为25kw ;泵房的另一侧做一个高度0.6m 的凸台,凸台尺寸为2.0×2.8m ,其上面布置低压配电柜和变频控制柜。
⑶.排水
为了机组检修和水泵渗漏水,泵房内设有集水坑,以便随时用潜水泵排出集水。
⑷.起重及机修设备
泵房内最大起吊件为电机,重量约为1.5t ,放置一个2t 手动葫芦。
泵房内主要设备一览表
表5-1
⑸.消防设计
①设计依据
本次设计主要依据以下消防法规进行:
a.《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b.《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c.《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范》(SDJ278-90);
d.《水力发电厂机电设计技术规范》(SD173-85);
e.《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范》(DL5027-93)。
②设计原则
防火设计贯彻以“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对可能发生的火灾的部位和设备,从建筑和结构设计采取切实可行的防火措施,防止火灾的蔓延扩散。
建筑物应认真考虑通风换气和防火排烟等措施,对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应有明显标志等,为在发生火灾时人员能及时疏散提供条件。
泵房开设门窗和孔洞,按防火规定要求设计,对泵房内的电气设备设置相应的灭火措施。
建筑材料为混凝土或砖墙,均为非燃烧体且耐火极限较高,因此,可视为防火墙。
泵房内配置一定数量的手提式灭火器,并在灭火器的选择上考虑灭火时不导电和不爆炸,灭火后不造成任何污染和电气设备性能的改变等因素。
配置手提式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其数量见表5-5。
消防设备材料表表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