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灌溉泵站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70.50 KB
- 文档页数:18
泵站设计流量计算流量的公式如下:
Q=mA/3600Ttη
式中:Q——泵站设计流量,m3/s
m——最大一次灌水定额,m3/hm2 这里取103立方米/亩。
既m=15*105
A——灌溉面积,hm2
T——灌水延续时间,指灌区一次灌水所需延续的天数, 一个周期取7天
t——水泵每天工作时间,h 每天工作22小时
η——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这里取 0.85
斗、农渠设计流量计算:
项目区的灌水方式提水灌溉,因此,毛灌水率的计算分别采用以下公式:q1=15a〃m/(3600×22〃T〃η)=15a〃m/(79200〃T〃η)
式中:
q1——提水灌溉方式下设计毛灌水率(立方米/秒〃公顷);
q2——自流灌溉方式下设计毛灌水率(立方米/秒〃公顷);
a——单位灌水面积(1公顷);
m——灌水定额(水田中稻泡田定而103立方米/亩);
T——灌水周期(续灌方式取7天);
η——渠道利用系数(取0.85和0.9)。
项目区续灌条件下设计流量的计算
项目区续灌条件下渠道设计流量,按照下式计算:
Q = q1〃A或Q = q2〃A
式中:
Q——设计流量(m3/s);
A——灌溉面积(公顷);
q1——提水灌溉方式下设计毛灌水率(立方米/秒〃公顷)。
灌溉排水工程设计标准灌溉排水工程设计标准是指对于农业、园林绿化、道路绿化等领域中的灌溉和排水工程的设计所应遵循的规范。
其重要性在于,灌溉排水工程的设计标准能够保障农业生产中充足的水源供给,并且能够保障农田排水通畅,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产量。
本文将主要介绍我国灌溉排水工程设计标准的内容。
一、设计基准1、设计方案所依据的技术规范、标准和法规是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各项标准和规定,包括但不限于《地下水水质规范》、《城市供水与排水规范》、《地下水管理办法》等。
2、设计方案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用途、不同类型的灌溉排水工程,结合当地水文地质条件,确定设计水位、流量、防洪标准等。
3、设计方案应充分考虑工程的经济性、技术可行性、环境影响等因素。
1、灌溉工程中引水系统、灌溉设施、排水系统的设计应符合工程所在区域的水资源特点和需要,确保满足灌溉工程的水源供给和水量需要。
2、灌溉工程的水泵站、溢洪道、闸门、节制闸等设备的设计应按照相关工程标准和规范进行,保证设备运行效率、生命周期和安全性。
3、灌溉系统中的水利管道、喷灌设备、滴灌设备的设计应根据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和灌溉制度确定,同时考虑工程经济性、技术可行性等因素。
1、排水工程中的建筑物、管道、泵站等设施的设计应符合排水区域的地形、水文地质条件和排水需求,确保排泄管的通畅和水位控制良好。
2、排水系统中的排泄管道、孔道、溢流坝、泵站等设备的设计应符合相关工程标准和规范,在保证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达到最佳水平面控制。
3、针对不同类型排水区域的排水措施,如大规模农田排水、城市排水、道路排水等,设计方案应考虑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应用,保证排水结构的稳定性和可维护性。
以上为我国灌溉排水工程设计标准的主要内容,方案的实施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产量,还能够节约水资源、改善环境、增进农民福利等。
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建设方案产业结构改革是指通过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增长质量。
在农业领域,灌溉排水泵站的更新改造工程是产业结构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产业结构改革的角度,详细介绍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工程的建设方案。
一、实施背景灌溉排水泵站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对于提高农田灌溉和排水效率、保障农业生产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田水利设施老化,传统的灌溉排水泵站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因此,进行灌溉排水泵站的更新改造工程,是推动农业产业结构改革的迫切需求。
二、工作原理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工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对原有泵站进行技术升级和设备更换,提高泵站的自动化程度和运行效率,从而实现对农田的灌溉和排水的精确控制。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1. 更新泵站设备:更换老化的水泵、电机、控制系统等设备,提高泵站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2. 引入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仪表和自动化控制设备,实时监测泵站的运行状态和农田的水情,自动调节泵站的开关、转速和流量,实现对农田灌溉和排水的精确控制。
3. 应用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泵站与农田的远程监控和数据传输,提高泵站的管理和维护效率。
三、实施计划步骤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工程的实施计划步骤如下:1. 前期调研:对原有泵站的设备状况、运行情况和农田的灌溉排水需求进行全面调研和分析。
2. 技术方案设计:根据调研结果,制定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的技术方案,包括设备更换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引入。
3. 设备采购和安装:根据技术方案,进行设备采购和安装,确保新设备的质量和性能。
4. 自动化控制系统建设:根据技术方案,进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建设和调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 运行监测和调整:对更新改造后的泵站进行运行监测和调整,确保泵站的正常运行和灌溉排水效果的达到预期。
四、适用范围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工程适用于农业生产中的灌溉和排水需求,包括农田、果园、蔬菜大棚等农业生产场景。
计算结果需手动输入的数据1、灌水率计算某种作物种植比例某种作物灌水定额(m³/亩)一次灌水时间T (d)每天灌水的小时数(20~22h)灌水率qnet((m³/s)万亩)12.85200.0777777782、泵站设计流量灌溉面积(万亩)灌溉水利用系数设计流量(m³/s)0.050.950.00409363、进水管径计算D进=(4Q/πV)0.5求,水泵进水管允许流速V允=1.0~经济流速v(m³/s)D进10.07221314、出水管管径计算设计流量Q(m³/h)出水管径(mm)选择管径(mm)14.73684249.905173755、设计扬程扬程=净扬程+沿程水头损失+局部水头损失进水池水面高程出水池水面高程净扬程171.5314142.5沿程水头损失抽水管长度L流速出水管管径管道糙率谢才系数C5500.4614936650.10630.01439.0206、初选泵型D12-25×8型泵扬程H(m)流量Q (L/s)效率η(%)气蚀(m)225.6 2.084422003.47542184 4.1753 2.57、实际扬程及流量计算流量Q抽水管长度L流速出水管管径管道糙率谢才系数C0.00417949.040.4701104110.10630.01439.01972251水泵符合设计要求,②水泵运行接近设计要求。
=1.0~1.2m/s或2.0~2.5m/s,沿程水头损失局部水头损失设计扬程2.8950.290145.6853.185电机功率(kw)18.518.5沿程水头损失局部水头损失实际扬程5.1837330650.518373306148.2021064。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本条文规定了设计标准的内容、规划与设计、布局与构筑物、管渠材料与建筑物、输配水系统及建筑物等方面的基本要求,适用于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和节约用水,加强工程设计,保证工程质量,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由国家计委和建设部负责管理。
本规范由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第2条灌溉与排水工程应符合下列要求:1.保证工程运行正常,充分发挥效益; 2.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和盐碱化; 3.做到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 4.与城乡建设、土地利用、农业发展和环境治理相结合。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第3条本规范是我国第一部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在总结长期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我国已建和拟建的灌溉与排水工程作出全面规定。
本规范适用于: 1.一般地区的大型灌溉与排水工程,包括:水库灌区、大型水利枢纽灌区、引黄灌区、机电灌区、扬水灌区、井灌区、大型自压喷灌区、果园排水灌溉、污水灌溉、大型泵站、大型渠道等; 2.中型灌区,包括:引黄灌区的输水河道以外的其他灌溉渠道及沿线的渠首、重要取水构筑物、加压泵站、排涝构筑物、控制建筑物、重要的田间工程;引水式灌区的干渠及其附属建筑物;跨流域调水灌溉与排水工程;山丘区的小型引水、蓄水、提水工程;海塘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溉排水泵站改造工程。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和节约用水,加强工程设计,保证工程质量,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由国家计委和建设部负责管理。
本规范由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规范中所称的灌区是指包括灌溉供水的农业生产地域或工矿企业单位的生产地域。
规范中所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主管部门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地区行政公署或者它们的授权单位。
第1篇第一章引言泵站是水利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防洪、灌溉、供水、排水等领域。
随着我国水利事业的不断发展,泵站设计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提高。
本手册旨在为泵站设计人员提供一套全面、系统的设计指导,以促进泵站工程的安全、高效运行。
第二章泵站设计基本原理2.1 泵站设计基本概念泵站设计是指在满足工程需求的前提下,合理选择泵站类型、布置、设备、结构及配套设施等,确保泵站工程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2.2 泵站设计基本原则(1)遵循国家有关水利工程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2)符合水利行业设计规范和设计手册。
(3)充分考虑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
(4)满足工程使用功能和经济效益。
(5)确保工程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2.3 泵站设计基本流程(1)收集资料:包括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社会经济等资料。
(2)确定设计标准:根据工程规模、功能、效益等确定设计标准。
(3)方案设计:根据设计标准和收集的资料,进行方案设计。
(4)详细设计:对方案进行详细设计,包括设备选型、结构设计、布置设计等。
(5)施工图设计:根据详细设计,绘制施工图。
(6)设计评审:对设计方案进行评审,确保设计质量。
第三章泵站类型及布置3.1 泵站类型(1)固定式泵站:适用于常年或季节性用水,泵站结构简单,运行稳定。
(2)移动式泵站:适用于临时或应急用水,泵站结构轻便,便于移动。
(3)半固定式泵站:介于固定式和移动式之间,适用于短期用水。
3.2 泵站布置(1)中心布置:泵站位于河道中心,适用于河道流量较大、岸线较窄的工程。
(2)岸边布置:泵站位于河道岸边,适用于岸线较宽、河道流量较小的工程。
(3)低洼布置:泵站位于低洼地带,适用于低洼地区排水、灌溉工程。
第四章泵站设备选型4.1 泵站设备分类(1)泵类:包括离心泵、轴流泵、混流泵等。
(2)电机类:包括同步电机、异步电机等。
(3)阀门类:包括闸门、蝶阀、球阀等。
(4)辅助设备:包括变频器、控制系统、保护装置等。
中文摘要摘要:江苏省灌云监狱(农场)位于灌云县境内东部五图河旁,东临黄海,西连宁连、盐连高速公路。
该泵站修建用于改善灌云监狱东北部田地灌溉状况,且具有自引功能。
该泵站设计流量为4.0m3/s,设计扬程1.365m,最大扬程3.263m。
选用800ZLB-125型立式轴流泵配JSL-12-10型95KW电动机2台套。
站房采用墩墙式湿室型结构,主要建筑物包括正向进水前池,进水池、泵房、隔墩、出水池等。
该泵站的兴建,将对水源灌溉发挥重要作用。
本论文为江苏省灌云监狱灌溉引水泵站的初步设计,报告内容包括水泵的选型,辅助设备选择,主要建筑物设计,稳定计算,结构计算等。
关键词:流量,扬程,稳定计算,结构计算AbstractPick to: jiangsu province irrigation cloud (farm) is located at the prison visit guanyun county territory east five figure beside the river, the yellow sea in the east, the west even better even, salt even highway. The pump station built improve irrigation cloud prison fields are irrigated northeast condition, and has since led function. The pump station design flow rate is 4.0 m3 / s, design head 1.05 m, the biggest head 2.51 m. Choose 800 ZLB-125 type vertical with axial JSL-12-10 type 95 KW motor 2 sets. The wet room wall type pier station type structure, main buildings including positive before the water pool, into the pool, pump room, the pier, a pool, etc. The construction of pumping station,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for water irrigation. This paper in jiangsu province irrigation water pumping station prison irrigation cloud of preliminary design, the report shall include water pump selection, auxiliary equipment choice, main building design, stability analysis, structural calculation.Key Words:irrigation drainage flow head structure type selection stability analysis stress analysis1综合说明1.1工程概况江苏省灌云监狱(农场)位于灌云县境内东部五图河旁,东临黄海,西连宁连、盐连高速公路。
泵站设计计算书泵站设计计算书第⼀章:泵站兴建缘由及概况1.兴建缘由:博斯腾湖位于我国新疆巴⾳郭楞蒙⾃治州境内。
其上游为开都河、下游为孔雀河。
故博斯腾湖既是开都河⽔系和焉耆盆地地⾯径流的归宿地,⼜是孔雀河的发源地。
多年以来孔雀河⽔道狭窄,芦苇丛⽣,博斯腾湖⽔出流不畅,沿岸湖宽⽔浅,湖⾯蒸发损失很⼤(年蒸发量约为10亿m3),因⽽造成孔雀河灌区农业⽤⽔不⾜,整个焉耆盆地地下⽔位升⾼,⼟壤盐渍化严重。
因此巴⾳郭楞蒙古⾃治州粮⾷产量⼀直较低。
每年均由国家调进粮⾷。
由于孔雀河枯⽔季节流量⼩,故不能满⾜下游两个⽔电站发电的需⽔量。
其中铁门关⽔电站5×8500kw 机,只能运⾏⼀台,⽯灰窑⽔电站2×3000+2×3200kw机也不能满⾜机组的发电量。
同时由于湖⾯蒸发损失的增加,近20年以来,博湖的⽔质也发⽣了很⼤的变化,湖⽔的矿化度1958年为0.383~0.390g/L,⽽1981年6~8⽉的平均矿化度为1.8g/L。
22年中平均每年增⾼0.064g/L博湖已由淡⽔湖变为微咸湖,⽔质变坏的趋势,近⼏年更为严重。
为此,决定在博湖的西南⾯,孔雀河⼝以东约两公⾥处建设泵站,⽬的在于:1.根据焉耆盆地治碱、排⽔,降低地下⽔位的要求,保证湖⽔位低于1046m⾼程;2.调节孔雀河流量,满⾜库尔勒和塔⾥⽊两灌区灌溉⽤⽔的需要;3.保证铁门关⽔电站和⽯灰窑电站枯⽔期的发电流量,满⾜负荷要求,冬季不要限电;4.促进湖⽔循环,防⽌湖⽔继续咸化,同时限制地下⽔位升⾼,减轻⼟壤盐渍化程度。
博湖泵站建成后,可兼收排⽔、灌溉、发电、保护⽔质四⽅⾯的效益,⼀举⽽数得。
2.基本资料的分析整理。
⼀)、地形资料博斯腾湖附近⽔系地形图(1/500)。
⼆)、地质资料泵站站址处:地表下0-2m,厚2m,亚砂⼟(⼲容重γ⼲=1.5t/m3);地表下2-12m厚10m细砂⼟(⼲容重γ⼲=1.55 t/m3);贯⼊10cm数达60次;地表下12-112m厚100m,亚砂⼟(⼲容重γ⼲=1.8t/m3),贯⼊3cm,击数为70次;地下⽔位1047.08-1047.78m,低于湖⽔位,由湖⽔补给。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一、前言灌溉与排水工程是农田规划和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能够有效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利用效率,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增产。
为了保证灌溉与排水工程的设计能够高效可靠地实施,制定本规范,以规范工程设计的相关要求。
二、术语定义•灌溉:指人为地向农田供应水分的过程。
•排水:指将农田中的超额和周边的地下水和降雨水迅速引走的过程。
•工程设计:指根据特定要求和技术标准,经过认真的分析和计算,制定出工程的各项参数和要求,保证工程的安全、经济、合理和可行。
三、设计依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应遵循以下依据:1.农田规划设计要求2.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范和标准3.技术经验和可行性研究报告4.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要求四、设计内容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的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4.1 灌溉设计4.1.1 灌溉方式选择灌溉方式的选择应根据农田类型、作物需水量、水资源可利用状况和工程投资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4.1.2 灌溉结构设计灌溉结构的设计应根据农田起伏状况、土壤类型和水资源供应能力,确定灌溉设施的类型、尺寸和布置。
4.1.3 灌溉闸门与水泵站设计灌溉闸门和水泵站的设计应满足水流调节和供水要求,确保供水的平稳和可靠。
4.2 排水设计4.2.1 排水系统设计排水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农田地形、土壤渗透性和降雨水量等因素,确定排水管道的尺寸、坡度和布置。
4.2.2 排水出口设计排水出口的设计应能够迅速有效地引走地下水和降雨水,防止农田水logging。
4.2.3 排水泵站设计排水泵站的设计应满足水流调节和排水要求,确保排水的平稳和可靠。
五、设计要求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1.安全可靠:设计应满足防洪、防渗、防蚀等安全要求,确保工程运行的安全可靠。
2.经济合理:设计应在满足农田灌排水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
3.高效节水:设计应科学合理地确定灌溉和排水设施的布置和参数,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利用效率。
丰峰农场提水泵站设计一、设计任务根据所提供资料完成莘庄灌溉泵站初步设计,写出设计说明书和绘制设计工程图。
主要设计内容如下1. 泵站工体枢纽布置;2.确定泵站设计流量;3.确定泵站设计扬程;4.水泵机组选型,泵轴线安装高程确定;5.水泵站站址选择;6.泵房设计及辅助设备选型;7.进水池、前池设计,引水渠道断面设计;二、基本资料2.1建站目的丰锋农场内有一块19000亩岗田,多年来因缺水灌溉而减产。
规划决定利用场内水源高家淀,兴建一座灌溉泵站提水上岗,同时进行土地平整和科学种田,全部岗田即可建成丰产田。
2.2工程位置本工程经勘测确定位于岗田东侧坡脚处靠近莘庄镇北边,该处地形如图所示。
计划用明渠引水至坡脚出,在岗地适当位置建出水池,以控制全部岗地灌溉。
2.3水位、土质状况及其他本区种植冬小麦,兼重棉花等经济作物。
灌溉用水率为每万亩0.85m3/s,干渠首控制水位217.38,最低水位217.08。
高家淀水量充沛,淀中有部分水生植物,水质优良,正常水位192.3m,最高水位192.7m,最低水位191.7m。
土为粘壤土,干容重12.74~16.66kN/m3,湿容重17.64kN/m3,凝聚力19.6 kN/m3,土壤内摩擦角25°,地基允许承载力[P]=215.6kN/m2。
回填土凝聚力不计,内摩擦角20°。
灌溉季节最高气温37℃,最高水温25℃。
冬季最低气温-8℃,冻土层厚度0.3m。
高家淀底高程190.0m,淀边有南北向公路经过,路旁有10kV电源线。
场内自产石料、黄砂等建筑材料可供使用。
2.4站址地形图北195195200205210215220220225高家淀三、设计计算3.1设计流量计算已知该泵站控制的面积为1.9万亩,灌水率为0.85m 3/s ,则有:311.90.85 1.615(.)Q qw m s -==⨯=(3-1)3.2引水渠道设计 3.2.1渠道深度的确定为了节约经济,并充分利用农场的地理环境,引水渠道采用明渠设计,渠道截面使用梯形截面,这样在通过相同流量时,能减小渠道的开挖深度,为了保证流量的安全,引水渠道的粗糙系数取为n=0.025,渠道超高0.5m ,设计流量为1.65m 3.s -1,要使得在水泵抽水过程中水池的水能得到尽快的补充,水利坡度设为1:4000,渠道底部宽度为2m,在保证渠道过水流量满足要求的同时,我们还得让土堤保持稳定,设其的边坡系数m=1.5m ,则渠道的深度可由以下公式迭代计算:00h =3-2)将以上数据带入式3-2可解得渠道的净深为:h 0=1.01m,则有渠道的总体深度为:0=1.010.5=1.51m h h h =++超高(3-3)3.2.2流速校核实际流速:11.650.46.3.55Q v m s W -===实 不冲流速:0.10.1110.62 1.650.65.0.46.v KQ msms --==⨯=>不冲 所以设计满足要求 3.2.3渠道高程确定引水渠道首的高程:=-h =191.7-1.51=190.19m ∇∇渠渠首淀枯水位 3.3扬程的设计控制为了使得在枯水期的时候也满足灌溉的要求,则进水池的自由液面高程取为191.7m ,已知渠首的控制高程为217.38m ,则设计扬程可由下式计算:H H =出进净-H (3-4) =%需净净H H +20H (3-5)联立上面两个式子,带入数据解的需要扬程为H 需=29.2752m 。
第1篇一、前期准备工作1. 调查研究:了解项目地的地形地貌、土壤类型、水源情况等,为后续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基础数据。
2. 制定施工计划:包括施工时间、人员安排、设备材料等,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二、灌溉工程设计1. 水源工程:根据灌溉需求,选择合适的水源,如地表水、地下水等,并进行相应的引水、提水工程。
2. 输水工程:根据地形地貌和灌溉需求,设计合理的输水管道、渠道等,确保水源输送到田间。
3. 配水工程:根据农田布局和灌溉要求,设计合理的配水设施,如灌溉管网、喷灌系统、滴灌系统等。
4. 田间灌溉工程:根据作物种类、生长周期和土壤类型,设计合理的田间灌溉设施,如喷头、滴灌带、水肥一体化设备等。
三、灌溉工程施工1. 场地平整:根据设计图纸,对施工现场进行平整,确保设备安装和管道铺设的顺利进行。
2. 设备安装:按照设计图纸,将水泵、阀门、喷头等灌溉设备安装到位。
3. 管道铺设:根据设计图纸,铺设输水管道、配水管道等,确保水流畅通。
4. 田间灌溉设施安装:根据设计图纸,安装喷头、滴灌带、水肥一体化设备等。
四、灌溉工程验收1. 施工质量验收:对施工过程中各项工序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 系统调试:对灌溉系统进行调试,确保各项设备运行正常。
3. 运行验收:在灌溉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对灌溉效果进行评估,确保灌溉系统满足农业生产需求。
五、灌溉工程维护与管理1. 定期检查:对灌溉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发现故障及时维修。
2. 人员培训:对灌溉系统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节水意识。
3. 灌溉制度制定:根据作物生长周期和灌溉需求,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
总之,灌溉工程施工设计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严格的施工过程和有效的维护管理,可以确保灌溉系统的高效运行,为农业生产提供稳定的水源保障。
第2篇一、灌溉工程施工设计的重要性灌溉工程施工设计是确保农田灌溉效果的基础,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浅谈排涝兼顾灌溉泵站设计发表时间:2015-05-18T09:53:18.840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15年第5期供稿作者:张朦[导读] 灌溉主要集中在秋季晚稻,其中须灌溉的农田大部分以水稻为主。
计算得涝区晚稻净灌水定额为308m3/亩。
张朦广州市宏涛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510405 摘要:灌溉泵站设计扬程是由设计净扬程加上进、出水流道的损失水头确定的,设计净扬程是指出水池与进水池的设计水位之差。
担负着农田灌溉、排涝和调节地下水位等任务,本文结合排涝灌溉泵站实例,就泵站的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排涝设计;泵站设计;灌溉泵站一、工程概述广东某工程为一级排涝灌溉泵站,捍卫耕地面积3160hm2,其中排涝受益农田3133.34hm2,灌溉受益农田1000hm2,人口2.3万人。
二、排涝站与灌溉站布置方案分析方案的选择对泵站的运行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的方案布置主要有2种:方案1,排涝和灌溉机组布置在同一厂房,即同厂房布置;方案2,灌溉与排涝机组分开布置,即不同厂房布置。
方案比较如表1所示。
经以上比较确定灌溉与排涝站分开布置,然后再对机组的布置型式以及灌溉站的布置位置进行比较,最终确定机组都采用“一”字型布置并与进水方向垂直、灌溉站布置在节制闸右侧的方案。
三、灌溉站设计水位确定1、出水池水位按照灌溉站的灌溉运行方式,灌溉站的出水口承泄区为节制闸上游的灌排两用主渠道,灌溉站的出水池水位就是主渠道的各种灌溉运行水位。
由于灌溉站在大堤的堤内,没有直接挡洪要求,设计中不考虑东江防洪水位的作用,采用泵站出水池的最高运行外水位作为灌溉站建筑物稳定安全的最高运行水位。
1) 最高运行水位根据涝区内的灌溉支渠及二级排涝兼灌溉泵站灌溉取水所控制的主渠道最高水位,推算到灌溉泵站的站前最高运行水位为2.70m,即为排涝时的站前最高运行水位。
2)设计水位设计水位是在春秋季节,基本能满足受益区内农田所需灌溉水位。
通过对受益区内的主渠道及灌排两用支渠道的勘测调查,受益区内的灌溉支渠及二级排涝兼灌溉泵站灌溉取水的主渠道正常水位,推算到灌溉站的站前水位2.20m为灌溉泵站的设计外水位。
[模拟] 一级水利水电工程勘测与设计(二)单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第1题:过闸流量为4000m<sup>3</sup>/s的拦河水闸规模为______型。
A.大(1)B.大(2)C.中D.小参考答案:B第2题:某灌溉泵站装机功率为12000kW,装机流量为150m<sup>3</sup>/s,该站的工程规模为______。
A.大(1)型B.大(2)型C.中型D.小(1)型参考答案:B第3题:某水利工程浆砌石围堰级别为4级,相应围堰洪水标准应为______年一遇。
A.5~3B.10~5C.20~10D.50~20参考答案:B第4题:兴利库容是水库死水位与______之间的库容。
A.校核洪水位B.正常蓄水位C.防洪高水位D.设计洪水位参考答案:B兴利库容(有效库容、调节库容)是正常蓄水位至死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
用以调节径流,按兴利要求提供水库的供水量或水电站的流量。
第5题:大坝水位变化区域的外部混凝土,应避免采用______水泥。
A.硅酸盐B.普通硅酸盐C.矿渣硅酸盐D.火山灰质硅酸盐参考答案:D水位变化区域的外部混凝土、溢流面受水流冲刷部位的混凝土,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大坝水泥,避免采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第6题:细度模数为2.0的砂属于______。
A.粗砂B.中砂C.细砂D.特细砂参考答案:C混凝土的细骨料是粒径在0.16~5mm之间的骨料。
按形成条件分为天然砂、人工砂;按细度模数F·M分为粗砂(F·M=3.7~3.1)、中砂(F·M=3.0~2.3)、细砂(F·M=2.2~1.6)、特细砂(F·M=1.5~0.7)。
第7题:混凝土抗拉强度一般约为其抗压强度的______。
A.3%~6%B.7%~14%C.15%~20%D.20%~30%参考答案:B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一般约为相应抗压强度的10%左右。
泵站设计规范Design code for pumping stationGB/T 50265-97目录1总则 (3)2泵站等级划分 (3)3泵站主要设计参数 (4)3.1 防洪标准 (4)3.2设计流量 (4)3.3特征水位 (4)3.4特征扬程 (6)4站址选择 (6)4.1 一般规定 (6)4.2不同类型泵站站址选择 (6)5总体布置 (7)5.1一般规定 (7)5.2泵站布置型式 (7)6泵房设计 (8)6.1泵房布置 (8)6.2防渗排水布置 (9)6.3稳定分析 (10)6.4地基计算及处理 (12)6.5主要结构计算 (14)7进、出水建筑物设计 (15)7.1 引渠 (15)7.2前池及进水池 (15)7.3进、出水流道 (15)7.4出水管道 (16)7.5出水池及压力水箱 (19)8其它型式泵站设计 (19)8.1竖井式泵站 (19)8.2缆车式泵站 (20)8.3浮船式泵站 (20)8.4潜没式泵站 (21)9水力机械及辅助设备 (21)9.2进水管道及泵房内出水管道 (23)9.3泵站水锤及其防护 (23)9.4真空、充水系统 (24)9.5排水系统 (24)9.6供水系统 (24)9.7压缩空气系统 (25)9.8供油系统 (25)9.9起重设备及机修设备 (26)9.10通风与采暖 (26)9.11水力机械设备布置 (27)10电气设计 (28)10.1供电系统 (28)10.2电气主接线 (28)10.3主电动机及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29)10.4无功功率补偿 (29)10.5机组起动 (30)10.6站用电 (30)10.7屋内外主要电气设备布置及电缆敷设 (30)10.8电气设备的防火 (32)10.9过电压保护及接地装置 (34)10.10照明 (35)10.11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36)10.12自动控制和信号系统 (38)10.13测量表计装置 (38)10.14操作电源 (38)10.15通信 (38)10.16电气试验设备 (39)11闸门、拦污栅及启闭设备 (39)11.1一般规定 (39)11.2拦污栅及清污机 (40)11.3拍门及快速闸门 (40)11.4启闭机 (41)12工程观测及水力监测系统设计 (41)12.1工程观测 (41)12.2水力监测系统 (41)附录A泵房稳定分析有关数据 (42)附录B泵房地基计算及处理 (43)附录C镇墩稳定计算 (46)附录D主变压器容量计算与校验 (48)附录E站用变压器容量的选择 (48)附录F电气试验验设备配置 (49)附录G自由式拍门开启角近似计算 (51)附录H自由式拍门停泵闭门撞击力近似计算 (53)附录J快速闸门停泵闭门撞击力近似计算 (56)附录K本规范用词说明 (57)1总则1.0.1为统一泵站设计标准,保证泵站设计质量,使泵站工程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量、运行管理方便,制定本规范。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某地区灌溉泵站工程,主要目的是提高该地区灌溉用水效率,改善农田灌溉条件,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工程位于某市某县,占地面积约50亩,主要包括泵房、进出水管道、配电室、管理房等建筑物。
工程总投资约为1000万元,建设周期为12个月。
二、施工组织与管理1. 施工组织机构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成立以下施工组织机构:(1)项目经理部:负责整个工程的全面管理工作。
(2)工程技术部:负责施工方案编制、技术交底、质量监督、安全监督等工作。
(3)物资设备部:负责工程所需物资、设备的采购、供应、管理等工作。
(4)施工队:负责具体施工任务。
2. 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施工进度计划:(1)施工准备阶段(1个月):完成施工图纸会审、施工方案编制、人员培训、物资设备采购等工作。
(2)基础施工阶段(2个月):完成泵房、进出水管道等基础施工。
(3)主体施工阶段(4个月):完成泵房、配电室、管理房等主体结构施工。
(4)安装调试阶段(2个月):完成设备安装、调试、试运行等工作。
(5)验收阶段(1个月):完成工程验收、资料整理、工程移交等工作。
三、施工方案1. 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组织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会审,明确施工要求、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
(2)人员准备:组织施工人员参加培训,提高施工技能和安全意识。
(3)物资设备准备: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提前采购、备足施工所需物资和设备。
2. 施工方法(1)基础施工基础施工采用混凝土浇筑法,施工步骤如下:1)平整场地,清除杂草、杂物。
2)设置基础模板,模板采用钢模板,确保模板的牢固和稳定。
3)绑扎钢筋,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钢筋布置和绑扎。
4)浇筑混凝土,采用分层浇筑、振捣密实。
5)养护混凝土,保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2)主体结构施工主体结构施工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步骤如下:1)设置模板,模板采用钢模板,确保模板的牢固和稳定。
2)绑扎钢筋,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钢筋布置和绑扎。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业灌溉工程在提高农业产量、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满足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需求,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本项目拟对某地区进行灌溉工程改造与建设,以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降低农业用水成本,实现农业节水增效。
二、项目目标1. 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降低农业用水成本。
2. 保障农业生产用水需求,提高农业产量。
3.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4. 提升农业灌溉工程管理水平。
三、工程概况1. 工程地点:某地区2. 工程规模:灌溉面积XX万亩3. 工程类型:灌区改造与建设4. 工程建设年限:XX年四、灌溉系统设计1. 灌溉水源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水文地质条件,灌溉水源主要采用地下水。
为确保灌溉水源的稳定供应,设计以下措施:(1)水源地勘察:对灌溉水源地进行详细勘察,了解地下水资源状况。
(2)水源地保护:对水源地周边进行生态保护,防止污染。
(3)水源地开发利用: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确保灌溉用水需求。
2. 灌溉渠道设计(1)渠道布置:根据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现状等因素,合理布置灌溉渠道,尽量减少渠道长度和占地面积。
(2)渠道断面设计:根据流量、流速、糙率等因素,设计渠道断面尺寸,确保渠道输水能力。
(3)渠道材料:选用抗渗、耐磨、耐腐蚀的渠道材料,提高渠道使用寿命。
3. 灌溉设备选型(1)水泵:根据灌溉系统流量、扬程等参数,选用高效节能的水泵。
(2)管道:选用抗渗、耐磨、耐腐蚀的管道材料,提高管道使用寿命。
(3)阀门、闸门:选用耐腐蚀、操作方便的阀门、闸门。
4. 灌溉控制与调度系统(1)灌溉控制中心:建立灌溉控制中心,对灌溉系统进行实时监控、调度。
(2)自动化控制系统: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灌溉设备自动启停、流量调节、水位监控等功能。
(3)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灌溉数据收集、分析、处理和展示。
五、工程实施与保障措施1. 工程实施(1)施工组织:建立健全施工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职责。
一、水泵站课程设计任务和目的1、设计任务某灌溉泵站设计2、设计目的(1)加深学生对课程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及课程结构体系的理解和融会贯通,培养其综合运用所学课程知识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泵站工程设计的基本环节、内容、方法、步骤和要求,受到工程设计方法的初步训练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3)实现对学生的运算、绘图、查阅资料和手册、使用规范和标准、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求真务实科学素质的培养。
二.设计所依据的规范和标准《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常用设备》《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器材与装置》《S型单机双吸水泵》《交流同步、异步电机》《泵站设计与规范》三.设计基本资料1、基本情况本区地势较高,历年旱情比较严重,粮食产量低。
根据规划,你从附近湖中扬水灌溉该区的6.7万亩农田,使之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机电扬水灌区内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骨子和棉花等。
管区缺少灌溉制度,现参考附近老灌区的灌水经验,制定出本灌区灌溉保证率为75﹪的灌溉制度。
其设计毛灌水率如表1所列表1.1 设计年内毛灌水率灌水时间(日、月)1/3~15/4 16/4~10/6 11/6~30/7 1/9~30/9 15/11~10/12灌水率〔l/s•千亩〕30.00 22.00 16.50 22.50 30.751/500的站地地形图(从略)。
2、地址及水文地质资料根据可能选择的站址,布置6各钻孔。
由地质柱状图明显看出,3m以内表土主要是粘壤土,经土工试验,得到有关物理指标为粘壤土的内摩擦角°承载力为200kN/ 。
站址附近的地下水位多年平均在307.2m左右。
3、气象资料夏季多年平均旬最高气温为34℃,春、秋季干旱少雨,年平均降雨量为524mm,降雨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每年7、8、9月的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0%以上。
年平均无霜期为200天左右,多年平均最低气温为-8℃,最大冻土深度为0.44m,平均年地面温度为15℃,平均年日照时数为2600.4h。
累计年平均辐射总量为527.4KJ/cm,平均日照百分率为59%。
热量和积温都比较丰富,能满足一年两熟作物生长的需要。
4、水源灌区西北有一湖泊,使规划灌区的水源,其水量充沛。
灌溉保证率为75%时的湖泊月平均水位如表2所示表1.2湖泊月平均水位(保证率75%)灌溉保证率为90%时,灌溉期间旬平均最低水位为308.8m,5年一遇的旬平均最高水位达312.5m,夏季多年旬平均最高水温为23℃。
5、根据规划,为保证扬水后自流灌溉,出水池水位均不应低于327m。
6、站址附近有6.3 kv高压电力线通过,已经有关部门批准,可供泵站使用。
7、该地区劳动力充足,交通方便,除水泥、金属材料以及泵站建设中所需的特殊材料外,当地可提供砖、瓦、石、砂、木材等建筑用材。
8、根据机电设备的运行特性,每天按20h运行计算。
四.站址选择及建筑物总体布置方案1 、站址选择站址选择要有利于控制全灌区的面积,便于泵站枢纽的总体布置,渠站能相互结合,工程量小,安全可靠,能适时适量的取水。
选择的依据如下:水源:对于从湖泊取水的泵站,应选择河床及堤岸稳定,流量有保证,水位变幅小,有利于防洪、防沙、防冰及防污的湖段。
地形:为了便于泵站建筑物的布置,站址处的地形应该比较开阔,同时应具有与泵站扬程相适宜的地形高差和岸坡,还要有较好的通风采光条件,土石开挖工程量小,便于安排施工和以后扩建的可能性等因素。
地质:泵站建筑物应处在岩石坚实、承载力强、渗透性弱、地下水位深的地基上,对于建在软基上的泵站,应考虑可能存在的淤泥、流沙、湿陷及膨胀土等不稳定的情况,在不可避免时,应制定相应的地基处理方案及加固措施。
电源交通及其他:视泵站规模的大小兼顾动力电源的来源及输变电工程的造价,以求尽量减少输电线路的长度。
要有利于与外部公路交通的衔接,以便于机电设备和施工物料的运送,条件许可时,尽可能使泵站邻近村镇或居民点,同时尽可能考虑少占耕地并与周围自然环境相协调。
站址选择及建筑物总体布置方案见《泵站建筑物总体布置图》五.泵站设计流量和设计扬程的确定1、泵站设计流量的确定(1)灌水率图的修正为了便于选择同型号水泵,按以下原则将灌水率图修正成等阶梯形状,具体如下:灌水日期的移动或者灌水时间的变动,不应影响作物的正常需水(变动天数不超过2~3天)。
各次灌水的灌水率数值不应相差太大(最小灌水率不应小于最大值的40%),以使渠道流量比较平稳,泵站机组利用率较高。
修正后的灌水率应适应我国目前的管理水平,对旱作灌区,一般的灌水率在20~35 l/(s•千亩)之间。
(2)设计年内毛灌水率阶梯图,如下图所示:(2)修正后的年内灌水率等阶梯图如下所示:修正后设计年内灌水率(表1)灌水阶段 1 2 3 4灌水时间(日、月)16/4~28/7 1/3~15/4 15/11~11/12 1/9~23/9灌水率〔l/s•千亩〕20.00 30.00 30.00 30.00由于四月中旬一直到七月底都属于连续的灌溉时期,故考虑将二者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由此把一年分成四个灌溉期。
按每天开机小时数,将修正后的毛灌水率换算成机灌灌水率。
绘制机灌灌水率图。
公式为式中—修正后的设计毛灌水率,l/ (s•千亩);—机组每天开机的小时数。
利用公式求得并列成表:见下表(表2)修正后设计年内机灌灌水率灌水阶段 1 2 3 4灌水时间(日、月)16/4~28/7 1/3~15/4 15/11~11/12 1/9~23/9修正灌水率〔l/s•千亩〕24.00 36.00 36.00 36.00取灌水率图中之最大的灌水率来计算泵站的设计流量,其计算公式为式中—修正后的最大灌水率,l/ (s•千亩)—设计的灌溉面积,千亩利用公式求得:l/s即设计泵站流量给为:2412l/s。
将其余灌水率对应的流量计算得出列入下表3,方便选择泵型及泵数。
根据表2与出水池最低水位327m列表加权法计算,见结果如表3:灌水时间(月日) 4.16-7.28 3.1-4.15 11.15-12.11 9.1-9.23灌水天数104 46 26 23日平均进水位m 310.24 309.23 309.4 313.2出水位327 327 327 327H实16.76 17.77 17.6 13.8Q机1608 2412 2412 2412H*Q*T 2802808.32 1971617.04 1103731.2 765568.8Q*T 167232 110952 62712 554762、计算平均实际扬程,公式为:式中—相应时段时的出水池水位与进水池水位之差,m;—相应时段时的泵站供水流量,l/s;—不同灌溉时段的泵站工作天数,天。
则=16.77(m)Hmax=17.77m Hmin=13.8m3、确定水泵的设计扬程。
初步确定为(5%~10%),计算得:=(1.05~1.1),取=18. m。
式中——管路沿程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m;k——管路水头损失占平均实际扬程的百分比。
六、水泵选型方案及类型和台数确定1、水泵选型方案及类型(1)水泵的选型原则1) 充分满足灌溉设计保证率下各时期的流量和扬程的要求。
2) 选用性能良好并对泵站流量、扬程变化具有较强适应性与保证性的泵型。
3) 所选水泵在长期运行中平均效率最高。
4) 所选水泵能使之与相联系的泵站建设总投资最省,且易于施工,便于运行、管理和维修。
5) 对于梯级泵站,水泵的型号和台数要满足上下级泵站间流量配合的要求,尽量避免或减少因流量配合不当而造成下级泵站的流量不足或流量过大而弃水。
(2)水泵选型的步骤1) 根据修正后的等阶梯灌水率图,初定水泵台数为4-6台,其中有1台备用泵。
2) 根据设计流量Q=2412l/s,求得水泵台数为3-4台的单泵流量分别为:804 L/s 、603L/s。
依据单台水泵的设计流量和设计扬程,查“水泵性能范围综合图”,可查到满足需要的几种水泵,其在最高效率时的参数分别为:性能参数表泵型号流量扬程转数轴功率配带功率效率允许汽蚀余量净重m^3/h l/s m r/min kw kw % m kg20Sh-19 1620 450 27 970 149 185 80 6 19002016 560 22 147 822340 650 15 137 7024Sh-28 2340 650 23.5 970 187 250 80 7.5 25002880 800 21 195 84.53420 950 18 207 813) 方案比较灌水阶段 1 2 3 4灌水时间(日、月)16/4~28/7 1/3~15/4 15/11~11/12 1/9~23/9修正灌水率〔l/s•千亩〕24.00 36.00 36.00 36.00灌水天数104 46 26 23采用20Sh-19型水泵(设计扬程下的单泵流量(590l/s))所需台数 3 4 4 4设计流量下的供水流量(l/s) 1770 2360 2360 2360流量(l/s) 1608 2412 2412 2412灌水天数95 47 27 24采用24Sh-28型水泵(设计扬程下的单泵流量(880l/s))所需台数 2 3 3 3设计流量下的供水流量(l/s) 1760 2640 2640 2640流量(l/s) 1608 2412 2412 2412灌水天数95 42 24 21综上比较,选3台,则每台水泵流量Q= l/s,第二三四灌溉阶段水泵全开,第一期开两台水泵。
选用3台泵。
很显然,24Sh-28为最佳选择。
七、动力机及主要辅助设备的选配1、动力机的选配此地电源方便,站址附近有6.3 KV的高压电力线通过。
优先考虑电动机。
再根据所选水泵的转速和功率,选择合适的电动。
查的适宜的电动机主要规格参数如下:电机型号额定功率(kw) 转速(r/min)重量(kg)电压(v)Y355-6 250 989 1960 60002、主要辅助设备的选配(1)充水设备:离心泵启动前必须充水,采用水环式真空泵,考虑抽气量与真空度,选用型号为SZ-1型水环式真空泵,其配带动力4kw,转数1450r/min,泵重140公斤。
(查《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1册常用设备》)(2)排水设备:采用排水沟排水,具体布置见后第十节机电设备布置方案。
(3)起重设备:选择起重设备的依据是泵房内最重设备的重量、机组台数和必须起吊高度。
当最大设备重量不超过1t,机组台数不超过4台时,一般不设置固定起重设备,当设备最大重量在5t以下,或设备重量虽不超过1t,而机组数目较多时,可在泵房内设置手动单轨小车配手拉葫芦,或电动葫芦,或手动单梁桥式起重机。
按以上原则结合所选泵型,采用SDQ-3型手动单梁起重机,跨度6m,起升高度3~1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