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贯线习题课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4.45 MB
- 文档页数:64
相贯线——两圆柱正交的相贯线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相贯线的概念及基本性质。
能力目标:掌握圆柱体正交的相贯线的画法。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做事严谨的作风,要有一定的行为准则。
教学重点:圆柱体正交相贯线的形状及画法。
教学难点:圆柱体正交相贯线的画法。
教具准备:制图工具、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复习1.组合体的组合形式?2.截交线概念、特性、画法?新授相贯线:相交两立体表面的交线叫做相贯线Ppt展示图片学生总结教师点评例题求两圆柱正交的相贯线分析:由投影图可知,直径不同的两圆柱轴线垂直相交,由于大圆柱轴线垂直于W面,小圆柱轴线垂直于H面,所以,相贯线的侧面投影和水平投影为圆,只有正面投影需要求作。
总结:相贯线为前后左右对称的空间曲线。
任务一提示:借鉴截交线的画法----先找点再连线作图步骤:(1)求特殊点:直接定出表面交线的最左点A 和最右点B的三面投影。
再求出出表面交线的最前点C和最后点D的三面投影。
(2)求一般点:在已知交线的水平投影上任取两点1、2,,找出侧面重影点1″、2″,然后作出正面投影1′、2′。
(3) 光滑连线学生板演教师总结播放演示视频小结一相贯线特性:共有性——相贯线是两立体表面的共有线。
表面性——相贯线位于两立体的表面上。
封闭性——相贯线一般是封闭的空间曲线。
求相贯线的实质-----求立体表面的共有点求共有点的方法有:积聚性法和辅助平面法。
简化画法1.用圆弧近似代替2.圆心在轴线上3. 半径为较大圆柱的半径4.弯曲方向趋向于大圆柱的轴线图示思考1两圆柱直径不等时的相贯线情况如何?思考2两圆柱体直径相等时相贯线情况如何?得出:两正交圆柱相贯线的变化趋势小结二两圆柱正交,相贯线的变化规律:1.交线弯向大圆柱一侧;2.直径差越小,相贯线投影曲线越弯,更趋近大圆柱轴线;3.两圆柱直径相等时,相贯线为两个相交的椭圆。
在与圆柱平行的投影面上位两正交直线。
知识拓展若圆柱与圆柱孔相贯,形状是?若圆柱孔与圆柱孔相贯,形状是?总结课后作业完成习题册。
一、新课导入(5分钟)通过上一章节,组合体的组成是将基本基本集合体通过叠加、挖切或者平面相交(截交线)等方式组合在一起。
在组合体零件中会有这样的组合:两个立体相互贯穿,产生相贯线【分析】:相贯线是由两个立体相互贯穿而产生的,那么,在我们生活当中以哪些物体上会出现相贯线?它的形状是怎样的?【引导】:引导学生得到结论:★各种阀体、管件的三通、四通、各种栏杆、健身器材等,这些物体表面上都会有相贯线的存在。
★相贯线为一条封闭的空间曲线。
二、讲授新课(32分钟)1.相贯线的概念和性质两个几何体相交,其表面交线称为相贯线。
相贯线的性质:(1)相贯线是两相交立体表面共有点的集合,也是两相交立体表面的分界线;(2)一般情况下,相贯线是封闭的空间曲线,特殊时是平面曲线或直线。
2.不同直径两圆柱正交相贯的画法求相贯线的实质即是求它们表面的共有点,然后依次光滑地连接即为相贯线。
方法:积聚性和表面取点法。
作图方法(1)求特殊点;(2)求一般点;(3)顺次光滑连接各点,即得相贯线的正面投影。
阐明优缺点:画相贯线时取的点在其余两个视图上的位置比较精确,但是,因为是手工连接各点,使得相贯线不光滑、美观。
【任务一】:绘制圆柱正交相贯,按照刚教给同学们的方法学生自己做一下。
【巡视】:看学生们掌握得如何,在巡视的过程中加以指导。
【思考】:(约2分钟)如果两相贯的圆柱直径都较大时,我们该怎么办?在特殊点的基础上再取四个点。
3、简化画法:国家标准规定,允许采用简化画法作出相贯线的投影,即以圆弧代替非圆曲线。
注:仅限两圆柱直径相差较大,且正交情况阐明优缺点:相贯线非常光滑、美观,但是,相贯线的形状为近似画出。
【任务二】:按照任务书绘制任务二【引导】:引导学生得到以下规律:(2分钟)★画两不等经相贯线时,相贯线要向大圆柱方向弯曲,“小吃大”。
4、两等径圆柱的相贯线画法【引导】:家里的烟囱弯头的形状。
它具有典型的两等径圆柱正交时相贯线的形状。
关于《两圆柱相贯线的画法》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两圆柱相贯线的画法》。
下面我将从四大块来介绍本课题我的教学思想。
首先,一、教学背景1.教材地位与作用:本课题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机械制图》《机械制图习题集》,第三版第五章第三节“组合体的表面交线”中相贯线的部分知识点——圆柱相贯线的画法,共2课时。
前承投影理论和作图基础,同时,也是后面学习组合体视图的关键环节,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 学情分析面对的是高一对口机电专业的学生,(1)知识储备:初步具备了看图、绘图和空间想象能力,对表面交线也有了初步认识。
(2)学习能力:空间想象力差,学习抽象理论知识存在为难的情绪。
(3)教学关键: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抽象理论知识变得更直观些,成为本节课的教学关键。
3.教学目标:根据本课题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将本课题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表面取点法画相贯线的思想;(2)掌握简化画法的原则及变化趋向。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
●情感目标:通过课堂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以及主动动脑动手的良好习惯和认真踏实的学习态度。
4.教学重点和难点结合教材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重难点。
重点:相贯线的分析方法和画法;难点:表面取点法画相贯线的思想。
二、教学设计我采用了以任务驱动为主,结合演示法、讲练问评等教学方法进行课前导预习,课中导学习,课后导拓展。
在教学手段上采用线上线下,虚实结合。
线上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微课和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网获取新知,线下通过多媒体课件、实物演示、板图演示等学习新知。
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
学生以自主学习形式、小组合作形式、实践探究形式等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看、听、思、说、写、做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将知识和学习能力融为一体。
相贯线的画法与识读说课稿相贯线的画法与识读说课稿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
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贯线的画法与识读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本课选用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专业通用教材。
圆柱相贯线一节是教材中§2、5的内容,它是制图基础中的一个难点,也是为后继组合体打基础的一个关键课题。
2、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相贯体、相贯线的概念,掌握求相贯线的分析方法和求法。
结合本课内容,建立知识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学习层层深入。
认识相贯线及相贯体。
(3)思想目标: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他们做一名有知识、有能力的现代技术专业人才的自信心。
3、教学重点和难点结合教材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重难点。
由于相贯线是形体间相交产生的交线,对技工学校的学生来说空间概念相对淡薄,头脑中的空间表象很少,很难将空间形体与平面图形相互联系起来。
对学生来说看图有时比画图更难,只有培养学生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投影知识,掌握看图要领和方法,多看图、多想象,锻炼由图到物的形象思维,才能不断地提高看图能力。
以此为基础,在今后学习中遇到问题就会化难为易。
因此,我把相贯线的实体相贯和空贯层层深入地表现。
本节课的重点:两圆柱表面相交其交线的求法本节课的难点:相贯线上共有点的确定。
二、说教法教学活动是教和学双边互相促进活动,教学方法是达到教学目的的手段,也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技巧。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适应教情和学情,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本课教学以精讲多练为主,通过讲、练、提问、讨论、总结归纳的程序,将问题引向深入。
首先,本节课讲的是如何求圆柱的相贯线,即两形体相交表面形成的交线。
由于学生没有实践经验,理解力差,又带有不良的学习习惯,缺乏学习主动性。
教案章节:§ 4—4课题:两曲面体相交—相贯线、简单形体的尺寸标注教学目的: 1.了解相贯线的性质2.掌握相贯线的画法3.掌握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的尺寸标注本课重点: 1. 相贯线的画法2.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的尺寸标注难点: 1. 相贯线的画法直观和辅助教具:模型时间分配:作业及预习要求:时间分配:组织教学:复习提问:§4-4 立体的相贯线在机件上常见到两个立体相交,其表面相交时形成的交线,称为相贯线。
由于相交基本体的几何形状,大小和相对位置不同,相贯线的形状就不相同,但都有共同的基本性质:(1)共有性相贯线是两个基本体表面的共有线,是两个基本体表面一系列共有点的集合。
(2)封闭性由于基本体具有一定的范围,所以相贯线一般为封闭的空间曲线。
求相贯线一般用两种方法:积聚性法和辅助平面法。
一、用积聚性法求相贯线若两相贯体中有圆柱体,且圆柱体轴线垂直于某一投影面,则在该投影面的投影积聚为圆,相贯线的该面投影与圆重合。
可利用圆柱投影的积聚性求出相贯线的其他投影。
例题2:求作两圆柱正交的相贯线。
解分析相贯线的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已知,可利用表面取点法求共有点。
解题步骤1)求出相贯线上的特殊点A、B、 C 、 D ;2) 求出若干个一般点Ⅰ、Ⅱ等;3)光滑且顺次地连接各点,作出相贯线,并且判别可见性;4)整理轮廓线。
曲面立体相贯的三种基本形式:1.两外表面相交 2.外表面与内表面相交二、用辅助平面法求相贯线作圆柱与圆锥正交相贯线的投影,通常是利用辅助平面法(也可利用积聚性法)。
例题3:求作圆柱与圆锥正交的相贯线的投影。
分析因圆柱与圆锥正交,相贯线为前后、左右对称的空间曲线。
圆柱轴线垂直于侧投影面,相贯线的侧面投影为圆的一部分(与圆柱面投影重合),需求出相贯线的正面投影和水平投影。
作图(1)求特殊点如图b所示,根据相贯线最高点(也是最左点和最右点)和最低点(也是最前点和最后点)的侧面投影1"(5")、3"、7",可求出其正面投影1′、5′、3′(7′)及水平投影1、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