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中的西方文化论文(1)
- 格式:docx
- 大小:33.70 KB
- 文档页数:4
西方传统文化英语作文Title: Exploring Western Traditional Culture。
Western traditional culture is a rich tapestry woven from centuries of history, beliefs, values, and customs. From literature and art to religion and philosophy, the essence of Western culture permeates through various facets of human expression. In this essay, we delve into the depth and diversity of Western traditional culture, examining its key components and their significance in shaping societies around the world.Literature stands as a cornerstone of Western culture, with a vast array of literary works spanning different genres, periods, and styles. From the epics of Homer to the plays of Shakespeare, literature reflects the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 and aspirations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Works like "The Divine Comedy" by Dante Alighieri and "Don Quixote" by Miguel de Cervantes offer profound insightsinto human nature and the existential dilemmas faced byindividuals.Moreover, Western literature has birthed iconic characters who have transcended time and space to become archetypes of the human experience. Whether it's the tragic figure of Hamlet or the adventurous spirit of Odysseus, these characters continue to resonate with audiences worldwide, serving as mirrors to our own struggles and triumphs.Art, another pillar of Western culture, embodies the creativity and ingenuity of human expression. From the meticulous brushstrokes of the Renaissance masters to the bold experimentation of modern artists, Western artreflects the evolution of aesthetic sensibilities over the centuries. The works of Leonardo da Vinci, Michelangelo, and Vincent van Gogh are celebrated not only for their technical brilliance but also for their ability to evoke emotion and provoke thought.Furthermore, Western art encompasses various movements and styles, each influenced by the socio-political contextof its time. From the romanticism of the 19th century tothe surrealism of the 20th century, artists have continuously pushed the boundaries of artistic expression, challenging conventional norms and perceptions.Religion has also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shaping Western culture, providing moral guidance, spiritual nourishment, and a sense of community to millions of people. Christianity, in particular, has been instrumental in shaping Western values and ethics, influencing everything from governance and law to social norms and familial structures.The Judeo-Christian tradition, with its emphasis on love, compassion, and redemption, has left an indeliblemark on Western civilization, inspiring countless works of art, literature, and music. The cathedrals of Europe, with their towering spires and intricate stained glass windows, stand as testaments to the enduring influence of Christian faith and devotion.Philosophy, too, has played a pivotal role in shapingWestern culture, providing 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the nature of existence, knowledge, and morality. From the ancient wisdom of Plato and Aristotle to the moderninsights of Descartes and Kant, Western philosophy has grappled with fundamental questions about the meaning of life and the nature of reality.Moreover, Western philosophy has laid the groundworkfor scientific inquiry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fostering a spirit of curiosity and critical thinking that continues to drive progress and advancement in the modern world.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of the 17th century, spearheaded by figures like Galileo, Newton, and Kepler, marked a turning point in human history, paving the way for the age of enlightenment and the dawn of the modern era.In conclusion, Western traditional culture encompasses a rich tapestry of literature, art, religion, and philosophy that has shaped the course of human history and continues to influence our lives today. From the timeless wisdom of ancient texts to the groundbreaking discoveries of modern science, the legacy of Western culture is atestament to the enduring power of human creativity, imagination, and intellect. As we navigate the complexities of the modern world, we would do well to draw inspiration from the cultural heritage that has come before us, enriching our lives and enrich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what it means to be human.。
英美文学方面的毕业论文英美文学方面的毕业论文英美文学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为人类带来精神文化食粮的同时也在不断的丰富着社会文化的组成。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引入外国文化因素,是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英语文化素养的关键。
英美文学方面的毕业论文篇1浅析英美文学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在时代进步与发展的背景下,对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要求高等院校在办学过程中,重视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一、英美文学教学以及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1.英美文学的教学现状英美文学是一部分高等院校的重要课程。
大学生通过学习英美文学,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更可以提升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同时在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方面也都能获得显著提升。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英美文化课程也获得相应的进步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开展英美文学教学的重要性。
但是,在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体系中,英美文学的教学有众多问题亟待解决,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高等院校缺乏对英美文学教学足够的重视。
在课程设置方面,将英美文学作为一门选修课,以往的小班讨论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大班讲座的形式。
其次,在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师资力量。
英美文学较之于古代文学以及现代文学,教师在知识储备以及综合素质方面都还有待提升,需要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养。
再次,在开展英美文学教学的过程中,一直沿用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缺乏足够的创新意识,教师采用填鸭式以及讲座式的教学方式,给学生灌输大量的理论知识,严重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长此以往,学生丧失了对英美文学的兴趣,课堂气氛十分沉闷。
最后,教师在进行英美文学教学的过程中,虽然重视传授英美文学作品的文法或者是语言知识,但严重忽视对作品深层次的内涵的挖掘,这也成为阻碍英美文学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忽视对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
所以,高等院校要想改变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最主要的是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重视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从跨文化角度对品牌名称的研究——以化妆品品牌为例2 论谭恩美小说《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3 论英语谚语的翻译4 从合作原则角度解读《成长的烦恼》中的言语幽默5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现实元素(开题报告+论)6 On Dreiser’s View of Womanhood in Sister Carrie7 从关联理论看《茶馆》两个英译本中修辞格的处理8 古诗词英译关于夸张的翻译策略研究9 跨文化因素对字幕翻译的影响10 高中英语课堂中的文化渗透11 从归化异化角度浅析《三字经》两个英译版本12 浅析《洛丽塔》中亨伯特的分裂人格13 学习动机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14 悖论式的唯美主义--论王尔德的《道连.格雷的画像》15 从《卖花女》看萧伯纳的费边主义思想16 A Study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17 试析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翻译18 浅析美剧台词中幽默的翻译——以《绝望的主妇》为例19 从颜色词的翻译看中西文化差异20 《呼啸山庄》爱情悲剧根源分析21 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看女性委婉语的语用功能22 谭恩美《喜福会》中母女关系的文化解读23 中英新闻标题的差异及翻译方法24 论英语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25 英语新闻标题中名转动词的认知阐释26 商标名的英译汉目的论研究——以洗护用品为例27 Error Analysis on English Writing by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28 从《鲁滨逊漂流记》看人的性格对命运的决定作用29 《雾都孤儿》中的反犹主义30 从电影《姐姐的守护者》分析人的自私性31 试论《出狱》中“房子”的意象32 《白象似的群山》里的潜意识33 浅析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34 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的硬汉精神35 《论语》中“孝”的英译——基于《论语》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36 An Analysis of Textual Functions of the English Passive Voice37 Naturalism in Sister Carrie38 生态哲人约翰斯坦贝克39 黑暗中的光明—《蝇王》的主题探析40 性格、学习策略和英语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41 从"龙"一词的文化内涵看汉英文化的差异42 劳伦斯《马贩子的女儿》中人物与社会的冲突43 论环境和社会制度对人的行为和品格的影响——以《雾都孤儿》中南希的形象分析为例44 《荒原》中死亡与复活的意象分析45 A Study of Angel Clare’s Multiple Personalities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46 《哈利波特》中的励志精神47 A Study of C-E Translation of Tourist Materia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oss-culture48 论英汉口译中的数字互译4950 简爱的双重性格分析51 从《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和《老人与海》看虚无主义中的抗争及其发展52 《鲁滨逊漂流记》两个翻译版本的文体分析53 英语商业广告以及公益广告的语言特点比较54 Business English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55 中西文化中女性家庭价值观之对比研究56 论《某人住在一个多美的小城镇》的语言艺术(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论文)57 《了不起的盖茨比》—美国梦的破灭58 英汉数字的文化差异59 《愤怒的葡萄》中的圣经原型60 英语新闻中批评性语篇的对比分析61 《绯闻少女》中的话语标记词研究62 如何运用情景教学法进行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探讨63 女性主义解读《傲慢与偏见》中的柯林斯64 中西见面礼节差异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65 从《道连.格雷的画像》透析王尔德的艺术人生观66 委婉语的适用性原则和策略67 魔鬼之子:论《呼啸山庄》和《呼唤》中的男主人公形象68 礼貌策略的英汉对比研究—以《傲慢与偏见》及其译本为例69 出人意料的结局和夸张-基于欧亨利的短篇小说《忙碌经纪人的罗曼史》70 “红”的中英对比及其翻译71 从语体学论《一九八四》中的反极权主义72 从服饰的变化看待中美文化的差异73 从电影《七宗罪》看‘七宗罪’与基督教传统的关系74 国际时政专有名词的翻译与解读75 《红楼梦》中文化词的翻译76 浅析托尔金在《魔戒》中的创作特色77 《永别了武器》中战争对人类所造成的毁灭78 案例教学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79 从中英文动物词汇看中西方文化差异80 从合作原则浅析《飞屋环游记》中的言语幽默81 新闻标题中的对话性82 解读《拉帕希尼的女儿》中的父爱83 任务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中的应用84 The Trans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Translation of Commercial Advertisements85 Sino-US Cultural Differences——Through Comparison Between APPLE and OPPO86 《爱玛》的婚姻观分析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87 大学生通过联想记忆词汇的方法88 The Localization Strategy of Multinationals and Its Implications on the Chinese Multinationals Overseas89 The Features of Commercial Advertisement English90 比较研究王维与华兹华斯的自然观91 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对比研究92 《鲁滨逊漂流记》的后殖民主义解读93 从《嘉莉妹妹》看本性与理性的斗争94 成语中的文化特色及其翻译95 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建议96 A Discussion on the Accuracy of Language in Diplomatic Translation97 对盖茨比的美国梦幻灭的分析98 论《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的悲剧之源99 对外交语言准确性与模糊性的语言特点的研究100 中国英语在中国文化输出中的作用101 福克纳《我弥留之际》中达尔形象解析102 萨拉的性格魅力103 自我效能感理论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启示104 从中西文化差异的角度浅析商宴之道105 加工层次理论指导下的商务英语词汇学习106 论旅游广告的显影性107 从生态批评的视角看《远离尘嚣》的生态悖论108 从功能翻译理论浅谈公示语翻译109 从读者接受理论看《达.芬奇密码》的成功110 英语与汉语中禁忌语的比较111 美国广告语中的会话含义研究112 象征主义手法在《白鲸》中的运用113 影响中国高中英语课堂中任务型教学实践的因素114 《通天铁路》中超验主义与清教思想救赎观冲突之探析115 信用证支付方式下进口方面临的风险及其防范116 旅游宣传品的翻译117 广告语中预设触发语的语用分析118 《时间中的孩子》成长主题分析119 功能视角下商务英语合同英译汉的技巧探析120 Hemingway and The Old Man and the Sea121 The Victims of Upper Class: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wo Heroes of The Great Gatsby and Tender Is the Night122 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的生态意识123 从目的论角度分析商业电视广告中双关语的翻译124 战争隐喻在体育新闻报道中的运用125 中外汽车文化对比研究126 Contrariety of William Blake--Image Analysis of Songs of Innocence and of Experience 127 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宠儿》128 浅析小说《教父》中教父的心理转变及其成因129 《红字》中海斯特性格分析130 On Symbolism in Fitzgerald’s “Winter Dreams”(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31 对美国总统就职演说的修辞分析132 通过电视广告看中美思维模式差异133 英语广告的语言特点134 A Preliminary Study on Christianity135 海明威《印第安人营地》新解136 论密西西比河对马克吐温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影响137 基于认知语境的英语动物习语的理解策略研究——以“狗”的习语为例138 维多利亚时代的乡村图景——小说《德伯家的苔丝》展现的威塞克斯农业社会139 从植物词看英汉文化差异140 从广交会现场洽谈角度论英语委婉语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功能与应用141 《简爱》的浪漫主义解读142 组织学习障碍及相应的对策143 中英思维模式比较分析144 法律英语词汇特点及其翻译145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的分析146 种族沟通的桥梁——对《宠儿》中两个丹芙的人物分析147 论《简爱》中的疯女人148 英汉形状类量词的隐喻认知分析149 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150 《紫色》中的女性主义解读151 英文商务信函中礼貌原则的运用152 浅析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凯瑟琳153 On Sentence Division and Combination in C-E Literature Translation154 The Glossology and Translation of Rhetorical Devices of Harry Potter155 《最蓝的眼睛》和《宠儿》中黑人女性的悲剧根源156 高中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研究与培养——以天河中学学生为例157 《蝇王》中神话元素的象征意义158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Color Word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159 简析译者文化背景对其处理习语翻译的影响--《水浒传》赛珍珠译本中的习语翻译160 A Feminist Perspective to Pygmalion161 探究傲慢与偏见的独特魅力162 从日常交际礼貌用语失误看中西方文化差异163 比较《简.爱》中女性“陈规形象”与《飘》中女性“新形象”164 《好人难寻》中哥特手法运用的分析165 《威尼斯商人》中的关键社会元素——莎士比亚心中的乌托邦社会166 《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167 从《喜福会》母女冲突看中美家庭教育差异168 天鹅的涅槃——以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解读《喜福会》中母女关系169 The Cultural Predicament and Transcendence: Methods of Translating the Allusion in News 170 通过《喧哗与骚动》中三兄弟各自对于凯蒂的叙述分析三人各自性格特征171 浅析托尼.莫瑞森《最蓝的眼睛》中皮克拉悲剧命运的根源172 论《红字》中的清教主义思想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173 浅析《嘉莉妹妹》中的新女性形象174 论概念隐喻视角下的隐喻翻译175 《喜福会》所表现的中美文化的冲突和兼容176 艾伦金斯堡及其《嚎叫》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文化的影响177 (英语系经贸英语)浅谈成本领先策略对于企业发展的影响--以格兰仕为例178 从目的论看《红楼梦》中“狗”习语的翻译179 观电影《刮痧》简析中西文化价值冲突180 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宠儿》181 论《紫色》中的性别暴力182 从《劝导》看简.奥斯汀创作思想的发展183 东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之餐具比较——筷子和刀叉184 英汉味觉隐喻的对比研究185 简析《雾都孤儿》中善与恶在人物塑造上的体现186 两个反叛的女人——姚木兰和斯佳丽之对比分析187 试论《武林外传》与《老友记》中的中美文化差异188 A Diachronic Study on Sexism in English Lexicon189 一个自我矛盾的精神世界—《达洛卫夫人》中的对照与一致190 本我,自我,超我--《名利场》中利蓓加的形象分析191 言语行为理论在意识流作品中的应用——以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作品为例192 从《嘉莉妹妹》看美国梦与道德观193 融入与挑战——从生态角度看《老人与海》与《瓦尔登湖》194 对跨文化交际中肢体语言的研究195 A Study of Maggie’s Tragedy in The Mill on the Floss196 浅析《老人与海》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197 浅析英文电影片名翻译198 “It be Adj of sb to do sth”中形容词语义的构式语法研究199 论《老人与海》所表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200 以《哈利波特与消失的密室》为例探讨哥特式风格在哈利波特小说系列中的应用。
东西方文化差异Cultural Differences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大学英语作文Culture,according to the definition given by Hofstede, is the collective mentalprogramming of the people in an environment, conditioned by the same educationand life experience. Therefore,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various nationsor regions, because people are affected by education, society and workexperience. T ake the cultur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as theexample, China is a country that endures high power distance while America endureslower power distance. Therefore, status symbol is very important for Chineseand a superior having the privilege is a matter of course. But people in Americathink that they are all equal. Besides, the westerns are individualistic whilethe easterners are more collectivistic. In individualistic societies, peoplefocus on their own values and needs, relying on individual efforts to servetheir interests. In the collectivistic nations, people combine themselves intoone or severalcommunities, finding their own place in the group and they mentallyrely on the community, so harmony seems important in those nations. There are threemain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namely uncertainty avoidanceindex, masculine versus femininity and long vs. short term orientation.根据霍夫斯泰德对文化所下的定义,文化是在同一个环境中的人们所具有的“共同的心理程序”,是由相同的教育背景和生活经历所决定的。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中西方文化禁忌The Taboo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学生姓名: XXX 学号:XXXXXXXXXXX学部(系):外语学部英语系专业年级:XX英语一班指导教师:XXXX 职称或学位:副教授20 年月日AcknowledgementsFirst and foremost, my appreciation goes to my affectionate parents, and the rest of my family. Throughout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paper, they have been there always giving me continuous support, encouragement and understanding. Their love and support encourage me to pursue progress all the time.I would also like to extend my sincere thanks to all other teachers who gave me lectures during the past four academic years. I have benefited so much not only from their courses and lectures but also from their constant encouragement.Finally, my deepest gratitude and respect go to my supervisor, Zhong Liping. It is for his constant encouragement, critical instructions, his great care and precious advice and suggestions that this paper appears in the present form.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connection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are Increasingly close. And the communication and collisions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also appear in each person's life. This thesis mainly introduced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taboo from the definition of taboo to origin, then to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taboos, and finally research how to avoid touching these taboo in daily communication. This thesis involves these taboos of name, address, gender, race, religion, superstition and other espects relate to our life.And through these research readers will not touched others’ taboo and even influence people’s relationship in communication.Key words:Chinese and western; taboo; definition; origin of taboo; species of taboo; details of taboo; how to avoid touching taboo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中国和西方国家的联系也日益密切起来,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碰撞也出现在了每个人的生活中。
英美文学毕业论文范文一:大学生英美文学素养培养研究与实践一、引言在中国,自古就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古训。
这句话的含义是在语言学习中,只要不断地进行阅读,在不知不觉中就会了解其中的含义。
在英语学习中这个方法其实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一方面,通过不断诵读,确实能够有效地稳固学生对于单词、句子结构、整体语感的掌握,但是另一方面,由于英语并不是中国学生的母语,就是阅读再多遍,也不可能达到“其义自见”的程度。
这种情况下,英美文学作品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
我们知道,文学作品是语言文字的集大成者,它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但是涵盖面极广的语言的精炼和巧妙的运用。
文学作品对于语言文字的驾驭和使用只会高出一般语言文字的使用要求而不会比这个要求更低,那么在英语教学中,是不是可以引入英美文学这一元素,以培养学生英美文学素养这一教学目标来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成绩呢?答案是肯定的,经过教学实践,教师们发现,将大量的英美文学作品引入教学过程中,将培养学生英美文学素养作为重要教学目标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活动的确能够极大提升学生的英语成绩,并且学生的英语驾驭能力也有了不小的提升,达到了兼具考试和实用两个层次的价值,对学生的全面成长是极为有利的。
二、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英美文学素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1、培养学生英美文学素养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更加深刻了解西方文化文化是语言的基础,文化这一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决定着语言的所有要素。
任何一种语言都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都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文明的精炼。
同时语言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对于一种语言的学习,其实就是对于该国家或者地区文化的学习。
对于母语的学习和本国文化的学习存在着很大的难度,因为即便是再小的国家,也最少有数百年的历史,这数百年的历史积淀是极为深厚的,想要在短短十数年中精通是绝不可能的。
这也就是中国学生每个人的语文成绩都不会太差,但是未必每个人的成绩都会很好的原因所在。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语翻译论文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语翻译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语翻译论文篇1摘要:翻译的本质是两种文化的交流。
文化的差异是一个译者必须要处理好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就容易让读者产生歧义。
分析了中西方主要的文化差异,并对主要的差异进行了举例说明。
介绍了对于这种差异的基本翻译方法,它们分别是:异化法、归化法和音译法。
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解释。
关键词:文化差异;处理方法;异化法;归化法;音译法1、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它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
不同的文化需要沟通。
沟通离不开翻译,可见文化及其交流是翻译发生的本源,翻译是文化交流的产物。
翻译教学和研究的经验表明:翻译理论和技巧必须建立在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对比分析的基础上。
翻译之所以困难,归根结底是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有相似之处,但2012年02月13日09时09分,《英语学习:英语论文:简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语翻译[1]》由出国英语编辑整理。
2、译法汉语文化中特有的事物在英语文化中完全空缺,这时可采用音译法将具有特殊文化内涵的词语“移植”到英语文化中去。
如:“功夫”kong fu、“乌龙茶”oolong等。
许多采用音译法翻译的词语已成为英语中的外来词,被西方大众广泛接受。
3、结语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传承者。
文化依靠语言进行传播、交流。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对英汉互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对于译者来说熟悉中英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这两种语言更为重要。
翻译离不开文化,没有基于文化的翻译是达不到交流的目的的。
本文只列举了三种基本的翻译方法,对于文化意象处理的问题,并没有统一的翻译方法和公式,译者应根据上下文灵活处理。
浅谈英语教学中西方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摘要:大学英语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但同时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窗口。
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西方价值观念涌入中国,对中国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以大学英语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为范本,探讨公共英语教学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
关键词:价值观;影响;《新视野大学英语》大学英语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但同时也担当了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等素质教育的重任。
在为期两年的大学英语学习中,学生们接触了大量丰富的以美国为主的西方文化,其英语国家的社会风俗、人文科技自然环境所反映的文化影响透过一篇篇课文(Text),一首首异国情调的英文歌曲,一段声情并茂的影视片,或潜移默化或狂风暴雨般打开了青年学子的想象,进入了他们年轻的世界,势必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毋庸质疑西方文化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没有哪一门课程比大学英语更适合和更多地介绍和传播这样的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自然离不开文化的浸染和传播。
作为大学英语的教育工作者,我们的责任不仅要看到文化传播的意义还要看到语言学习中文化辨别和导向作用,特别是西方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一、价值观的定义和作用价值观指人们判断是非、善恶、美丑、真伪的评价标准,是对别人或对自己在社会上的作用和地位的认识,其核心是道德准则,属于人的思想观念范畴。
价值观对人类活动起着规定、指令的作用,它确定人们对事物的评价标准,指导人们的道德取向,决定人们的行为方式。
“不同的价值观使人们对人类生存的价值和意义看法不同,形成了衡量‘真、善、美’的不同的价值标准,它成为人们在做出选择和解决争端时作为依据的一套社会准则。
”1 价值观在民族文化中显现出相对稳定的特征,它世代相传,流淌在人们的血液里,成为团体精神或民族性格的基石。
谈西方文化导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作者:王慧丽来源:《科教导刊》2013年第35期摘要培养大学生卓越的知识与眼光,使他们具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变得尤为重要。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有意识到,西方文化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导入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才能丰富文化输出,从而使跨文化交际成功地实现。
关键词西方文化导入大学英语教学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On the Importance of Western CultureIntroduction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WANG Huili(School of Public Foreign Languages, Hulunbuir College, Hulunbuir, Inner Mongolia 021008)Abstract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excellence in knowledge and vision, so that they have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has becom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process, we only realize the necessity and importance of western culture in college English classroom import culture in order to enrich the output, so that achieve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Key words western culture; introductio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1 中西方文化对比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及重要性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随着文化而发展变化。
中西方文化差异优秀毕业论文认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能力、兴趣以及文化修养。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优秀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中西方文化差异优秀毕业论文篇一一、文化文化一词起源于拉丁文,原意是耕种、栽培、居住,体现人类改造自然的意义,属于物质生活活动范畴。
后被引申为人类改造自我的意义,包含技能的练习、性情和品德的陶冶、教养等方面,属于精神生活范畴。
英国学者泰勒认为“文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与习惯”。
我国的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以及语言学家都对文化的定义进行不断的探讨,综合各个领域学者对文化的理解,文化属于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在长期创造过程中形成的产物;同时,文化承载了历史,是一种历史现象。
总体来说,文化可以传承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惯、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文学艺术等,是人与人在交流过程中能够传承的一种意识形态。
文化可被分为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和心态文化层。
物质文化是一种显性文化,包括人类创造的各种物质文化,如服饰、用品、工具等。
制度文化和心态文化属于隐形文化,包括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的各种制度和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等方面。
行为文化则是人类在制度文化和心态文化的作用下,借助物质文化所进行的日常行为。
二、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各种形式的接触,包括言语交际和非言语行为。
言语交际是指人与人之间以语言为形式的交流,非言语行为交际则指以语言以外的形式如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环境语等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交际。
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都可传递一定的信息,目的是交流。
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化,这就需要涉外部门的工作人员具有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此外,全球一体化促使世界文化共存的局面,近年来在我国出现越来越多的外企,这首先要求在外企的工作人员了解该企业文化以便工作顺利进展;与外企有往来的人员也要懂得相关的文化知识,以避免文化不同导致的交际不畅。
大学英语教材西方文化翻译西方文化的英语翻译在大学英语教材中的重要性Introduction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today's globalized world. As a result, the study of western culture and the accurate translation of related materials have become critical components of university English textbooks. 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of western cultural translation in university English textbooks.The Importance of Western Culture in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1. Enhancing language proficiencyUnderstanding western culture is crucial for achieving a high level of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 Western countries,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the United Kingdom, and Canada, are home to the majority of English speakers. By learning about western culture, students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language's nuances and context, thereby improving their overall language skills.2. Promoting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common. Knowledge of western culture facilitates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with native English speakers, as cultural nuances greatly impact communication styles and expectations. By including western cultural translation in English textbooks, students arebetter equipped to engage in meaningful conversations and build strong connections with individuals from western countries.The Role of Western Cultural Translation in University English Textbooks1. Providing cultural contextEnglish textbooks that include western cultural translation offer students valuable cultural context that enhances their language learning experience. Through learning about western cultural practices, customs, and social norms, students develop a deeper appreciation for the language and its associated culture. This, in turn, motivates them to further their grasp of the language.2. Cultivating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refers to the ability to navigate and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in culturally diverse settings. By studying western culture and its translation, students develop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allowing them to adapt to varied social and linguistic situations. It enables them to understand and respect cultural differences, leading to successful intercultural exchanges.3. Exposure to authentic materialsWestern cultural translation exposes students to a wide range of authentic materials, including literature, films, and media from western sources. This exposure helps students to develop a more authentic understanding of the language and the associated culture. Reading andanalyzing translated texts consolidate language skills while fostering critical thinking and cultural awareness.Challenges and Considerations in Western Cultural Translation1. Maintaining linguistic accuracyTranslating western culture into English encompasses challenges in accurately conveying the cultural meaning in an appropriate linguistic manner. Translators must strike a balance between preserving the cultural authenticity and ensuring the language is understandable to the target audience. Careful consideration of cultural nuances and extensive research is crucial in achieving this balance.2. Avoiding ethnocentrismEthnocentrism, the belief in the superiority of one's own culture, can hinder effective transla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western culture. Translators must approach the task with an open mind, respecting and appreciat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ultures. By prioritizing cultural sensitivity, translators can provide accurate translations that maintain the integrity of the original content.ConclusionIn conclusion, the translation of western culture in university English textbooks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enhancing language proficiency, promoting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cultivating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By including western cultural translation, students gain a holistic understanding of the language and the associated culture, preparing them for successful interactions in an increasingly globalized world. Despite the challenges inmaintaining linguistic accuracy and avoiding ethnocentrism, the benefits of including western cultural translation greatly outweigh the difficulties. As such, it is imperative for university English textbooks to prioritize the inclusion of western cultural translation.。
85652 学科教育论文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西方文化教学英语作为一门世界级通用语言,产生于西方社会,抛开西方文化谈英语,会使学生在掌握足够英语知识的情况下而不能达到运用英语交际的目的,如果把英语教学和西方文化教学两者结合就会产生很好的效果。
正如L.A.White所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总是在文化发展的各阶段完整地、协调统一地反映着民族文化,并将文化用语言固定下来,世代相传。
”在英语实际教学中,如何利用文化教学辅助英语教学是许多英语教师面临的问题。
英语语言有其本身存在的文化土壤,离开西方文化来谈英语教学显然是片面的、不完整的。
西方文化教学内容颇多,其中包括西方的政治经济、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婚姻伦理、价值观等。
一、英语教学过程中西方文化教学渗透方式1.在英语词汇、习语教学过程中渗透文化教学。
英语词汇含义丰富,不能只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如:red一词,在中国它代表热情、温暖,象征幸福、吉祥、如意、胜利。
而在西方“red”这个词是一个贬义词,通常表示残酷、狂热、灾祸、烦琐、血腥危险等。
习语也是如此,比如:汉语中形容一个人很焦急,通常说“像热锅上的蚂蚁”,而在英语中则说成“like a cat on hot bricks”,对于这种差异,教师应该多收集一些类似的用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不时地给学生渗透,让学生在充分了解这些现象的基础上学好其他英语词汇。
2.从社交礼仪及风俗习惯入手,进行西方交际文化教学。
东西方社交礼仪受中西方文化的影响差别较大,如:在见面交往礼节方面,中国人通常是见面喜欢点点头,握握手或行拱手礼,或者微微欠身然后握手,而西方人觉得欠身似乎显得自卑。
在西方,特别在欧美国家,拥抱礼是十分常见的见面礼与道别礼,亲吻礼和吻手礼也是常见的西方见面礼。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巧妙利用这些礼节,作为课文教学的导入方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间了解西方文化知识。
3.从价值观和民族心理方面进行西方文化教学。
大学英语中的西方文化论文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西方文化的必要性
(1)中西方的语言差异中西方的语言差异是比较突出的,尤其是体
现在词义上的差异,一些具有文化差异的词需要从文化的角度才能理
解其中的实际含义。
例如和动物相关的词汇,中英的语言差异就非常大,“mouse”也就是老鼠,该词在汉语中多表示鼠目寸光等贬义的含义,而在英语中,老鼠的形象就有了很大的转变,米老鼠等卡通形象
就是儿童心中机智和智慧的象征。
再如一些颜色的词汇,在不同的文
化环境中也有着不同的含义,“red”红色在汉语中往往代表着喜庆、
热情和吉祥,而西方人则认为红色是不祥之兆,“redfordanger”就
代表的是此类意思。
“blue”蓝色在汉语中往往代表的是天空和海洋,有着辽阔和宽广的感觉,而英语中往往代表忧郁的情绪。
中西方在词
语上的差异是非常多的,在跨文化的交往中,因为文化背景上的区别,在理解上也会产生一定的差异,从而增加了沟通的障碍。
因而在大学
英语的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西方的文化背景,学习地道的英语知识。
(2)中西方文化中非语言因素的差异非语言因素就是指在语言交际
中除说话外的表达形式,在这些表达形式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
首先从身势语的角度来说,伸舌头是中国人失言时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但是在一些欧洲国家,这种方式表示的是对对方的一种蔑视和侮辱。
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中西方之间还存有着很多的差异性。
要想
真正的理解英语语言,对于非语言因素方面的学习也是非常关键的,
这也是语言交际过程中需要尤为注意的。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西方文化的基本原则
(1)选择性原则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语言水平和实际的应用
水平都是非常重要的,西方文化的导入对提升这两种水平有着不可忽
视的重要作用。
因而教师需要基于实际情况的需要来选择合适的教学
方式和教学内容。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作为教师需要持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
而在文化导入的过程中注
意摒弃其中较为落后的文化信息,注重选择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协助,
有助于提升学生综合水平的文化信息教师所选择的文化内容要具有一
定的正面性和积极性。
(2)差异性原则在跨文化的语言交际中,需要准确地看待不同文化
之间所存有的差异性。
为了保证实际的语言交流能够顺利的实行,需
要选择一定的比较方式,将母语和目标语实行合理的比较,从而提升
学生对跨文化交流的敏感水准。
从上述内容中我们能够了解到中西方
的文化差异是比较明显的,并且体现在诸多方面。
在大学英语教学的
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来了解这些差异,从而在语言交际的过程
中尽可能地减少因为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误解,协助学生有效地改善语
言使用过程中存有的问题。
(3)阶段导入原则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西方文化需要循序渐进的
实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逐渐将西方文化的相关知识导入到课
堂教学中。
一般来说,能够将这个导入过程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初
级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对学生的文化意识的培养。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向学生介绍一些中西方文化在日常生活交往中的差异,以此
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逐渐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而在下一个
阶段,教师则是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在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以
此来转变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思维。
在不同的阶段导入不同的西
方文化来满足大学英语教学的需要,对提升大学英语教学的效果是非
常有协助的,同时还能够在很大水准上提升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水平。
(1)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点大学英语教学是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性
的教学活动,是教与学双向作用的过程。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需要注
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积极性的调动。
就我国当前的教学情况
来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并没有意识到学生
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学内容也主要是语法和词汇的学习,学生的语
言实际应用水平是比较薄弱的。
要想真正地将西方文化导入到英语教
学中,教师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意识,这样才能协助学生解决在学
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同时才能有效地协助学生培养文化意识。
传
统教学观点的转变对西方文化的导入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需要尽可能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能够利用多媒体
教学设备来丰富教学手段,通过英语歌曲等方式来提升学生的理解水
平和听力水平。
同时教师和学生在课堂尽可能使用英语,逐渐转变学
生的传统思维方式。
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地实现英语教学
的目的。
(2)在教学内容中增加交际文化的导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西方文
化的导入一直是被忽略的部分,很多教师都只注重语言知识的教学。
语言学家将文化背景知识分成了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其中知识文化
是指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文化知识,而交际文化则指的是不
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影响信息准确传达的语言因素和非
语言因素。
因而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注重语言知识的学习,交
际文化的学习同样重要。
交际文化的学习首先需要从日常生活的各个
方面开始,教师能够让学生主动去了解中西方日常生活中的差异,以
此来提升学习的实践性,使得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提升自身的语言实
际应用水平。
教师在教授教学内容的时候,要注重新的教学内容和传
统教学内容的融合,使得其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
(3)引导学生广泛接触一些西方文化材料大学英语的学习不能仅限
于课堂教学,要学会真正的学以致用。
传统的英语教学内容中的相关
知识比较狭隘,在一定水准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视野。
随着科学技术
的进步和发展,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有了更多的机会来自主地学
习更为广泛的知识。
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来阅读一些西方文学
著作,从中领略西方文化的特点,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同时还能够
利用英语与同学针对某个文学作品或者是西方文化的某种习惯实行讨论,以此来逐渐提升自身的语言实际应用水平,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加
深对西方文化的了解。
四、结语
总来说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优秀的西方文化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和可行性。
根据英语课堂教学的需要来适当地引入一些西方文化知识,
不但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能够让学生对西方文化有更加深入的
了解,从而提升英语学习过程中的理解水平和实际应用水平。
除此之外,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师,需要持续增强自身的学习,提升自身
的文化素养,这样才能真正地将西方文化带入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
大学英语中的西方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