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CASIOfx-5800P计算与道路坐标放样计算

最新CASIOfx-5800P计算与道路坐标放样计算

最新CASIOfx-5800P计算与道路坐标放样计算
最新CASIOfx-5800P计算与道路坐标放样计算

C A S I O f x-5800P计算与道路坐标放样计算

一、前言

本程序是《CASIO fx-5800P计算与道路坐标放样计算》中道路坐标放样计算程序的升级改进版本。原道路坐标放样计算程序只基于道路的单个基本型曲线,有效计算范围仅包括平曲线部分和前后的两条直线段,使用时需要输入平曲线设计参数,无坐标反算桩号功能。

改进后的程序名称为:道路中边桩坐标放样正反算程序(全线贯通),增加了可实现全线贯通的数据库功能和坐标反算桩号功能,主要是:

1.使用道路平面数据库子程序,可将一段或若干段道路的交点法格式平面参数(可容易从直线、曲线及转角表中获得)以数据库子程序形式输入计算器,程序在计算时省却了输入原始数据的麻烦;

2.坐标正算方面,输入桩号即可进行道路的中、边桩坐标计算,若输入了测站坐标,还可同时计算全站仪极坐标放样数据(拨角和平距);

3.坐标反算方面,输入平面坐标,即可计算对应的桩号和距中距离(含左右信息);

4.对于存在断链的道路,可分段分别编写数据库子程序,然后在主程序中添加一个路段选择的功能即可实现

程序的特点:

1.可进行中桩坐标的正、反算,程序代码简洁,便于阅读和改写;

2.主程序通过调用数据库子程序,省却了使用时输入平面参数的繁琐;

3.使用数据库子程序,换项目只需改写数据库子程序,程序通用性强。

程序代码

计算器操作正算说明记住要输入正算1

C匝道计算结果

公路测量坐标计算公式

高速公路的一些线路计算 一、缓和曲线上的点坐标计算 已知:①缓和曲线上任一点离ZH 点的长度:l ②圆曲线的半径:R ③缓和曲线的长度:l 0 ④转向角系数:K(1或-1) ⑤过ZH 点的切线方位角:α ⑥点ZH 的坐标:x Z ,y Z 计算过程: y y ⑼y x x ⑻x αSsin y ⑺αScos x ⑹90 ααα⑸y x ⑷S 180n x y arctg α⑶l 3456R l l 40R l l y ⑵)K R 336l l 6Rl l (x ⑴Z 1Z 11111012 0200 040 49202503307 03 0+=+===-+=+=?+=+-=-= 说明:当曲线为左转向时,K=1,为右转向时,K=-1, 公式中n 的取值如下: ?? ? ??=<?? ? ??=>>1n 0y 0x 1n 0y 0x 2n 0y 0x 0n 0y 0x 00000000 当计算第二缓和曲线上的点坐标时,则: l 为到点HZ 的长度 α为过点HZ 的切线方位角再加上180° K 值与计算第一缓和曲线时相反 x Z ,y Z 为点HZ 的坐标 切线角计算公式:2Rl l β0 2 =

二、圆曲线上的点坐标计算 已知:①圆曲线上任一点离ZH 点的长度:l ②圆曲线的半径:R ③缓和曲线的长度:l 0 ④转向角系数:K(1或-1) ⑤过ZH 点的切线方位角:α ⑥点ZH 的坐标:x Z ,y Z 计算过程: y y ⑿y x x ⑾x αSsin y ⑽αScos x ⑼90α αα⑻y x ⑺S 180n x y arctg α⑹m Rsinα'y ⑸p]K )cosα'[R(1x ⑷34560R l 240R l 2l ⑶m 2688R l 24R l ⑵p Rπ)l -90(2l ⑴α'Z 1Z 11111012 0200 0004 5 23003 40 200+=+===-+=+=?+=+=+-=+ -=- == 说明:当曲线为左转向时,K=1,为右转向时,K=-1, 公式中n 的取值如下: ?? ? ??=<?? ? ??=>>1n 0y 0x 1n 0y 0x 2n 0y 0x 0n 0y 0x 00000000 当只知道HZ 点的坐标时,则: l 为到点HZ 的长度 α为过点HZ 的切线方位角再加上180° K 值与知道ZH 点坐标时相反 x Z ,y Z 为点HZ 的坐标

道路放样坐标计算

全站仪道路放样、方位角及左右偏移坐标计算(直线、缓和曲线<南方NTS-362R6L>) 一、根据直线、曲线要素表 列1:JD5—x=4340430.518 JD6—x=4339782.179 y=441418.4621 y=441651.8123 方位角计算=POl(4339782.179-4340430.518,441651.8123-441418.4621 r=689.0543 Θ=160.2051794 转160°12″18.65′ ∴JD5—JD6直线段长689.0543m,方位角=160°12″18.65′,已知JD5半径=1500,曲线长度248.7908;(JD5桩号K3+328.548,JD6桩号K4+017.030) 利用全站仪进行道路放样:选择程序——道路——水平定线——(新建水平 定线文件)——起始点(输入桩号3328.548,坐标JD5)——水平定线(1、直线-方位角160°12′19″ 2、圆弧—半径1500,弧长497.58 3、缓和曲线-半径1500,弧长497.58)——道路放样——选择文件(水平定线)——设置放样点(依次输入起始桩号-桩间距-左偏差-右偏差)——放样《DHR角度值,HD水平距离》(编辑可以桩号可放样任意一点坐标,编辑偏差左右偏移“左负右正”)见附图 二、道路坐标计算(列1) JD5——JD6坐标计算{x+Cos(方位角)*距离} {y+Sin(方位角)*距离 JD6X=4340430.518+Cos(160.2052)*689.0543=4339782.179 JD6Y=441418.4621+Sin(160.2052)*689.0543=441651.8121 三、坐标距离计算2(列1) JD5—JD6其之间的距离计算【根号下{(JD6Y-JD5Y)2+(JD6X-JD5X)2}】如下: (441651.8123-441418.4621)+(4339782.179 -4340430.518 ) =233.3502 =-648.339 = (233.35022+648.3392)

道路坐标计算公式

曲线坐标计算 1、曲线要素计算 (1)缓和曲线常数计算 内移距R l 24/p 2 s = 切垂距 23 s 240/2/m R l l s -= 缓和曲线角R l R l s s πβ/902/0??== (2)曲线要素计算 切线长 m R T ++=2/tan )p (α 曲线长 ?+=?-+=180/]180/)2([20απβαπR l R l L s s 外矢距 R R E -+=)]2/cos(/)p [(0α 切曲差 L T q -=2 2、主要点的里程推算

s s s S l YH HZ )/22l -(L QZ YH )/22l -(L HY QZ l +=+=+=+=-=ZH HY T JD ZH 检核: HZ T JD =-+q 3、方位角计算 根据已知JD1和JD2的坐标计算出 21JD JD -α 偏角βαα±=--211JD JD JD ZH ?±-=-18011JD ZH ZH JD αα 4、计算直线中桩坐标 (1)计算ZH 点坐标: ZH JD JD ZH ZH JD JD ZH T y y T x x --?+=?+=1111sin cos αα (2)计算HZ 点坐标: 2 11211cos cos JD JD JD HZ JD JD JD HZ T y y T x x --?+=?+=αα (3)计算直线上任意点中桩坐标 待求点到JD1的距离为i L 2 112 11sin cos -JD JD i JD i JD JD i JD i i L y y L x x HZ T L --?+=?+=+=αα里程 待求点里程 5、计算缓和曲线中桩坐标 (1)第一缓和曲线上任意点中桩坐标 在切线坐标系中的坐标为: s i s i Rl l y Rl l l x 6/)(40/3 25=-= ZH 到所求点方位角:

公路测量卡西欧5800万能程序

一、前言本程序是《CASIO fx-5800P计算与道路坐标放样计算》中道路坐标放样计算程序的升级改进版本。原道路坐标放样计算程序只基于道路的单个基本型曲线,有效计算范围仅包括平曲线部分和前后的两条直线段,使用时需要输入平曲线设计参数,无坐标反算桩号功能。改进后的程序名称为:道路中边桩坐标放样正反算程序(全线贯通),增加了可实现全线贯通的数据库功能和坐标反算桩号功能,主要是: 1.使用道路平面数据库子程序,可将一段或若干段道路的交点法格式平面参数(可容易从直线、曲线及转角表中获得)以数据库子程序形式输入计算器,程序在计算时省却了输入原始数据的麻烦; 2.坐标正算方面,输入桩号即可进行道路的中、边桩坐标计算,若输入了测站坐标,还可同时计算全站仪极坐标放样数据(拨角和平距); 3.坐标反算方面,输入平面坐标,即可计算对应的桩号和距中距离(含左右信息); 4.对于存在断链的道路,可分段分别编写数据库子程序,然后在主程序中添加一个路段选择的功能即可实现(可参照立交匝道程序中匝道的选择)。程序的特点: 1.可进行中桩坐标的正、反算,程序代码简洁,便于阅读和改写; 2.主程序通过调用数据库子程序,省却了使用时输入平面参数的繁琐; 3.使用数据库子程序,换项目只需改写数据库子程序,程序通用性强。二、道路示例项目基本资料基本资料同《CASIO fx-5800P计算与道路坐标放样计算》第6章HY高速公路第2合同段(合同段起止桩号: K4+800~K9+600)。这里摘取直线、曲线及转角表资料如下.

.

. 三、程序代码 .

. .

. .

道路施工测量公路边线桩点的坐标计算及放样方法

公路边线桩点的坐标计算及放样方法 中建四局一公司 (贵阳市云岩区松柏巷1号550003)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在高等级公路施工放样过程中,公路边桩的坐标计算和放样方法。一、引言 公路施工放样测量是按照设计和施工要求将图纸上的路线设计方案放样到实地上去的一项工作,对新建的高等级公路而言,各方面的质量要求都很高,为确保路基在施工过程中路基宽度、坡比符合设计要求,笔者在此主要探讨了利用全站仪对公路边桩放样时的坐标计算方法 二、曲线上任一点的中桩坐标的计算 以直缓(TS)或缓直(ST)点为原点,以直缓点(或缓直点)的缓和曲线的切线为X轴,过直缓点(或缓直点)且垂直于X轴为Y轴,建立切线直角坐标系如图1,用切线支距法计算出曲线上每一点切线坐标。 1、曲线上任一点的中桩坐标的计算: 1.1、缓和曲线上任一点i的切线坐标计算: xi=l i - l5i/(40R2l02) 参考文献(1) yi=l3i/(6Rl0) 式中:x i、y i:缓和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坐标。 l i :缓和曲线上任一点到直缓点(或缓直点)的距离。 l0:缓和曲线长度。 R:圆曲线半径。

1.2、带有缓和曲线的圆曲线上任一点的坐标计算 x i=Rsin αi +m y i =R(1-cos αi )+P 式中:xi、y i : 带有缓和曲的圆曲线上任一点的坐标。 m :增加缓和曲线后,切线增值长度。 m= l 0/2 - l 02/(240R2) p :增加缓和曲线后,圆曲线相对切线的内移量 p=l02/(24R) αi: i 点至缓和曲线起点弧长所对应的圆心角 αi =l i/R?180°/π+β0 式中:li :圆曲线上任一点到圆曲线起点的长度。 β0:缓和曲线角度。 β0= l 0/(2R)? 180°/π l o : 缓和曲线长度 1.3、利用坐标系变换,将切线直角坐标系变换为测量坐标系: 图1 1)、第一段缓和曲线上的点,即从TS 点SC 点之间: 参考文献(1)

道路放样坐标计算

全站仪道路放样、方位角及左右偏移坐标计算(直线、缓与曲线<南方NTS-362R6L>) 一、根据直线、曲线要素表 列1:JD5—x=4340430、518 JD6—x=4339782、179 y=441418、4621 y=441651、8123 方位角计算=POl(4339782、179-4340430、518,441651、8123-441418、4621 r=689、0543 Θ=160、2051794 转160°12″18、65′ ∴JD5—JD6直线段长689、0543m,方位角=160°12″18、65′,已知JD5半径=1500,曲线长度248、7908;(JD5桩号K3+328、548,JD6桩号K4+017、030) 利用全站仪进行道路放样:选择程序——道路——水平定线——(新建水平定线文件)——起始点(输入桩号3328、548,坐标JD5)——水平定线(1、直线-方位角160°12′19″ 2、圆弧—半径1500,弧长497、58 3、缓与曲线-半径1500,弧长497、58)——道路放样——选择文件(水平定线)——设置放样点(依次输入起始桩号-桩间距-左偏差-右偏差)——放样《DHR角度值,HD 水平距离》(编辑可以桩号可放样任意一点坐标,编辑偏差左右偏移“左负右正”)见附图 二、道路坐标计算(列1) JD5——JD6坐标计算{x+Cos(方位角)*距离} {y+Sin(方位角)*距离 JD6X=4340430、518+Cos(160、2052)*689、0543=4339782、179 JD6Y=441418、4621+Sin(160、2052)*689、0543=441651、8121 三、坐标距离计算2(列1) JD5—JD6其之间得距离计算【根号下{(JD6Y-JD5Y)2+(JD6X-JD5X)2}】如下:

道路中线坐标放样

道路中线坐标放样 陈艳琼 (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福州350007) 摘要介绍道路中线坐标的计算,放样及计算机计算程序。 关键词道路中线坐标计算放样 1 前言 道路中线可采用经纬仪定向、钢尺量距、沿中线放样或采用全站仪进行放样。目前高等级公路常用全站仪进行坐标中线放样,全站仪是现代高等级公路测量的主要仪器之一,是一种将红外测距仪和电子经纬仪合为一体的仪器,具有测距和测角的双重功能,用它替代经纬仪进行测设放样可省时省工,且不受地形、地物障碍影响,而且测量精度高。用全站仪测设公路中线一般采用纸上定线,据此计算各中桩的坐标,然后进行实地放线。本文着重介绍道路中心线的计算方法,放样原理、放样方法及计算机配合全站仪在道路中线测设计算程序。 2 中线坐标计算方法 全站仪进行中线坐标前需根据纸上定线或设计文件中所确定的平面线形设计成果(交点坐标、缓和曲线参数及曲线半径)计算相关的曲线要素。有关曲线要素及主点桩里程桩号的计算方法这里不再赘述。本文主要论述中桩各点的坐标计算。 2.1 直线段上待定点M的坐标计算 (1) 式中,(Xb,Yb)-待定点M所在直线的后视点B的坐标 L-待定点M与已知点B的距离;

A0-该直线BM的方位角。 2.2 缓和曲线上待定点M的坐标计算 2.2.1第一缓和曲线(ZH~HY)待定点M坐标 (2) 式中,(XZH,YZH)-直缓点(ZH)坐标; 1-待定点M与ZH点的曲线长; LS-缓和曲线长度 ξ-转角符号,右偏为"+",左偏为"-"。 2.2.2 圆曲线上M点的坐标计算 (3) 式中;XHY,YHY)-缓圆点(HY)坐标; l-M到缓圆点的缓和曲线长度; R-圆曲线终点(HY)处的曲率半径; ξ-转角符号,右偏为"+",左偏为"-"。 其它线形坐标计算,基本处理方法与上面相似,这里不再讨论。 3 坐标放样 3.1坐标法放样原理 坐标放样原理就以控制导线为依据,以角度和距离定点。即将全站仪置于导线点用极坐标的方法测设中线。如图1所示,将仪器置于导线点P1(其中P2作为后视点,M为待放点),要放出点M只要知道夹角θ和P1到M 点的距离L即可。当P1(X1,Y1)、P2(X2,Y2)和M(x,y)坐标已知且为大地坐标,则可以根据以下公式求出θ和L 值。

全站仪极坐标法点位放样

全站仪极坐标法点位放样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能根据放样点坐标数据,计算出用极坐标法放样元素 (2)掌握使用极坐标法进行点位放样的基本方法 (3)放样完毕后,都必须对所放样点位进行认真的校核 二、实验仪器 全站仪1台、棱镜及棱镜杆1根,测钎1根,木桩10个、计算器I个、记录板I块,铅笔1只 三、测量资料收集与放样方案制定 (1)测量放样前.应从合法、有效的途径获取施工区已有的平面和高程控制成果资料 (2)应根据现场控制点标志是否稳定完好等情况,对已有的控制点资料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是否全部或部分对控制点进行检测 (3)如已有控制点不能满足精度要求应重新布设控制;如已有的控制点密度不能满足放样需要时应根据现有的控制点进行加密 (4)应根据规范规定和设计的精度要求,并结合人员及仪器设备情况制定测量放样方案。其内容应包括控制点的检测与加密、放样依据、放样方法及精度估算、放样程序、人员及设备且等 四、放样前准备工作 (1)阅读设计图纸 (2)选定测量放样方法并计算放样数据、绘制放样草图 (3)准备仪器和工具,使用的仪器必须在有效的检定周期内。给仪器充电,检查仪器常规设置如单位、坐标方式、补偿方式、梭镜类型、梭镜常数、湿度、气压等 (4)提前将控制点(包括拟用的测站点、检查点)和放样点的坐标数据输人仪器内存,并检查 五、放样步骤 (1)在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并对其进行对中整平,初始化后应检查仪器设置,如湿度、气压、棱镜常数等.输入(或调入)测站点的三维坐标,量取并输入仪器高,输入(调入)后视点坐标,照准后视点进行后视定向。如果后视点上有梭镜,输入棱镜高时.可以马上测定后视点的坐标和高程并与已知数据检核 (2)瞄准另一控制点,检查方位角或坐标;在另一已知高程点上竖梭镜或尺子.检查仪器的视线高。利用仪器自身计算功能进行计算时,记录员也应进行相应计算,以检核输入数据的正确性 (3)记录员根据测站点和拟放样点坐标反算出测站点至放样点的距离和方位角 (4)观测员转动仪器至第一个放样点的方位角,指挥司镜员移动棱镜至仪器视线方向上,测It平距O (5)计算实测距离D与放样距离D,的差位:GD-D-D',指挥司镜员在视线上前进或后退△D (6)重复过程(5),直到△D小于放样限差 (非坚硬地面此时可以打桩) (7)检查仪器的方位角值,梭镜气泡严格居中(必要时架设三脚架),再侧It一次.若△D小于限差要求,则可精确标定点位,在桩上打入一铁钉 (8)测量并记录现场放样点的坐标和高程,与理论坐标比较检核。确认无误后在标志旁加注记 (9)重复(3)- (8)的过程,放样出该测站上的所有待放样点 (10)如果一站不能放样出所有待放样点,可以在另一测站点上设站继续放样,但开始放样前

计算坐标与坐标方位角的基本公式(1)

计算坐标与坐标方位角的基本公式 控制测量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测量和计算求出控制点的坐 标,控制点的坐标是根据边长及方位角计算出来的。下面介 绍计算坐标与坐标方位角的基本公式,这些公式是矿山测量 工中最基本最常用的公式。 一、坐标正算和坐标反算公式 1.坐标正算 根据已知点的坐标和已知点到待定点的坐标方位角、 边长 计算待定点的坐标,这种计算在测量中称为坐标正算。 如图5 — 5所示,已知A 点的坐标为X A 、%, A 到B 的 边长和坐标方位角分别为 S AB 和〉AB ,则待定点 B 的坐标为 X B 二 X A R X AB } y B = y A * (5 — 1) 式中 B AB 、十——坐标增量。 由图5— 5可知 」y AB = S AB sin -J AB (5—2) 式中 S AB ——水平边长; =AB —— 坐标方位角 将式(5-2)代入式(5-1 ),则有 X B = X A ' S AB COS ^AB y^ - y A S AB sin -::AB ' :X AB =S AB COS AB

(5 —3) 当A点的坐标X、y A和边长S A B及其坐标方位角:-AB为已知时,就可以用上述公式计算出待定点B的坐标。式(5—2) 是计算坐标增量的基本公式,式(5—3)是计算坐标的基本公式,称为坐标正算公式。 从图5 —5可以看出.〔X AB是边长S AB在X轴上的投影长度, ■7AB是边长S AB在y轴上的投影长度,边长是有向线段,是在实地由A量到B得到的正值。而公式中的坐标方位角可以从0。至到360 °变化,根据三角函数定义,坐标方位角的正弦值和余弦值就有正负两种 情况,其正负符号取决于坐标方位角所在的象限,如图5 —6所示。从式(5—2)知,由于三角函数值的正负决定了坐标增量的正负,其符号归纳成表 5 —3。

部分道路坐标计算公式

如果桩号满足线性规律,我们来求桩号m+n (比如m=5,n=10,则:桩号005+010) 它的坐标应满足: (X+k*m,Y+k*n), 其中k为常数 当n=20,Y轴坐标为:Y+20k,而按所给条件,此坐标应为:Z 则:Y+20k=Z k=(Z-Y)/20 所以:桩号m+n 的坐标: (X+(Z-Y)*m/20, Y+(Z-Y)*n/20) 所以,0+010处的坐标:(X,(Z-Y)/2) 要是曲线关系,要看满足什么曲线关系,具体求解,方法与上面差不多 X0=X1+dcos(a) Y0=Y1+dsin(a) Z0=Z1+Dtan(B) 其中d为水平距离,D为倾斜距离,a为方位角,B为天顶距(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注意正切正负值) 圆曲线中边桩坐标计算公式: L=F-H; 注:L---所求点曲线长;F---所求点里程;H---圆曲线起点(ZY点桩号里程) X=XZY+2×R×SIN(L÷2R)×COS{α±(L÷2R)}+S×COS{α±(L÷R)+M}; Y =YZY+2×R×SIN(L÷2R)×SIN{α±(L÷2R)}+S×SIN{α±(L÷R)+M}. 注: α---线路方位角; M---所求边桩与路线的夹角; S---所求边桩至中桩的距离; "±"---曲线左偏取“-”右偏取“+”; 当S=0时为中桩坐标。

经高速公路施工一线使用效果很好。 记住在公式中加入Excel的Radians()函数将度转为弧度即可轻松方便地使用, 从ZY点坐标准确快速推算地计算出整条圆曲线。 注意要分清左偏右偏两种情况。 第一条缓和曲线部分:X=L- L 5/(40×R2×L 02) Y=L3/(6×R×L 0) 这是以ZH点为坐标原点测设到YH点的计算公式 圆曲线部分X=R×sina+m Y=R×(1-cosa)+p a=( L i- L)×1800/(R×π)+β0 m = L 0/2- L 03/(240×R2) P= L 02/(24×R)- L 04/(2688×R3) δ0= L 0×1800/(6×R×π) β0= L 0×1800/(2×R×π) T=(R+P)×tg(a/2)+m L= R×(a-2β0)×π/1800+2L 0 切线角的计算β= L2×1800/(2×R×L0 ×π) 缓和切线角的弧度计算:β= L2/(2×R×L0) 圆曲线切线角的弧度计算:a=( L i- L 0) /R+ L 0/(2×R) 上式中:m表示切垂距。P表示圆曲线移动量。β0表示缓和曲线的切线角。δ0 为缓和曲线的总偏角。T表示切线长。L表示曲线长。β表示缓和曲线上的切线 角。a表示圆曲线的切线角。 第二条缓和曲线部分:X= L - L 5/(40×R2×L 02) Y=L3/(6×R×L 0) 第二条缓和曲线部分是以HZ点为坐标原点计算到YH点的计算公式。 坐标转化:X=XHZ-X cosa-Y sina Y= YHZ- X sina+ Y cosa XHZ=T×(1+ cosa) YHZ= T×sina Li 为曲线点i的曲线长,T为切线长,a为转向角 全站仪坐标放样的有关计算 发布时间:[返回] .................................................................................................................................................................

施工测量方案极坐标法

智能医疗设备研发生产项目 施 工 测 量 方 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2017年5月27日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0 第二章工程概况 0 第三章施工组织及设备配置 0 第四章测量放线基本准则 (1) 第五章测量准备 (1) 第六章平面控制点的布置与施测 (2) 第七章轴线及各控制线的放样 (5) 第八章轴线及高程点放样程序 (13) 第九章施工时的各项限差和质量保证措施 (14) 第十章竣工测量与变形观测 (15) 第十一章质量控制 (16) 第十二章安全管理及安全保护措施 (17)

第一章编制依据 1、智能医疗设备研发生产项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智能医疗设备研发生产项目工程施工蓝图、基坑支护设计图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4、《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5、江苏溧阳城建集团有限公司质量保证手册及有关程序文件 第二章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智能医疗设备研发生产项目 2、工程地点:西安市尚林路以南、草滩六路以西 3、建设单位: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 4、设计单位: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5、勘察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 6、监理单位:陕西华营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7、施工单位:江苏溧阳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8、工程标高:本工程1#厂房、8#厂房、9#厂房、10#厂房、11#办公楼、12#厂房的±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分别为375.270、375.350、375.200、374.900、375.200、375.200。本工程所有相对标高均以8#厂房±0.000标高为基准。 9、本工程主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约54316.2平方米。其中地下一层(汽车库、设备用房):12513.08m2;1#厂房:7375.48m2;8#厂房:6106.76m2;9#楼:5897.56m2;10#楼:5542.66m2;11#楼:8100.07m2;12#楼:8780.59m2。 建筑楼层:1#厂房地上5层、地下1层;8#厂房地上5层、地下1层;9#厂房地上5层、地下1层;10#厂房地上5层、地下1层;11#办公楼地上6层、地下1层;12#厂房地上6层、地下1层。 建筑高度:1#厂房23.45m;8#厂房23.45m;9#厂房23.45m;10#厂房23.45m;11#办公楼27.95m;12#厂房27.95m。 建筑工程结构安全设计等级: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屋面防水等级:Ⅱ级。抗震设防烈度: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建筑使用功能:1#、8#、9#、10#、12#楼为厂房、11#楼为办公用房,各主楼地下室为设备用房,中心区域为车库。 施工单位进场时,与建设单位坐标和高程控制点已办理交接手续,共二个坐标和黄海高程控制点。位于场地东侧的草滩六路旁,1#点(BM1坐标:X=21917.997、Y=6090.271;高程:374.044m);2#点(BM2坐标:X=21995.614、Y=6052.690;高程:374.089m); 第三章施工组织及设备配置 1、主要仪器的配备情况

公路坐标计算公式

一、缓和曲线上的点坐标计算 已知:①缓和曲线上任一点离ZH点的长度:l ②圆曲线的半径:R ③缓和曲线的长度:l0 ④转向角系数:K(1或-1) ⑤过ZH点的切线方位角:α ⑥点ZH的坐标:x Z,y Z 计算过程: 说明:当曲线为左转向时,K=1,为右转向时,K=-1,公式中n的取值如下: 当计算第二缓和曲线上的点坐标时,则: l为到点HZ的长度

α为过点HZ的切线方位角再加上180°K值与计算第一缓和曲线时相反 x Z,y Z为点HZ的坐标 切线角计算公式: 二、圆曲线上的点坐标计算 已知:①圆曲线上任一点离ZH点的长度:l ②圆曲线的半径:R ③缓和曲线的长度:l0 ④转向角系数:K(1或-1) ⑤过ZH点的切线方位角:α ⑥点ZH的坐标:x Z,y Z 计算过程:

说明:当曲线为左转向时,K=1,为右转向时,K=-1,公式中n的取值如下: 当只知道HZ点的坐标时,则: l为到点HZ的长度 α为过点HZ的切线方位角再加上180° K值与知道ZH点坐标时相反 x Z,y Z为点HZ的坐标 三、曲线要素计算公式

公式中各符号说明: l——任意点到起点的曲线长度(或缓曲上任意点到缓曲起点的长度)l1——第一缓和曲线长度 l2——第二缓和曲线长度 l0——对应的缓和曲线长度 R——圆曲线半径 R1——曲线起点处的半径 R2——曲线终点处的半径

P1——曲线起点处的曲率 P2——曲线终点处的曲率 α——曲线转角值 四、竖曲线上高程计算 已知:①第一坡度:i1(上坡为“+”,下坡为“-”) ②第二坡度:i2(上坡为“+”,下坡为“-”) ③变坡点桩号:S Z ④变坡点高程:H Z ⑤竖曲线的切线长度:T ⑥待求点桩号:S 计算过程: 五、超高缓和过渡段的横坡计算

用全站仪进行工程公路施工放样坐标计算

用全站仪进行工程(公路)施工放样、坐标计算 (九)悬高测量(REM ) * 为了得到不能放置棱镜的目标点高度,只须将棱镜架设于目标点所在铅垂线 上 的任一点,然后测量出目标点高度VD 。悬高测量可以采用“输入棱镜高”和 “不输入棱镜高”两种方法。 1、 输入棱镜高 (1) 按 MENU ―― P1 J ―― F1 (程序)一一F1 (悬高测量)一一F1 (输入棱镜高),如:1.3m 。 (2) 照准棱镜,按测量(F1 ),显示仪器至棱镜间的平距 HD ―― SET (设 置)。 (3) 照准高处的目标点,仪器显示的 VD ,即目标点的高度。 2、 不输入棱镜高 (1)按 MENU ―― P1 J ―― F1 (程序)一一F1 (悬高测量)一一F2 (不输入棱镜高)。 (2) 照准棱镜,按测量(F1 ),显示仪器至棱镜间的平距 HD ―― SET (设 置)。 (3) 照准地面点G ,按SET (设置) (4) 照准高处的目标点,仪器显示的 VD ,即目标点的高度。 (十)对边测量(MLM ) * 对边测量功能,即测量两个目标棱镜之间的水平距离( dHD )、斜距 (dSD )、高差(dVD )和水平角(HR )。也可以调用坐标数据文件进行计算。对 边测量MLM 有两个功能,即: MLM-1 (A-B ,A-C ):即测量 A-B ,A-C ,A-D ,…和 MLM-2 (A-B , B- C ):即测量 A-B , B-C ,C-D ,…。

以 MLM-1 ( A-B , A-C )为例, 1、 按MEN P1 J ――程序 (F1 )――对边测量(F2 )――不使 用 文件(F2)―― F2 (不使用格网因子) 或F1 (使用格网因子)一一MLM-1 (A-B ,A-C )( F1 )0 2、 照准A 点的棱镜,按测量 (F1),显示仪器至A 点的平距HD ―― SET (设置) 3、 照准B 点的棱镜,按测量(F1),显示A 与B 点间的平距dHD 和高 差 dVD o 4、照准C 点的棱镜,按测量(F1),显示A 与C 点间的平距dHD 和高 差 dVD …,按丄,可显示斜距。 (十)后方交会法(resection )(全站仪自由设站)* 全站仪后方交会法,即在任意位置安置全站仪,通过对几个已知点的观测, 得 到测站点的坐标。其分为距离后方交会(观测 2个或更多的已知点)和角度 后方交会(观测3个或更多的已知点)。 巳I ■也人 .?■ ■■ ----------------------------------------------------- E 其按键步骤是: 1、 按 MENU ——LAYOUT (放样)(F2 ) ——SKIP (略过)—— P J (翻页)(F4 ) ―― P J (翻页)(F4 ) ―― NEW POINT (新点)(F2 ) ――RESECTION (后方交会法)(F2 )。 2、 按INPUT (F1),输入测站点的点号一一 ENT (回车)一一INPUT (F1), 输入测站的仪器高一一ENT (回车)。 3、 按NEZ (坐标)(F3),输入已知点 A 的坐标一一INPUT (F1),输 入点 A 的棱镜高。 4、 照准A 点,按F4 (距离后方交会)或F3 (角度后方交会)。 5、 重复3、4两步,,观测完所有已知点,按 CALA (计算)(F4 ), 显示标 准差,再按NEZ (坐标)(F4 ),显示测站点的坐标。 第二章 高等级公路中桩边桩坐标计算方法 一、平面坐标系间的坐标转换公式

极坐标法点放样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经纬仪极坐标放样 班级:测量10029班 学号: 10040232910 姓名:张浩 指导老师:杨晓平

一、实训目的 为了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安排了本次的教学实训,本次实训是使用全站仪进行一般极坐标点位实地放样实训。通过现场的实际操作能够使我们更熟练的掌握极坐标法一般点位放样。 二、班级、时间、地点 (一)实习班级和时间 测量10029班(第八周、4月10号) (二)实习地点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南校区 三、放样数据 =3992.798 (一)、放样点坐标:X P =5695.600 Y P =3923.008 (二)、测站坐标:X A =5607.606 Y A =3972.102 后视点坐标:X M Y M=5458.367

方位角:α =288°12′33″ AM αAP=51°34′52″ -αAP=236°37′41″ 水平夹角:β=α AM 距离:D=Y 2 =112.310 △2 X △ 四、实习过程 一、极坐标法一般点位放样 (一)、操作步骤: 1、将仪器安置于点A,在M点立照准目标定向,读为取水32°22′18″ 2、顺时针转动照准部,使水平度盘读数为268°59′59″ 3、沿视线方向用钢尺量取距离D:112.310米,标定P点(二)、附图 A△ P 1 P2 M△

二、归化放样 1、用一般放样方法标定点P 1 2、方向归化,用测回法测出β 测 =268°59′48″ △β=β-β 测 =268°59′59″-268°59′48″=+11″ 归化△β,顺时针微调(外测)+11″,标定P 2 3、距离归化,量取 A P 2为D 测 ,△ D=D-D 测 =112.310-112.285=0.015米,沿视线方向量△D,标 定P 3 4、检核△β、△D,若误差不符合要求则继续归化 四、实训总结 通过本次实习,使我们将以前学习的坐标测量知识转换为坐标的放样。将理论和实践进行结合,了解测绘和测设的区别,将地形测量的知识和工程测量的知识进行融合。使得两者相结合,即会测坐标点也会放坐标点。 用经纬仪极坐标发放样出设计坐标,并对放样出的角度和距离进行测量,比较误差和精度。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对以前零零碎碎学的测量知识有了综合应用的机会,工程测量测设过程有了一个良好的了解。学会了运用经纬仪的基本测设方法等在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以及更熟练的使用经纬仪,也对钢尺量距的知识进行了回顾。很好的巩固了理论教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之间的交际合作的能力。

RTK-南方工程之星道路放样步骤.pdf

第六章道路设计和放样 道路设计以及放样也是我们比较常用的功能,本章主要介绍道路设计的步骤和道路放样。 §6.1 道路设计 “道路设计”功能是道路图形设计的简单工具,标准道路一般是由直线、圆曲线和综合 曲线组合而成,修建公路之前,首先设计单位需要设计出公路的《直曲表》,就是该条公路的参数数据,然后勘测方会根据该《直曲表》进行勘察放样工作,勘察放样前就需要使用道路设计,将设计方提供的《直曲表》在软件中输入生成道路设计文件,使用该道路设计文件进行勘测放样作业。道路设计菜单包括两种道路设计模式:元素模式和交点模式。 图6-1 道路设计 §6.1.1 道路基本要素以及特殊类型说明 在介绍设计的两种方法之前,我们先对道路的一些基础的东西做一下介绍, 《直曲表》中的主要项目: 坐标和桩号:起始点和各交点的里程和坐标 计算方位角:直线的方位角 曲线间直线长:直线长度 转角:Z表示左偏,Y表示右偏;元素法设计中,转角左偏时,半径需要输入负值。 半径:圆曲的半径 曲线长度:一般包含第一缓曲长、圆曲长和第二缓曲长。 曲线总长:第一缓曲长+圆曲长+第二缓曲长(某些直曲表中,只有第一、第二缓曲长和曲线总长,那么圆曲长就要通过计算的到了) 断链:因局部改线、分段测量或量距中发生错误等等均会造成里程桩号与实际距离不相符, 这种在里程中间不连续(桩号不相连接)的情况叫“断链” 长链:桩号重叠的称长链 短链:桩号间断的称短链。 对于断链的处理,一定要使用分段处理,生成两个道路设计文件。

卵形曲线:是指在两半径不等的同向圆曲线间插入一段缓和曲线。即圆缓圆的情况;也就是说:卵形曲线本身是缓和曲线的一段,只是在插入的时候去掉了靠近半径无穷大方向的一段, 而非是一条完整的缓和曲线。我们简单的理解,出现圆缓圆的情况,即是卵形曲线,必须使用元素法设计。一般高速公路的匝道都是卵形曲线。 回头曲线:曲线总转向角大于或接近180°的曲线称为回头曲线,也称套线。回头曲线也必须使用元素法设计,回头曲线在山区的公路建设中比较常见。 §6.1.2 元素模式 “元素模式”是道路设计里面惯用的一种模式,它是将道路线路拆分为各种道路基本元 素(点、直线、缓曲线、圆曲线等),并按照一定规则把这些基本元素逐一添加组合成线路, 从而达到设计整段道路的目的。 元素法输入的规则:点-直线-第一缓和曲线-圆曲线-第二缓和曲线-直线-第一缓和曲线-圆曲线-第二缓和曲线……按此依次循环。 各元素输入时有以下规定: 1、第一个元素必须是点,且除了第一个元素外后面的元素均不能为点。 2、第二个元素必须是直线,长度可以为零,但必须输入方位角。 3、不是第二个元素的直线,不知道方位角的可以不输,软件会自动计算。 4、输入时建议以直线元素结束,没有的输入零直线,软件会自动增加一个零直线结束。 5、卵形曲线和回头曲线,必须使用元素法 6、工程之星道路设计,不允许出现“圆圆”的情况。 7、如果碰到有曲线间直线为零的情况,有以下3中分析,以缓和曲线为基准 ①如果线路属于卵形曲线,卵形曲线的组合形式是圆缓圆,所以中间的零直线不 能输入。 ②如果是标准的线路形式,每个交点下都是标准的缓圆缓的情况,中间的零直线 可输可不输。 ③如果是回头曲线,中间的零直线必须输入(不输入就会出现“圆圆圆的错误情 况) 步骤依次为: 输入-道路设计-元素模式,进入元素模式主界面(图6-2)。

CASIO_fx-5800P计算与道路坐标放样计算

一、前言 本程序是《CASIO fx-5800P计算与道路坐标放样计算》中道路坐标放样计算程序的升级改进版本。原道路坐标放样计算程序只基于道路的单个基本型曲线,有效计算范围仅包括平曲线部分和前后的两条直线段,使用时需要输入平曲线设计参数,无坐标反算桩号功能。 改进后的程序名称为:道路中边桩坐标放样正反算程序(全线贯通),增加了可实现全线贯通的数据库功能和坐标反算桩号功能,主要是: 1.使用道路平面数据库子程序,可将一段或若干段道路的交点法格式平面参数(可容易从直线、曲线及转角表中获得)以数据库子程序形式输入计算器,程序在计算时省却了输入原始数据的麻烦; 2.坐标正算方面,输入桩号即可进行道路的中、边桩坐标计算,若输入了测站坐标,还可同时计算全站仪极坐标放样数据(拨角和平距); 3.坐标反算方面,输入平面坐标,即可计算对应的桩号和距中距离(含左右信息); 4.对于存在断链的道路,可分段分别编写数据库子程序,然后在主程序中添加一个路段选择的功能即可实现(可参照立交匝道程序中匝道的选择)。 程序的特点: 1.可进行中桩坐标的正、反算,程序代码简洁,便于阅读和改写; 2.主程序通过调用数据库子程序,省却了使用时输入平面参数的繁琐; 3.使用数据库子程序,换项目只需改写数据库子程序,程序通用性强。 二、道路示例项目基本资料 基本资料同《CASIO fx-5800P计算与道路坐标放样计算》第6章HY高速公路第2合同段(合同段起止桩号:K4+800~K9+600)。这里摘取直线、曲线及转角表资料如下(若图片不清晰,请参见参见教材P161附录1): . .

. 三、程序代码 .

全站仪极坐标放样施工工法

全站仪极坐标放样施工工法 一、前言 全站仪,即全站型电子速测仪。它是随着计算机和电子测距技术的发展,近代电子科技与光学经纬仪结合的新一代既能测角又能测距的仪器,它是在电子经纬仪的基础上增加了电子测距的功能,使得仪器不仅能够测角,而且也能测距,并且测量的距离长、时间短、精度高。全站型电子速测仪是由电子测角、电子测距、电子计算和数据存储单元等组成的三维坐标测量系统,测量结果能自动显示,并能与外围设备交换信息的多功能测量仪器。由于全站型电子速测仪较完善地实现了测量和处理过程的电子化和一体化,所以人们也通常称之为全站型电子速测仪或称全站仪。 随着全站仪的推广和普及,极坐标的放样越来越成为众多放样方法中备受测量人员青睐的一种。全站仪极坐标法放样技术,能准确、方便的进行平面建筑网的控制,测量精度高、速度快、操作简便、安全、实用、不受场地限制、可直接放样,避免了繁琐的计算,值得在工程建设中推广应用。 二、工法特点 1. 实现了全站仪与计算机的双向通讯,测量人员只需要将全站仪瞄准相应目标,点取相应的按钮即可。避免了数据抄记、输入过程中的错误,简化了外业步骤,其数据处理快速准确、测量精度高、节省人工。

2. 能及时得出点位坐标和偏差信息,还可以结合放样点坐标进行反算,随时得出建议、纠正量,不受个人主观影响,便于操作指挥放样工作。 3. 建立了控制点、放样点的数据库,能方便地进行点位坐标以及实测资料的查询、管理,其定方位角快捷。 4. 仪器体积小重量轻,灵活方便,较少受到地形限制,且不易受处界因素的影响。 三、适用范围 1、全站仪极坐标放样施工,适用于各种土建、道桥施工放样,距离测量等;尤其是平面、立面复杂的施工测量,更能体现其优越性。 四、施工工艺 接合我公司在上海龙腾广场工程中运用全站仪极坐标放样施工的经验,我们对全站仪极坐标放样施工工艺作如下阐述: 1、工艺流程 利用AUTOCAD捕捉各控制点坐标→控制点位埋设→仪器安置与定向→控制点测定→坐标计算→测量成果提交→确定测量方法和线路→柱子、墙体、梁等轴线的定位放线→定位放线的质量控制 2、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施工准备 按要求,对全站仪等进行检测、校验和标定,使用满足使用规范标准的测量设备,确保工程总体质量、进度。 (2)施工操作

道路放样曲线计算公式汇总

一、对称曲线 1、曲线要素计算(α表示偏角、l s 表示缓和曲线长,R 表示半径) 切线角: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内移值:错误!未找到引用源。R 242s l P = 切线增量: 错误 ! 未找到引用源。2R 2403s l -2s l q = 切线长: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曲线长: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外矢距:错误!未找到引用源。R -2 c os P R E 0α+= 切曲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曲线主点里程计算

3、曲线中桩计算 (1)当点在ZH →HY 之间时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l i 为该点里程减去 ZH 点里程) 任意点的切线角: 任意点的偏角:πβδ? ?==180l 6li 3/s 2i i R 任意点的弦的方位角:i i δγθ±=ZH (右+,左—) 任意点的弦长:2i Y 2i X i C += 任意点的坐标:i i i i sin cos θθ?+=?+=C Y Y C X X ZH ZH (2)当点在HY →YH 之间时 HY 点的切线方位角:0βγγ±=ZH HY (右+,左—) 任意点的切线角:π ??=?180R l i i (li 为该点里程减去HY 点里程) 偏角:π ??==18022/i i R l i ?δ 弦的方位角:i i δγθ±=HY (右+,左—) i i R X ?sin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i i cos -1??=R Y 弦长:2 i 2i i Y X C +=

坐标:i i i i sin cos θθ?+=?+=C Y Y C X X HY HY (3)当点在YH→HZ 之间时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l i 为HZ 点里程减去该点里程) 任意点的切线角: 偏角:πβδ? ?==180l 6li 3/s 2i i R 弦的方位角i i δγθ±=HZ (右—,左+) 弦长:2i 2i i Y X C += 坐标:i i i i sin cos θθ?+=?+=C Y Y C X X HZ HZ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