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类耳石症的手法复位_图文
- 格式:pptx
- 大小:575.87 KB
- 文档页数:17
一图教你读懂耳石症的复位治疗一、后半规管耳石症复位法(一)Epley复位法Epley复位法主要用于后半规管耳石症的复位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具体操作方法,见下图1:患者平坐于检查床(图中A位置),使其患者头部向患侧转45°(图中B位置),将患者快速后仰,使头与床面呈10°~30°(图中C位置);待眼震和眩晕消失后,再将患者头向健侧转90°(图中D位置),使耳石转移到总脚旁;如果此时出现眼震,则眼震方向则与之前Dix–Hallpike 手法诱导的眼震方向相同;待眼震和眩晕消失后,再将患者头部连同身体向健侧翻转,头部偏离仰卧位135°,使其侧卧,面部朝地方向(图中E位置);此时患者可能出现眩晕,待眩晕消失后,使其坐起,头前倾20°,如图F位置,此时耳石顺势滑落至前庭中。
治疗过程中保持每一体位,至眼震和眩晕消失,一般应保持30秒至1min左右。
在复位的过程中,须仔细观察患者的眼震形式,这有助于判断该手法是否成功。
图1: Epley复位的具体操作方法,及耳石颗粒在半规管内的具体位移方向。
通过不同的头位变化,旨在将后半规管内的耳石移回入前庭,目前研究报道一次Epley 手法复位成功率约为80%,复位成功率与复位次数成正相关,研究报道四次复位的成功率则增至92%。
(二)Semon复位法Semon复位法又称管石解脱法,由Semon于1988年首次介绍。
用于治疗后半规管的快速耳石复位方法,具体操作方法如下(下图示右侧后半规管耳石症),嘱患者正坐(图中A位置),然后向患侧侧躺下(图中B位置);待患者眩晕及眼震消失后,令患者头部及身体从患侧向健侧(左侧)快速地翻转,使面部朝地(图中C位置),此时头向健侧(左侧)。
最后让患者坐起,头回到正前位(图中D位置)。
每个姿势应该保持到眼震和眩晕症状消失,一般不少于2分钟。
图2: Semon复位的具体操作方法,及耳石颗粒在半规管内的具体位移方向。
耳石症的手法复位方法
耳石症的手法复位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半卧位复位法:患者靠在一张床上,头部向一侧偏倚,手握住床边。
医生或其他合格的医疗人员用一只手托住患者的头部,在手的另一侧轻轻推动头颅,使头部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30度至45度。
此时,耳石会掉入半规管的更宽的部分,恢复正常。
2. 全身移位法:患者坐在一张带护背的床上,头部稍微向下伸展。
医生或其他合格的医疗人员迅速将患者的头部向一侧转动,再迅速转向另一侧。
这个动作可以重复数次,直到耳石重新定位。
3. 自行复位法:当患者发现自己有耳石症的症状时,可以尝试自己进行复位。
坐在床边或椅子上,将头迅速向一侧转动,然后再迅速转向另一侧,以帮助耳石复位。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手法复位方法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效果。
此外,复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头晕、恶心等不适感,患者应保持稳定,避免摔倒或受伤。
如果尝试多次手法复位后仍未成功,或者未受过相关训练的人不应自行尝试耳石复位,应寻求医生的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耳石症可分为后半规管耳石症、上半规管耳石症、外半规管耳石症和两个或多个半规管同时受累的混合型耳石症。
根据不同类型的耳石症,可给予不同复位方法进行治疗。
Epley法动作缓和,主要依靠自身重力作用使耳石从半规管回到椭圆囊,需要多次复位,效果稍差。
Semont法虽然快速,但要求一定的头位,复位后还需要头部制动。
北京海军总医院耳鼻喉科李进让等参考Semont法,根据各半规管所处的空间位置——创立了李氏复位方法快速沿半规管平面翻转病人身体,使耳石在惯性作用下沿半规管移动出来,回到椭圆囊,达到治愈的目的。
该方法操作实施简单、容易掌握,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后得到了同行的认可。
多数患者经过一次复位治疗即可治愈。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复位手法快速,因此,对有严重心功能不全或体质极度虚弱的患者不提倡应用该方法。
后半规管耳石症快速手法复位方法:让病人平卧,头后仰,头偏向右侧时出现眩晕可判断为右侧后半规管耳石症。
复位方法如下:①患者右侧卧位,蜷腿屈膝。
②待眩晕缓解后,操作者双手扶在患者头部两侧,患者的双手抓紧操作者的左前臂。
以患者右臀部为轴点,迅速将患者翻转180度至左侧卧位,保持该位置状态约5分钟。
上半规管耳石症快速手法复位方法:平卧头后仰出现眩晕者可判断为上半规管耳石症。
上半规管耳石症的操作步骤:①患者平卧于平板床上,头部与一端床头平齐,两腿自然分开垂于治疗床两侧,注意床不要太宽。
②操作者站于患者左侧,右手扶在患者的枕部,左手扶于额部,以臀部为轴点,让患者快速坐起。
外半规管耳石症快速手法复位:患者平卧,向左侧侧卧时出现眩晕症状时,则为左侧外半规管耳石症,右侧亦然。
以右外半规管耳石症为例,操作步骤如下:①患者右侧卧位于一张宽床上。
②待眩晕缓解后,操作者站于患者背后,用右手拉患者右手,迅速翻滚于左侧卧位,保持该位置状态5分钟左右。
良性位置性眩晕的手法复位要点1、Epley氏耳石复位手法(后半规管耳石适用,见视频)第1步让患者纵行坐在床上,检查者在其背后扶头,头转向患耳45°。
三类BPPV「耳石复位」操作全面总结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神经耳科门诊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约占所有诊断的20%~30%。
耳石复位是主要治疗方法。
以下为大家介绍PC-BPPV,LC-BPPV和AC-BPPV的主要耳石手法复位方法。
01PC-BPPV耳石复位手法PC-BPPV耳石手法复位主要有两种方法: Epley耳石复位法(CRP)和Semont解脱手法(SLM)。
两种方法均是通过重力使耳石颗粒从半规管迁移出来回归原位。
PC-BPPV大多数为管石症,复位治疗效果良好。
少数为顶石症,复位治疗效果相对较差。
CRP复位方法CRP复位方法是通过体位改变,借助重力使耳石颗粒从半规管迁移出来回归原位的方法。
后来在广泛应用的基础上出现各种改良法,一般称之为颗粒复位手法(PRM),主要是去掉了振动和镇静剂步骤,复位过程更简便,但基本的身体位置改变步骤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CRP复位基本步骤如下:如果右侧为PC-BPPV的患侧,医生站在病人患(右)侧后方,进行以下步骤达到五个位置(图1) :图1 CRP耳石复位步骤表1 CRP耳石复位步骤(以右侧PC-BPPV为例)注意事项:①正确识别和确定病变一侧很重要。
②从一个位置转到下一个位置要快但不突然。
③如果病人很恐惧或者有严重的眩晕恶心等症状可考虑在复位前30分钟使用抗眩晕药物。
④如果一次不成功,可尝试重复数次。
⑤注意观察复位过程中出现的眼震。
位置2(Hallpike位置)与Dix-Hallpike变位试验的位置一样,如果是管石症,耳石产生离壶腹移动,应该出现与Dix-Hallpike所诱发的眼震相同的眼震(上旋眼震),即所谓的解脱眼震。
位置3(反向Hallpike位置),如果耳石继续朝离壶腹方向移动,可继续观察到解脱眼震。
通常是复位治疗成功的征兆。
⑥如果在直立坐位出现与解脱眼震相反方向的眼震,说明耳石向壶腹运动,可能是顶石症。
耳石症复位方法耳石症,又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一种由内耳半规管内耳石脱落进入耳蜗内引起的眩晕症状。
患者在头部姿势改变时会出现眩晕、晕倒甚至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而耳石症的复位方法对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正确的复位方法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提高生活品质。
下面就介绍一些常见的耳石症复位方法,供大家参考。
1. 艾普利定法。
艾普利定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耳石症复位方法,适合于自我操作。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坐在床边或椅子上,头部稍微仰起;(2)保持头部姿势,快速将头部转向患侧,使头部朝向肩膀方向;(3)保持这个姿势约半分钟,直至眩晕症状缓解。
半卧位法是一种通过头部姿势改变来促使耳石复位的方法,适合于患者自我操作。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坐在床边或椅子上,头部稍微仰起;(2)将身体慢慢向患侧倾斜,使头部和身体成45度角;(3)保持这个姿势约半分钟,直至眩晕症状缓解。
3. 重力法。
重力法是一种通过头部姿势改变来促使耳石复位的方法,适合于患者自我操作。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坐在床边或椅子上,头部稍微仰起;(2)将头部快速向患侧倾斜,使头部朝向肩膀方向;(3)保持这个姿势约半分钟,直至眩晕症状缓解。
哈立克法是一种由医生进行的专业复位方法,适合于患者就诊时进行。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患者坐在检查台上,医生帮助患者找到耳石症引起眩晕的位置;(2)医生通过特定的手法,将患者头部快速转向特定方向,促使耳石复位;(3)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保持特定姿势约半分钟,直至眩晕症状缓解。
以上就是一些常见的耳石症复位方法,希望能对患者有所帮助。
在进行复位操作时,务必注意操作方法和姿势的正确性,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如果症状严重或频繁发作,建议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
希望所有患者早日康复,摆脱眩晕的困扰,重拾健康的生活。
耳石症|鉴别诊断技巧3类手法复位治疗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又称耳石症,它是由耳石移位引起的一种前庭性疾病。
根据耳石部位分为水平半规管 BPPV、后半规管 BPPV 及前半规管BPPV,其中后者较罕见。
BPPV 重要的诊断手段为 Dix-Hallpike 试验和仰卧旋转试验。
临床上,如何准确区分 BPPV 与中枢位置性眩晕(CPPV)?BPPV 复位操作手法,一直是很多医生关注的问题。
BPPV vs CPPV
BPPV 手法复位操作技巧
1、后半规管 BPPV 复位视频
更多细节,快看操作视频
2、向地性水平半规管BPPVA 由坐位变为向非患侧躺下,保持2 分钟;B 将头部往地面转,保持 2 分钟;
C 直接坐起来,回到直立位。
更多细节,快看操作视频
3、离地性水平半规管 BPPV
A 由坐位变为向患侧躺下,保持 2 分钟;
B 将头部往上转,保持 2 分钟;
C 直接坐起来,回到直立位。
更多细节,快看操作视频
诊断耳石症,识别眼震非常关键;治疗耳石症,手法复位操作不能少;但通过上述内容学习要想完全掌握可远远不够!。
良性位置性眩晕的手法复位要点
1、Epley氏耳石复位手法(后半规管耳石适用,见视频)
第1步让患者纵行坐在床上,检查者在其背后扶头,头转向患耳45°。
第2步快速躺下,垫肩,伸颈,头放置在床上面,患耳向下。
第3步将头逐渐转正,继续向对侧转45°,使耳石移近总脚,保持头位30秒以上。
第4步头与躯干同时向健侧转90°,使耳石回归到椭圆囊,维持此位置30秒以上。
第5步头转向正前方,让患者慢慢坐起,呈头直位。
在执行Epley变位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每个步骤的头部所处的位置,特别是旋转的角度,这决定着是否将患者的责任半规管(即后半规管)放置在最利于耳石沉降的位置,为下一步骤的操作奠定基础。
同时,准确的头位不仅保证了耳石沿着我们预想的方向沉降,也使得误入其它半规管继发形成另外类型的BPPV的可能性减小到更低的限度。
2、改良的Semont手法(治疗左耳后半规管耳石,见视频)
右侧耳石方向相反.1.端坐床上,头右转45度.2.快速向左倾倒,头后与左耳接触床面,等30秒.3,快速移动头和躯干向相反方向,直立位不停.,用头的前额支撑于床面,等30秒,再次坐起.此法每日3次,坚持到症状停止发作超过24小时.
3、Barbecue翻滚法(针对水平半规管耳石症):
①患者坐于治疗台上,在治疗者帮助下迅速平卧,头向健侧扭转90°;②身体向健侧翻转,使面部朝下;③继续朝健侧方向翻转,使侧卧于患侧;④坐起。
完成上述4个步骤为1个治疗循环,每一体位待眼震消失后再保持1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