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的几种再生栽培方式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1
目录(淘气收集整理)夏季番茄露地管理要点早春番茄育苗技术番茄无土平面栽培技术大棚番茄病虫害防治技术番茄,西芹,金针菇三季栽培技术提高番茄地温越冬栽培有招四项措施减少番茄残次品夏季番茄露地管理要点一,露地番茄夏管-选择抗病耐热品种根据当地条件,选择抗病,耐热,耐贮运的高产的优质品种.二,露地番茄夏管-实施轮作选择前茬没种过茄科蔬菜的生茬地块,最好与大田作物实行轮作,到无病区栽培,是番茄越夏栽培取得高产稳产的简便有效措施.大田地一般肥力较差,定植前要进行深翻,增施底肥,一般每亩施用农家肥3000-5000公斤,过磷酸钙100公斤,复合肥30公斤.三,露地番茄夏管-高畦地膜覆盖栽培番茄越夏栽培一般要采用高垄或高畦地膜覆盖栽培.畦栽一般做成20-25厘米高的高畦,然后覆盖地膜.高畦地膜覆盖既有利于保水保肥,又有利于雨季排水,防病防衰.四,露地番茄夏管-培育壮苗,适当稀植番茄越夏栽培一般都把采收期安排在7-9月份上市.番茄越夏栽培密度不宜过大,密度过大则通风透光不良,田间郁闭,高温雨季易发生各种病害和植株早衰.一般畦宽1.6米(畦面宽90厘米,畦间70厘米作业道)栽两行,行距50厘米,株距45厘米,每亩仅栽1900株,各地可结合本地条件,适当稀植,一般每亩不超过3000株,定植时要做到壮苗深栽.五,露地番茄夏管-合理整枝,多层留果番茄越夏栽培应实行大架栽培,多层留果.整枝可采用单干整枝或双干整枝.也可在春番茄生产的基础上,采用连续换头再生整枝法进行越夏栽培生产.单干整枝或双干整枝,或连续换头再生整枝,一般都要在霜期到来之前50天左右摘心打顶.以防青果不能成熟.摘心打顶一般要留两片功能叶,打顶不宜过早,过早易引起早衰,番茄越夏栽培一般单株结果5-10穗,20-30个果实.六,露地番茄夏管-加强田间管理番茄越夏栽培前期通过施底肥,适当蹲苗.促使根深叶茂,高温雨季到来之前,要注意调整好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适当疏花疏果,避免坠秧,保持植株旺盛生长.要及时摘除植株下部老叶,病叶.要加强晚疫病,病毒病和斑点病等病害的防治;要及时防治蚜虫,棉铃虫等虫害.高温多雨时,番茄易落花,可用25-30ppm的番茄灵蘸花或喷花,保花保果;尽量少用或不用2,4—d蘸花,减少畸形果数量.七,露地番茄夏管-及时采收番茄越夏栽培一般从7月中旬开始采收,为避免烂果,裂果,应在果实开始转色变红时立即采收.在大棚番茄栽培中,促进果实整齐,减少残次果,提高质量是非常重要的,这直接关系到经济效益的高低。
番茄栽培技术之树式栽培都市农业的发展推动了无土栽培技术的发展,番茄树就是在这种前提下发展起来的。
番茄是草本植物,通常情况下株型较小,单株不能形成枝繁叶茂的树冠。
番茄树式栽培技术是通过给植株提供所需的支架、充分的生长空间、合理的水肥温光气管理、特殊的植株调整,以充分发挥作物的生长潜能,使单株番茄长出枝繁叶茂的树冠,形成累累硕果的观赏景观。
故有人称之为“番茄树”。
番茄是第1个被作为树式栽培的蔬菜作物。
1985年日本筑波国际科技博览会上,首次展出了日本协和株式会社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的番茄,单株结了12000个果实,引起轰动。
对此,《人民日报》于3月17日作了详细的报道。
我国发展树式番茄无土栽培已有20多年,已形成一套成熟的栽培体系,番茄树式栽培技术是我国无土栽培技术高水平实施的结果,也是我国现代农业种植技术的体现之一。
番茄树式栽培的模式及其优缺点无土栽培便于对作物根际环境进行调控,以充分发挥作物的生长潜能,因此,树式栽培一般采用无土栽培方式。
番茄树式栽培有水培、基质培与雾培3种方式。
(1)水培水培是番茄树式栽培最先采用的方式,1985年日本筑波国际科技博览会上展出的就是水培的树式番茄。
采用水培方式的优点是便于检测与调控营养液成分,根系生长不受限制,且状态一目了然。
水培的缺点:一是缓冲性差,冬季低温或夏季高温季节对温室环境温度的要求更严格;二是营养液需要经常循环,并且要用气泵给营养液充氧,能源消耗较大。
番茄树式栽培采用水培方式的难点是夏季营养液温度过高容易引发根系病害。
(2)基质培基质培是番茄树式栽培采用的第2种方式,因为栽培管理相对简便,对设施的要求也较低,成为番茄树式栽培使用最普遍的形式。
基质栽培的优点是根系缓冲性强,在夏季高温或冬季低温季节番茄的抗逆性优于水培;只需定时向基质喷营养液,能源消耗小。
缺点是番茄生长后期根系缺氧以及基质盐分积累的问题不易解决。
(3)雾培番茄树式栽培的根系非常庞大,为解决番茄根系缺氧的问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研发了雾培的方式。
番茄无限生长种植方法
番茄是易于种植的蔬菜之一,它们能够生长得很快,当植物被妥善照料的时候,每个植株可以生产大量食物。
以下是番茄无限生长种植方法:
1.选用品种: 选择适合你种植环境的番茄品种。
了解它们的生长需求和最适宜的条件,并选择生长季节较长的品种。
2.定植: 将幼苗移植到能够生长茁壮的土壤中,最好是在它们开始生长之前,该土壤应该是灰土或有机肥料混合的土壤。
在移植时,注意插入支撑物来支持植株。
3.保持土壤湿润: 番茄需要充足的水分来维持其生长和产量,特别是在干旱的季节。
给植株深深浇水,直到土壤湿润。
4.剪除不健康的部分: 为了确保植物保持强壮和健康,剪掉不健康的部分。
这包括干叶子、枯萎的枝条等。
5.添加肥料: 使用有机或化学肥料来促进植物生长并增加产量。
每两周向植物添加适当的肥料,但不要过度施肥,因为这可能会导致植物营养不良。
6.收获: 番茄可以一直生长和产出直到秋季。
要经常收获品种果实,以便新的熟果可以在其中成熟。
总之,选用合适的品种、种植在适宜的土壤中、保持土壤湿润、剪除不健康的部分、添加肥料和频繁收获,这些方法可以使你的番茄植物生长得更好,产量更高。
番茄如何留种留种的具体方法及步骤番茄是我们生活中食用的比较多的蔬菜,不管是哪种做法,各有各的特色。
番茄也是我国种植比较广发的蔬菜,很多人不清楚番茄是怎样种植的,那么,番茄是如何留种的?番茄留种的具体方法及步骤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番茄留种的具体方法及步骤1、挑选番茄好的品种留种在番茄的生长期间,从田间选择生长势头好,个头大,体型好,色泽鲜艳,脐小,果肉厚,蒂部无裂纹的果实做预留种保护。
主要特征要符合本品种的特征,让其一直生长到成熟再采收,然后洗干净晾干。
在选择的单株上,当第2至3果穗上的番茄完全成熟时,单独采摘,不能催熟,要先放置室内2至3天,使其充分成熟。
将预留做种的果实用清水冲洗干净,丛国思内部切成两半,伺候再使用器具将果实与果肉一同挖如准备好的器皿中。
2、放在合适的容器中让种子发酵这里要注意盛放的器皿不能是金属的,尤其是不能是铁铝等金属,以免种植在接触到金属器皿之后,发生物力或者化学的变化,影响种植的商品性。
同时,也不能在种子液体中加水,以防止在发酵的过程中种子发芽。
将挖好的种液用盆子盖好,防治室内2至3天,使它自然发酵,在种液外表涌现白色菌膜,种子与肉质粘液容易分别时,说明种子已经发酵好了,然后就要将盆中倒入与种液同等量的水。
3、搅拌、晾晒种子和我们常用的洗大米的方式一样,将种液充分的搅拌。
当停止搅拌时,种子很快下沉,将上层的浮液倒掉,再在盆内加入清水淘洗2至3次即可。
如果种子外表的胶状物不容易脱落,可以用手将其搓洗掉,在淘洗干净。
平铺在纱布上晾晒,要经常翻动,使种子晾晒均匀。
在种子晾干之后,用牙齿咬一下,如果发出声响,证明种子已经晾晒完成,可以装入布袋内保存了。
4、低温储藏种子番茄种子生命力的保持和种子本本身水分的含量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降低种子的含水量可以延长种子的寿命。
根据研究,种子的含水量每下降1%,温度下降5.6摄氏度,则种子的寿命延长一倍。
当然,不同品种的种子,储藏的条件也是不一样的。
大棚番茄老株再生技术番茄具有老株再生新枝的特性,几年来,采用塑料大棚番茄老株再生技术,使我省大棚番茄生产实现春育一次苗,夏秋两次生产的目的,第一茬提前生产,果实采收时间于六月上中旬开始至七月上旬结束,产品上市时生产,果实采收期在九月上中旬至十月上中旬,产品上市时正好错开夏菜上市高峰,添六月补九月,缓解市场供求矛盾。
技术要点是:(一)早育苗,早定植。
选用东农704、中丰等中早熟品种,于一月未至二月初开始在温室内播种育苗,用10×10厘米大营养钵培育壮苗,定植时秧苗达到标准是:根系发达,侧根数量多,茎杆粗壮,节间短,株高20厘米,呈深绿带紫,有8-9片真叶,70%左右植株现蕾,苗龄70天左右。
春茬果实必须在7月15日前采收完毕,必须早定植,一般在三月未至四月上旬定植,垄作株行距为60×27-30厘米,亩保苗3800株左右,定植前须早扣棚,早整地,提前开沟晒土,定植后进行多层覆盖或临时加温,提高棚内气温和地温,保证秧苗正常生长发育。
(二)多施肥,加强管理。
番茄老株再生栽培,秧苗在棚内生长时间长达五个多月,所以要防止生长后期脱肥,多施基肥,早春结合整地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10吨左右,过石25-30公斤。
在第一穗果的第一个果长到鸡蛋大时结合灌水追一次肥,亩施尿素15公斤,过石25公斤或二铵20公斤。
春茬整枝方法采用单干或一干半整枝,其余侧枝一律摘除,每株番茄只留三穗果,及时疏去畸形果和尖部多余果,每穗留4-5个果,每株生长12-15个果,不能多留,否则会影响早熟性,同时加强管理注意防病。
(三)老株再生方法。
7月15日左右,当第三穗果将要采收完时,用剪刀剪掉番茄的全部叶片和果柄,将叶片和果柄清出田间,这项工作必须在7月20日前完成,打一次药,进行灭菌,防止新枝病害发生。
一周左右,老株上长出许多新枝,选留一强壮新枝,作为秋茬生长枝(只留一个新枝),这个新枝生长快,15天左右植株第一穗花就能开放。
西红柿种植后种植什么好吗西红柿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作物,种植后需要合理选择什么来进行轮作种植是非常重要的。
轮作种植是一种优化农田资源利用和保持土壤肥力的方法。
它可以减少潜在的生物病害和虫害的发生,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下面是一些适合与西红柿轮作的作物的建议。
1.绿叶蔬菜类-如小白菜、生菜、菠菜等。
这些蔬菜生长周期相对较短,能够迅速生长并形成丰富的绿叶,对土壤营养要求不高。
同时,它们的收获时间也相对较早,可以方便地补充家庭蔬菜供应。
2.豆类作物-如豇豆、扁豆、毛豆等。
豆类富含蛋白质和纤维,对土壤的氮素含量有较高的要求。
与豆类的轮作可以增加土壤氮磷钾含量,提高西红柿的产量和品质。
3.根茎类作物-如萝卜、胡萝卜、芹菜等。
这些作物的根系较发达,可以促进土壤结构的改善,并且其茎叶部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为西红柿生长阶段的植株提供养分。
4.豆类和根茎类的轮作-如甘蓝、油菜、花菜等。
这些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会释放出一些化合物,对某些病虫害具有抑制作用,能够减少西红柿的病害发生。
同时,在轮作种植中,还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和技巧。
1.避免连作。
不同作物的病虫害种类和发生机理不同,通过合理的轮作,可以减少同种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切忌连作西红柿,防止土壤疾病的积累。
2.合理选择轮作作物。
轮作作物尽量选择病虫害种类与西红柿不同的作物,以达到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效果。
同时,要考虑作物的生长周期、氮素需要和土壤肥力等因素。
3.适时进行轮作。
一般情况下,两种作物的轮作间隔时间应为一到两个季节。
及时轮作可以将生长周期长的作物与西红柿进行分开,减少了病虫害传播的机会。
4.注意土壤改良。
轮作种植不仅可以减少病虫害发生,也可以促进土壤肥力的提高。
根茎类作物和豆类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都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并增加土壤肥力。
综上所述,选择适合与西红柿轮作的作物是种植西红柿后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轮作可以增加土壤肥力,防止病虫害的发生,提高西红柿的产量和品质。
番茄的几种再生栽培方式
再生栽培可以有效利用生长季节和节约用种,能够较快的上市,是常用的栽培技术。
其品种一般是生长旺盛的无限生长型品种。
①上部换头,单干整枝即在顶穗果膨大基本结束时,从植株上部选择保留1~2个侧芽,等果实全部采收后马上落蔓,重新吊起其中一个侧枝,再陆续结果的栽培方式。
这种方式重复两次,可以使番茄完成一周年的生长。
②上部换头,双干整枝即在顶穗果膨大基本结束时,从植株上部选择保留2~3个侧芽,等果实全部采收后马上落蔓,重新吊起其中两个侧枝,每条侧枝留果3穗的栽培方式。
这种栽培方式一般用于快速集中上市,采收结束后罢园。
如果密度过大,可以与单干整枝方式混合进行。
③底部换头相比上部留侧芽的方式,这种方式是在番茄根部留芽,待采收结束后将主蔓放倒,十天左右,预留芽生长茂盛后,剪除原主蔓,将新蔓重新吊起。
④扦插栽培扦插栽培是采集番茄的侧枝直接插入土壤,或醮2000毫克/千克的吲哚丁酸或萘乙酸或其它生根剂后插入土壤,使其重新生根,进行快速丰产栽培的方式,采用这种方式,45~60天可以采收番茄。
需要注意的是,扦插后五天内要遮光保湿。
与种子苗相比,扦插苗生命力略差,夏季易卷叶,生长期长的话易出现早衰现象。
这种方式特别适应灾于后迅速恢复生产、赶时间上市、缺乏种子苗等情况下的种植。
例如2008年番茄TY病毒重创了苏北番茄产区,农民重新种植时选择了抗TY病毒的番茄品种,但种子苗数量太少,多数农民就采用了这种方式种植番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