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3运输石门揭15#煤层专项防突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02.50 KB
- 文档页数:21
31100运输石门掘进工作面揭开11#煤层防突专项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一、前言31100运输石门掘进工作面位于盛远煤矿三采区下山系统西翼。
根据附近钻孔资料分析,9#煤层距11#煤层顶板法向距离为7.6m。
31100运输石门开门点位于三采1750探巷北帮,由9#煤层底板开门掘进,以30800综采工作面运输巷停采线往东17.5m为开门中心,按方位角340°00,坡度-12°掘进,掘进26.1米时巷道底板首先揭露11#煤层,该揭煤点的上保护层8#、9#煤层已开采(8#、9#煤层为合并层),掘进47.5米时巷道全部进入11#煤层底板,之后沿11#煤层掘进。
为确保揭煤安全,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及《水矿集团公司石门揭煤专项防突设计编制要求》,结合31100运输石门实际情况,针对31100运输石门揭煤以石门揭煤方案编制本设计,与本次揭煤相关的单位及人员必须严格遵照执行。
二、编制依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煤矿安全规定》(2009年版)、《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AQ1028—2006)、《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06)、《煤矿瓦斯抽放规范》(AQ1027—2006)、《煤矿井下煤层瓦斯压力的直接测定方法》(AQ/T1047—2007)、《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AQ1018—2006)、《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防治技术规范》(AQ1020—2006)、《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6)等以及矿井的有关资料。
三、工程概况(一)位置31100运输石门揭煤掘进工作面位于盛远煤矿三采区+1750m以下水平,开采煤层为三采区11#煤层,为三采区布置的首个11#煤层采煤工作面,位于三采区下山系统西翼,位于30402采空区(4#煤层)和30800采空区(8#、9#煤层)正下方保护范围内。
揭煤点标高为+1743.7m。
(二)工作面周边采掘情况31100工作面东面为三采区运输、轨道、回风三条下山,南面未开采,西面为四采区东翼(已开采),31100回风巷北面约60米为原老三采区31104工作面采空区。
晴隆县永荣煤矿14102探煤巷石门揭煤专项安全技术措施二0一二年六月十日矿会审意见矿长:总工程师:生产安全技术通风地测机电14102探煤巷石门揭煤安全技术措施根据黔府办发〈2008〉83号文件及《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对有突出危险的工作面,必须制定石门揭煤的专项措施,准确掌握工作面距煤层的法线距离。
严格按要求组织施工。
我矿可采煤层二层(C14、C15煤层),根据黔安监管办字[2007]345号《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的意见》我矿在该文件所划定的煤层突出矿区和突出危险区之内,因为矿井井田内C14、C15煤层通过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C14、C15为突出危险性煤层。
按照煤与瓦斯突出有关要求,我矿14102预准面14102运输巷必须按煤与瓦斯突出进行设计管理。
14102运输巷目前是岩巷掘进为了预防石门揭煤发生突出安全事故,确保工人生命安全,必须按“四位一体”防突措施进行管理。
并严格按“先抽后采”的原则进行。
特编制石门揭煤专项安全技术措施,望本矿所有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认真遵照执行。
一、突出危险性预测(一)石门揭煤前穿层钻孔预抽在石门揭煤工作面距煤层最小法向距离7m以前,在正前布置φ75mm钻孔,采用巷旁截流、巷内交叉的钻孔抽放形式进行预抽,钻孔间距根据本矿的钻孔有效排放半径1.5确定,设计中孔孔底间距为3m。
钻孔的最小控制范围是:揭煤处巷道轮廓线外15m,同时还应保证控制范围的外边缘到巷道轮廓线(包括预计前方揭煤段巷道的轮廓线)的最小距离不小于5m,当钻孔不能一次穿透煤层全厚时,应保持煤孔最小超前距15m。
钻孔孔口抽放负压控制在40kPa 左右。
石门揭煤排(抽)放钻孔布置详见图 ≥7m ≥12m≥12m石 门煤层顶板煤层底板1-89-1617-2425-3241-4849-5633-40AA 排放钻孔布置: 1--56号孔 P-测压钻孔抽放钻孔布置:1、3、5、7、17、19、21、23、33、35、37、39、49、51、53、55号孔P12345910111213171819202125262728293334353637424344P 416781415162223243031323839404645474850515249545355561.5m 1.5m AA 石门揭煤排(抽)放钻孔布置示意图(二)预抽煤层瓦斯应注意的问题1、在未达到预抽有效性指标的区段进行采掘作业时,必须采取补充的防治突出的措施。
水城县阿戛捡材沟煤矿1310运输石门揭过23#煤安全技术措施编制:王勇编制单位:通防科审核:朱启平编制日期:二O一三年十一月十八日措施贯彻签字单1310运输石门揭23#煤安全技术措施一、概述1310运输石门为圆弧拱型断面,“U”型钢棚+喷浆联合支护巷道,位于1310水平北翼,巷道方位为74°,巷道坡度0°,总工程量为153米,现已掘进21米。
据地质资料分析,该巷在掘进再掘进21米将遇到K23煤层。
该巷水文地质情况简单,煤岩层为弱含水层。
我矿经鉴定,K17、K22、K23煤层瓦斯基础参数测定为: K23煤层最大瓦斯压力为0.65MPa,瓦斯含量为5.78m3/t。
根据上述鉴定结果,捡材沟煤矿+1300水平以上K17、K22、K23煤层无突出危险性;1310运输石门位于1310m水平。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201条及《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的相关要求,我矿将采取远距离爆破自顶板岩柱穿过K23煤层进入底板。
为确保1310运输石门揭煤过煤期间的矿井和人员安全,特编制如下安全技术组织措施,有关单位必须按本措施认真组织贯彻、实施。
二、独立通风系统及通风设施(一)通风系统流程(1)新鲜风流流程主平硐进风→主平硐皮带机尾(风机)→1310运输石门掘进工作面(风筒出风口)。
(2)污风系统流程1310运输石门工作面(风筒出风口)→1310回联巷→1310回风上山→回风上山→1368回风石门→总回风平硐→地面(3)通风设施(详见通风系统示意图)。
三、组织机构矿成立1310运输石门揭过K23煤层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如下:组长:赵友光副组长:杨武吴建辉成员:机电矿长生产矿长技术科长跟班矿长通防科长调度主任施工队长防突工安瓦检员跟班电工监控员矿山救护队职责:1、组长负责全面指挥协调工作。
2、生产矿长全面负责1310运输石门揭煤期间的生产组织、顶板管理及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生产管理责任,跟班矿长每班负责配合落实上述工作。
突出煤层石门揭煤实施细则范文煤层石门揭煤是指在煤矿开采中,由于煤层中存在石门,需要将其揭除以便继续开采煤炭。
下面是一个关于煤层石门揭煤实施细则的范本,供参考:一、目的与范围1.1 目的本细则的目的是制定煤层石门揭煤的操作规程,确保揭煤过程中的安全、高效、稳定,并最大程度减少环境影响。
1.2 范围本细则适用于煤矿矿井中存在石门的揭煤作业,包括揭除石门的准备工作、设备选择、工艺流程和安全措施等。
二、作业准备2.1 揭煤前的调查与安全评估2.1.1 进行现场勘测,了解石门的构造、尺寸和位置等信息,制定揭煤方案。
2.1.2 进行安全评估,分析揭煤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危险与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2.2 揭煤前的准备工作2.2.1 整理石门周围的工作面,清除杂物,确保揭煤的通道畅通。
2.2.2 配备必要的揭煤设备,包括采煤机、支架、绞车等。
三、揭煤流程3.1 揭煤顺序按石门的大小、位置和开采计划等因素,确定揭煤的顺序。
3.2 揭煤方案根据石门的构造特点和煤层条件,制定揭煤方案,包括支架设置、工艺流程、安全措施等。
3.3 揭煤细节3.3.1 支架设置:根据揭煤方案,合理布置支架,保证揭煤过程的稳定和安全。
3.3.2 采煤机的选择:根据石门的尺寸和硬度等参数,选择合适的采煤机进行揭煤作业。
3.3.3 绞车的使用:在揭煤过程中,可以使用绞车等辅助设备进行石门的拆除和搬运。
四、安全措施4.1 作业人员安全4.1.1 揭煤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具备相关资质证书。
4.1.2 揭煤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防护鞋、防尘口罩等个人防护装备,严禁穿胶底鞋和滑膜鞋。
4.1.3 揭煤现场设置警示标志,保持作业现场的清晰和明确。
4.1.4 揭煤作业人员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揭煤作业,不得擅自变动揭煤方案或操作方式。
4.2 设备安全4.2.1 揭煤设备必须经过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4.2.2 揭煤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
石门揭煤技术安全措施一、概述:根据矿采掘部署的安排,施工至-50m西翼水平时需揭开九石门。
石门标高-50m,距地表深约230m左右。
进行突出危险鉴定,无突出危险。
二、揭煤措施为确保安全揭煤或在暗斜井掘进过程中防止误穿煤层,特制定揭煤措施如下:㈠安全保障措施1.揭煤领导小组组长:矿长。
副组长:总工程师、安全副矿长。
成员:机电矿长、生产矿长、安监科长、通风科长、调度室主任。
领导小组负责揭煤期间的安全、技术、管理、督察、指挥、协调、组织指挥工作。
2.现场实施组组长:安全副矿长。
副组长:通风科分管防突的副科长。
成员:掘进队、通风科、机电科、瓦斯检查员、救护队正副队长及技术人员、地测科地质技术人员、安监科安监人员。
⑴现场实施组组长和副组长负责整个现场揭煤期间的安全、技术、指挥、协调等工作。
⑴掘进队正副队长对揭煤过程中的巷道掘进工程质量和安全负责,并严格按防突措施执行。
⑴通风科正副科长对该区域的通风、安全防护设施、瓦斯、放炮管理负责。
⑴机电科正副队长对该区域的机电设备的安装、检查(防爆性能、风电闭锁)负责。
⑴瓦斯检查员对该工作面瓦斯监测监控的安装、检查、校正负责。
⑴救护队正副队长负责揭煤期间的救护和现场戴机值班工作。
⑴技术人员负责对防突措施的实施和资料的收集整理。
⑴地测科地质技术人员负责对该工作面地质资料的收集整理,处理现场地质问题,并及时进行地质预报。
⑴安监科安监人员负责对该工作面防突措施的实施和巷道掘进工程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
3.揭煤措施的贯彻落实以上各科、队人员进入该工作面工作,必须由所属科、队的技术人员组织贯彻学习该措施,并经考试合格后才能进入该工作面工作。
(二)施工措施1、探眼掘进为确保安全揭煤,石门掘至巷顶距煤层底板真厚1.5m处停头,进行掏斜面工作,然后采用震动炮揭开煤层。
在此掘进期间,必须严格按以下施工措施执行。
⑴从现碛头恢复掘进起,掘至距煤层底板真厚1.5m处停止掘进,进行掏斜面工作。
在恢复掘进前,通风科应根据已实施的水洗排放钻孔竣工资料,提供‘允掘通知’书,报矿总工程师批准后,掘进队才能恢复掘进。
石门揭煤过程管控制度范文总则:煤矿石门揭煤必须____%实行监管人员现场盯守。
1、煤矿揭煤前应按规定及时编制《石门揭煤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
2、煤矿《石门揭煤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必须按规定进行会审并签字确认。
3、《石门揭煤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必须经上级集团公司批准方可组织实施。
4、煤矿必须将经上级集团公司批准的《石门揭煤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报监管部门备案并同意组织实施。
5、煤矿必须按经批准备案的《石门揭煤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组织施工。
6、煤矿上级集团公司必须指派专人现场督促煤矿落实石门揭煤各项安全技术措施。
7、在煤安分局指派专人现场盯守、监督下,煤矿才能按照《石门揭煤安全技术措施》进行揭煤工作。
8、建设矿井在石门揭煤前,必须安装完善地面永久瓦斯抽采系统或瓦斯抽采系统运行正常才能进行石门揭煤。
9、建设矿井在石门揭煤前必须实施瓦斯抽采。
石门揭煤过程管控制度范文(2)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石门揭煤过程的安全和高效进行,保护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适用于石门揭煤的全部工作环节。
二、术语定义1. 石门揭煤:指矿井中由于煤层下沉或其他原因造成的石门垮塌,需要进行揭煤作业的情况。
2. 管控制度:指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目标而制定的规则和程序,用于管理和控制特定工作过程中的安全、质量和效率等方面。
三、责任分工1. 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修订和审查石门揭煤过程的管控制度,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监管和评估。
2. 班组长:负责组织和指导石门揭煤作业,并确保遵守相关制度和规定。
3. 工人:负责执行石门揭煤作业,并按照制度和规定进行操作。
四、操作规程1. 前期准备:(1)确保揭煤场地的安全,排除周围的障碍物。
(2)组织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掌握揭煤作业的要求和技巧。
(3)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设备,检查其完好性和安全性。
2. 揭煤操作:(1)在揭煤前,应先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没有明显的安全隐患。
(2)确认揭煤工作面的范围和情况,制定合理的揭煤方案。
盘县淤泥大河煤矿1583运输石门揭15#煤层专项防突设计编制:刘富成2014年6月12日会审意见会审人员签字矿长总工程师安全矿长机电矿长生产矿长公司会审意见公司参加会审人员签字技术部技术副经理安通部安全副经理总经理1583运输石门揭15#煤层专项防突设计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煤矿安全规程》及相关管理规定和要求,结合盘县淤泥大河煤矿实际,为了加强矿井瓦斯治理,保障矿井生产安全,编制《盘县淤泥大河煤矿1583运输石门防突专项设计》,有关部门必须严格遵照执行。
一、工作面概况1583运输石门巷道开口位置在运输上山90m处,开口标高+1583,巷道净断面12.9m,宽4.4m,高3.4m,方位223°,坡度3‰°工程量481m。
已揭过18#、17#、16#煤层,根据距煤层法线10m处地质验证钻孔资料显示,探明该掘进工作面迎头前方将揭露15#煤层。
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资料分析,15#煤层底板距16#煤层顶板间距为6.7m。
经214m处距煤层法线10m 地质钻孔资料显示:前方煤层为15#煤层,煤厚2.3m,倾角26°。
与巷道夹角64°。
详见(1583运输石门距15#煤层法线10m地质验证钻孔图)二、1583运输石门煤层瓦斯基本情况煤层瓦斯含量表(1400m标高以上)煤层编号Wy(m3/t)Wx(m3/t)Wh(m3/t)1510.548 10.374 10.922煤层瓦斯含量表(1050m标高以上)煤层编号Wy(m3/t)Wx(m3/t)Wh(m3/t)151 1.339 13.561 14.900三、煤层及煤质1、煤层151煤层:位于宣威组第二段上部,上距12煤层31.36米。
煤层总体倾向南西,倾角平均26°,为倾斜煤层。
煤层厚0.79~3.51米,平均厚2.36m,厚度较稳定,通常煤层下部含一层夹矸,上部含一至三层夹矸。
属稳定型煤层。
大河煤矿可采煤层特征表表2-1-1煤层编号平均煤厚(m)煤层间距(m)煤层结构顶底板岩性稳定性平均倾角(度)容重(t/m3)顶板底板151 2.36 25 复杂炭质泥岩砂质泥岩、泥岩稳定26 1.401、煤层物质组成根据茨嘎井田精查资料、以外地质资料及煤样分析资料,矿区可采煤层的煤质见下表。
煤层煤质表煤层编号煤样类别工业分析(%)(Qnet.d)(MJ/kg)煤质牌号灰份(Ad)挥发份(Vadf)硫份(St.d)151原煤13.63~21.0615.72 19.91~20.9620.530.17~0.420.2736.45 JM四、通风系统1583运输石门采用压入式通风,局部通风机功率:2×30KW,型号:FBDNO6.3型防爆对旋式局部通风机,风机安设在1497联络巷防突风门外。
“三专”供电,“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完善,选用φ800mm 风筒。
“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
风流路线:新鲜风流:主斜井→运输上山联络巷(风筒)→运输上山(风筒)→1583运输石门(风筒)→迎头;乏风风流:迎头→1583运输石门→运输上山→运输上山回风联络巷→回风上山联络巷→回风暗斜井→回风平硐→引风硐→地面。
详见(1583运输石门通风系统图)。
五、揭煤方式:采用远距离响炮揭过煤层。
六、区域“四位一体”防突措施(一)区域预测我矿为高瓦斯出矿井,因此该工作面掘进过程中严格按突出危险区域进行管理。
该巷在掘至距煤层法向距离10米时首先施工4个地质钻孔探清前方煤层厚度、倾角变化、地质构造和瓦斯情况。
探明煤层无异常时则允许掘至距煤层法向距离7米,工作面停止掘进采取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预测方法为在巷道中部、左、右帮位置施工三个检测孔,分别控制巷道左右帮3m及掘进方向,测定煤层瓦斯含量、瓦斯压力及K1值。
在钻孔钻进到煤层时开始取样测定瓦斯含量及瓦斯压力,每钻进1米采集一次孔口排出的粒径在1-3mm的煤钻屑测定K1值。
当其瓦斯含量、瓦斯压力及K1值均低于临界值及防突要求时(即瓦斯含量小于8m3/t,瓦斯压力小于0.74Mpa;K1max临界值定为0.4ml/g.min1/2,S max临界值定为5kg/m。
)允许进行掘进至距煤层法向距离5米处;否则,必须进行区域防突措施。
详见(1583运输石门揭15#煤层法线7m预测布置图)。
(二)区域防突措施按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规定和要求,根据所要揭露煤层原始瓦斯含量、瓦斯压力、煤层结构、透气性等实际情况,采取打穿层钻孔预抽煤层瓦斯的方法进行区域防突。
1、钻孔布置工作面迎头顶板距离煤层底板法线距离7m时,在迎头对1583运输石门前方15#煤层瓦斯进行抽放,施工的抽放钻孔,钻孔孔径为75mm,抽放钻孔必须控制巷道轮廓线左右帮12m,底板煤层斜长12m,终孔间距小于4m,布置10排1-9排每排8个,第10排7个(共:79个钻孔),钻孔穿过煤层0.5m。
若钻孔有卡钻、顶钻、喷孔、瓦斯涌出大等情况,延长钻孔深度。
详见(1583运输石门揭16#煤层法线7m 防突措施孔设计图)。
2、钻机设备采用ZY-750型液压钻机,配套电机功率18.5KW,电压等级660V,供电开关为QBZ-120型矿用隔爆开关,采用Φ75mm金刚钻头,Φ42×760mm钻杆,施工过程中采用水力或压风排碴。
3、抽放管路采用地面高负压抽采系统进行抽放,选用2BE3 420-2BY4/3型水环真空泵2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担负该矿的高负压瓦斯抽放,最大抽气量124m³/min,转速446rpm。
真空泵选用电机功率为185kW,电压660V。
高负压抽放主管选用DN355型煤矿井下用聚氯乙烯PVC管,抽放支管选用DN300型焊接钢管。
抽放路线为:迎头→1583运输石门→1583运输石门联络巷→轨道上山→轨道上山上部车场→1640排矸措施巷→轨道上山回风联络斜巷→回风上山联络巷→回风暗斜井→回风平硐→地面瓦斯泵房4、封孔封孔材料为水泥、塑料胶管(管径Φ25mm),要求封孔深度不少于5m(封孔要求从距孔口1米开始往里进行封孔注浆),埋管深度不得低于9m,放水器及分流器与软管联接处用铁丝扎死,确保孔口负压不小于13Kpa,保证预抽瓦斯浓度必须大于30%,若预抽瓦斯浓度低于30%时,应当改进封孔的措施,以提高封孔质量。
5、抽放参数测定在1583运输石门瓦斯抽放管上留设观测孔,在分流器上设观测孔,分别测定支管和单孔负压、瓦斯浓度及流量,支管负压不得低于15KPa,单孔负压不得低于13 KPa,由抽放参数测试人员定期对抽放参数进行测定,测定参数建立专门台帐。
6、主要安全技术措施及要求1)所有施工人员及现场验收人员认真学习本设计,明确打钻目的,严格按设计施工,实行谁设计谁负责、谁验收,只允许技术员验收钻孔。
2)因巷道断面受到限制,故打钻与巷道掘进无法同步进行,施工钻孔与掘进不允许平行作业。
3)施钻人员在进、退钻时注意钻杆防止快速滑出伤人事故发生。
4)在距施钻地点5米的回风流位置安装甲烷传感器,设定断电值为0.8%,当瓦斯浓度超过0.8%时必须能切断钻机电机及巷道内其他电气设备电源。
5)该巷瓦斯监测系统必须正常运行,确保“三专两闭锁”正常使用。
6)验收员必须对钻孔验收数据负责,并记录钻孔情况及穿煤深度,钻孔倾角必须严格按要求进行布孔。
7)打钻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必须先敲帮问顶,仔细检查作业范围内的帮顶支护及安全状况,发现不安全因素,必须先进行处理,确认安全后方可作业。
8)搬迁设备时,要轻抬轻放,避免碰撞设备及伤人,严禁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严禁带电拖移电缆,杜绝电气设备失爆。
9)钻机要固定牢固可靠,保证安全作业及打钻参数的准确性,按中腰线摆正钻机,机身安放平稳后,钻机四角打上摩擦立柱及斜柱,并且打紧,保证有效,各机械转动部分要安装防护栏、保护罩。
10)钻进时若发现钻孔水涌出异常、钻孔水压、回水量增加、涌水突然增加,并呈现一定压力、水叫、有臭味、巷道无故来压变形,底板隆起、顶、夹钻和喷孔、工作面掉渣等异常现象,必须立即停钻,严禁拔出钻杆,并立即报告调度室。
11)打钻时发现钻机或钻杆有异常声音,立即停钻,以防卡钻,查明原因进行处理后,方可继续作业。
12)钻机运转时,严禁其他非打钻人员在作业场所20m范围内逗留,钻机操作人员应站在钻机两侧。
13)在钻机运转时,严禁用手或身体的其他部位及其他物件接触转动部位,人员卸钻杆和接钻杆时要停止转动,派专人看护,防止伤人。
14)钻进时要匀速慢进,认真观察钻孔回水量,一旦发现回水不畅或钻机不供水,立即后退钻机,严禁打干眼,待孔内回水正常后,方可继续钻进。
15)打钻期间,作业人员必须随时观察顶板、帮及钻机运行情况,打钻前应做好敲帮问顶工作,防止掉顶、片帮伤人或损坏机器。
16)发生异常情况需要撤退时,跟班队长和班组长要立即组织人员沿避灾路线撤离,并及时汇报调度室。
17)钻孔施工完毕,及时封孔,打一个封一个并及时连管抽放,钻孔实行挂牌管理。
由资料收集技术人员及时上图跟踪,总工及时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分析钻孔覆盖范围及抽放效果,每班安排专人放水和维护处理漏气,及时调整抽放负压。
18)其他未尽事宜,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煤矿防治水规定》等相法规和操作规程执行。
(三)区域措施效果检验1、经抽放后单孔瓦斯浓度全部降到10%以下后,在工作面迎头重新施工钻孔对所采取的区域防突措施进行效果检验,检验钻孔布置于所在部位防突措施钻孔密度相对较小、孔间距相对较大的位置,并远离周围的各防突措施孔或尽可能与周围各防突措施钻孔保持等距离。
2、在工作面打钻孔测定残余瓦斯压力和残余瓦斯含量。
布置4个钻孔,1个沿煤层法线方向控制巷道顶板,1个沿巷道的掘进方向布置,其中2个控制掘进方向左右帮预抽区域边缘不大于2m的范围,钻孔穿过煤层顶板0.5m。
详见(1583运输石门揭16#煤层法线7m区域措施效果验证布置图)3、根据效果检验结果:⑴若瓦斯含量<8m3/t及瓦斯压力<0.74Mpa且施工效果检验孔时无喷孔、夹钻、顶钻等现象时,则允许至距煤层法向距离5米处,再进行区域验证。
⑵若瓦斯含量≥8m3/t或瓦斯压力≥0.74Mpa时,则必须在工作面迎头施工抽放钻孔对前方煤层进行加密抽放钻孔抽放,加密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施工。
直至效果检验瓦斯含量<8m3/t及瓦斯压力<0.74Mpa,方可允许至距煤层法向距离5米处,进行区域验证。
(四)区域验证1、工作面往前掘进揭过各煤层期间,必须对所采取的区域防突措施进行验证,具体验证方法如下:工作面迎头顶板距离煤层底板法线距离5米时,验证孔布置3个,1个沿巷道顶板位置,2个沿巷道掘进方向控制到巷道轮廓线左右帮3米,钻孔穿过煤层0.5m;2、本工作面采用钻屑解吸指标法(测定K1值)进行验证,即见煤后收取钻屑作解吸特征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