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第十五单元验收评估(十五)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 格式:doc
- 大小:116.00 KB
- 文档页数:6
第41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与艺术一、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繁荣1.欧美文学2.苏联文学20世纪上半期,苏联文学高度繁荣。
高尔基的小说《母亲》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具有很大的世界影响。
3.亚非拉文学家和文学作品反映了反帝反殖和爱国主义精神。
印度的泰戈尔、中国的鲁迅、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尼日利亚的索因卡等都有很大的世界影响。
二、美术的辉煌三、音乐与影视艺术1.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1)19世纪的音乐①浪漫主义音乐: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式,突出个人感受。
杰出代表有贝多芬和约翰·施特劳斯。
②歌剧:意大利威尔第的《茶花女》,法国比才的《卡门》。
③民族乐派:俄国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
(2)20世纪的音乐①概况:19世纪末爵士乐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摇滚乐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
②影响:改变着人类的娱乐和生活方式,加深了对不同民族音乐的理解和尊重,推动着世界音乐的繁荣。
2.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1)电影①条件: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为电影的出现提供了技术和物质基础。
人类新的精神需求、商业利润的驱动。
②发展历程:1895年底,电影诞生;20世纪初,“默片”出现;1927年,电影进入有声片时期;1935年,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家》拍摄成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影技术日新月异。
(2)电视①20世纪20年代中期,电视出现;1929年,英国伦敦首次播送了电视节目。
②20世纪30年代播出世界上第一部电视剧。
③20世纪40年代初,美国开始试播彩色电视节目。
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视进入大规模普及运用阶段。
(3)影响①反映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直接敏锐地回应、影响文明的发展和社会风尚的变化。
②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刻和广泛。
古典主义17世纪开始流行在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文学思潮。
作为一种文艺思潮,古典主义在欧洲流行了两个世纪,直到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艺兴起才结束。
单元闯关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某某“江南十校”3月模拟)《齐如山回忆录》中记载:“这种学生也站不住”“或将被革,倘到同文馆,或者还可以混一个时期”,“这些学生入了同文馆以后,亲戚朋友对于本人,因为他是小孩,还没有什么鄙视,对于学生们的家庭,可就大瞧不起了,说他堕落,有许多人便同他们,断绝亲戚,断绝来往”。
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 )A.同文馆招生中的艰难困境B.同文馆学生素质参差不齐C.民众相对落后的思想意识D.近代以来中国教育的窘境答案 C 同文馆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近代学堂。
从材料信息看,当时社会上很多人看不起进入同文馆学习的学生们的家庭,这本质上反映了民众相对落后的思想意识,故选C项。
材料无法体现同文馆招生中的艰难困境,也不能说明同文馆学生的素质如何,故排除A、B两项;材料仅涉及同文馆,并不能反映近代以来中国的教育情况,D项排除。
2.(2019某某某某质检)在冯天瑜先生看来,“中体西用”论者为了消解既承认西方政教的优长、又固守孔孟精义之间的矛盾,便抛出了“西学中源”的法宝。
由此可见,“中体西用”的思想( )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B.指导了中国社会的政治变革C.适应了民族文化心理的要求D.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答案 C 依据材料“‘中体西用’论者为了消解既承认西方政教的优长、又固守孔孟精义之间的矛盾,便抛出了‘西学中源’的法宝”,结合所学可知,“中体西用”的思想为了适应民族文化心理的要求,提出“西学中源”,故C项正确。
A项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错误;“中体西用”不主X政治变革,B项错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洋务运动,D项错误。
3.(2019某某某某摸底)“中体西用”的文化观在19世纪后期的中国风头甚健,洋务派以“体用”“本末”的关系来努力论证中西文化可以相容,能够互补,极力证明中国固有文化可以通过采纳西学而增益新知、焕发生机。
洋务派极力宣扬“中体西用”文化观的根本目的是( )A.调和中西文化冲突B.维护清朝封建统治C.推动中国的近代化D.遏制革命形势发展答案 B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为挽救危局,洋务派开展了学习西方器物以维护清政府统治的洋务运动,B项正确。
单元验收评估(五)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与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45分钟总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1.(2015·潍坊质检)“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对此理解正确的选项是()A.无产阶级的根本目的是夺取国家政权B.解放和开展生产力是无产阶级的使命C.实现无产阶级统治的途径是暴力革命D.人民公社是该主在中国的具体实践2.(2015·皖南八校联考)巴黎公社会议决定,在市政厅开设公共食堂。
公社委员因时间紧或公务缠身,就在食堂自己掏钱买定价份饭吃。
饭菜的价格和把戏都是有规定的,午餐标准1.5法郎,晚餐2法郎,每人只准喝半瓶劣质葡萄酒。
就是这样一个公共食堂,也严禁公社委员们的家属使用。
材料主要反映了()A.公社因财政紧提倡节俭B.巴黎公社倡导公仆意识C.公社的公共食堂管理规D.公社实行平均主义原那么3.(2015·模拟)《历史性的转折:1917年俄国革命》中写道:“二月革命的胜利是在彼得格勒决定的,莫斯科和其他大城市、外省以与前线,根本上是平静地、和平地承受了2月底3月初彼得格勒的事变。
外省的二月革命被称为‘电报革命’,这一说法反映了地方上二月革命的实际过程。
〞“电报革命〞的出现集中说明()A.革命的影响仅限于彼得格勒B.社会主义革命条件的成熟C.俄国社会反对进展暴力革命D.沙皇专制统治不得人心4.列宁在《四月提纲》中列举了布尔什维克掌权后准备实施的措施,有学者认为这些措施“来自巴黎公社的经验〞。
以下属于这些措施并最终得以落实的做法是() A.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维埃政权B.颁布《和平法令》《土地法令》C.一切官员由选举产生,成立公社组织D.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5.美国记者约翰·里德写道:“他站在那里,扶着讲台,眨着眼睛巡视人群……显然没有注意长时间的欢呼,这欢呼持续了好几分钟。
第15单元近代以来中外科技文艺单元小卷(十五) 第十五单元近代以来中外科技文艺时间 /45分钟分值 /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孙丽在《“两弹一星”人文精神哲学反思》一书中说,中国研发“两弹一星”旨在维护本国、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安宁,构建和谐的世界,这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两弹一星”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
这说明科学技术( )A.保障了我国的国家安全B.撑起了中国经济崛起的保护伞C.承载了济世的价值诉求D.维护了地区及世界的和平安宁2.1959年,文化部在全国各大城市同时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国产新片展览月”活动,35部优秀影片同时展出,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欢迎。
这些影片还进入世界市场,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
新中国电影创作进入了一个辉煌时期,电影界称之为“难忘的1959”。
这一现象( )A.是“左”倾错误在文化领域的新动态B.是在“双百”方针指导下取得的文艺硕果C.表明文化领域率先打破帝国主义外交封锁D.折射了困难时期中国人民的乐观主义精神3.1950年,美国国会通过《中国地区援助法案》修正案,允许中国留学生就学期间和毕业以后在美国工作。
1953年8月,美国总统签署《难民解救法案》,允许至少一部分留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从学生身份转为永久居民。
这也是百年留学史上,美国第一次允许中国留学生合法地留在美国工作。
这些法案的出台表明( )A.美国向新中国释放外交善意B.祖国强大提升了留美学生的地位C.美国对新中国进行科技封锁D.科技革命促使美国招揽中国人才4.1985年5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贯彻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
此次教育改革( )A.实现了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B.顺应了国内经济体制改革要求C.贯彻了“科教兴国”的战略D.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5.1690年后欧洲的思想家认为上帝是神秘的造钟人,在混沌初开时,建造了一个完美的时钟,然后就让它按预定的规则自由运转。
单元验收评估(十五)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技与文化(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5·沈阳质检)科学革命不仅改变物质世界,也推动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
受右图这部著作影响而产生的是()A.人和人性开始从宗教和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B.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理性分析人类社会成为潮流C.主张“优胜劣汰”的达尔文主义广泛流传D.微观粒子世界的探索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2.(2015·广东实验中学模拟)东晋葛洪《抱朴子》云:“潮者,据朝来也;汐者,言夕至也。
”能对这一自然现象作出科学解释的是()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C.普朗克的量子理论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3.(2015·温州一模)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此书的主要贡献在于()①首次提出生物是不断进化的思想②用大量事实论证了进化论③阐明了物竞天择的进化法则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4.(2015·南京二模)19世纪的最后一天,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汤姆生发表了新年祝词:“晴朗的天空远处,还有两朵令人不安的乌云,它们的存在使得物理学的优美性和明晰性黯然失色”,第一朵是有关光的运动问题,第二朵出现在能量辐射的问题上。
说明了当时() A.近代物理学已失去存在的价值B.经典力学面临非常严重的挑战C.相对论的提出冲击了固有理论D.量子论的诞生改变了人的思维5.(2015·无锡一模)“能量子钻进物体的表面层……把它的全部能量给予了单个电子……一个在物体内部具有动能的电子当它到达物体表面时已经失去了它的一部分能量。
”上述“理论”诞生的主要意义在于()A.首次将人类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B.用科学方法精准描述宇宙运行规律C.解决了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问题D.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开始深入到微观世界6.(2015·深圳一模)有学者认为:17世纪末的英国,既实现了“地上(指社会)的平衡”,又建立起“宇宙体系平衡”。
有了对“地上的平衡”的信心,才推动人们去研究、认识宇宙中的平衡体系。
该评论所说的两个“平衡”应分别指()A.英国议会制的产生、英国国教地位确立B.英国责任制内阁形成、进化论的提出C.英国确立“日不落帝国”地位、相对论理论提出D.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牛顿提出经典力学理论7.影视艺术包括电影、电视以及两者所表达的艺术效果,电影是影视艺术的起源,电视是影视艺术的衍生物之一。
该艺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不包括()A.用特殊的技术手段给人以视觉冲击B.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充实了人们的生活C.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制度的更替D.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8.18~19世纪,欧洲、美国的浪漫主义作家写下了大批反映和描写“自然”的诗歌和其他文艺作品。
他们擅长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宣传其主张,如“地球(或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自然发怒”等。
这些作品主要表达了当时人们() A.对自然风光的无限向往B.对科技发展的期盼C.对自然王国的理性描绘D.对工业文明的担忧9.(2015·南通一模)右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俄罗斯画家列宾的代表作品。
该画作()①揭示了俄国劳动人民的苦难②开创了美术现代主义的风格③再现了俄国交通运输的落后④体现了作者浪漫主义的情怀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10.(2015·韶关调研)有学者认为,19世纪的音乐是和梦想与激情、生与死的深刻思想、人类的命运、神与大自然、对自由的期望以及善与恶的斗争联系在一起的。
该音乐属于()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古典主义D.现代主义11.(2015·梅州质检)下面绘画作品的主要特征是()A.追求对客观对象的准确描述B.寻求日常生活中光和色的美C.讴歌理性主义和英雄主义D.着重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12.现在有网友认为:“你的粉丝超过了100,你就是一本内刊;超过1 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万,你就是一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超过1 000万,你就是电视台。
”这从侧面反映了互联网() A.受众面广,渗透性强B.保存信息的力量强C.信息容量大、时效性强D.受众选择的主动性大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2015·青岛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任何科学创造、任何有意义的科学假设,都离不开一定的世界观背景,所以一般科学(也就是纯科学)实际上已经非常接近哲学,真正的科学家同时也是哲学家、思想家……亚里士多德作为古代地中海世界科学知识的集大成者,在科学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他在生物学方面比较注重实际,做了大量观察甚至解剖研究,因而有过不少重要的发现,在其他学术领域也颇有建树,比如他是归纳法的创始人之一,是进行有组织的研究的首创者,同时还对科学知识首次进行了分类,是形式逻辑和三段论的创始人。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二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的最典型代表当推达·芬奇。
作为哲学家,他非常注重思想自由,能够撇开一切传统偏见,坚持特立独行……只要他觉得对他的技艺发展有必要,就会毫不犹豫地去从事各种实验。
正是为了提高自己在绘画、雕塑方面的艺术造诣,他孜孜不倦地实验、解剖、观察,深入研究了光学的定律、眼睛的构造、人体的结构和鸟类的飞翔等,到了晚年他对各种实际知识的渴求甚至超过了他对艺术的爱好。
也正是这种坚持观察和实验的治学方法,使他成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首屈一指的科学巨匠。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他(达·芬奇)对各种知识无不研究,对于各种艺术无不擅长,他是画家、雕刻家、工程师、建筑师、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哲学家,而且在每一学科里他都登峰造极。
——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材料三所谓科学革命,一般说来指的就是通行的科学理论体系的急剧转变……迄今为止,科学史上有据可查的关于物质世界的一般理论总共不过三种,分别以亚里士多德、牛顿和爱因斯坦的名字命名……但真正的科学革命,实际上只发生过两次。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贡献及其特点有哪些。
(不能照抄原文)(6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绘画作品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特点。
谈谈你对材料二的理解。
(8分)(3)指出材料三中两次“真正的科学革命”的成就并说明其关系。
(6分)14.19世纪到20世纪,是一个复杂多变的时代,涌现出风格各异的文学艺术流派。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法国文豪雨果说:“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丑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关。
”德拉克洛瓦的作品荡气回肠,富于激情,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具有永恒魅力的作品,他本人被誉为“浪漫主义的狮子”。
贝多芬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了解我的音乐,谁就能超越常人无法摆脱的痛苦。
”材料二从19世纪开始,西方绘画艺术的变化日新月异,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等直到抽象主义,如果把这一发展过程描述的概括一点,基本上可以说是主观因素不断压倒、以致全部取代客观因素的过程。
——朱狄《当代西方美学》材料三“爱斯特拉冈:咱们走吧。
弗拉季米尔:咱们不能。
爱斯特拉冈:为什么不能?弗拉季米尔:咱们在等待戈多。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三位伟人在艺术创作中有什么共同点?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特征?(6分)(2)印象派绘画的风格特点是什么?列举这一派别最具代表性的画家及代表作品。
(8分)(3)指出材料三中的作品、派别与作者信息。
这一流派文学艺术的特点是什么?(6分)答案1.选B由《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可知考查的是经典力学的影响。
A项是文艺复兴的作用,错误;B项符合经典力学的作用,正确;C项是《物种起源》的作用,错误;D项是量子论的作用,经典力学解决的是宏观世界的物理问题,错误。
2.选B结合史实可知,潮汐的出现是月球与地球之间存在万有引力的结果,故B项正确;A项是地球的引力作用,错误;C、D两项与题意无关,错误。
3.选B首次提出生物是不断进化的思想是拉马克,故①错误;《物种起源》用大量事实论证了自然界中生物物种是不断进化的,进化的规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故②③正确,B项符合题意。
4.选B由“两朵令人不安的乌云……使得物理学的优美性和明晰性黯然失色”可知经典力学面临严重的挑战,故B项正确;迄今为止,近代物理学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故A 项错误;相对论和量子论均诞生于20世纪初,晚于“19世纪”,故C、D两项错误。
5.选C“首次将人类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的是智者运动,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光电效应,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宇宙运行规律”的信息,故B项错误;从“能量子钻进物体的表面层……把它的全部能量给予了单个电子”反映的是爱因斯坦用量子论解释光电效应理论,此理论解决经典力学微观领域不能解决的问题,故C项正确;量子理论弥补经典力学在微观领域的不足,不是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开始深入到微观世界,故D项错误。
6.选D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由专制走向民主,实现了“地上(指社会)的平衡”。
1687年,牛顿经典力学理论的提出,把地球上的物体的运动和天体运动概括到同一个理论之中,建立起“宇宙体系平衡”。
故D项正确。
7.选C影视艺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但不能促进社会制度的更替,C项不属于影视艺术的影响,故选C项。
8.选D工业革命前后,由于资本主义矛盾的暴露,参照启蒙运动构建的理想社会并不完美,而工业革命又带来对环境的巨大破坏,人们对现实充满失望、不满,于是转向关注内心与自然,描绘新的理想,浪漫主义兴起,D项正确,A项错误;浪漫主义对科技持一种怀疑的态度,B项错误;浪漫主义强调的是感性而非理性,C项错误。
9.选A《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故排除②④,A项正确。
10.选A“对自由的期望以及善与恶的斗争联系”说明19世纪的音乐作品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歌颂美好的事物,对未来充满希望,这与浪漫主义的特征一致,故选A项。
现代主义用反传统、反理性的手法来表达对现实的失望,对未来的迷茫;现实主义特征是对现实的再现;古典主义是强调模仿古代,采用民族语言,对古代英雄的歌颂。
11.选D注意提取材料信息,该作品在表现手法上采取夸张、扭曲、变形及抽象的形式,表达作者强烈的内心感受,属于现代派,故D项正确;A项属于现实主义特征,B项属于印象派特征,C项属于浪漫主义特征,均与题意不符。
12.选A从材料信息可知,互联网能够使许多人迅速了解信息,这反映了互联网受众面广,渗透性强,故选A项。
其他三项均与材料信息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