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新
- 格式:ppt
- 大小:1.94 MB
- 文档页数:24
最新⼈教版⼋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第1节压强整体设计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是“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概念。
能⽤压强公式进⾏简单计算。
知道增⼤和减⼩压强的⽅法”。
压强是⽣活和⽣产中应⽤⼴泛的⼀个概念,本节教材主要建⽴在前⾯刚学习过的⼒的初步知识基础上,是学习了重⼒、摩擦⼒后对另⼀类⼒的学习的迁移,是学习了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和⼒的关系后对⼒的另⼀类作⽤效果的具体分析。
本节课学习的压强是整个单元的基础,也是学好液体压强、⼤⽓压强和浮⼒的重要保证。
本节课集实验探究、计算、应⽤于⼀体,探究实验关键是让学⽣亲⾝经历探究过程,培养学⽣发现问题、作出假设、动⼿操作、分析概括等能⼒。
压强的概念较为抽象,学⽣初学极易与压⼒的概念混淆不清,为让学⽣较好地理解压强与压⼒的区别,做好探究压⼒作⽤效果有关因素的实验是本节课的关键,为提⾼学⽣的探究学习兴趣,可让学⽣⾃⾏设计各种各样的实验,通过不同的实验最后达到同样的⽬的(⽼师要提前为学⽣准备丰富多样的实验器材)。
另外本节课的内容与⽣活联系较为紧密,应让学⽣充分列举⽇常⽣活中与压强有关的现象,并加以解释,⼀⽅⾯可以提⾼学⽣的学习兴趣,另⼀⽅⾯可加深学⽣对压强概念的理解。
“探究压⼒的作⽤效果”作为⼀个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让学⽣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法,进⼀步了解影响压⼒作⽤效果的因素,获取相关的知识,同时为压强概念的形成做了很好的铺垫。
“什么叫压强”是本节的主要知识点,教材根据学⽣已有的知识⽔平和计算能⼒,编写了应⽤压强的变形公式进⾏计算的例题,加强了学⽣对压强公式的应⽤。
“怎样增⼤和减⼩压强”则是为了帮助学⽣进⼀步理解压强的概念,了解压强的应⽤。
教材在理解压强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了解⽣活实例,引导学⽣根据压强公式讨论实例、进⾏归纳,得出结论,总结增⼤或减⼩压强的⽅法。
三维⽬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压强的概念;2.能⽤压强公式进⾏简单的计算;3.知道增⼤、减⼩压强的⽅法。
新课标对压强教学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压强的概念:学生需要理解压强的定义,知道压强是单位面积上所受的正
压力,理解压强的物理意义和单位。
2.掌握压强的计算公式:学生需要掌握压强的计算公式P=F/S,并能够运用该公式
进行简单的计算。
3.理解影响压强的因素:学生需要理解影响压强的因素,包括压力的大小和受力
面积的大小,知道如何通过改变这些因素来改变压强。
4.掌握压强的应用:学生需要掌握压强的应用,了解压强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
应用,如液压传动、气压传动、压力计等。
5.培养实验能力:学生需要通过实验探究压强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培养实验能力
和科学探究精神。
总之,新课标对压强教学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压强的基本概念和计算公式,还要求学生理解影响压强的因素,掌握压强的应用,并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山东省郯城县第三初级中学中考物理复习卷五压强新人教版一、压强1、物理学中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力叫做压力。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有关。
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__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一个重为G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F=________。
2、物理学中,把上受到的压力大小叫做压强。
它表示_______________。
它的公式是P= 。
它的单位称为______,简称,符号是_____。
1帕= 牛/米2。
3、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压强,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增大压力可以压强,减小压力可以压强。
二、液体的压强1、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对容器______和容器______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都有压强;液体的压强随的增加而增大,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的各处、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不同的液体,在同一深度产生的压强大小与液体的有关,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
液体压强的表达式:P= 。
2、静止在连通器内的同一种液体,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是保持在。
、、_________等都属于连通器。
3、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_______________地被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
这个规律被称为_______________。
它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基础。
三、空气的“力量”1、空气内部各个方向存在的压强称为__________,简称________和气压。
能够表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有__________ ;可以测出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有。
2、测量___________的仪器叫气压计。
常用的气压计有______气压计和______气压计(无液气压计)。
3、1标准大气压= 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帕。
4、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
精锐教育学科教师辅导教案学员编号: 年 级: 初三 课 时 数:3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 物理 学科教师:龚智友 课程主题: 液体压强变化分析 授课时间:学习目标液体压强变化分析常见题型与解题技巧教学内容【知识梳理】和公式物理含义 适用范围 SF p =表示压强是单位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即压强跟压力和受力面积的比值成正比,压力大时,产生的压强不一定大,压力小时,产生的压强不一定小。
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强跟压力成正比,当压力一定时,压强跟受力面积成反比。
任何状态的一切物体gh p ρ= 某些物体的压强大小只跟物体的密度和深度(或高a. 实心均匀知识精讲内容回顾度)的乘积成正比,跟物体的多少形状等因素无关。
当密度一定时,压强跟深度(或高度)的大小成正比,深度(或高度)一定时,压强跟密度成正比。
柱状固体b. 液体【例题精讲】例1如图12所示,横截面为正方形的实心均匀长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高度分别为0.2米和0.1米,B的另一条边长为0.4米,A的密度为2×103千克/米3,B质量为1千克。
求:(1)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2)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3)若在长方体A上沿竖直方向截去四分之一,求这时A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 A′。
例2如图10所示,两个均匀的实心正方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
甲的质量为5千克,边长为0.1米。
①求甲的密度ρ。
②求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和压强p。
③若甲、乙各自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分别在两物体上沿竖直方向截去质量相同的部分并分别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此时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p甲′:p乙′_____________1(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第③题不需要计算过程,请直接在空格内填写结果)AB图12BA图16例3去年6月24日我国自主研制的深海探测器——“蛟龙号” 在马里亚纳海沟试验海域成功下潜至7020米海底。
压强新课标初中物理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新课标初中物理教材第八章第二节“压强”。
具体内容包括:1. 压强的定义及计算公式;2. 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3.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4. 液体压强的特点及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方法;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应用;2. 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3. 液体压强的特点及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压力计、液体压强计、海绵、砖块、实验桌;2. 学具:笔记本、笔、测量工具(尺子、量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压强现象,如行走时的压力、液体倾倒时的压强等,引发学生对压强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3. 实验探究: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压力、受力面积下压强的变化,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4. 例题讲解:讲解液体压强的特点及计算方法,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液体压强现象。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与压强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场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1. 压强的定义及计算公式;2. 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图示;3. 液体压强的特点及计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1. 请用一句话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2. 请简述压强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3. 举例说明液体压强的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工程设计、医学等领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新课标初中物理教材第八章第二节“压强”。
具体内容包括:1. 压强的定义及计算公式;2. 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3.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4. 液体压强的特点及计算。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知识点总结9.1、压强:㈠压力1、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
2、方向:垂直于受力面3、作用点:作用在受力面上4、大小:只有当物体在水平面时自然静止时,物体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才与物体受至的重力在数值上相等,有:F=G=mg但压力并不是重力㈡压强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2、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3、公式: P=F/S4、单位:帕斯卡(pa) 1pa = 1N/m2意义:表示物体(地面、桌面等)在每平方米的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顿。
5、增大压强的方法:1)增大压力举例:用力切菜易切断2)减小受力面积举例:磨刀不误砍柴功6、减小压强的方法: 1)减小压力举例:车辆行驶要限载2)增大受力面积举例:铁轨铺在路枕上9.2、液体压强1、产生原因:液体受到重力作用,对支持它的容器底部有压强;液体具有流动性,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2、液体压强的特点:1)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有压强, 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各个方向的压强随着深度增加而增大;3)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是相等;4)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密度越大, 压强越大。
3、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注意: 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 而与液体的体积、质量无关。
与浸入液体中物体的密度无关(深度不是高度)当固体的形状是柱体时,压强也可以用此公式进行推算计算液体对容器的压力时,必须先由公式P=ρgh算出压强,再由公式 P=F/S,得到压力 F=PS 。
4、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
特点: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 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即各容器的液体深度总是相等。
应用举例: 船闸、茶壶、锅炉的水位计。
9.3、大气压强1、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2、产生原因:气体受到重力,且有流动性,故能向各个方向对浸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第九章压强 第一节 压强学习目标:1、会根据事例给压力下一个定义,知道压力的方向,压力与重力的关系; 2、通过设计实验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3、知道压强的定义、单位、公式及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 会应用压强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4、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中考要求:知道压力、压强的概念、压强的单位;理解运用压强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学习重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建立压强的概念。
学习难点:应用压强的知识说明生活实例。
自学探究活动:一、压力(重难点)1、压力定义: 叫做压力。
2、压力的三要素:(1)压力的大小:画出各图中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与物体的重力,并指出彼此的关系 (2)压力的作用点: ;(3)压力的方向:3、压力与重力是一回事吗?请你填写下表中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针对训练:1.关于压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B. 压力的大小总等于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C. 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承面D. 任何情况下压力的大小和物体的重力无关。
2. 如图1中所示,物体A 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实验探究活动:二、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猜想: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 。
器材:一端削过的铅笔、气球、海绵、钩码、压强桌实验方法:照课本那样,把小桌正放在泡沫塑料上;再在桌面上放一个砝码;再把小桌翻过来。
注意观察三次实验时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浅。
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压力一定时,______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在受力面积相同时,_________越大,作用效果越明显。
在这个探究实验中用到的研究物理问题的主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针对训练:3.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某同学作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通过观察三次实验时泡沫塑料 ,显示压力作用的效果。
比较 两图所示实验,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比较 两图所示实验,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