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服装设计中情感因素的融入
- 格式:doc
- 大小:270.00 KB
- 文档页数:8
浅析情感表达在服装表演中的作用摘要:服装表演中的情感表达对服装设计主题风格等起着非常关键作用,表演者从对服装元素的解读,肢体语言、舞台音乐以及主题角色的代入构建调动情感。
本文从服装表演中情感表达的相关要素入手,进而分析出情感表达在服装表演中的影响。
关键词:情感表达;肢体语言;舞台音乐;角色扮演服装表演中的情感的表达是对服装主题风格进行的修饰强化的表现方式,它关系到服装、舞台的表演效果以及观众的观赏效果。
表演者表现出的不同个性风格,并非天马行空随意创作,而是需要对服装主题内涵有深入感知,表演者也不仅仅是通过对服装主题内涵的理解去表达情感,还要结合肢体语言、舞台音乐,角色扮演综合表达出来情感。
每一个艺术鉴定者在观看过程中对艺术的理解,对服装的解读都会受到表演者的带动和影响。
表演者是把服装与观众连接起来的桥梁,服装表演需要表演者的形象美给予支撑,气质是模特的灵魂[1],因此,表演者的情感表达对服装艺术美尤为重要。
表演者通过对自身姿态和表情恰到好处地把握,使服装美显露到极致。
此外,在时装表演中,音乐的选取也对情感表达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样围绕着设计主题进行。
若想在服装表演中做到个性化的情感表达,就要从运用肢体语言外化情感、配合音乐氛围调动情感,角色代入升华情感几个要素入手,实现最大化的服装表演效果。
一、情感表达的作用1、什么是情感表达情感表达是通过自身肢体语言与外界环境因素等向其他人表达自己的特性情感以及情感的变化,肢体语言又包含面部表情、身体姿态、语调节奏等。
最有效的表达方式是面部器官,面部肌肉的动态静态松弛程度表达着一个人心情的愉悦、轻松又或者是生气、难受等。
把面部器官看作是一个整体的话,可以更好的协调情感。
而肢体语言则可进一步的辅助面部表情。
服装表演中的情感表达亦是如此,通过面部肢体的语言表达对主题的诠释。
2、情感表达在服装表演中有何作用情感表达是服装表演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服装表演是一种展示艺术,表演者通过自身条件以及对其内涵的理解来展示服装,再加上设计师所期望表达的内涵理念进行再创作,因此,表演者的艺术修养以及艺术审美是提升服装展示艺术的重中之重。
情感化设计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时尚市场中,服装设计不再仅仅局限于满足基本的穿着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够触动消费者的情感,引发共鸣。
情感化设计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正逐渐在服装设计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关注的是人们在穿着服装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巧妙的设计手法,使服装不仅仅是外在的装饰,更是情感的表达和传递的载体。
情感化设计的概念源于心理学和设计学的交叉领域。
它强调设计产品应该能够引发用户的情感反应,从而提高产品的可用性和用户满意度。
在服装设计中,情感化设计意味着设计师要深入了解消费者的情感需求、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将这些因素融入到服装的款式、色彩、材质、图案等各个方面,创造出能够与消费者产生情感连接的服装作品。
一、情感化设计在服装设计中的重要性1、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现代消费者在购买服装时,越来越注重服装所带来的情感价值。
一件能够让他们感到自信、舒适、快乐或者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服装,往往比单纯的时尚款式更能吸引他们。
情感化设计能够精准地捕捉到这些情感需求,为消费者提供更具个性化和情感满足的服装选择。
2、增强品牌忠诚度当消费者对某个服装品牌产生情感认同和依赖时,他们更有可能成为品牌的忠实粉丝,并持续购买该品牌的产品。
通过情感化设计,品牌能够塑造独特的情感形象,与消费者建立深厚的情感纽带,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3、提升服装的附加值具有情感化设计元素的服装往往能够在市场上获得更高的价格定位。
消费者愿意为那些能够触动他们内心、带来美好情感体验的服装支付更多的费用,从而提升了服装的附加值和品牌的盈利能力。
二、情感化设计在服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1、款式设计服装的款式是最直观的情感表达元素之一。
例如,宽松的长袍款式能够给人一种自在、悠闲的感觉;修身的连衣裙则展现出优雅和性感;而运动风的服装款式则传递出活力和健康的情感信息。
设计师可以根据目标消费者的情感需求和生活场景,设计出与之相匹配的服装款式。
“情感化设计”理念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摘要:“情感”越来越被人们用做对产品价值判断的重要依据,情感因素对人们消费行为的影响力越来越深刻。
在当今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前提下,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但同时也带给人们新的苦恼和忧虑,即在高节奏、强压力工作状态下造成的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冷漠、疏远和无助。
关键词:情感化设计设计师消费者一、“情感化设计”的概述“情感化设计”理念是由享誉全球的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A.诺曼首次提出的。
他在著作中指出:“在产品的设计和使用中还有很浓重的情感成分,我认为设计里含的情感成分可能比实用成分对产品的成功更重要。
”“情感化设计”是以产品的物质功能为基础,充分挖掘产品的精神功能,从而给用户传达情感体验的设计理念。
产品的情感化设计更强调物品的精神内涵及给使用者带来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享受。
二、现代服装设计中“情感化设计”理念的切入点面对高强度、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人们内心深处更渴望一个温馨、舒适、符合情感需要的个性空间。
服装作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须品,在这方面具有很大潜在空间。
不难看出,设计师们已经意识到:消费者对服装的需求由功能至上、纯技术化的单一设计等理性的因素,转而更加追求服装传达给人的文化内涵、情感体验以及心理享受等精神领域的享受。
他们试图在服装设计中渗透更丰富的文化、情感以及乐趣元素,让消费者在享受其功能的同时,更热衷于其所带给消费者的体现个人品味、个性、情趣等精神层面的享受。
1.针对不同顾客群的需求和情感表现进行设计。
不同消费者的情感表达和情绪体验方式有所不同,因而对服装的选择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但同一消费者的服装设计选择呈现出稳定化的趋势。
设计者可以针对这一特点为不同的消费者群体进行服装设计,对消费者群体进行细分,在设计服装时设计不同的系列,对同一系列进行情感表达的整体设计,并对同一系列中的元素进行同一处理和细节调整,使服装呈现整体统一而细节体验存在差异的情感表达。
初探现代服装设计语言中的情感化体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现代服装设计语言也在不断演变。
在过去,服装设计更加注重形式和功能,而如今,情感化的体现已经成为现代服装设计语言中的重要方面之一。
首先,现代服装设计语言中的情感化体现在于色彩的运用。
色彩是情感的表达者,能够直接影响人们的心理状态和情绪感受。
现代服装设计师通过巧妙地运用色彩,将情感融入服装设计中。
例如,鲜艳的色彩可以传达活力和快乐,而柔和的色彩则能营造出温暖和舒适的感觉。
通过色彩的运用,设计师能够创造出具有情感共鸣的服装作品,使人们在穿着时能够感受到与服装相匹配的情绪。
其次,现代服装设计语言中的情感化体现在于材质的选择。
材质的不同可以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触感和视觉感受,从而引发情感上的共鸣。
现代服装设计师注重选择与主题和情感相符合的材质,通过触感的柔软、光泽的明亮等特点,使服装给人以温暖、舒适和高贵的感觉。
例如,丝绸的光泽和柔软可以传递出优雅和娴静的情感,而棉质的舒适和亲肤感则能让人感受到温暖和亲近。
此外,现代服装设计语言中的情感化体现还可以通过剪裁和细节的处理来实现。
服装的剪裁可以展现出身体的曲线和比例,从而影响人们的形象和情感体验。
设计师通过合理的剪裁,能够突出人体优美的线条,强调个体的独特性,进而引发情感上的共鸣。
同时,细节的处理也能够为服装注入情感元素。
设计师可以通过添加装饰、刺绣、褶皱等细节来丰富服装的表现力,从而增强服装的情感化效果。
总而言之,现代服装设计语言中的情感化体现已成为一种重要趋势。
色彩的运用、材质的选择以及剪裁和细节的处理等方面都可以用来表达设计师的情感和意图,与人们产生情感共鸣。
通过情感化的设计语言,服装不仅仅是简单的穿戴品,更是一种表达个体情感和个性的方式。
服装设计中的情感表达与社会影响研究探讨服装,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仅是遮体保暖的工具,更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传达着个人的情感、身份和社会文化的价值观念。
服装设计,便是这门语言的创作者,通过色彩、线条、材质和款式等元素,将情感融入其中,同时对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一、服装设计中的情感表达服装设计中的情感表达是多维度的,它可以是设计师自身情感的投射,也可以是为了迎合消费者的情感需求而进行的创作。
首先,色彩是服装设计中最直接、最强烈的情感表达工具。
例如,红色常常代表热情、活力和爱情,黑色则象征着神秘、稳重和权威。
设计师通过巧妙地运用色彩的组合和搭配,能够营造出不同的情感氛围。
一件红色的晚礼服可能让人感受到激情四溢,而一件黑色的西装则给人以专业和严肃的感觉。
线条和形状在服装设计中也起着关键作用。
流畅的曲线可以展现出优雅和柔美的情感,而直线和几何形状则更倾向于传达简洁、现代和力量感。
服装的轮廓,无论是宽松的长袍还是修身的连衣裙,都能够反映出不同的情感态度。
宽松的款式可能传递出舒适、自在的情感,而修身的设计则更强调自信和魅力。
材质的选择同样饱含情感。
柔软的丝绸给人以奢华和温柔的触感,而粗糙的牛仔布则体现出休闲和随性。
皮革的质感可以带来坚韧和酷感,而棉质则让人感到亲切和自然。
此外,服装设计中的细节处理也是情感表达的重要环节。
精致的刺绣、华丽的珠片装饰、独特的纽扣设计等,都能够为服装增添情感的层次和深度。
这些细节不仅展示了设计师的用心和精湛技艺,也能够让穿着者在细微之处感受到独特的情感关怀。
二、服装设计对社会的影响服装设计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表达,它还在社会层面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其一,服装设计塑造着社会的审美观念。
时尚潮流的不断更迭,很大程度上是由服装设计所引领的。
设计师们通过推出新的款式、色彩和搭配,影响着大众对于美的认知和追求。
时尚杂志、时装秀等媒体和活动,将最新的服装设计作品展示给公众,逐渐改变着社会的审美标准和时尚品味。
第1篇作为一名服装设计师,我深知设计服装并非易事。
在多年的设计生涯中,我不断探索、实践、总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此,我将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谈谈设计服装的感悟心得体会。
一、灵感来源灵感是设计服装的源泉。
在设计过程中,灵感可以来源于方方面面。
以下是我总结的几个灵感来源:1. 自然界:大自然中的色彩、形状、纹理等元素,如花草、动物、山水等,都能激发设计师的灵感。
2. 文化:各国、各地区的文化特色、服饰风格等,如中国传统服饰、欧洲宫廷服饰、非洲部落服饰等,都能为设计师提供灵感。
3. 时尚潮流:关注时尚动态,了解流行趋势,可以让我们在设计时紧跟时代步伐。
4. 个人情感:设计师的个人情感、生活经历、兴趣爱好等,都能在作品中得到体现。
5. 客户需求:了解客户的需求和喜好,可以让我们设计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作品。
二、设计理念设计理念是设计服装的灵魂。
一个优秀的设计师,需要具备以下设计理念:1. 时尚性:设计作品要紧跟时代潮流,体现时尚元素。
2. 个性化:设计作品要具有独特性,展现设计师的个人风格。
3. 实用性:设计作品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具备实用性。
4. 创新性:在设计过程中,不断尝试新的设计手法、材料、工艺等,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
5. 环保意识:关注环保,倡导绿色设计,为地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三、设计过程1. 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流行趋势、消费者喜好等,为设计提供依据。
2. 素材收集:收集各种素材,如图片、图案、面料等,为设计提供灵感。
3. 款式设计:根据设计理念,构思款式,绘制草图。
4. 面料选择:根据款式特点,选择合适的面料,确保作品的质量。
5. 制作工艺:了解各种制作工艺,如裁剪、缝制、熨烫等,确保作品的美观和舒适度。
6. 修改完善:根据客户反馈和自身感悟,对作品进行修改和完善。
四、设计感悟1. 坚持原创:在设计过程中,要保持独立思考,勇于创新,避免抄袭。
2. 注重细节:细节决定成败,设计师要关注作品中的每一个细节,确保作品质量。
服装设计中的情感化设计与体验在当今的时尚世界中,服装设计不再仅仅局限于满足基本的穿着需求,而是更加注重为消费者带来独特的情感体验。
情感化设计在服装设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能够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让服装不仅仅是外在的装饰,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寄托。
情感化设计,简单来说,就是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人的情感需求,通过设计元素的运用,引发消费者在使用产品或服务时产生积极的情感反应。
在服装设计领域,这意味着设计师需要深入了解消费者的心理、文化背景、生活方式以及个人喜好等多方面因素,从而创造出能够与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的服装作品。
当我们谈到服装设计中的情感化设计,色彩是一个无法忽视的重要元素。
色彩具有强烈的情感象征意义,不同的颜色能够唤起不同的情感联想。
例如,红色常常代表着热情、活力和爱情,蓝色则给人以宁静、沉稳和信任的感觉,而绿色则象征着生机、自然和和谐。
设计师巧妙地运用色彩的搭配,可以营造出特定的情感氛围。
一件以柔和粉色为主色调的连衣裙可能会让人感受到浪漫与温柔,而一件黑白色系搭配的服装则可能展现出简洁与经典的魅力。
除了色彩,面料的选择也对情感体验有着重要影响。
柔软的丝绸和羊绒能够给人带来舒适、奢华的感觉,让人仿佛被温柔地呵护着;而粗糙的牛仔布则传递出休闲、随性的情感信息。
面料的质感、纹理和重量都会直接影响服装与身体接触时所产生的触感,进而影响穿着者的情感感受。
想象一下,在寒冷的冬天穿上一件厚厚的羊毛大衣,那种温暖和安全感会油然而生;而在炎热的夏日,穿上轻薄透气的棉质衣物,那种清爽和自在的感觉是无法替代的。
服装的款式和剪裁同样能够传达情感。
修身的西装套装展现出专业、自信和严谨;宽松的长袍则散发出悠闲、自在和洒脱的气息。
细节的处理,如褶皱、花边、纽扣等,也能够为服装增添独特的情感魅力。
一个精致的蝴蝶结可能会让人回想起童年的纯真与快乐,而独特的领口设计则可以凸显出穿着者的个性与气质。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于服装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不再满足于单纯的美观和实用,更渴望通过服装来表达自我、展现个性,以及获得情感上的满足。
浅谈服装设计中的色彩情感表达色彩是服装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它可以传达情感、表达个性、引起共鸣。
在服装设计中,色彩的选择和搭配不仅仅是一种审美的表现,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本文将就服装设计中的色彩情感表达进行探讨,探寻色彩在服装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是红色,红色在服装设计中常常被运用来表达热情、活力、热烈的情感。
红色是一种鲜艳的颜色,在服装中使用红色能够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时也能够直接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
红色的服装常常能够让人感到热情、振奋,适合于热烈、激烈的场合。
而深红色则更多地表达一种沉稳、庄重、温暖的情感,因此红色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会在不同的情感状态中得到不同的解读。
其次是黄色,黄色是一种明亮、温暖的颜色,它让人感到阳光和温暖。
在服装设计中,黄色的运用可以让人感到轻松、愉悦,给人一种愉悦的视觉享受。
黄色也常常被用来表达活力和快乐的情感,适合于欢快、轻松的场合。
在搭配中,黄色和其他暖色调的搭配会更多地表达一种轻松、休闲的情感,而与冷色调的搭配则会让服装更具色彩对比度,呈现出更加新颖、独特的情感。
再者是蓝色,蓝色是一种深沉、宁静的颜色,它给人一种平和、安详的感受。
在服装设计中,蓝色的运用常常让人感到内敛、典雅,适合于庄重、隆重的场合。
浅蓝色常被用来表达清澈、纯洁的情感,而深蓝色则更多地表现出一种沉着、冷静的情感。
蓝色也是一种容易与其他颜色搭配的颜色,与白色搭配能够表达简约、清新的情感,而与黑色搭配则能够表现出内敛、深沉的情感。
除以上所述的几种颜色外,服装设计中还有许多其他颜色能够表达出不同的情感。
比如紫色,它常被用来表达神秘、高贵的情感;粉色常常被用来表达温柔、甜美的情感;灰色常被用来表达稳重、典雅的情感。
不同的颜色搭配会表达出不同的情感,服装设计师可以根据设计主题和目标受众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把所要表达的情感融入设计中,使服装更具有表现力和吸引力。
除了颜色本身的情感含义,色彩的对比和搭配也是影响情感表达的重要因素。
服装设计中的情感设计与用户体验研究在当今的时尚潮流中,服装设计不再仅仅是关于外观和功能性的考量,情感设计与用户体验正逐渐成为核心要素。
当我们穿上一件衣服时,它所带来的感受不仅仅是外在的美观,更包含了内心的情感共鸣和舒适的体验。
这种情感与体验的融合,正深刻地影响着服装设计的方向和消费者的选择。
情感设计在服装设计中的体现是多方面的。
首先,色彩的运用能够直接触动人的情感。
例如,暖色调如红色、橙色常常给人带来热情、活力和积极的感觉,而冷色调如蓝色、绿色则让人感到宁静、平和与清新。
设计师巧妙地运用色彩的组合,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情感氛围。
一件以明亮的黄色为主色调的连衣裙,可能会让人在瞬间感到欢快和充满希望;而一件以深灰色为主的西装,则可能传达出稳重和专业的印象。
图案和纹理的选择也是情感设计的重要手段。
富有民族特色的图案可以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归属感;而细腻的丝绸纹理则给人以奢华和温柔的触感。
设计师通过精心挑选和搭配图案与纹理,为服装注入了独特的情感特质。
比如,一件印有童趣卡通图案的 T 恤,能够唤起人们内心的童真和快乐;而一件具有粗糙麻质纹理的外套,则可能让人联想到自然和质朴。
款式和剪裁同样能够传达情感。
宽松的长袍式设计常常给人一种自由、随性的感觉,而修身的连衣裙则展现出优雅和精致。
不同的领口设计、裙摆长度和衣袖形状都能影响服装所表达的情感。
例如,露肩的设计可能散发出性感和自信,而高领的款式则显得保守和端庄。
用户体验在服装设计中也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舒适度是用户体验的基础。
优质的面料选择,如柔软的棉质、透气的麻质和具有弹性的氨纶等,能够让穿着者在长时间的活动中保持舒适,不会因为摩擦或不透气而感到不适。
合适的尺码和版型设计也是关键。
一件尺码过大或过小的衣服,不仅影响美观,更会让穿着者感到束缚或松垮。
因此,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不同身材类型的特点,设计出具有包容性和贴合度的服装。
服装的功能性也是影响用户体验的重要因素。
服装产品的情感化设计体验探析服装产品在现代社会中早已不仅仅是简单的日常穿着,更是一种体现个性与情感的表达方式。
随着时尚产业的不断发展,服装设计也越来越强调情感化的设计体验,通过各种元素的融合,来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情感表达。
本文将对服装产品的情感化设计体验进行探析,分析其在时尚产业中的重要性及受众的需求,以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情感化设计对于服装产品的意义和影响。
一、情感化设计在服装产品中的重要性1.1 增强产品的个性化特色情感化设计是使产品更具个性化的重要手段。
在服装设计中,设计师通过情感化的表达方式,为服装赋予了独特的个性特色,使之成为与众不同的作品。
通过情感化的设计,服装能够更好地体现出设计师的独特理念和创意,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1.2 提升产品的情感连接情感化设计能够帮助产品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连接,使产品更具吸引力。
当一个服装产品能够引发消费者内心的情感共鸣时,就能够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忠诚度。
情感化设计不仅能够提升产品的情感价值,还能够增加产品的销售量。
1.3 体现设计者的情感表达情感化设计是设计师对于产品的情感表达,是设计师与消费者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
通过情感化设计,设计师可以将自己的情感与理念融入到产品之中,使产品更具有情感共鸣和感染力,从而与消费者建立起更紧密的情感联系。
二、情感化设计体验在时尚产业中的实践2.1 材质的选择与搭配在服装设计中,材质的选择和搭配是实现情感化设计的重要手段之一。
不同的材质能够呈现出不同的质感和触感,通过对于材质的精心选择和巧妙搭配,设计师能够更好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与理念,使服装产品更加具有个性和魅力。
2.2 色彩的运用与组合色彩是情感化设计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不同的色彩能够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
在服装设计中,设计师可以通过运用和组合不同的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理念,使产品更加生动和有趣。
通过色彩的运用,设计师能够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情感体验,激发消费者的共鸣和情感连接。
服装设计中的情感表达与用户连接在当今时尚多元且快速更迭的时代,服装设计已不仅仅是关于布料的剪裁和色彩的搭配,它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与用户建立深度连接的艺术手段。
当我们穿上一件衣服,它所带来的感受往往超越了视觉上的美观。
一件设计精良的服装能够给予我们自信、舒适和愉悦,这种情感上的共鸣正是服装设计中情感表达的成功体现。
设计师们通过线条、形状、材质和图案等元素,将内心的情感和想法注入到作品中,使得每一件服装都仿佛拥有了灵魂。
比如说,柔软的丝绸和轻薄的纱质常常被用于表达优雅和浪漫的情感。
当我们穿上这样材质的衣物,肌肤与面料的轻轻触碰,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柔情蜜意的故事。
而硬朗的皮革和挺括的面料则更多地传递出力量和自信,让人在行走间展现出坚定的步伐和强大的气场。
色彩在服装设计中的情感表达作用同样不可小觑。
热烈的红色能够激发激情和活力,宁静的蓝色带来平和与安宁,神秘的黑色象征着高雅与神秘。
设计师巧妙地运用色彩的组合和搭配,营造出不同的情感氛围,从而吸引着具有相应情感需求的用户。
除了材质和色彩,服装的款式和细节设计也是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
宽松的长袍式设计可能传达出自由和随性的态度,修身的西装则强调了严谨和专业。
而那些精心设计的褶皱、蕾丝边、纽扣等细节,不仅增添了服装的美观度,更在细微之处传递着设计师对于生活的细腻感受和对用户的关怀。
然而,服装设计中的情感表达若要真正与用户建立连接,还需要深入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内心世界。
不同的用户群体,由于年龄、性别、职业、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差异,对于服装所表达的情感有着不同的理解和需求。
年轻人通常更追求时尚、个性和创新,他们希望通过服装展现自己的独特品味和青春活力。
因此,设计师为这一群体设计的服装可能会更加大胆、夸张,运用流行的元素和前沿的设计理念,满足他们对于与众不同的渴望。
而对于职场人士来说,服装更多地需要体现专业、稳重和自信。
简洁大方的款式、经典的色彩搭配以及优质的面料是他们的首要选择。
浅谈服装设计中的情感因素的融入(二号宋体居中)摘要:情感是人类本能的反应,也是服装设计的灵魂所在,着装者与设计者的情感契合,使得两者情感引起共鸣,服装从设计研发、生产制作到最终被着装者接受认可,才能被称为一次优秀的服装设计。
服装是设计师创造的一种艺术品,在创造过程中不仅受到主观意识的支配,同时也被情感的左右着。
通常来说,在服装设计时比较注重服装的色彩、款式造型及其结构裁剪、面料等方面来表现着设计者的情感。
服装色彩情感产生的作用会影响人的心理活动,无论是何种色彩通过知觉都会在人的心理激发某种情感,左右着人的情感。
服装裁剪和结构设计的合理决定着服装设计的效果体现,更影响着服装设计理念的表现、服装情感的表达。
面料左右着服装色彩和造型的表现效果,影响着服装的艺术表现和情感表达。
(小五号宋体,单倍行距)关键词:服装设计;情感;色彩心理;面料;裁剪;结构(小五号宋体)1.引言服装设计是以美学为基础,为何要在服装上来谈论情感?服装作为一种艺术产品,是设计者强烈冲动的产物,就是因为这瞬间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
《心理学大辞典》中有这样一句话:“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情感是人类本能的反应,也是服装设计的灵魂所在,着装者与设计者的情感契合,使得两者情感引起共鸣,服装从设计研发、生产制作到最终被着装者接受认可,才能被称为一次优秀的服装设计。
服装是穿着在人体用于装饰和起保护作用的产品,是人类活动特有的成果,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结合的产物。
从原始社会的“缀树葛之叶,荷鸟兽之皮”到现代服装的品类丰富、时尚个性,人类对服装的需求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改变着,早已不再是单一的遮羞蔽体、保暖御寒了。
现代服装的功能已从单一的满足人的生理需要到进一步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方向发展了,情感是一种心理感受的反应,而服装是着装者体现内在情感需求的载体。
服装逐渐演变为具有实用性又兼具艺术性的文化产品,服装是设计师创造的一种艺术品,在创造过程中不仅受到主观意识的支配,同时也被情感的左右着。
通常来说,在服装设计时比较注重服装的色彩、款式造型及其结构裁剪、面料等方面来表现着设计者的情感。
下文将对其作出简单的论述,讨论服装设计与情感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合理有效的运用两者之间的关系来最好的表现服装设计的效果,创造出满足服装消费者情感需求的服装。
2.色彩在服装设计中的情感表达我们知道构成服装的三要素:色彩、款式、面料,其中色彩排在首位,看到一件服装最先吸引我们的目光的就是衣服的颜色。
色彩感觉是人类天生就有的特殊功能,在大多数动物的眼里多是黑白色,而我们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我们对服装审美的认知过程一般是:在服装色彩合适的情况下我们才会进一步考虑服装的款式和服用性能。
当我们看到服装的色彩时就会引起感官的刺激,从而引发人们的情绪和行为等一系列的心理反应[1]。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每一种色彩都会让人产生心理联想,而每一次联想都会触动人的情绪,这样就要求作为一个服装设计者在服装设计中要考虑到人的情感、心理因素。
2.1服装色彩中表现的情感心理服装色彩情感是指通过着装者的服饰色彩给人传达的情感,色彩是一种物理现象,其本身是没有灵魂的,而我们却能真的体会到其传达出来的情感。
它产生的作用会影响人的心理活动,无论是何种色彩通过知觉都会在人的心理激发某种情感。
不管我们自身是否意识到,这种影响始终会一直伴随着我们的生活,左右着人的情感。
色彩是通过我们的感官来感知的。
当我们看到某种色彩时常常会不由自主的想起某些相关的事物或与该色有关联的色彩印象,这就是色彩的心理联想。
色彩的联想是源于过往的的经验、记忆、学习生活等实践而获得的。
每个人的经历不同,观察色彩时产生的联想也会有所不同。
鲜艳的色彩对比能激起人的热情、兴奋,浅色让人感到稳重、沉闷、等等。
如黄色会使人联想到明朗跳跃和年轻,红色让人联想到热情奔放和危险,黑色易让人想到神秘严肃和压抑,绿色给人的感觉就是生命自然和平等。
无彩色中的白色容易让人联想到纯洁、纯粹、明亮等,往往给人予清新正式的感觉。
黑色是一种神秘莫测的色彩让人肃然起敬,给人敬畏之感。
灰色不同于二者,宁静、高雅、低调是对灰色最好的诠释。
人们对服装色彩的各种反应是随着色彩心理过程的形成而产生的。
根据心理学研究,每一种色彩都有其特别的象征意义[2]:2.1.1主要色彩服装的情感体现黄色系服装:黄色在所有的色相中明度是最高的,鲜艳的黄色闪耀眼的光芒,是一种华丽的色彩。
具有活泼、轻快、光明、希望、阳光、年轻等印像,易引人注目,吸引人的眼球。
相比其他的色彩而言,黄色有热闹醒目之感,鲜艳的黄色,快乐、明亮、活泼充满希望,因为黄色很积极,给人华丽、耀眼的感觉。
象征着年轻、阳光和活力,高明度的黄色有着白色的特性,明亮轻快,所以黄色系的衣服能够产生飘逸灵动、活泼跃动、阳光健康的感觉。
它就像太阳的光芒给人予希望的感觉。
黄色与同样明亮的色彩搭配会较为合适,黄色与白色相配,可以让黄色更显得明亮清新,使着装者更显青春阳光;鲜艳的黄色与鲜艳的橙色搭配,活力强,则可表现出温暖、柔和、开朗的感觉,易让人心情愉快;黄色与蓝色搭配充满活力,散发着青春的气息。
鲜艳的黄色与绿色的搭配呈现出快乐、稳重、自然、素雅的感觉。
含白色的淡黄色使人感觉温和,年轻的穿着者比较喜欢,活力阳光有种新生的希望。
深黄有一种庄重高贵之感。
在我国古代黄色代表着皇家的色彩,高贵无比权利的象征,可见黄色的在中华民族服饰的发展中所起到的历史重要性,时到今日,黄色受到大众的喜爱。
随着人们穿着风格的改变以及社会生活变化,以前皇家专属垄断的王族色彩也在大众中开放普及,服装色彩所传达的情感也会随着社会背景的变迁发生着改变,时代不同了,所表达的情感自然也就不同了。
蓝色系衣服:深邃、沉静的蓝色,代表永恒与深邃、高远与博大、壮阔与浩渺,是令人欢快的色彩。
蓝色是典型的冷色,蓝色服饰能够体现穿着者的朴实、理性稳重。
蓝色系主要包括天蓝、藏蓝、深蓝等。
天蓝色因和晴天的天空的色彩相似而得名,介乎与湖蓝和深蓝之间的一种色彩,在蓝色系当中为生机勃勃的艳丽色彩,虽为沉静冷色,却给人华丽、高深和强烈的个性特征。
藏蓝是蓝里略带红色,一种很深的蓝色,能够显示庄严严谨、成熟稳重,给人予老练睿智的感觉,色牢度相对牢固,不易褪色,一般用于国家行政执法人员服装,也是中年人普遍喜欢的颜色。
浅蓝色在淡雅中透露出一种青春朝气,为年轻群体喜欢,浅蓝和浅红、浅绿、浅黄、白色等色彩搭配可以很好的表现年轻人的天真可爱。
蓝色与红色、黄色等色彩搭配使用,能形成较为和谐的对比、调和关系。
此外,由于靛青和普蓝在民间广泛运用,“中国蓝”似乎成了中华民族最具有代表性的色彩之一。
红色系衣服:由于在可见光谱中红色光波是最长的在视觉上给人与扩张感。
红色服装能传达着装者的积极主动和热情开放,乐于与人沟通交往,同时也易引发兴奋、激动、刺激等感觉。
鲜艳的红色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它易让人想起火苗烈焰、红花、热血等,使人感觉温暖、热情、积极、活力等。
红色应用于服装上,无论男女老少穿着都能表现穿着者的热情奔放,给人予积极向上、青春充满活力的感觉。
红色搭配以经典的黑色,显得端庄与柔和,给人轻松、明快的感觉;红色上衣与白色短裙搭配,则显夏日情调;红与蓝搭配让人感觉清新亮丽又蕴含妩媚。
红色由于带有扩张感,一般来说不适合体型偏胖身材矮小者。
在服装设计过程中色彩的运用时,如果采用大面积的高纯度的配色,能使整个色调显得亮丽、鲜明、活泼,而大面积使用低纯度的配色则会让整体服装显得低沉、朴素、压抑、严肃,给人成熟稳重之感。
服装设计师在设计就需要很好地运用服装色彩的搭配运用,真正意义上的服装色彩设计是设计师准确把握设计所表达的情感或者根据着装者个性情感需求来搭配色彩。
在服装色彩的巧妙搭配下能够让服装色彩的情感特征得到充分的表现,通过色彩映象给人传递情感,让服装不再呆板单一,服装也成为了有生命有灵魂的艺术品。
在同一种色彩的服装中加上局部鲜明色彩对比的拼接,这种整体与部分的统一可让整套服装独树一帜、个性十足;内外色彩搭配相互呼应或者上下装色彩相互呼应的搭配服饰方法,给人带来和谐统一的美感;在单一色彩的服装中搭配时下流行的花色,让服装生动有趣个性独特;服装设计中设计师巧妙的利用七彩搭配和变幻,让服装多彩却不杂乱,反而让服装更加多彩,给人灵活生动感觉,是服装情感丰富的表达。
服装色彩是无法孤立存在的,它对服装款式造型存在依附性,脱离款式的服装是服装色彩不存在的。
3.款式造型及结构裁剪在服装设计中的情感表达现代服装是由三维空间来表现立体结构造型的物体,从上下左右,前后正侧面任意一个角度来观察它的立体款式造型,研究服装的美感从而进一步感受造型的情感表达。
[3]服装构成主要通过最基本的点、线、面等要素进行分割、排列、组合,从而创造出款式各样的服装。
服装的款式直接来源结构裁剪,传统服装与现代服装的区别正在于剪裁和款式的不同,现代服装结构和裁剪根据人体体态和肌肉的分布来表达服装造型。
3.1服装款式造型的情感表达服装被誉为“人体的另外一层皮肤”,只有穿着在人体上并与人和谐搭配协调得体,才能满足着装者的审美要求,“量体裁衣”根据人体的围度数据来进行结构裁剪及设计。
服装设计要以人体围度尺寸为依托,才能制作出穿着合体的服装。
而人类又处于社会生活中,着装者对服装的要求除了穿着的合体性外,还要求穿着者所处的外在大环境协调统一。
服装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体现穿着者的内在涵养和文化修养,也传达着人的个性与情感。
服装不是简单的穿戴,是着装者内心的独白。
以国父孙中山先生名字命名的中山装:“立翻领,对襟,前襟五粒扣,四个贴袋”上衣外四个口袋代表国之四维(礼、义、廉、耻)寓意以文治国;门襟处的五颗纽扣代表民国时期五权宪法(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考试权、监察权);袖口三粒扣代表了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翻领封闭式代表严谨治国之理念;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的愿望。
国家领导接见外宾时穿着中山装彰显民族气节,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信心。
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普通百姓,每个人的着装表现就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情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年龄、不同喜好等着装者的服装款式造型都表现着他们自身的特有的情感追求。
所以我们在服装设计中选择、研究、设计款式造型时要把握其情感效果。
服装造型的表现是为了传递其美感,通过外在的审美表现让我们能够体味个中情感。
不同的款式造型向我们传递的情感也有所不同。
日本学者研究服装形态,曾引用了1980年戴维斯(Davis)针对欧美服装的研究成果,服装的多种平面形态如下图所示[4]:归纳这些款式造型所表达的情感,矩形、方形的款式造型代表着沉稳、自信,一般受到男性和职场人士的喜欢:圆形,曲线造型代表柔美和活泼,多为爱美女性所追捧:多边造型代表着锐利有力,其穿着者个性强烈激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