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病人增多 戴口罩应4小时换一次
- 格式:doc
- 大小:1.33 KB
- 文档页数:1
实验室防护用品使用操作规程(五篇材料)第一篇:实验室防护用品使用操作规程实验室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操作规程 1.目的个人防护用品是指用于保护医务人员避免接触污染的各种屏障用品,包括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无菌手套、隔离衣、防护服等。
实验人员须根据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和预期可能暴露选用个人防护用品。
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本程序员适宜于本中心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
3.职责实验室负责对个人防护用品的统一管理,实验人员负责各自的使用。
4.程序4.1防护口罩:进行病原微生物实验时,应佩戴医用防护口罩,疑是呼吸道或不明原因的高致病性操作应带N95口罩。
4.1.1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佩戴方法:将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口罩下方带系于颈后,上方带系于头顶中部;将双手指尖放在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压,并逐步向两侧移动,根据鼻梁形状塑造鼻夹;调整系带的松紧度。
4.1.2 N95防护口罩佩戴方法:一手托住防护口罩,有鼻夹的一面背向外;将防护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鼻夹部位向上紧贴面部;用另一只手将下方系带拉过头顶,放在颈后双耳下;再将上方系带拉至头顶中部;将双手指尖放在金属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鼻夹,并分别向两侧移动和按压,根据鼻梁的形状塑造鼻夹。
4.1.3戴口罩注意事项①使用医用防护口罩或N95口罩时不要用一只手捏鼻夹,防止口罩鼻夹处形成死角漏气,降低防护效果,同时使口罩与面部有良好的密合。
②口罩只能一次性使用。
③口罩潮湿后应立即更换。
④口罩受到标本、体液污染后应及时更换⑤每次佩戴N95口罩进入工作区域置之前,应进行密合性检查。
检查方法:将双手完全盖住防护口罩,快速的呼气,若鼻夹附近有漏气应按佩戴方法步骤调整鼻夹,若漏气位于四周,应调整到不漏气为止。
⑥不要滥用N95防护口罩,只有发生空气传播可能时才需要佩戴N95防护口罩。
4.1.4摘口罩方法:不要接触口罩外面,因为外面可能已污染;外科口罩先解开下面的系带,再解开上面的系带;N95防护口罩先拉下下面的橡皮筋头带,再拉下上面的橡皮筋头带;用手仅捏住口罩的系带丢至医疗废物容器内。
冬春季重点传染病防控知识答题一、选择题1 .关于医用防护口罩的佩戴方法,下列不正确的是()[单选题]*A、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前需先进行手卫生B、将防护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鼻夹部位向上紧贴面部C、用单手捏住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VD、佩戴好口罩后快速呼吸,进行密闭性测试答案解析:用单手捏住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
2 .发热门诊工作场所在有人状态下的空气消毒方法是()[单选题]*A、循环风空气消毒机√B、紫外线C s过氧乙酸雾化D s过氧化氢雾化答案解析:循环风空气消毒机。
3 .工作后离开发热门诊必须经过一脱和二脱区域,以下哪项不是在一脱区域完成:()[单选题]*A、摘除面屏B、脱隔离衣或防护服C s手套和鞋套D、医用防护口罩√答案解析:医用防护口罩。
4 .疫情防控中进入发热门诊工作的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穿戴流程正确的是()[单选题]*A、手卫生一戴医用防护口罩和帽子一穿防护服(隔离衣)一护目镜/防护面屏一戴手套一穿鞋套VB、戴医用防护口罩和帽子一穿防护服(隔离衣)一护目镜/防护面屏-戴手套一穿鞋套C、手卫生一护目镜/防护面屏T戴医用防护口罩和帽子一穿防护服(隔离衣)一戴手套一穿鞋套D s戴医用防护口罩和帽子-护目镜/防护面屏一穿防护服(隔离衣)一戴手套一穿鞋套答案解析:手卫生T戴医用防护口罩和帽子一穿防护服(隔离衣)T护目镜/防护面屏-戴手套一穿鞋套。
5.为了保证医用防护口罩的效果,建议()小时进行更换,遇污染或潮湿,及时更换。
[单选题]*A s 2B、4√C s 8D s 246、猴痘的治疗原则是()[单选题]*A、自限性疾病,病程持续2-4周,大部分预后良好B、国内尚无特异性抗猴痘病毒药物C s主要是对症支持和并发症的治疗D s以上都是V7 .流感的特点主要是()[单选题]*A、多高热(39-4(ΓC),可伴寒颤B、有明显的季节性(11月至次年3月多发)C s病程约5-10天D、以上都是√8 .肺炎支原体的主要特点是()[单选题]*A s 5岁及以上儿童更加易感B、封闭空间容易造成大规模感染C、治疗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D s目前没有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疫苗E、以上都是√9 .一般情况下,病房使用有效氯浓度()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清洁消毒;存在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隔离病房物表消毒所用的含氯消毒剂浓度要求为()[单选题]*A s500mg∕L z1000mg∕L√B s1000mg∕L z1000mg∕LC s2000mg∕L z5000mg∕LD s2000mg∕L z10000mg∕L10 .新型冠状病毒病和流感的不同点的是:()[单选题]*A、可以气溶胶传播B、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降低C s人群普遍易感D s好发季节不同V。
VAP 是医院获得行肺炎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类型,是机械通气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它是指气管插管48~72h 后或者气管拔管48 小时以内发生的肺炎,主要是细菌性肺炎。
其发生率是普通病人的6-21 倍,每插管1 天,发生机率增加1-3%。
死亡率比普通病人高2-10 倍。
1.心跳、呼吸骤停或者意识障碍。
2.呼吸形式严重异常,如呼吸频率>35-40 次/分<6-8 次/分,呼吸节律异常或者自主呼吸微弱或者消失。
3.血气分析提示严重通气和(或者)氧合障碍:PaO2<50mmHg,特别是充分氧疗后仍<50mmHg; PaCO2 进行性升高,PH 值动态下降。
1.使用呼吸机48h 后或者撤离呼吸机拔管48h 内浮现发热、脓性痰或者气管、支气管分泌物涂片染色可见细菌2.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升高或者较原先增加25%3.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升高4.X 线胸片提示肺部浮现新的或者发展中的侵润病灶5.气管吸出物定量培养阳性,菌落计数大于10(6 次方)/ml,若痰培养作为细菌学检验标本,则必须低倍镜视野下白细胞大于25 个,鳞状上皮细胞小于10 个1.口咽部及胃内容物的误吸。
在气管导管的气囊上方分泌物的堆积是误吸物的来源并可引起VAP 由于气道的持续开放,会萃在口咽部的分泌物顺着插管进入声门,在气管导管周围淤积、下漏,引起隐匿性吸入,增加呼吸道吸入和感染机会。
胃管的插入,消弱了食管对反流胃内容物的清除功能;镇静剂的使用也容易导致胃内容物反流和误吸。
健康人胃液PH<2,基本处于无菌状态。
机械通气患者易发生消化道出血和应激性溃疡,当PH 升高,>4 时,病原微生物则在胃内大量繁殖。
2.免疫功能降低。
气管切开及切管插管等人工建立,导致呼吸道谨防机制受损、机体免疫力下降,细菌易进入呼吸道,其管道本身还可成为细菌黏附繁殖和自胃向咽部移行的便利通道。
3.体位的影响。
仰卧位易造成胃内容物流仰卧位时,即使是健康人误吸都十分常见。
2020新冠肺炎防疫知识题库(含答案) ------精选疫情防控及教育类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精选疫情防控及教育类应用文档,希望能帮助到你们!2020新冠肺炎防疫知识题库(含答案)一、选择题(40题)1.目前对“感染的肺炎”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定为()天。
【D】A、7天B、9天C、11天D、14天2.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的步骤是()【A】------精选疫情防控及教育类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A、洗手,确诊口罩内外,鼻、口、下巴罩好,鼻梁片贴紧鼻梁B、确诊口罩内外,洗手,鼻、口、下巴罩好,鼻梁片贴紧鼻梁C、确诊口罩内外,洗手,鼻、口、下巴罩好D、洗手,鼻、口、下巴罩好,鼻梁片贴紧鼻梁3.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人员使用过的口罩应如何处理?()【D】A、直接丢弃到“有害垃圾”垃圾桶B、用酒精消毒后可继续使用C、毁坏后直接丢弃到垃圾桶D、用开水(或至少56度以上的热水)浸泡30分钟,或用酒精喷雾消毒后密封丢弃到“有害渣滓”渣滓桶4.以下人群中不属于密切接触者的是()【C】A、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B、与病例配合寓居、研究、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职员C、诊疗、照顾护士、探视病例时采取了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职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职员D、现场调查人员调查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5.平静状态下,体温情况超过()度属于发热。
【A】A、37.3B、37.4C、37.5D、37.66.咳嗽或打喷嚏时我们的正确做法是()【B】A、用手掌遮挡口或鼻腔B、要用纸巾或肘臂遮挡,勤洗手C、无需遮挡D、以上都纰谬------精选疫情防控及教育类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7.上学路程不远的话,最好选择如何去学校()【A】A、步行B、出租车C、公交车D、地铁8.“感染的肺炎”的报告时间为:()【B】A、1小时B、2小时C、12小时D、24小时9.新冠肺炎属于哪类传抱病?()【B】A、甲类B、乙类C、丙类D、其他10.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最主要的途径是()【A】A、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B、氛围传播、气溶胶传播C、粪口传播、血液传播D、消化道传播11.佩戴N95或KN95口罩时,用双手捂住口罩两边,呼吸检查口罩是否漏气,如有漏气,应该如何做?()【C】A、可用胶布粘紧B、稍微有点漏气没关系,不影响使用C、立即更换新的,并重新检查D、以上都不是12.有发烧、咳嗽等症状的职员使用过的口罩应如何处理?()【D】A、直接丢弃到“有害渣滓”渣滓桶B、用酒精消毒后可继续使用C、毁坏后直接丢弃到垃圾桶D、用开水(或至少56度以上的热水)浸泡30分钟,或用酒精喷雾消毒后密封丢弃到“有害渣滓”渣滓桶------精选疫情防控及教育类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13.室内地面如何举行清洁消毒?()【A】A、可用有效氯含量为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B、可在地面喷洒90%的酒精C、用消过毒的拖把拖干净即可D、用肥皂水清洗干净14.易感人群是()【D】A、老人B、儿童C、青少年D、人群普遍易感15.疫情期间,下列行为中正确的是()【B】A、利用周末时间经常和朋友聚会B、尽量避免和他人面对面交流,并戴好口罩C、日常生活中和他人至少保持3米以上距离D、怕传染,一直在居家不敢去上班16.安康人群使用后的口罩如何处置?()【A】A、属于干渣滓,按照生活渣滓分类的要求处理即可B、属于污染渣滓,要焚烧C、要送医院处理D、以上都不正确17.如果学校离你较近的地方有疑似病例,则佩戴的口罩如何处置?()【B】A、应该丢到学校的垃圾桶中B、应视作医疗废弃物,用黄色垃圾袋装好送到医院,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有关流程处理C、应该带回家,交父母处理------精选疫情防控及教育类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D、本人准备一个袋子储存18.甚么是密切接触者,以下描述错误说法的是()【D】A、与病例配合寓居B、与病例共同研究C、与病例共同工作D、与病例配合寓居一个区县19.接触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血液、体液、呕吐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的人员,应佩戴(),必要时需佩戴两层。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试题一、单项选择( 15 题)每天2分共计30分1、医用防护口罩的效能持续应用多长时间? ()A 6-8小时(正确答案)B 4-6小时C 8小时以上D 10小时以上2、近距离接触经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哪种口罩?()A 纱布口罩B 一次性医用口罩C 外科口罩D 医用防护口罩(正确答案)3、进行诊疗护理操作时,可能发生血液、分泌物喷溅时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包括哪些防护用品的使用()A 口罩、帽子B 口罩、帽子、手套C 口罩帽子、手套、防护面罩D 口罩帽子、手套、防护面罩、隔离衣(正确答案)4、口罩何时更换?()A 2小时B 潮湿或污染时,其他正常不超过4小时(正确答案)C 24小时D 一周2次5、MRSA肺部感染者如不能单间放置最好与下列哪类病人同室安置?()A 昏迷患者B 气管切开患者C 开放性创口患者D MRSA尿路感染患者(正确答案)6、飞沫传播是一种近距离传播,近距离是()A 1米以内(正确答案)B 1.2米以内C 1.5米以内D 2米以内7、空气传播是指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微粒子直径为()A 直径≤5μm(正确答案)B 直径≧10μmC 直径≧5μmD 直径≤10μm8、传染病区内属半污染区的是()A 库房B 病区走廊(正确答案)C 值班室D 病室9、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次序应为()A 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正确答案)B 感染伤口-隔离伤口-清洁伤口C 清洁伤口-隔离伤口-感染伤口D 隔离伤口-感染伤口-清洁伤口10、传染病患者出院时的终末消毒处理,错误的做法是()A 患者洗澡、换清洁衣裤B 个人用物经消毒后带出病区C 被服及时送洗衣房清洗(正确答案)D 室内空气可用喷雾消毒11、不符合隔离原则的一项是()A 隔离单位标记明显B 门口设消毒盆、手刷、毛巾C 脚垫用消毒液浸湿D 使用过的物品冲洗后立即消毒(正确答案)12、进行戴无菌手套的练习时,以下哪项操作是错误的?()A 戴手套前先洗手、戴口罩和工作帽B 核对标签上的手套号码和灭菌日期C 戴上手套的右手持另一手套的内面戴上左手(正确答案)D 戴上手套的双手置腰部水平以上13、隔离衣的使用,正确的做法是()A 每周更换1次B 保持袖口内外面清洁C 隔离衣潮湿后立即晾干D 隔离衣必须全部盖住工作服(正确答案)14、护士小张为传染病人进行注射,她使用过的隔离衣,清洁处应是()A 衣的肩部B 衣的内面和衣领(正确答案)C 两侧腰部D 腰以下部分15、无菌操作中发现手套破裂应()A 用无菌纱布将破裂处包好B 用胶布将破裂处粘好C 立即更换(正确答案)D 再加套一副手套二、多项选择(15题)每题4分共计60分1、某病区住院病人1周内出现6例MRSA感染病例,经调查病人均为院内感染,以下哪些可能是传播途径?()A 空气B 医务人员手(正确答案)C 呼吸机管道(正确答案)D 食物E 病室内抹布(正确答案)2、感染途径是病原微生物从感染源传播到新宿主的方式包括哪几种?()A 接触传播(正确答案)B飞沫传播子(正确答案)C空气传播(正确答案)D消化道传播(正确答案)E昆虫媒介传播(正确答案)3、哪些是戴医用防护口罩的注意事项()A 不应一只手提鼻夹(正确答案)B 医用外科口罩只能一次性使用(正确答案)C 口罩潮湿后,应及时更换。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治知识培训考试题(附答案)一、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10 题,计 20 分〕1.WHO 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为〔〕。
2.当前普遍使用的一次性医用口罩或 N95 医用防护口罩,一般连续佩戴〔〕小时应更换,污染或潮湿后立即更换。
3.新型冠状病毒对热敏感,56℃热水浸泡 30 分钟、〔〕酒精、含氯消毒剂,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4.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起病以〔〕为主要表现,可合并轻度干咳、乏力、呼吸不畅、腹泻等病症,流涕、咳痰等病症少见。
5.参考其他冠状病毒所致疾病埋伏期、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病例和当前防控实际,将亲密接触者医学观察期定为〔〕天。
6.在新型冠状病毒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应进步防控意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7.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包括手污染导致的自我接种〕以及不同大小的呼吸道气溶胶近间隔传播。
8.在日常防护中,应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不少于〔〕次,每次〔〕分钟。
9.正确洗手是预防感染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国家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WHO 及美国 CDC 等权威机构均推荐用〔〕充分洗手。
10.疫情防治期间,办公室内人与人之间保持〔〕米以上间隔,多人办公时佩戴口罩。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10 题,计 30 分〕1.从目前形势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人传人。
A、不会 B、可能会 C、会 D、尚不能确定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属〔〕传染病。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其他类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报告时间为:〔〕A、1 小时 B、2 小时 C、12 小时D、24 小时4.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所产生的废物搜集的正确方式是?〔〕A、双层黄色医疗废物垃圾袋密闭B、单层黄色医疗废物垃圾袋密闭C、双层橘红色医疗废物垃圾袋密闭D、单层橘红色色医疗废物垃圾袋密闭5.“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患者年龄集中在〔〕A、0-14 岁 B、15-39 岁C、40-60 岁 D、60 岁以上6.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亲密接触者医学观察期定为〔〕天。
卫生系统招聘考试临床专业知识(试卷编号291)1.[单选题]有关营养支持中联合应用谷氨酰胺的作用正确的一项是:( )A)保护肝脏和小肠黏膜的屏障功能B)增强吞噬细胞活力C)降低血液黏滞性D)供应结肠黏膜能量答案:A解析:2.[单选题]小儿贫血最常见的类型是( )A)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B)营养性缺铁性贫血C)营养性感染性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答案:B解析:3.[单选题]汗及尿液为鼠臭气味见于( )A)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B)苯丙酮尿症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答案:A解析:@##4.[单选题]小儿生理性贫血出现的年龄是A)1~3个月B)2~3个月C)2~3岁D)4~6岁答案:B解析:5.[单选题]一患者在人群拥挤时跌倒,遭到踩踏致伤。
检查发现头、颈、上胸部点状出血,考虑:( )A)皮肤挫伤B)肺挫伤C)肺爆震伤D)创伤性窒息答案:D解析:6.[单选题]下列药物属于非甾体消炎镇痛药的是:A)芬必得B)甲氨螺岭C)金诺芬D)氯喹答案:A解析:7.[单选题]30岁女性患者,全身重度浮肿、尿少,尿蛋白4.0g/d,血清白蛋白22g/L,用呋塞米利尿疗效欠佳。
为进一步消肿利尿,首先加用下列哪种药物:A)螺内酯B)右旋糖酐40C)卡托普利D)等渗葡萄糖E)丙种球蛋白答案:B解析:8.[单选题]小儿上下部量几乎相等的年龄是A)1岁B)4岁C)6岁D)10岁E)12岁答案:E解析:9.[单选题]女性,55岁。
腋下淋巴结肿大1个月。
疑为淋巴瘤,下列哪项不支持其肿大的淋巴结特点A)无痛性B)少数饮酒后引起淋巴结疼痛C)可融合成块D)无进行性肿大E)进行性肿大答案:D解析:10.[单选题]患者,男性,75岁,剧烈胸痛持续4h。
含硝酸甘油无效。
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呈弓背样抬高6mm,V 1~3 导联ST段水平样压低4mm,偶发室性期前收缩1次,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
最合适的处理是:A)溶栓治疗B)心电监护C)静脉注射吗啡D)静脉滴注利多卡因E)静脉滴注极化液答案:C解析:11.[单选题]胰岛素与磺脲类降糖药共同的不良反应是:A)过敏反应B)粒细胞缺乏C)低血糖反应D)胃肠道反应E)黄疸答案:C解析:12.[单选题]关于“暖休克”的叙述,以下哪项不正确:A)血流动力学改变为低排高阻型B)动静脉短路大量开放C)存在组织灌流不足D)存在细胞代谢障碍E)一般出现在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引起的感染性休克早期答案:A解析:13.[单选题]下述哪种避孕方法与阴道不规则出血无关A)皮下埋植药物B)IUDC)长效避孕针D)阴道避孕环E)输卵管结扎答案:E解析:皮下埋植药物、IUD、长效避孕针、阴道避孕环均可引起阴道不规则出血。
感染性疾病科规章制度(一)感染科门诊管理1、感染科门诊独立设区,有明显标识。
2、严格划分清洁区、污染区,做到无交叉。
3、医务人员相对固定,并限制活动范围,减少医源性传播机会。
4、就诊病人要求戴口罩,家属及陪同者在诊区外等候,如病情需要时,经医生同意可留一人陪同。
(二)感染科门诊空气消毒1、无传染病人时(1)开窗自然通风;(2)紫外线照射消毒,每日____次,每次____分钟。
2、有传染病人时(1)开窗自然通风;(2)有人情况下:____%过氧化氢喷雾20-40ml/m3,关闭门窗作用____分钟,每天上、下午各消毒____次,然后开窗通风。
(3)无人情况下:①紫外线照射消毒,每天____次,每次____小时。
②____%过氧乙酸,20-30ml/m3,关闭门窗作用____分钟,然后开窗通风。
(三)地面及物体表面消毒1、地面要湿式拖扫,有疑似病人时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拖地,每日____次。
2、桌、椅、窗台、柜、门(把手)、治疗车等可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每日____次。
(四)其他物品的消毒1、每个诊室备有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等物品,每次用后消毒,体温计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____分钟,听诊器、血压计用25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
在传染病流行期间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
2、呼吸治疗装置使用一次性管道,用后焚烧处理,反复使用的接头等部件能高压的尽量高压灭菌。
3、病人吸氧用一次性湿化瓶、鼻导管等,用后焚烧处理。
4、运送传染病人的平车使用后用____%过氧乙酸喷洒消毒作用____分钟。
5、工作人员使用后的隔离衣等,装入双层污衣袋扎紧袋口,用密闭物品拖运,经高压灭菌→清洗后才能使用。
(五)病人排泄物、分泌物的处理1、留观病人床旁设置加盖容器,装足量____mg/L含氯消毒液,用做病人呕吐物、分泌物的随时消毒,作用____分钟,倒入厕所。
2、排泄物:尿液:每____份尿液加____mg/L含氯消毒液____份混匀,放置____小时,倒入厕所。
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第八版修订版知识考试试题与答案1.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德尔塔病毒和其他非VOC和老病毒株相比,传播率增加。
A.1倍(正确答案)B.1.5倍C.2倍D.3倍2.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遮住口鼻。
A、双手B、单手C、纸巾或胳膊肘(正确答案)D、无需3.密切接触者是指未采取有效防护与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有近距离()米内的接触的人员、A、0、5B、1(正确答案)C、2D、1.54.口罩应多长时间更换一次:()。
A、1小时B、2小时C、3小时D、4小时(正确答案)5.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每天俯卧位通气的时间为:()。
A、4小时以上B、8小时以上C、12小时以上(正确答案)D、16小时以上6.医疗废物带有警示标志及警告语边框的颜色均是:()。
A、黑色(正确答案)B、白色C、红色D、淡黄色7.标准预防强调:()。
A、主要保护病人B、主要保护医护人员C、保护抵抗力差的病人D、保护病人和医护人员(正确答案)8.普通病房开窗通风的频率及时间:()。
A、3-4次,每次30分钟B、1-2次,每次30分钟C、2-3次,每次30分钟(正确答案)D、4-5次,每次30分钟9.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新冠病毒特异性抗体IgM多在发病多少天后开始出现阳性:()。
A、1-2B、2-4C、3-5(正确答案)D、4-610.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在发病多长时间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
A、3天B、5天C、1周(正确答案)D、2周11.死亡的新冠肺炎病例多为:()。
A、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正确答案)B、年轻人C、儿童D、孕妇12.对于筛查新冠肺炎的病例,经院内专家会诊或主治医生会诊,仍考虑疑似病例者,在几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A、2(正确答案)B、6C、12D、2413.对于筛查新冠肺炎病例,两次咽拭子采样时间至少间隔多长时间:()。
A、8小时B、12小时C、16小时D、24小时(正确答案)14.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连续阴性,且发病几天后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IgM和IgG仍为阴性,可排除疑似病例诊断:()。
呼吸道传染疾病防护措施呼吸道传染疾病是指通过呼吸道传播的疾病,如流感、肺结核、麻疹等。
在当前新冠疫情肆虐的背景下,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防护措施尤为重要。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防护措施,以帮助人们预防呼吸道传染疾病的发生。
1.勤洗手:将双手从手腕到手指端用肥皂和流动的清水洗至少20秒,包括按摩双手、手指、指关节、指缝、指甲等部位。
洗手时避免碰触脸部,以防将细菌病毒传播到呼吸道。
2.正确佩戴口罩:佩戴口罩可以阻挡飞沫传播的疾病,如流感和新冠病毒。
选择合适的口罩,并确保正确佩戴及更换。
同时,应避免频繁触摸口罩,以防止细菌病毒的传播。
3.保持社交距离: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特别是与咳嗽、打喷嚏或发热的人保持距离。
这可以减少飞沫传染疾病的风险。
4.咳嗽和打喷嚏时注意礼仪:使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以避免飞沫传播。
使用完纸巾后应立即丢弃,并立即用肥皂和水洗手。
5.避免接触眼睛、鼻子和口腔:这些区域容易被病毒入侵,所以尽量避免用手触摸。
如有必要碰触,应在洗手后使用消毒剂清洁双手。
6.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常洗澡、勤换衣服、保持居室通风,减少病菌滋生的环境。
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睡眠,增强身体免疫力。
7.避免拥挤场所:尽量减少前往人群拥挤的地方,如购物中心、电影院等。
如果必须前往,务必注意佩戴口罩、勤洗手,并尽量避免与人过于接近。
8.及时就医:如果出现发热、咳嗽、嗓子疼等症状,应尽早就医,并向医生说明自己的症状和近期的活动史。
遵循医生的指导,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
9.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重要措施。
目前,有许多呼吸道传染疾病的疫苗可供选择,如流感疫苗和肺结核疫苗等。
定期接种疫苗可以提高人们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10.关注个人身体状况:保持关注自身身体状况的变化,如咳嗽、流鼻涕、发热等。
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
总之,预防呼吸道传染疾病是个人和社会共同责任。
通过遵循上述防护措施,并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可以有效降低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风险。
呼吸道病人增多戴口罩应4小时换一次
连日来雾霾猖狂,很多人出门时恨不得多戴几层口罩。
事实上,抵御PM2.5,口罩和佩戴方法同样重要。
.hzh
PM2.5是直径大小约为2.5微米的颗粒物,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1/20。
市面上常见的棉布口罩、无纺布口罩、纱布口罩、医用口罩可以阻挡马路上的灰尘,但对吸附PM2.5效果有限。
相较而言,N95口罩的防霾效果更为理想,当然它也不能将那些细小的颗粒物完全“拒之门外”。
需要提醒的是,佩戴口罩时最好每4个小时更换一次,因为此时口罩上已经沾满了有害颗粒物,如不更换就会被人体吸入,不仅起不到防尘防霾效果,还适得其反。
纱布口罩可以清洗后再次佩戴,医用口罩、N95口罩都是一次性的,不可重复使用。
很多人都不清楚口罩的正确佩戴方式,以为盖住口鼻就不用担心了。
其实,戴口罩的关键在于紧密贴合面部,不要露出空隙。
因为灰尘、雾霾是来自四面八方的,一旦露了缝,它们就会钻进来。
以医用口罩为例,最上面有一条可以弯曲的金属条,戴好后应该用手指按压金属条,使口罩紧贴鼻翼两侧和脸颊,再用手拉扯口罩下缘,使之与下巴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