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的历史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1
20世纪的中国历史与社会发展20世纪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世纪,这是一个风云变幻、沧海桑田的时代,中国的历史和社会发展经历了无数的波折和曲折,经历了近代以来最为动荡的时期,同时也产生了种种影响至今。
一、20世纪初的中国20世纪初的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
列强强占中国通商口岸,侵占中国的领土,中国虽有政府,但是实际上早已失去了国家的尊严和独立的权利。
在这个时期,中国面临的一个极为严峻的问题就是国家的存亡问题,中国的先进人们开始探索拯救中国的道路。
二、“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1919年的“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意义重大,透彻地揭示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和任务,它表达了中国革命先进分子的愿望。
它不仅仅是一次学生的抗议活动,更是一次民族意识的觉醒。
在“五四”运动中,广大的学生青年,开始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科举制度等,发出了“叫苦”的呐喊。
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是在新文化运动中孕育而成的。
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共产党同时也宣告了工人阶级在中国历史上的诞生。
中国共产党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发动群众,注重组织和团结人民群众,为中国革命建立了坚实的基础。
四、中国革命的胜利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在南昌发动了武装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次武装反抗。
1928年至1937年的统一战线时期,中国共产党组织发动了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国。
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胜利,解放了中国的封建社会,开始了新中国的建设。
五、建国以来的中国自建国以来的中国,经历了若干的波折和曲折,中国经历了许多的改革开放,得以向世界展示自己的风采。
中国通过开放合作,实现了与世界的良性互动,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一页。
21世纪初,中国的经济大步向前,科技实力也不断提升,同时也给世界经济带来了许多贡献。
总之,20世纪的中国历史和社会发展经历了许多的变迁和洗礼。
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注重中国革命的本质和任务,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发展经济,建设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0世纪中国的革命与建设历程20世纪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个世纪,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革命与建设,深刻地改变了国家的面貌。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这一时期的历程。
一、辛亥革命与新文化运动20世纪初,中国社会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国家政治腐败,经济落后,民众生活困苦。
辛亥革命的爆发,为中国带来了新的希望。
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大门。
与此同时,新文化运动在思想领域掀起了一股新的浪潮。
新文化运动倡导科学、民主、自由的思想,呼吁废除旧传统,推动社会变革。
这一运动为后来的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爱国运动。
在这次运动中,中国学生和知识分子发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声音,呼吁民主与科学。
五四运动的影响深远,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也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土壤。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正式成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开始了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斗的历程。
三、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发动了全面战争。
中国人民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核心,进行了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
这场战争牺牲了无数的生命,但也锻造了中国人民的意志和团结。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迎来了解放战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在艰苦的斗争中逐渐壮大,最终在1949年取得了全国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四、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推动了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
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20世纪初中国历史事件20世纪初由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发起的国民性改造是中国近代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它对国民劣根性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今天给大家精心挑选了20世纪初中国历史事件,希望文章对大家有所启发。
20世纪初中国历史事件一: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
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文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
广义上辛亥革命指自19世纪末(一般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开始,但也有学者认为从1905年同盟会成立算起)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
20世纪初中国历史事件二: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是指1898年6月至9月21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要领导人物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
但戊戌变法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抵制与反对,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至中南海瀛台,维新派的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共6人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
因此戊戌变法也叫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20世纪初中国历史事件三:《辛丑条约》《辛丑条约》,亦称《辛丑各国和约》、《北京议定书》,是中国清朝与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日本帝国、俄罗斯帝国(沙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意大利王国、奥匈帝国、比利时王国、西班牙王国和尼德兰王国(荷兰)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签定的一个不平等条约。
60北京支部生活 2011年 第10期文 王顺生20世纪中国历史发展的真实记录20世纪已经过去十多年了。
在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世纪在发展变化的广度和深度上能同20世纪相比。
对于中国来说,这更是决定我们民族和国家命运前途的刻骨铭心的100年。
近年来,国内史学界撰写出版了不少反映20世纪中国发展变化的历史著作。
金冲及先生的《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以下简称《史纲》),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以唯物史观真实记录和科学解读20世纪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历史,作为已经过去了的事物、现象或过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后人能否真实记录历史、科学解读历史,其中的关键是以什么样的历史观来描述历史、诠释历史。
不同的历史观,会对客观存在的历史作出不同的认识和判断。
《史纲》就是一部以唯物史观真实记录和科学解读20世纪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优秀著作。
这里仅举一例,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如何评价辛亥革命,海内外史学界有很多不同的认识甚至对立的观点。
有人就认为,在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革命不如改良,辛亥革命其实是不必要的。
究竟如何认识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改良与革命,《史纲》既在第一章回溯了19世纪末的戊戌维新运动“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特别是思想启蒙方面起过的巨大进步作用”,更在第二章以较大的篇幅探究了辛亥革命的酝酿和爆发,剖析了辛亥革命发生的深刻社会历史条件,由此说明革命“决不是任何人想这么做就可以把它制造出来的”,“只有当国家民族的命运已处于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别的办法都尝试过,都走不通,人们的忍耐程度已超出它的极限,这才会拿起武器来拼命,一场全国规模的革命高潮才会出现。
”这就是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一定历史时期,究竟采用哪种方式进行社会变革,是不以任何阶级、政党或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而是完全取决于这个国家、民族的历史状况以及当时的社──读《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会经济政治状况和阶级力量的对比等具体因素。
辛亥革命的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它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矛盾激化和人民顽强斗争的必然结果。
20世纪中国历史大事纪要20世纪是中国历史上变革最为深刻的一个世纪。
在这个世纪里,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众多重大事件。
本文将概述20世纪中国历史的重要节点和里程碑事件,展示中国在这一时期的巨大转变和日益增强的国际地位。
一、辛亥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标志着中国从千年帝制走向共和。
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打破了封建专制的桎梏,开创了民主革命的序幕。
这次革命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为后来的政治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五四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革命和思想解放运动的一次重大事件。
在这次运动中,中国学生和知识分子抗议巴黎和会上对中国的不公正待遇和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侵犯。
五四运动成为现代中国思想解放的象征,促进了中国的学术文化发展,也为中国共产党的兴起埋下了伏笔。
三、南京国民政府(1927年)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这标志着国共内战的全面爆发,并拉开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帷幕。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国实现了相对稳定的政治局势,但随之而来的北伐战争以及中国社会的混乱局势凸显了中国仍然面临的巨大困难。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成立,标志着中国结束了近现代史上长达近一个世纪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中国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挑战,同时也在国际上确立了中国的正当地位。
五、“文化大革命”(1966年-1976年)“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黑暗的十年,是毛泽东推动的一场政治运动。
这次运动旨在重塑中国社会和政治体制,但最终导致了混乱和浩劫。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遭受了文化、经济和社会的巨大破坏,许多人失去了生命和财产。
六、改革开放(1978年)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系列政策的集合,被称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时代。
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和技术合作,为中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
世界:1 1902年英国与日本签订条约,建立了英日同盟,标志着英国正式放弃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
2 19 04年日俄战争爆发。
1905年结束。
日本获胜。
这表示日本的大国地位正式得到承认。
3 1905俄国爆发1 905年革命。
4 1914年,发生撒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同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51917年,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政。
同年11月,举世震惊的十月革命爆发。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诞生。
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6 1918年美国正式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同年11月德国爆发十一月革命。
已经无法再战的德国被迫宣布投降。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惨败结束。
7 19 19年,巴黎和会在凡尔塞召开。
1920年签订凡尔塞和约。
确立了凡尔塞体系。
8 1922年俄国结束了三年的国内战争,挫败了帝国主义的干涉,同年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9 1922年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华盛顿体系。
10 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很快波及全世界。
影响深远。
11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开始实行经济改革。
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正式形成。
同年希特勒成为德国元首,标志着法西斯统治在德国确立。
经济危机在美国结束。
12 1936年,日本爆发兵变,主张对外强硬的少壮派取得军部的控制权,这标志着军部法西斯的统治在日本确立。
13 1938慕尼黑阴谋。
德国对捷克的领土要求得到英国和法国的支持。
同年苏联与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14 1939年3月。
德国军队开进布拉格,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同年9月德国进攻波兰,英国法国对德国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同年苏联开辟东方战线。
15 1940年德国以闪电战进攻西欧,相继迫使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等国家投降。
6月法国宣布投降。
德国开始对英国实行空中打击。
16 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同年莫斯科战役开始。
同年,日本偷袭珍珠港。
美国正式被卷入二战。
17 1942年6月,中途岛战役。
★★★20世纪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三件大事1、辛亥革命:2、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3、改革开放这三件事情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重要的转折点★★★中国共产党历史(党史)上的三次重大转折1、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2、1935年遵义会议的召开3、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邓小平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1、1978年底,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2、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1987年,党的十三大,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4、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发展才是硬道理等。
推动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
5、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因为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坚持这一指导思想,这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二、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四次变革:(1)土地改革: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2)农业合作化:在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进,全国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20世纪中国的历史,写下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青团的光荣,21世纪正期待着我们创造新的辉煌。
青年昭示着未来,代表着祖国和民族的希望。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事业需要我们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去实现。
在平凡的岗位上,平凡的你、我、他一样能开创出一片精彩的天空!党在召唤,时代在召唤,让我们释放青春的能量,点燃创业的梦想;让我们以崇高的理想、创新的意识、无畏的勇气展现青年的智慧、青年的风采和青年的力量;让我们团结一致、与时俱进,永远跟党走,青春献祖国!
今天,面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我们更应该肩负起历史责任,永远跟党走,青春献祖国。
永远跟党走,青春献祖国,就要做到刻苦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使我们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主义人才,为国家发展作贡献。
永远跟党走,青春献祖国,就要倡导社会新风。
走在精神文明建设的前列,弘扬社会公德,促进和谐社会。
“八荣八耻”在心,事事尽力而为。
永远跟党走,青春献祖国,就必须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我们要用实际的奉献,回报养育自己的这块热土。
任何个人的奋斗,都与国家的兴衰息息相关,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维系在一起,我们的人生才能折射出真正的华彩。
青春是短暂的,它仿佛是一朵素洁的昙花,来不及铺张、来不及遐思,甚至来不及弥补缺憾,就那么匆匆地谢了。
但青春越是短暂,我们就越应该让青春之花开得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