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汽车制动液
- 格式:doc
- 大小:20.01 KB
- 文档页数:1
汽车制动液,刹车液基础知识汽车制动液又称为刹车油或刹车液,由基础油或基础液以及各种添加剂组成,是用于汽车液压制动系统中传递压力,使车轮制动器实现制动作用的—•种功能性液体。
汽车制动液的质量状况直接关系到车辆的行驶安全。
如果使用的制动液质量低劣,则会因发生高温气阻、低温制动迟缓而导致汽车制动故障或制动失灵,引起交通事故。
我国现行的制动液标准GB12981-2003《机动车辆制动液》为强制性标准,共有14项技术指标要求,分别是外观、平衡回流沸点、湿平衡回流沸点、运动黏度(100°C. -40°C)、pH值、液体稳定性、腐蚀性、低温流动性和外观、蒸发性能、容水性、液体相容性、抗氧化性、橡胶相容性、行程模拟性能。
外观制动液的外观应清澈透明、无杂质、无沉淀和悬浮物。
该指标是辨别制动液是否合格的一个最为简便的方法,也是制动液最基本的指标。
平衡回流沸点是指在规定试验条件下测得的制动液的沸腾温度。
平衡回流沸点越高,制动液的高温性能才有可能越好。
但并不是所有平衡同流沸点高的制动液一定具有优良的高温性能,只有在平衡回流沸点和湿平衡回流沸点都高的情况下,制动液才具有良好的高温性能。
湿平衡回流沸点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加入一定量水分后测得的平衡回流沸点,它是衡量制动液吸收一定水分情况下的耐高温性能指标。
湿平衡回流沸点越高,在使用过程中的耐高温性能越好。
由于合成制动液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因此湿平衡回流沸点指标相对于平衡回流沸点,更能反映制动液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耐高温性能。
运动黏度(100°C\ -40°C)运动黏度是液体石油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之一。
为了保证制动液在使用过程中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仍能保证其具有良好的润滑和密封性能,同时防止在高温条件下的渗漏,标准要求100°C运动黏度应不小于1.5mm2/so -40°C低温运动黏度是汽车制动液的重要低温性能指标,它反映产品在低温条件下的流动性大小,该指标直接关系到车辆在低温条件下的制动性能。
汽车制动液1.制动液的定义:汽车制动液又称刹车油,是用于汽车液压制动系统中传递压力的液体。
2.制动液的分类:汽车制动液一般分为如下3类:醇型、矿油型、合成型。
1)醇型制动液醇型制动液的基本组成是蓖麻油45%~55%和醇55%~45(百分数指质量分数)进行调配,产品润滑性好,原料易得,低温粘度大,工艺简单,但低温性能差,平衡回流沸点低,易产生气阻,与水互溶性差,使用过程中易氧化变质,不能保证安全行车。
2)矿油型制动液矿油制动液是以精制的柴油馏分经深度脱腊后的组分做为基础油,加入增粘剂、抗氧化剂、防锈剂、染色剂等调合而成。
这类制动液的温度适应范围宽、低温性能好,对金属无腐蚀作用。
但不能与水及合成制动液混溶,进入少量水后在高温下水气化而产生气阻,影响制动效果,对天然橡胶有溶胀作用,必须使用耐油橡胶密封件。
3)合成型制动液合成型制动液是目前使用最多的制动液,可分为3类:醇醚型、酯型和硅型。
(1)醇醚型制动液由润滑剂、稀释剂和添加剂组成,常用的润滑剂有乙二醇、聚丙二醇、环氧乙烷加成物、环氧丙烷的聚合物等,常用的稀释剂有二甘醇醚、三甘醇醚,四甘醇醚等。
常用的添加剂有抗氧剂、抗腐蚀剂、防锈剂、抗磨剂、PH值调整剂等。
产品性能较为稳定,成本较低,用量最大。
其缺点是平衡回流沸点不大高,及湿性强,低温性能差,而且在湿热气候条件下使用时,制动器部件易锈蚀。
(2)酯型制动液其基础液为羧酸酯与硼酸酯,加入量(质量分数)大约为总量的20%~50%,常用的衡释剂为聚乙二醇的单烷基醚等,常用的添加剂有抗氧化剂、抗腐蚀剂、PH值调整剂等。
性能比前者有很大改善。
(3)硅型制动液一般为烷撑聚醚硅酸酯如聚烷撑乙二醇硅酸酯等,并加有橡胶抗溶胀剂和其他添加剂。
这类制动液性能较好,但价格昂贵。
现在我们用的一般都是合成型的制动液,具体型号在车辆的使用手册上面,在车的制动液加注口上面或旁边也会有明显的标注。
一定要按标注的型号购买和使用,不得随意提高或降低标准,因为涉及到和活塞皮碗的性能匹配问题。
汽车制动液保养手册近年来,汽车保养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从汽车发动机到轮胎,每个部件都需要进行维护和保养,以保证汽车的正常运转和延长汽车使用寿命。
其中,汽车制动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汽车制动液保养手册。
一、什么是汽车制动液?汽车制动液,也叫刹车液,是一种特殊的液体,用于在汽车制动系统中传输压力。
它主要用于传输制动踏板上的压力到制动器,使车辆刹车。
因此,汽车制动液的品质和保养对车辆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二、汽车制动液的种类目前,在市面上有两种主流的汽车制动液:DOT型和油品型。
DOT型主要在欧美等地使用,常见的有DOT3、DOT4、DOT5三种规格。
其中,DOT3和DOT4通用性较高,大部分现代汽车可以使用。
而DOT5是一种硅油制动液,只有部分美国军方或摩托车会使用。
油品型则主要在日本地区使用,主要有JIS K2233、FMVSS No.116、ISO R 1703三种规格。
其中,JIS K2233的性能类似于DOT3,FMVSS No.116的性能类似于DOT4。
三、汽车制动液的性能汽车制动液的性能主要取决于以下四项指标:1.沸点沸点是指液体从液态变为气态的温度,这是汽车制动液性能的重要指标。
如果汽车制动液的沸点太低,长时间制动过程中会使制动液沸腾和气泡不断生成,这就会导致制动力下降,直至制动失效。
2.稠度稠度指的是制动液粘度的大小,这是衡量制动液耐高温、抗沉淀、抗氧化的能力之一。
制动液过于稠厚会导致液压传导受阻,制动效果降低。
过于稀薄则可能影响制动器的反应灵敏度。
3.气化在制动系统中,由于制动器的高温,制动液会发生气化。
如果制动液的气化程度太高,制动液会失去液压性能,无法使制动系统工作。
因此,刹车液的气化性能也是重要的技术指标之一。
4.液化液化是衡量制动液吸水性能的共同方法。
吸水率越高,制动液的沸点会逐渐下降,增加制动系统的腐蚀和氧化程度,这对于汽车制动液使用寿命是有害的。
1.时间标准:大多数汽车制造商建议每两年或行驶四万公里更换一次制动液。
这个标准是基于制动液可能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导致沸点下降,从而影响制动性能。
2.含水量标准:如果制动液中的含水量超过一定比例(例如3%),则应立即
更换制动液。
含水量超标会导致制动液沸点降低,影响制动效果,甚至可能导致刹车失灵。
3.车辆使用状况:如果车辆使用频繁,制动负荷大,或者环境潮湿,可能需要
更频繁地更换制动液。
相反,如果车辆使用较少,制动负荷低,环境干燥,可以适当延长更换周期。
4.刹车系统状况:如果刹车距离明显变长,或者刹车踏板感觉变软,这可能是
制动液性能下降的迹象,应及时检查并考虑更换。
5.刹车油颜色和透明度:如果刹车油变得混浊或变黑,这可能是制动液中水分
过多或出现污染的迹象,需要立即更换。
6.刹车油类型:不同类型的制动液(如醇型、矿物油型、硅油型、合成型)有
不同的更换周期,应根据车辆使用手册和制造商的建议来确定。
制动液组成
制动液是汽车制动系统的重要部件。
它用于在制动系统中消除尘埃和污染物,提供润滑,以及机械制动系统的抗腐蚀和抗冻保护工作。
制动液是由几种成分复合而成的,其中主要成分有:
1. 基础油:通常为合成油,是制动液的主要成分,具有良好的
抗热性能和抗折磨性能,有利于制动系统的运行。
2. 抗磨剂:制动液中的抗磨剂可保持制动系统的健康,防止制
动部件的磨损。
3. 防锈剂:防锈剂可以保护制动系统的部件免受空气中的腐蚀,可以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
4. 抗腐蚀剂:抗腐蚀剂可以防止制动液中的氧化物,腐蚀制动
系统的部件。
5. 润滑剂:润滑剂可以提高制动系统的工作效率,减少磨损。
6. 腐蚀阻燃剂:腐蚀阻燃剂可以防止制动液受到高温的侵蚀,
防止发生火灾。
以上就是制动液的主要成分,制动液是汽车制动系统的重要部件,要经常检查,以保证汽车的正常使用。
- 1 -。
汽车制动系统检修考试题库一、选择题1。
关于ABS,下列说法哪个错误()A、可将车轮滑动率控制在较为理想的范围内B、可使制动力最大C、在积雪路面,可使制动距离缩短D、可提高轮胎寿命2。
若ABS采用可变容积式制动压力调节器,则下述哪个说法正确()A、增压时,轮缸与储能器连通B、减压时,轮缸与储液室连通C、减压时,液压泵会把油抽回主缸D、增压时,电磁阀不通电3。
ABS系统的主要优点是( )。
A、制动距离短;B、制动效能好,制动时方向的稳定性好;C、轮胎磨损少;C、制动力分配合理。
4。
汽车行驶跑偏不可能的原因是()A、左右车轮制动力不相等B、左右车轮驱动力不相等C、前后车轮载荷不相等D、前束值不正确5。
汽车跑偏的可能原因是下列哪项( )A、前后车轮载荷不相等B、汽车传动系统松旷C、汽车制动力不足D、轮胎气压不一致6.制动时汽车跑偏的根本原因是()A、左右车轮制动力不相等B、前束值不适当C、路面附着力左右不一致D、制动时车轮抱死7。
制动时左右车轮制动力不相等会使汽车()A、跑偏B、制动距离过长C、路面附着力左右不一致D、制动时车轮抱死8.产生ABS间歇性故障的原因有()A、系统电压不稳定B、车轮转速传感器损坏C、电磁阀损坏D、线路断路9.产生ABS间歇性故障的原因有( )A、插头接触不良B、车轮转速传感器损坏C、电磁阀损坏D、线路短路路10.下列不是产生ABS间歇性故障的原因有( )A、插头接触不良B、制动管路中存在空气C、系统电压不稳定D、线路短路路11。
下列哪些元件不属于液压式制动压力调节器的组成部分。
()A电磁阀B液压泵 C 真空助力器 D 储液罐12。
液压式制动压力调节器有哪些类型。
( )A 循环式制动压力调节器B 压力可调式制动压力调节器C 可变面积式制动压力调节器D 频率可调式制动压力调节器13。
LS400 ABS系统的电磁阀采用哪种类型.()A 两位两通B 两位三通C 三位三通D 三位两通14。
第二章汽车制动液的分类及组成2.1制动液的类型2.1.1醇型制动液由精制的蓖麻油45%-55%和低碳醇(乙醇或丁醇)55%-45%调配而成,经沉淀获得无色或浅黄色清彻透明的液体,即醇型汽车制动液。
蓖麻油加乙醇为醇型1号,蓖麻油加丁醇为醇型3号。
醇型制动液的原料容易得到,合成工艺简单,产品润滑性好;缺点是沸点低,低温时性质不稳定。
醇型1号在45℃以上出现乙醇蒸气,产生气阻;在-25℃时蓖麻油呈乳白色胶状物析出,并随温度降低而增加,堵塞制动系统,使制动系统沉重失灵。
在醇型3号皮碗试验中发现,制动液颜色稍变深,丁醇稍有溶解腐蚀橡胶的现象,在-28℃时也有白色沉淀物析出。
有的文献介绍加入甘油调整,但在低温下仍有沉淀且分层。
在严寒的冬季和炎热的夏季,汽车不宜使用醇型和改进的醇型制动液。
目前醇型制动液正在被合成型制动液所代替。
2.1.2矿物油型制动液.是以精制的轻柴油馏分经深度脱蜡得到的C12-C19异构烷烃和烷烃组分、添加稠化剂和抗氧剂与助剂调合而成。
矿物油型制动液无统一的质量标准,多采用企业标准。
按企业标准生产的7号、9号矿物油型制动液外观为红色透明液体,具有低温流动性好的特点,其规格参见表1。
表1 矿物油型制动液标准矿物油型制动液温度适应范围很宽,可从-50℃到150℃,低温流动性和润滑性好,对金属无腐蚀作用。
它对制动系统的橡胶零部件有溶解作用,使用这种类型的制动液时,必须换用耐矿物油的橡胶零部件。
2.1.3合成型制动液由于醇型和矿物油型制动液性能上的缺陷,各国开始合成型制动液的研制。
目前,合成型制动液主要有三种类别,醇醚型,酯型和硅油型。
其中,酯型制动液又分为羧酸酯型和醇醚硼酸酯型制动液。
硅油型制动液分为硅酮型和硅脂型制动液。
2.1.3.1醇醚型制动液醇醚型制动液的主要成分是聚氧乙烯醚类化合物,再加入润滑剂、稀释剂、防锈剂、橡胶抑制剂等调合而成,它是各国汽车所用最普通的一种制动液,多数产品属DOT3级,少数能达到DOT4级。
制动液一、什么是制动液制动液是汽车液压制动系统中传递制动压力的液态介质,使用在采用液压制动系统的车辆中。
制动液又称刹车油或迫力油,它的英文名为Brake Fluid,是制动系统制动不可缺少的部分,而在制动系统之中,它是作为一个力传递的介质,因为液体是不能被压缩的,所以从总泵输出的压力会通过制动液直接传递至分泵之中。
二、制动液的分类制动液有三种类型:1、蓖麻油-醇型:由精制的蓖麻油 45%-55%和低碳醇(乙醇或丁醇)55%-45%调配而成,经沉淀获得无色或浅黄色清彻透明的液体,即醇型汽车制动液。
2、合成型:用醚、醇、酯等掺入润滑、抗氧化、防锈、抗橡胶溶胀等添加剂制成。
3、矿油型:用精制的轻柴油馏分加入稠化剂和其他添加剂制成。
三、制动液的作用汽车制动(刹车)液是用于液压制动系统中传递压力以制止车轮转动的一种功能性液体。
其制动工作压力一般为2MPa高的可达4-5MPa。
所有液体都有不可压缩特性,在密封的容器中或充满液体的管路中,当液体受到压力时,便会很快地、均匀地把压力传导液体的各个部分。
液压制动便是利用这个原理来进行工作的。
四:制动液的检测与更换制动液是汽车制动系统至关重要的安全用品,使用陈旧的制动液很容易导致制动系统在紧急制动的情况下失效。
汽车生产厂家对它的更换周期一般都规定为2 年,但在实际用车过程中用户却并未遵循这个原则,而是根据制动液的质量状况来决定是否需要更换。
目前检测制动液除了按照常规的经验判断,也有一些依靠专业工具来对制动液做分析判断,再决定是否更换。
常见检测工具主要包括分析含水量的探测笔、检测仪;以及用于测试沸点的制动液安全检测仪。
应该注意的是,不同型号制动液不应该混用,对有特殊要求的制动系统,应加注特定牌号的刹车油。
由于不同品牌和不同类型的刹车油的配方不同,混合刹车油会造成刹车油性指标下降。
即使是那些互溶性比较好,标明能混用或可替代的品牌,使用中也不尽人意,因此也不要长期使用。
制动液的更换价格制动液价格不是很贵,4S店一般使用原厂制动液,原厂制动液一般级别较低,价格都在百元左右,但是更换制动液比较麻烦,工时费较高,一般都是两倍于材料费。
§571.115 [预留]§571.116 标准No.116;机动车辆制动液S1.适用范围.这项标准详细阐述了对机动车辆液压制动系统所用液体、盛装液体所用容器以及容器标识的要求。
S2.目的. 这项准则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机动车辆液压制动系统因加入或使用不正确或受污染的液体而导致的失效事故。
S3.应用.这项准则适用于所有机动车辆液压制动系统中使用到的制动液。
另外,S5.3适用于客车、多用途客运车辆、卡车、公共汽车、拖车和摩托车。
S4.定义鼓泡是指制动器皮碗表面的腔或液囊。
制动液是一种用于机动车辆液压制动系统的液体,它用来连接由丁苯橡胶(SBR)、乙丙烯橡胶(EPR)、聚氯苯乙烯(CR)制动软管内胎塑料或天然橡胶制成的各弹性部件。
蜕皮是指一种制动器皮碗外表面脱落小碎片的状况。
副份样品是指从同一产品包装中取出并同时试验的两份制动液样品。
液压系统矿物油是指一种用于基于矿物油的液体,在机动车辆液压制动系统中这种液体不与由丁苯橡胶、乙丙烯橡胶或天然橡胶制成的部件接触。
包装商是指任何将制动液装入容器并随后分发零售的人。
集装批次是指制造商通过船运将制动液以集装箱为单位运送给包装商的数量,或单个制动液制造工厂运转24小时,通过相同的生产设备和不改变原料成分生产出的产品数量。
刮伤是指出现在制动器皮碗外表面部分的一种显著的腐蚀现象。
硅酮型制动液是一种含有质量分数不少于百分之70的有机硅氧烷的制动液。
脱落是指制动器皮碗的退化现象,其明显的表现就是在皮碗表面存在着松散附着的碳黑,将皮碗放在一张白纸上,并在皮碗上压上500±10g的质量时,就会在白纸上出现一圈可见的墨迹。
发粘是指一小团药用脱脂棉划过制动器皮碗表面时,脱脂棉出现拉丝的状况。
S5.要求.本节详细说明DOT3、DOT4、DOT5制动液的性能要求;制动液合格证要求;制动液和液压系统矿物油的集装箱海运、标识和颜色编码要求。
当给定某个误差范围时,制动液必须在各个方面满足要求并处在容许范围之内。
汽车制动液
汽车制动液又叫刹车油.早期的汽车采用机械式制动的鼓式刹车。
随着液压技术的发展,安全可靠的液压制动刹车系统广泛在汽车上应用。
汽车制动液就是用于汽车液压制动系统的液体。
尽管刹车系统的机构不断改进。
但在刹车系统里担任制动的刹车油的工作原理却是不变的。
当司机踩刹车时,从脚踏板上踩下去的力量,由刹车总泵的活塞,通过制动液传递能量到车轮各分泵,使摩擦片涨开,达到停止车辆前进的目的,当停止刹车时,返回弹簧拉回摩擦片到原来的位置。
汽车制动液要保证车辆在严寒和酷暑的气温条件下。
在高速、重负荷、大功率及频繁制动的操作条件下都能有效、可靠地保证汽车制动灵活,确保行驶安全。
汽车制动液的性能要求
随着汽车性能的提高,对汽车制动液的要求亦愈来愈高,现代的汽车制动液应具备下列性能:
1,高沸点现代汽车刹车系统,由于汽车平均速度的增加及密闭式车轮设计导致空气流动不好,使刹车油要承受较高的温度,因此刹车油的沸点要高,以防刹车油因汽化而产生气阻,使刹车失灵。
汽车制动液规格指标中的平衡回流沸点就是用来评价刹车油的高温抗气阻性能。
平衡回流沸点越高,高温抗气阻性能越好。
2,适宜的粘度和高的稳定性由于汽车制动液的工作条件,要求在高温和低温时都有适宜的粘度、使制动液在高温时不会因粘度太低而造成机械磨损及从总泵或分泵处泄漏,在低温时也不会因粘度过大导致传动不良及刹车失灵。
3,良好的金属保护性汽车制动系统中有各种金属零部件,制动液中的组分不应对零部件产生腐蚀,否则会使制动泵中的活塞和缸壁间隙增大,产生泄漏,导致压力下降,制动失灵。
4,与橡胶的配伍性好制动液不能使系统中的橡胶密封件及皮碗产生软化、溶胀、溶解、固化和紧缩。
一般要求刹车油能使橡胶件有一定的膨胀性、以提供适当的轴封、有效的润滑与抗磨损性能。
5,较高的水分容纳性刹车系统的设计,无法完全阻止水分进入刹车系统,而水分的进入会使刹车油的沸点及粘度下降,影响刹车性能。
因此刹车油要评定湿平衡回流沸点,与干平衡回流沸点愈接近则性能愈好。
6,pH值呈微碱性要求刹车油呈微碱性是因为刹车油呈酸性时会加速对制动系统金属零部件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