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概率安全分析软件开发及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2.17 MB
- 文档页数:32
软件研发过程测试中测试原则及测试策略分析摘要:在软件的全寿命周期内,软件的测试是对软件产品进行评估与改善的一个环节。
高品质的软件测试,能够侦测到更多软体错误。
由于在软件开发阶段,由于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因素,使得对其进行的测试没有参照物,所以对其进行评价是比较困难的。
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其复杂的性能,在实际应用中,其测试所需的时间将达到整个系统的40%,在某些对可靠性有极高需求的系统中,更是达到了60%以上。
因而,寻求高质量的软件测试策略变得越来越紧迫。
在此基础上,对软件研发过程的测试原理和测试策略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关键词:软件研发;过程测试;测试原则;测试策略;策略分析引言软件测试是保证软件产品的品质的一种主要方法,它可以确定软件产品的正确与完整程度。
比如,对各种输入都有准确的结果,并且有能力在规定的时限之内,进行一次测试。
随着系统的日趋复杂化,对系统的需求也愈加强烈。
为了更好地控制软件的测试流程,需要对测试的方式进行优化。
软件的测试过程应该是规范的,有序的,系统的。
一个适合于测试过程管理工具,既能为软件开发人员创造一个更好的软件开发平台,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测试效率和质量。
为了满足使用者的需要,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一、对软件开发流程进行测试的基本原理(一)顾客导向;一切的软件测试都应该基于用户的需要。
对使用者而言,最大的bug就是不能让使用者满意的产品。
在对系统进行测试时,要按照用户的要求对系统进行设计,然后按照用户的操作方式对系统进行测试与评价。
(二)标准化方案。
在一个软件的测试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它的测试方案。
在对软件进行测试时,要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不能出现随机现象。
(三)时效性。
测试启动得愈快,在错误被找到之后进行修正所需花费的成本就愈少。
编制完善的软件测试计划,并对所需之成果作出评判,以规避测试中之危险,及早找出软体弱点及瑕疵,减少软体修补费用,提升软体品质。
(四)品质指标。
软件可行性分析报告篇1I引言目地近年来,生产的工业化速度迅速加快,生产的产品数量猛增,给传统的仓库管理方式手工作业带来了很大的负担,今天的仓库作业和库存控制作业已十分多样化,复杂化,靠人工去记忆去处理已十分困难,且出现错误的可能性很大。
如果不能保证正确的进货、验收、质量保证及发货,就会导致浪费时间,产生库存,延迟交货,增加成本,以致失去为客户服务的机会。
本文正是为解决这个问题而作。
预期对象未进行计算机管理或未进行数字化管理的中小型企业仓库项目名称仓库条码管理系统II前提要求仓库管理系统要具备仓库管理的所有功能如:入库,出库,盘点库存等操作;目标1.人力与设备费用的减少;2.处理速度的提高;3.控制精度的提高;4.人员利用率的改进。
其它1.建议仓库管理系统生命最少为5年。
2.系统制作周期约为4个月:2008年3月起至2008年7月止。
III 现有工作方式的分析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A.入库:生产包装完成后,经检验确认合格,贴上物料标签,仓库人员点收数量确认,填写单据并输入计算机系统,比较容易出错误。
B.出库:根据生产或销售的出货单进行点数备货,并放入指定区域待出库。
C.盘点货物:打印出盘点单,仓库人员根据盘点单在仓库区域找到对应的物料进行点数并将数填入报表中,出错率较高。
工作负荷仓管人员的工作较繁琐且劳累,更易疲倦,因此出错的可能性较大。
费用开支因为仓库实行全部人工管理,所以要为此支付多个仓管的工资费用及日用品票据纸张等的消耗费用。
人员主要是仓库管理人员较多。
设备所用设备较少,多为较简单的设备,因此工作效率非常低。
局限性处理事务的时间赶不上需要,响应不及时,数据存储能力不足等。
IV仓库条码管理系统仓库条码管理系统的优点1. 提高数据输入速度A.条形码采集器可以在现场快速读入数据(物料编号或之前有关的组合等),并存储在机器内存中,通过与计算机相连后直接将现数据快速的导入到计算机系统中并形成单据内容B.相比于传统的作业模式,节省了手工抄写与键盘录入计算机系统的时间,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2. 提高数据的准确性A.现在的条形码的生成与识别技术都发展到了非常成熟的地步,对条形码的打印输出要求很低,普通的条形码读取设备(采集器、扫描枪等)可以准确地读出数据,而对于操作人员的要求也不高,只要条形码可以读取的范围内就可以了,并且采集器可以发出相当明显的成功读取提示音B.如果是传统的作业模式,在抄写物料编号及比对物料编号的环节都更容易出错,数据的准确性对人为的工作态度关系很大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A.货物入库系统:标签中包含条形码,用采集器收集物料编号及其对应数量,导入计算机系统,充分保证物料编号与数量的准确性,相对于传统方式,用数据采集及导入系统代替抄写物料编号、数量及输入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在保证数据准确性的同时可以加快数据的录入速度B.货物出库系统:在按单出货时同时与采集器读取数据,导入系统与原单据进行比对,可以及时发现差异进行改单或发错的物料,进一步保证了单据的准确性,相对于传统方式,备货时的数据采集校对也是属于一个附加的环节,通过这个环节可以充分保证单据准确性增加了部分时间入人力,工厂可以根据实际是否要此环节C.货物盘点系统:对于全面盘点或指定区域盘点,可以直接用采集器依物料的摆放顺序读取物料编号及对应数量资料,然后导入计算机系统中与帐面数量进行对比,得出盈亏情况。
关于发布《概率安全分析技术在核安全领域中的应用》(试行)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推动概率安全分析在我国核安全领域中的应用,提高核动力厂安全水平和核安全监管效率,现发布《概率安全分析技术在核安全领域中的应用》(试行)。
请各有关单位将试行中发现的问题和有关建议及时反馈给我局。
特此通知。
联系人:核安全管理司蒋帆电话:(010)66556359核与辐射安全中心柴国旱电话:(010)82212561附件:概率安全分析技术在核安全领域中的应用(试行)二○一○年二月八日主题词:环保核安全政策概率分析通知附件:技术政策:概率安全分析技术在核安全领域中的应用(试行)1 引言近年来,概率安全分析技术已取得重大进展,在主要核电国家,概率安全分析技术已不仅仅停留在对核设施安全水平的评估,而且对于进一步深入认识核安全问题,乃至对核安全目标及核安全要求的确定都在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国际上以风险为指引的监管模式已逐渐发展成熟,为提高核安全监管效率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国内,概率安全分析技术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具备了较好的技术基础。
2004年修订发布的《核动力厂设计安全规定》及《核动力厂运行安全规定》明确提出了必须完成核动力厂的概率安全分析、以及必须考虑使用概率安全评价作为定期安全审查的输入等要求。
2006年发布的核安全导则《核动力厂安全评价与验证》对概率安全分析的方法、范围以及需要满足的目标都给出了明确的指导。
为了积极、有步骤地推动概率安全分析技术在国内核安全领域中更深层次应用,并为概率安全分析技术的全面推广应用积累经验,制定概率安全分析技术在核安全领域中应用的技术政策很有必要。
国家核安全局希望本技术政策的实施将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核动力厂安全水平以及核安全监管活动的效率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希望为未来相关核安全法规的修订或制订提供良好的基础。
必须指出,本技术政策只是现行核安全法规在核动力厂某些方面要求的一些原则性补充或延伸,而不是对概率安全分析要求的全面阐述。
第27 卷第3 期核科学与工程Vol. 27 No. 3 2007 年9 月Chinese Journal of Nuclea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ep . 2007大型集成概率安全分析软件系统的研究与发展吴宜灿1 ,刘萍1 ,胡丽琴1 ,张士杰1 ,王海涛1 ,李亚洲1 ,聂淼1 ,麻晓敏1 ,袁润1 ,李媛媛1 ,汪建业1 ,王世鹏1 ,陈海燕2(11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安徽合肥230031 ;21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工程核电技术研究院,广东深圳518124)摘要: FDS 团队在广泛调研和深入分析国际现有概率安全分析软件及其关键技术的基础上,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概率安全分析软件系统RiskA 。
该软件提供了系统建模、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不确定性分析、可靠性数据管理与分析、敏感性分析和重要度分析等概率安全分析所需的基本功能。
介绍RiskA 的设计思想、总体结构、主要功能、技术特点和相关测试与应用等。
关键词:概率安全分析;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 P SA 软件中图分类号: T L 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25820918 (2007) 0320270207Development of an integrated probabil istic saf e tyassessment programWU Yi2can1 , L IU Ping1 , HU Li2qin1 , ZHA N G Shi2jie1 , WAN G Hai2tao1 ,L I Ya2z ho u1 , N IE Miao1 , MA Xiao2min1 , YUA N Run1 , L I Yuan2yuan1 ,WAN G Jian2ye1 , WA N G Shi2p eng1 , CH EN Hai2yan2(11 Hef ei Institut es of Physical Science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Hef ei of Anhui Prov. 230031 ,China ;21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Shenzhen of Guangdong Prov. 518124 , China)Abstract :An integrated Probabilistic Safety A ssess ment ( PSA) program named Ris kA has been developed , which can be applied to Fault Tree A nalys is , Event Tree A nalys is , U ncertainty Analys is, Sensitivity A nalys is , Importance A nalys is , Reliability Data Anal2 ysis and Management . A n overview of t he architect ure and f unctions of Ris kA is presen2 ted in t his paper , as well as t he testing and application. The algorithms for Fault Tree Analys is , Event Tree A nalys is and Uncertainty A nalys is are also pres ented.Key words :p robabilistic safety assess ment ; fault t ree analys is ; event t ree analys is ; PSA software收稿日期:2007205210 ;修回日期:2007208201作者简介:吴宜灿(1964 —),男,安徽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从事先进核能系统相关研究工作概率安全/ 风险分析( PSA , Probabilistic Safety A ss ess ment) 方法是20 世纪70 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系统工程方法,在核能及其他高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 ] 。
工艺安全之概率安全分析(PSA)及应用概率安全分析(PSA)介绍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核电厂的安全评价基于确定论安全分析(DSA,DeterministicSafetyAssessment)方法,即通过分析核电设施针对一系列最大可信设计基准事故的响应和后果,确定设计是否可以达到事故的容忍、处理及放射性物质的包容能力。
然而确定论安全分析方法有其限制,如:过于关注设计基准事故,可能忽略其他事故;对于最大可信事故(设计基准事故)的确定往往有很大主观因素;无法考虑多重设备/人员失效的叠加情况;可能导致过分保守的设计等。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之后,美国三里岛核事故和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让核电业界开始思考单纯基于确定论分析的核电站安全管理体系是否能够充分确保核安全。
概率安全分析(ProbabilisticSafetyAssessment/PSA)作为一种定量安全评价方法开始大量应用,主要用于验证电站堆芯损伤频率和大量放射性释放概率与安全目标的一致性,系统性地识别核电设施的薄弱环节。
概率安全分析(PSA)方法通过计算实际数值来确定发生问题的可能性和后果,从而估计风险,并提供对核电厂设计和运行的优缺点的见解。
当前在核电行业中,概率安全分析已经与确定论分析方法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并均为核电设施安全评审的必需要素。
PSA方法具有以下特点:严格的系统化分析工具可以实现多专业的信息整合能够考虑复杂的交互和系统间的相关性能提出定性和定量的设计建议能为决策提供定量度量指标能够明确的强调并处理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PSA在核电厂运行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在核电厂安全设计中进行了大量的PSA分析工作后,人们开始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PSA方法和结果,特别是用于指导核电厂的生产运行。
在运行中,通过将PSA融入核电安全事务的决策体系,有助于识别安全事项的重要程度,将安全投入与该事项的安全重要度相适应,从而实现降低风险的措施的效果和代价的平衡。
这种新的决策框架在核电行业被称为风险指决策体系(见下图)。
安全技术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中的实践侯沛英发布时间:2021-09-29T03:36:53.622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9期作者:侯沛英[导读] 计算机网络时代到来,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促使各种生产经营活动效率和质量得到提升,并为社会发展创造了更多的价值,计算机网络在使用时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具有海量信息、数据、功能,这种现状也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问题。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安全技术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中的实践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侯沛英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信息技术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010010摘要:计算机网络时代到来,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促使各种生产经营活动效率和质量得到提升,并为社会发展创造了更多的价值,计算机网络在使用时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具有海量信息、数据、功能,这种现状也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问题。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安全技术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中的实践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安全技术;计算机;软件开发引言随着现阶段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起到的作用不断加大,计算机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是有利就有弊,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尤其是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黑客利用网络不断地攻击人们的电脑,给人们的信息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1安全技术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中的实践必要性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中安全技术应用至关重要,能对计算机系统运行安全性、稳定性有效保护。
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中,各类软件均对应着专属系统。
当安全技术应用价值较低,将会导致计算机系统被不法分子入侵,或是受到多类病毒侵害,将会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对计算机系统、应用软件产生损坏,还会对诸多软件用户个人信息安全产生较大影响,不利于社会稳定发展。
安全技术高效化应用能对系统有效保护,全面提升系统整体风险防控能力,提高计算机软件运行效率。
安全保护系统应用中更注重对各类风险实施有效防控,对软件优化、升级也具有重要价值。
概率安全分析-科大(胡丽琴基本概念与意义—风险风险:“生命与财产损失或损伤的可能性”风险的分类:个人风险、社会风险基本概念与意义—PSA概率安全分析:70年代以后, 定量的工程安全评价方法。
该方法先确定系统所有潜在的事故,求出各种事故发生的概率,结合事故的后果来计算风险,以风险的大小确定系统的安全程度。
确定系统所有潜在的事故,并计算其发生频率识别设计中的缺陷、评价不同的设计选择方案识别各系统和部件的重要性为系统的运行、维修和决策提供依据与确定论分析的关系(PSA是确定论分析的辅助和补充)对事故的分类不同(最根本的区别)确定论:“可信”和“不可信”PSA:随机事件;概率有大小之别对事故后果的理解不同确定论:最大可信事故发生时,对周围居民造成的危害;PSA:后果的数学期望, 即风险=∑概率*后果。
易于公众理解的程度确定论:以外泄的辐射剂量为评价标准,不具可比性;PSA:风险具有可比性,单位为每年死亡人数/年人均死亡率。
确定论:分析事故发生对系统状态的影响(温度、压力等)PSA:确定事故序列,并分析各种事故的发生频率和造成的后果二.PSA内容与过程PSA分析过程PSA三个级别一级PSA(分析电站设计弱点,防止堆芯损坏的途径)对电厂系统和安全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确定造成堆芯损坏的事故序列,求出反应堆每运行年发生堆芯损坏的频率。
二级PSA 一级PSA分析结果加上安全壳响应的评价。
确定放射性物质的释放途径/量及发生频率。
三级PSA 二级PSA结果加上厂外后果的评价,分析放射性物质在环境中的迁移,求出厂外不同距离处放射性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按风险的概念确定放射性事故造成的后果。
始发事件确定与分组始发事件:造成核电厂扰动并有可能导致堆芯损坏的事件。
它究竟能否造成堆芯损坏,依赖于电厂各个缓解事故系统是否能够成功运行。
分类:内部事件和危害(内部和外部)始发事件确定确定方法:工程评价法主逻辑框图法(MLD)故障模式影响分析法(FMEA)始发事件分组原则相同的前沿系统成功准则相同的特殊条件(对操作员要求、电厂自动响应)能利用相同的事件树/故障树进行分析故障模式影响分析-FMEA事故序列确定与ETA事故序列—始发事件发生后导致的电站状态一个始发事件多个事故序列分析方法:将序列转换成故障树进行分析可靠性分析与FTA 可靠性分析法—故障树分析法,Markov法,可靠性框图法,GO图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