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9学年上学期八年级历史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15 MB
- 文档页数:5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精品试题(含答案):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 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1.长征开始(1)背景: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使国民党统治集团大为震惊。
从1930年底开始,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结果都被红军粉碎。
(2)长征原因①根本原因: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
②直接原因:1933年秋,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
红军英勇奋战一年,付出了重大牺牲,也没能打破敌人的“围剿”,反而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
(3)开始: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2.遵义会议(1)背景: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红军冲破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但人员损失惨重。
博古等人执意要去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但敌人已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了重兵。
在这危急时刻,毛泽东果断建议红军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
于是,红军强渡乌江,攻克贵州北部重镇遵义。
(2)召开:1935 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3)主要内容: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4)意义: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知识点2 过雪山草地3.背景:遵义会议后,红军经过整编,提高了战斗力。
4.军事行动(1)毛泽东指挥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佯攻贵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2)红军挥师北进,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
(3)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过了大雪山,走过了茫茫草地,突破敌人重兵把守的天险腊子口,进入甘肃。
1
(2018年广东广州模拟)毛泽东说:“中国的革命,自从一九二四年开始,就由国共两党的情况起着决定的作用……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这时“中国的革命……获得了巨大的成就”的最重要原因是
A.民族工业的发展B.黄埔军校的建立
C.国共两党的合作D.国民政府的成立
C
理解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1.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两党的齐心协力及其他革命阶级的积极支持,为胜利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这是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最主要原因。
学科%网。
学习资料专题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01 知识管理知识点1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长征开始:1933年,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因第________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________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遵义会议: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________”的错误,肯定了________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会议确立了以________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________,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________的标志。
知识点2过雪山草地经过:遵义会议——四渡________(打乱敌人追剿计划)——巧渡________(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强渡大渡河,飞夺________——翻雪山——过草地。
知识点3红军胜利会师陕甘胜利会师: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陕西________会师。
1936年10月,红二、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________会师。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长征意义:粉碎了____________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________。
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________,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02 基础过关知识点1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1.一个美国知名学者在谈到某次战略转移时说道:“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斗。
”这里的“行军”指的是( )A.北伐战争 B.红军长征 C.秋收起义 D.武昌起义2.“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
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
”这首诗是朱德为纪念遵义会议而作。
2019年精选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13 红军不怕远征难习题精选九十六第1题【单选题】下列会议在中共党史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深远的伟大意义。
会议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③①②④B、②③①④C、④③①②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红军被迫长征到取得胜利,这一历程说明( )①中国共产党开始领导武装斗争②中国革命重心从城市转移到了农村③中国革命道路艰难曲折④中国革命需要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小明中考后准备参加“重走长征路”旅游活动,如果你是导游,请你为小明选择一条最合适的旅游线路( )A、上海——瑞金——武汉——吴起镇B、上海——遵义——西安——吴起镇C、瑞金——武汉——西安——会宁D、瑞金——遵义——吴起镇——会宁【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瑞金一遵义一泸定桥一懋功一吴起镇一会宁”反映的是下列哪一事件的行动路线?( )A、太平天国起义B、北伐战争C、红军长征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遵义已被列为我国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下列历史事件与之联系最为紧密的是(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B、红军三大主力会师C、红军长征的出发点D、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整整奋斗了28年。
“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
其中与“力挽狂澜”相对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一大召开B、遵义会议C、工农武装割据D、七届二中全会【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1933年,中央苏区进入全盛期,工农红军有28万人,苏区总面积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50万。
中央苏区的发祥地在( )A、瑞金B、瓦窑堡C、延安D、井冈山【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2016年10月,央视播出八集纪录片《长征》,下列说法与节目内容相符的是( )A、节目纪念了长征胜利70周年B、八路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开始长征C、长征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出发D、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答案】:【解析】:第9题【问答题】阅读下面的歌谣,找出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七课同步练习(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急切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
”“红军急切上征途”的主要目的是( )A.准备北上抗日B.保存实力,进行战略转移C.红军的- -种战略战术D.扩大革命根据地,传播革命火种2、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下列关于遵义会议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A.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B.是在长征结束以后召开的C.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D.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3、(内蒙古赤峰中考)2016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
下列长征中发生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四渡赤水河②飞夺泸定桥③渡过金沙江④爬雪山过草地A.①②③④B.③①④②C.②①④③D.①③②④4、 (江苏宿迁中考)毛泽东感慨地说:“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 ……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
”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于( )A.瑞金B.遵义C.会宁D.吴起镇5.1934年10月,党中央被迫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这是因为( )A.国民党的势力越来越大,威胁到革命根据地B.蒋介石调集军队“围剿”革命根据地C.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D.红军要北上领导全国人民抗日6.下图所示地点发生的事件,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这一地点是( )A.汉口B.遵义C.吴起镇D.会宁7.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是(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井冈山会师D.遵义会议8.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
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18 战略大决战人教版习题精选第四十一篇第1题【单选题】适合填写在下图所示“?”处的内容是( )A、台儿庄战役B、百团大战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
下列城市在解放战争期间与上述评价最相关的是( )A、沈阳B、徐州C、北平D、南京【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1948年10月,东北人民解放军攻占锦州,截断了敌人撤向关内的退路,对敌人形成“关门打狗”的态势。
这一经典战例发生在A、辽沈战役期间B、淮海战役期间C、平津战役期间D、渡江战役期间【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徐州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多次重大战役都围绕着徐州展开。
其中,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与此有关的重大战役分别是( )A、百团大战和台儿庄战役B、台儿庄战役和淮海战役C、平型关大捷和平津战役D、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如图是我军某一战役的作战形势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B、结束了国民党反动统治C、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战役D、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的基础【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国人民斗争的双重历史任务。
下列重大历史事件按发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北伐战争②渡江战役③武昌起义④百团大战A、①③②④B、①③④②C、③①②④D、③①④②【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毛泽东经历的历史事件中,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到上海参加中共一大②飞往重庆与蒋介石谈判③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④指挥三大战役并取得胜利A、②③①④B、①③④②C、③②①④D、①③②④【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毛泽东生前写下了不少诗词,每一首背后都有一件或数件中国近现代史上惊天动地的大事。
1
一、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1.战略转移
(1)背景:从 年底开始,国民党反动派对 革命根据地连续进行了 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结果都被红军粉粹。
年秋, 对 革命根据地发动第 次“围剿”。
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 和军事顾问 等人在军事指挥上“ ”的错误,红军英勇奋战一年,付出了重大牺牲,也没能打破敌人的“围剿”,反而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
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 革命根据地,进行 。
(2)概况: 年 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八万多人突围西进,开始 。
红军拼死冲杀,冲破了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但人员损失惨重。
博古等人执意要去湘西,但敌人已在路上布下重兵,企图一举消灭红军。
在危急时刻, 果断建议红军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 前进。
于是,红军强渡乌江,攻克贵州北部重镇 。
2.遵义会议
(1)概况: 年 月,中共中央在 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纠正 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 ”的错误,肯定了 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 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 、 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1
(2017年江苏镇江模拟)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某中学暑期组织“红色记忆”考察团,分赴延安、吴起镇、井冈山、遵义四地实地考察。
其中,贵州遵义考察团考察的主题最恰当的是
A.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B.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生死攸关,成熟标志
D
1935年1月15日,党中央在遵义城琵琶桥(后改名子尹路、又改称红旗路)东侧87号原贵州军阀师长柏辉章的公馆里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
出席会议的有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云、张闻天(洛甫)、秦邦宪(博古)、刘少奇、王稼祥、邓发、何克全(凯丰),中央秘书长邓小平,红军总部和各军团负责人刘伯承、李富春、。
第十七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内容标准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知道遵义会议,认识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一、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1.1933年秋,________调集50万军队,对________发动第五次“围剿”。
由于_____和_____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红军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2.1934年10月,红军开始________。
因红军损失惨重,_______提出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
红军强渡乌江,攻克了________。
3.1935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______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______,挽救了______,挽救了______,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走向的标志。
二、过雪山草地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红军四渡_______,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渡过________ ,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
强渡_______,飞夺_______,翻过大雪山,走过草地,突破腊子口,进入________。
三、红军胜利会师陕甘1.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带领________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2.1936年10月,_____和_____到达甘肃会宁地区,与前来接应的_____胜利会师。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3.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_____的企图,保存了_____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_____,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遵义历年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下列哪项是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A. 1934年B. 1935年C. 1936年D. 1937年答案:B2. 遵义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什么?A. 土地革命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 党的建设D. 红军战略转移答案:D3. 遵义会议确立了谁的军事领导地位?A. 毛泽东B. 周恩来C. 朱德D. 刘少奇答案:A4. 遵义会议后红军进行了哪次著名的军事行动?A. 四渡赤水B. 长征C. 百团大战D. 抗日战争答案:A5. 遵义会议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意义是什么?A.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B. 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C. 标志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D.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答案:B6. 遵义会议后红军的总指挥是谁?A. 毛泽东B. 周恩来C. 朱德D. 彭德怀答案:C7. 遵义会议的召开地点是哪里?A. 贵州省遵义市B. 四川省成都市C. 云南省昆明市D.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答案:A8. 遵义会议后红军的目的地是哪里?A. 陕北B. 东北C. 西藏D. 新疆答案:A9. 遵义会议期间,红军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什么?A. 粮食短缺B. 武器装备落后C. 敌人的围追堵截D. 以上都是答案:D10. 遵义会议对于中国革命的影响是什么?A. 确立了党的正确领导B. 促进了土地革命的深入发展C. 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1. 遵义会议的主要成果包括哪些?A. 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B. 纠正了“左”倾错误C. 制定了红军北上的战略方针D. 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答案:ABC2. 遵义会议后红军进行的军事行动中,以下哪些是正确的?A. 四渡赤水B. 强渡大渡河C. 飞夺泸定桥D. 长征答案:ABCD3. 遵义会议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意义包括哪些?A. 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B. 纠正了“左”倾错误C. 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D. 促进了土地革命的深入发展答案:ABC4. 遵义会议后红军面临的主要困难包括哪些?A. 粮食短缺B. 武器装备落后C. 敌人的围追堵截D. 内部分裂答案:ABC5. 遵义会议对于中国革命的影响包括哪些?A. 确立了党的正确领导B. 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C. 促进了土地革命的深入发展D. 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题)1. 遵义会议是在1935年召开的。
2019-2020学年度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13 红军不怕远征难复习巩固第二十篇第1题【单选题】2015年1月15日《人民日报》刊文:“这次会议(召开后)党和红军立刻呈现全新的面貌,显示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四渡赤水,抢渡金沙和大渡河,挥师北上,到达陕北,取得长征的胜利。
”这次会议使“党和红军立刻呈现全新的面貌”的原因是( )A、作出了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决定B、初步实现了国共两党之间的第二次合作C、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领导地位的确立D、把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毛泽东在《长征》中写道:“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诗中“三军过后尽开颜”的时间是( )A、1933年10月B、1935年1月C、1936年10月D、1935年10月【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其会师地点在( )A、陕北吴起镇B、江西瑞金C、甘肃会宁D、贵州遵义【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会议在中共党史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深远的伟大意义。
会议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③①②④B、②③①④C、④③①②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红军( )A、千里跃进大别山B、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C、两万五千里长征D、开辟敌后战场【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红色旅游是青少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方式之一。
小明同学暑假将外出旅游,请你为他先选择一处目的地。
该地曾发生过的历史事件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上海B、南昌C、南京D、遵义【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关于长征历史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A、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B、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C、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准备了条件D、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为纪念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某次会议,朱德元帅曾赋诗一首:“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
遵义会考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下列关于遵义会议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
B.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C. 遵义会议是在长征途中召开的。
D. 遵义会议是在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召开的。
答案:D2. 下列关于长征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为了躲避国民党军队的围剿而进行的一次战略转移。
B. 长征的起点是江西瑞金,终点是陕西延安。
C. 长征期间,红军经历了五次反“围剿”。
D. 长征的总里程超过了二万五千里。
答案:D3. 下列关于抗日战争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
B. 抗日战争的胜利,标志着中国近代史上的反侵略战争取得了完全胜利。
C. 抗日战争期间,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
D. 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答案:D4. 下列关于解放战争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 解放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之间的战争。
B. 解放战争的目的是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
C. 解放战争期间,人民解放军采取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方针。
D. 解放战争的胜利,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答案:D5. 下列关于新中国的成立,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C. 新中国的成立是在1949年10月1日。
D. 新中国的成立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取得的。
答案:C6. 下列关于土地改革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 土地改革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重要任务。
B. 土地改革的目的是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实现土地的国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