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创建输出报表)
- 格式:ppt
- 大小:122.50 KB
- 文档页数:22
第十二章政府会计报表12.7 预算结转结余变动表一预算结转结余变动表及其内容二预算结转结余变动表的填列方法一、预算结转结余变动表及其内容☐预算结转结余变动表是反映单位在某一会计年度内预算结转结余的变动情况的报表。
☐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结转结余变动表由表首标题和报表主体构成。
◆报表主体部分包括编报项目、栏目及金额。
☐本表“本年数”栏反映各项目的本年实际发生数。
☐本表“上年数”栏反映各项目的上年实际发生数,应当根据上年度预算结转结余变动表中“本年数”栏内所列数字填列。
(一)“年初预算结转结余”项目“年初预算结转结余”项目,应当根据本项目下“财政拨款结转结余”“其他资金结转结余”项目金额的合计数填列。
1.“财政拨款结转结余”项目,根据“财政拨款结转”“财政拨款结余”科目本年年初余额合计数填列。
2.“其他资金结转结余”项目,根据“非财政拨款结转”“非财政拨款结余”“专用结余”“经营结余”科目本年年初余额的合计数填列。
(二)“年初余额调整”项目“年初余额调整”项目,根据本项目下“财政拨款结转结余”“其他资金结转结余”项目金额的合计数填列。
1.“财政拨款结转结余”项目,根据“财政拨款结转”“财政拨款结余”科目下“年初余额调整”明细科目的本年发生额的合计数填列;如调整减少年初财政拨款结转结余,以“-”号填列。
2.“其他资金结转结余”项目,应当根据“非财政拨款结转”“非财政拨款结余”科目下“年初余额调整”明细科目的本年发生额的合计数填列;如果调整减少年初其他资金结转结余,以“-”号填列。
(三)“本年变动金额”项目“本年变动金额”项目,应当根据本项目下“财政拨款结转结余”“其他资金结转结余”项目金额的合计数填列。
1.“财政拨款结转结余”项目,应当根据本项目下“本年收支差额”“归集调入”“归集上缴或调出”项目金额的合计数填列。
(1)“本年收支差额”项目,根据“财政拨款结转”科目下“本年收支结转”明细科目本年转入的预算收入与预算支出的差额填列;差额为负数的,以“-”号填列。
第十二章政府会计报表12.3 收入费用表一收入费用表及其内容二收入费用表的编制三收入费用表报的编制实例一、收入费用表及其内容☐收入费用表是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在一定会计期间的事业成果及其分配情况的会计报表,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在某一会计期间内各项收入、费用和结转结余情况。
☐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费用表由表首标题和报表主体构成。
报表主体部分包括编报项目、栏目及金额。
1.“本期收入”项目,应当根据“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经营收入”“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投资收益”“捐赠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其他收入”项目金额的合计数填列。
2.“财政拨款收入”项目,应当根据“财政拨款收入”相关明细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填列。
(一)本期收入3.“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经营收入”“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捐赠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其他收入”项目,应当根据科目的本期发生额直接填列。
4.“投资收益”项目,应当根据“投资收益”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填列;如果为投资净损失,以“-”号填列。
(一)本期收入1.“本期费用”项目,应当根据“业务活动费用”“单位管理费用”“经营费用”“资产处置费用”“上缴上级费用”“对附属单位补助费用”“所得税费用”和“其他费用”项目金额的合计数填列。
2.“业务活动费用”“单位管理费用”“经营费用”“资产处置费用”“上缴上级费用”“对附属单位补助费用”“所得税费用”“其他费用”项目,应当根据科目的本期发生额直接填列。
(二)本期费用“本期盈余”项目,应当根据“本期收入”项目金额减去“本期费用”项目金额后的金额填列;如果未负数,以“-”号填列。
(三)本期盈余【例】某事业单位2×19收入、费用类科目发生额如表1所示。
该事业单位无所得税缴纳义务。
表1 收入、费用类科目发生额表(1)本期收入本期收入=10 000 000+1 824 000+6 180 000+300 000+252 000+200 000+10 000+75 000+20 000+20 000+144 000=19 025 000(元)(2)本期费用本期费用=11 000 000+200 000+156 000+280 000+5 320 000+1 512 000+60 000=18 528 000(元)(3)本期盈余本期盈余=19 025 000-18 528 000=497 000(元)表2 收入费用表表2 收入费用表谢谢。
第十二章政府会计报表12.2.1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一资产负债表及其内容二资产类项目“期末余额”的填列方法三负债类项目“期末余额”的填列方法四净资产类项目“期末余额”的填列方法一、资产负债表及其内容☐资产负债表是反映单位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反映事业单位在某一特定日期的全部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的情况。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表由表首标题和报表主体构成。
报表主体部分包括编报项目、栏目以及金额。
☐资产负债表的“年初余额”栏内各项数字,应当根据上年年末资产负债表“期末余额”栏内数字填列。
资产类项目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占用或者使用的资产情况,一般根据会计账簿中资产类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直接填列、合并填列、分析填列等。
1.“短期投资”“财政应返还额度”“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待摊费用”“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无形资产原值”“无形资产累计摊销”“工程物资”“在建工程”“研发支出”“公共基础设施原值”“公共基础设施累计折旧(摊销)”“保障性住房原值”“保障性住房累计折旧”“政府储备物资”“文物文化资产”“长期待摊费用”项目,应当根据科目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
2.“货币资金”项目应当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科目的期末余额的合计数填列;若单位存在通过“库存现金”科目核算的受托代理资产还应当按照前述合计数扣减去“库存现金”等科目下“受托代理资产”明细科目的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3.“应收账款净额”项目,应当根据“应收账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坏账准备”科目中对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的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4. “其他应收款净额”项目,应当根据“其他应收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坏账准备”科目中对其他应收款计提的坏账准备的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5.“存货”项目,应当根据“在途物品”“库存物品”“加工物品”科目的期末余额的合计数填列。
6.“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项目,应当根据“长期债券投资”等科目的明细科目的期末余额分析填列。
第12章财务报告财务报告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下列组成部分:(1)资产负债表;(静态报表、帐户式结构)(2)利润表;(动态报表、多步式结构)(3)现金流量表;(动态报表)(4)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变动表;(5)附注。
财务报表的列报基础是:持续经营。
财务报表中的资产项目和负债项目的金额、收入项目和费用项目的金额不得相互抵销,但满足抵销条件的除外。
下列两种情况不属于抵销,可以净额列示:(1)资产项目按扣除减值准备后的净额列示,不属于抵销。
(2)非日常活动产生的损益,以收入扣减费用后的净额列示,不属于抵销。
例如非流动资产处置形成的利得和损失,应按处置收入扣除该资产的账面金额和相关销售费用后的余额列示。
企业应当在财务报表的显著位置至少披露下列各项:1.编报企业的名称;2.资产负债表日或财务报表涵盖的会计期间;3.人民币金额单位;4.财务报表是合并财务报表的,应当予以标明。
企业至少应当按年编制财务报表。
年度财务报表涵盖的期间短于一年的,应当披露年度财务报表的涵盖期间,以及短于一年的原因。
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内容及结构资产负债表属于静态报表,是特定日期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报表。
资产和负债应当分别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列示。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资产,应当归类为流动资产:1.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耗用;2.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3.预计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变现;4.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交换其他资产或清偿负债的能力不受限制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允许抵销和不得相互抵销的要求(一)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相互抵销的条件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应当在资产负债表内分别表示,不得相互抵销。
但是,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以相互抵销后的净额在资产负债表内列示:1.企业具有抵销已确认金额的法定权利,且该种法定权利现在是可执行的;2.企业计划以净额结算,或同时变现该金融资产和清偿该金融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