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第七讲 计划.
- 格式:ppt
- 大小:216.50 KB
- 文档页数:20
第七章计划的基础一、什么是计划?计划的定义:计划包含定义组织的目标,制定全局战略以实现目标,以及开发一组广泛的相关工作计划以整合和协调组织的工作。
计划既关系到结果(做什么),也关系到手段(怎么做)。
正式计划和非正式计划二、为什么管理者要制定计划?1、计划的目的计划指明了方向,减少了环境变化的冲击,最小化了浪费和重叠,以及设立了控制的标准。
计划建立了协调,它给出了管理者和非管理者努力的方向。
计划还可以降低不确定性,通过迫使管理者具有前瞻性来降低不确定性。
计划可以减少活动的重叠和浪费。
最后,计划设定目标和标准,这些目标和标准可以用于控制。
2、计划和绩效制定计划的组织对绩效的影响通常是积极的,但我们不能说,有正式计划的组织总是比那些没有正式计划的组织绩效更好。
在计划和绩效关系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果如下:首先,正式的计划工作通常带来较高的绩效,较高的资产回报率,以及其他积极的财务结果。
其次,计划工作的质量以及实现计划的适当措施,通常要比计划工作本身对绩效的贡献更大。
再次,正式计划并不必然导致高绩效,外部环境的影响通常是更关键的。
最后,计划与绩效的关系还受到计划的时间结构的影响。
一般组织要改进它的绩效,至少需要4年期的系统性的正式计划工作。
三、管理者如何制定计划计划是管理的主要职能。
1、目标和计划在计划工作中的作用目标是个体、群体和整个组织期望的产出,它提供了所有管理决策的方向,构成了衡量标准,参照这种标准就可以度量实际工作的完成情况。
计划是一种文件,它规定了怎么实现目标以及通常描述了资源的分配、进度以及其他实现目标的必要行动。
初看上去,组织具有单一的目标似乎是显然的,但事实上各种组织都有多重目标。
不应当只强调单一目标,而忽略度量组织成功与否的其他目标,这些指标对于取得成功也是必不可少的。
陈述目标是一个组织向外界宣称的和试图使各种利益相关者相信的正式的陈述。
在组织所宣称的目标之间可能存在冲突,这是因为组织要满足各种类型利益相关者的要求,这些利益相关者通常采用不同的标准来评价一个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