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艺术活动大班《落叶》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5.62 MB
- 文档页数:10
幼儿园大班诗歌《落叶》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幼儿园大班诗歌《落叶》。
该诗歌选自教材的第七章节《秋天的色彩》,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秋天的特点,了解树叶为什么会变色、掉落;学习以诗歌的形式表达对秋天的情感和对自然现象的观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秋天的季节特点,认识到树叶变色、掉落是一种自然现象。
2.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学会用诗歌表达对秋天的感受。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学会用诗歌表达对秋天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秋天的季节特点,了解树叶变色、掉落的原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图片、视频、诗歌录音。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秋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秋天的特点,引导他们关注树叶的变化。
2. 新课导入:播放诗歌《落叶》的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秋天的季节特点,解释树叶为什么会变色、掉落。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户外收集不同颜色的树叶,观察树叶的形状和颜色。
5. 例题讲解:以《落叶》为例,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引导学生学会用诗歌表达对秋天的感受。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树叶,创作一首关于秋天的诗歌。
六、板书设计1. 《落叶》2. 内容:秋天的特点:树叶变色、掉落诗歌意象:金黄的落叶、瑟瑟的秋风诗歌创作方法:观察、想象、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秋天的树叶》为题,写一首描绘秋天树叶的诗歌。
2. 答案示例:秋天的树叶,金黄如画,风吹树叶飘,落地成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诗歌《落叶》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了秋天的季节特点,学会了用诗歌表达对秋天的感受。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创作情况,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更多关于秋天的素材,如树叶、果实等,创作一幅关于秋天的画作,进一步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幼儿园大班诗歌《落叶》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幼儿园诗歌精选》第四章《秋天的童话》,详细内容为诗歌《落叶》。
通过学习这首诗歌,让幼儿感受秋天的美丽,了解落叶的形成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认识并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树叶为什么会掉落。
2. 能够正确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的比喻和象征,如“金黄的舞者”、“大地妈妈的怀抱”等。
2. 教学重点:学会朗读诗歌,感受秋天的美丽,了解落叶的形成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挂图、诗歌录音、树叶模型。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秋天的特征,讨论树叶为什么会掉落。
2. 新课导入:播放诗歌《落叶》录音,让幼儿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读诗歌,讲解诗歌中的比喻和象征。
欢的树叶,并剪下来。
5. 随堂练习: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7. 课堂小结:再次朗读诗歌,让幼儿感受秋天的美丽。
六、板书设计1. 诗歌《落叶》2. 秋天的特征:金黄、落叶3. 树叶为什么会掉落?4. 诗歌中的比喻和象征七、作业设计示例答案:我画了一片金黄的树叶,它像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秋天到了,树叶离开了大树妈妈,飘落到地面上,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金黄色的地毯。
2. 作业要求:画面清晰,文字描述通顺,想象力丰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诗歌《落叶》让幼儿了解了秋天的特征,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理解诗歌的内涵,避免过于注重绘画技巧。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在课后收集不同种类的树叶,观察它们的形状和颜色,并与家长一起探讨树叶为什么会掉落。
在下一节课中,分享自己的发现。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的比喻和象征。
幼儿园大班诗歌《落叶》课件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诗歌教材第四章《秋天的诗》,详细内容为《落叶》一课。
通过学习这首诗歌,让幼儿感受秋天的气息,了解落叶的奥秘,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诗歌素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并背诵诗歌《落叶》。
2. 培养幼儿观察秋天景象的能力,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简单的词语描述落叶的颜色、形状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表达出落叶的颜色、形状等特点。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大自然的能力,感受秋天的气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图片、挂图、诗歌录音。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带领幼儿观察窗外秋天的景象,引导幼儿说出落叶的颜色、形状等。
(2)请幼儿收集不同形状的树叶,进行观察和交流。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播放课件,展示诗歌《落叶》的内容。
(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读诗歌,讲解诗歌的意思。
(3)引导幼儿关注诗歌中描述的落叶的颜色、形状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请幼儿用画笔和彩泥创作一幅关于落叶的画。
(2)鼓励幼儿用简单的词语描述自己的作品。
4. 课堂小结(5分钟)(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幼儿复述诗歌《落叶》。
(2)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创作的落叶画。
六、板书设计1. 《落叶》2. 诗歌内容:秋风起,树叶飘,黄黄的,像小船,绿绿的,像小岛,红红的,像火焰,落叶飘,秋天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秋天的画,并用诗歌《落叶》中的词语进行描述。
2. 答案示例:我画了一幅秋天的画,画面中有黄色的树叶,像小船一样飘落在湖面上。
还有绿色的树叶,像小岛一样漂浮在空中。
我用红色的彩泥点缀了一片片落叶,像火焰一样温暖了整个秋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观察幼儿对秋天的认识程度,以及他们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落叶》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美丽的秋天》章节中的《落叶》一课。
内容包括:认识秋天的落叶,了解落叶的特点和分类;学习用语言描述落叶的形状、颜色和质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秋天的落叶,认识不同种类的树叶,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2. 培养幼儿用语言描述落叶的形状、颜色和质感,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用语言准确描述落叶的形状、颜色和质感。
教学重点:认识秋天的落叶,了解落叶的特点和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树叶标本、挂图、黑板、粉笔。
学具:画纸、彩笔、树叶、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收集落叶,让幼儿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和质感,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
2. 新课导入(10分钟)① 通过PPT展示不同种类的树叶,让幼儿认识并了解落叶的特点。
② 教师讲解树叶的分类,让幼儿学会区分不同种类的树叶。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挑选几片具有代表性的树叶,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树叶的形状、颜色和质感。
4. 随堂练习(10分钟)① 教师发放树叶标本,让幼儿观察并描述树叶的特点。
② 幼儿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描述。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落叶》2. 内容:① 落叶的特点② 落叶的分类③ 描述落叶的形状、颜色和质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落叶,用语言描述其特点,并绘制一幅落叶画。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课后继续观察大自然中的落叶,发现更多有趣的现象,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随堂练习4. 作业设计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合适的户外环境,确保安全。
2. 引导幼儿用多种感官观察树叶,如视觉、触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