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的结构分析2
- 格式:ppt
- 大小:6.46 MB
- 文档页数:90
第二章机构的结构分析机械原理习题卡d)第二章机构的结构分析机械原理习题卡= d)第二章机构的结构分析机械原理习题卡第二章机构的结构分析机械原理习题卡第三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机械原理习题卡①何谓机械效率?效率高低的实际意义是什么?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有哪些?②在串联机组中,总效率与各部分效率关系如何?如何才能提高这类机组的效率?第五章机械的效率和自锁机械原理习题卡第五章机械的效率和自锁机械原理习题卡第六章机械的平衡的通孔,位置Ⅱ处是一质量m2=0.5kg 试求此孔的直径与位置。
(钢的密度γ=7.8g/cm3机械原理习题卡第六章机械的平衡机械原理习题卡第七章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机械原理习题卡①何谓等效构件?何谓等效力和等效力矩?何谓等效质量与等效转动惯量?②为什么要建立机器等效力学模型?建立时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建立机器等效力学模型的意义何在?对轴C的转动惯量J C=0.016 kg·m2,=10N·m。
若取曲柄1为等效构件,第七章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机械原理习题卡第八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机械原理习题卡第八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机械原理习题卡第八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机械原理习题卡第九章凸轮机构设计机械原理习题卡第九章凸轮机构设计机械原理习题卡第九章凸轮机构设计机械原理习题卡第十章齿轮机构及其设计机械原理习题卡第十章齿轮机构及其设计=20°,试分别求出其渐开线齿廓在分机械原理习题卡第十章齿轮机构及其设计机械原理习题卡。
第2章 机构的结构分析(P29)2-12:图a 所示为一小型压力机。
图上,齿轮1与偏心轮1’为同一构件,绕固定轴心O 连续转动。
在齿轮5上开有凸轮轮凹槽,摆杆4上的滚子6嵌在凹槽中,从而使摆杆4绕C 轴上下摆动。
同时,又通过偏心轮1’、连杆2、滑杆3使C 轴上下移动。
最后通过在摆杆4的叉槽中的滑块7和铰链G 使冲头8实现冲压运动。
试绘制其机构运动简图,并计算自由度。
解:分析机构的组成:此机构由偏心轮1’(与齿轮1固结)、连杆2、滑杆3、摆杆4、齿轮5、滚子6、滑块7、冲头8和机架9组成。
偏心轮1’与机架9、连杆2与滑杆3、滑杆3与摆杆4、摆杆4与滚子6、齿轮5与机架9、滑块7与冲头8均组成转动副,滑杆3与机架9、摆杆4与滑块7、冲头8与机架9均组成移动副,齿轮1与齿轮5、凸轮(槽)5与滚子6组成高副。
故解法一:7=n 9=l p 2=h p12927323=-⨯-⨯=--=h l p p n F解法二:8=n 10=l p 2=h p 局部自由度1='F11210283)2(3=--⨯-⨯='-'-+-=F p p p n F h l(P30) 2-17:试计算如图所示各机构的自由度。
图a 、d 为齿轮-连杆组合机构;图b 为凸轮-连杆组合机构(图中在D 处为铰接在一起的两个滑块);图c 为一精压机机构。
并问在图d 所示机构中,齿轮3与5和齿条7与齿轮5的啮合高副所提供的约束数目是否相同?为什么?解: a) 4=n 5=l p 1=h p11524323=-⨯-⨯=--=h l p p n Fb) 5=n 6=l p 2=h p12625323=-⨯-⨯=--=h l p p n F12625323=-⨯-⨯=--=h l p p n Fc) 5=n 7=l p 0=h p10725323=-⨯-⨯=--=h l p p n Fd) 6=n 7=l p 3=h p13726323=-⨯-⨯=--=h l p p n F(C 可看做是转块和导块,有1个移动副和1个转动副)齿轮3与齿轮5的啮合为高副(因两齿轮中心距己被约束,故应为单侧接触)将提供1个约束。
第一讲机构的结构分析知识点归纳:一机构的组成1.构件:机器中每一个独立的运动单元,任何机器都是由若干个(两个以上)构件组合而成。
2.零件:机器的独立制造单元。
二、运动副及分类1.运动副:由两构件直接接触而组成的可动联接称为运动副。
而把两构件上能够直接接触而构成运动副的表面称为运动副的元素。
2.运动副的分类根据构成运动副的两构件的接触情况进行分类。
①高副:两构件通过点或线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
常见的高副:凸轮副齿轮副②低副:两构件通过面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
常见的低副有:回转副,移动副,球面副。
3. 约束:平面高副引入的1个约束,自由度为2,低副引入2个约束,自由度为1.三、运动链1.定义:若干个构件通过运动副的连接而构成的相对可动的系统称为运动链。
2.闭链:若运动链的各构件构成了首末封闭的系统,则称其为闭式运动链。
3.开链:若运动链的各构件未构成首末封闭的系统,则称其为开式运动链。
四、机构1.机构:在运动链中,若将某一构件加以固定而成为机架,则这种运动链叫机构。
2.机架:机架是固定不动的构件3.原动件:机构中按给定的已知运动规律独立运动的构件。
(一个工作着机构中,驱动机构的外力所作用的构件,又叫主动件)4.从动件:运动链中除原动件外其余活动构件。
五、机构运动简图思路:先定原动部分和工作部分(一般位于传动线路末端),弄清运动传递路线,确定构件数目及运动副的类型,并用符号表示出来。
注意事项:1.首先要搞清楚实际构造和运动情况,弄清路线:原传执。
2.高副要绘制接触处的曲线轮廓。
3.选择机构的多数构件的运动平面为投影面。
4.比例尺表示方法。
5.机架间的相对位置很重要(如对心曲柄滑块机构和偏置曲柄滑块机构)。
6.转动副的转动中心,和移动副的移动导路方向。
为了准确地反映构件间原有的相对运动,表示转动副的小圆必须与相对回转轴线重合;表示移动副的滑块,导杆或导槽,其导路必须与相对移动方向一致;表示平面高副的曲线,其曲率中心的位置必须与构件的实际轮廓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