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甲基丙烯酸甲酯工业化合成路线及发展现状

甲基丙烯酸甲酯工业化合成路线及发展现状

甲基丙烯酸甲酯工业化合成路线及发展现状
甲基丙烯酸甲酯工业化合成路线及发展现状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及成型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及成型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本体聚合的原理。 2、熟悉型材有机玻璃的制备方法。 二、实验原理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具有优良的光学性能、密度小、机械性能好、耐候性好。在航空、光学仪器、电器工业、日用品等方面又有广泛的用途。为保证光学性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多采用本体聚合法合成。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是按自由基聚合反应历程进行的,其活性中心为自由基。反应包括链引发、链增长和链终止,当体系中含有链转移剂时,还可发生链转移发应。 本体聚合是不加其他介质,只有单体本身在引发剂或催化剂、热、光作用下进行的聚合,又称块状聚合。本体聚合具有合成工序简单,可直接形成制品且产物纯度高的优点。本体聚合的不足是随聚合的进行,转化率提高,体系黏度增大,聚合热难以散出,同时长链自由基末端被包裹,扩散困难,自由基双基终止速率大大降低,致使聚合速率急剧增大而出现自动加速现象,短时间内产生更多的热量,从而引起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不均,影响产品性能,更为严重的则引起爆聚。因此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一般采用三段法聚合,而且反应速率的测定只能在低转化率下完成。 三、主要试剂和仪器 1.主要试剂 名称试剂规格用量 单体甲基丙烯酸甲 酯 精制30g 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R 0.02g 2、主要仪器 100mL三口瓶,冷凝管,试管,恒温水浴,0~100℃温度计,玻璃板(两块),橡皮条。 四、实验步骤 预聚体的制备 1、取0.02g偶氮二异丁腈、30g甲基丙烯酸甲酯混合均匀,投入到100mL装有冷凝管、温度计和毛细管的磨口三口瓶中,搅拌、通冷凝水。 2、水浴加热,升温至75~80℃,反应20min后取样。注意观察聚合体系的黏度,当体系具有一定黏度(预聚物转化率约7%~10%)时,则停止加热,并将聚合液冷却至50℃左右。 有机玻璃薄棒的成型 1、将试管洗净、烘干,把预聚体加入至试管的2/3,把试管放入试管架中,在60~65℃水浴中恒温反应2h。 2、将试管架放入烘箱中,升温至95~100℃保持1h,即得到一根透明光洁的有机玻璃棒。

人造革合成革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人造革合成革行业现状调查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5年版) 报告编号:15835AA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doczj.com/doc/788986701.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中国人造革合成革行业现状调查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5年版)报告编号:15835AA←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675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_JiaDianJiaJu/AA/RenZaoGeHeChengGeShiChangDiaoYanYuQianJingYuCe. 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目前,世界上人造革合成革的主要产地在欧、亚两洲,欧洲主要分布在意大利、德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匈牙利等国,亚洲主要分布在中国大陆、台湾、日本、韩国、印度和印尼等地。虽然中国已成为人造革合成革生产和消费大国,但是以意大利、西班牙等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在合成革产品的时尚性和研发速度方面引领潮流;台湾、韩国等国家的合成革产品在表面花纹和内在功能性两方面有一定优势;日本则占据着高端合成革产品的市场,是当今国际合成革行业的领头羊。 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人造革合成革行业现状调查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5年版)显示,我国人造革合成革在过去的几年里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从行业整体来看,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如规模小的生产企业环保水平较差、污染重、产品附加值低、创新能力不足等。生态功能性聚氨酯合成革既强调了功能性又强调了环保性,代表着合成革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在未来的发展中,企业应注重整体实力的提高,重视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改善现有的产品技术水平和行业环境,为市场提供更多更好的生态功能性聚氨酯合成革,使我国人造革合成革行业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 中国人造革合成革行业现状调查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5年版)对我国人造革合成革行业现状、发展变化、竞争格局等情况进行深入的调研分析,并对未来人造革合成革市场发展动向作了详尽阐述,还根据人造革合成革行业的发展轨迹对人造革合成革行业未来发展前景作了审慎的判断,为人造革合成革产业投资者寻找新的投资亮点。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精制

实验二十四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综合设计实验 实验24-1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精制 一、目的和要求 1、了解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的贮存和精制方法。 2、掌握甲基丙烯酸甲酯减压蒸馏的方法。 二、仪器、设备和材料 1、主要仪器 500ml三口瓶,毛细管(自制),刺型分馏柱,0~100℃温度计,接收瓶 2、主要试剂 甲基丙烯酸甲酯(AR)、氢氧化钠(CP) 三、实验原理 甲基丙烯酸甲酯为无色透明液体,常压下沸点为100.3~100.6℃。 为了防止甲基丙烯酸甲酯在贮存时发生自聚,应加适量的阻聚剂对苯二酚,在聚合前需将其出去。对苯二酚可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溶于水的对苯二酚钠盐,再通过水洗即可除去大部分的阻聚剂。 水洗后的甲基丙烯酸甲酯还需进一步蒸馏精制。由于甲基丙烯酸甲酯沸点较高,加之本身活性较大,如采用常压蒸馏会因强烈加热而发生聚合或其他副反应。减压蒸馏可以降低化合物的沸点温度。单体的精制通常采用减压蒸馏。 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逸出体系所需的能量随外界压力的降低而降低,因此降低外界压力便可以降低液体的沸点。沸点与真空度之间的关系可近似地用下式表示: LgP=A+B/T 24-1 式中,P为真空度;T为液体的沸点,K;A和B都是常数,可通过测定两个不同外界压力时的沸点求出。 甲基丙烯酸甲酯沸点与压力关系。见表24-1 注:1 mmHg=133.322Pa 四、实验步骤 1、将工业纯的甲基丙烯酸甲酯300ml置于500ml分液漏斗中,用10%的NaOH溶液洗2 ——3次,每次用量为50ml,洗至碱液无色透解,再用2%食盐水每次50ml洗2——3次至废水呈中性,然后将甲基丙烯酸甲酯放入试剂瓶中,加入(20%——25%按单位量)无水氯化钙放置30分钟,滤去干燥剂,为实验用精单体。 2、按图24-1安装减压蒸馏装置,并与真空体系、高纯氮体系连接。要求整个体系密闭。 开动真空泵抽真空,并用煤气灯烘烤三口瓶、分馏柱、冷凝管、接受瓶等玻璃仪器,尽量除去系统中的空气,然后关闭抽真空活塞和压力计活塞,通入高纯氮至正压。待冷却后,再抽空、烘烤,反复三次。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化学品中文名称:甲基丙烯酸甲酯 化学品英文名称:methyl methacrylate 中文名称2:α-甲基丙烯酸甲酯 英文名称2:methacrylic acid methyl ester 技术说明书编码:309 CAS No.:80-62-6 分子式:C5H8O2 分子量:100.1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回目录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甲基丙烯酸甲酯80-62-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回目录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作用,有刺激性。急性中毒:表现有粘膜刺激症状、乏力、恶心、反复呕吐、头痛、头晕、胸闷,可有急识障碍。慢性影响:体检发现接触者中血压增高、萎缩性鼻炎、结膜炎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百分比增高。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回目录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回目录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在受热、光和紫外线的作用下易发生聚合,粘度逐渐增加,严重时整个容器的单体可全部发生不规则爆发性聚合。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遇大火,消防人员须在有防护掩蔽处操作。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但可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

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与思考

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与思考 发表时间:2018-11-15T12:40:55.95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9期作者:刘峰 [导读] 建筑工业化是指充分利用工业化、现代化的制造、运输、安装和管理的科学技术代替传统建筑业的手工作业生产方式。 摘要:本文首先概述了我国建筑工作化发展情况,其次,提出了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的问题,并且进行了一些思考,最后针对当前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情况提出有关建议,希望对我国的建筑工业化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业化;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 1建筑工业化的概况 建筑工业化是指充分利用工业化、现代化的制造、运输、安装和管理的科学技术代替传统建筑业的手工作业生产方式。它的主要标志是建筑设计标准化、构配件生产流水化、施工机械化和管理控制科学化,但建筑工业化不是建筑工厂化,并非要求所有构件都是工厂制作,只要是高效、节能、环保并且利用现代工业化技术成果的方法措施都可以归为建筑工业化。 建筑业传统手工生产方式存在生产率低下、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质量控制水平低等问题,易引发社会矛盾。建筑工业化采用工厂化、流程化的施工方法,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产品质量按科学的方法控制;采用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模式还可降低造价,真正做到物美价廉;建筑工业化技术更新快、节能环保、可持续化,是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主要途径和必然选择,也是解决当前环境问题的首选方式。建筑工业化在我国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由于起步晚,发展比较慢,在施工技术方面也存在诸多的问题。 2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2.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特点以及所存在的问题 2.1.1建造成本 考虑到市场需求,相比于一般的制造业产品,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市场需求量较小,所以它没有被大批量地加工生产,无法享受“工厂化”带来的优惠,这也就带来了居高不下的生产费用,不仅如此,生产预制构件的企业还需缴纳17%的增值税,相比于土建施工领域的税率,处于较高的水平,在上述因素的制约下,预制构件的生产成本比传统的现浇施工成本还要高。此外,装配式结构对现场施工设备和人员提出较高的要求,还会产生额外的运输费用和构件节点连接成本。所以,相比于现浇结构,我国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建造成本较高。 2.1.2标准化、模数化和多样性 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为加工生产预制构件提供便利,装配式建筑必须具备标准化、模数化特点,有利于项目设计和施工工作的开展。和民用建筑不同的是,在工业建筑中很容易实现模数化、标准化,所以我们应该加大力度研究如何在民用建筑中实现模数化、标准化。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一味追求建筑标准化,很容易忽视建筑的差异性,由于建筑兼具工业性和艺术性的双重特点,所以在对装配式建筑进行推广时,一方面要做好模数化、标准化工作,另一方面还要恰当处理好标准化和多样性之间的关系,不能因为追求建筑的标准化而忽略了建筑的多样化,也不能因追求多样化而不要求标准化,应该使建筑成为能够满足人们实际需求的艺术品。 2.1.3预制率和装配率 就目前工业化建筑评价体系来看,装配率和预制率是重点的考核对象,它们只有达到一定比例才能够称之为工业化建筑,但是,应该在综合考虑建筑特性的基础上,来确定预制率和装配率的比例,发展装配式建筑可以将装配和现浇结合在一起,在预制的过程中不能仅仅考虑预制率,如果预制率过高,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成本和费用。 2.2钢结构体系在工业化方面面临的问题 2.2.1建造成本 钢结构建筑相比传统现浇混凝土结构建造成本略高,因为钢结构构件制作时基本都采用按工程设计进行订单式加工制作,需要进行二次深化设计,由于构件为非标形式,构件加工不能实现标准化、定型化与批量化,导致加工成本稍高。对钢结构施工安装,其吊装设备相对投入较大,对安装技术工人的素质要求严,同时对项目管理的要求也相对较高,这也带来 工程费用的增加。但考虑到目前我国钢铁产能过剩、钢材价格持续保持低位的情况下,钢结构应具有不错的发展前景。 2.2.2钢结构设计队伍 与传统混凝土结构设计力量相比,国内能较好进行钢结构设计的工程技术队伍还是稍微薄弱,特别是钢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结构与构件的整体稳定与局部稳定验算、构件的节点连接设计等,这些工作相对较复杂,使得结构设计人员更偏爱设计混凝土结构,导致在建筑工程中采用钢结构的比例还是较低。 2.2.3现场焊接作业 钢结构体系采用最多的是框架体系,对梁柱连接节点,目前工程应用中均采用栓焊连接节点,即梁的腹板与柱用高强螺栓连接,梁的翼缘与柱采用坡口焊接,施工现场需要进行大量焊接作业,应研发减少现场施工焊接作业量的连接方式。此外超高层建筑钢柱均采用厚钢板,对厚钢板的连接,其焊接量更大、对焊工要求更高。另外现场焊接对环境污染较大,质量控制也有一定难度。 2.2.4钢结构住宅 要推广应用钢结构,必须将发展钢结构住宅作为一个重点。但由于钢材材料自身的特性,推广应用钢结构住宅必须解决防火与防腐问题,然而目前这方面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另外钢结构住宅通常采用框架体系,其房间内梁柱存在影响了使用性能与视觉效果;对于钢结构住宅还必须研发集结构、保温与外饰面功能于一体的外围护结构体系,但这目前还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上述几个方面是制约钢结构住宅大面积应用推广的主要原因。 3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建议 我国推广建筑工业化具有独特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机制,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和市场主体地位对于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3.1在加大国家政策扶持的基础上,严控建筑质量标准。 当前我国建筑工业化水平不高,集约化生产方式的经济效益得不到体现,建筑企业习惯于传统的手工作业方式。国家政策扶持成了建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聚合

甲基丙烯酸甲酯本体聚合的工艺过程 生产原理: 本体聚合是指单体仅在少量引发剂存在下进行的聚合反应,或者直接加热,光和辐射作用下进行的聚合反应。本体聚合具有产品纯度高和无需后处理等优点,可直接聚合成各种规格的型材。但是,由于体系粘度大,聚合热难以散去,反应控制困难,导致产品发黄,出现气泡,从而影响产品质量。 本体聚合进行到一定程度,体系粘度大大增加,大分子链的移动困难,而单体分子的扩散收到的影响不大。链引发和链增长反应照常进行,而增长链自由基的终止受到限制,结果使得聚合反应的速度增加,聚合物分子变大,出现所谓的自动加速效应。更高的聚合速率导致更多的热量生成,如果聚合热不能及时散去,会使局部反应雪崩式的加速进行而失去控制,因此,自由基本体聚合中控制聚合速率使聚合反应平稳进行是获得无瑕疵型材的关键。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无定形聚合物,具有高度的透明性,因此成为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具有较好的耐冲击强度于良好的低温性能,是航空工业和光学仪器制造业的重要材料。有机玻璃表面光滑,在一定的曲率内光线可在其内部传到而不逸出,因此在光导纤维领域得到应用。但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耐候性差,表面易磨损。可以是甲基丙烯酸甲酯与苯乙烯等单体共聚来改善耐候性。 有机玻璃是通过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制备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密度小于聚合物的密度,再聚合过程中出现较为明显的体积收缩。为了避免体积收缩和有利散热,工业上往往采用二步法制备有机玻璃。在过氧化苯甲酰引发下,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初期平稳反应,当转化率超过20%以后,聚合体粘度增加,聚合速率明显加快,此时应该停止第一阶段反应,将聚合浆液转移到模具中,低温反应较长时间。当转化率打到90%以上后,聚合物业已成型,可以升温使单体完全聚合。引发剂的用量应视制备的制品厚度而定。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俗称有机玻璃,因其优良的光学性能,比重小,以及在低温下仍能保持其独特的性能而被广泛的应用,则它是重要的合成材料之一。 本实验是用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自由基聚合。本体聚合的具体过程是: 1、引发剂分解

甲基丙烯酸甲酯本体聚合

甲基丙烯酸甲酯本体聚合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自由基本体聚合的特点和实施方法。 2.熟悉有机玻璃柱的制备方法,了解其工艺过程。 二、 实验原理 甲基丙烯酸甲酯在过氧化苯甲酰引发剂存在下进行如下聚合反应: CH 2C CH 3 COOCH 3n CH 2C CH 3COOCH 3n ( ) 本体聚合是指单体仅在少量的引发剂存在下进行的聚合反应,或者直接在热、光和辐照作用下进行的聚合反应。本体聚合具有产品纯度高和无需后处理等优点,可直接聚合成各种规格的型材。但是,由于聚合后期体系粘度大,聚合热难以散去,反应控制困难,导致产品发黄,出现气泡,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 本体聚合进行到一定程度,体系粘度大大增加,大分子链的移动困难,而单体分子的扩散受到的影响不大,链引发和链增长反应照常进行,而增长链自由基的终止受到限制,结果使得聚合反应速度增加,聚合物分子量变大,出现所谓的自动加速效应。更高的聚合速率导致更多的热量生成,如果聚合热不能及时散去,会使局部反应“雪崩”式地加速进行而失去控制,出现爆聚现象。因此,自由基本体聚合中,控制聚合速率使聚合反应平稳进行是获取无瑕疵型材的关键。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无定形聚合物,具有高度的透明性,因此称为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具有较好的耐冲击强度与良好的低温性能,是航空工业与光学仪器制造业的重要材料。有机玻璃表面光滑,在一定的曲率内光线可在其内部传导而不逸出,因此在光导纤维领域得到应用。但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耐候性差,表面易磨损,可以使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与苯乙烯等单体共聚来改善耐磨性。

有机玻璃是通过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制备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密度小于聚合物的密度,在聚合过程中出现较为明显的体积收缩。为了避免体积收缩和有利于散热,工业上往往采用二步法制备有机玻璃。在过氧化苯甲酰引发下,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初期平稳反应,当转化率超过20%之后,聚合体系粘度增加,聚合速率显著增加。此时应该停止第一阶反应,将聚合浆液转移到模具中,低温反应较长时间。当转化率达到90%以上后,聚合物也已成形,可以升温使单体完全聚合。引发剂的使用量应视制备的制品厚度而定。 三、实验仪器、试剂 甲基丙烯酸甲酯过氧化苯甲酰试管恒温水浴温度计试管夹 四、实验步骤 1. 取试管一支,用洗液、自来水、蒸馏水依次洗涤干净,烘干备用。 2. 准确称取0.005g过氧化苯甲酰,量取5ml甲基丙烯酸甲酯,放入试管,混合均匀,使过氧化苯甲酰完全溶解。为防止水汽进入试管,用纸将口封好。 3. 将试管置于80-90℃恒温水浴槽加热(记下放入时间),每隔一定时间观测聚合现象,分别记录聚合管中甲基丙烯酸甲酯变稠的时间,以及聚合至不流动的时间,此时停止加热。在加热时要控制好温度,保持聚合反应平稳进行,否则会出现爆聚现象 4. 置于40℃水浴中继续进行反应,约需24小时,而后升温,分别在60℃、80℃、100℃保温一小时。取出,得到透明无色的固体有机玻璃。 五、实验结果和数据记录 实验结果:得到透明无色的固体有机玻璃柱。 六、讨论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为何要分为几个阶段进行。

我国超细纤维合成革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超细纤维合成革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1 前言 世界上合成革的起源是1963年,由美国杜邦公司发明的命名为“Cofam的合成革,杜邦 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家生产合成革的厂家。此后于1965 年,日本可乐丽公司开始生产合成革,至今已有40 多年。两家均以生产男女皮鞋用的“甲革素材”(仿真皮)为目标,在可乐丽公司之后,东丽、日本橡胶等日本大公司也开始投入生产。 1969 年仓敷纤维、1972 年帝人参与进来。然后,目标也从皮鞋转向了运动鞋,从而刺激了需求,形成了超纤革的巨大市场。但是,皮鞋用的“甲革素材”的生产量仍达不到10%,远远没有达成开发初期的目标。由“甲革素材”的失败中得到经验后,东丽公司改变战略,1970 年开发了世界最初的“聚酯超细纤维”,作为衣料用材料,仿鹿革的“绒面革”登场了。在接下来的1975年至1980 年之间,可乐丽开发了尼龙超细纤维,旭化成开发了聚酯超细纤维,三菱开发了化纤超细纤维以及丙烯超细纤维,1994 年帝人也开始生产尼龙超细纤维。共5家公司开始了超细纤维超纤革的生产。作为衣料用材料,超细纤维超纤革登场了。此后,使用领域开始扩大到鞋类,包袋,高尔夫手袋,家具和汽车领域。同时,采用超细纤维的银面的超纤革的质量和性能不断提高,被广泛使用在运动鞋上,其次,在家具、高尔夫手袋、衣料的制造上也被广泛使用。真正意义上的超细纤维时代开始了。 我国合成革的发展起自于1978 年,国家“六五”计划重点项目烟台合成革总厂(其合成革部分演变为现在的烟台万华超纤股份有限公司)的建设。当时引进日本可乐丽公司的藕状纤维合成革技术与配套设备,于1984年投产,年产聚氨酯合成革300 万平方米。严格意义上 讲这也是我国复合纺合成革的开端,为后来的复合纺超细纤维合成革的开发和生产奠定了基础。烟台万华在充分消化吸收可乐丽技术和设备的基础上开发成功了复合纺超细纤维合成革的基础技术,并于1993 年立项超细纤维聚氨酯合成革产业化设计项目,1994 年12 月完成,通过了山东省委科技成果鉴定;1995 年被国家科技部列为火炬计划重点项目;1996年申报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和有机玻璃的制备1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和有机玻璃的制备(化学122班)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自由基本体聚合的特点和实施方法。 2.熟悉有机玻璃柱的制备方法,了解其工艺过程。 二、实验原理 甲基丙烯酸甲酯在过氧化苯甲酰引发剂存在下进行如下聚合反应: CH 2C CH 3 COOCH 3n CH 2C CH 3COOCH 3n () 本体聚合是指单体仅在少量的引发剂存在下进行的聚合反应,或者直接在热、光和辐照作用下进行的聚合反应。本体聚合具有产品纯度高和无需后处理等优点,可直接聚合成各种规格的型材。但是,由于聚合后期体系粘度大,聚合热难以散去,反应控制困难,导致产品发黄,出现气泡,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 本体聚合进行到一定程度,体系粘度大大增加,大分子链的移动困难,而单体分子的扩散受到的影响不大,链引发和链增长反应照常进行,而增长链自由基的终止受到限制,结果使得聚合反应速度增加,聚合物分子量变大,出现所谓的自动加速效应。更高的聚合速率导致更多的热量生成,如果聚合热不能及时散去,会使局部反应“雪崩”式地加速进行而失去控制,出现爆聚现象。因此,自由基本体聚合中,控制聚合速率使聚合反应平稳进行是获取无瑕疵型材的关键。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无定形聚合物,具有高度的透明性,因此称为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具有较好的耐冲击强度与良好的低温性能,是航空工业与光学仪器制造业的重要材料。有机玻璃表面光滑,在一定的曲率内光线可在其内部传导而不逸出,因此在光导纤维领域得到应用。但是,聚甲基丙烯酸甲学号 姓名 成绩 学号 姓名 成绩 1251101244 唐丽

酯耐候性差,表面易磨损,可以使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与苯乙烯等单体共聚来改善耐磨性。 有机玻璃是通过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制备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密度小于聚合物的密度,在聚合过程中出现较为明显的体积收缩。为了避免体积收缩和有利于散热,工业上往往采用二步法制备有机玻璃。在过氧化苯甲酰引发下,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初期平稳反应,当转化率超过20%之后,聚合体系粘度增加,聚合速率显著增加。此时应该停止第一阶反应,将聚合浆液转移到模具中,低温反应较长时间。当转化率达到90%以上后,聚合物也已成形,可以升温使单体完全聚合。引发剂的使用量应视制备的制品厚度而定。 三、仪器和试剂 仪器:100mL圆底烧瓶、回流冷凝管、磁力搅拌恒温水浴锅、玻璃瓶 试剂: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过氧化二苯甲酰(BPO) 四、实验步骤 1. 准备:取试管一支,用洗液、自来水、蒸馏水依次洗涤干净,烘干备用。 2. 制浆(预聚):在干净、干燥的1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40ml甲基丙烯酸甲酯,准确称取0.04g BPO,混合均匀,使过氧化苯甲酰完全溶解,在该圆底烧瓶上安装回流装置并用水浴加热。磁力搅拌下于80~85℃加热预聚合,观察反应的粘度变化至形成粘性薄浆(似甘油状或稍粘些,反应需0.5~1小时),迅速冷却到40℃停止聚合反应。 3. 成型(有机玻璃棒材的制备):将上述制得的预制物,小心灌入提前准备好的玻璃瓶中然后将灌好的模具放入50℃的烘箱中,保持24h。然后升温至70℃,保持半小时。最后升温至95℃,保持半小时。取出模具,冷却后将模具砸碎,得以透明光滑的有机玻璃制品。 五、实验结果和数据记录 实验结果:得到透明无色的固体有机玻璃柱。 六、思考题 1.本体聚合与其他聚合方法比较有何特点?

1247甲基丙烯酸甲酯

甲基丙烯酸甲酯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标识 【中文名】:甲基丙烯酸甲酯;α-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败脂酸甲酯【英文名】:Methyl methacrylate;Methacrylic acid,methyl ester 【分子式】:C 5H 8 O 2 分子量:100.12 【CAS号】:80-62-6 【RTECS号】:OZ5075000 【UN编号】:1247 【危险货物编号】:32149 【IMDG规则页码】:3259 第二部分主要组分与性状 【物理状态】:无色易挥发液体。并具有强辣味 【主要用途】:用作有机玻璃的单体,也用于制造其他树脂、塑料、涂料、粘合剂、润滑剂、木材和软木的浸润剂、纸张上光剂等 第三部分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通过吸入和食入吸收进体内 【健康危害】:人对本品气味感觉阈浓度为85mg/m3,刺激作用阈浓度(暴露1分钟)为285mg/m3。中毒表现为乏力、恶心、反复呕吐、头痛、头晕、胸闷、伴有短暂的意识消失、中性白细胞增多症。慢性中毒:神经系统受损的综合症状占主要地位,个别可发生中毒性脑病。可引起轻度皮炎和结膜炎。接触时间长可致麻醉作用。IARC评价:3组,未分类物质。无人类资料,动物证据不充分IDLH:1000PPm 嗅阈:0.085ppm OSHA:表Z—1空气污染物健康危害(蓝色):2 【毒性】:为麻醉剂。麻醉浓度和致死浓度几乎相同,有弱的刺激作用。LD50:7872mg/kg(大鼠经口) LC50:3750ppm(大鼠吸入) 第四部分急救与防护措施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吸入、食入或皮肤接触该物质可引起迟发反应。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 【食入】:误服者给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接触限值】:中国MAC:未制订标准前苏联MAC:10mg/m3 美国TLV—TWA:410mg/m3 美国TLV—STEL:未制订标准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制备

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综合设计实验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精制 一、目的和要求 1、了解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的贮存和精制方法。 2、掌握甲基丙烯酸甲酯减压蒸馏的方法。 二、仪器、设备和材料 1、主要仪器:500ml三口瓶,毛细管(自制),刺型分馏柱,0~100℃温度计,接收瓶 2、主要试剂:甲基丙烯酸甲酯(AR)、氢氧化钠(CP) 三、实验原理 甲基丙烯酸甲酯为无色透明液体,常压下沸点为100.3~100.6℃。 为了防止甲基丙烯酸甲酯在贮存时发生自聚,应加适量的阻聚剂对苯二酚,在聚合前需将其出去。对苯二酚可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溶于水的对苯二酚钠盐,再通过水洗即可除去大部分的阻聚剂。 水洗后的甲基丙烯酸甲酯还需进一步蒸馏精制。由于甲基丙烯酸甲酯沸点较高,加之本身活性较大,如采用常压蒸馏会因强烈加热而发生聚合或其他副反应。减压蒸馏可以降低化合物的沸点温度。单体的精制通常采用减压蒸馏。 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逸出体系所需的能量随外界压力的降低而降低,因此降低外界压力便可以降低液体的沸点。沸点与真空度之间的关系可近似地用下式表示: LgP=A+B/T 24-1 式中,P为真空度;T为液体的沸点,K;A和B都是常数,可通过测定两个不同外界压力时的沸点求出。 甲基丙烯酸甲酯沸点与压力关系。见表24-1 沸点/℃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6 压力/mmHg24 35 53 81 124 189 279 397 543 760 注:1 mmHg=133.322Pa 四、实验步骤 1、将工业纯的甲基丙烯酸甲酯300ml置于500ml分液漏斗中,用10%的NaOH溶液洗2 ——3次,每次用量为50ml,洗至碱液无色透解,再用2%食盐水每次50ml洗2——3

人造革合成革行业发展现状讲解

综述?专论 REVIEW&FEATURE 材料 摘要:介绍了中国人造革合成革行业的规模、产量、进出口、发展趋势,以及上下游 发展情况。 关键词:人造革;行业规模;产量;进出口 1人造革合成革行业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人造革合成革包括压延法生产的聚氯乙烯人造革、聚氯乙烯发泡人造革,转移涂层法生产的聚氨酯人造革、聚氨酯湿法合成革,主要应用于制鞋、箱包、服装、家具、火车、民航、汽车、军事领域、建筑材料以及家纺行业,是人民生活中重要的必需品。 1.1人造革合成革行业整体优势与规模不断扩大 全国目前有人造革合成革企业2000多家,几千条生产线,是塑 料行业重点发展的产业,还有一些 企业分布在化工、皮革、纺织等部 门,2003年规模以上的人造革合 成革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333.7亿 元,占塑料制品行业10%,利税 34亿元,占塑料行业的10.5%。

我们分析了2003年840家人造革合成革企业的情况,固定资产273 亿元,销售收入280多亿元,产量 88万吨,占全国塑料制品1650.53 万吨的5.3%,同比增长22.4%。 对2004年317家年销售额500万元规模以上部分独立核算企业的 1~9月份经济指标进行统计:产 量71万吨;工业总产值152亿元, 同比增长32.17%;利税总额10多亿元,同比增长26%;销售额 147.9亿元,同比增长32%。 在塑料行业有人造革合成革、 管材、薄膜、泡沫等十几个门类专业,而人造革合成革是其中增长最快的专业之一,增长速度在塑料行业中列前位。表1是近三年来塑料行业的增长速度和人造革合成革行业增长速度的比较。

1.2人造革合成革行业已经 成为一些地方的工业支柱 自建国以来,我国各级政府非 常重视发展我们自己的人造革合成 革工业。自第一个五年计划至今, 各级政府投入了几百亿的固定资产, 改革开放以来人造革合成革每年都 以两位数字的增长率蓬勃发展。 人造革合成革行业地域分布主 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 及沿海大中城市。浙江、江苏、广 东地区的人造革企业占了全国的 人造革合成革行业 发展现状 ■冯庶君 表1近三年人造革合成革与塑料行业增长率人造革合成革产量塑料行业 产量(万吨增长(%产量(万吨增长(% 2002年72.50415.151567.27

关于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与思考

关于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与思考 摘要:当前建筑行业发展之势十分迅猛,从这一发展势态来看在建筑行业不断 进步发展过程中必然趋势已然成为建筑工业化发展。但从现阶段建筑工业化发展 实际情况来看,仍然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相应的发展效果和优势也并不十分显著,基于此,为确保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就需要针对其进行深入 的分析和探究,进而更好的推动建筑工业化发展。本文就我国工业化发展现状为 出发点,探索了相应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行业研究人员提供可 参考意见。 关键词: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思考 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其产业类型属于劳动密集型,加之此种产业具有较大的劳动力需求 以及较低的技术水平需求,因而使得我国建筑行业技术含量较为低下,随之而来的严重污染 以及较大浪费现象已然发展为阻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同时这些问题也对我国经 济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基于此,对于建筑行业来说,现阶段迫在眉睫的任务就是推 动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实现,这不仅是我国建筑行业革新发展的重要体现,同时借助建筑工业 化发展的有效实现,对我国建筑技术含量的提高以及建筑能耗与污染的降低等也能起到重要 积极作用,进而为能够更好发展的我国建筑行业提供良好保障。 一、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 对比发达国家技术水平来说,我国建筑设计以及建筑施工技术水平已然逐渐与其持平, 为进一步推动建筑行业发展,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可以以建筑技术可持续发展需要为依据, 对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进行积极探索,而在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建筑 工业化[1]。建筑工业化发展战略是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被提出的。这 一号召和指引使得我国在对一些先进国家经验借鉴的情况下,对标准化以及机械化的预制构 件与装配式建筑积极推行,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在20世纪中后期得到了充分体现,与此同时这一过程中也开始逐渐有效运用各种装配式体系,使得那一时期高层建筑建设需要 得到了充分满足。在此之后,随着装配式建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建筑行业的不断更新,建筑 行业中开始逐渐广泛应用现浇结构体系以及钢结构体系等,更好的保障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在当前建筑行业并未充分且正确理解建筑工业化的情况下,使得我国建筑工业发展受到 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影响而产生了一定阻碍和束缚,如过于局限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的建筑 工业化发展现象,仅以这一结构来发展建筑工业化必然会对建筑工业化更好的发展造成不良 影响,诸如墙板接缝渗漏和较差的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等问题的存在,使得我国建筑工业化发 展受到了严重影响。因此在当前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水平和发展效果并不良好,需要进行积 极不断的探究,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对现较体系工业化的不断研发和推进,借此才能为钢结 构应用和推广加强力度。 二、建筑工业化发展建议 (一)全面推进多模式建筑工业化工作 现阶段社会中建筑行业发展必然趋势已然成为建筑工业化,因此对建筑工业化发展不断 推动现实意义十分重大。为确保建筑工业化发展得以良好实现,在发展过程中就需要与全新 观念和建筑行业发展现状相结合,进而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以及现浇结构和钢结构等多个体

超细纤维合成革行业发展现状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0版本)

超细纤维合成革行业发展现状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0版本) 恒州博智(QYResearch) 2020年

2019年全球超细纤维合成革市场总值达到了92亿元,预计2026年可以增长到10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2.4%。 本报告研究全球与中国超细纤维合成革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别从生产和消费的角度分析超细纤维合成革的主要生产地区、主要消费地区以及主要的生产商。重点分析全球与中国的主要厂商产品特点、产品产品类型、不同产品类型产品的价格、产量、产值及全球和中国主要生产商的市场份额。 主要生产商包括: Huafon Group Kuraray Toray Hexin Group Tongda Island Double Elephant Topsun Micro Fiber Teijin Cordley Asahi Kasei Xiangyu Xinghong Kolon Industries Sanfang Wanhua Micro Fiber

Meisheng Group FILWEL Sanling Micro Fiber SISA NPC Ecolorica Daewon Jeongsan International 按照不同产品类型,包括如下几个类别:共混纺纺纱 复合纺纱 直接纺丝 按照不同应用,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鞋业 家具工业 汽车工业 箱包业 其他 重点关注如下几个地区: 北美 欧洲 日本

东南亚 印度 中国 完整报告请参考恒州博智最新发表《2020-2026全球及中国超细纤维合成革行业发展现状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详细内容可联系发布者(L&D)。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更多细分行业信息可关注QYResearch。 重要声明 本报告仅供本公司的客户使用,不对外公开发布。本公司不会仅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 恒州博智拥有自己的研究方法和信息渠道,研究报告保持独立性。图表中所包含数据为过去数据,而过往表现并非未来结果的可靠指标。 如有特殊信息要求,可自行定制。 分析师声明 本报告分析师对报告的内容和观点负责,无论全文还是部分内容,分析师均保证信息来源合法合规,研究方法专业审慎、研究观点独立公正、分析结论具有合理依据。

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与住宅产业化发展前景 张慧华河南建科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概述 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我国建筑行业蓬勃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面对我国现今土地出让费用的增加、劳动人工价格的不断上升、人们对节能环保要求意识的逐步提高,建筑行业所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为提高核心竞争力,新的行业产业模式——预制装配式建筑应运而生。 首先了解三个定义: (一)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指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混凝土结构,包括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全装配混凝土结构等。在建筑工程中,简称装配式建筑;在结构工程中,简称装配式结构。 (二)预制装配率,是指装配式建筑中,符合《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适宜采用预制构件的部分,使用的预制构件混凝土体积所占适宜部分内全部构件混凝土体积的比例。预制装配率=预制构件混凝土体积÷全部构件混凝土体积。 (三)预制构件,是指在工厂或现场预先制作的混凝土构件,如梁、板、墙、柱、阳台、楼梯、雨棚等。 传统的住房建造技术生产效率低、施工速度慢、建设周期长、材料消耗多且工人劳动强度大,这一系列状况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住宅的刚性需求。而装配式建筑具有以下特点:①设计多样化,可以根据住房要求进行设计;②功能现代化,可以采用多种节能环保等新型材料;③制造工厂化,可以使得建筑构配件统一工厂化生产,一气呵成;④施工装配化,可以大大减少劳动力,减少材料浪费;⑤时间最优化,使施工周期明显加快。因此,面对我国越来越大的住房需求,尽快优化建筑产业模式已势在必行。 装配式建筑注重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其施工过程中有效减少了建筑污水、有害气体、粉尘的排放和建筑噪音的污染,降低了建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各种影响,有利于提高建筑的劳动生产率,促进设计、建筑的精细化,提升建筑的整体质量和节能减排水率,促进了我国建筑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符合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 上海市政府相关文件要求,采用装配式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的住宅和商业、办公建筑总体预制装配率不低于15%,外环线以内地区不低于25%;在每年

合成革发展概况

人造革合成革发展概况 人造革合成革有3000多个品种,下游产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涉及到航天领域、潜水行业、交通工具、体育器材、医疗器材、建筑材料,包括了人们日常生活所必须的箱包面料、鞋面料、服装面料、沙发面料等。研制出来的纳米材料应用于人造革合成革,抗辐射合成革、防红外线合成革的问世以及防臭、防霉、耐酸、耐碱、耐老化等功能改变了传统产品单一化的现状,为人造革合成革行业的发展揭开了历史的新一页。 我国人造革在过去的几年里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从行业整体来看,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如规模小的生产企业环保水平较差、污染重、产品附加值低、创新能力不足等。《中国人造革合成革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机会分析前瞻》指出生态功能性聚氨酯合成革既强调了功能性又强调了环保性,代表着合成革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在未来的发展中,企业应注重整体实力的提高,重视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改善现有的产品技术水平和行业环境,为市场提供更多更好的生态功能性聚氨酯合成革,使我国人造革行业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 自20世纪50年代起,世界人造革、合成革主产地逐渐由欧美向亚洲地区转移。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我国渐成生产人造革、合成革产品的制造中心。一方面是因为我国拥有劳动力资源优势,另一方面则是下游需求的增长。 近几年来,国内人造革、合成革行业产品结构不断得到优化,行业升级速度加快。在发展过程中,高端产品的市场需求缺口较为突出。一方面,PVC人造革和PU合成革产品比重过大且以普通产品为主,种类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产品附加值低,呈现出明显的供过于求状况,企业以价格竞争作为主要竞争手段。行业内企业整体议价能力较弱,不能有效转嫁快速增加的原材料成本,整体利润水平呈下降趋势。另一方面,尽管国内超细纤维合成革技术发展迅速,但是目前只有少数企业能够实现产业化生产,且差异性、功能化和高端产品产量有限,而市场需求却在高速增长,产品供不应求,每年即使从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大量进口,也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生态环保合成革 我国合成革产业经过30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3000多家生产企业规模,年产量30多亿米,已占全球70%以上。产值超过千亿,并逐渐形成了温州、丽水、佛山、台州、浦城、花都等代表性的合成革产业集聚区。同时,合成革的销售环节也形成了以花都狮岭、中大、东莞厚街、温州河通桥、温州黄龙、晋江鞋都、深圳华南城、河北白沟等30多个专业皮革档口市场。整个产业链中,特别是近十年来,合成革的生态环保要求正逐渐被行业内人士关注。 生态合成革的理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不给环境带来污染,二是将其加工成革制品过程中无害;三是使用过程中对人体无害,对环境不产生污染;四是可生物降解,且降解产物不会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国家根据欧盟的要求,制定了生态皮革/合成革标准。 目前,合成革企业大多采用溶剂型浆料,材料非环境友好,制造过程非绿色化,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我国很少有企业能够生产出符合欧盟标准的生态合成革。欧盟是我国合成革出口的主要基地,根据欧盟环保法规的变化,国家发改委调整新的产业结构政策,在2008年度国家发改委公布了新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将“水性和生态型合成革研发、生产及人造革、合成革后整饰材料技术”列为鼓励类发展项目。

甲基丙烯酸甲酯

甲基丙烯酸甲酯 甲基丙烯酸甲酯结构式 甲基丙烯酸甲酯,无色液体,易挥发,易燃。熔点为-48℃,沸点100-101℃,24℃(4.3kPa),相对密度0.9440(20/4℃),折射率1.4142,闪点(开杯)10℃,蒸气压(25.5℃)5.33kPa。溶于乙醇、乙醚、丙酮等多种有机溶剂,微 溶于乙二醇和水。在光、热、电离辐射和催化剂存在下易聚合。 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32149 CAS号:80-62-6 中文名称:甲基丙烯酸甲酯 EINECS号: 201-297-1[1] 英文名称:Methyl methacrylate;Methacrylic acid,methyl ester 别名:异丁烯酸甲酯;牙托水;有机玻璃单体 分子式:C5H8O2;CH2C(CH3)COOCH3 外观与性状:无色易挥发液体, 并具有强辣味 分子量:100.12 蒸汽压:5.33kPa/25℃ 闪点:10℃ 熔点:-50℃ 沸点:101℃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等 稳定性:稳定 用途:是有机玻璃单体。用于制造其他树脂、塑料、涂料、粘合剂、 润滑剂、木材和软木的浸润剂、电机线圈的浸透剂、纸张上光剂、印染助 剂和绝缘灌注材料。 危险标记:7(易燃液体) 主要用途:用作有机玻璃的单体,也用于制 造其它树脂、塑料、涂料、粘合剂、润滑剂

对环境的影响 1.健康危害 侵入 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人对本品气味感觉阈浓度为85mg/m3 ,刺激作用阈浓度(暴露1分钟)为285mg/m3。中毒表现为乏力、恶心、反复呕吐、头痛、头晕、胸闷、伴有短暂的意识消失、中性白细胞增多症。慢性中毒:神经系统受损的综合症状占主要地位,个别可发生中毒性脑病。可引起轻度皮炎和结膜炎。接触时间长可致麻醉作用。 2.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为麻醉剂,麻醉浓度和致死浓度几乎相同,有弱的刺激作用。 急性毒性:LD507872mg/kg(大鼠经口);LC503750ppm(大鼠吸入);人吸入725ppm,最小致死浓度;人吸入62ppm×20~90分钟,粘膜刺激;人吸入12.5~25ppm×20~90分钟,头晕,恶心,意识障碍。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狗吸入46800ppm×1.5小时/日×8日,绝对致死浓度,肝、肾有损害。 致突变性:微粒体致突变:鼠伤寒沙门氏菌34mmol/L。 生殖毒性: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109g/kg(孕6~15天用药),致胚胎毒性,对肌肉骨骼系统有影响。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若遇高热,可能发生聚合反应,出现大量放热现象,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杭士平主编 羟胺-氯化铁比色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杭士平主编 用途: 甲基丙烯酸甲酯,可用作制造丙烯酯溶剂型和乳液型压敏胶的硬单体,也可用作第二代丙烯酯胶水的主要原料,还可用作于氯丁橡胶、天然橡胶、SBS接枝的单体,制造接枝胶水,或用以配制粘接有机玻璃的聚合型胶水。 环境标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