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抒情手法

  • 格式:ppt
  • 大小:708.50 KB
  • 文档页数:3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乐景写哀情
练习
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感情基调 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参考答案:(1)“红叶青山”乍看不协调,是因为本 诗用了“以乐景写哀情”手法 (2)“红叶”“青山”看似色彩艳丽,但恰恰是对沉 郁的离愁形成有力的反衬。景色越美,越觉得离愁的 难耐。 (3)这种以乐写哀的手法,更增添了哀伤的情绪。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在景物描写中融人了作者的主观感情,使诗歌达 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 绝句二首 (其一)杜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甫
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这是一幅 明净绚丽的春景图。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 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在这里既是写“景”, 也是写“情”,已分不开哪是“景”,哪是 “情”。
【答案】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诗 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最后两句突出了作 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托 物 言 志 和 借 景 抒 情 的 区 别
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 非“景”,咏物不是写景。 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 物品。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一
( 作者借花落归根,化为春泥,抒发自己 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 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充分 表达诗人的壮怀 )
借物抒情
是通过描写客观事物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它 的特点是,只描写物象,不直接抒情,作者将 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对物象的具体描绘 之中,通过比喻、拟人、象征等方式,委婉曲 折地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 爱好、愿望、要求等。 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 乐、悲伤等感情。
用典抒情
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借以表达某 种特定的含义,以抒发某种思想与情感 。用典 可以拓展意境,使诗词情意显得含蓄,达到言 简义丰的效果。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鉴赏诗歌的景和情
答题要点: 1、从“景”的角度: ①通过联想、想象展现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两个双音节词) 2、从“情”的角度: ①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判断“景”和“情”是否和谐一致。(一致:借景 抒情、情景交融;不一致:反衬) ③引入术语,总结该诗的思想感情。
• 情景关系的一般术语有: • 触景生情、以景结情、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寓情于景、以景衬情(乐 景衬乐情,哀景衬哀情,乐景衬哀情, 哀景衬乐情——内在关系)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诗人借物咏怀,通过开采石头烧成石灰的过程 及结果,抒发了自己不畏艰难困苦的坚贞情操 和清正磊落的高洁思想。

2010全国1
(南诗)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 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 仕途数起数伏。 •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
借古讽今
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 的事件来讽喻当朝。
台 城 台城六代竞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叙 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 象形成了鲜明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了触目惊 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10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0 用典抒情 11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11借景抒情(乐景写乐情) 12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13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 12借景抒情(乐景写哀情) 暗风吹雨入寒窗。 14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蝉》) 14托物言志 15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 滿天风雨下西楼。《谢亭送别》 15乐景哀景写哀情 16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16 直接抒情 17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17 借史抒情 18借景抒情(乐景写 征人离乡之哀 //以哀景写哀) 18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 颜”,表现了诗人的傲气和不屈,其中当然 也流露着对权贵的蔑视。
二、间接抒情
1、借景抒情
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 客观景物,通过景物来抒情。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06福建卷)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 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 要分析。
来自百度文库
这首词的上片写景,一缕红、啼鸟、冷烟、黄昏 月、一笛风,创造出浓重的凄冷的气氛,烘托出自 己的心情,与下片曲折抒发的忠愤相呼应,构成了 全词的悲切婉转的情调——哀景。
(二)哀景写哀情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本诗作于广德二年(764),当时诗人客寓成都, 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后两句的 叹息。但诗的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 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 景写哀情。如此谋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 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 加浓厚。
6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6寓情于景 7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 7托物言志 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王冕) 8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执着饯行杯,眼 阁着别离泪。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 ‘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8直接抒情 9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 化作啼鹃带血归。 9用典抒情 触景生情
提问变体
诗人是怎样(如何)抒发自己的 情感的?有何效果?
正确解答:这类提问,着重点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
现特色,应该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 方面来解答。
常见错误:对诗歌某个局部的修辞手法进行阐述,这
是不对的。但在阐述具体某句诗时,是可以谈及修辞手 法的运用的。
例1 请分析《乐府诗集•鼓吹曲辞》所使用的抒
法)
指出下列诗句的抒情手法: 1直接抒情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 人哉?《诗经》 2借景抒情(哀景哀情) 2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3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3触景生情 4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 下。(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 4直接抒情 5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5借事抒情
情景交融(寓情于景)与借景抒情 有何区别:
• “寓情于景”,明写景,即字面都是景 语;但是,必须暗含情,即所有景语皆情 语也。 • “借景抒情”者,抒情的一种方法,即 借助于景物,以达到抒情的目的。 • 二者的共同点是,以抒情为中心。其区 别是,前者表面写景,实质写情;后者写 景、抒情都是明写,只是景为由、情为根 而已。
借古讽今
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怀古诗。作者通 过赞颂楚霸王项羽的英雄气概,谴责了宋 王朝仓皇南逃、不思北上的行为;简洁而 有意味,颇显豪气。
用典抒情与借古讽今有何区别?
• 用典抒情:用典是指在文章中引用、截取前 人的语句或使用前人的事迹故事,借以表达某种 特定的含义。借古讽今是引用典故以方便于比况 和寄意。诗中有不便直述者,可借典故之暗示, 婉转道出作者的心声, • 借古讽今是用典抒情的一种方式,借古讽今 是引用前人前事等来评论当前风气、时政等;用 典抒情则是着重自己的感受,引用前人的语句或 事迹来表现出来。
把抽象的感情用具体的事情表达,通俗易懂。
借事抒情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歧王斋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四句诗,从岐王宅里、崔九堂前的“闻”歌,到落 花江南的重“逢”,“闻”、“逢”之间,联结着四十 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尽管诗中没有一笔正面涉及 时世身世,但透过诗人的追忆感喟,读者却不难感受到 给唐代社会物质财富和文化繁荣带来浩劫的那场大动乱 的阻影,以及它给人们造成的巨大灾难和心灵创伤。确 实可以说“世运之治乱,华年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 俱在其中” (兼有借事抒情、衬托的手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 之
抒情手法
抒情方式
一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二 、间接抒情: 1、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寓情于景 触景生情 以景结情 2、 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 托物寓理 3、用典抒情 4、借史抒情 借古讽今 借古喻今 咏史言志 借古抒怀 怀古伤今 5、叙事抒情 借事抒情 即事感怀
提问方式
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艺术 手法)?
(宗悫的典故)
2、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
(韩信的典故)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题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 难足。 念往昔,豪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 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 犹唱,《后庭》遗曲。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运用了什么抒情 方式?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本诗运用了用典抒情的抒情方式《后庭》遗曲,是陈后 主所制的《玉树后庭花》。这三句是化用了杜牧的“商女不知亡 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句。王安石没有去责怪商女无 知,而是意在言外,另有所指:歌妓们至今还在唱着亡国之音, 正是因为当权者耽溺酒色,醉生梦死。然而如再不改弦更张,采 取措施,富国强兵,必然继续六朝悲恨。
情手法。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 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参考答案:这首诗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写一 位女子对“君”剖白心迹, 直接表达了女子至真、至 善、至烈的爱情,显得坦荡、真率而震撼人心。
一、直接抒情
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不借助于任何 别的手段,直接地表白和倾吐自己的思想 感情,以感染读者,引起共鸣。
这首诗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1分)。 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 “月”色的描写,(1分)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 现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 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2分)
借景抒情(由景生情):景与情
乐景
哀景 哀情
乐情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这首诗是如何抒发感情的?
那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生意盎然,在作 者的字里行间充满了爱意。“莺争”“燕 啄”“绿杨”“白沙”,从动态到色彩,无处不 体现诗人对西湖的情有独钟——乐景 ,借景抒发 了自己的喜爱之情。 (一)乐景写乐情
小重山 陈亮 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倚 画阑东。黄昏月,一笛碧云风。 往事已成空。梦魂飞不到,楚王宫。翠绡和泪暗偷封。 江南阔,无处觅征鸿。 这首词表达写的是什么景,表达什么情?
当初离家从军去,杨柳依依轻摇曳。如今返乡解甲归,雪花飘飘飞满野。道路长远慢慢
13借景抒情(哀景写哀情)
19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 终归大海作波涛《瀑布联句》
19托物言志
20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