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模板

历史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模板

历史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模板
历史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模板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影响;教学难点:垄断组织的评价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

【教学课时】1

【教学资源】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第二次工业革命》上册课本及教参。自制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1

模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使用设计思想及预测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从身边生活中第二次

工业革命的成就导入

课题,第二次工业革

命的成就还有哪些?

它是怎样兴起的?又

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

活和世界的?

体验、思考、

回答

PPT1

引导学生在现实

环境中认识问题,

思考问题是新课

标下转变教学方

式的策略之一;激

发学生学习热情

和信心,积极参与

教学

过渡首先,我们一起探究一下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怎样兴起的?

探究问题1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引导学生思考第二次

工业革命是在怎样的

情况下兴起的?

回忆,阅读、

思考,回答

PPT2

做到知识的有效

迁移,为学生学习

新内容打下基础;自然科学有哪些成就

呢?在以后,我们将

要学到,这里是英国

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

磁感应现象?这一科

学发展有什么实际意

义?

观察,思考

PPT3

过渡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重要成就呢?请同学阅读课文,准备参加“看谁发现多”的有奖竞赛。

探究问题2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发明

创设学生体验历

史的情境;让我们穿

过时空去看一看英国

商人查尔斯先生的生

活,他有哪些行为在

享受第二次工业革命

的成果,为什么?

阅读,思考,

发言

PPT4

通过任务驱动,创

设学生体验历史

的情境,引导学生

自主学习,引导学

生学习发明家的

优秀品质,对学生

进行情感态度价

值观的教育

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多

姿多彩,请同学们填一

填一表格。

观察,记忆

PPT5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的发明家,成就最突出

的是发明大王爱迪生,

老师讲爱迪生的故事,

从故事中我们又可以

学到什么呢?

体验,回答PPT5

过渡结合教材和上表,我们能否发现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的独特之处呢?

探究问题3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引导学生结合分析表

格,得出第二次工业

革命有何特点?第

二次工业革命还有何

特点呢?为什么?

阅读,思考,

回答问题

PPT5

培养学生阅读材

料,提取有效信息

的能力、比较历史

事物的能力

点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

的特点

观看,记忆

PPT6

过渡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如何改变了世界和我们的生活的?

探究问题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请同学阅读教材,

想一想第二次工业革

命在生产力和生产关

系方面有何影响?

描述,分析,

思考,回答

PPT7

培养学生阅读教

材提取有效信息

的能力,分析材

料、利用材料说明

问题的能力,体验

第二次工业革命

带给我们生活的

便利

结合材料和洛克菲勒

的材料什么叫垄断?

是怎样产生的?我们

应如何评价垄断组织

呢?

阅读,思考、

回答

PPT8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如

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的?

看图,思考,

回答

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一次工业革命都与中国擦肩而过,新的科技革命正蓬勃开展,中国应如何应对,神舟六号的成功发射做出了响亮的回答:奋力追赶

课堂

练习

PPT11

拓展

探究

进行拓展探究。使学生感觉学有所用,同时也是兴趣的延伸

板书设计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

1、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

2、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和发展

3、19世纪自然科学的重大发展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和发明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1自然科学的新发明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2、新技术、发明超出一国的范围,规模广泛,发展迅速

3、有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经济发展速度较快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经济方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2、政治方面: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者,列强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3、社会生活: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加剧了环境的污染

附:教学详案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生相互问好

师:同学们,我来自历史名城——鄂州市,坐公共汽车来到美丽的育才高中,公共汽车以什么作动力。(汽油,它是由石油炼成的)同学是怎样上学的?(骑自行车、坐电车)自行车的关键部件是钢制成的(有踏板和链条的脚踏车的自行车也是第二次工业时期发明),电车是以电力作动力的。

师:石油化学工业的建立、电力工业的兴起、汽车工业的产生和钢铁时代的到来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还有哪些成就呢?它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又是如何改变世界的?今天我们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

过渡:首先,我们一起探究一下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怎样兴起的?

探究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背景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想一想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怎样兴起的?先进的社会制度是创新和发明的政治保障。

知道的请举手,还有补充的吗?

我们归纳一下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请看投影: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和发展是经济条件,19世纪自然科学的重大发展是科学基础。自然科学有哪些成就呢?

在以后,我们将要学到,这里是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及其发现电磁感应现象?这一科学发展有什么实际意义?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是政治前提。

探究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和发明

过渡: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重要成就呢?请大家用3分钟时间阅读课文,记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准备参加一个“看谁发现多”的有奖竞赛,奖品特别哟。

时间到!根据自主学习的内容,请同学们找一找英国商人查尔斯先生在1911年享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哪些是可能的?哪些不可能?为什么?让我们穿过时空去看一看英国商人查尔斯先生的生活,请同学们判断哪些行为可能是真实的?哪些不可能?为什么?比一比哪个同学发现多?

在1911年的某一天,有一位英国曼彻斯特商人查尔斯,他要取道法国赴美国洽谈生意,他打电话给美国的朋友预约好到达的时间,然后穿上时髦的涤纶面料做的衣服,坐电车到码头,乘汽船渡过英吉利海峡到达法国。当他达到法国时,已近日暮,看到大街上灯火通明。第二天,他便搭乘飞机匆匆赶往美国华盛顿,到达机场时,他多年的朋友威廉热情地从一辆汽车中迎了出来,把他接到家中,吃过晚餐后,威廉热情地邀请查尔斯去看电影。闲聊中,查尔斯告诉威廉,他这次洽谈的是一笔塑料制品和化肥及电脑配件生意。如果谈成就马上给自己的合伙人发短信报喜,并准备用远洋轮船将货物运回曼彻斯特。

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多姿多彩,请同学们填一填一表格。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家,成就最突出的是发明大王爱迪生,老师讲爱迪生的故事(他一生凭靠高度的智慧和惊

人的勤奋,领导他的实验室共有2000多种发明,平均15天就有1种,他说“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从爱迪生的身上我们要可以学到什么可贵的品质呢?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最为显着,人类社会由此进入到“电气时代”。

过渡:结合教材和上表,我们能否发现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的独特之处呢?(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人类进入到科学时代、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第二次工业革命还有哪些特点呢?

生: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比如日本,德国、俄国、美国的西南部地区等。

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探究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过渡: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对世界和我们的生活生产有何影响?

师:请同学阅读教材,想一想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有何影响?

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飞速发展。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猛发展,美国和德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年增长率甚至达到8%左右。

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变革,产生了垄断。.

探究:什么是垄断?它是怎样产生的?我们应如何评价垄断组织?请看结合教材和供洛克菲勒材料分析回答。

生:学生分析回答,教师总结。

师: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如何影响我们生活的?

生:答。

归纳总结。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经济方面:(表格、漫画)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产生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政治方面:(材料漫画)

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者,大力对外扩张社会生活:

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图片)

加剧了环境的污染(图片)

课下探究:小组合作设计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展。

注:本课为武汉市历史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

江苏优质课比赛教案设计:确定位置

江苏优质课比赛教案设计:确定位置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54~56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初步理解北偏东〔西〕、南偏东〔西〕的含义,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能根据给定的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初步感受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科学性。 2.引导学生经历描述物体方向和距离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识图和作图的能力、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帮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眼光观察日常生活现象。 教学重点:认识四个新的方位词,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确定位置中角度的测量 教学预案: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揭示课题。 谈话:同学们,在教室里我们可以用数对确定自己的位置,那么在海上、空中,又是通过什么方式确定位置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研究确定位置的方法。〔揭示课题:确定位置〕 2. 出示索马里海盗抢劫中国货轮的相关新闻视频。 谈话:听说过索马里海盗吗?他们是一群专门在海上抢劫船只的犯罪者。在去年的11月,我国的一艘货轮就不幸被他们劫持,一起来看一段视频,具体看看事发地的位置。 3.学生根据图示描述事发地的位置:事发地在中国护航编队的东北方向。 4.引发冲突:看来,用我们原来的方位知识:光说一个东北方向,不能准确地确定事发地的位置。那要精确地描述这个位置,还需要说清什么呢? 【二】自主探究,提炼建模。 1.小组交流:尝试寻找确定位置所需的条件,并尝试用这些条件再次描述事发地的位置。

2.明确确定位置的几要素。 〔1〕出示正确描述事发地位置的方法:事发地在中国护航编队的北偏东30胺较?000千米处。 〔2〕借助手势理解〝北偏东〞方向:从正北慢慢偏向正西方向,这个区域就是北偏东。 〔3〕交流:北偏东30埃闶窃趺蠢斫獾模?北偏东30胺较颍瞧 肽母龇较虻?0埃?/P> 〔4〕追问:如果只说在北偏东30度方向,能确定事发地的位置吗?〔明确:说清了方向,只能确定事发地在这样一条射线上,要精确地确定事发地的位置,还需要距离。〕 〔5〕小结:要精确地描述事发地的位置,必须说清观测点、方向〔角度〕、距离。 3.认识〝北偏西〞、〝南偏西〞、〝南偏北〞。 〔1〕借助手势帮助理解〝北偏西〞、〝南偏西〞、〝南偏东〞三个方向。 〔2〕介绍为什么通常会说〝北偏东〞而不是〝东偏北〞,强调以南北为基准。 4.练一练。 〔1〕要求学生完整地说说俄罗斯护航舰队的具体位置。〔俄罗斯护航舰队在中国护航编队的北偏西55胺较?000千米处。〕 〔2〕进一步明确:北偏东30啊⒈逼?5岸际且哉狈较蛭嫉摹? /P> 5.小结: 〔1〕回顾刚才两个位置的确定,我们发现,要给一个物体精确定位,必须得说清哪几个要素? 〔2〕只说在〝北偏东〞或〝北偏西〞这个方向,只能确定物体在这样一个〝面〞上,角度确定的是这样一条〝线〞,只有再确定距离后,才能准确的确定物体所在的那个〝点〞。 这就是从〝面〞到〝线〞再到〝点〞的精确确定位置的方法。

历史微课教案

八年级历史微课教案 翁奕权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2,学科:历史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查找新中国成立相关事件 课前预习了解 课内探究学习 课后巩固提升 教学课题 1、知识目标: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内容(概况),开国大典盛况,西藏和平解放。 2、能力目标:分析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新旧对比分析)。 3、情感目标:通过新中国成立,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更要增强责任感。 教材分析 本课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新中国的成立和西藏的和平解放,新中国的成立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好了准备,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西藏和平解放,是我国成功解决民族问题的典范,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减少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使西藏从此走上了繁荣富强的道路,标志着祖国大陆的全部解放。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内容,西藏和平解放。 难点: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学情分析 通过一年半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一些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如学生以前学过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等,基本掌握了学习会议的基本方法,多数学生已经知道学习会议应该从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会议内容、意义等方面来进行学习,这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老师在学生学习时,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学习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基本方法,自学本部分内容。学生通过电视等,对西藏问题很感兴趣,这是我们学习本课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搜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难点,分析了学生的学情,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在搜索到开国大典的视频,现场放给学生观看,加深印象。用百度搜索下载新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的有关图片还有部分录音,分析当时的盛况,让学生加深了解。利用百度搜索《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有关的详细信息和图片,做成PPT课件让学生对当时形势有深刻的认识。 教学方法 范例导学-自主探究-及时巩固-拓展提升教学法 情感体验法 对比研究法

《苏州园林》区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特等奖

《苏州园林》公开课教学设计 执教者:肇庆市第一中学陈焜 (一)教学目标 1、自读课文,掌握文中重要词语; 2、把握苏州园林的特征,整体感知课文; 3、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领略中国园林的建筑美; (二)教学重点 准确抓住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三)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是如何抓住苏州园林的特征,并突出这个特征的及说明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阅读说明文应从几个方面入手? 明确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有哪些;理清说明的顺序;找出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2,欣赏苏州园林图片,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作者)

二、揭示目标 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自读要求: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读书时,标注并识记文中生字词,标好段序。 2. 任选角度,说说《苏州园林》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 例如:《苏州园林》是一篇的文章。 四、速读课文,把握大意 1、速读课文,划出揭示课文的主要内容、重要的信息的关键的语句。(中心句、总说句、结论句,尤其是段首句) 2、苏州园林具有怎样的总体特征,才能成为各地园林的标本? 五、合作探究解读课文 阅读课文2-9自然段,独立思考下列问题后,小组合作完成填表。 1、苏州园林为了达到图画美这个目的,作者认为设计者和匠师从哪几个方面下了功夫? 2、“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中四个“讲究”的次序能不能调换次序?为什么?

3、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说明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征的? 六、比较阅读,能力迁移 运用我们刚才学习的阅读说明文的方法,速读新课程p41《北京园林》一文,把握文章说明的对象和主要特征,完成填空。 七、学习小结:今天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阅读方法: 中国园林之美:…… 八、拓展延伸 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可以说的当然不止这些”,苏州园林之美还有哪些呢? 现在大家看这幅楹联:“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大家设计:这幅楹联挂在哪里最合适? 九、作业布置 请以导游的口吻介绍肇庆一处景点(七星岩或鼎湖山),写一段导游词,不少于200字。

历史优质课比赛标准教学设计(模板)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案例 教学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影响;教学难点:垄断组织的评价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 【教学课时】1 【教学资源】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第二次工业革命》上册课本及教参。自制教学课件

PPT4 PPT5 PPT6 PPT7 PPT8

板书设计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 1、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 2、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和发展 3、19世纪自然科学的重大发展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和发明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1自然科学的新发明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2、新技术、发明超出一国的范围,规模广泛,发展迅速 3、有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经济发展速度较快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经济方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2、政治方面: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者,列强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3、社会生活: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加剧了环境的污染 附:教学详案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生相互问好 师:同学们,我来自历史名城——鄂州市,坐公共汽车来到美丽的育才高中,公共汽车以什么作动力。(汽油,它是由石油炼成的)同学是怎样上学的?(骑自行车、坐电车)自行车的关键部件是钢制成的(有踏板和鍊条的脚踏车的自行车也是第二次工业时期发明),电车是以电力作动力的。 师:石油化学工业的建立、电力工业的兴起、汽车工业的产生和钢铁时代的到来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还有哪些成就呢?它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又是如何改变世界的?今天我们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 过渡:首先,我们一起探究一下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怎样兴起的? 探究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背景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想一想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怎样兴起的?先进的社会制度是创新和发明的政治保障。 知道的请举手,还有补充的吗? 我们归纳一下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请看投影: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初二历史微课教学设计

初二历史微课教学设计 第11课民族团结 花城中学王影韫 一、教材分析 1、本节课的地位 本节课是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一课内容。学习本节内容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初步确立正确的民族意识,将来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民族团结;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2)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对比分析的能力,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阅读材料,使学生运用阅读、分析和归纳等方法,积累必要的历史知识。 (2)运用图片,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并热爱中国多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2)使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培养正确的民族观。 3、重点和难点 本课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本课的难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原因。 二、学生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地理课上已经学过我国的民族分布状况,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也有一定了解,所以,本节课侧重对学生民族团结意识的培养。 三、教法

针对本校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主要采用讲授法、列举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引用花城中学校运会入场仪式中民族服饰,介绍部分少数民族。 2、讲授新课 第一步:探究民族政策 ①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展示民族分布图)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是什么?学生看图回答。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和意义 ④(展示问题)我国成立了哪些省级民族自治区?学生列举加深认识。 第二步:共谋民族发展 ①(展示图片)为了使学生感受到建国以来,少数民族地区得到 快速发展,准备少数民族发展的图片,体会我国各民族共同发 展的政策取得了明显效果。 ②(展示问题)为了加快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的发展, 我国提出了什么战略?学生齐答。接下来给学生列举西部大开 发的标志性工程,并展示图片(展示图片西气东输等)。使学 生知识略向课外拓展,认识我国政府对少数民族发展的重视。 ③为了帮助少数民族加快发展,国家选派大量优秀人才到少数民 族地区工作,孔繁森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展示孔繁森图片)指导学生阅读课本58页材料孔繁森的感人事迹。 第三步:齐护民族发展 ①由昆明打砸事件和马航上新疆乘客事件引起谈论 ②导学案中的巩固练习和拓展练习 五、教学反思 选用11课《民族团结》。在编写这一课的教学案时,我也按照编写教学案的步骤进行资料整理和题目选取。在“旧知检测”上,因民族团结的内容,我们在初一时候已经接触,所以在编写上主要是对以

直线的方程点斜式优质课比赛教学案

直线的方程——点斜式 1.教材分析 从研究直线方程开始,学生对“解析几何”的学习进入了实质性阶段,“直线与方程”关系的研究,是“曲线与方程”的关系研究的前奏和基础,所以本节课教学的效果直接决定了整个“解析几何”教学的效果. 刚刚接触“解析几何”的学生,幼稚懵懂的心理致使他们还不能理解“解析几何”的实质,而本节课则以比较浅显的问题开启了“解析几何”学习的先河,他们可渐渐地逐步深刻地认识到直线上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可理解“两个独立条件确定一条直线”这个本质规律,从而自然地构建出本节课研究的容.两种直线方程形式中的关键字“点、斜”与“斜、截”分别是“两个独立条件”的高度概括,是对直线方程特征的本质提炼.这些都是“解析几何”,乃至全部数学容的精髓,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熟练掌握这些,对于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大有裨益. 贯穿“解析几何”始终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由曲线求其方程和由方程研究曲线性质,而本节课则以简单问题为载体,揭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为进一步解决后继的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解析几何”中处处渗透了各种数学思想,特别是数形结合与等价转化思想,本节课则以生动的具体事例有效地促进学生树立、巩固和熟练应用这些数学思想. 教学是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为重要目标,本节课则在优化数学思维的多种特征上有着独特的功能. 综上,本节课是高中数学教学中极为关键的容,创设和实施优质的教学程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今后高中数学教学的成败. 2.教学目标 2.1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由一个点和斜率可以确定一条直线,探索并掌握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方程; (2)能根据条件熟练地求出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方程,并能化为一般式. 2.2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探究能力;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直线的方程与方程的直线之间的对应关系,渗透数形结合等

高中历史微课教学心得体会

高中历史微课教学心得体会 第1篇:高中历史微课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微课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微课教学设计是让学生更好学习,以下就是的高中历史微课教学设计,一起来看看吧! 本案例出自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本课的内容标准及教学目标设计如下:1内容标准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识记:老子、孔子的重要思想主张;孔子在教育上的贡献;战国时期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主张;董仲舒对儒学改造的主要表现。 理解:“道”和“仁”的含义;“天人感应”;董仲舒新儒学。 分析: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和意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 归纳:春秋、战国、秦汉时期思想的演变。 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学习所得,了解各学派思想主张,并分析比较它们的差异;通过儒学地位的变化,分析政治思想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活跃而繁荣的文化盛况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文化史上这一光辉时段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祖国历史与文化,有志于继承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形成尊崇传统文化的民族精神。 本课的重点是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以及儒学在汉代的发展。中国思想的源头起自先秦时期,尤其是春秋战国之时诸子百家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后世的各种思想潮流大都能从诸子百家那里找到最初的萌芽。当时的“百家争鸣”也对思想的创新与活跃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正是这种局面导致了中国思想史黄金时代的形成。所以,对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别是儒、道、法、墨等主

七年级历史微课 宣威 李克华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 第9课 课程标准: 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在掌握孔子思想与教育方面的影响和贡献、诸子百家(以儒、道、法三家为主)的思想特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观点理解政治、经济、文化三者辩论关系的能力;利用表演、质疑、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述历史的能力;在对传统思想文化批判和吸收的前提下初步形成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历史与本课思想史的联系,初步形成历史的整体观。通过阅读教材编制表格,增强阅读能力,学习制表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对儒、道、法代表人物思想的了解,认同优秀传统文化,确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表达思想、尊重别人意见的个人素质和勇于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 学情分析 1.知识掌握状况: 学生在小学《社会》课中已学过有关孔子办学的内容,对孔子已有初步的了解。语文课刚刚讲完《论语十则》,对孔子思想内涵的了解又有了进一步加深。历史课又学习了“大变革的时代”一课,对春秋战国时代背景(特征)已有相当的认识。 2.学生心理特征: 初一学生正处于童年期向少年期过渡阶段,从心理上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他们喜欢表现自己,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好争辩。 教材处理 教材较好地落实了《课程标准》对本课内容“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的规定。标准要求虽然简单,但所涵盖的教材内容思想理论性强,社会运用性强,知识结构呈开放性,这为教师根据学生实际选择和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为了便于该堂师生合作活动课的开展,在尊重“内容标准”的基础上对教材作如下处理: 1.将课文“百家争鸣”子目中关于“百家争鸣”背景的阐述前置于课文开篇。 因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相互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的背景阐述同样适应于孔子、老子等思想家产生的时代。再者,原课文开篇就直接提出孔子,显得突兀,如有背景资料引入,将更能体现历史“因果关系”的学科特点,同时也便于联系学过的知识切入新课。 2.在战国“诸子百家”教材内容中,删去墨家部分。 根据课程标准,删去墨家内容属允许范围,并不会降低标准的要求。这样做的理由是从学生的认知实际出发,因为对于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还不能很明确地区分儒家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的区别。在这节课中,阐述诸子百家内容的教学,设计为学生辩论活动,墨儒两家学说对立性不强,容易混淆,不利于辩论的开展,故删去。 课型选定 基于以上教学目标和对教材、学生知识、心理等方面的分析,课型选定为:师生合作型的活动课(一课时)。 教师的活动形式:启发、引导、归纳、小结。 学生的活动形式:分析、质疑、表演、辩论。 设计思路: 1.本课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来确定课程目标及教学过程。 2.通过阅读、课外搜集资料、自制录像等,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通过课堂短剧、辩论会,重现历史情境,增强学生体验历史的感觉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合作的能力。

历史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模板)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案例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影响;教学难点:垄断组织的评价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 【教学课时】1 【教学资源】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第二次工业革命》上册课本及教参。自制教学课件 PPT3

PPT4 PPT5 PPT6 PPT7 PPT8

板书设计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 1、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 2、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和发展 3、19世纪自然科学的重大发展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和发明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1自然科学的新发明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2、新技术、发明超出一国的范围,规模广泛,发展迅速 3、有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经济发展速度较快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经济方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 段 2、政治方面: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者,列强加紧对外侵略扩 张 3、社会生活: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加剧了环境的污染 附:教学详案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生相互问好 师:同学们,我来自历史名城——鄂州市,坐公共汽车来到美丽的育才高中,公共汽车以什么作动力。(汽油,它是由石油炼成的)同学是怎样上学的?(骑自行车、坐电车)自行车的关键部件是钢制成的(有踏板和链条的脚踏车的自行车也是第二次工业时期发明),电车是以电力作动力的。 师:石油化学工业的建立、电力工业的兴起、汽车工业的产生和钢铁时代的到来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还有哪些成就呢?它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又是如何改变世界的?今天我们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 过渡:首先,我们一起探究一下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怎样兴起的? 探究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背景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想一想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怎样兴起的?先进的社会制度是创新和发明的政治保障。 知道的请举手,还有补充的吗? 我们归纳一下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请看投影:

优质课大赛 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九届全国高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 教学设计 参赛学科题目 The violence of nature 参赛教师王福海 山西省朔州市五中 2015年11月30日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设计 (一)设计理论 1. To treat the information as a bridge and regard teaching with interest as a main line. 2. To create the situation as teaching means, aiming at using the language from every aspect. (二)设计内容 1. To play the video to arouse the students’ interests to lead in the text. 2. To display the pictures to let the students know more about the body language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3. To 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make up conversations and act them out. 4. To use the interests to widen their knowledge. (三)教学应用 1.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the best approach to arouse the students’interests of learning English

(完整word版)教学设计(万能模板)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能正确的运用以上知识点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扎实的经历….挖掘生成的整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观察/对比/分析/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向学生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借助生活中的情景引入新课,帮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来源与生活,且可以服务于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通过课上及时给学生以表扬和激励,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获得成功的喜悦,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5在探究新知、问题求解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依托课上安排的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与能力。 ○6通过帮助学生感知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向学生渗透事物是普遍

联系和相互转化的,及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1让学生掌握、理解…….2、并会正确的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难点:1、从知识的本身来看(是否有难点)2、如何让学生学会灵活地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来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3、本节课知识点本身较为简单,但如何在知识的生成过程中达到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维/抽象/对比/猜测的能力;及逻辑思维训练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学过程(计算规律类)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生活 情境图 发掘其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学生独立尝试解答,教师巡视,寻找解法典型的学生。并让其板演板演学生讲解解答思路,从而得到第一则归纳素材 整体感知蕴含的规律,让学生再举例,丰富素材 让学生尝试归纳结论 (先让生独立思考、后组内交流、再汇报、他生补充纠正,师揭示准确的结论、 表述) 呈现结论(出示小黑板)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分层练习) 四、梳理知识,解决质疑

最新《老王》优质课比赛教案

《老王》教案 1 2 3 【学习目标】: 4 一、知识与能力: 5 朗读课文8-18自然段,品析语言,把握人物性格。 6 二、过程与方法: 7 1、通过关键词分析法,培养学生抓住关键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品味语言的能力。8 2、学习作者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塑造人物性格的写法。 9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0 学习老王,做一个善良、知恩图报的人!感恩社会对我们的关怀和温暖!11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品析语言,深入了解老王的性格。 12 2、学习作者运用肖像、语言、动作描写来塑造人物性格的写法。 13 14 【教学难点】: 15 学习作者运用肖像、语言、动作描写来丰满人物性格的写法。 16 【教学辅助】:电子白板、微视频 17 【教法、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讨论法,表演法。 18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19 20 一、导入新课: 21 出示老王的图片,问:他是谁?他是谁笔下的人物?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你从哪里看出来22 的?运用四个问题: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思考:一个平凡的人物,在杨绛的笔下成为不朽的23 经典。直切要害:引出今天的学习任务:研读课文8-18段,学习作者是如何运用多种描写方24 法塑造了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 25 26 27 二、研读课文: 1、播放微视频,翻转课堂,预习检查,教师出示思考题: 28 29 (1)第5、6、8-16段,看看老王的善良表现在哪些地方呢? 30 (2)、从中你可以看出老王具有怎样的性格呢? 31 学生回答问题,上黑板板书,教师补充纠正: 32 A、愿意给我们家带送冰块,车费减半。他的冰比前任的大一倍,价格相等。而且他从不因 33 为我们老实欺负我们。 34 B、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 35 C、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 36 门感谢。 37 归纳:老王是一个老实厚道、心地善良、知恩必报的好人---------善 38 39

优质课大赛教学设计

第九届全国高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 教学设计 参赛学科题目 The violence of nature 参赛教师王福海 山西省朔州市五中 2015年11月30日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设计 (一)设计理论 1. To treat the information as a bridge and regard teaching with interest as a main line. 2. To create the situation as teaching means, aiming at using the language from every aspect. (二)设计内容 1. To play the video to arouse the students’interests to lead in the text. 2. To display the pictures to let the students know more about the body language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3. To 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make up conversations and act them out. 4. To use the interests to widen their knowledge. (三)教学应用 1.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the best approach to arouse

the students’ interests of learning English and the best bridge to help the students comprehend the teaching contents well. 2. It is also the best means to train the students to use the language effectively and the most perfect platform to update the English learning methods. 二:三维目标 Knowledge aim:To get th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main idea and know the hurricane and the tornado. Ability aim:Use their own words to write a composition. Emotional aim:To increase their awareness of being ready to help others. 三:教学重点 1. To grasp main ideas of this passage in a very short time. 2. To learn about the disasters and say or write a composition. 四:教学难点 1.To understand the whole passage.

地理微课堂——教学设计(模板)

“微课堂”教学设计能力要求 基本内容:根据指定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即通过针对某一个具体知识点或独立的学习内容来进行的相对环节完整的“微课堂”教学设计,从目标设计、过程设计、评价设计三个板块进行教学架构(说明:实际课堂教学用时应不超过15分钟)。借助网络教学资源,教师现场独立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文字输入、排版,完成教学设计的电子文档。 基本要求:“微课堂”教学设计要坚持“目标、教学过程、评价”一致性原则。 1.目标设计 (1)目标制定要符合课标要求; (2)结合学情,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目标合理定位; (3)目标语言描述要规范、准确。 2.过程设计 (1)整合有效资源:整体环节设计科学,准确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根据需要有效整合教学资源; (2)教学方式科学:灵活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教学方式; (3)结构和模式符合学生特点和内容要求,时间分配合理; (4)重视问题设计,强化思维和方法训练,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和反思; (5)学生活动设计有层次性,拓展延伸符合课标要求。 3.评价设计 (1)评价贯穿始终,形式灵活; (2)评价手段科学,不繁琐、可操作。

“微课堂”教学设计能力评价标准 1.验收内容 在规定的时间内,教师根据指定的教学内容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通过针对某一个具体知识点或独立的学习内容来进行的相对环节完整的“微课堂”教学设计。教师根据给定的知识点或学习内容,从目标设计、过程设计、评价设计三个板块进行教学架构。 教学设计最终以完成教学设计的电子文档来呈现、教师需要独立完成内容设计、文字输入、排版和提交等任务。 说明:验收人员要根据教学设计的情况,对各项评价指标逐项评定,先定性后量化,在相应得分栏中逐项打分,然后统计各项得分之和,计入“评价总分”,并在“评价等级”栏内注明“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初中地理微课堂设计模板(下附)

《硬笔书法》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

硬笔书法教学设计 结合我们学校实际情况,谈一下我个人的一点体会。刚刚过去的一个学年,我带的是高三艺术班,尤其是作为毕业班,文化课已经相当紧张,书法相比美术课程的其他门类,容易使人感到有点距离和有点枯燥,在教学中能否提高学生对书法的兴趣,直接影响书法课堂的教学的效果,我一般会采用以毛笔书法的鉴赏和硬笔书法的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觉得书法不但有趣,在短时间内,通过简单行易的方式,使学生早点享受学习成果的乐趣。在此,我对硬笔书法教学谈一下自己的经验和体会。 一、教材分析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几千年的衍变、发展、积淀,群星璀璨,名家辈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因此,书法教学是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弘扬我中华民族文明的突出体现,写好汉字不仅具有展示、欣赏和收存价值,而且又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在书法学习中,使他们养成良好规范的书写姿势和执笔姿势。 2、能力目标 通过书法练习,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精神。 3、情感目标 让学生直接接触书法,接触中国文化艺术之美,传承祖国传统文化。

三、教学重点、难点 书法教学,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书法的重要性,写是运用语言文字交流思想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字能写好的人则等于多了一张文化名片,书写过关则终生受益。所以,我首先从书写的重要性来提高学生对书法的认识。这也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过程中,在学习书法上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对待困难挫折,在书法学习上做到胜不骄,败不馁,要使学生明白学习书法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要靠长期的苦练,要有“磨穿铁砚”的功夫和毅力。不图人人都能当小书法家,但求个个参与,书写水平都有所提高。激发学生热爱艺术之感情和奋发向上的信心,从小养成喜好、爱好艺术的良好习惯,并且既学本领,又学做人。这也是本课的难点。 四、学情分析 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通过练字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所以说在此基础上进行高年级的书法指导还是比较容易的。教学中需要注意的是学生从低年级变换到中高年级的,尤其需要教师着重指导用笔方法和字的间架结构。硬笔书法中庞中华的字一统天下,但太呆板,缺乏艺术性,我个人认为他的字帖不可取!司马东父子的字很不错,他们的书法都从毛笔入手既有硬笔书法的特点,又有毛笔书法的韵味很不错,建议多给学生推荐! 五、教学方法 高中生正处在一个非常特殊的年龄段,朝气蓬勃,遇到新鲜的事物很容易产生兴趣,但做事急于求成,缺少足够的恒心与耐力,要使他们循序渐进,做到教者得法、学者重法,从而使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和规模得到壮大和提高。也有以下的方法:

微课教学设计-范例

《点菜技巧》微课教学设计录制时间:20XX年9月 20日微课时间:10分钟左右 本微课名称点菜技巧 所属课程《餐饮服务与管理》 适用对象酒店管理大二学生 教学背景 点菜服务技巧是《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在菜单设计环节的基础上,学生来掌握利用菜单帮助客人点菜的基本技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实践中,都有较多的就餐经历,了解服务员点菜的一般过程,为本课程的学习积累了丰富的实践体验。本课的重点在于点菜服务流程的掌握,熟悉点菜的基本要求以及在整个流程中应掌握的基本技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比较之前生活实际中遇到的点菜环节的不足,将点菜的基本技巧应用于日后的实习及生活实践中。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熟悉点菜的流程,基本要求及注意事项 【能力目标】掌握点菜的基本技巧 【情感目标】通过互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培养学生基本的职业素质及职业情感,为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通过点菜的经典案例,让学生对点菜的注意事项有基本了解; 2. 视频教学:通过观看点菜的微视频,让学生对于点菜的技巧加深印象; 3. 现场教学:通过创造餐厅点菜的真实场景,让学生能深刻全面的了解点菜的流程; 4.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学生对点菜要求及基本技巧灵活掌握。 设计思路 在回顾上节内容的基础上,引入本次课程内容,通过微视频的形式,展示出点菜的流程、基本要求、技巧,在展示点菜环节的过程中,一边展示主要的知识点,一边让学生自行模拟各个要点,视频教学与模拟教学同步进行,最后进行总结。

场地要求酒店中餐厅 教学过程 视频展示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辅助资源时间 一、导入(1分钟以 内) 首先,教师进行导入,说明本次课程 的主要内容,并通过PPT显示导入案例, 启发学生思考:点菜前的准备工作? 案例讨论 PPT1-8 页,显示 本节课的 教学内 容,重难 点,案例 说明的问 题:点菜 前的准备 工作 1分钟 二、点菜技巧展示(7分钟左 右)1.客人入场,服务员迎宾引座。给客 人倒茶水,一边观察客人的穿着以 及言谈举止,判定客人的身份,(弹 幕:箭头指向服务人员的眼神,并 打出字幕“观察”) 2.教师入镜介绍:首先要注意观察, 在交流中用眼神不留痕迹的观察客 人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大概判 定客人的身份,掌握点菜的价格区 间。 模拟眼神 观察 PPT第9 页,显示 点菜前的 准备工作 流程环 节,第12 页三个关 键词 1分钟 以内 3.上茶水后,服务人员询问客人是否 点菜,客人同意,拿菜单给客人, 站在主人身后做好点菜准备,正式 点菜之前,首先询问客人是否有饮 食禁忌,客人告知没有。(弹幕:箭 头指向服务人员嘴巴,打出字幕“询 问”), 4.教师入镜介绍:点菜之前必须要询 问客人在饮食方面的禁忌。 5.首先开始点冷菜(弹幕:冷菜要求: 荤素搭配,色彩搭配) 模拟询问 内容 PPT显示 第12-15 页 1分钟 以内

高中优质课竞赛教案

高中优质课竞赛教案 UNIT11 A WORLD OF MUSIC 赖成丽Step 1 Pre-reading 1. Checking homework 1) T asks the question: Do you play any musical instrument? What is your favourite instrument? In this way, Ss review names of kinds of musical instrument. 1) T asks another question: Has anybody got any information about musical st yles? Ss tell different kinds of music, such as blues\hip-hop\rap\Latin music et c. Here is some information about music: Music is a language that is spoken to everyone—from the day we are born we hear music of some kind of our lives. But there are as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music as di fferent languages, and it is impossible to describe them all. Here are just a few well-known types. Classical music is serious Western European music from the Middle Ages(1500) to t he present and it was often written for a large orchestra, or for a small group of play ers. Many instruments can be used. A lot of music was also written to be sung as op era. Classical music is very popular and schools often teach this type of music. Jazz developed in the Southern States of North America at the beginning of last c entury. The black people of these states, who were originally slaves from Africa, had their own rhythms. Jazz brought classical music and African rhythms together. Blues was originally Black Country music, which also came from the Southern Stat es of last century. It is slow, usually sad music, which is often sung by one person w ith a guitar. Rhythm and blues developed from the Blues in America in the 1940s. It became f aster and more complex and used more instruments, e.g. saxophone, guitar, piano, d

历史微课教学设计模板

历史微课教学设计模板 关于历史微课教学设计模板是怎样的呢?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历史微课教学设计模板,供大家参考。 一.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重难点 二.内容分析分析本课主要内容以及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 例:高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三课 一条主线: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两对矛盾: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 三个内容: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 三.学情分析学法指导 特点:xx学生思维活跃个性光鲜,参与意识强,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 不够:历史知识的储备不充分,历史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对策:加强学生历史综合素质的培养…… 四.设计理念 创建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 包括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活动时间的分配,为什么设计详尽的一环节。 六.教学反思 本课的目标达成度,本课感到胜利的地方,本课感到遗憾的地方,

从智能手机、移动网络等移动媒体在教育中的使用来看,使得课堂、课后的学习越来越便当,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刻从学习内容的任何地方开始学起,提高了零散时间的利用率,但这种学习的时间也合宜太长,适合“微”内容的学习;另一方面,从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注意力保持来看,虽然年龄例外注意力的保持时间不一样,但是人高集中精力学习的时间也就在10分钟左右。因此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将教学内容碎片化、跨应用平台的微课应运而生。 微课概述 1.微课 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统统的教学活动。 2.微课的特点 微课具有主题突出、指向明确、资源多样、情境真实、短小精悍、使用方便、半结构化、易扩充等特点。 相对传统课堂,微课主要是突出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 点、疑点内容,或反映某个教学环节、教 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突出学科的知识点或技能点;微课不仅可以视频形式,也可以动画等基于网络流媒体的形式播放,支持移动学习和在线学习;微课时间较短,所使用的案例与内容必须是真实的、详尽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因此微课的设计往往是以模块为核心,以学生为中心,由多个知识点有机融合的逻辑体系。 3.微课的设计元素 当前典型的国内外微课围绕模块进行设计,包括知识点、导学、操作与练习、问题思考、拓展阅读、讨论、作业等元素。 4.微课的制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