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组成的表示式(第一课时)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3
§ 3.4物质构成的表示式(1)教学目标:1.认识什么是化学式2.掌握化学式的意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一. 什么是化学式?1.定义: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chemical formula)如水的化学式是H2O,氧气的化学式为O2,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2。
问题:①任何物质都有化学式吗?②同种物质可以有不同的化学式吗?③化学式可以任意的书写吗?2.只有纯净物才能用化学式表示其组成,一种物质只能用一个化学式来表示3.化学式的书写必须依据实验的结果4.化学式有什么意义呢?①表示一种物质。
如H20表示水这种物质②表示一种物质由几种元素组成。
如H20还表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③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如H20还表示一个水分子④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有哪几种原子构成,每种原子各有几个。
如H20表示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学生讨论符号H、2H、H2、2H2各具有什么意义?①H表示氢元素或一个氢原子②2H表示2个氢原子③H2表示氢气这种物质;一个氢分子;每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
④2H2表示两个氢分子小结:(1)元素符号之前加数字不再表示某元素,不再有宏观的意义,只表示n个这样的原子(2)化学式前加数字也不再表示该物质,不具有宏观的意义,只表示n个这样的分子练一练下列符号各具有什么意义(1)O(2)2O(3)CO2(4)2CO2问题:铁的化学式为:Fe,那么这个符号具有那些意义呢?①表示铁这种物质。
②表示铁由铁元素组成。
③表示铁元素④表示1个铁原子。
§3.4 物质构成的表示式(2)教学目标:1.学会书写单质化学式。
2.认识化合价的规律及原则。
3.初步学会书写化合物化学式。
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二、化学式的写法a). 单质化学式的写法:①金属、固态非金属、稀有气体:用元素符号表示,如Fe、Al、C、He、Ne、Ar②气态或液态非金属在元素符号右下角表示一个分子里含有原子的个数,如O2、N2、H2、Br2b). 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①氧化物化学式写法:一般氧元素写在右边, 另一元素写在左边.如: H2O , CO2 , HgO 氧右, 非氧左.②金属和非金属组成的化合物:一般金属元素排在左,非金属元素排在左边.如:NaCl , KCl , ZnS. 金左, 非金右三、化学式的读法单质:读元素的名称。
物质组成的表示式教案教案:物质组成的表示式教学目标:1. 了解物质组成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2. 学会使用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表示物质的组成。
3. 能够通过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计算物质的质量。
教学重点:1. 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
2. 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编写和解读。
教学难点:1. 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编写和解读。
2. 物质质量的计算。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实验器材、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示例。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计算器。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识(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展示一些常见物质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组成和表示方法。
Step 2:讲解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和示例,讲解物质组成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包括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定义和编写规则。
Step 3:示范编写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15分钟)教师通过示范,讲解如何根据物质的名称和组成编写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并解读其含义。
Step 4:练习编写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15分钟)学生在课本上完成一些练习题,编写给定物质的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并解读其含义。
Step 5:练习解读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15分钟)学生在课本上完成一些练习题,解读给定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所代表的物质及其组成。
Step 6:练习计算物质质量(15分钟)学生通过计算器,根据给定的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计算物质的质量。
Step 7:小结与拓展(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提供一些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学习。
Step 8: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继续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1
环节二引导探究得出结论H2O Fe2O3
①水②氧化铁
FeCl3 NaCl
③氯化铁④氯化钠
Al NaOH
⑤铝⑥氢氧化钠
【引导】我们不难看出
每一种物质都对应一个
化学式,那么什么是化
学式,怎样书写这是我
们今天这节课主要解决
的问题。
【提出问题】什么是化
学式?以“H2O、
Fe2O3”为例引导启发
【板书】一、化学式
用元素符号及角标表示
纯净物组成的式子叫化
学式。
【布置任务】以水H2O
从符号H2O 中你获得
那些信息?
参与学生讨论
【板书】H2O宏观上表示
H2O Fe2O3
①水②氧化铁
FeCl3 NaCl
③氯化铁④氯化钠
Al NaOH
⑤铝⑥氢氧化钠
倾听、理解、明确学习目标
思考讨论说出:用元素符号及脚标
表示纯净物组成的式子叫化学式。
记录
一、化学式
用元素符号及角标表示纯净物组成
的式子叫化学式。
小组讨论:
说出:
①表示水
②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
③表示一个水分子
④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
个氢原子构成或水分子中氢氧原子
个数比为2:1
记录:
并体现化学的
物质美,化学用
语美.
明确学习目标
引导学生积极
思考,体验概念
的形成过程和
成功的的喜悦.
积极主动与他
人交流,轻松愉
快获取新知.
2分钟
7分钟
+1
+1
+1
-1 -1
-2 -2
+3
+3
0 -2 +1
2。
课题:第二节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简单分类,并能从组成上区分单质和化合物。
②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说出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④能读懂某些商品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为元素。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交流和讨论,使学生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通过对纯净物和元素的分类,进一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学习分类的方法。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教材从学生在前几章教材中所见到的分子模型入手,把原子归类,建立元素的概念,并在次基础上学习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顺势给出了表示元素的一些符号,这样把宏观物质、微观构成和抽象符号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易于学习和掌握。
【教学对象分析】人类使用符号的历史源远流长,图形、标记、语言文字、数字、公式等这些符号的使用是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的,学生以前可能不曾体会绘画、做标记、书写各种文字都是在使用符号实现对事物的记载和与他人的交流,没有体会使用符号给人类带来的便捷。
当他们知道构成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物质的元素不外乎一百多种,每一种元素都有一种特定的便于书写和交流的符号,学会了这些符号和运用这些符号表示多样化的物质的规则,就可以与全世界的人方便地进行学术交流!他们可能会对学习充满兴趣。
【实验用品】分子模型、卡片、磁铁、铁钉、菠菜等【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是一节思考讨论式的探究学习课,学生通过解决一系列问题来认识元素和元素符号,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方法的应用,建立物质的元素观。
本节课有两大特色:——通过分子模型的制作与拆分,建立起元素的概念。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一套“分子模型”自然而然,顺理成章地形成了对元素的认识。
——通过排列“纸牌”的活动,明确元素符号的书写和分类。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一幅幅“纸牌”非常愉快、轻松地掌握了元素符号的书写和分类。
在组织本节课的这两个主要的探究活动时,因问题的发散性较强,所以需要教师做好及时的调控和引导,使学生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课题3物质组成的表示第1课时化学式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物质组成的表示”是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3的学习内容。
本课题包括化学式、化合价和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等内容,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要求,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将来适应社会生活所必需的。
本课时主要学习用化学式表示常见物质的方法。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化学式、化合价是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运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
因此,本课时的学习非常重要,它既是学生今后学习的理论基础,又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工具。
学情分析学生已接触过一些常见物质的名称、化学式、元素符号及物质的分类,这都为本节课“化学式”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有利条件。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式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化学式意义的学习,学生学会用化学语言表述物质的组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化学语言的独特魅力,增进对化学学科的喜爱。
核心素养1.发展认识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的科学思维。
2.“元素、分子、原子与物质”作为“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学习主题的核心知识,承载着从宏观认识物质的组成,从微观视角认识物质的构成,从符号视角认识物质组成的表征的多重功能,有利于发展学生以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的方式认识和表征化学变化。
重点难点重点:明白化学式的意义。
难点:化学式的书写。
教学过程续表续表教学反思第2课时化合价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化合价是学习化学的基础,本课时要求学生知道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能分析常见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化合价内容主题较为抽象,教师要借助各种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想象、推理、假说、模型等方法探索物质的结构,培养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推理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已能记住一些常见物质的名称、化学式、元素符号的表示方法、元素符号的意义,为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有利条件。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化合物中各元素原子个数比是不同的;了解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
初中化学《物质组成的表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化学式的概念及意义。
2. 使学生掌握化学式的书写规则和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式表示物质组成的能力。
4. 引导学生通过化学式探究物质性质和变化。
二、教学内容1. 化学式的定义及意义2. 化学式的书写规则3. 化学式与物质组成的关系4. 化学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5. 化学式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化学式的概念、书写规则及应用。
2. 教学难点:化学式在化学实验和计算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化学式的意义和应用。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化学式的书写规则。
3. 采用实践操作法,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式表示物质组成的能力。
4.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化学实验和计算中的应用,增强学生直观感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日常生活中的物质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物质组成。
2. 讲解化学式的定义及意义,让学生理解化学式的基本概念。
3. 讲解化学式的书写规则,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熟悉化学式的书写方法。
4. 练习化学式的书写,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讲解化学式在化学实验和计算中的应用,展示实际操作过程。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化学式表示物质组成,提高应用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学生对化学式的概念、书写规则的理解程度。
2. 练习书写:评价学生运用化学式表示物质组成的能力。
3. 实验操作:评价学生在化学实验中运用化学式的能力。
4. 计算应用:评价学生在化学计算中运用化学式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不同物质的化学式,探讨化学式背后的物质性质和变化规律。
2. 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式在科技发展中的应用,如新材料的研发、药物设计等。
八、教学资源1. 教材:《初中化学》2. 多媒体课件:化学式相关图片、实验视频、计算案例等。
3.4物质组成的表示式(第1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化学式的含义;2.知道化学式及化学式中数字表示的意义;3.学会简单物质的化学式的书写。
(二)技能目标:通过化合价的概念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观察、比较、概括等处理的方法。
(三)情感目标:通过化学式和化合价的学习,使学生领会必须根据客观事实写化学式,建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化学式的含义;2、简单物质的化学式的写法。
教学难点:1、化学式的含义;2、常见单质化学式的写法。
教学课时数:四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复习提问:什么是元素,元素用什么表示?导入:元素可以用元素符号表示。
那么,由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能不能用一种或几种元素符号组成的式子来表示呢?板书课题:3.4物质组成的表示式(第1课时)PPT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预习课本87-91页并完成预习案。
提问讲解并板书:一、化学式1、含义: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组合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
2、化学式表示的意义:宏观上:(1)表示一种物质;(2)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微观上:(1)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2)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
举例说明:H2O讲述:一种纯净物只有一个化学式,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那么怎样书写单质的化学式呢?板书:二、单质的化学式的写法:提问:预习结果。
师生共同讨论总结并板书:1、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直接用相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金属单质(2)某些固态非金属单质(3)稀有气体2、由分子构成的单质,在相应的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出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
讲述:我们知道了单质的化学式的写法。
那么,怎么写化合物的化学式呢?要写化合物的化学式,我们还要学习一个概念------化合价。
板书:三、化合价提问:预习结果:(1)什么是化合价?(2)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小结:1、化学式的概念; 2、化学式的意义;3、单质化学式的写法;课堂练习:检测案布置作业:(1)p96 第6题;(2)自编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口诀。
课题:4.2 《物质组成的表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化学式的意义,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2、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3、初步学会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
【教材分析】教材提供了一组图片,从微观角度入手,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来分析这种符号可以传递的信息,引导学生从不同思维角度思考化学式的意义。
化合价的含义教材只做简单讲解,注重让学生观察化合价与化学式的规律,将规律进行总结。
【学情分析】学生对物质的元素宏观组成的原子的微观构成有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学生能自己总结出化学式的意义,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归纳。
正确书写化学式是学好化学的基础,而学生刚接触化学时间不长,因此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由模仿开始,反复练习,熟能生巧。
【教学重、难点】重点:化学式的意义、化学式的书写书写和化合价。
难点:化学式的意义、化学式的书写书写和化合价。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达标检测:1、请说出“CO2”的意义:2、请说出“3P2O5”的意义:3、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物质或微粒:四氧化三铁;两个氮原子;四个铝离子;五个二氧化硫分子。
【板书设计】第二节物质组成的表示一、化学式及其意义1、定义:这种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化学式。
2、化学式的意义:①表示物质;②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③表示物质的分子构成;④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二、化合价通常,化合价的数值由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决定的,得电子元素显负价,失电子元素显正价。
三、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1、单质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2、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
【作业布置】P83“交流共享”1、2【教学反思】课题:4.2 《物质组成的表示》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2.求化学式中某种元素的化合价。
【教材和学情分析】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让学生体会建立宏观物质、微观构成、化学符号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学会用化学的视角看世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初中化学《物质组成的表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基本粒子的概念及其在物质组成中的作用。
(2)掌握化学式的表示方法,能够正确书写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3)了解物质的量概念,理解物质的量与质量、体积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运用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分子、原子、离子等基本粒子的概念及其在物质组成中的作用。
(2)化学式的表示方法及其应用。
(3)物质的量概念及其与质量、体积的关系。
2. 教学难点:(1)分子、原子、离子等基本粒子的区别与联系。
(2)化学式的正确书写方法。
(3)物质的量的计算及应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采用实验观察、讲授、讨论、练习等方法进行教学。
(2)运用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
2. 教学手段:(1)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2)使用模型、挂图等教具辅助教学。
(3)开展实验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安排1. 第一课时:分子、原子、离子概念及其在物质组成中的作用(1)引入新课,介绍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
(2)通过实验和实例,讲解分子、原子、离子在物质组成中的作用。
(3)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第二课时:化学式的表示方法(1)介绍化学式的表示方法。
(2)讲解化学式的正确书写规则。
(3)进行化学式的书写练习。
3. 第三课时:物质的量概念及其与质量、体积的关系(1)介绍物质的量概念。
(2)讲解物质的量与质量、体积的关系。
(3)进行物质的量的计算练习。
五、课后作业与评价1. 课后作业:(1)复习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整理笔记。
(2)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评价方法:(1)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第二节物质组成的表示(第一课时)(化学式及其意义)
教学过程设计
总结:化学式表示的含义:
(1)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2)表示构成一个分子的各种原子的原子个数.
(3)表示一种物质
(4)表示一种物质及组成该物质的各种元素.
思考:金属的化学式如何写?
讨论得出:金属的化学式直接用它的元素符号表示。
探究点二: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
质)。
如:O2 H2 N2
二.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
(1)若是由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一般金属元素写在左,非金属元素写在右。
如等。
读着“某化某”
(2)若是由氧元素与其他元素组成的,一般其他元素写在左,氧元素写在右。
如等。
读着“氧化某”
(3)若是由氢元素与其他非金属元素组成的,一般氢元素写在左,其他非金属元素写在右(NH3、CH4等除外)。
如HCl、H2O、H2S等。
读着“某化氢”
(4)若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一般的顺序是“金属左氧右非金属中间”或者“氢左氧右非金属中间”。
如H2SO4、Na2CO3、KNO3等。
课堂小结:
限时达标:10分。
3.4物质组成的表示式(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化学式的含义初步学会常见单质化学式的写法。
2.认识化合价,知道化合价与离子间的关系,知道化合价有正负之分,记住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
【重点】单质化学式的写法及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难点】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
【中考要求】
1.能说出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2.能用化学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组成。
【情景导入】
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愈来愈频繁,人们第一次见面,相互认识最简便快捷的方式是什么?自然是交换一下各自的名片,那在化学王国里各物质又是如何体现自己独特的与众不同的身份的?在前边我们已经多次使用H2O,CO2,NaCl,Fe等来表示相应的物质,其实这些式子就是这些对应物质的“名片”,它可以简单明了的表示物质的组成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掌握它可以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带来很大的方便。
【板书】3.4物质组成的表示式(第一课时)
【活动I】听写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
(5分钟)
氯__氢__钾__钠__银__氧__钡__钙__镁__锌__铝__硅__磷__铁__碳__硫__铜__汞__氮__金__氦__氟__碘__氩__锰__氖__
【检测预习内容】学生分组讨论并予以展示,组间互评,教师点评。
(15分钟)
【教师梳理】(10分钟)
一.化学式
2.化学式的意义:宏观:①表示某物质
②表示某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
微观:①表示一个某分子
②表示一个某分子有哪些原子构成。
注意: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其元素符号的意义:
⑴表示某物质
⑵表示某元素
⑶表示某单质
⑷表示一个某原子
(若元素符号前边添加数字就失去了宏观意义只能表示n个某原子)
二、单质化学式的书写
1、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
2、由分子构成的单质:在相应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出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一般为2,臭氧为3,足球烯为60)
三、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
1、化合价
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
一价钾,钠,氯,氢,银
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二四六七锰特殊,负三正二四五氮,铜、汞二价最常见。
负一氟氯和溴,碘
负二氧,硫,负三氮,磷
负一硝酸,氢氧根,负二硫酸,碳酸根,负三只有磷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
化合价的表示:标注在元素的正上方(穿插复习数字含义)
【当堂检测】(10分钟)
(学生展示,学生互评,教师点评,适时鼓励)
【反思收获】(5分钟)
(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在预习过程中的疑惑是否得到解决?齐声诵读元素化合价表)
【课后作业】
另附练习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