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工程第五章 信息显示的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789.07 KB
- 文档页数:85
人因工程课程设计界面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界面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 使学生了解人因工程在界面设计中的应用,掌握界面设计中的关键因素;3. 帮助学生掌握界面设计的相关评价标准,提高对人因工程界面设计的认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人因工程原则进行界面设计的实际操作能力;2. 提高学生分析界面设计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学会在团队中共同完成界面设计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人因工程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热情;2. 培养学生关注用户体验,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3.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对界面设计工作的敬业精神。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人因工程课程性质,以实用性为导向,旨在提高学生对界面设计理论与实践的认识。
课程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兴趣和实际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人因工程原则进行界面设计,提高界面设计的质量和用户体验。
二、教学内容1. 人因工程基本概念:介绍人因工程定义、发展历程和主要研究领域,让学生对人因工程有整体的认识。
教材章节:第一章 人因工程概述2. 界面设计原则:讲解界面设计的基本原则,如一致性、简洁性、易用性等,并分析其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 界面设计原则与方法3. 界面设计方法:介绍界面设计的方法,如用户调研、原型设计、用户测试等,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教材章节:第三章 界面设计原则与方法4. 界面设计关键因素:分析影响界面设计的关键因素,如用户需求、界面布局、色彩、字体等,并举例说明。
教材章节:第四章 界面设计关键因素5. 界面设计评价标准:讲解界面设计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如可用性测试、用户满意度调查等,帮助学生掌握评价界面设计质量的方法。
教材章节:第五章 界面设计评价6. 实践案例分析与讨论: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界面设计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学习人因工程学的人体测量,最主要的部分是常用人体测量数据以及人体测量的应用。
学习如何选取合适的适应域,如何查表,如何计算某一百分位的百分位数。
此外还有人体尺寸测量数据的应用原则,即最大最小原则、可调原则、平均原则和适应域原则。
(2)主要讲述了人体的生理特征包括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心血管与呼吸系统、能量代谢和作业疲劳。
其中能量代谢包括基础代谢量、维持体位增加的代谢量和作业时增加的代谢量。
此外,还有作业疲劳产生的原因和如何降低疲劳。
(3)主要讲述感觉和知觉,视觉机能及其特征,还有学习与记忆。
其内容包含有感觉的基本特性,即相互作用、余觉和视觉的基本特性即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和错觉。
以及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视觉机能包括视角、视力、视野、视距、色觉和对比度。
常见的视觉现象有:明适应与暗适应、眩光、视错觉和视觉暂留。
(4)瞬时记忆,短时记忆的特点,短时记忆的7±2原则。
如何记忆与学习,如何避免遗忘即及时复习与循环记忆法、分散复习、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复习方法多样化和过度学习。
(5)人的信息处理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的信息加工系统,另一方面是人的信息输出系统。
而人的信息加工系统包括人的信息流模型和感觉得信息处理;人的信息输出系统包括反应时、运动速度和运动准确性。
(6)劳动强度按照相对代谢率指标分为5个等级。
脑力负荷的影响因素:工作内容、人的能力和工作绩效。
疲劳分为体力疲劳和脑力疲劳。
体力疲劳和脑力疲劳的区别(7)微气候环境主要包括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及热辐射四个参数。
低温、高湿使人体散热量增加,导致冻伤;高温、高湿使人体丧失热蒸发机能,导致热疲劳。
(8)照明方式通常采用三种形式:一般照明、局部照明和混合照明。
而选用何种照明方式,与工作性质及工作点分布疏密有关。
眩光的产生以及如何防止和控制眩光的措施。
色彩对人的影响包括温度感、轻重感、硬度感、膨胀感、远近感和情绪感。
(9)声压和声压级的单位,以及声压级的合成法则。
人因工程学期末考试简答题复习题目及答案1. 眩光的危害及控制措施?12. 作业位置与视距的关系?2. 建立人机系统评价的目的与原则?3. 开环人机系统的特征是什么?15. 什么叫系统评价?16. 人机系统设计的步骤?4. 简述工作场所通风的重要性及换气的方法?5 描述你所熟悉的一个车间或办公场所的色彩环境,说明其特点和不足之处。
6. 请提出如何才能克服体力劳动中单调感的方法,并举出具体的应用例子。
7. 试比较感觉与知觉。
8 造成人为失误的原因可分成哪大类?而降低人为失误的方法有那三大项?9 如何从管理控制上减少工作时骨骼肌肉之伤害?10 什么是反应时间?如何控制刺激信号以缩短反应时间?11. 生活中常见的水表显示装置的形式如下图所示。
试分析其是否符合显示装置设计的人机工程学原则。
12. 某小型零件装配在线坐姿工作的工作台为一类似于办公桌的矩形工作台,工作台的一侧为输送待装件的输送带。
工作台上有多种零件及工具沿工作台长度方向一字摆开。
试分析此工作场地布置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13. 人在操作计算机时易产生眼睛干涩、身体疲劳等现象,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为了舒适而高效的工作,请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你的一些建议。
14 人因工程学主要研究的是人、机、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简述这三者的含义。
15 人因工程学研究的目标有哪些?16 一般情况下,人耳对多少Hz频率范围内的声音较敏感?17 如何进行工作房间的色彩调节?18. 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19. 确定作业姿势的因素有哪些?20 哪些情况下适合采用立位操作?21 立位工作有哪些缺点?22. 哪些情况下适合采用坐姿操作?23. 坐姿操作有哪些缺点?24. 简述噪声的控制方法。
26. 照明条件与作业效率有何关系?是否照度值越高﹐作业效率越高?27. 照度与事故有何关系?28 简述系统的功能。
29. 功能分配的一般原则是什么?31. 信号显示有何特点?32. 信号装置有什么作用?33. 使用荧光屏显示信息有何优点?34 简述目标的视见度与呈现时间之间的关系。
信息显示装置人机工程一般要求JB/T 5062—91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1991—05—17批准1992—07—01实施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信息显示装置的分类、设计、选用基本原则和人机工程一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机器、设备、仪器仪表、作业场所以及管理过程的操纵和监控。
本标准不适用于某些特殊规定的部门和场合。
2 引用标准GB 2682 电工成套装置中的指示灯和按钮的颜色GB 3947 声学名词术语GB 5083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 5697 人类工效学照明术语ZB Y123 工业自动化仪表标度的一般规定JB/Z 308 工作岗位一般人机工程要求ZB/T J27 002 操纵器一般人机工程要求3 信息显示装置的分类按照人的感觉器官,信息显示装置分为视觉显示装置、听觉显示装置、触觉显示装置、嗅觉显示装置和多通道显示装置。
3.1 视觉显示是由光源、物体或发光标志组成的信息类型,通过操作者的视觉器官传递各种信息。
3.2 听觉显示是由纯音或复音组成,通过操作者的听觉器官传递信息,操作者不需在某一固定位置也能听到的信号。
3.3 触觉显示是由操作者的触觉器官尤其是手指接触物体的轮廓、表面、几何形状而传递的信息。
3.4 嗅觉显示是由物质(固体、液体或气体)散发的介质气味(芳香、臭味),操作者不需在某一固定位置,即使在从事其他工作也能感受到的信息。
注:嗅觉显示器用于特定或专门的场合,本标准不涉及此项内容。
3.5 多通道显示,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感觉显示,例如视觉显示同时伴随听觉显示,嗅觉显示同时伴随听觉和灯光显示等。
4 对信息显示装置的一般要求4.1 选用信息显示装置要求:a.需要操作者接受的信息型式;b.传递信息的合理方法、数量和经济性;c.接受一定类型的信息,感觉器官要选择合理;d.保证迅速显示量值或判辨信息,以便操作者及时采取措施。
4.2 设计信息显示装置要求:a.应对控制过程的重要参数进行显示(次要参数多,会增加操作者的心理负荷);b.没有特殊原因,同一信息或数据不应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显示;c.显示的信息和数据不应超过操作者的观察范围和注意力(工艺过程中重要显示信息量不应超过7个);d.应考虑人体各种器官接受信息的能力和特点,在一种器官(例如视觉器官)过大负荷的情况下,必须用另一种器官(例如听觉器官)来接受信息;e.显示装置的结构应保证在任何规定条件(例如照明、噪声、振动和气候条件等)下的功能和作用,但首先必须规定对操作者有最佳的工作条件;f.最重要的或常用的显示装置必须布置在操作者易接受信息的最佳位置;g.信息显示装置显示的量值应有足够的精度和可靠的显示;h.力求造型美观,安装和维修方便。
人因工程课程设计报告本文旨在介绍一门名为“人因工程”的课程设计报告。
该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报告背景、课程设计目的、课程设计内容、课程设计成果评估以及未来展望。
一、报告背景人因工程是一门从人类学、心理学、工程学等多学科领域相互交叉的学科,旨在完善和改进产品、服务和系统的设计,以适合人类的需求、能力和限制。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人因工程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被视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故障率、改善劳动环境和质量保证等方面的有效途径。
然而,目前全球人因工程领域的专业人员仍相对不足,因此急需加强人因工程的教育和培养。
二、课程设计目的本人因工程课程的设计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了解人因工程领域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具备基本的分析和评估能力,掌握基本的设计原则和规范。
通过课程设计,帮助学生培养创新精神,锻炼实践能力,并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有效应用所学知识。
三、课程设计内容1. 人类工效学:介绍人类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对产品和系统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
2. 任务分析与需求分析:介绍任务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流程,以分析和理解用户的需求。
3. 人机界面设计:讲解人机交互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以及如何设计简单、易用、可靠的界面。
4. 人工智能和自动化:介绍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以及如何考虑人类因素。
5. 实验室实践:通过实验室实践,学生将学到如何评估和改进产品、服务和系统的设计。
四、课程设计成果评估课程设计采用成果评估方式,包括设计报告、实验报告、学习笔记和成果展示等。
其中设计报告和实验报告重点考察学生实际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学习笔记可以反映学生对课程的深度理解,成果展示可以展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未来展望人因工程课程设计将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宝贵的资源和支持,同时对人因工程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技术革新也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人因工程学科的发展与人类生产生活的质量和效率息息相关,未来的研究和应用空间将越来越广阔。
《人体工程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人体工程学的概念1. 定义人体工程学,也称为人类工程学或人因工程学,是一门跨学科的领域,它专注于理解和设计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优化人类福祉和整体系统性能。
人体工程学考虑人的身体尺寸、形状、能力、局限性和其他特性,以及人与工具、设备、机器、环境和工作之间的互动。
2. 起源与发展- 起源:人体工程学起源于20世纪初,最初关注于工业革命期间的工作效率和生产率。
- 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体工程学逐渐扩展到包括工作场所、产品设计、交通、健康护理、教育等多个领域。
3. 目的人体工程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增强安全性,减少事故和伤害- 提升用户舒适度和满意度- 促进健康和福祉- 改善人机界面和产品设计二、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1. 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通过实验室和现场实验,研究者可以观察和测量人在执行特定任务时的表现,以及身体和心理的反应。
- 数据分析:收集和分析人体测量数据、生理数据、心理数据等,以建立人体特征和行为的基准。
- 模拟与仿真:使用计算机模型和虚拟现实技术来模拟人类行为和环境条件,预测设计效果。
- 人因工程学评价:通过系统的方法评估设计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原则,包括任务分析、人体力学分析、认知负荷评估等。
2. 研究内容- 人体测量与数据应用:研究人体尺寸、比例、力量、耐力等,以及这些数据在设计中的应用。
- 人体行为空间设计:研究人在不同环境中的行为模式,设计符合人体活动需求的空间。
- 人机界面设计:设计易于使用和控制的人机界面,包括显示屏、控制器、软件界面等。
- 环境设计与评价:研究光、声、温湿度等环境因素对人的影响,设计舒适和安全的环境。
- 特定领域应用:研究人体工程学在家具设计、交通工具、电子产品、工作场所等领域的具体应用。
第二章人体测量及其应用一、人体测量的基本知识和术语1. 人体测量的重要性人体测量数据是人体工程学设计的基础,它帮助设计师创造出符合人体尺寸和形状的产品和环境,确保使用者的舒适度和效率。
第十四讲 信息显示器设计通过本讲的学习,应能够:1.说明生产和生活中信息显示器的种类;2.阐述显示器设计和选择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3.说明仪表的划分,以及阐述各类仪表的特点;4.说明仪表刻度盘、指针设计的原则;5.阐述信号灯的特点;6.阐述荧光屏显示设计的基本要求;7.阐述标志符号显示设计的基本要求;8.说明听觉显示器的特点和设计要求。
一、显示器概述1.显示器定义传统:主要是指生产过程中显示信息的各种仪表。
现代:显示器是指任何把信息由机器或环境传递给人的媒介。
包括:各种工业仪表是显示器, 产品的说明书也是显示器, 各种交通符号是显示器, 各种警报也是显示器,日常生活中的报纸, 电视, 收音机等都是显示器, 都是以不同方式把信息传递给人的。
2.显示器分类按照接受感觉器官的不同:可分为视觉显示器, 听觉显示器和触觉显示器等. 其中以视觉显示器最为普遍。
常见的各种显示器:(1)常用的视觉显示装置, 包括各种仪表, 信号, 标记和符号, 示波屏(示波器, 电视屏幕, 计算机屏幕等), 以及其它显示信息, 如地图, 图表, 说明书等。
(2)常用的听觉显示装置有铃, 蜂鸣器, 喇叭, 汽笛和哨子等。
各种显示器的适宜信息:(1)适合视觉传递的信息是:内容复杂或抽象;内容较长或传递后需留作参考;信息需要使用空间或地点;传递速度不需要特别快;接受者位置固定;需要几种信息组合显示;其他感觉通道传递困难。
(2)适合听觉传递的信息是:信息内容简单或紧急;传递速度快或不需要留作参考;信息需要限定时间处理;接受者位置不固定;其他感觉通道传递困难等。
听觉显示作为警告或提醒注意的装置上却有着特别的价值。
(3)适合触觉传递的信息是:经常需要触摸机器,并能感知信息;信息内容简单易辨别:其他通道传递困难、不方便等。
3.显示器设计与选择的原则(1) 显示器所显示的信息应具有较好的可觉察性, 可辨性, 保证监视者迅速, 准确地获得信息。
人因工程复习题人因工程是一门研究人与系统交互的学科,旨在优化设计,提高效率和安全性。
以下是一些复习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1. 人因工程的定义:- 人因工程是研究人、机器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提高系统性能和安全性的学科。
2. 人因工程的基本原则:- 包括用户中心设计、适应性设计、错误容忍设计等。
3. 人因工程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产品设计中应考虑人体尺寸、力量、感知能力等因素,以确保产品的易用性和安全性。
4. 人因工程在工作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工作环境设计应考虑照明、噪音、温度等因素,以减少员工的疲劳和提高工作效率。
5. 人因工程在工作流程设计中的应用:- 工作流程设计应简化操作步骤,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动作,提高工作效率。
6. 人因工程在安全设计中的应用:- 安全设计应考虑预防错误、减少事故风险、提高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7. 人因工程在信息显示和控制设计中的应用:- 信息显示应清晰易懂,控制设计应直观易操作。
8. 人因工程在人机交互设计中的应用:- 人机交互设计应考虑用户的使用习惯和认知能力,提供友好的交互界面。
9. 人因工程在工作负荷管理中的应用:- 工作负荷管理应合理分配任务,避免过载,确保员工的身心健康。
10. 人因工程在培训和教育中的应用:- 培训和教育应根据人的认知特点设计课程,提高学习效率。
11. 人因工程在特殊群体中的应用:- 特殊群体,如老年人、残疾人等,需要特别考虑他们的特殊需求和能力。
12. 案例分析:- 分析一个实际案例,如飞机驾驶舱设计,讨论人因工程如何提高操作效率和安全性。
13. 人因工程的未来发展趋势:- 探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如何影响人因工程的未来发展。
14. 人因工程的跨学科特性:- 讨论人因工程如何与其他学科,如心理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等,相互交叉融合。
15. 人因工程的伦理问题:- 讨论在人因工程实践中可能遇到的伦理问题,如隐私保护、数据安全等。
《人因工程》课程习题集一、单选题1.经验人因工程学阶段一般是指。
A.19世纪末20世纪初~二战前B.二战~20世纪50年代末C.20世纪60年代~现在D.人类远古时期2.科学人因工程学阶段一般是指。
A.19世纪末20世纪初~二战前B.二战~20世纪50年代末C.20世纪60年代~现在D.人类远古时期3.现代人因工程学阶段一般是指。
A.19世纪末20世纪初~二战前B.二战~20世纪50年代末C.20世纪60年代~现在D.人类远古时期4.美国学者泰勒被尊称为。
A.“科学管理之父”B.“动作研究之父”C.“管理学第一夫人”D.“工业心理学之父”5.吉尔布雷斯被公认为。
A.“科学管理之父”B.“动作研究之父”C.“管理学第一夫人”D.“工业心理学之父”6.由“人体主要尺寸表”中查得,中国成年男子身高的95百分位数是P95=1775mm,这就表示。
A.中国成年男子中有95%的人身高等于和小于1775mm,有5%的人大于此B.中国成年男子中有5%的人身高等于和小于1775mm,有95%的人大于此C.中国成年男子中有95%的人身高等于1775mmD.中国成年男子中有5%的人身高等于1775mm7.过街天桥上防护栏杆的高度的尺寸设计属于。
A.I型产品尺寸设计B.IIA型产品尺寸设计C.IIB型产品尺寸设计D.III型产品尺寸设计8.需要两个人体尺寸百分位数作为尺寸上限值和下限值依据的是哪一类型产品的尺寸设计?A.Ⅰ型产品B.ⅡA型产品C.ⅡB型产品D.Ⅲ型产品9.只需要一个人体尺寸百分位数作为尺寸下限值依据的是哪一类型产品的尺寸设计?()A.Ⅰ型产品B.ⅡA型产品C.ⅡB型产品D.Ⅲ型产品10.以下哪一项人体尺寸是“座椅扶手高度设计”的主要依据?()A.坐深B.坐姿肘高C.坐姿眼高D.小腿加足高11.以下哪一项人体尺寸是“座椅椅面高度设计”主要的依据?()A.坐深B.坐姿肘高C.坐姿眼高D.小腿加足高12.以下哪一项人体尺寸是“座椅座深设计”的主要依据?()A.坐深B.坐姿肘高C.坐姿眼高D.小腿加足高13.以下哪一项人体尺寸是“火车卧铺净空高度设计”的主要依据?()A.坐深B.坐高C.坐姿大腿厚D.小腿加足高14.是指为了消除高度恐惧感、空间压抑感等心理因素而加的尺寸修正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