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弯患者术后外固定支具的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283.54 KB
- 文档页数:1
外固定支架护理一、优点:固定方法简单、稳定、可靠、有效。
组织损伤小,可以进行二次复位调节。
缺点:针眼渗液,感染较多见,固定针松动、断裂影响效果,体外装置会影响患者美观。
二、护理1、心理护理:护士应积极宣传外固定支架的优越性、方法、注意事项。
消除患者恐惧心理,增强治愈疾病的信心。
2、饮食护理:鼓励病人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富含钙质且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以促进骨折愈合。
3、观察患肢末梢血运:应密切观察肢端皮肤颜色、温度、足背动脉搏动、感觉和运动情况,观察有无过度牵拉导致的神经血管损伤。
4、疼痛护理:由于肢体肿胀及针眼处皮肤牵拉可引起疼痛。
应关心安慰病人,教会病人松弛疗法,适当给予镇痛剂。
5体位护理:上肢骨折术后,用薄枕垫高患肢30度,下肢骨折术后将薄枕垫于腘窝及小腿处,使膝关节屈曲20—30度,以促进淋巴和静脉血液回流,减轻血肿。
合并血管损伤或骨间膜高压怔患者不宜垫高,以免加重肌肉缺血、肿胀、坏死。
6、并发症护理(1)钢针松动钢针松动是常见的并发症,会影响到外固定的稳定,导致骨愈合不良或继发感染。
其发生的原因与钢针的部位,穿钉技术及生物力学因素有关。
另外,不稳定的骨折和过早负重也是引起钢钉松动的重要因素,应每日检查外固定器螺钉的松紧度,紧固连接螺钉,保持有效固定,适当延长患肢不负重的时间,防止钢钉松动。
(2)感染钉道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
观察钉孔有无渗血渗液,渗出液多时应及时更换无菌敷料,每日2次用75﹪酒精滴钉孔,保持钉孔部位清洁干燥。
不要把钉孔周围的痂皮去掉,因其起屏障作用,能有效防止细菌及污物进入钉道。
密切观察体温变化,若术后5天内体温不降至正常甚至更高,要注意有无全身感染情况及钉孔周围有无红、肿、热、痛等急性分泌物,并定期做血常规检查,警惕发生钉道感染。
如发生感染,应立即抬高患肢,停止关节锻炼,全身应用抗生素,及时清除钉道分泌物,保持周围皮肤清洁干燥,感染严重者须切开引流。
(3)骨筋膜室综合征因原始损伤或钢钉横行通过骨筋膜室及骨折后渗血、出血使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所致。
脊柱侧弯护理【主要护理问题】1.呼吸道低效与咳痰无力有关。
2.躯体移动障碍与手术损伤有关。
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脊柱侧弯畸形及长期卧床有关。
4.潜在并发症——脑脊液漏与疾病特点有关。
【术前护理】1.功能锻炼让病人做吹大气球(即让病人反复将大气球吹起,时间长短不限,感疲劳时停止)、深呼吸等呼吸训练,增加肺活量,改善肺功能。
2.指导病人正确有效地咳嗽,以适应术后的需要造影前向病人讲明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和会出现哪些症状,以取得病人的配合。
造影后病人半卧位,多饮水,以利于造影剂的排出。
3.悬吊牵引治疗以自身的重力作牵引力,牵拉脊柱,增加脊柱的柔软度,利于矫正。
4.了解病人的双下肢感觉运动有无异常,为术后观察病情变化积累原始资料。
【术后护理】1.观察引流量的颜色、性质及量,如果引流量多且颜色稀薄,应立即通知医生。
2.观察双下肢的感觉、运动情况,与手术前进行对比,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前路松解术的病人半卧位,床头抬高30°~40°。
4.保持胸腔引流管的效能,注意胸管的波动,观察并记录引流量。
5.呼吸功能差的病人给予吸氧,并监测血氧浓度。
6.协助病人咳痰时,应轻拍背,用双手轻压伤口处,保护好伤口,避免因咳嗽引起伤口剧烈疼痛,产生呼吸抑制。
若痰不易咳出,应用雾化吸入治疗,稀释痰液,湿化呼吸道,利于痰的咳出。
7.轴型翻身,每2小时翻身1次。
从左45°到平卧,再到右45°翻身,防止脊柱扭转。
翻身时注意凸侧部位的皮肤,因伤口在凸起的部位,且包裹敷料易出现压伤。
可垫气圈,预防压疮的发生。
8.术后第3日拔除尿管,女病人也可使用尿壶解小便。
必须使用便盆时,应先让病人侧卧,将软枕垫于病人躯干部,放好便盆,再让病人平卧于软枕上,以保持脊柱的水平位置。
9.术后早期卧床,可做直腿抬高练习,预防神经根水肿。
术后12~14日,病人佩戴支具或石膏背心可下地站立,待适应后方可行走。
10.健康教育佩戴支具应3~6个月;如有石膏背心应保持其清洁、干燥,不可用异物抓挠石膏内皮肤,以防损伤皮肤。
外固定支架护理注意事项
外固定支架(External Fixator)是一种外部装置,用于固定和稳定骨折或手术后的骨骼结构。
以下是外固定支架护理的一些注意事项:
1.定期清洁:保持外固定支架清洁非常重要。
使用肥皂和温水
轻轻清洗支架和附件。
避免使用擦洗剂或过于刺激的物质。
2.避免湿润:保持固定支架及周围区域干燥,避免水快速渗透
到伤口或皮肤中。
可以使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干支架。
3.观察伤口:如果存在外露的伤口或手术切口,要密切观察伤
口情况。
如果有渗出物、肿胀、红肿、发热或其他异常症状,应立即咨询医生。
4.经常转动关节:根据医生的指导,定期进行关节的被动和主
动活动,以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5.配合物理治疗:根据医生或物理治疗师的建议,积极参与康
复治疗和肌肉锻炼,以帮助提高骨折或手术恢复。
6.饮食调理: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和蛋白质,
有助于骨骼的修复和康复。
7.避免过度活动:尽量避免激烈运动或负重,以免对外固定支
架造成不必要的压力或损坏。
8.保持注意力:注意观察外固定支架的稳定性和紧固件是否松
动。
定期检查扣紧螺母和螺栓,确保其安全可靠。
9.服从医生建议:遵循医生或护理团队的护理建议和指示,如
定期复诊、更换敷料等。
总之,外固定支架的护理需要综合考虑清洁、伤口观察、关节活动、康复治疗等方面。
关键是保持外固定支架和伤口的干燥清洁,并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合理的护理和康复活动,以促进伤口愈合和骨骼恢复。
脊柱侧弯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畸形,对患者的生活和学习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在完成脊柱侧弯手术后,患者需要特别注意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细节,以保证手术效果和身体的恢复。
下面将对脊柱侧弯手术后上学的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一、戴背部支撑器是必不可少的1.在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内,患者需要戴着医生开具的背部支撑器上学,以保护手术部位不受外力影响。
背部支撑器的选择要符合医生的建议,尺寸要合适,戴着舒适、稳定。
2.在选择背部支撑器时,需要注意产品的质量和透气性,以免对皮肤造成过多的刺激和不适。
3.患者需要定时更换背部支撑器,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和修正。
二、不宜久坐和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1.术后患者应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或久坐,特别是在上学时要多站立活动,避免长时间的课堂坐姿。
2.活动劳逸结合,适当的休息和运动可以帮助术后患者缓解身体不适,但也要避免剧烈运动和扭曲身体的动作。
三、注意饮食和休息1.手术后患者需要注意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促进身体的恢复。
2.充足的休息也对术后患者的身体有很大的帮助,要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
四、遵循医嘱,定期复诊1.术后患者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做康复理疗等,帮助身体尽快康复。
2.定期复诊也是非常重要的,及时了解手术部位的恢复情况和身体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五、保持心情愉快1.心情愉快对术后康复也有很大的帮助,患者要多和亲朋好友交流,参加一些开心的活动,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2.遇到生活中的困难和疑惑,及时和家人和医生交流,避免心理压力对身体的不利影响。
以上是脊柱侧弯手术后上学的注意事项,希望术后患者能严格遵守医生的建议,合理调整生活方式和学习习惯,促进身体的康复。
祝愿所有患者早日康复!六、正确的体育锻炼方式1. 术后的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一些合适的体育锻炼,以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力量,但是需要避免扭曲或过度用力的动作,可以选择一些轻度的伸展运动、游泳、或者医生推荐的康复体操等方式进行锻炼。
支具治疗可以有效控制早期脊柱侧弯的进展,脊柱侧弯患者穿上支具后如何保护皮肤?(1)每天洗澡,保持皮肤清洁。
(2)用酒精按摩骨盆部位及压力面部位的皮肤,以此增加皮肤的耐受性。
坚持按摩.直到皮肤有很好的耐受性为止。
(3)经常观察皮肤的颜色.正常情况下穿戴矫形器一段时间后.脱去矫形器,压力点的皮肤应是樱桃红色,且在30分钟内能自然恢复。
如果30分钟后皮肤仍然发红,则应该及时调整矫形器。
(4)在矫形器的下面穿一件贴身的无扣纯棉衣服。
衣服的长度要超过矫形器的长度。
出汗较多的时候,可以半天换一次衣服。
(5)矫形器应尽量系紧,以免磨破皮肤。
尤其是在压力点位置,衣服不要出现褶皱。
(6)热天的时候,建议在矫形器里面或者身体上涂抹一些粉状的护肤品(例如痱子粉),对粉质敏感的皮肤可用酒精擦拭。
不要使用油性的护肤品,以免对皮肤造成伤害。
(7)当皮肤出现破溃(剧痛,过分发红、发青、发紫)时,先不要穿戴矫形器,应在医生指导下,等皮肤好转后再穿戴,或者咨询康复医师、矫形技师。
(8)矫形支具都是聚乙烯塑料制成的,可以用毛巾擦拭,保持清洁。
此外,穿戴矫形器一段时间后,骨盆部位及压力部位的皮肤会出现色素沉着。
这属于正常现象,当治疗结束后会自然恢复。
施罗斯(武汉)实践学院是全球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施罗斯体操师认证机构,自2015年SBP进入中国大陆地区,一直致力于脊柱侧弯专业矫治人才的培养工作。
施罗斯脊柱侧弯国际认证课程主要由施罗斯高级导师龚少鹏老师亲自主讲并向颁发认证证书。
武汉施罗斯工作室目前是亚太地区较大的脊柱侧弯训练基地,配备国际水准的训练条件并长期有患者在此接受训练,为大家提供丰富的案例参考和实践经验。
脊柱侧弯术后注意事项脊柱畸形矫正手术实施后并非意味着治疗的结束,最终治疗还与出院后患者的自我维护有关。
在此,我们就出院后的注意事项介绍如下:1. 支具固定时间:术后1周左右可以定做支具,下床要戴支具,支具固定时间在半年左右为好。
2.1个月内的上下床:术后1-2周可以戴支具下床活动,开始要有人扶起,1-2周以后下床要从俯卧位开始,即先趴在床上,然后一只脚先下地,另外一只脚再下地,最后用两只手撑在床上让整个上身保持着直立的姿势站起来。
上床则反之。
3. 注意两肩的高低:在家中安放一面大镜子,每天站在镜子前面观察自己的肩膀是否一样高,要努力使自己的肩膀保持一样的高度和头部位于躯干中央,纠正以往的习惯性姿势。
同时,家长亦应该不断提醒其注意两肩膀的高度是否一致。
4. 活动:半年内不能参加接触性体育活动(如各种球类活动等),不能坐沙发,避免做上身过度前屈的活动,尽量减少脊柱活动(即向前、向后、向两侧弯腰等),要避免碰撞,9个月内不能骑自行车。
1年后可以参加非竞争性的体育活动(如慢跑步、骑自行车等)。
1年半到2年内可以恢复到正常人的工作和生活,但是应该终生避免冒险性的体育活动(如跳伞、跳崖、蹦极等)。
5. 职业选择:避免从事一些过度增加脊柱负荷的工作,如长途驾驶、搬运、体育教师等。
6. 内固定:内固定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取出。
一般来说,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可以不取。
如果病人思想负担重,或者有其他的情况(如感染、断钉的等)则需要将内固定取出。
7. 随诊:出院后必须定期随诊复查,以观察骨愈合和矫正维持情况,一般每3个月来院复查一次,一年后每6个月复查一次,两年后每3到5年复查一次,外地的患者可以在当地拍好脊柱全长的正侧位片,这样就可以节省就诊时间•生活护理练习床上大小便,向患者讲明练习的重要性,以适应卧床期间的顺利排便。
术前一日灌肠,预防术后便秘;查三大常规:血、尿、便常规。
肝肾功、电解质等;行心电图、X片、CT、磁共振等检查;术前一日根据医嘱做药敏试验,配血、洗澡、更衣,剃净手术区域皮肤的汗毛和毛发,严禁划跛皮肤并检查有无感染及皮肤病,防止感染。
脊柱侧弯出院指导
病友:
祝贺您即将出院!您在住院期间的手术和治疗是关键的一步,但是出院以后的继续康复活动也不容忽视。
为了您更好的恢复身体,我们特制订如下出院指导内容,请您遵照执行。
谢谢您的配合!祝您早日康复!
1、手术后两周伤口拆线,四周后可扶患者坐起,佩带支具固定后,
鼓励患者下地活动,指导患者多做四肢活动,避免做躯体侧屈、扭转、弯腰等动作。
活动强度应循序渐进,避免疲劳,同时注意观察有无呼吸困难、腹胀等支架综合征症状。
2、出院后继续支具背心固定3-6个月,指导患者在此期间多做四肢
活动,但上肢禁止提拉重物,不做上身前屈动作,减少脊柱活动。
3、加强营养,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注意预防便秘。
4、三个月复查。
检查内固定有无松动移位,观察身体恢复情况,并
指导后期康复锻炼。
王向阳。
关于外固定支架的护理常规
外固定支架是一种用于治疗骨折和骨损伤的医疗设备,它能够固定骨骼,促进愈合。
为了确保外固定支架的有效使用,以下是一些护理常规。
1. 外固定支架的日常清洁
- 使用温水和温和的肥皂清洗固定支架。
- 轻轻擦拭外固定支架,确保清洁。
- 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学物质或粗糙的材料来清洁固定支架。
2. 保持外固定支架的干燥
- 外固定支架的干燥对于预防感染非常重要。
- 使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拭湿润的部分。
- 避免让外固定支架长时间暴露在湿润环境中。
3. 定期检查外固定支架
- 定期检查外固定支架的紧固螺钉和连接件,确保其牢固。
- 如果发现有松动或损坏的部分,及时联系医生进行修复或更换。
4. 饮食和营养
- 遵循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摄取足够的营养,以促进骨骼愈合。
- 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有助于加速愈合过程。
5. 注意疼痛和不适
- 如果在使用外固定支架期间出现剧烈疼痛、肿胀或其他不适
症状,及时向医生报告。
- 遵循医生的建议使用止痛药物或其他缓解疼痛的方法。
6. 注意日常活动
- 遵守医生的建议,避免过度活动和过度负荷。
- 如果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务必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请注意,以上护理常规仅供参考,具体的护理方法应根据医生
的指导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外固定支架护理措施介绍外固定支架是一种用于修复骨折或骨切开手术后的装置,起到支撑、固定和保护骨骼的作用。
正确的护理措施对于外固定支架的稳定和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外固定支架护理措施。
1. 外固定支架清洁外固定支架应保持清洁,防止细菌感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清洁步骤如下:- 使用温水和中性洗涤剂轻柔清洁固定支架及周围皮肤;- 注意避免用力擦拭,以免损伤支架或患者皮肤;- 清洗时应避免水温过高或过低,以免刺激皮肤;- 清洗后用纱布或干净毛巾轻轻擦干,确保支架及周围皮肤干燥。
2. 外固定支架固定带及连接部位护理外固定支架的固定带及连接部位容易积累细菌和污垢,需定期清洁和检查。
护理措施如下:- 使用消毒酒精棉球或温水浸湿的纱球擦拭固定带及连接部位;- 注意擦拭时力度要适中,避免过度摩擦或伤及皮肤;- 定期检查固定带是否损坏,如有发现应及时更换;- 检查连接部位是否牢固,如有松动应及时调整。
3. 保持外固定支架干燥外固定支架及周围皮肤应保持干燥,湿润环境容易滋生细菌,导致感染。
保持干燥的方法如下:- 避免让固定带或其他物品长时间潮湿;- 定期更换患者的衣物和床单,在保证舒适的前提下保持干燥;- 如固定带或其他部位被液体弄湿,应及时用干净毛巾擦干。
4. 外固定支架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外固定支架使用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避免过度活动,以免损伤骨骼或支架;- 避免碰撞或剧烈震动,以免引起支架松动;- 如感到异常疼痛、肿胀或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
结论外固定支架护理措施的正确实施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保持支架干燥、清洁,定期检查及调整固定带和连接部位,注意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可提高支架的稳定性和患者的舒适度。
背支具佩戴的康复护理要点背支具是用在身体外部,用于限制身体局部活动,以辅助手术或其他治疗的工具。
根据以往的临床经验可知,脊柱侧弯、腰背处骨折是需要佩戴背支具的常见疾病,但在佩戴背支具的过程中,依然需要通过对应的康复护理工作,发挥背支具佩戴效果,使患者能够早日康复。
下面,文章就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背支具康复护理的相关知识。
一、什么是背支具呢?背支具的本质就是矫治器,是一种可以减轻脊柱、背部骨骼肌肉功能的体外支撑装备,可以在限制脊椎、脊柱部位活动的基础上,缓解背部肌肉劳损,纠正患者脊柱侧弯,或是使患者脊椎间盘得到休息,为患者身体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背支具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力的作用,矫正背部畸形,治疗背部区域存在的神经疾患,具有稳定、支持、固定、保护背部组织的功能,同样可用于矫正或预防脊柱畸形,抑制背部肌肉痉挛。
不仅如此,临床医学上,支具可固定病变肢体,起到缓解背部肌肉痉挛、止痛、消除炎症、治疗骨折的作用,有利于异常组织肢体功能的改善,对促进患者背部损伤的恢复意义重大。
二、背支具的种类你了解吗?背支具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减轻背部承重,促使病变区域愈合等方式,防止畸形、背部病变加重。
临床医学中,背支具材料、设计结构不同,其应用场景、具体类型也会有较大差异性。
比如可根据背支具强度将其分为弹性背支具、柔性背支具、半刚性背支具、刚性背支具等类型。
其中刚性背支具可用于脊柱侧弯、颈椎病患者的矫正,预防侧弯情况加重。
这类背支具通常可覆盖大部分的背部区域,高分子纤维、金属、塑料是组成刚性背支具的主要材料。
半刚性背支具在设计时,通常会增加可调节部分,使驼背、脊柱侧弯患者可根据自己的矫治要求,科学的佩戴背支具。
柔性、弹性背支具在具体使用时,会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背支具尺码,强化患者治疗效果。
三、背支具佩戴时有哪些康复护理要点?脊柱侧弯、驼背矫治、背部肌肉功能受损等情况,都需要在治疗中使用背支具辅助治疗。
医生会在相关畸形、疾病治疗过程中,利用背支具为患者制定康复训练计划,而在患者治疗期间,背支具可同时作为辅助性治疗工具、物理治疗工具。
外固定支架护理的实用技巧1. 支架清洁保持外固定支架的清洁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防止感染和皮肤问题。
以下是一些清洁支架的步骤:1. 在清洁支架之前,请先洗手并戴上手套,以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
2. 使用温和的洗涤剂和清水,轻轻擦拭支架的表面,避免使用粗糙的布料或强烈的清洁剂,以免损坏支架。
3. 清洁支架的连接部位和螺丝,确保没有污垢和细菌积聚。
4. 使用清水冲洗干净,避免残留洗涤剂。
5. 清洁支架后,请再次洗手并取下手套。
2. 观察皮肤状况密切观察支架周围皮肤的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可以减少皮肤并发症的风险。
以下是一些观察皮肤状况的技巧:1. 每天检查支架周围皮肤的颜色、温度和湿度,注意是否有红肿、疼痛、瘙痒等异常症状。
2. 观察皮肤是否有破损、感染或其他并发症的迹象。
3. 如果发现皮肤问题,及时与医生或护士联系,寻求专业的指导和治疗。
3. 支架的调整和维护定期调整和维护外固定支架,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患者的舒适度。
以下是一些调整和维护支架的技巧:1. 根据医生的指导,定期调整支架的紧固度,以适应患者的身体变化和骨骼愈合情况。
2. 检查支架的连接部位和螺丝是否牢固,避免松动或脱落。
3. 观察支架是否有变形、损坏或其他故障的迹象,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
4. 保持支架的清洁和干燥,避免受潮或接触水分,以防腐蚀和损坏。
4. 功能锻炼在治疗期间,进行适当的functional exercises可以帮助恢复关节活动和肌肉力量,促进康复。
以下是一些functional exercises的技巧:1. 根据医生的指导,制定个性化的锻炼计划,逐步增加锻炼的难度和强度。
2. 在锻炼过程中,注意保持支架的稳定性,避免过度活动或暴力操作。
3. 逐渐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和肌肉的力量,避免急功近利。
4. 如果在锻炼过程中出现疼痛、不适或其他问题,及时停止并咨询医生或护士的建议。
外固定支架护理需要耐心和细心,正确的护理和维护可以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的舒适度。
脊柱侧弯手术后的术后护理1.脊柱侧弯与手术2.脊柱侧弯的四个自愈动作3.脊柱侧弯手术后悔4.锁骨骨折术后第三天注意事项?5.脊柱侧弯的原因是什么?手术后的康复期是多久6.本人腰椎侧弯,术后两月多,想问一下何时能爬楼梯脊柱侧弯与手术在国内,经常见到一些患者只有很小的侧弯度数,医生就已经为其做了矫形手术,有的度数虽然超过45°,但孩子还在生长发育期,医生也进行了手术治疗,直接使用了最后的方法。
这些患者真的需要那么早进行手术治疗吗?可能70%的都不需要。
那为什么医生那么积极呢?这中间巨大的利益使得部分医生没有了底线。
而且,度数小的手术矫形效果也漂亮,家长高兴。
但是,手术做完真的就万事大吉了吗?回答是否定的。
手术后有太多的并发症,如钉子松动、钢板断裂、背痛、新的代偿弯曲等(见图1)。
当然,医生是不会那么清楚地告诉家长的。
最后,孩子承受着手术带来的新的问题,短期的和长期的,家庭也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
所以,手术治疗能推后就推后,实在没办法了,再选择手术治疗。
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治疗方法一般是根据Cobb角的大小来选择,分别是形体操、支具和手术。
但不是Cobb角大于45°的马上就要手术,手术的选择很严格,有很多指标,比如年龄、脊柱侧弯进展的风险等,还有最关键的是患者本身的意愿。
但为什么有些医生给很多没有达到手术标准的患者做了手术呢?是由于手术背后有强大的利益链条,一台脊柱侧弯手术动辄15万-20万元,主要是内固定费用非常高,而医生会拿到3成的提成。
所以,手术的选择要慎重,但若真达到手术标准了,也不要排斥。
德国Weiss博士是享誉全球的脊柱侧弯保守治疗专家,是德国施罗斯矫形体操的第三代传人。
施罗斯家族研究保守治疗近百年,比较反对手术治疗,提出只要侧弯不影响生命,不建议做手术。
如图2、图3,原因有以下几点。
(1)术中风险很高。
在对美国一项针对575例青少年脊柱侧凸行后路固定融合的病例回顾中,并发症发生率为23.5%,包括神经损伤、呼吸系统、胃肠道、内固定或手术部位相关的并发症。
支具的应用及护理健康教育支具的应用及护理健康教育支具是指用于辅助矫正和改善身体姿势或帮助恢复功能的医疗器械。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康复医疗领域,为患者提供支持和稳定,帮助他们重新获得正常的生活功能。
支具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骨科、神经科、康复科等各个领域。
首先,支具应用于骨科领域。
在骨折康复中,支具如石膏、绷带等常用于保护和固定骨折部位,帮助骨折恢复。
另外,对于骨关节畸形或畸位的患者,如脊柱侧弯、髋关节发育不良等,可以使用矫形支具进行矫正和改善。
支具在骨科领域的应用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骨骼功能。
其次,支具在神经科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对于中风患者或脑损伤患者来说,他们可能出现肢体瘫痪或功能障碍等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神经科医生可以使用支具帮助患者改善动作功能。
例如,对于下肢无力的患者可以使用膝关节支具或踝关节支具,以增加稳定性和提供支持,从而帮助患者行走。
此外,对于手指无力的患者,可以使用手指支具或手套,以增强手指力量和灵活性。
除此之外,康复科也是支具应用的重要领域。
在康复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肌肉无力、关节僵硬等问题,需要进行功能锻炼和恢复训练。
支具在康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膝关节康复中,可以使用膝关节支具或膝关节护具,用于稳定和支持膝关节,同时提供必要的压力和动作范围来促进康复。
类似地,在肩关节康复中,可以使用肩关节支具或肩部护具,以稳定和保护肩关节,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针对支具的护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患者需要了解支具的正确佩戴方法。
不同的支具有不同的佩戴方法和调整方法。
在佩戴支具之前,患者应该接受相关的教育,掌握正确的佩戴技巧。
同时,患者还应该了解支具的材质、组成和结构,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功能和适用范围。
其次,患者需要了解支具的保养和清洁方法。
支具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积聚污垢和细菌,如果不及时清洁和保养,可能会对皮肤产生刺激和损伤。
因此,患者应该学会正确的清洁方法,如使用温水和肥皂清洗,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学品。
医用外固定支具的使用方法
医用外固定支具是一种用于治疗骨折、关节脱位等骨科疾病的固定器材。
以下是使用方法:
1. 首先,需要将患肢放置在舒适的位置上,避免压迫到局部神经和血管。
2. 接下来,将支具的外壳套在患肢上,确保支具的旋钮、固定钩、病理调节器等配件处于正确的位置,将固定钩卡住骨头,调节器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3. 调整支具的长度和角度,使其与骨骼紧密贴合并固定住,确保支具牢固。
4. 在使用期间,需要定期更换贴垫和固定带,并注意患者的体位和关节的活动度,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5. 使用医用外固定支具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按照医嘱进行操作,切勿随意更改支具的角度和长度。
总之,正确使用医用外固定支具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治疗骨科疾病,缩短康复期。
脊柱外固定矫形器使用中存在的护理问题及对策许春凤;徐薇【摘要】目的:探讨使用脊柱外固定矫形器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矫形器使用中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达到固定和矫正目的,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对使用脊柱外固定矫形器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保证了治疗效果,减少了患者痛苦,防止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舒适度.【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2(025)023【总页数】2页(P2983-2984)【关键词】矫形器;脊柱外科;护理【作者】许春凤;徐薇【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北医院脊柱外科九病区,江苏省扬州市,225009;江苏省苏北医院脊柱外科九病区,江苏省扬州市,225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6脊柱外固定矫形器在脊柱外科的使用,使病变或手术后的脊椎起到制动作用,短期内可增加脊椎的稳定性,有效预防因姿势不当致手术失败或脊髓及神经根的损伤,防止病情加重,保证了治疗效果。
同时可减轻疼痛,预防畸形[1]。
患者能早期下床活动,缩短了卧床时间,避免了长期卧床带来的并发症,提高患者舒适度。
我科2010年以来使用脊柱外固定矫形器,针对患者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护理,收到较好效果。
现将有关护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52例患者中男性109例,女性43例,年龄11~78岁。
颈椎病18例,脊柱骨折63例,椎管滑脱25例,椎管狭窄1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24例,脊柱结核3例,转移瘤3例,脊柱侧弯2例。
其中保守治疗27例,手术治疗125例,分别行椎体骨折复位内固定术、椎管减压植骨术、脊椎病灶切除术、脊柱侧弯矫形术、椎体滑脱复位融合术。
使用头颈胸矫形器48例,胸腰椎矫形器104例,除1例因戴带后出现头晕、胸闷不适放弃使用外,其余均达到固定和矫正目的,手术患者术后融合满意,能较好地维持疗效,未发生护理并发症。
1.2 治疗方法我科使用的矫形器是江苏省扬州市舒乐康复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躯干矫形器。
脊柱侧弯患者术后外固定支具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3-10-24T14:32:32.60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8期供稿作者:江闽[导读] 脊柱侧弯内定术后患者使用外固定支具的护理,可以缩短卧床时间,减少卧床并发症的发生。
江闽(重庆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脊柱外科 400042) 【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支具在脊柱侧弯患者术后康复过程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方法对54例脊柱侧弯内固定术后应用外固定支具的患者均进行支具佩戴前宣教和下肢活动训练,同时讲解佩戴和卸取的具体方法,佩戴支具的注意事项等。
结果正确使用脊柱外固定支具可以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有效稳定脊柱,缩短患者的卧床时间,巩固手术疗效。
【关键词】脊柱侧弯支具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8-0286-01 脊柱侧弯内定术后患者使用外固定支具的护理,可以缩短卧床时间,减少卧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疗效,起到重要的辅助治疗作用。
我科从2011年1月-2013年3月,对54例脊柱侧弯内固定术后患者使用外固定支具后,均能早期下床活动。
现有关护理资料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本组病例共54例,男23例,女31例;年龄10-76岁,平均年龄20.96岁,平均住院日15.31天。
都行了脊柱侧弯矫形内固定术,术后在护士指导协助下,患者佩戴支具下床活动。
2 护理
2.1 支具的佩戴:在医师的建议下,由护士指导协助病人佩戴支具下床活动,无一例并发症发生,患者康复出院。
2.1.1 患者教育:给患者讲解支具外固定的作用,佩戴和保养方法。
2.1.2 支具的佩戴方法:患者先取侧卧位,将支具后半部置于躯干后面;再取平卧位,将支具前半部置于胸腹部。
使前后边缘在腋中线重叠,用固定带系紧。
卸下方法:患者先取平卧位:按与佩戴相反的方法取下 2.1.3 佩戴支具的注意事项⑴佩戴支具位置要准确,松紧度适宜,与胸腰椎的生理曲度相适应,过紧易出现支具边缘致肩胛骨或髂嵴处皮肤压伤,过松则达不到制动目的;⑵支具必须在卧床时佩戴,将支具松紧度调节好后方可离床活动,卧床后再将支具卸下。
除去支具后仰卧于床上,腰下垫薄枕(高3-4cm)维持腰部的生理前凸,侧卧时,在季肋部垫枕(高3-6cm)维持脊柱的正直,防止加大椎体的侧方压缩;
2.2 佩戴支具的护理
2.2.1 皮肤护理⑴应注意避免支具直接与患者皮肤接触。
尽管支具已设置有许多通气孔,透气性能良好,不易引起皮皮肤过敏等皮肤病,而普通石膏透气性能差,易引起湿疹等皮肤病[1],故必须穿全棉内衣或垫棉质衬垫,以利于汗液吸收,增加舒适感保持皮肤的清洁;
⑵佩戴支具期间定期检查胸背部皮肤情况,定时行局部皮肤按摩;⑶内衣或衬垫需平整,不宜过紧,拆去扣子及其他附在衣物上的硬物,以免皮肤长时间受压而发生破损。
2.2.2 饮食护理⑴戴支具时饮食不宜过饱,避免导致急性胃扩张,应少量多次进食;可多食粗纤维食物,如红薯,玉米,青菜等,保持膳食平衡;⑵行顺时针腹部按摩,保持大便通畅。
2.2.3 下肢活动训练下肢活动可以有效防止神经根粘连,下肢肌肉萎缩及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对术后的早期负重起到很好的效果。
训练方法有:⑴直腿太高训练:术后第二天开始。
患者仰卧位,膝关节伸直,脚上举,鼓励其主动抬高至最大幅度,他人协助进一步抬高,幅度以30度为宜,双下肢交替进行。
⑵踢腿锻炼:取仰卧位,主动屈髋屈膝后再伸腿放下,左右腿交替伸屈,次数不限,以患者疲劳为宜。
2.2.4 离床时注意事项由于患者卧床时间较长,突然间起床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头晕,双下肢无力等情况,因此离床活动时动作要缓慢,首次离床时要有护士在旁指导,刚开始离床行走要有医护人员陪同,以免发生跌倒等。
方法:从左侧下床时先将身体翻向左侧,左手顶床,右手撑床,双腿慢慢移到床下;从右側下床时先将身体翻向右側,右手顶床,左手撑床。
双腿慢慢移到床下。
上床方法:从左侧上床时身体坐在左床边,右手撑床,左手顶床,双腿慢慢移到床上;从右侧上床时身体坐在左边,左手撑床,右手顶床,双腿慢慢移到床上。
2.3 出院指导支具保养:用温水加普通清洁剂将支具清洗干净,用毛巾擦干抚平,或平方于阴凉处晾干备用。
绝不可用强清洁剂清洗,更不可用吹风机吹干或暴晒。
3 讨论
脊柱手术使脊柱稳定性受到破坏,若因姿勢不当引起植骨块滑脱、螺钉松脱或折断,可导致手术失败或脊髓及神经根的损伤[2]。
外固定支具对脊柱侧弯术后患者的脊柱稳定性起到了积极治疗的作用,可提供身体支撑,控制胸腰椎伸屈旋转和側运动,减少身体重量对椎体的压力。
可防止植骨愈合不良或内固定物松动,折断,同时可减轻,预防畸形。
可早期离床活动,缩短卧床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但佩戴支具的副作用也不能忽视,佩戴支具的常见并发症包括皮肤压伤或破溃,神经受损,下肢静脉血栓和消化不良。
长期佩戴支具會对呼吸功能产生影响,佩戴时肺活量、用力肺活量、功能残气量、残气量等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低于除去支具后[3]。
护士要经常询问患者在使用过程中是否有腹部不适或其他不良反应,特别是第一次佩戴时,护士一定要亲身指导并教会患者及其家属由于制定支具时患者仍需平卧,所以当站立时,可能发生支具不合体情况,应及时与厂家联系并进行修整,至患者感觉舒适为止。
参考文献
[1]李洪祥,张晶巖,郭小明,单側多功能外固定器治疗,四肢骨折160例.黑龙江医学,2006,30(1):39-40.
[2] 袁鴻宾,宁志杰,叶连生.热塑支具在矫形外科的应用.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4,1(3):186.
[3] 戴力扬.特发性脊柱側凸的支具治疗,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7,6(7):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