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
- 格式:ppt
- 大小:3.88 MB
- 文档页数:51
四年级上语文园地五教案沟通平台旨在让学把握叙事性文章的写作方法,内容、挨次、方法都做了简要说明。
初试身手,旨在引导同学发挥想象力,将事情说清晰详细。
一起看看四班级上语文园地五教案!欢迎查阅!四班级上语文园地五教案1教学目标1.学习写一件事情,写作方法。
2.记住记叙文的六要素。
3.调动多感官,叙述清晰,丰富表达的内容。
教学重点引导同学从自己的体验动身,制造性地绽开话题,在叙事中真实、详细地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难点培育同学仔细认真的把事情说清晰。
教具预备课件教学设计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在生活中,经受过许多事情,但是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指同学回答)师:这节课我们会通过“沟通平台”“初试身手”栏目,把你在生活中经受的一件事和同学们一起沟通,一起共享吧。
(出示课件2) (板书:沟通平台初试身手)二、回顾课文,受到启发(板书:找规律)1.回顾我们本单元学过的课文,说一说,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沟通了如何把一件事情说清晰。
2.同学汇报,老师相机指导。
◇写事情进展的过程中,留意抓住细节,也就是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进行描写。
(出示课件3)◇我觉得不要把一件事情用一个长长的段落写完,这样,让阅读者感觉思维疲惫,读不下去,要把一件大事分割成小的阶段,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分段来写。
(出示课件4)3.出示《风筝》课文插图,老师小结:写作文选材要选择贴近生活中的事情,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
4.出示《麻雀》课文插图,老师小结: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写了下来,活敏捷现的呈现了麻雀和猎狗相遇时的情形。
5.读了四个小伴侣的话,你有什么发觉?(读了四个小伴侣说的话,我发觉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沟通了如何把一件事情说清晰。
第一个小伴侣和其次个小伴侣交代了要写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要素。
第三个小伴侣总结了要合理支配记述挨次;第四个小伴侣讲了要想把事情叙述清晰就要仔细观看:用眼睛看、用耳朵听、专心去想……)三、沟通表达,初试身手【说一说】1.读一读,找规律师:读了题目要求知道了什么?(我知道这是要求我们看图进行场面描述,看图想象当时的情形,图上的人在干什么、说些什么、想些什么等)2.练一练、学应用(1)小组争论。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教学内容:《语文园地五》选自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包括古诗、现代文、文言文等不同体裁的文章,旨在通过丰富的文学素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内容涉及词语理解、句子结构、文章主题、写作手法等多个方面,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题,学会不同的写作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1. 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学生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理解文章的主题,把握文章的主旨。
2. 写作手法的运用:学生需要学会不同的写作手法,并在写作中灵活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图片展示等方式,引起学生对本课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新课内容讲解:教师讲解本课的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题,学会不同的写作手法。
3. 练习: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能力。
4. 小结:教师对本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重点,解答学生的疑问。
板书设计:1. 语文园地五2. 内容:生字词、文章主题、写作手法等。
作业设计:1. 写一篇关于本课主题的短文,要求运用所学的写作手法。
2. 总结本课的重点内容,写在笔记本上。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教师应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的反馈如何,如何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也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重点关注和解决的学生学习困难的部分。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学难点主要包括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和写作手法的运用。
四年级语文园地五教案5篇四年级语文园地五教案5篇教师撰写教案不仅仅是要体现教师怎么教的问题,还要把重点放在学生上,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产生导向作用,体现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
今天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有关于四年级语文园地五教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语文园地五教案1一、引入:昨天,我们刚刚走进坐落在山环水绕的山谷里的小山村,感受到了小山村的清新宁静,今天,我们再一起走进乡村里的大花园,看看那里又有什么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画生字。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读一读,遇到不会的字,发挥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三、栓查读文,在读中学习1-4自然段。
1、请同学们再自由读读1-4自然段,边读边想:大花园里都有什么2、指多名同学回答并补充。
此时老师板书:蜂子、蝴蝶、蜻蜓、蚂蚱、太阳。
3、下面我们就举行一个朗读比赛,请你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前4个自然段,然后再选一个你读得的一段给大家展示,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比一比看谁能把这些小生长灵的样子读好。
4、在小组内展示,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
5、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展示。
(1)第一自然段的朗读要求读出蜂子的可爱,知道“小毛球”指的就是蜂子。
(2)第四自然段朗读时要注意重音,如“特大的,特别,亮,钻,飞”边读边联想到花园的健康之美。
(3)读完之后,请同学评一评,再读一读。
6、我们已经读了这么多遍了,你能试着填一填吗我们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样样都有。
好看的————-满身——-,蜻蜓——-,蚂蚱————-,蜂子胖圆圆的就和一个——-似的。
三、写字。
第二课时一、复习1、复习生字。
2、指读1-4自然段。
二、学习5、6自然段。
1、读第五自然段,看谁读得好。
2、指名朗读。
边读边指导,边读边评。
(1)“要做什么就做什么,愿意————就————”等句要读出节奏,读出自由的感觉来。
(2)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读中来。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无论从教师的教态、板书、方法,还是从课堂结构、气氛、效果等都是截然不同的,也就是说一堂好课必须设计一个好的教案,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
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关于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供大家参考。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1教学目标1、.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
2.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3、.积累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4、理解成语故事,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德育目标:继续深化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对生命的思考和热爱。
课前准备1.整理本组课文收集的相关资料。
2.搜集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教学时数: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谈话导入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
如何让自己的生命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无限的延伸,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通过这组课文的学习,相信大家一定对生命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交流一下吧。
二、自主准备1.默读提示,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2.投影出示:内容:说说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现象;讲讲自己知道的热爱生命的故事;谈谈自己获得的感受、得到的启发。
3.回忆本组学习的几篇课文,浏览搜集的资料,阅读教材中提供的三段文字。
4.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确定交流的角度,想一想自己打算怎样说。
5.自己轻声练习讲述。
三、畅所欲言1.自由选择伙伴互相交流,互相评议、指正。
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给予个别指导。
2.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上台交流,要求讲话学生清楚流畅地表达,听者认真、安静地倾听。
教师引导学生大胆进行评议、辩论。
四、总结评价1.自我评价:自己在这节课中发言是否踊跃,表达是否清晰,态度是否大方,思维是否敏捷,与同学的交流、合作是否积极等。
2.学生评价:你认为这节课谁的表现?为什么?3.教师评价:总结本节课中学生突出的优点,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语文园地五》教案-语文四年级上册(部编版)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五》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本节课主要包含了五个部分的内容:诗歌、散文、阅读理解、作文指导和课外拓展。
其中,诗歌和散文部分以优美的文字和富有意境的描绘,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阅读理解部分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作文指导部分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课外拓展部分则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拓宽视野。
整个园地五的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语文的魅力,增强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诗歌和散文有一定的认识和感悟。
但部分学生对文字的感悟力和分析能力仍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他们更深入地理解课文,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歌和散文的意境;掌握阅读理解的技巧;学会作文的基本结构。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诗歌和散文的热爱,增强语文素养,激发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和思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诗歌和散文的阅读理解,作文的基本结构。
2.教学难点:对诗歌和散文意境的理解,阅读理解的技巧,作文的写作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表演等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内容。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习效果。
4.作文指导法: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制作课文课件,突出重点内容。
2.阅读材料:准备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便于学生拓展阅读。
3.作文模板:提供作文模板,帮助学生掌握作文结构。
4.黑板、粉笔:用于板书重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