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 》日积月累
- 格式:ppt
- 大小:1.16 MB
- 文档页数:14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教学要求:背诵积累对联,提升记忆力,感受泰山美景1、读“我的发现”:⑴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能够并行。
⑵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
2、了解句子的特点和作用:句子的后半部用大家熟知的事物作比照,就会使事物变得十分具体、形象,使读者很容易想象出所描写事物的特征。
3、另外找出相似的句子写、读。
4、举一处景物仿写。
二、积累对联1、读对联。
2、找出欣赏的句子讲讲对它的理解,例: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写出云漫月浓的境界)一径对半帘竹阴对花影云满地对月笼纱3、读、记、吟。
4、另举几例对联。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今年年尾明年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三、了解宽带网的知识1、明确任务:指名读,说一说本次资料搜集的范围。
2、交流方法:⑴方法展示台:你是采用什么方法搜集资料的?遇到困难是怎么克服的?板书:随时摘抄、剪贴、或复印;查阅或购买书籍、杂志、碟片;查找相关古诗;登录网站查找;调查访问亲朋好友;观看相关的电视节目。
⑵资料展示会:展示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简要谈谈搜集的过程。
⑶老师的建议:①建立资料袋,分类收藏。
②组成合作小组实行收集与整理。
③要纠正一些不当作法。
四、课后实践进一步搜集相关资料,为专题展示活动准备。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教学设计教学目
标:
1. 读一读2个例句和小林、小东的对话,引导学生发现比照的表达方法:
2. 熟读并背诵4个风景名胜区的有名对联,交流自己对这几副对联的大体理解,感受风景名胜的优美。
3. 课外搜集与中国的“世界遗产”有关的图片、诗词、楹联或故事、传说,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世界遗产”的魅力,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并与同学分享信息的习惯。
教学重点:熟读并背诵4个风景名胜区的有名对联,交流自己对这几副对联的大体理解,感受风景名胜的优美。
教学难点:熟读并背诵4个风景名胜区的有名对联,交流自己对这几副对联的大体理解,感受风景名胜的优美。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 .出示句子读一读,学生自主发现悟一悟: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2.结合小林、小东的发现,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3.举出实例说一说:在读过的课文或习作书中,你发现了这种“用熟悉的事物来比照”的写法吗?
4.仿照例句写一写,指名读一读,评一评。
二、日积月累
1 .读对联。
2. 找出欣赏的句子讲讲对它的理解,例:
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写出云漫月浓的境界)一径对半帘竹阴对花影云满地对月笼纱
3. 读、记、吟。
4 . 另举几例对联。
5.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6. 各组展示。
三、布置作业进一步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我国世界文化遗产。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日积月累、宽带网教学目标:1.积累几个风景名胜区的有名对联,初步了解对联的语言特点,诵读并想象画面,让学生形象地感受景色的美,并能背诵下来。
2.通过搜集与中国的“世界遗产”相关的图片、诗词、楹联或故事、传说,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中国“世界遗产”的魅力。
3.通过制作和展示《中国世界遗产名录小册》,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水平,养成与他人分享信息的习惯,树立保护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联的意思,感受景色的美。
教学难点: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汉语的奇妙。
教学过程:一、诵读对联,赞美风景名胜。
1.欣赏美景,谈话导入。
(预设时间2分钟)园、秦兵马俑)是呀,我们通过单元导语还知道,这三处景点已经被列入了中国世界遗产名录。
(板书:世界遗产)提问:那什么是世界遗产呢?(PPT出示解释)接下来老师给你们介绍几处与世界遗产相关的风景名胜,想看吗?(生:想)(师点击PPT依次出示四幅图并简介。
北京颐和园月波楼、四川青城山真武殿、山东济南大明湖、江苏苏州沧浪亭)提问:你们最想去哪里旅游?为什么?(先同桌交流然后全班指名交流)师:这四处景点有三处已经被列入了中国世界遗产名录,山东济南大明湖也正在申报。
所以,各地游人甚至是外国游人都争相前往啊!到了那里你们会看到几副对联,对联就在园地的日积月累里。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美图,获得视觉感知,激发对这四处景点的向往之情,在介绍自己为什么最想去那里旅游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口头表达,引发学生对美景的想象力,为接下来理解对联作了准备。
)2.诵读对联,内化积累。
(预设时间11分钟)(1)自由读,读通顺。
师:认真地读一读,把对联读通顺。
(生自由读对联)(2)指名读,读准确。
师:谁想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师相机正音:“径”、“城”是后鼻音,“笼”念第三声,“皆”念jiē)(3)男女生配合读,读流利。
师:要是男女生配合读,能够怎么读呢?(生:分上下联读)那我们来试一试,男生上联,女生下联,看看哪一队读得流利。
第五单元平行阅读奇妙的中心句一、教学目的:1、通过理解阅读课外书的作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回顾总结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并实际使用到课外阅读中。
3、能用较快的速度阅读短文,并根据中心句能概括文章大意。
4、读写结合,学会写过渡句,提升写作水平。
二、指导的重点:指导学生如何利用重点句概括文章大意以及如何欣赏、积累好词妙句。
四、指导课时:一课时五、指导过程:(一)课前谈话,理解看课外书的作用。
1、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看课外书吗?(看来你们班同学都是爱看书的好孩子。
老师也很喜欢看课外书呢。
)2、师继续追问:有没有同学从幼儿园开始就喜欢看书?(你真厉害,还没识字就开始看书了,你真是个爱看书的孩子。
你能跟大家说说你为什么那么爱看书吗?)(生回答)3、师:当你们看了一个精彩有趣的故事以后,通常会怎么做呢?(生谈自己的做法)师相机评价鼓励:是啊,当我们看了有趣的故事以后,都想把这个故事讲给好朋友听,和朋友一起分享有趣的故事内容,这样也起到了看书的作用。
4师:老师还想问问,你们语文老师常常会布置你们看课外书吗?那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吗?(生谈自己的想法)师:对,看课外书不但让我们了解很多有趣的故事、科学,还能提升我们的写作水平。
5、你们知道怎样读书才能使我们有更多的收获吗?(生答)师根据回答总结:把文章中的好词好句摘录下来,以后使用到自己的文中。
看了故事以后,自己一定会有一些深刻的体会,从中明白一些道理,我们能够把这些感受写下来。
读课外书就是要圈圈、画画、写写,这样才能真正起到读课外书的作用。
(二)激趣导入。
师:通过刚才的聊天,老师知道了你们爱读书。
但,爱读书不等于会读书。
有句话这样说,“会读书的人能把一篇文章读成一句话。
”【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把厚书读薄,提炼出主线和中心的学习方法。
】板书:中心句师:你们敢挑战一下吗?我们试试,请大家回忆刚学过的五单元中的《长城》请同学们拿出笔,快速默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能读成哪句话?(生: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日积月累语文园地一神奇的大自然【读读写写】宽阔薄雾笼罩沸腾奔腾依旧恢复灿烂竹竿规律缝隙照耀树梢静寂白茫茫若隐若现昂首东望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横贯江面齐头并进漫天卷地【读读记记】颤动霎时反差花卉涨潮榕树镇静梨黄紫檀色百合色葡萄灰茄子紫金灿灿笑盈盈人声鼎沸山崩地裂不容置疑神秘莫测神来之笔千姿百态人迹罕至应接不暇涓涓细流连连飞瀑滔滔江水郁郁苍苍恍恍惚惚(一组写景的对联)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锁(suǒ)(这是一副回文对联,就是上下联从最后一个字往前倒着念也可以成一副对联。
意思是说大雾弥漫,看不清远处的山峰;水天一色,天水相接。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长白山天池)(这是一副对仗工整的对联。
据说是清朝人李文甫所对,这副对联采用拟人的手法,意思是白雪覆盖着青山顶,远远望去,好像是白发;微风吹拂绿水面,泛起涟漪,好像在皱眉。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这副叠字联也是回文对,是杭州“西湖天下景”亭子里的一副对联,有四种不同的读法1.按景物描写的通常读法: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2.按景物描写又一种读法: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3.用跳字简化读法:山水处明秀晴雨时好奇4.将叠字拆开重组法:山水处处,山水明明秀秀晴雨时时,睛雨好好奇奇(或)山水处处明秀,山明水秀晴雨时时好奇,睛好雨奇)语文园地二观察和发现(十二个月和花)正月梅花香又香,二月兰花盆里装,三月桃花连十里,四月蔷薇靠短墙,蔷薇(qiáng wēi)五月石榴红似火,六月荷花满池塘,七月栀子头上戴,八月丹桂满枝黄,栀(zhī)九月菊花初开放,十月芙蓉正上妆,芙蓉(fúróng)十一月水仙供上案,十二月腊梅雪里藏。
供(gòng)(名言警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站在岸上学不会游泳。
泉水挑不干,知识学不完。
三天不念口生,三天不做手生。
17、长城一、【注意字音】堡垒..(zhìhuì zìhuì)..(bǎolěi pùlěi)瞭.望(liào liáo)血.汗(xuē xuě xiě)智慧凝结.(jiã jiē)打仗.(zhàng zàng)崇.(chóng cóng)山峻.岭(jùn jǜn)互相呼应.(yìng yīng)二、【重点句段】1、长城从东头的到西头的,有里。
2、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
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
(1)这段话为我们介绍了长城的、、、。
3、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着陡峭的山岭。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1)“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这句话在文中起的作用。
“、、”这三个动词说明作者已经来到长城;“”是说作者被长城的雄伟气魄震撼,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
(2)第二句话从、、、四个方面体现了修筑长城的艰难。
(3)“多少”表示,饱含着;“才”表示。
这句话表达了。
(4)“前不见头,后不见尾”与开头“一万三千多里”。
(5)如果“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长城就在你的脚下,你会怎样表达你对长城的赞美之情?。
三、【篇章整体】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地介绍场成功,突出长城的“”,这是看长城;第二自然段,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这是看长城;第三自然段,由长城展开,歌颂了;第四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赞美长城是“”。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领悟并在习作中使用“比照”的写法。
2、背诵积累对联,提升记忆力,感受我国“世界遗产”的美景。
3、引导学生通过对联的学习加深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理解,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难点1、感悟并在习作中使用“比照”的写法。
2、背诵积累对联,提升记忆力,感受名胜古迹的美,中华经典文化艺术的魅力。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具有比较强的自行探究的水平,学生在观察水平、思维水平、语言表达水平方面都有了较好的提升,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动手操作的水平。
学生对长城、颐和园和秦兵马俑有一定的了解,教师应调动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实行对联的收集、整理,进一步了解中国名胜古迹的特点,感悟对联这种别具特色表达形式的魅力。
教学过程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自制视频,想看吗?(播放视频)看了视频,你有什么感受?2、正像同学们所说的那样,看完视频我们心潮澎湃,一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从我们心头升腾而起,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感到无比自豪!在这些名胜古迹的描写中隐藏着一种新的表达方法,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表达方法.二、对比学习,发现写法(学会一种新的表达方法:比照)1、出示:“我的发现”,生齐读。
认真读读这两句话,看看有哪些我们以前学过的表达方法?(出示课件:①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
②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
)2、引导学生说出句子一是使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并能说出这样写能让我们感受到城墙的宽;句子二是使用了列数字的方法,并能说出这样写能让我们感受到俑坑的大。
3、不过课文中并不是这样写的,而是这样的(出示课件:①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能够并行。
②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
)谁愿意读一读,说一说有什么新的感受?引导学生说出这样写能够使句子更加具体准确。
4、这红色的部分能够给我们这样的感受,其实是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点,你们发现了吗?引导学生说出:使用熟知的事物来对比,对照,突出事物的特点。
学习目标:学生通过展示成长故事的学习成果,使学生知道综合性学习成果展示可有多种形式,同时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水平以及学生的展示水平。
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以成长的故事为主题实行了综合性学习,在本单元学习即将结束时,先请同学们看看教材中几位小伙伴的成果展示。
谁愿意来读一读,相信同学们的收获一定比他们多,今天的成长故事展示我们以一场汇报会的形式展开。
吧!2、各小组长汇报展示形式。
(板书:制作书签手抄小报说成长故事朗诵诗歌写成长故事唱成长歌曲)度大方声音响亮表述清楚)同学们说的都是对展示同学的要求,对于听的同学又有哪些要求呢?(板书:善于倾听学习点评)过渡:老师发现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要上台展示你们的学习成果了,哪一个小组愿意先来汇报呢?(一)朗诵成长诗歌小组展示1、那就有请诗歌朗诵小组吧!2、学生上台展示3、小结:从同学们的掌声中,我感受到同学们对诗歌朗诵小组的展示非常满意,确实,他们小组的同学今天表现都很棒,朗诵诗歌小组给各小组开了个好头。
其它小组的同学可不甘落后呀!(二)手抄小报小组展示1、请手抄小报的小组上台展示。
2、学生上台展示。
3、老师:看了手抄小报小组同学的小报,听了他们的介绍,你们有什么感受呢?4、小结:手抄小报的同学给我们展示了设计美观大方,内容丰富多彩的手抄小报,感谢他们给我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三)讲成长故事小组展示1、老师;成长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快乐,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分享讲成长故事小组的快乐吧!2、学生上台展示。
3、老师:听了他们的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呢?4小结:讲成长故事小组的同学不但说名人的成长故事,还用说照片的形式来说自己的成长故事,这很有新意。
(四)写成长故事小组展示1、老师:刚才有一个小组是写成长故事的,能给我们说说你们的成长故事吗?2、学生上台展示3、小结:成长的道路上有烦恼,有快乐,也会遇上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只要同学们都以乐观的心态去看待这些,我想同学们一定会快乐的成长的。
---------------------------------------------------------------最新资料推荐------------------------------------------------------人教版四年级语文园地五语文园地五日积月累中的成语解析 1. 知己知彼【解释】:原意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泛指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
【出自】:《孙子谋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近义词】:了如指掌【反义词】:雾里看花 2. 百战百胜:【解释】:每战必胜。
形容所向无敌。
【出自】:《孙子谋攻》: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近义词】:战无不胜、所向无敌【反义词】:屡战屡败 3. 运筹帷幄:【解释】:1 / 12筹:计谋、谋划;帷幄:古代军中帐幕。
指拟定作战策略。
引申为筹划、指挥。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
4. 决胜千里:【解释】:坐镇指挥千里之外的战局。
形容将帅雄才大略,指挥若定。
【出自】:《史记留侯世家》:运筹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
【近义词】:稳操胜券 5. 出其不意:【解释】:其:代词,对方;不意:没有料到。
趁对方没有意料到就采取行动。
---------------------------------------------------------------最新资料推荐------------------------------------------------------ 【出自】:《孙子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近义词】:攻其不备、出人意外【反义词】:意料之中、不出所料 6. 攻其不备:【解释】:其:代词,指敌人。
趁敌人还没有防备时进攻。
【出自】:《孙子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近义词】:攻其无备 7. 围魏救赵:【解释】: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青山原不老,因雪白头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
丁丁冬冬泉,高高下下树语文园地二正月梅花香又香,二月兰花盆里装,三月桃花红十里,四月蔷薇靠短墙,五月石榴红似火,六月荷花满池塘,七月栀子头上戴,八月丹桂满枝黄,九月菊花初开放,十月芙蓉正上妆,十一月水仙供上案,十二月腊梅雪里香。
语文园地四望子成龙来龙去脉群龙无首龙飞凤舞如虎添翼调虎离山骑虎难下照猫画虎天马行空汗马功劳马到成功老马识途牛刀小试笨鸟先飞呆如木鸡胆小如鼠语文园地五一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济南大明湖)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
(北京颐和园)树红树碧高低影,烟淡烟浓远近秋。
(四川青城山)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苏州沧浪亭)语文园地六默写过故人庄(朝代唐作者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语文园地七最后一个括号里填作者或出处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刘备)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语文园地八1、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牛顿)2、在新的科学宫里,胜利属于新型的勇敢的人,他们有大胆的科学幻想,心里燃烧着探求新事物的热情。
(阿费尔斯曼)3、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让我们在无穷的宇宙长河中去探索无穷的真理吧。
(郭沫若)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最后一个括号里填作者或出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
(王士祯)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黄庭坚)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辛弃疾)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语文园地二(最后一个括号里填出处)言必信,行必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