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关题型专训
- 格式:doc
- 大小:267.00 KB
- 文档页数:5
生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练习题一、选择题1、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A 二氧化碳B 水C 叶绿体D 葡萄糖答案:B解析:光合作用中,水在光的作用下分解,产生氧气和H,所以氧气来自于水。
2、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包括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B 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可用于呼吸作用C 光合作用储存能量,呼吸作用释放能量D 光合作用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在夜间进行答案:D解析:光合作用在有光的时候进行,而呼吸作用在白天和夜间都一直在进行,D 选项错误。
3、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不一定具有()A 叶绿体B 叶绿素C 类囊体D 光反应和暗反应所需的酶答案:A解析:有些原核生物,如蓝藻,没有叶绿体,但有叶绿素和相关酶,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4、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突然停止光照,短时间内 C₃和 C₅的含量变化分别是()A 增多、减少B 减少、增多C 增多、增多D 减少、减少答案:A解析: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产生的H和 ATP 减少,C₃的还原受阻,C₃积累增多,C₅生成减少。
5、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的阶段是()A 第一阶段B 第二阶段C 第三阶段D 以上都有答案:B解析: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
6、人体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A 产生酒精B 产生二氧化碳C 产生乳酸D 产生少量 ATP答案:C、D解析: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同时释放少量 ATP。
7、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A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依存B 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有机物和氧气C 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和水D 以上都对答案:D解析: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和氧气是呼吸作用的物质基础,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可为光合作用所用,两者相互依存。
二、填空题1、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呼吸作用的场所是_____。
答案: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2、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为:_____。
微专题11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各类题型归纳题型一光合呼吸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农业松土(必修1 P96拓展应用)松土可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促进根细胞的,利于根细胞对的吸收,促进土壤中等有机物的分解,利于农作物生长。
松土还促进了土壤微生物的有氧呼吸,增加了的排放,从而使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更严重;松土容易造成,可能成为沙尘暴的一种诱发因素。
典例1、除草松土是农耕的重要措施,下列对其作用和意义的分析,错误的是()A、提高土壤通气状况,有利于土壤中好氧细菌代谢产生无机盐和二氧化碳B、有利于根的有氧呼吸,吸收矿质元素,促进根系生长,吸收地下深处的水分C、松土对保持水土有两面性影响,不利之处是地表裸露松动,易造成水土流失D、松土易造成土壤水分蒸发快,炎热及干旱季节土壤板结时不宜锄地松土2、合理密植和施有机肥合理密植可有效增加面积、增加CO2浓度,增施有机肥可为农作物生长提供和,两者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强度典例2、(2021·湖南高考)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内进行的一系列能量和物质转化过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弱光条件下植物没有O2的释放,说明未进行光合作用B、在暗反应阶段,CO2不能直接被还原C、在禾谷类作物开花期剪掉部分花穗,叶片的光合速率会暂时下降D、合理密植和增施有机肥能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3、细胞呼吸原理应用典例3、(2021·湖南)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原理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南方稻区早稻浸种后催芽过程中,常用40 ℃左右温水淋种并时常翻种,可以为种子的呼吸作用提供水分、适宜的温度和氧气B、农作物种子入库贮藏时,在无氧和低温条件下呼吸速率降低,贮藏寿命显著延长C、油料作物种子播种时宜浅播,原因是萌发时呼吸作用需要大量氧气D、柑橘在塑料袋中密封保存,可以减少水分散失、降低呼吸速率,起到保鲜作用题型二光呼吸光呼吸是所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该处“细胞”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但并非所有这些细胞都能运行完整的光呼吸)在光照和高氧低二氧化碳情况下发生的一个生化过程。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练习题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是生物学中两个重要的生命过程,它们在维持生物体代谢平衡和能量供应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一些与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相关的练习题,帮助我们巩固对这两个过程的理解和应用。
题目一:根据下列叙述,判断是指呼吸作用还是光合作用。
1. 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
2. 在细胞线粒体中进行。
3. 能量的输入。
4. 需要光能。
5. 发生于叶绿体中的叶绿体内膜。
6. 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7. 需要氧气。
答案:1. 光合作用2. 呼吸作用3. 光合作用4. 光合作用5. 光合作用6. 呼吸作用7. 呼吸作用题目二:选择题1.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共同点是:A. 都是发生在细胞线粒体中B. 都需要光能C. 都能产生氧气D. 都是细胞的生命活动答案:D2. 下列哪个不是光合作用的产物?A. 氧气B. 葡萄糖C. 二氧化碳D. 水答案:C3. 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主要用于:A. 产生葡萄糖B. 维持细胞内稳定环境C. 合成脂肪D. 释放二氧化碳答案:B题目三:判断题1. 光合作用只发生在植物细胞中,而呼吸作用发生在所有细胞中。
答案:正确2.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能同时发生。
答案:错误3. 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二氧化碳 + 水+光能→ 葡萄糖 + 氧气。
答案:正确题目四:问答题1. 简要描述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答:呼吸作用是一种分解代谢过程,主要通过分解有机物产生能量,并释放出二氧化碳和水。
呼吸作用发生在所有细胞中,包括植物和动物细胞。
光合作用是一种合成代谢过程,主要通过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葡萄糖)和氧气。
光合作用只发生在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内。
两个过程之间的联系在于: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可以作为呼吸作用的底物,为细胞提供能量。
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则可以为光合作用提供光合底物。
因此,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是相互补充的生命过程。
初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综合大题摘要:I.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基本概念A.光合作用的定义和意义B.呼吸作用的定义和意义II.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A.二者的区别B.二者的联系III.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生产中的应用A.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B.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IV.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意义及启示A.对人类社会的意义B.对人类生活的启示正文:I.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基本概念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
光合作用完成了物质转化,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一部分用来构建植物体自身,一部分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同时放出氧气供生物呼吸利用。
完成了能量转化,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是自然界中的能量源泉。
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呼吸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转变为热能而散失,另一部分储存在ATP 中。
当ATP 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时,就把储存的能量释放出来,用于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的分裂。
II.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发生场所: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绿体中,而呼吸作用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
- 能量转化:光合作用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而呼吸作用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ATP 中的化学能。
- 物质转化:光合作用是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而呼吸作用是将有机物氧化分解为无机物。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是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的来源。
- 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是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的来源。
-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相互调节、相互影响的,是生物体代谢的两个重要环节。
III.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生产中的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应用十分广泛:- 合理密植、间作套种:通过调整植物的种植密度和空间分布,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5小题,共110.0分)1.种子萌发时呼吸作用旺盛。
将等量萌发种子与干燥种子分别装入甲、乙两个保温瓶中,测量两保温瓶内温度相同,塞紧瓶塞。
一段时间后,再次测量甲、乙两个保温瓶内温度,结果如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甲保温瓶内温度上升比较多B. 干燥的种子产生热量比较多C. 保温瓶内热量来源于种子呼吸作用D. 种子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2.能进行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 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B. 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C. 呼吸作用最重要的意义是分解有机物D. 呼吸作用最重要的意义是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3.在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如新疆),粮食籽粒饱满,瓜果甜,原因主要是()A. 白天光合作用旺盛,夜间呼吸作用较弱,有机物积累多B. 白天光合作用旺盛,夜间呼吸作用较强,有机物积累多C. 白天光合作用较弱,夜间呼吸作用停止,有机物消耗多D. 白天光合作用较弱,夜间呼吸作用较强,有机物消耗多4.下列生产生活采取的措施中,与植物呼吸作用无关的是()A. 为作物及时松土B. 阴雨天给温室农作物补充光照C. 贮藏粮食保持干燥低温D. 贮藏蔬菜水果适当降低氧浓度5.人体和其他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主要是他们的细胞内不含()A. 细胞壁B. 液泡C. 叶绿体D. 线粒体6.下列哪一项措施不是为了抑制呼吸作用强度的()A. 水稻种子晒干后入库保存B. 农田土壤板结后及时松土C. 贮藏水果的地窖中通入二氧化碳D. 低温贮藏水果和蔬菜7.“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叶片脱色和检验淀粉分别用的物质是()A. 清水,氢氧化钠B. 酒精,碘液C. 光纸,清水D. 同位素,石灰水8.下列不.属于光合作用意义的是()A. 为动物和人提供了食物来源B. 促进了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C. 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D. 维持了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9.如图是植物的叶片在白天进行某些生命活动的示意图,甲、乙表示其生命活动过程,①表示某种气体。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练习题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练习题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是生物体生存和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这两个过程,生物体能够获取能量和合成有机物质。
下面将给大家提供一些关于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练习题,帮助大家加深对这两个过程的理解。
一、选择题1.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区别在于:A. 呼吸作用是分解有机物质,光合作用是合成有机物质B. 呼吸作用是合成有机物质,光合作用是分解有机物质C.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都是合成有机物质D.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都是分解有机物质2. 光合作用发生在:A. 植物的叶片中的叶绿体B. 植物的根部C. 植物的茎部D. 植物的花朵中3. 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主要来自:A. 太阳能B. 光合作用C. 热能D. 无机物质的分解4. 呼吸作用的产物是:A. 氧气和二氧化碳B. 氧气和水C. 二氧化碳和水D. 氧气和葡萄糖5. 光合作用的反应物是:A. 氧气和二氧化碳B. 氧气和水C. 二氧化碳和水D. 氧气和葡萄糖二、填空题1. 呼吸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2. 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3. 光合作用中,光能被转化为___________4. 呼吸作用中,有机物质被分解为___________5. 光合作用发生在植物的___________三、解答题1. 简述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及其意义。
2. 为什么光合作用是生物体能量的来源?3. 什么是呼吸作用的无氧呼吸?它与有氧呼吸有什么区别?4.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关系是什么?四、应用题某植物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进行光合作用,其产生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量分别为1升和2升。
在黑暗中,该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量分别为0.5升和1升。
求该植物在光照充足和黑暗中净光合作用和净呼吸作用的量。
通过以上的练习题,相信大家对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些练习题不仅可以帮助大家巩固所学的知识,还可以培养大家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必修1专题训练: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综合题型专训【考点梳理】一表观(净)光合速率的测定方法(1)NaHC03溶液作用:玻璃瓶中的NaHC03溶液保证了容器内C02浓度的恒定, 满足了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需求。
(2)植物光合速率指标: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增大,毛细管内的水滴右移。
单位时间内水滴右移的体积即是光合速率。
(3)条件:整个装置必须在光下。
动态分析:当外界条件变化时,C02(光)补偿点移动规律①若呼吸速率增加,C02(光)补偿点应右移,反之应左移。
②若呼吸速率基本不变,条件的改变使光合速率下降时,C02(光)补偿点应右移, 反之应左移。
③阴生植物与阳生植物相比,C02(光)补偿点和饱和点都相应向左移动。
二细胞呼吸状况的实验归纳测定欲测定与确认某生物的呼吸类型,应设置两套呼吸装置,两套呼吸装置中的单一变量为Na0H与蒸馏水,即用等量的蒸馏水取代实验组的Na0H溶液,其他所有项目均应一致,加蒸馏水的装置内气压变化应由C02与02共同决定。
两套装置可如下图所示,当然,此时仍有必要设置另一组作误差校正之用。
舌塞看色液滴J发芽一饿片蕪価水5 mb种子糧劉种予装置1装置2番塞着色疲滴轉谓水5 mL装置3结果与分析①若装置1液滴左移,装置2液滴不动,则表明所测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因有氧呼吸产C02量与耗02量相等)。
②若装置1液滴不动,装置2液滴右移,则表明所测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因无氧呼吸只产C02,不耗02)。
③若装置1液滴左移,装置2液滴右移,则表明该生物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④装置1与装置2液滴均左移,则呼吸过程中02吸收量大于C02释放量,呼吸底物中可能有脂质参与。
a•为使实验结果精确,排除实验误差还应设置如图装置3,以便校正。
b.进行结果与结论的描述时应“先结果后结论”,而不是“先结论后结果”,如上。
【习题训练】一选择题1如图为不同温度下金鱼的代谢率(耗氧量)与氧分压的关系图。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训练(附答案)1.根据图示,正确的判断是C,N点时该器官进行有氧呼吸。
M点是氧气浓度最适合贮藏该器官,无氧呼吸强度最低。
B选项不正确,该器官呼吸作用过程中只是氧化分解糖类物质。
O点时,该器官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细胞质,不是线粒体基质。
2.根据图示,除了D图外,其余三幅图中A点都可以表示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3.分析错误的是B,乙图中曲线中EF段玻璃罩内CO2浓度下降加快是由于光照强度减弱,而不是增加。
甲图中12点左右D点下降的原因是温度过高,气孔关闭。
植物一天中含有机物最多的时刻在甲图中是E点,在乙图中则是H点。
植物在甲图中的C、E两点的生理状态与乙图中D、H两点的生理状态相同。
4.叙述正确的是C,当平均光照强度在X和Y之间(每日光照12 h),植物一昼夜中有机物量的变化是甲减少、乙增加。
甲、乙两植物的最大光合作用强度不一样,因为乙植物的曲线图比甲植物的曲线图高。
如果在图中M点突然停止光照,短期内叶绿体中五碳化合物的含量将会减少。
当光照强度为Z 时,光照强度不再是乙植物的光合作用限制因素,但仍是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
5.在氧浓度为a时,消耗的氧相等,因此答案是D。
线段xy表示有氧呼吸,Yz表示无氧呼吸。
6.分析错误的是A,图1中所测气体为二氧化碳而不是氧气,因为蔬菜进行光合作用会吸收二氧化碳。
图1中CD段变化的原因可能是温度升高,导致蔬菜的呼吸作用加快,释放出二氧化碳。
C。
EC段和DB段叶肉细胞中的C3含量分别呈增加和减少趋势。
D。
当处于图1中的B点时,图2中应进行的气体转移途径为A、C、D、E。
7、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的温度条件下,测定了A植物和B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与B植物相比,A植物是在强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植物。
B。
当光照强度超过9 klx时,B植物的光合速率不再增加,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暗反应跟不上光反应。
C。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专项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以分子态释放氧及ATP的产生都离不开()A.叶绿素和CO2B.水和CO2C.水、叶绿素和光能D.水、光能和CO22.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①光反应需光不需要酶②光合作用有水生成③最后阶段有氧气的释放④葡萄糖中的氢来自水⑤将不含能量的CO2转变成富含能量的有机物A.①③B.①②⑤C.③④D.②④⑤3. 为了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和步骤:取三支大小相同的试管,编号为甲、乙、丙,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加入3ml浆糊,再各加入2ml 新鲜的淀粉酶溶液(该淀粉酶的最适温度约为60℃),振荡后,将甲乙丙三支试管分别置于0℃、35℃、100℃下约5min,取出试管,各加入2ml 斐林试剂(边加边振荡),用热水浴检验,观察试管内物质颜色的变化。
下列对实验的评价正确的是()①实验步骤不正确②温度设置不合理③不能用斐林试剂检验A.只有①正确 B. 只有②正确 C. ①和②正确 D. ①②③都正确4.在正常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某植物,当突然改变某条件后,即可发现其叶肉细胞内C5(五碳化合物)的含量突然上升,则改变的条件是()A.停止光照B.停止光照并降低CO2浓度C.升高CO2浓度D.降低CO2浓度5.植物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过程中,产生同样数量ATP,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所消耗糖的摩尔数之比是()A.1:9 B.9:1 C.19:1 D.1:196.下列哪项是光合作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有的现象()A.在植物体内随时进行B.分解葡萄糖C.产生ATP D.在线粒体内发生7.高等植物的呼吸作用只发生在()A.活细胞B.含有叶绿体的细胞C.不含叶绿体的细胞D.气孔周围的细胞8.在光合作用中,不需要酶参与的过程是()A.CO2的固定B.叶绿素吸收光能C.三碳化合物的还原D.ATP的形成9. 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在下图所示的装置中都放入干酵母(内有活酵母菌),其中适于产生酒精的装置)是(此推断,该植物在5小时光合作用制造的葡萄糖的总量应是()A.281.25mg B.大于281.25mg C.小于281.25mg D.无法确定11.下列生物的呼吸作用只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是()A.变形虫B.蛔虫C.团藻D.酵母菌12.生长在较弱光照条件下的植物,当提高CO2浓度时,其光合作用速度并未随之增加,主要限制因素是()A.呼吸作用和暗反应B.光反应C.暗反应D.呼吸作用13.将一棵重约0.2kg的柳树,栽培于肥沃的土壤中,两年后连根挖出,称其干重达11 kg,增加的这10余千克,主要来源于()A.土壤中的矿质元素B.土壤中的水C.大气中的O2D.大气中的CO214. 酵母菌在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时进行无氧呼吸。
高考生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综合大题专题训练20题1.科研人员在研究低温对番茄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时发现:低温环境中番茄幼苗的光合速率明显下降。
为了研究低温影响番茄幼苗光合作用的机理,设计了相关探究实验,结果如下:(1)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低温降低番茄幼苗光合作用速率的原因可能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上述实验中,除自变量外,需要严格控制的无关变量主要是___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用与上述实验类似的方法发现细胞分裂素能缓解低温对番茄幼苗光合速率的影响。
请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备选材料与试剂:长势、生理状况相同的番茄幼苗若干,磷酸盐缓冲液,一定浓度的溶解在磷酸盐缓冲液中的细胞分裂素溶液,测量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及光合速率的方法不做具体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 低温导致叶绿素含量下降,吸收光能的能力降低,光反应速率降低,从而导致光合速率降低 (2). 低温导致气孔导度下降,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降低,暗反应速率降低,从而导致光合速率降低 (3). 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4). 实验思路:将番茄幼苗随机平分为甲乙两组,置于低温环境中培养。
甲组幼苗喷施适量一定浓度的溶解在磷酸盐缓冲液中的细胞分裂素溶液。
乙组幼苗喷施等量磷酸盐缓冲液。
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幼苗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并记录预期结果:乙组幼苗三项指标均比甲组幼苗有所升高【解析】分析表格数据可知,低温条件下,叶绿素的含量和气孔导度均降低,叶绿素可吸收和转化光能,叶绿素含量降低后,光反应减慢,进而导致暗反应减慢,使光合速率降低。
专项升格集训四—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关题型专训一、过程图解类光反应中生成的ATP专用于暗反应还原C3化合物之需,不能用于其它生命活动。
7.下图是植物体内几项生理活动关系示意图,请回答:(1)通过[①]________把[A]________转变成储存在________中的稳定的化学能。
(2)影响[②]________的生态因素主要是________,能量B中约有________%转移到ATP中。
(3)以上四种作用中能产生水的有________。
在碳循环中,通过细胞呼吸不能将碳归还无机环境的是________(填序号)。
(4)[③]________在________条件下进行,能量C中约有________%转移到ATP中。
(5)在啤酒生产中,酵母菌大量繁殖时,通过上图中________(填序号)获得能量;发酵时,通过________(填序号)(获得能量)。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物质与能量代谢关系,涉及多个知识点,是一道两者联系较为典型的综合题。
明确光合作用、有氧呼吸、两种无氧呼吸的概念、能量变化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较多,主要是空气(氧气)和温度。
有氧呼吸虽然消耗水,但第三阶段却能产生较多的水。
两种无氧呼吸均不能生成水。
能否生成水以及能否将碳归还无机环境都要根据产物来分析。
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中只有一部分转移到A TP中,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以各种生物最常利用的葡萄糖为例可以计算出能量转化效率。
有氧呼吸中,1 mol 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释放的总能量为2 870 kJ,其中1 161 kJ转移到ATP中,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释放的总能量为196.65 kJ,其中只有61.08 kJ转移到A TP中。
酵母菌只有在有氧条件下才能大量繁殖后代;微生物的无氧呼吸通常称为发酵。
答案:(1)光合作用光能糖类(通常指葡萄糖)(2)有氧呼吸空气(氧气)和温度40.45(3)①、②③(4)无氧呼吸无氧31.06(5)②④二、坐标曲线图、柱状图类2.(2009·江苏高考)某小组为研究脱气对酵母菌在培养初期产气量的影响,进行了甲、乙两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除图中实验处理不同外,其余条件相同。
一段时间内产生CO2总量的变化趋势是()解析: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两种呼吸产物中都有二氧化碳,但分解同样多的葡萄糖时,有氧呼吸的产气量比无氧呼吸要多,所以甲脱气后应进行无氧呼吸,乙不脱气应先进行有氧呼吸,其产气要快,产气量比甲要多。
答案:A4.如图表示氧气浓度对培养液中草履虫、乳酸菌、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影响,则呼吸曲线a、b、c分别代表了()A.酵母菌、乳酸菌、草履虫B.草履虫、乳酸菌、酵母菌C.乳酸菌、酵母菌、草履虫D.酵母菌、草履虫、乳酸菌解析:题干文字说明中要求分别指出三种生物的呼吸曲线,图像中提供了三条曲线的走向。
分析后可知:b为需氧型生物的呼吸曲线,c为厌氧型生物的呼吸曲线,a先下降后上升为兼性厌氧型生物的呼吸曲线。
经过对错误选项的排除,可得到正确答案。
答案:D7.(2010·福州质检)下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给出图来一定要观察到图中的所有信息)A.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B.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5倍C.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最弱D.氧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解析:本题以柱状图的形式考查不同氧浓度下植物器官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情况。
解题关键是分析清楚不同氧浓度下,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状况。
以CO2释放量的相对值计,a浓度:氧吸收量为0,只有无氧呼吸;b浓度:有氧呼吸为3,无氧呼吸为5;c浓度:有氧呼吸为4,无氧呼吸为2;d浓度:有氧呼吸为7,无氧呼吸为0。
由此判断,c浓度最适于贮藏;b浓度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为2.5,为有氧呼吸(0.5)的5倍;d点无氧呼吸最弱,为0。
答案:B8.(2009·江苏高考)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盆栽实验,探究土壤干旱对某种植物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
实验开始时土壤水分充足,然后实验组停止浇水,对照组土壤水分条件保持适宜,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有(多选)()A.叶片光合速率随干旱时间延长而呈下降趋势B.叶片光合速率下降先于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C.实验2~4天,光合速率下降是由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引起的D.实验2~4天,光合速率下降可能是由叶片内CO2浓度下降引起的解析:由图示曲线信息可知,实验条件下,随干旱时间的延长叶片的光合速率呈下降趋势;对比甲、乙图示可知,叶片光合速率下降先于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由于2~4天光合速率下降早于叶绿素含量下降,因此,光合速率的下降不是叶绿素含量下降引起的;实验条件下,随时间推移,植物缺水严重、叶片失水、气孔关闭,导致CO2吸收减少,使光合速率下降。
答案:ABD11.如图中曲线a表示水稻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所释放的CO2总量的变化,曲线b表示有氧呼吸释放的CO2量的变化,则表示无氧呼吸释放的CO2量的变化是下列图中的()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对细胞呼吸的理解应用能力。
水稻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均可以产生二氧化碳,所以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等于两条曲线之差。
答案:B13.(2010·滨州模拟)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
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拐点处呼吸速率=光合速率)A.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对CO2的吸收量多,光合作用最强B.CO2浓度下降从DE段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D点开始的C.D点表明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细胞呼吸强度相等D.D点较B点CO2浓度高,是因为D点温度高,使植物细胞呼吸强解析: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体内积累的有机物最多;D点和H点时,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D点之前,H点以后也进行光合作用,只不过是光合作用强度比细胞呼吸强度弱;D点以前由于植物只进行细胞呼吸,或者是细胞呼吸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所以玻璃罩内的CO2浓度逐渐增大。
答案:C15.(2010·南通联考)如图所示某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随温度而变化的走势。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温度对光合和呼吸速率的影响A.曲线A表示植株同化CO2的总量B.净光合产量最大时的呼吸也最强C.保持一定的昼夜温差有利于提高产量D.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酶具有不同的最适温度解析:图中曲线A表示真正光合速率,即植株同化CO2的总量。
曲线C表示植株的呼吸速率。
曲线B则是真正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差值,即净光合速率。
由图可知净光合速率约是在20℃左右达到最大,而20℃左右时的呼吸速率还比较低。
由曲线A和C比较可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酶具有不同的最适温度。
答案:B1.一密闭容器中加入葡萄糖溶液和酵母菌,1小时后测得该容器中O2减少24 mL,CO2增加48 mL,则在1小时内酒精发酵所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有氧呼吸的()A.1/3 B.1/2 C.2倍D.3倍解析:有氧呼吸过程中每消耗1 mol葡萄糖生成6 mol CO2,同时消耗6 mol O2;无氧呼吸过程中每消耗1 mol 葡萄糖生成2 mol CO2,不消耗O2。
由于在相同状况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由“1小时后测得该容器中O2减少24 mL”可知,有氧呼吸产生24 mL CO2,无氧呼吸产生24 mL CO2,则在1小时内酒精发酵所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有氧呼吸的3倍。
答案:D2.(2010·烟台模拟)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氧浓度(%) a b c d产生CO2的量9 mol 12.5 mol 15 mol 30 mol产生酒精的量9 mol 6.5 mol 6 mol 0 mol C.cD.d浓度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未进行无氧呼吸解析:c浓度时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为6 mol,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为9 mol,有氧呼吸分解1 mol葡萄糖产生6 mol二氧化碳,而无氧呼吸分解1 mol葡萄糖产生2 mol 二氧化碳,所以设用于无氧呼吸的葡萄糖为x,则2x/6(1-x)=6/9,推出x=2/3;d浓度时没有产生酒精,说明没有进行无氧呼吸。
答案:D3.对某植物作如下处理:(甲)持续光照20 min,(乙)先光照5 s后再黑暗处理5 s,连续交替40 min。
若其他条件不变,则在甲、乙两种情况下植物光合作用所制造的O2和合成的有机物总量符合下列哪项()A.O2:甲<乙,有机物,甲=乙B.O2:甲=乙,有机物,甲=乙C.O2:甲<乙,有机物,甲<乙D.O2:甲=乙,有机物,甲<乙解析:给予植物间歇光照,光反应产物能被及时利用,光能利用率高,故在相同的光照时间内生成的O2量较多,有机物合成总量较多。
答案:C5.请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3)丙图表示A、B两种植物的光合速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②A植物在光照强度为9千勒克司时,2小时单位叶面积可积累葡萄糖________mg。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③A植物在1天内(12小时白天,12小时黑夜),要使有机物积累量为正值,白天平均光照强度必须大于________千勒克司。
解析:(3)A植物在光强为9千勒克司,2小时单位叶面积可积累葡萄糖为(8×2)/44×1/6×180=10.9 mg。
由图丙可知A植物每小时产生4 mg CO2,当光强为6千勒克司时,每小时吸收4 mg CO2,净积累量等于呼吸作用消耗量,当植物白天12小时,黑夜12小时,要使有机物积累量为正值,白天平均光照强度必须大于6千勒克司。
答案:②10.9③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