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狂犬病的诊断
- 格式:ppt
- 大小:15.71 MB
- 文档页数:29
猪伪狂犬病病毒诊断与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作者:刘霞,崔燕,王慧等来源:《兽医导刊》 2018年第1期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猪、牛等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奇痒及脑脊髓炎为主要症状(猪除外)。
该病主要引起种猪呼吸系统及生殖系统疾病和仔猪神经系统疾病,成年猪呈隐性感染,仔猪病死率100%。
在世界上,已有 40 多个国家发生此病,发达国家已将本病列为重点防治疾病之一;在我国,自1947 年首次报道后,已有20 多个省、市、自治区相继报道过本病,2012 年以来PRV 的持续性感染和潜在的免疫抑制,更是给我国猪病防治和疫病净化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国外一些专家认为,全世界由PR造成的损失每年可达几十亿美元,仅低于口蹄疫(FMD)和猪瘟(CSF)。
近年来,PR 发生报道数急剧上升,目前该病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
疫苗接种是预防控制PR 的主要措施之一,就目前来看,PR 的传统疫苗已经相对成熟,但现代疫苗的研究尚处于研究阶段。
因此,提高PR 的诊断技术是防控该病的先决条件,只有早发现、早防控才能更加有效地降低PR 的发生,避免养猪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日渐完善,相关的血清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也不断完善。
为此,本文对临床诊断、病原学、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等主要方法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进行综述,以期为PR 临床诊断与检测技术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临床诊断临床诊断就是根据流行病学特点、典型的临床症状及病例剖检等初步诊断。
感染PR 的病猪临床症状因年龄和毒株毒力不同而有所差异。
其中哺乳仔猪最为敏感,病死率可达100%,主要临床表现为高热、排稀便、呕吐- 共济失调、四肢呈游泳状等神经症状,最后昏迷死亡;成年猪多数不表现临床症状,或仅出现体温轻微升高;怀孕母猪常发生流产,产木乃伊胎或死胎。
二、病原学诊断病原学诊断主要包括三种方法,即病毒分离、病毒接种及动物感染,被称为诊断PRV 的黄金标准,但存在敏感性较差的问题。
猪伪狂犬的症状及防治措施作者:吴强来源:《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7年第7期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猪和多种家畜及野生动物共患的一种流行很广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奇痒(猪除外)及脑脊髓炎为特征。
伪狂犬病一旦传入未免疫的种群,则呈爆发性流行。
哺乳仔猪出现脑脊髓炎和败血症,以震颤和运动失调等神经症状为主,伴有发热、呼吸困难,有的呕吐和腹泻,2周龄内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达100%。
妊娠母猪出现流产、产死胎及弱仔等繁殖障碍。
生长肥育猪发生严重的呼吸道症状,类似猪流感,死亡率虽低,但增重缓慢。
此外,猪伪狂犬病常与猪蓝耳病、猪瘟、圆环病毒病、猪流感、支原体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及传染性胸膜肺炎等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综合征,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1 流行特点猪是伪狂犬病的唯一自然宿主,可致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及胎儿干尸化。
对初生仔猪则引起神经症状,出现运动失调、麻痹,甚至衰竭死亡,病死率达100%。
成年猪多呈隐性感染,但可引起呼吸道症状。
(1)传染源。
病猪、带毒猪及带毒鼠类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毒主要从病猪的鼻分泌物、唾液、乳汁和尿中排除,有的带毒猪可持续排毒1年。
(2)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主要是直接或间接接触,还可经呼吸道黏膜、破损的皮肤等感染。
妊娠母猪感染本病可经胎盘侵害胎儿,泌乳母猪感染本病后1周左右乳中有病毒出现,可持续3~5天,此时仔猪会因哺乳而感染本病。
(3)潜伏期。
本病潜伏期一般为3~5天。
2 临床症状发病仔猪最初眼眶发红,闭目昏睡,接着体温升高到41~41.5℃,精神沉郁。
口角有大量泡沫或流出唾液,有的病猪呕吐或腹泻,内容物为黄色。
初期以神经紊乱为主,后期以麻痹为特征。
最常见的是间歇性抽搐、癫痫发作、角弓反张、盲目行走、转圈及呆立不动。
出现神经症状的仔猪几乎全部死亡。
20日龄以上的仔猪到断奶后小猪症状轻微,体温升高到41℃以上,呼吸短促,被毛凌乱,不食或食欲减少,耳尖发紫,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低于15日龄以内的仔猪。
详解某猪场猪伪狂犬的病例治疗过程及其预防措施近几年来,伪狂犬发病已无明显季节性,发病率升高,已成为除蓝耳病以外危害母猪繁殖性能的第二大传染病。
该病引起母猪繁殖障碍易被临床诊断忽略,延误治疗,严重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
因此,做好伪狂犬病的诊断与防治对提高猪场母猪生产性能和仔猪成活率来说意义重大。
现兽医师根据其临床病例和查阅诸多资料后整理出以下关于猪伪狂犬病的诊断要点和防治措施,希望能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参考。
1. 临床诊断要点:母猪:临床症状不明显。
主要引起引起母猪顽固性不发情,母猪流产。
伪狂犬病引起的流产在母猪妊娠各期均会发生,但以妊娠前期和妊娠中期最易发,且多为木乃伊胎和死胎。
仔猪:主要危害3-7日龄新生仔猪,可谓“九死一生”。
病猪多呈现出体温升高,出现神经症状,如头后仰、口吐沫、四肢泳动。
四肢软而无力,多见于后肢,眼睑肿大,拉黄色稀粪(用抗生素类药物无效)。
保育猪:少数发生,死亡率低。
主要表现的神经症状,猪歪头。
2. 剖检病变:发病仔猪的解剖病理变化有:肝、脾出现黄白色针尖大小的坏死点;脑膜出血;肾脏点状出血;扁桃体出血坏死。
注意和猪瘟的鉴别诊断:猪瘟表现为新生仔猪肾脏不仅有点状出血,且肾脏凹凸不平;扁桃体大面积的出血坏死。
3 治疗与预防:根据新联大实施的猪场伪狂犬净化系统方案,结合临床实际应用效果开出以下治疗和预防方案:(1) 2000斤饲料添加:倍能佳或食达旺 1袋氟奇康泰 2袋替妙 6袋连用7天清热散 1袋<联毒克 3袋如果采食量下降请酌情添加,如有病毒感染请添加> (2) 使用疫苗对伪狂犬病进行防控:免疫接种:●后备猪应在配种前实施至少2次伪狂犬疫苗的免疫接种,2次均可使用基因缺失弱毒苗。
●经产母猪应根据本场感染程度在怀孕后期(产前20-40天或配种后75-95天)实行1-2次免疫。
母猪免疫使用灭活苗或基因缺失弱毒苗均可,2次免疫中至少有1次使用基因缺失弱毒苗,产前20-40天实行2次免疫的妊娠母猪,第一次使用基因缺失弱毒苗,第二次使用蜂胶灭活苗较为稳妥。
小猪伪狂犬症状仔猪伪狂犬是什么症状猪得了伪狂犬怎么治疗猪伪狂犬病怎么治疗猪伪狂犬综合治疗方案猪伪狂犬病是由猪伪狂犬病毒引起的多种家畜及野生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该病在猪群中常呈爆发性流行,引起妊娠母猪流产、死胎,公猪不育,初生仔猪则引起神经症状,出现运动失调,麻痹,衰竭死亡,病死率达10成,育肥猪出现呼吸困难、生长停滞现象,本病是危害全球养猪业的重大动物传染病之一。
①伪狂犬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猪疱疹病毒属,病毒粒子为圆形,直径150~180nm,核衣壳直径为105~110nm。
病毒粒子的外层是病毒囊膜,它是由宿主细胞衍生而来的脂质双层结构。
伪狂犬病毒是疱疹病毒科中抵抗力较强的一种。
在37℃下的半衰期为7h,8℃可存活46天,而在25℃干草、树枝、食物上可存活10~30天,病毒在pH4~9之间保持稳定。
5%石炭酸经2min灭活,但0.5%石炭酸处理32天后仍具有感染性。
0.5%~1%氢氧化钠迅速使其灭活。
病毒对乙醚、氯仿等脂溶剂以及福尔马林和紫外线照射敏感。
②伪狂犬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但不同毒株在毒力和生物学特征等方面存在差异。
伪狂犬病毒具有泛嗜性,能在多种组织培养细胞内增殖,其中以兔肾和猪肾细胞(包括原I代细胞和传代细胞系)为敏感,当病毒接种量大时,在18~24h后即能看到典型的细胞病变。
③伪狂犬病常见于猪、牛、绵羊、犬和猫,另外,多种野生动物、肉食动物也易感。
猪是伪狂犬病病毒的贮存宿主和传染源,人对本病无易感性。
猪场伪狂犬病病毒主要通过已感染猪排毒而传给健康猪,另外,被伪狂犬病病毒污染的工作人员和器具在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本病还可经呼吸道黏膜、破损的皮肤和配种等发生感染。
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冬春两季和产仔旺季多发,这是因为低温有利于病毒的存活④猪发生伪狂犬病后,其临诊症状因日龄而异,成年猪一般呈隐性感染,怀孕母猪可导致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和种猪不育等综合症候群。
15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死亡率可达100%,断奶仔猪发病率可达40-50%,死亡率30-40%左右,如继发细菌感染则死亡率更高!⑤临床症状:伪狂犬病毒的临诊表现主要取决于感染病毒的毒力和感染量,以及感染猪的年龄。
猪伪狂犬病名词解释
猪伪狂犬病,又称猪狂犬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猪类动物的
传染病。
病原体是猪狂犬病病毒,属于狂犬病病毒科。
猪伪狂犬病
通常通过受感染的动物的唾液传播,主要通过动物的咬伤或抓伤传
播给其他动物或人类。
病毒进入受感染动物体内后,会侵入神经系统,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破坏,最终引发神经系统症状,如狂犬病
一样。
猪伪狂犬病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兴奋、狂吠、咬人、进食
障碍等症状。
病情发展迅速,一旦出现症状往往危及生命。
预防猪伪狂犬病的主要措施包括疫苗接种和控制动物的传播。
猪伪狂犬病疫苗是预防该病的有效手段,通过定期接种疫苗可有效
降低动物感染病毒的风险。
此外,加强对受感染动物的隔离和治疗,控制病源的传播也是预防猪伪狂犬病的重要措施。
在农业生产中,加强对养殖场卫生的管理,定期消毒和清洁动
物圈舍,控制野生动物的侵入,也可以有效降低猪伪狂犬病的传播
风险。
此外,对于可能接触受感染动物的人员,如兽医、农民等,
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对猪伪狂犬病的认识,避免接触受感染动物,做好个人防护,以降低感染风险。
总的来说,猪伪狂犬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猪类动物的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包括疫苗接种、控制动物传播、加强养殖场卫生管理
等多种手段,以降低疾病的传播风险,保障人畜健康。
22编辑:王磊 *******************畜牧兽医文/ 齐鲁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修林春 胡江平 刘长浩貉子伪狂犬病诊治案例伪狂犬病又称阿氏病,是由伪狂犬病毒感染引起的神经系统侵害为主要症状的病毒性传染病;毛皮动物中狐貉发病较为突然,临床主要表现为突然死亡、流涎、皮肤瘙痒等症状为主。
近两年毛皮动物的行情低迷,成品饲料价格上扬,养殖户为了降低饲养成本,自行采购饲料原料,个别地区的养殖户采用价格低廉的猪牛羊等下脚料作为饲料原料,其中以使用猪下脚料发生本病最多。
笔者在华北地区一养殖场遇到一例较为严重的貉子伪狂犬病例,在此与广大养殖者分享,望广大养殖者能以此为戒,避免风险出现。
一、发病情况该养殖场蓝狐存栏200只,貉子400只,发病当天上午畜主发现约10%左右的貉子出现食欲减退、精神萎靡等症状,下午喂料时发现死亡2只;狐狸未出现明显症状。
三天后大群貉子相继出现食欲减退,精神萎靡,个别有吐白沫情况出现,死亡加剧,每天死亡30余只;而且狐狸也开始出现食欲减退、精神萎靡等症状;一周后貉子几乎全群覆灭,仅剩余10多只,狐狸死亡20余只(死亡率10%),而且有极少数食欲不佳的狐狸。
发病四天后,畜主怀疑饲料出了问题,将所有肉食饲料煮熟,并更换了玉米粉。
二、临床诊断经了解畜主自貉子和狐狸发病前一周在饲料中开始添加未经熟制的猪肝、猪碎肉,同时配合不同比例的海杂鱼、熟制鸡架、玉米粉。
饲喂后7天左右动物开始出现症状,发病次日携带病料到兽医门诊检测,经犬细小病毒、犬腺病毒、狂犬病毒试纸条检测发现均为阴性。
回去后更换玉米粉,但情况未好转,貉子仍在死亡;后经笔者了解,建议其将猪碎肉、猪肝、鸡架等动物性饲料停喂,仅使用全价料配合黄芪多糖、维生素C、葡萄糖。
临床剖检发现,貉子的肝脏肿大出血、脾脏肿大出血、肺脏潮红、23第12月 上半月刊十二指肠后段水肿,肠道浆膜有条纹状出血、淋巴结水肿出血;肾脏肿大;与伪狂犬病例极为相似。
教你简单准确判断伪狂犬病?
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个简单准确断定因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繁殖障碍的方法,供大家参考,懂得解剖的都知道,因伪狂犬病病毒感染而死亡的猪肝、肾有灰白色坏死灶,即我们通常说的小白点,也有一部分猪肺上有小白点。
有一次我遇到一个正常分娩的母猪,产的有死胎,弱仔,当时我排除蓝耳病引起的死胎,弱胎,因为蓝耳引起的死胎是红鲜鲜的,但也断定不了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准备剖检几头小猪看看,当时不知道怎么灵机一动,既然蓝耳病能从胎盆上看出病变,那么再看看胎盆有没有什么病变,也许能够找到一点有价值的东西,结果不看不知道,一看还真是找到有价值的东西,胎盘上布满了大小均匀密密麻麻的小白点。
和伪狂犬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小白点非常相似,莫非是伪狂犬病病毒感染,后来场内有产死胎弱胎的我都留意了一下,大多数胎盆都有灰白色小点,后来场内做抗体检测伪狂犬病,抗体偏低,于是我们调整了一下免疫程序,采取了一些措施,后来猪群慢慢地稳定了下来。
我把这些措施总结一下,供大家参考,所有的后备母猪配种前免疫两次华神伪狂犬苗,以后4个月肌注一次,经产母猪4个月一次。
育肥猪0天滴鼻,35天肌注一次,70天肌注一次,这样可以减轻育肥猪患伪狂犬病的机率,做到免疫无疫。
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与防治-兽医学论文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与防治张永忠/ 重庆市铜梁区大庙畜牧兽医站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的一种可感染多种动物的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疾病。
猪伪狂犬病的危害更是已经超过猪瘟,成为严重威胁养殖业的大敌,是OIE 法定报告的B 类动物疫病,也是我国法定的二类动物疫病。
其主要临床特征为发热和神经系统症状。
成年猪多数呈隐性感染;妊娠母猪则多发生流产、死胎现象;新生仔猪除表现发热和神经症状外,部分还表现为呕吐、腹泻症状。
近几年猪伪狂犬病在我国多个省(市)的猪场均呈暴发流行趋势,已成为我国养猪业不可忽视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每年给养猪业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猪伪狂犬病的防治刻不容缓。
( 一) 发病情况2014 年11 月,铜梁某养殖场养殖的繁殖母猪8 头出现产死胎、早产、流产和产弱仔的现象,怀孕的母猪在怀孕一个月之内流产了4 头,还有2头产了木乃伊胎,有2 头产的仔有死胎,产出的弱仔一般在一周内全部死亡。
存活下来的5 只仔猪有抽搐、身体发抖、后肢僵直等表现。
同时还有2 窝12 头哺乳期的仔猪,出现精神萎靡、呕吐、腹泻等症状后死亡8 头。
保育猪也有16 头发病,死亡10 头,但育肥猪和生产公猪没有发病的。
( 二) 临床症状日龄小的仔猪表现为体温升高至(40.5℃~41℃)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或废绝,口角有大量泡沫或流出唾液,呼吸困难,眼睑和嘴角水肿,呕吐或腹泻,后肢僵直,部分仔猪还出现肌肉震颤,抽搐,四肢运动障碍,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
哺乳期的仔猪症状较刚出生的仔猪症状较轻些,但也表现为体温升高,呼吸短促,被毛粗乱,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伴有呕吐和腹泻,四肢僵直( 尤其是后肢) 全身发抖、行走困难,也有部分猪出现神经症状。
母猪一般很少死亡,主要表现为产下弱仔、死胎、木乃伊胎或流产,流产前出现食欲不振甚至废绝,体温升高,呼吸困难的临床症状,但流产后症状会减轻。
( 三) 病理变化剖检病死猪可见肺水肿;肝脾有灰白色坏死点;肾脏有很多针尖状出血点;心内膜有出血点、心包液增加;眼结膜水肿、潮红;鼻咽部充血;扁桃体水肿;咽喉部及其淋巴结明显水肿并有坏死病灶;有神经症状的猪剖检后发现有明显的脑膜充血和水肿,脑骨髓液也有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