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学复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96.50 KB
- 文档页数:6
一、名词解释1、地基承载力:地基所能承受荷载的能力。
2、矿物: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
3、岩石:组成地壳的天然矿物集合体。
4、地壳的丰度(克拉克值):每一种化学元素在地壳中所占的平均比值。
5、岩体结构:岩体中结构面与结构体的组合。
6、结构体:岩体中被结构面切割围限的岩石块体。
7、结构面:岩体中分割固相组分的地质界面的统称,如层理、节理、片理、断层等不连续的开裂面。
8、造岩矿物:构成岩石主要成分的矿物。
9、土洞:发育在可溶岩上覆土层中的空洞。
10、地壳的丰度11、上层滞水:12、潜水:埋藏于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13、承压水:充满两个隔水层之间的承受静水压力的地下水。
14、断层:岩体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发生破裂,沿破裂面两侧的岩体发生显著的位移或失去连续性和完整性而形成的一种构造形迹。
15、正断层:地质构造中断层的一种。
是根据断层的两盘相对位移划分的。
断层形成后,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
16、逆断层:17、地震:18:泥石流:突然爆发的饱含大量泥沙和石块的特殊山洪。
19、褶皱:岩层受构造应力作用形成的连续弯曲现象。
20、节理:将岩体切割成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岩块的裂隙系统。
也是岩体中未发生位移的(包括实际的或潜在的)破裂面。
21、摩尔硬度计:22、土的基本物理性质:23、岩层的产状(走向、倾向和倾角):岩层在地壳中展布的状态。
通常用走向、倾向和倾角三个产状要素来确定。
24、崩塌:岩体或土体在自重作用下,向临空面突然崩落的现象。
25、滑坡:斜坡部分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失去稳定,发生整体下滑的现象。
26、容水度:岩土中所能容纳的最大的水体积与岩土体体积之比,以小数或百分数表示。
27、整合接触:地质学名词,沉积岩岩层接触关系的一类。
与不整合接触相对。
28、不整合接触:由于地壳运动,往往使沉积中断,形成时代不相连续的岩层。
29、岩溶:30、工程地质原位测试:31、风化作用:地球表面的岩石受太阳辐射、温度变化、氧、二氧化碳、水和生物等的联合耦合作用,发生崩解破碎、化学性质改变与元素迁移的现象。
主要参考答案一一.名词解释(每题4.5分,共27分):1.岩石圈:地壳与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圈以上部分),都是由固态岩石组成的,因而称岩石圈。
2.地温梯度:常温层之下,地温随深度增大而逐渐增加。
深度每增加100m所升高的温度,称地温梯度。
3.重力异常:由于地面起伏和地球物质密度不均匀以及结构差异等原因使实测重力值与理论值不符,这种现象称为重力异常(正、负异常)。
4.莫霍面:莫霍面是地震波速显著不连续面,莫霍面以上的由固体岩石组成的地球最外部圈层称为地壳,莫霍面以下的地球内部圈层称为地幔,莫霍面在大陆为33km、在大洋为5-8km。
5.克拉克值:地壳元素的平均重量百分含量称克拉克值(地壳的元素丰度)。
元素在地壳、上地幔和地球中的分布相差十分悬殊,其中O、Si、Al、Fe、Ca、Na、K、Mg等8种元素合计占地壳总质量的99%。
6.现实类比和历史分析原则:该原则是从研究眼前正在进性的地质过程入手,总结其规律,再去推论地质历史上同类事物发展和结局。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大洋中脊是岩石圈板块的()A.扩张边界 B.俯冲(汇聚)带 C.转换断层 D.消减带2.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古登堡面约位于地下的()A.250km处 B.1000km处 C.2900km处 D.5125km处3.地震波横波的地球内部不能被传播(或被吸收)的圈层是()A.内核B.外核 C.下地幔 D.软流圈4.地壳厚度最小的地区是()A.大洋盆地 B.海沟C.大洋中脊 D.岛弧5.地热增温率适用于()A.常温层以下的地壳浅部 B.常温层以上的地壳上部C.地表以下的地壳浅部 C.自地表到地心的整个地球6.岩石圈是指()A.地壳表层人类能直接观测的部分 B.土地壳C.莫霍面以上的全部地壳D.软流圈以上的上地幔和地壳的总和三、填空题(每空1.5分,共30分)1.地球的外部圈层有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2.地球外核物质的物理状态是液态;内核物质的物理状态是固态。
1 根据物质组成的特点,沉积岩普通分为: ( B )。
(A) 碎屑岩类、化学岩类、生物岩类(B) 碎屑岩类、黏土岩类、化学及生物化学岩类(C) 黏土岩类、化学岩类、生物化学岩类(D) 碎屑岩类、生物化学岩类、黏土岩类2 摩氏硬度所反映的是(A)。
(A)矿物相对硬度的顺序 (B)矿物相对硬度的等级(C)矿物绝对硬度的顺序 (D)矿物绝对硬度的等级3 关于矿物的理解下列何种叙述是不正确的?( D)(A) 矿物解理的彻底程度和断口是互相消长的(B) 矿物解理彻底时则不显断口(C) 矿物解理不彻底或者无解理时,则断口显著(D) 矿物解理彻底时则断口显著4 按照冷凝成岩浆岩的地质环境的分类,浅成岩是(B )。
(A) 岩浆侵入地壳某深处冷凝而成的岩石(B) 岩浆沿地表裂缝上升到距地表较浅处冷凝而成的岩石(C) 岩浆沿地表裂缝上升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岩石(D) 岩浆沿地表裂缝侵入到地表某部位冷凝而成的岩石5 变质岩是由原来的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在地壳中受到高温、高压及化学成份加入的影响( B )。
(A) 矿物化学性质及结构发生变化后形成的新岩石(B) 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矿物成份及结构变化后形成的新岩石(C) 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矿物的物理性质及结构变化后形成的新岩石(D) 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矿物的化学和物理性质,以及结构变化后形成的新岩石6 岩浆岩中对岩石的矿物成份影响最大的是 SiO ,根据 SiO 的含量岩浆岩可分2 2为酸性岩类、中性岩类、基性岩类、超基性岩类。
分类正确的是( A )。
(A)酸性岩类 SiO 含量>65%、中性岩类 SiO 含量为 65%~52%、基性岩类 SiO2 2 2 含量为 52%~45%、超基性岩类 SiO 含量<45%2(B)酸性岩类 SiO 含量<45%、中性岩类 SiO 含量为 52%~45%、基性岩类 SiO2 2 2 含量为 65%~52%、超基性岩类 SiO 含量>65%2(C) 超基性岩类 SiO 含量>65%、中性岩类 SiO 含量为 65%~52%、基性岩类 SiO2 2 2 含量为 52%~45%、酸性岩类 SiO 含量<45%2(D)酸性岩类 SiO 含量>65%、基性岩类 SiO 含量为 65%~52%、中性岩类 SiO2 2 2 含量为 52%~45%、超基性岩类 SiO 含量<45%27 花岗岩是( A )。
工程地质学复习题一、绪论1、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是什么?工程地质学主要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包括岩土的工程性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现象等。
其任务是为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提供地质依据,确保工程的安全、经济和合理。
2、简述工程地质学的发展历程。
工程地质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人们在建筑活动中已经开始积累一些地质方面的经验。
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是在 20 世纪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随着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复杂程度的提高,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
二、岩土工程性质1、岩土的物理性质包括哪些方面?岩土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密度、比重、孔隙度、含水量、饱和度等。
这些性质对岩土的力学性质和工程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2、岩土的水理性质有何意义?岩土的水理性质,如渗透性、持水性、给水性等,对于地下水的赋存和运移、岩土的稳定性以及工程施工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3、如何评价岩土的力学性质?岩土的力学性质可以通过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等指标来评价。
同时,还需要考虑岩土的变形特性,如弹性模量、泊松比等。
三、地质构造1、常见的地质构造类型有哪些?常见的地质构造包括褶皱、断层和节理。
褶皱是岩层在构造运动作用下产生的弯曲变形;断层是岩层沿破裂面发生明显位移的构造;节理则是岩石中的裂隙,但没有明显的位移。
2、地质构造对工程建设有哪些影响?地质构造会影响岩土的稳定性、地下水的分布以及工程场地的选择。
例如,在褶皱地区,核部和翼部的岩土性质可能不同,需要特别注意;断层附近的岩土往往较为破碎,容易引发地质灾害;节理发育的地区可能会影响岩石的强度和稳定性。
四、水文地质条件1、地下水的类型有哪些?地下水可分为包气带水、潜水和承压水。
包气带水存在于地表以下潜水面以上的地带;潜水是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承压水是充满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水。
《工程地质学》复习题 (含答案 )一、填空题:1.矿物的硬度是指矿物抵挡刻划、摩擦、压入的能力。
2.岩浆侵入时,岩浆和围岩的接触带遇到岩浆的热力与其分化出的气体和液体的作用,使围岩发生变化而惹起的地质作用称为接触变质作用。
3.岩石的水理性质往常包含岩石的吸水性、透水性、融化性和抗冻性。
4.在峻峭的斜坡上,巨大岩块在重力作用下突但是剧烈地向下倾倒、翻腾、崩落的现象,称为倒塌。
5.所谓岩崩是指在地下开挖或开采过程中,围岩突发性地以岩块弹射、声响及冲击波等近似爆炸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脆性损坏现象。
6.管涌是指在渗流作用下,地基土体中的渺小颗粒,经过粗大颗粒的孔隙,发生挪动或被水流带出的现象。
7.关于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化种类,地下水中的SO4^2-, 离子与水泥中的某些成分互相作用,生成含水硫酸盐晶体,造成体积的急剧膨胀,使水泥结构松懈或损坏。
该种腐化属于结晶类腐化种类。
8.常用的工程地质测绘方法有:路线穿越法、界限追索法和布点法。
9.某一勘探工程,需要配合设计与施工单位进行勘探,以解决与施工相关的岩土工程问题,并供给相应的勘探资料,应进行施工勘探。
10.静力载荷试验是指在拟建建筑场所中挖至设计基础埋置深度的平坦坑底,搁置必定规格的方形或圆形承压板,而后再其上边逐级施加荷载,测定相应荷载作用下地基土的稳固沉降量,并作为剖析岩土的承载力和变形的一种手段。
11.断口是矿物受打击后所产生的不规则的破裂面。
12.动力变质作用是指因地壳运动而产生的局部应力是岩石破裂和变形,此中机械过程占主导的一种变质作用。
13.岩石的水理性质往常包含岩石的持水性、透水性、融化性和抗冻性。
14.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失掉原有的稳固状态,沿着斜坡内部某些滑动面(或滑动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15.流土是指在在自下而上的渗流作用下,当渗流力大于土体的重度或地下水的水力梯度大于临界水力梯度时,粘性土或无粘性土中某一范围内的颗粒或颗粒群同时发生挪动的现象。
工程地质复习题及答案1. 工程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答:工程地质学主要研究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不良地质现象以及工程地质勘察、评价和治理等。
2. 简述岩石的三大力学性质。
答:岩石的三大力学性质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
抗压强度是指岩石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最大承载能力;抗拉强度是指岩石在拉伸条件下的最大承载能力;抗剪强度是指岩石在剪切作用下的最大承载能力。
3. 什么是土的内摩擦角和黏聚力?答:土的内摩擦角是指土体在剪切破坏时,剪切面上的正应力与剪应力的比值,它反映了土体的抗剪强度;黏聚力是指土颗粒间的内聚力,它与土体的颗粒大小、形状和矿物成分有关。
4. 地下水对工程地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地下水对工程地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增加岩土体的侧压力,导致边坡失稳;引起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导致岩土体的溶蚀和化学作用,改变其物理力学性质;在冻土区,地下水的存在还可能导致冻胀和融陷。
5. 简述不良地质现象对工程的影响。
答:不良地质现象如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等,会对工程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滑坡可能导致建筑物倒塌、道路中断;泥石流可能冲毁桥梁、隧道;地面沉降可能导致建筑物倾斜、开裂。
6. 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是什么?答: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是查明工程场地的地质条件,评价工程地质环境对工程的适宜性,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预防和减轻不良地质现象对工程的影响。
7. 工程地质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工程地质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评价、地下水条件评价、不良地质现象评价、地震效应评价等。
评价结果将为工程选址、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参考。
8. 工程地质治理措施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答:工程地质治理措施主要包括:地基处理、边坡防护、排水系统、抗震加固、不良地质现象的治理等。
治理措施的选择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需求综合考虑。
9. 什么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答: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是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完成后,对勘察结果进行系统总结和评价的文件。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30分l.下列哪项不属于内力地质作用.A.地壳运动B.地震作用C.剥蚀作用D.变质作用2.根据岩土的水理特性,砂土层与黏土层相比,其隔水性.A.差B.相同C.好D.不能确定3.岩层在空间的位置由以下何种要素确定;A.地壳运动B.地形地貌C.走向和倾斜D.走向、倾向、倾角4.背斜表现为;A.核部为新地层,两翼对称出现老地层B.核部为老地层,两翼对称出现新地层C.向下的弯曲D.与弯曲方向无关5.岩石在饱水状态下的极限抗压强度与在干燥状态下的极限抗压强度的值称为岩石的;A.饱水系数B.渗透系数C.吸水系数D.软化系数6.一幅完整的地质图应包括;A.钻孔分布图、平面图、柱状图B.钻孔分布图、剖面图和柱状图C.钻孔分布图、平面图和剖面图D.平面图、剖面图和柱状图7.残积土是由下列哪项地质作用形成的;A.风化作用B.雨、雪水的地质作用C.洪流的地质作用D.河流的地质作用8.河流的地质作用一般表现为;A.侵蚀、沉积B.沉积、搬运C.侵蚀、搬运D.侵蚀、沉积、搬运9.地下水中含有多种气体成分,常见的有O2、CO2.H2S和;A..10.地下水位的降低可使降水周围的地面;A.下降B.上升C.不变D.不能确定11.根据场地条件,调整后的地震烈度称为.A.基本烈度B.设计烈度C.场地烈度D.工程烈度12.采空区地表变形可分为几种移动和几种变形;A.两种移动,两种变形B.两种移动,三种变形C.一种移动,三种变形D.三种移动,一种变形13.土洞的形成是由以下何项造成的;A.搬运作用B.生物作用C.潜蚀作用D.地震作用14.围岩应力重新分布是指的重分布;A.岩土原有应力B.洞室衬砌应力C.地下水动水压力D.洞室围岩总应力15.野外工程地质测绘的方法,不包括下列哪种方法;A.实验法B路线穿越法C.界限追索法D.布点法二、判断题你认为正确者,在题后括号内填“√”,错误者填“×”16.矿物受外力打击后,按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即矿物的解理;17.地质年代单位有宇、界、系、统、阶;18.岩石与水相互作用时强度降低的性质即岩石的抗冻性;19.组成褶皱的岩层,同一层面最大弯曲点的连线即枢纽;20.残积土是未经搬运的,由风化作用形成的碎屑物质;21.承压水的承压水位与埋藏深度一致;22.按滑动的力学性质,滑坡可分为牵引式滑坡和推动式滑坡两种类型;23.围岩压力的大小与岩土的物理性质、岩体结构、支护结构有关,与支护时间无关;24.洪积土的特征是:物质大小混杂,分选性差,颗粒多带有棱角;25.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应根据工程安全等级、场地等级和地基等级,综合分析确定;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计40分26.叙述张节理的主要特征;27.岩石坚硬程度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岩石坚硬程度类型有哪些28.简叙各褶曲要素;29.残积土的成因及其特征30.应根据什么原则采取防止土体渗透破坏的措施四、论述题10分如何确定沉积岩的相对地质年代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30分1.C2..6.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计20分16.√17.×18.×19.√20.√21.×22.√23.×24.√25.√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计40分26.产状不很稳定,在平面上和剖面上的延展均不远;节理面粗糙不平,擦痕不发育,节理两壁裂开距离较大,且裂缝的宽度变化也较大,节理内常充填有呈脉状的方解石、石英以及松散或已胶结的黏性土和岩屑等;当张节理发育于碎屑岩中时,常绕过较大的碎屑或砾石,而不是切穿砾石;张节理一般发育稀疏,节理间的距离较大,分布不均匀;岩石的坚硬程度分类的依据是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根据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将岩石分为5大类,分别为:坚硬岩、较硬岩、较软岩、软岩、极软岩;28.核:组成褶皱中心部位的岩层;翼:中心岩层动外的岩层;转折端:从翼向另一翼过渡的弯曲部分;枢纽:组成褶皱岩层的同一层面最大弯曲点的连线;轴面:由各岩层枢纽所连成的面;29.岩石风化后产生的碎屑物质,被风和大气降水带走一部分,其余都残留在原地,残留在原地的碎屑物称为残积土;残积土主要分布在岩石暴露于地表而受到强烈风化作用的山区、丘陵及剥蚀平原;残积土从上到下沿地表向深处颗粒由细变粗;一般不具层理,碎块呈棱角状,土质不均,具有较大孑孔隙,厚度在山坡顶部较薄,低洼处较厚;30.防止土体渗透破坏的原则一是改变渗流的动力条件,使其实际水力梯度减小到允许的程度;二是改善岩土性质,增强其抗渗能力;具体要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性状来具体处理;四、论述题10分31.以下是本题的答案要点:岩石体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何依据地层层序律、生物演化律以及地质体之间的接触关系三种方法;1地层层序律未经构造变动影响的沉积岩原始产状应当是水平的或近似水平的,并且先形成的岩层在下面,后形成的岩层在上面;2生物演化律由于生物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发展进化的;故可根据岩层中保存的生物化石来判断岩层的相对新老关系;3地质体之间的接触关系根据沉积岩层之间的不整合接触判断;与不整合面上底砾岩岩性相同的岩层形成时间较早;另外与角度不整合面产状一致的岩层形成时间较晚;如果岩层与岩浆岩为沉积接触,则沉积岩形成较晚,如果岩层与岩浆岩为侵人接触,则沉积岩形成时间较早;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30分1.内力地质作用包括地震作用、地壳运动、岩浆作用和下列哪项;A.风化作用B.变质作用C.成岩作用D.沉积作用2.在垂直压力作用下,岩石沿已有破裂面剪切滑动时的最大剪应力称为岩石的;A.抗拉强度B.抗切强度C.抗剪断强度D.抗剪强度3.未经构造变动影响的沉积岩,其上下两套岩层的相对新老关系为;A.无法确定B.上老下新C.上新下老D.同一时代4.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为;A.正断层B.平推断层C.逆断层D.阶梯断层5.下列哪项不是地质年代单位;A.宙B.代C.纪D.统6.下列关于风化作用的叙述,哪项正确;A.风化作用属于内力地质作用B.风化作用均会导致岩石成分的变化C.风化作用随距地表深度的加大而减弱D.温差风化属于化学风化作用7.风的剥蚀作用有下列哪两种方式;A.吹扬作用和磨蚀作用B.吹扬作用和冲蚀作用C.溶蚀作用和磨蚀作用D.溶蚀作用和冲蚀作用8.坡积土是由下列哪项地质作用形成的;A.风化作用B.雨、雪水的地质作用C.洪流的地质作用D.河流的地质作用9.地下水按赋存条件的分类,不包括下列哪种类型的地下水;A.孔隙水B.裂隙水C.潜水D.岩溶水10.斜坡的变形方式有蠕动和下列哪种形式;A.崩塌B.滑动C.松动D.弯曲11.下列关于震级和烈度的组合哪一个是正确的;A.每次地震震级只有1个,烈度也只有一个B.每次地震震级可有多个,烈度只有一个C.每次地震震级只有1个,但烈度可有多个D.每次地震震级可有多个,烈度也可有多个12.土洞是由以下何种地质作用造成的;A.生物作用B.潜蚀作用C.搬运作用D.风化作用13.洞室衬砌的主要作用是;A.承受岩土和水压力B.防止地下水入渗C.装饰洞室D.辅助围岩灌浆14.详细勘察阶段,工程地质测绘的比例尺应选用;A.1:200~1:1000B.1:500~1:2000C.1:2000~1:10000D.1:5000~1:5000015.平板荷载试验可用于测定地基土的哪方面内容A.抗剪强度B.重度C.承载力D.压缩模量二、判断题你认为正确者,在题后括号内填“√”,错误者填“×”;每题2分,共计20分1.矿物是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元素单质和化合物;2.根据岩石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岩石按坚硬程度分为坚硬岩、较硬岩、较软岩和软岩四大类;3.与不整合接触面上的底砾岩岩性一致的岩层形成时间相对较晚;4.断层既可以造成地层的重复又可以造成地层的缺失;5.承压水内部有压力而潜水内部无压力;6.冲积土是由河流的地质作用形成的;7.利用潜水的等水位线图可以确定潜水的流向,但不能确定潜水的水力梯度;8.风化作用在岩石中形成的节理面属于构造结构面;9.作用在洞室衬砌上的外水压力等于外水的全部水柱高度乘以水的重度;10.勘察一般分为选址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三阶段;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计40分1.工程地质学及其研究内容2.野外鉴别矿物的步骤3.何谓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4.选择洞轴线位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5.工程地质勘察的任务四、论述题10分分析褶皱区可能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30分1.B 2.D 3.C 4.C 5.D6.C 7.A 8.B 9.C 10.C11.C 12.14.B 15.C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计20分1.√2.×3.×4.√5.×6.√7.×8.×9.×10.×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计40分1.要点:研究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称为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探讨工程地质勘察的手段及方法,调查研究岩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地质构造、地貌等工程地质条件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分析研究与工程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及防治措施;为工程的选址、规划、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2.要点:1找到矿物的新鲜面,矿物的新鲜面能真实地反映矿物化学成分和物理特征;2观察鉴别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3根据观察到的矿物的物理性质,结合常见造岩矿物特征,对矿物进行命名;3.要点:地震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是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所决定的;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地面和各种建筑物遭受地震影响的强烈程度;4.要点:1地形:应注意利用地形、方便施工;2地层与岩性条件:地层与岩性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洞室的稳定性;3地质构造条件:应考虑在大块而完整岩体中布置轴线;应注意分析洞轴线与岩层产状、褶皱地层的走向的关系;4水文地质条件:对隧洞沿线地下水分析其埋藏运动条件、类型及物理化学特性等情况;5.要点:通过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勘探、室内试验、现场测试等方法,查明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如场地地形地貌特征、地层条件、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现象,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测定等;在此基础上,根据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并结合工程的具体特点和要求,进行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为基础工程、整治工程、土方工程提出设计方案;四、论述题10分要点:褶皱形成以后,使岩层产生一系列波状弯曲,同时,在褶皱的转折端,一般张裂隙发育,岩层较破碎,在褶皱两翼,岩层中易产生剪裂隙;由于褶皱构造中存在着不同的裂隙,导致岩层的完整体受到破坏,因此,褶皱区岩层的强度及稳定性较之原有岩层有所降低;另外由于转折端更易遭受风和作用的影响,因此,工程应避免布置在转折端;褶皱两翼,岩层均为单斜岩层,如果在褶皱两翼开挖形成边坡,可能导致边坡产生顺层滑动;因此在两翼布设工程应尽量使开挖形成边坡的倾斜方向与岩层倾斜方向相反;如果边坡倾斜方向与岩层倾斜方向一致,应使边坡的倾角小于岩层倾角,否则应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每题2分.共计30分1.内力地质作用不包括A.地壳运动B.地震作用C.剥蚀作用D.变质作用2.岩石按照成因分类可分为A.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B.岩浆岩、变质岩、石灰岩C.变质岩、石灰岩、大理岩D.沉积岩、岩浆岩、大理岩3.关于岩石工程地质性质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岩石工程性质包括物理性质、水理性质和力学性质B.物理性质是岩石的基本性质,主要为重度和空隙性C.岩石的力学性质主要包括变形和强度D.岩石的吸水性是指岩石溶解于水的性质4.由岩浆侵入到先形成的岩层中而形成的接触关系是指A.整合接触B.平行不整合接触C.侵入接触D.沉积接触5.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为A.正断层B.平推断层C.逆断层D.阶梯断层6.确定岩层在空间位置的要素是A.地壳运动B.地形地貌C.走向和倾斜D.走向、倾向、倾角7.风的剥蚀作用包括;A.吹扬作用和磨蚀作用B.吹扬作用和冲蚀作用C.溶蚀作用和磨蚀作用D.溶蚀作用和冲蚀作用8.形成坡积土的地质作用是;A.风化作用B.雨、雪水的地质作用C.洪流的地质作用D.河流的地质作用9.地下水对建筑结构材料腐蚀性分为.A.结晶性腐蚀、分解性腐蚀、复合性腐蚀B.水溶性腐蚀、复合性腐蚀、冰冻性腐蚀C.水溶性腐蚀、复合性腐蚀、结晶性腐蚀D.水溶性腐蚀、冰冻性腐蚀、结晶性腐蚀10.下列关于震级和烈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震级是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的反映B.震级是由地面建筑物的破坏程度决定的C.烈度是由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决定的D.每次地震的烈度只有一个11.斜坡的破坏方式有滑坡和;A.流动B.松动C.流砂D.崩塌12.造成土洞的地质作用是;A.生物作用B.潜蚀作用C.搬运作用D.风化作用13.吸水膨胀,失水收缩的特殊粘性土是;A.黄土B.红土C.膨胀土D.冻土14.岩土指标的标准值是指;A.岩土指标测试数据的算术平均值B.岩土指标测试数据的算术平均值乘统计修正系数C.岩土指标测试数据的算术平均值乘统计修正系数再乘分项系数D.岩土指标测试数据的算术平均值乘变异系数15.野外工程地质测绘的方法不包括;A.实验法B.路线穿越法C.界线追索法D.布点法二、判断题正确者在题后括号内填“√”;错误者填×,每题2分,共计20分;16.地球具有一定的圈层构造,以地表为界分为外圈和内圈;17.地壳物质沿地球半径方向作上升和下降的运动称为水平运动;18.岩石的抗拉强度是指双向拉伸时抵抗拉断破坏的能力;19.岩层在空间的水平延伸方向称为岩层的走向;20.一幅完整的地质图应包括平面图、剖面图和柱状图;21.化学风化是指岩石受温度变化或机械破环破碎成各种大小的碎屑的作用;22.承压水面与承压水的埋藏深度一致,但与地形高低不吻合;23.风化作用在岩石中形成的节理面属于次生结构面;24.作用在洞室衬砌上的外水压力等于外水的全部水柱高度乘以水的重度;25.平板荷载试验主要用于确定地基土承载值及土的变形模量;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计40分26.野外鉴别矿物的步骤27.残积土的成因及其特征28.应根据什么原则采取防止土体渗透破坏的措施29.岩体、结构面、结构体各指什么30.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包括的内容四、论述题l0分31.分析断层地区的地质特点对工程建筑的影响;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每题2分,共计30分二、判断题正确者在题后括号内填“√”,错误者填“×”,每题2分,共计20分16.√17.×18.×19.√20.√21.×22.×23.√24.×25.√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计40分26.野外鉴别矿物的步骤要点:1找到矿物的新鲜面,矿物的新鲜面能真实地反映矿物化学成分和物理特征;2观察鉴别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3根据观察到的矿物的物理性质,结合常见造岩矿物特征,对矿物进行命名;27.残积土的成因及其特征要点:岩石风化后产生的碎屑物质,被风和大气降水带走一部分,其余都残留在原地,残留在原地的碎屑物称为残积土;残积土主要分布在岩石暴露于地表而受到强烈风化作用的山区、丘陵及剥蚀平原;残积上从上到下沿地表向深处颗粒由细变粗;一般不具层理,碎块呈棱角状,土质不均,具有较大孔隙,厚度在山坡顶部较薄,低洼处较厚;28.应根据什么原则采取防止土体渗透破坏的措施要点:防止土体渗透破坏的原则一是改变渗流的动力条件,使其实际水力梯度减小到允许的程度;二是改善岩土性质,增强其抗渗能力;具体要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性状来具体处理;29.岩体、结构面、结构体各指什么要点:岩体是指包含有各种各样地质界面的各类岩石组合而成的各项异性的复杂地质体;结构面是存在于岩体中的各种地质界面,如岩层层面、裂隙面、断裂面、不整合面等;结构体是受结构面切割而产生的单个块体;30.岩土工程分析评价的主要包括的内容要点:岩土工程分析评价方面的内容包括: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岩土指标的分析与选用;岩土利用、整治、改造方案及其分析和论证;工程施工和运营期间可能发生的岩土工程问题的预测及监控、预防措施;四、论述题10分31.分析断层地区的地质特点对工程建筑的影响;要点:由于断裂构造的存在,破坏了岩体的完整性,加速风化作用、地下水的活动及岩溶发育,可能在以下几方面对工程建筑产生影响:降低地基岩体的强度稳定性;断层破碎带力学强度低、压缩性大,建于其上的建筑物由于地基的较大沉陷,易造成断裂或倾斜;断裂面对岩质边坡、坝基及桥基稳定常有重要影响;跨越断裂构造带的建筑物,由于断裂带及其两侧上、下盘的岩性均可能不同,易产生不均匀沉降;隧道工程通过断裂破碎时易了生坍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每题2分,共计30分1.工程地质条件不包括;A.岩土的工程特性B.地质构造C.基础形式D.水文地质条件2.矿物抵抗刻划、研磨的能力称为矿物的;A.硬度B.解理C.断口D.韧性3.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包括;A.物理性质、水理性质、力学性质B.吸水性质、透水性质、软化性质C.抗剪强度、抗拉强度、抗压强度D.岩石重度、岩石空隙性、溶解性4.地质年代按时间段落的级别依次划分为;A.宙、代、世、纪、期B.宙、代、纪、世、期C.宙、期、代、纪、世D.期、宙、代、纪、世5.水平岩层的岩层分界线与地形等高线;A.平行B.弯曲方向相反C.弯曲方向一致,但岩层界线的弯曲度大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度D.弯曲方向一致,但岩层界线的弯曲度小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度6.下列有关岩层倾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岩层的倾向有两个数值,且两数值相差1800B.岩层倾向与岩层走向无关C.岩层的倾向可由走向线的方位角表示D.岩层的倾向只有一个数值7.下列关于风化作用的叙述,叙述正确的是;A.风化作用属于内力地质作用B.风化作用会导致岩石成分的变化C.风化作用随距地表深度的加大而减弱D.温差风化属于化学风化作用8.形成坡积土的地质作用是;A.风化作用B.雨、雪水的地质作用C.洪流的地质作用D.河流的地质作用9.地下水按赋存条件的分类,不包括;A.孔隙水B.潜水C.裂隙水D.岩溶水10.下列关于地震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纵波是由震源向外传播的压缩波B.横波是由震源向外传播的剪切波C.纵波和横波均为体波D.横波的传播速度大于纵波11.边坡应力重分布所形成的结构面属于;A.原生结构面B.构造结构面C.次生结构面D.节理面12.判别活断层最有力的证据是A.地面疏松土层出现大面积有规律分布的地裂缝B.地层的重复、缺失C.断层三角面D.呈带状分布的泉13.下列关于冻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冻土包括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B.冻土不具有流变性C.冻土为四相体D.冻土具有融陷性14.详细勘察阶段,工程地质测绘的比例尺应选用;:200~1::500~1:2000:2000~1::5000~1:5000015.平板载荷试验可用于测定地基土的;A.抗剪切强度B.重度C.承载力D.压缩模量二、判断题正确者在题后括号内填“√”,错误者填“×”,每题2分,共计20分;1.根据地质作用的动力来源,地质作用分为外力作用和内力作用两类;2.岩浆岩的结构可分为变余结构、变晶结构和碎裂结构;3.岩石的结构、构造对岩石的工程性质没有显着影响;4.岩层发生断裂后,两侧岩块无明显位移的构造称为节理;5,地质图例中从新地层到老地层,严格要求自上而下或自左到右顺序排列;6.坡积土的矿物成分主要取决于下卧基岩的矿物成分;7.承压水内部有压力而潜水内部无压力;8.流动的水体是岩溶发育的必要条件之一;9.所用黄土都具有湿陷性;10.勘察一般分为选址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施工勘察四个阶段;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计40分1.岩石坚硬程度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岩石坚硬程度类型有哪些2.什么是冲积土河流地质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哪些3.在建筑物设计方面如何防止地表变形4.什么是岩溶和土洞岩溶和土洞的形成条件是什么岩溶地基的处理方法有哪些5.工程地质勘察的任务是什么四、论述题10分叙述地震效应及其所包含各要素;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每题2分,共计30分二、判断题正确者在题后括号内填“丫”,错误者填“x”,每题2分,共计20分1.√2.×3.×4.√5.√6.×7.×8.√9.×10.√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计40分1.岩石坚硬程度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岩石坚硬程度类型有哪些要点:岩石的坚硬程度分类的依据是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根据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将岩石分为5大类,分别为:坚硬岩、较硬岩、较软岩、软岩、极软岩;2.什么是冲积土河流地质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哪些要点:冲积土是在河流的地质作用下将两岸基岩及其上部覆盖的坡积物、洪积物剥蚀后搬运、沉积在河流坡降平缓地带形成的沉积物;河流地质作用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侵蚀作用、搬用作用、沉积作用;3.在建筑物设计方面如何防止地表变形要点:布置建筑物总图时,建筑物长轴应垂直于工作面的推进方向;建筑物的平面形状应力求简单,以矩形为宜;基础底部应位于同一标高和岩性均一的地层上,否则应采用沉降缝将基础分开;当基础埋深有变化时,应采用台阶,尽量不采用柱廊和独立柱;加强基础刚度和上部结构强度,在结构薄弱易变形处更应加强;4.什么是岩溶和土洞岩溶和土洞的形成条件是什么岩溶地基的处理方法有哪些要点:岩溶是指地表水或底下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侵蚀、溶蚀而产生的一系列地质现象的总称;土洞则是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土层溶蚀、冲刷产生的空洞;岩溶形成的条件:1岩石的可溶性2岩石的透水性3水的溶蚀性4}水的流动性;土洞的形成主要是潜蚀作用导致的;岩溶地基的处理方法主要有:挖填、跨盖、灌注加固、桩基、合理疏导水和气、绕避、强夯等;5.工程地质勘察的任务要点:通过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勘探、室内试验、现场测试等方法,查明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如场地地形地貌特征、地层条件、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现象,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测定等;在此基础上,根据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并结合工程的具体特点和要求,进行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为基础工程、整治工程、土方工程提出设计方案;四、论述题10分叙述地震效应及其所包含各要素;要点:在地震作用影响下,地面出现的各种震害和破坏称为地震效应;地震效应包括,地震力效应,地震破裂效应,地震液化效应和地震激发地质灾害效应;1地震力效应地震可使建筑物受到一种惯性力的作用,当建筑物无法抵挡这种力的作用时,建筑物将会发生变形、开裂、倒塌;2地震破裂效应,地震自震源处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于周围的岩土层中,引起岩土层的振动,当这种振动作用力超过岩石的强度时,岩石就产生突然破裂和位移,形成断层和地裂隙,引起建筑物变形和破坏;3地震液化效应,在饱和粉砂土中传播的地震波,使得孔隙水压力不断升高,土中有效应力减少,甚至会使有效应力完全消失,粉砂土形成流体,形成砂土液化,导致地基强度降低;4地震能激发斜坡岩土体松动、失稳,发生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每小题2分,共计30分1.概括的讲,工程地质所研究的两方面问题主要体现在。
工程地质相关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什么方面的学科?A. 工程结构设计B. 工程材料性能C. 工程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D. 工程测量技术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土的物理性质?A. 容重B. 孔隙比C. 渗透性D. 抗压强度答案:D3. 岩石的风化作用主要是指?A. 岩石的物理破碎B. 岩石的化学分解C. 岩石的生物作用D. 以上都是答案:D4. 地下水对工程地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 地基承载力B. 边坡稳定性C. 地下工程的施工D. 以上都是答案:D5. 以下哪种岩石属于沉积岩?A. 花岗岩B. 石灰岩C. 玄武岩D. 大理石答案:B6. 土的液化是指?A. 土体在振动作用下变成液体B. 土体在振动作用下颗粒间摩擦力丧失C. 土体在振动作用下体积膨胀D. 土体在振动作用下颗粒间孔隙率增加答案:B7. 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目的是?A. 确定工程位置B. 评估工程地质条件C. 确定工程规模D. 评估工程经济性答案:B8. 以下哪项不是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A. 地质测绘B. 钻孔取样C. 土工试验D. 工程预算答案:D9. 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常用的方法有?A. 极限平衡法B. 有限元法C. 经验公式法D. 以上都是答案:D10. 以下哪种土属于特殊土?A. 粘土B. 砂土C. 膨胀土D. 碎石土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工程地质勘察的阶段包括?A. 初步勘察B. 详细勘察C. 施工勘察D. 竣工勘察答案:ABC2. 影响岩石物理性质的因素包括?A. 矿物成分B. 结构构造C. 风化程度D. 含水量答案:ABCD3.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土的压缩性?A. 土的粒度组成B. 土的密实度C. 土的含水量D. 土的矿物成分答案:ABCD4. 工程地质问题的处理方法包括?A. 地基加固B. 边坡防护C. 排水措施D. 土体置换答案:ABCD5. 工程地质环境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A. 地震危险性评价B. 地下水影响评价C. 土体稳定性评价D. 环境地质问题评价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工程地质复习题答案61. 工程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答:工程地质学主要研究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工程场地的地质条件评价、工程地质问题预测与防治、工程地质勘察方法等。
2. 土的三相组成是什么?答:土的三相组成包括固体颗粒、水和气体。
固体颗粒是土的骨架,水和气体则填充在颗粒间的空隙中。
3. 岩石的成因分类有哪些?答:岩石按成因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沉积岩是由沉积物经过压实和胶结形成的,变质岩则是由原有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的。
4. 地下水对工程建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地下水对工程建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地基承载力降低、地基不均匀沉降、建筑物腐蚀、边坡稳定性降低等方面。
5. 什么是岩土工程勘察?答:岩土工程勘察是指在工程建设前,通过各种勘察手段和方法,对工程场地的地质条件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价,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地质依据。
6. 土的压缩性如何影响地基的稳定性?答:土的压缩性是指土在压力作用下体积减小的性质。
高压缩性的土在荷载作用下容易发生较大的沉降,从而影响地基的稳定性。
7. 什么是地震烈度?答: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在地表造成的破坏程度,它与地震的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离以及地质条件等因素有关。
8. 边坡稳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有哪些?答:边坡稳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包括极限平衡法、有限元法、有限差分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预测边坡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为边坡工程设计和治理提供依据。
9. 什么是土的渗透性?答:土的渗透性是指土允许水通过其孔隙的能力。
渗透性高的土容易形成地下水流,对工程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重要影响。
10.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应包含哪些主要内容?答: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应包含工程场地的地质条件描述、工程地质问题评价、勘察方法和结果、建议的工程措施等内容。
报告应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详细的地质依据。
《工程地质学》复习题(含答案)(此答案均为本人自己整理,如有失误敬请指正)一、填空题:1. 矿物的硬度是指矿物抵抗刻划、摩擦、压入的能力。
2. 岩浆侵入时,岩浆和围岩的接触带受到岩浆的热力与其分化出的气体和液体的作用,使围岩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地质作用称为接触变质作用。
3. 岩石的水理性质通常包括岩石的吸水性、透水性、软化性和抗冻性。
4. 在陡峭的斜坡上,巨大岩块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而猛烈地向下倾倒、翻滚、崩落的现象,称为崩塌。
5. 所谓岩崩是指在地下开挖或开采过程中,围岩突发性地以岩块弹射、声响及冲击波等类似爆炸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脆性破坏现象。
6. 管涌是指在渗流作用下,地基土体中的细小颗粒,通过粗大颗粒的孔隙,发生移动或被水流带出的现象。
7. 对于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类型,地下水中的SO4^2-,离子与水泥中的某些成分相互作用,生成含水硫酸盐晶体,造成体积的急剧膨胀,使水泥结构疏松或破坏。
该种腐蚀属于结晶类腐蚀类型。
8. 常用的工程地质测绘方法有:路线穿越法、界线追索法和布点法。
9. 某一勘察工程,需要配合设计与施工单位进行勘察,以解决与施工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勘察资料,应进行施工勘察。
10. 静力载荷试验是指在拟建建筑场地中挖至设计基础埋置深度的平整坑底,放置一定规格的方形或圆形承压板,然后再其上面逐级施加荷载,测定相应荷载作用下地基土的稳定沉降量,并作为分析岩土的承载力和变形的一种手段。
11. 断口是矿物受打击后所产生的不规则的破裂面。
12. 动力变质作用是指因地壳运动而产生的局部应力是岩石破碎和变形,其中机械过程占主导的一种变质作用。
13. 岩石的水理性质通常包括岩石的持水性、透水性、软化性和抗冻性。
14.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失去原有的稳定状态,沿着斜坡内部某些滑动面(或滑动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15.流土是指在在自下而上的渗流作用下,当渗流力大于土体的重度或地下水的水力梯度大于临界水力梯度时,粘性土或无粘性土中某一范围内的颗粒或颗粒群同时发生移动的现象。
工程地质学复习题一、填空(20分,每空0.5分)1洋壳与陆壳的差别在于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和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 地壳、地幔、地核之间的界面分别称为ـــــــــ和ــــــــــ。
2自然界的岩石,按成因可分为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三大类。
3按照SiO2的含量岩浆岩分为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及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
4按SiO2含量,花岗岩[闪长岩、辉长岩]属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性岩、ـ按形成深度属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岩,主要成分是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和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
5基性岩中二氧化硅含量介于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中性岩中二氧化硅含量介于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酸性岩介于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6下列岩石属岩浆岩的是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属沉积岩的是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属变质岩的是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①石英砂岩②斜长片麻岩③凝灰岩④石灰岩⑤橄榄岩⑥云母片岩⑦花岗斑岩⑧大理岩⑨辉绿岩⑩石英岩7根据物质组成的特点,沉积岩分为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三类。
8沉积岩的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和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是沉积岩在构造上区别于岩浆岩的重要特征。
9沉积岩的物质组成包括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四种。
10引起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是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和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
11变质岩的构造主要是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和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
12划分地层年代和地层单位的主要依据,是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和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
13地质年代分为太古代ـ、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14古生代由老到新分为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六个地层年代单位。
15中生代由老到新分为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和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
16新生代由老到新分为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和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
17岩层的产状是用岩层层面的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三个产状要素来表示的。
18野外常见的地质构造主要是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和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
19根据两盘相对运动方向,断层可分为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和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
20岩体结构的基本类型可分为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四种。
21岩体结构面的种类有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
22影响岩石工程性质的因素主要有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
23胶结连接的形式,有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三种。
24土的物质成分主要有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三种。
25土的矿物成分主要有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四大类。
26土中的水按存在形式、状态、活动性等分为强结合水、弱结合水、液态水、气态水和固态水。
27土的结构包括两种,分别是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和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
28粘土矿物主要包括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
29土按颗粒级配和塑性指数分为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
30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三大类。
31裂隙水包括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和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
32泉的类型按补给源可分为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和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
33渗透破坏的两种主要形式是ــــــــــ流砂ـــــــــ和ـــــــ潜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
34潜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有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和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
35按风化营力的不同,风化作用可分为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三类。
36河流的地质作用主要是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和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两方面。
37山区河谷按成因可分为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和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
38河流阶地可分为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三种。
39滑坡的发育过程分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
40泥石流按物质组成可分为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和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三种类型。
41地震按其成因,可分为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四类。
42地震烈度的本身又可分为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和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
43地震区对场地的地震效应有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
44地基承载力中:工程设计时考虑到所有破坏可能所用的容许承载力<安全承载力<极限承载力。
45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方法包括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