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宁LCD玻璃制造工厂在京落成
- 格式:doc
- 大小:11.00 KB
- 文档页数:1
读《李健熙传》有感从2010年开始,苹果手机风靡世界,与此同时,韩国三星电子常常与苹果并列见诸世界各大媒体的报端的。
这家公司的崛起,与之前日本索尼松下等公司的崛起模式有着极大的差异,在三星崛起的数十年的时间里,引发的争议也是一直不断。
而三星崛起的背后,离不开一个关键任务,就是三星集团的董事长李健熙。
这本书就是关于李健熙和三星的一本书。
书并不是以三星中的李健熙为中心,而是以李健熙的三星为主体,是以李健熙的人生经历、所思所想串起的三星的发展史。
书中隐约可见的系列公司的社长和管理人员,书中无痕无迹的十七万三星员工,甚至更深的韩国人对三星的自豪感以及抱有的希望都没有深入的刻画,但包括李健熙在内的这些人的合力却创造出了三星今天的辉煌。
“三星”是1938年3月1日“三星商会”成立之时李秉喆起的名字,“三”在朝鲜意为大、多、强,“星”则指清澈、明亮、深远、永放光芒。
李秉喆以此命名,寄含着他对自己事业的希望和憧憬。
三星是韩国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企业。
曾有媒体戏称,韩国人一生无法避免三件事:死亡、税收和三星。
三星的业务广泛,遍及造船、电讯、电子、航空及建造业,2012年三星集团的总销售额达2457亿美元,为韩国创造了约20%的GDP产值,仅三星集团旗下的三星电子一家上市公司,已跃居全球科技公司的营收之首。
三星在韩国的影响之大可以用一下的一组数字得到证明:2004年,三星的出口额更达到592亿美元,占到韩国出口额的五分之一。
2003年在韩国政府税务预算中,三星独自占据了6.3%的税款。
三星毫无疑问的是韩国的龙头企业,它的经济状况也直接影响到韩国经济的整体水平,怪不得韩国人会称之为"财阀"。
而三星会长李健熙在2010年被《福布斯》杂志评为韩国首富,身家据估计有79亿美元。
三星的黑白两色的商标也沿用了几十年,然而,李健熙接手三星后,很快放弃了这个商标,取而代之的是沿用至今的中性蓝色椭圆图案。
重塑品牌是李健熙计划的一部分,他希望将这家成功的韩国企业打造成一家国际化大公司。
TFT-LCD生产及发展概况The Manufacturing and Developing of the TFT-LCDLUO Li-ping, YUN Xiang-nan, KIM Ki-yong(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100176, China)Abstract: The developing of the Thin-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FT-LCD) has been simply summarized. At the same time, the developing profile of TFT-LCD for cost of production, resolution of screen, brightness, angle of vision, and power consumption, etc. was also introduced.Keywords: TFT-LCD; Development; Profile1 历史回顾1888年,奥地利植物学家F. Reinitzer在观察从植物中分离精制出的胆甾醇苯甲酸酯(Cholesteryl Benzoate)的熔解行为时发现,将此化合物加热至145.5℃时,固体熔化并呈现出一种介于固相和液相之间的半熔融流动白色浊状液体,这种状态一直维持到温度升高至178.5℃时,才形成清澈的各向同性液体(Isotropic Liquid)。
1889年,德国物理学家O. Lehmann在附有加热装置的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此半熔融流动白色浊状液体化合物具有各向异性结晶所特有的双折射率(Birefringence)之光学性质,即光学各向异性(Optical Anisotropic),并将这种类似晶体的液体命名为液晶(Liquid Crystal)[1]。
lcd/]液晶显示器[/url]所采用液晶面板类型的重视,不仅如此,液晶显示器重要的技术提升,如LED背光,超广视角,都与面板有着直接的关系。
而占一台液晶显示器80%成本的液晶面板,足以说明它才是整台显示器的核心部分,它的好坏,可以说直接决定了一台液晶显示器品质是否优秀。
如此来看,民用的液晶显示器的生产只是一个组装的过程,将液晶面板、主控电路、外壳等部分进行主装,基本上不会有太过于复杂的技术问题。
难道这是说,液晶显示器其实是技术含量不好的产品吗?其实不然,液晶面板的生产制造过程非常繁复,至少需要300道流程工艺,全程需在无尘的环境、精密的技术工艺下进行。
液晶面板的大体结构其实并不是很复杂,笔者将其分为液晶板与背光系统两部分。
液晶面板的LED背光系统背光系统包括背光板、背光源(CCFL或LED)、扩散板(用于将光线分布均匀)、扩散片等等。
由于液晶不会发光,因此需要借助其他光源来照亮,背光系统的作用就在于此,但目前所用的CCFL灯管或LED背光,都不具备面光源的特性,因此需要导光板、扩散片之类的组件,使线状或点状光源的光均匀到整个面,目的是为了让液晶面板整个面上不同点的发光强度相同,但实际要做到理想状态非常困难,只能是尽量减少亮度的不均匀性,这对背光系统的设计与做工有很大的考验。
液晶板在未通电情况下呈半透明状态可弯曲的柔性印刷板起到信号传输的作用,并且通过异向性导电胶与印刷电路板(蓝色PCB 板的部分)压和,使两者连接想通液晶板从外到里分别是水平偏光片、彩色滤光片、液晶、TFT玻璃、垂直偏光片,此外在液晶面板边上还有驱动IC与印刷电路板,主要用于控制液晶板内的液晶分子转动与显示信号的传输。
液晶板很薄,不通电的情况下呈半透明状态,它的大体构造就像三明治,下层TFT玻璃与上层彩色滤光片中间夹着液晶。
微观液晶面板,会看到红绿蓝为一组三原色,一般一组或两组为一个像素液晶具备固态晶体的光线折射性质,同时具备液体的流动特性,在电极的驱动下,可以按照主控想要的方式进行排列,控制光线透过的强弱,然后在彩色滤光片上,通过红、绿、蓝三基色进行每个像素的调色,最终得到完整画面影像。
康宁玻璃二次强化工艺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一.前言随着科技进步,触控面板制程技术演进日新月异,对于中国而言,2012年是智能手机爆发年成长的一年,根据统计2012年中国手机厂商设计与制造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可望突破2亿只。
在平板计算机需求对5”~”寸触控屏的需求也是急增,预计今年中国平板计算机的出货量可能超过5500万台。
另外,NPD DisplaySearch在最近发布的触控面板市场与技术分析报告(Touch Panel Market Analysis)中特别指出,微软(Microsoft)将上市的Windows 8软件,对于触控功能的强化,将为平板计算机与笔记本电脑的触控面板需求,注入革命性的变化。
就因触控产品的需求急遽上升,要求触控模块厂商降低成本与厚度,投射式电容触控技术加速轻薄化发展的市场新趋势,轻薄、坚固是目前触控面板研发的两大指标。
图年应用在Notebook与Tablet PC的触控面板产值(单位:百万美元)根据SID(Society Information Display)分类规范,以触控面板整合迭构的不同,将触控技术分为三种(1)In-Cell(2)On-Cel(3)Out-Cell。
「In-Cell」为素玻璃经过ITO镀膜,然后再经过黄光制程,将触控传感器(Touch Sensor)与显示器TFT-LCD液晶面板制作在一起,再与保护玻璃(Cover Glass)贴合(如图2),优点有产品光学效果较佳、产品轻薄度最高、灵敏度等,缺点是制程技术门坎较高、良率低,玻璃经过切割后抗压强度下降,需要进行二次强化弥补缺陷。
而根据报导指出Apple将在2012下半年发表的iphone5将采用in cell技术。
五.化学二次强化制程与问题讨论—制程条件部分化学二次强化制程相关的因素有:(1)HF化学成分与浓度的监控(2)化学蚀刻制程温度的管控(3)玻璃砂过滤处理问题(4)蚀刻槽体较佳流场设计与过滤系统整合。
康宁公司简介康宁公司是特殊玻璃和陶瓷材料的全球领导厂商。
基于160多年在材料科学和制程工艺领域的知识, 康宁创造并生产出了众多被用于高科技消费电子、移动排放控制、通信和生命科学领域产品的关键组成部分。
在过去的25多年,中国就已向康宁提供了优秀的人才资源,他们在当地的技术专长得以将康宁的创新技术引入中国市场。
这一伙伴关系取得了卓越的成果。
今天,康宁在大中华区的投资额已超过30亿美元,拥有8个生产工厂并拥有3000多名员工。
产品和服务∙康宁显示科技部∙经过将近半个世纪在玻璃领域的重大革新,康宁凭借专业的技术理解和支持,为TFT-LCD玻璃和其它先进的显示产品树立了标准。
通过在台湾、日本、中国、美国等地设立工厂,以及在韩国与三星占股各50%而组建的合资企业 - 三星康宁精密玻璃有限公司(SCP),我们将高科技玻璃、高价值客户合作关系两相结合,使自己成为全球范围内可靠的供应商。
不过,我们给客户带来的不仅仅是产品本身,玻璃背后还有更多的故事。
∙环境科技∙随着全球对空气质量关注的日益增强,康宁将持续为发动机和汽车生产商提供创新性的柴油、汽油排放控制技术,从而防止有害污染物进入空气。
∙通信业务∙为满足世界对带宽无止境的需求,康宁在通信技术方面的突破性创新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解决方案,将无限量带宽直接送达您家门口。
∙生命科学∙在为市场带来新药的过程中,研究人员依靠创新性的工具以降低成本、缩短时间。
康宁领先的科学实验室产品改善了生产力,让制药业的突破性发现成为可能。
∙特殊材料∙从为航天飞机创造玻璃窗户,到为高科技产业开发光学部件,康宁特殊材料提供光学解决方案和160多种材料的配方来满足用户的特殊需要。
∙其他产品∙康宁不断地依靠其在特殊玻璃和陶瓷材料方面的专业和特长。
我们擅长为各个行业的目标客户提供高性能的产品、材料和加工处理能力。
显示科技未来作为先进显示科技的领导者,康宁始终不断思索着下一代的显示产品。
我们在研究显示科技未来的工作中为高性能移动电子市场带来了OLED和LTPS-LCD显示解决方案。
学习总结目前在商业上应用的玻璃基板,其主要厚度为0.5 mm到0.7 mm,且即将迈入更薄(如0.4 mm)厚度之制程。
一片TFT- LCD面板需使用两片玻璃基板,分别供作底层玻璃基板(TFT)及彩色滤光片(Col or Filter )底板。
所谓TFT-LCD几代生产线,实际是指液晶面板的经济切割尺寸,即TFT-LCD生产线的代数越高,基板经济切割尺寸越大。
业界公认的液晶面板经济切割数值为6片。
5代线和5代线以下主要是以生产笔记本和台式电脑用的显示器为主,液晶材料某些参数要求相对要低些;而6代线、7代线或更高代次则以生产液晶电视为主,液晶材料参数要求相对要高点。
玻璃基板的生产工艺比较复杂,目前该技术主要集中在美国康宁( Corning )公司、日本的旭硝子(AGC)、电气硝子(NEG)、板硝子(NHT)、德国肖特公司等手中,肖特的产销量非常小,并于2008年退出了玻璃基板行业。
超薄平板玻璃基材之特性主要取决于玻璃的组成,而玻璃的组成则影响玻璃的热膨胀、黏度(应变、退火、转化、软化和工作点)、耐化学性、光学穿透吸收及在各种频率与温度下的电气特性,产品质量除深受材料组成影响外,也取决于生产制程整个玻璃基板的制程中,主要技术包括进料、薄板成型及后段加工三部分,其中进料技术主要控制于配方的好坏,首先是在高温的熔炉中将玻璃原料熔融成低黏度且均匀的玻璃熔体,不但要考虑玻璃各项物理与化学特性,并需在不改变化学组成的条件下,选取原料最佳配方,以便有效降低玻璃熔融温度,使玻璃澄清,同时达到玻璃特定性能,符合实际应用之需求。
而薄板成型技术则攸关尺寸精度、表面性质和是否需进一步加工研磨,以达成特殊的物理、化学特性要求,后段加工则包含玻璃之切割、研磨、清洗等制程。
到目前为止,生产平面显示器用玻璃基板有三种主要之制程技术,分别为浮式法(Float Process)、槽口下拉法(SDDP)及溢流法(Fusion overflow)。
红色帝国血泪史----- 液晶的世纪战争我国做为世界最大的CRT、液晶电视制造国,在显示器产业发展历史上有着惨痛的教训。
了解中国电子产业的朋友都知道一个词——“缺芯少屏”,芯就是芯片,屏就是显示屏。
上世纪50年代起,我国建设了大批电子企业,到上世纪80年代的技术换代浪潮中大批倒闭。
1978年,我国开始发展电视工业,在政府主导下启动了“彩电国产化”工程,政府出资近200亿美元,由此诞生了长虹、TCL、康佳、海信等世界彩电巨头。
到1987年,中国彩电年产量达到1934万台,首次超过日本,跃居全球第一。
此后依靠成本规模优势,迅速挤垮了国外同类产业。
2004年,当世界电视产业从传统CRT(显像管)显示器,向液晶、等离子等新型平板显示器转换时,中国彩电工业再一次惨遭淘汰。
至此,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起采用“以市场换技术”“合资”,等政策发展的轿车、彩电、集成电路产业,几乎全数失败,没有一个能摆脱对引进技术的依赖,形成自主的技术能力,成为中国产业发展之耻。
随着我国液晶电视产能的持续增长,这种产业核心部件受制于人的尴尬局面,已经严重威胁中国电视产业安全。
由于液晶面板占液晶电视整机成本的2/3,国内彩电厂商被迫花费巨资,从韩国、台湾、日本厂商手里采购液晶面板等关键零部件。
以2010年为例,当年中国液晶面板进口额超过460亿美元,仅次于集成电路(1569亿美元)、石油(1351亿美元)和铁矿石(794亿美元)。
在1998年至2008年,日韩平板电视厂商、台湾企业“拥屏自重”,肆意侵蚀中国彩电市场份额,并且对中国企业进行严格的液晶技术封锁、中国电子工业只能“跪着”求生存。
这一局面直至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世界液晶面板价格崩盘才告一段落。
为了突破产业困局,从2009年起,国内液晶面板企业逆势扩张,打响了产业反击战。
2009年8月25日,我国液晶面板龙头企业——北京京东方,宣布投资280.3亿元人民币,建设我国第一条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
中国内地主要液晶⾯板⼯⼚⽣产线分布及其供应链汇总在中国进⼝的⼯业产品中,显⽰⾯板的⾦额长期处于第三位,第⼀位是半导体,第⼆位是汽车整车和零部件,第三位就是显⽰⾯板。
2016年全球智能⼿机⾯板出货量达21.1亿⽚,相⽐2015年增长达16.4%超出预期。
前三甲分别为三星(17.6%)、京东⽅(17.1%)、LGD(10.0%)。
依照⾯板供应商所在地统计,中国地区⾯板供应商出货同⽐⼤幅增加44.5%,主要为a-Si产品及LTPS⾯板产出上的增加。
⽽韩国地区因韩国三星AMOLED的出货⼤幅成长,该地区出货同⽐增长22.1%,⽇本地区和台湾地区则分别同⽐下降12.3%和0.6%。
No.1 三星显⽰器 Samsung Display韩过三星以3.7亿⽚AMOLED⾯板出货跃居全球第⼀⼤智能机⾯板供应商,同⽐增幅39.6%,市场占有率17.6%,使得AMOLED⼿机屏在智能机⾯板中的全球市场份额由2015年的14.7%提升⾄17.8%。
No.2 京东⽅科技集团 BOE国内⾯板企业京东⽅以3.6亿⽚位居第⼆,同⽐增长16.1%,市场份额17.1%。
其中,京东⽅LTPS⾯板出货超4000万⽚,同⽐增长320%。
如不计算AMOLED⾯板市场,京东⽅仍以17.8%的市占率为智能⼿机液晶屏市场最⼤⾯板供应商。
No.3 乐⾦显⽰器 LG Display韩国LGD以2.1亿⽚位居第三,与第⼆名京东⽅差距1.5亿⽚,市场份额10.0%。
LGD关闭多座G5以下产线,使得其出货量与2015年持平。
LGD 2016年发⼒⼿机柔性AMOLED显⽰屏,成功打⼊⼩⽶,2017年柔性AMOLED出货量上看1000万部。
No.4 ⽇本显⽰器 JDI⽇本JDI以1.9亿⽚位居第四,市场份额9.0%,由于国内品牌在2016年⼤⼒转向AMOLED⾯板,且苹果iPhone系列销售不如预期,导致JDI在2016年智能机⾯板销量同⽐降低5.0%。
No.5 中华映管 CPT台湾CPT(含凌巨)以1.6亿⽚位居第五,市场份额7.5%。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海内三大面板厂地兼并事宜也是闹得沸沸扬扬,工业低谷时,想着抱团共渡难关,还没抱在一块地时候,工业景气了,又把伤痛忘得一尘不染。
短少临时持续展开目光,不得不让人对海内液晶面板工业地展开担忧。
??? 最后是工业配套,即便本人有面板厂,面板做出来,下游厂商不买账,与上游零组件厂商合作不到位,在市场竞争中,管理、营销、鼓吹、产品方面无上风,被韩系、台系打得鼻脬脸肿,然后跑去向家长告状,用行政干涉干与市场,到达短期地目地,最后仍是年年亏损,无人收摊,无法只要纳税人买单。
怎样样建立以液晶面板工业为中央,高低游厂商配套完好地工业链才是行业安康展开地基本。
??? 其次是技术,我国大陆地区无自主研发地液晶面板制造相关工艺技术,当然“抄袭改正后重新冠名”地除外。
之前,大陆地区曾经有选购韩系面板厂但无获得技术专利地示例,最后还得重新花钱去选购技术,这又需求钱。
??? 首先是资金,液晶面板工业是砸钱地行业,就拿最小可以承担液晶电视面板出产义务地6代线来说,前后投资需求上百亿元群众币,同时还要触及到资产负债率、高银行本钱以及后期增资地疑问。
更不必说8代线、10代线以及11代线,从这个层面来看,大陆地区地面板厂已经是在“耍别人剩下地”,更不必说次世代显示技术OLED相关地投资布局。
面板产线代数越高,能出产地单块玻璃基板尺寸就越大,以更低地本钱切割大尺寸液晶面板??? 液晶面板工业,并不是具有了几座面板厂,就了事,需求资金、技术、工业配套,能支持液晶面板厂运营地同时,可以吸收高低游厂商参加不外触及核心技术地液晶面板前中段制程,不管是台系仍是韩系,临时都无意在大陆地区设厂地意义,因此我国大陆想要具有本人地液晶面板工业,轻车熟路。
??? 后段Module制程是在LCM(LCDModule)工厂完成,这一部门基本不触及液晶面板制造地核心技术,主要就是一些组装地义务,因此一些台系面板厂如(chimei)奇美,韩系面板厂如(samsung)三星,都在我国大陆地区设定有LCM工厂,进行液晶面板后段模组地组装,这样可以利便大陆地区各大显示器代工厂与液晶电视厂商采购,可以在整个制造环节中升高人力与运输本钱。
龙源期刊网
康宁LCD玻璃制造工厂在京落成
作者: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2013年第07期
本报讯近日,康宁公司在北京举行了液晶显示器(LCD)玻璃制造厂开业庆典。
位于北
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LCD玻璃制造新工厂是康宁在中国设立的第二家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玻璃生产厂。
康宁公司投资8亿元、花费两年时间建立的新工厂已于2012年底正式投产。
这座新厂将拥有8.5代玻璃的熔融、成型和后段加工能力,将向包括京东方(BOE)在内的TFT-LCD客户供应产品。
时至今日,中国已成为全球领先的电视消费市场,同时也是最大的LCD电视面板生产国之一。
康宁公司在过去三十年中一直对中国市场进行投资。
康宁公司新工厂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北京数字电视产业园区内。
该工厂毗邻康宁公司在北京的LCD面板制造客户。
康宁公司新厂的建成对于促进北京数字电视产业链的完善和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在亚太区,康宁公司在中国、日本和韩国都拥有工厂。
康宁公司一直秉承“率先入市,服务地区”的策略,在最靠近用户的地方投资建厂。
康宁公司希望为中国TFT-LCD产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郭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