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6 万年牢课堂实录
- 格式:docx
- 大小:28.46 KB
- 文档页数:9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6-万年牢(课堂实录)教学设计流程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习之前,我们要先理出自学提示。
阅读课文前绿色部分的提示以及课文中的问题泡泡,动笔归纳出来,然后交流。
生(甲):我归纳出来了三个任务。
第一个是: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哪几件事情,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
第二个是: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体会。
第三个是问题泡泡里面的。
师:很好。
接下来,我们就要根据这三个提示,走进课文,去读去想,然后交流我们读书的收获,以及产生的问题。
(屏显三个提示,将第二和第三个提示并为一个。
屏显自学提示为:1、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几件事情?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 2、课文题目“万年牢”在文中出现了几次?画出相应的语句,想想几次之间有什么联系)生读文,思考,师巡回指导。
环节四:抓住重点,深入探究师:再次读文我们又有了新的收获。
现在我们一块儿围绕自学提示,来交流交流收获吧。
就从第一个问题开始吧。
(①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几件事情?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从哪里读出来的?)生(甲):我认为讲了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是父亲选材料,第二件事情做糖葫芦,第三件事情是父亲卖糖葫芦。
生(乙):我认为主要讲了两件事情,一件事情是父亲怎么做糖葫芦的,还有一件是父亲不愿意掺假,辞了工。
师:你们俩的看法其实是一样的,因为选料就是做糖葫芦的一个过程,而卖糖葫芦,在文中体现出来的就是父亲去那家大字号做工不愿掺假,你们认为呢?生:(思索)同意。
师:“万年牢”这个题目在文中出现了三次。
把你勾画出的相应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吧!生(甲):我画的第一个句子是:“我的糖葫芦糖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生(齐)同意!师:嗯,是这样。
请你继续。
生(甲):第二个句子是:“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6课《*万年牢》【教师简介】吴哲杰,一级教师,任教于镇海区应行久外语实验学校,曾获“市教坛新秀”、“区骨干教师”、“区优秀班主任”、“区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所执教的优质课《伯牙绝弦》和录像课《金色的脚印》均获市一等奖;撰写教学论文、案例20余篇,在省市区比赛中获奖或交流。
【设计说明】《万年牢》是一篇略读课文。
作者新凤霞用平实细腻的笔触,记叙了父亲真诚地为人、做事、做生意的故事,情感真挚,由事及理,寓理于事例,引发读者深思。
本课作为略读课文教学,根据四年级学段目标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本册教学目标中的“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提示阅读思路,用圈点、批注、勾画等方法,读、思、记课文中需重点领悟的部分”要求,主要引领学生在自主研读的过程中,把握文章主旨,围绕文中三个“万年牢”,深入字里行间,扣住关键词语并尝试批注,感悟“万年牢”内在的深刻含义,探究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联系上下文,引领学生体会作者行文结构的精妙之处,在真挚的文字熏陶中,受到为人做事的道德教育。
【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阅读,认识本课生字新词,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能较清晰地梳理文章脉络。
2.紧扣单元教学目标,通过圈词感悟、随文批注的方式,深刻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认真实在的做人道理,受到道德的熏陶。
3.在自读自悟中,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揣摩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作者行文结构的精妙和叙事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在四下年级,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已有一定的基础。
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帮助学生借助重点句,紧扣关键词,层层深入地解读与体会“万年牢”的含义,并立足段落、辐射全篇,以布局谋篇的角度体会作者行文特色。
教师可准备课件、图片、拓展资料等,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学习。
【教学实录】师:404班的同学们早上好!生:老师早上好!师:初次见面,我先来做个自我介绍。
《万年牢》教学实录一、课程简介:《万年牢》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组第二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父亲真诚的为人,做事的故事。
故事是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这件事,分两部分讲父亲做事的认真和实在。
讲制作的工艺,手艺高超和保证产品质量,再讲父亲受雇于老板后因不满老板偷工减量,弄虚作假,欺骗顾客的行为而辞掉工作,告诉人们只有做事认真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的道理。
二、教学实录: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牢”?生:关犯人的地方。
生:修得很结实。
生:…………师:同学们都有自己的理解,今天,们要去参观一个特殊的“牢”。
师(板书课题)万年牢,要求学生齐读。
生:齐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生:想知道“万年牢”是什么意思?生:课文的插图上有两个人,还有糖葫芦,想知道“万年牢”跟这幅图有什么关系?生:想知道“万年牢”指的是什么?师:同学们光读题目就有了问题,这很好,有问题,们要学会自己找答案,该怎么办?生:读书,到课文中去找答案。
师:同学们请通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
生读课文,感知“万年牢”师随机辅导师展示生字词,师生学习生字词。
多音字:把、闷、削词语:走街串巷、掉皮损伤、耽误、甩糖风、掺假、赚钱。
…………并在书上做简单的批注,读后根据自己的批注实行交流。
生默读课文。
师:请讨论交流下列问题。
师:故事围绕着哪一件事展开?生:…………师:课文三处写了万年牢,分别指什么?请找出相关语段读一读?生:读相关语段。
师:第一处的万年牢指的是什么?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生:“的糖葫芦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师:为什么叫万年牢?生: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生:这里的“万年牢”是指父亲所做的糖葫芦工艺高、质量好生:父亲的产品靠的是实在和诚信,必定会成为经久不衰的产品,所以称它为“万年牢”。
师:这种糖葫芦,父亲是怎么做出来的?生:十分讲究选料生:父亲在制作糖葫芦中对蘸糖、甩糖风等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师小结:正是因为父亲做糖葫芦认真仔细,所以他的糖葫芦才能经久不衰。
第六课万年牢〔阅读课文〕
学习目的:
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通过对课文的研读,体会父亲做事认真,做人实在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反复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万年牢〞的含义
老师准备:相关拓展性文章
学生准备:反复阅读课文
教学思路设计:
“万年牢〞是课文留给读者的第一个悬念,也是文中反复强调的一个观点,所以在进展教学时,一定要以次为出发点,以此为教学过程,也要以此为归结点,进展朗读分析,并在不断的理解中提升学生的做人理念。
教学课时:一课时
板书设计:
万年牢
第一次认真仔细
第二次认真实在
第三次做可靠的人
产品质量好才赢得顾客,做事讲认真、讲实在才能得
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教学过程:。
6* 万年牢一、学习目标:1认识 8 个生字。
2认识故事内容,领会做人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3学习作者表达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4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育自学能力。
二、学习准备:找做事认真,讲诚信的故事。
三、学习时间:一课时四、学习过程:(一)揭露课题:〈〈万年牢〉〉看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万年牢是什么意思?万年牢指什么?)(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检查字词:多音字:把( ba)闷( men)削( xiao)词语:走街串巷、掉皮损害、晾晒、竹签、耽搁(能认读,并联合句子理解词义)3课文三处写了万年牢,分别指什么?找出相关语段读一读。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1第一处的万年牢指什么?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芦蘸得平均,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1)为何叫万年牢?(2)这类糖葫芦,父亲是怎么做出来的?(读第二小节,领会父亲十分讲究选料;读第三、四小节,体会父亲在制作过程中对每一个环节谨小慎微。
)(3)小结:正是由于父亲做糖葫芦认真认真,因此他的糖葫芦才能持久不衰。
2第二处万年牢指什么?句子:公正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经商讲实在是万年牢。
(1)什么是正道?(凭着良知做买卖)(2)父亲是怎么走正道的?3第三处万年牢指什么?父亲教育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个靠谱的人,实实在在的人。
不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
领会父亲教育我做人要做靠谱实在的人。
4这三处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启迪学生懂得:产质量量好才能博得顾客,做事讲认真、讲实在才能博得他人的相信和尊敬。
(四)深入体验你是怎么理解父亲所说的做人的道理的?联合详细的生活案例来说明。
(五)沟通“做事认真,讲诚信”的故事。
板书:做糖葫芦质量好6 万年牢凭良知做买卖一世得益做人做事实在,靠谱。
6* 万年牢一、学习目标:1 认识8个生字。
2 了解故事内容,体会做人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3 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4 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二、学习准备:找做事认真,讲诚信的故事。
三、学习时间:一课时四、学习过程:(一)揭示课题:〈〈万年牢〉〉看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万年牢是什么意思?万年牢指什么?)(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 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 检查字词:多音字:把(ba)闷(men)削(xiao)词语:走街串巷、掉皮损伤、晾晒、竹签、耽误(能认读,并结合句子理解词义)3 课文三处写了万年牢,分别指什么?找出有关语段读一读。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1 第一处的万年牢指什么?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芦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1)为什么叫万年牢?(2)这种糖葫芦,父亲是怎么做出来的?(读第二小节,体会父亲十分讲究选料;读第三、四小节,体会父亲在制作过程中对每一个环节一丝不苟。
)(3)小结:正是因为父亲做糖葫芦认真仔细,所以他的糖葫芦才能经久不衰。
2第二处万年牢指什么?句子: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1)什么是正道?(凭着良心做买卖)(2)父亲是怎么走正道的?3第三处万年牢指什么?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个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
体会父亲教导我做人要做可靠实在的人。
4这三处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启发学生懂得:产品质量好才能赢得顾客,做事讲认真、讲实在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四)深入体验你是怎么理解父亲所说的做人的道理的?结合具体的生活事例来说明。
(五)交流“做事认真,讲诚信”的故事。
板书:做糖葫芦质量好6 万年牢凭良心做买卖一生受益做人做事实在,可靠。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万年牢人教新课标1.走近作者——新凤霞生平简介:新凤霞(1927—2021),原名杨淑敏,天津人。
幼时曾学京剧,13岁改习评剧。
1953年入中国评剧院。
文学成就:曾获美国纽约美华艺术学会2021年颁发的华人艺术家终身成就奖。
作者作品:«新凤霞的回想»«以苦为乐»«人缘»等。
2.重点打破第二处的〝万年牢〞指什么?A什么叫正道?B父亲是怎样走正道的?师:父亲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可是做大买卖的老板都有一套投机取巧的生意经,而仔细真实的父亲又怎样看得下去呢?可想而知这两个水乳交融的人之间一定发作了一场剧烈的争论。
用你的智慧展开想象,写一写这场非普通的针锋相对。
写对话练习:看着父亲选料那么仔细,那么丝毫也不马虎。
老板〔〕地对父亲说:〝〞父亲〔〕地说:〝〞老板〔〕地说:〝〞父亲〔〕地说:〝〞【课文剖析】本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了一位父亲真诚地为人、做事、做生意的故事。
故事是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这件事,分两局部讲父亲做事的仔细和真实的。
先讲父亲身己运营做糖葫芦选用最好的资料,讲求制造的工艺、手艺高明和保证产质量量;再讲父亲受雇于老板后因不满老板偷工减料、故弄玄虚、诱骗顾客的举动而辞掉任务。
父亲的仔细、真实、正派的品德影响和教育了下一代,为孩子树立了如何做人的典范。
【学情剖析】就大少数四年级先生而言,他们的自学才干还不够强,有针对性的引导还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在本课教学中,力图充沛表达新课程规范的肉体,即在先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才干、进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共同开展。
【教学战略】本课教学表达了〝以生为本,自主开展〞的教学思想,深化了〝阅读教学是教员、先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进程〞这一新课程规范的理念。
在教学进程中,先生先以自在朗诵、默读等方式来阅读课文,理清头绪,感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然后重点研读课文三处写了万年牢的局部,联络实践了解万年牢的含义。
四年级下册语文《万年牢》教案范文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做人要认真,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4、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教学重难点想想课文围绕父亲做的糖葫芦将例如哪几件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体会。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读一读课文前面的提示语,了解阅读的要求,明确学习本文的目的要求。
二、独立阅读课文,培养独立阅读能力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默读课文,边读边动笔做记号,画出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哪几件事?并在书上做简单的批注,读后根据自己的批注进行交流。
三、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那位父亲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对父亲的言行作出评价。
四、围绕学生对“父亲”的评价再次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从字里行间,从具体的描写中感受父亲是个办事认真、实实在在、讲究商业道德的,引导学生对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深入体会,而不是脱离文本的空洞地谈。
着重抓住下列语句体会父亲的商业道德高尚1、“早晨起来,父亲去市场上买来红果……”说明父亲采购当天最新鲜的果品作为材料,对买来的材料又经过严格的挑选……“……有一点儿……”这些都反映了父亲做生意是那么认真和实在。
2、对于制作工艺更是一丝不苟,闷火、洗石板、串葫芦、拉丝、蘸糖的均匀,“吃一口让人叫好”不怕冷、不怕潮。
3、父亲的手艺出了名被一家老板邀请去当伙计,每月有工钱,由于父亲看不惯老板变着法儿赚钱的生意经,不到一年就辞去了这份工作,反映了父亲凭着良心做买卖,不做亏心买卖的商业道德。
五、对文中的三处“万年牢”分别进行体会1、联系上下文说说它的意思2、说说三处“万年牢”中间的相互联系(见教材35页)六、讨论父亲受雇于老板这件事老板的这种生意经好不好?他这样做会带来什么结果?联系生活实际发表各自的看法,以提高认识能力。
七、拓展阅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读一篇与本文内容相关的文章四年级下册语文《万年牢》教案范文(2)教学目标:1. 了解《万年牢》的故事背景和情节。
《万年牢》课堂教学实录(通用12篇)《万年牢》课堂篇1【教材内容简析】《万年牢》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八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父亲真诚地为人、做事、做生意的故事。
故事是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这件事,分两部分讲父亲做事的认真和实在的。
先讲父亲自己经营做糖葫芦选用最好的材料,讲究制作的工艺、手艺高超和保证产品质量;再讲父亲受雇于老板后因不满老板偷工减料、弄虚作假、欺骗顾客的行为而辞掉工作。
【】一、课前两分钟讲故事二、上课过程:环节一:交流谈话,激趣导入师:你们都吃过冰糖葫芦吧,回忆一个你所吃过的糖葫芦的模样,滋味,讲给大家听听?生(甲):我很喜欢吃糖葫芦。
我吃过的糖葫芦有各种味道的,有山楂的,有苹果的,还有圣女果的。
糖葫芦既好看又好吃。
生(乙):我也喜欢吃糖葫芦。
最后一次吃是过年的时候。
我们家附近原来有人卖,后来搬走了,不知搬哪儿去了。
我好久没吃过了,都要忘记了,现在一说我又想吃了。
师:是啊,糖葫芦既好看又好吃,看看这些糖葫芦,(点击屏显糖葫芦图片)看着这些糖葫芦,哈哈,有同学都咽口水了。
在解放前的天津,有一位卖糖葫芦的人,他的糖葫芦做得非常漂亮,味道特棒,在天津很有名气,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万年牢》的主人公。
(板书课题,学生跟着书空练写)师:(点击屏显课文插图)这是课文插图。
认真观察图画,结合你的预习所得,说说你从知道了些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生(甲):我知道图画上画的是父亲和女儿,女儿就是课文的作者新风霞。
那是旧社会的事情,因为父亲还留着辫子。
他们在做糖葫芦。
生(乙):我知道父亲友个绰号,叫做“小辫儿糖四。
”生(丙):我想知道为啥课文题目叫做“万年牢”?生(丁):我知道!万年牢就是糖葫芦!师:那把课文题目改作“糖葫芦”吧?可以吗?生(思考,语塞。
有人说不可以。
)师:我们把这个问题留在脑海里吧!我想通过接下来的学习,这个问题会迎刃而解。
那么我们就一块儿来好好读文吧。
6*万年牢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做人要认真,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4.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学习重难点:1.想想课文围绕父亲做的糖葫芦将例如哪几件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体会。
2.体会三处“万年牢”的内在关系,学会为人和做事的道理。
学习时间:2课时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读课题,你想到什么?带着你想的问题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具通过工书理解词语的意思,读通句子。
3.熟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几件事?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4.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并把感受简单的写在旁边。
5.课文题目“万年牢”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几次之间有什么联系?自己想一想有什么深刻含义?二、导学流程1.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父亲,从中懂得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这节课我们要走进另一位父亲,让我们一起读读他的故事吧!齐读课题“6 万年牢”2.预习交流、检测。
1).我会读准下列词语。
走街串巷、掉皮损伤、晾晒、竹签、耽误、甩糖风、掺假、赚钱(能认读,并结合句子理解词义)2).请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闷闷不乐(mēn mèn)(2)拮据(jūjù)(3)教诲(huǐhuì)(4)精湛(zhàn zàn)3)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几件事?4)联系文中具体的语句说说父亲是个怎样的人?3.学习新课。
以下问题通过独学、对学、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1)读课文,文中三处写了万年牢,分别指什么?找出有关语段读一读。
○1。
○2。
○3。
(2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万年牢。
边读边想:这句话中的万年牢指的是。
万年牢的糖葫芦,是怎样的糖葫芦?(3)再读2、3、4小节,这样的糖葫芦,是怎样做出来的○1认真读第二自然段从哪些词语中特别感受到父亲做糖葫芦选料很讲究呢?。
环节一:导入新课师:大家都吃过糖葫芦吧!分享一下吃糖葫芦的美味是怎样的?生(甲):我很喜欢吃糖葫芦。
我吃过的糖葫芦有各种味道的,有山楂的,有苹果的,还有圣女果的。
糖葫芦既好看又好吃。
生(乙):我也喜欢吃糖葫芦。
最后一次吃是过年的时候。
我们家附近原来有人卖,后来搬走了,不知搬哪儿去了。
我好久没吃过了,都要忘记了,现在一说我又想吃了。
师:是啊,糖葫芦既好看又好吃,看看这些糖葫芦,(点击屏显糖葫芦图片)看着这些糖葫芦,哈哈,有同学都咽口水了。
在解放前的天津,有一位卖糖葫芦的人,他的糖葫芦做得非常漂亮,味道特棒,在天津很有名气,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万年牢》的主人公。
(板书课题,学生跟着书空练写)师:(点击屏显课文插图)这是课文插图。
认真观察图画,结合你的预习所得,说说你从知道了些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生(甲):我知道图画上画的是父亲和女儿,女儿就是课文的作者新风霞。
那是旧社会的事情,因为父亲还留着辫子。
他们在做糖葫芦。
生(乙):我知道父亲友个绰号,叫做“小辫儿糖四。
”生(丙):我想知道为啥课文题目叫做“万年牢”?生(丁):我知道!万年牢就是糖葫芦!师:那把课文题目改作“糖葫芦”吧?可以吗?生(思考,语塞。
有人说不可以。
)师:我们把这个问题留在脑海里吧!我想通过接下来的学习,这个问题会迎刃而解。
那么我们就一块儿来好好读文吧。
环节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师: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课文,聆听课文朗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播放视频资源)生(观看,聆听,有时看看课文)师:现在让我们来交流交流听读课文的感受吧!生(甲):我觉得父亲做糖葫芦很认真,用料很讲究,有一点儿掉皮损伤的都要挑出来。
我预习的时候没注意到这个地方。
生(乙):我觉得万年牢好像不光光是指糖葫芦。
师:看来刚才你们在听、看的同时,也认真思考了。
课前预习过课文,刚才又听读了课文,生字词语一定难不到你。
来,读读这些词语吧!(屏显词语)生(个别读,齐读)师:会读,还要知其意。
你知道哪些词语的意思?还有哪些词语有疑问?生(讲述自己对词语的理解)环节三:围绕提示,自学课文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习之前,我们要先理出自学提示。
阅读课文前绿色部分的提示以及课文中的问题泡泡,动笔归纳出来,然后交流。
生(甲):我归纳出来了三个任务。
第一个是: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哪几件事情,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
第二个是: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体会。
第三个是问题泡泡里面的。
师:很好。
接下来,我们就要根据这三个提示,走进课文,去读去想,然后交流我们读书的收获,以及产生的问题。
(屏显三个提示,将第二和第三个提示并为一个。
屏显自学提示为:1、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几件事情?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2、课文题目“万年牢”在文中出现了几次?画出相应的语句,想想几次之间有什么联系)生读文,思考,师巡回指导。
环节四:抓住重点,深入探究师:再次读文我们又有了新的收获。
现在我们一块儿围绕自学提示,来交流交流收获吧。
就从第一个问题开始吧。
(①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几件事情?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从哪里读出来的?)生(甲):我认为讲了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是父亲选材料,第二件事情做糖葫芦,第三件事情是父亲卖糖葫芦。
生(乙):我认为主要讲了两件事情,一件事情是父亲怎么做糖葫芦的,还有一件是父亲不愿意掺假,辞了工。
师:你们俩的看法其实是一样的,因为选料就是做糖葫芦的一个过程,而卖糖葫芦,在文中体现出来的就是父亲去那家大字号做工不愿掺假,你们认为呢?生:(思索)同意。
师:“万年牢”这个题目在文中出现了三次。
把你勾画出的相应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吧!生(甲):我画的第一个句子是:“我的糖葫芦糖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生(齐)同意!师:嗯,是这样。
请你继续。
生(甲):第二个句子是:“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生(齐)同意!生(甲):第三个句子是:“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
”生(齐)同意!师: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句子。
齐声朗读出这个句子,边读边想:这句话中的万年牢指的是什么?(屏显句子:“我的糖葫芦糖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生(齐读句子)师:这句话中的万年牢指的是什么?生(甲):糖葫芦。
生(齐)同意!师:万年牢的糖葫芦,是怎样的糖葫芦?生(甲):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的糖葫芦。
师:这样的糖葫芦,是怎样做出来的呢?生(甲):糖蘸得均匀。
师:这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要做出万年牢的糖葫芦,在做的过程中间,父亲还做了些什么?生(乙):“父亲的糖葫芦做得好,用的都是最好的材料。
早晨起来,父亲去市上买来红果、海棠、山药、红小豆等,先把这些东西洗干净。
红果、海棠去了把儿和尾,有一点儿掉皮损伤的都要挑出来,选出上好的在阳光下晾晒。
青丝、玫瑰也是要上等的。
蘸糖葫芦必须用冰糖,绵白糖不行,蘸出来不亮。
煮糖用铜锅,铁锅煮出的糖发黑。
”师:嗯,你用文中的段落作了回答。
是啊,父亲做糖葫芦选料很讲究,红果、海棠要——(示意学生接着说)生(齐):“去了把儿和尾,有一点掉皮损伤的都要挑出来,选出上好的在阳光光下晾晒。
青丝、玫瑰也是要上等的。
蘸糖葫芦必须用冰糖,绵白糖不行,蘸出来不亮。
”师:是啊,不仅如此,煮糖的锅也讲究,要用铜锅。
你还从那些地方读出来了,这万年牢的糖葫芦做出来不容易?生(丙):我觉得不但选料讲究,整个做得过程都很讲究。
时间要把握得刚刚好。
师:对。
那我们来看一看,整个过程都做些什么。
生(甲):“把炉火闷好……”师:嗯,闷炉火。
继续往下说。
生(乙):洗石板生:削竹签生:洗竹签生:晾竹签师:一言以蔽之吧?“准备竹签”。
好,继续往下说。
生:煮糖生:蘸糖生:甩糖风师:是啊,正是因为在整个做糖葫芦的过程中,父亲——(示意学生接着说)生:一丝不苟。
生:认认真真。
生:细心认真。
师:对,正是因为父亲的认真实在,所以做出的糖葫芦可以称得上是“万年牢。
”我们接下来看第二个带有“万年牢”的句子。
来,齐声读一读,边读边想:这个句子里的万年牢指什么?(屏显句子:“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生(齐读句子)师:这里的万年牢指什么?生:做生意。
师:怎样的生意?生:讲实在的生意。
生:买卖公平的生意。
生:走正道的生意。
师: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走正道的生意是怎样的?生:凭着良心作买卖,不做亏心买卖。
生:不骗人,不掺假,实事求是。
师:父亲是这样说的,他是怎样做的呢?阅读第六自然段,画出你认为最能体现父亲做生意“万年牢”的词语来。
生(默读,勾画)生:我画的词语有:“不满意、看不下去、还像过去那样、不听、嫌、辞去了工作、仍然”师:很好,准确而全面。
文中没有写父亲提篮叫卖生意如何,你认为呢?为什么?生:我想父亲的生意一定很好。
因为他选的材料都是上等的,做得又认真,价钱也公道。
生:这位父亲的生意一定很火爆。
因为他凭着良心作买卖。
师:是啊,他的生意一定——(示意学生回答)生(齐):万年牢!师:它不仅是一位好生意人。
还是一位好父亲。
我们一块来看看他是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的,也就是文中第三个含有“万年牢”的句子。
(屏显:“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
”)师:默读这句话,想一想,这里的万年牢指什么?生:做人。
师:怎样的人就是万年牢的人?生:“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
”生:“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
”师:(屏显三个句子)现在让我们再次回顾这三个句子,一边读,一边想想它们的含义。
生(齐读句子)师:这三个句子,分别讲了“万年牢的糖葫芦、万年牢的生意、万年牢的人品”。
通过学习,根据你的理解,给下面三个“万年牢”排序,说说理由。
(屏显:生意万年牢;产品万年牢;人品万年牢。
)生:我认为排在第一的是“产品万年牢”,然后是“生意万年牢”。
因为有了万年牢的糖葫芦,才会有万年牢的生意。
师:有道理。
那么“人品万年牢”呢?生:他刚才可能没想好。
我觉得应该是这样:首先是“人品万年牢”,然后是“产品万年牢”,最后是“生意万年牢。
”因为有了万年牢的人品,才会有万年牢的产品,才会有万年牢的生意。
生(齐):同意!环节五:随文延伸,认识作者师:对,人品的万年牢是保障。
有了万年牢的人品,才能把事情做好。
父亲是这样教育新风霞的,新凤霞做得怎样呢?我们一块儿来交流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关于作者新风霞的资料。
生(介绍资料)……师:你们收集的材料比较充分。
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我们一块儿来看看吧。
(屏显新风霞的资料,剧照)师:这些资料,你想到了什么?生:新凤霞没有辜负父亲的教育。
生:新凤霞取得的成就跟父亲的教育分不开。
生:她很坚强,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不怕。
不能演出了,她就写作。
生:我觉得她能成为这么伟大的人,这么有名,跟她的认真实在是分不开的。
环节六:思考拓展,升华主题师:你们谈得真好!孩子们,你们认为,现代社会,还需要万年牢吗?联系你知道的相关的故事、生活中的事情以及谈谈自己的想法。
生:需要。
现在有些商人只顾赚钱,卖假东西。
那天我去书店买书,结果买了本盗版书,字又小,还有很多错别字。
生:我的回答也是需要。
我觉得《中彩那天》中的父亲就是一个万年牢的人,因为他很诚实。
我还觉得我的妈妈就是万年牢的人。
她答应了我的事情每次都办到了。
师:是的,无论在哪个时代,万年牢的人品都不能丢。
课前李怡敏同学讲的故事《海的女儿》,那位美人鱼为了自己的爱人,舍弃自己的生命,那是对爱情的忠贞;妈妈答应了孩子的事情就会办到,是讲诚信。
做人实在、可靠,无论在什么时代都需要。
自古至今,人们一直在赞美这种品行,忠贞不渝的爱情,诚实守信的友情,都离不开它。
让我们都来做“万年牢”!让我们以这样的名言来激励自己吧!(屏显句子)生(齐读句子)“言必信,行必果。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师:这节课就上到这儿。
课后,把自己学了课文的感受以日记的形式,或者读后感的方式,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