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燃厚煤层煤柱回收面综合防灭火技术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237.89 KB
- 文档页数:3
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防灭火技术范文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是煤矿开采中的一种特殊工作面类型,由于煤层易燃,工作面火灾风险较高。
因此,开展综放工作面防灭火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防灭火技术进行探讨,以提高煤矿生产安全性。
一、防火预案制定1.制定科学合理的防火预案,明确防火责任人、信息报告和疏散逃生等方面的工作要求。
2.制定应急救援方案,建立灭火组织、救援队伍,确保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灭火救援工作。
3.组织定期开展防火演习,提高人员对火灾的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二、气体灭火技术1.使用CO2灭火系统,将压缩CO2气体喷射到火源附近,形成低氧环境,使火焰熄灭。
同时,CO2具有不导电、不腐蚀、不留残留物的特点,可以有效地灭火。
2.使用FM200灭火系统,FM200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具有高效、快速的灭火性能,可以在短时间内将火源附近的氧气浓度降低到灭火极限,达到灭火的效果。
三、泡沫灭火技术1.使用干粉泡沫灭火系统,将干粉和水混合形成泡沫喷射到火源附近,既能抑制火焰的燃烧,又能降低氧气浓度,达到灭火的效果。
2.使用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通过机械或气动装置将空气泵入泡沫发生器,生成多孔、紧密、均匀的泡沫,将火源包裹起来,使其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效果。
四、水雾灭火技术1.使用高压水雾灭火系统,通过高压水雾喷射到火源附近,水雾能够吸收大量的热能,迅速降低温度,灭火效果明显。
2.使用超细水雾灭火系统,利用超细水雾的大比表面积和强吸热特性,形成快速蒸发的雾气,从而吸热降温,达到灭火的效果。
五、监控系统技术1.安装火灾烟雾监测系统,通过监测工作面上空的烟雾浓度,及时发现火灾隐患,提前采取措施,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2.安装温度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工作面的温度变化,以便及时调整火灾防控措施,防止火灾的扩散。
六、安全教育培训1.开展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加强对火灾的认识和防范的意识,提高员工的自防自救能力。
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防灭火技术模版一、引言矿井采煤作业过程中,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的防灭火工作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介绍一种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的防灭火技术模版。
二、背景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由于煤层条件的特殊性,存在较高的火灾风险。
因此,开展有效的防灭火工作对矿井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三、防灭火技术模版1. 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火灾预防- 加强通风管理。
提高综放工作面的通风效果,降低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 安装火灾监测系统。
在综放工作面设置火灾监测器,及时发现火灾隐患。
- 加强煤尘防治。
定期进行煤尘清理,保持工作面的清洁,减少火灾的发生。
- 装备灭火设备。
在综放工作面配置灭火器材,方便及时进行初期火灾扑灭。
2. 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的火灾隔离与扑救- 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一旦发现火灾,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火灾扑救。
- 封堵通风道路。
通过封堵通风道路,阻断火势的蔓延,减少火灾危害。
- 疏散人员。
组织综放工作面的人员及时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 利用灭火设备进行扑救。
运用灭火器材进行扑灭,尽快控制火势蔓延。
3. 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的灭火后处理- 确保火灾完全扑灭。
进行灭火后,要仔细检查火源,确保火灾完全扑灭。
- 进行火源外移。
将火源移出工作面,避免火势重新燃烧。
- 排查火灾隐患。
对火灾原因进行分析,排查存在的火灾隐患,并加以解决。
- 加强火灾事故调查。
对火灾事故进行调查,总结经验,完善防灭火技术。
四、结论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的防灭火技术模版能有效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并及时进行火灾扑救。
通过灭火后的处理,进一步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五、参考文献1. 李明. 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火灾防治技术研究.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18.2. 王志伟. 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防灭火技术研究与应用. 煤炭科学技术. 2019.3. 赵小康等. 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火灾隐患和预防措施分析. 煤矿安全. 2020.。
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防灭火技术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是矿井开采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工作方式,其特点是煤炭层较厚且易燃。
由于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容易发生火灾,因此对其进行防灭火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详细介绍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防灭火技术。
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防灭火技术主要包括火灾预防技术和火灾扑救技术两个方面。
一、火灾预防技术1. 通风控制技术:采用合理的通风控制技术对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进行通风调控,确保工作面通风良好,有效降低火灾发生的几率。
2. 瓦斯抽放技术:通过对煤层中的瓦斯进行有效抽放,减少瓦斯积聚,降低火灾的风险。
3. 密闭与封闭技术:通过对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进行密闭与封闭处理,有效地隔离火源,防止其向周围蔓延。
4. 煤尘控制技术:采用合理的煤尘控制技术,减少煤尘的产生和积聚,降低火灾的危险性。
5. 温度控制技术:通过合理控制工作面温度,避免温度过高引发火灾。
二、火灾扑救技术1. 自动灭火系统:在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当发生火灾时,系统将自动喷射灭火剂进行扑救。
2. 灭火器材的配备:为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配备合适的灭火器材,如灭火器、灭火器车等,以备发生火灾时及时扑救。
3. 应急疏散系统:设置合理的应急疏散系统,确保人员能够及时安全疏散。
4. 电气设备的防火措施:对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使用的电气设备进行防火处理,减少因电气设备故障引发的火灾。
5. 灭火器具的使用培训:对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的工作人员进行灭火器具的使用培训,提高其灭火的技能。
以上所述的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防灭火技术是根据国内外矿井安全管理的经验总结而来,可以有效降低火灾事故的发生率,保障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技术只是预防和扑救火灾的手段之一,加强安全管理、落实责任制度同样重要。
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防灭火技术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是指在煤层火灾发生时,针对易燃、高风险厚煤层综放工作面进行防灭火技术的综合利用。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火灾的发生,并保障矿井安全生产。
下面将就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的防灭火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一、易燃厚煤层的特点和危害易燃厚煤层具有着较高的火灾风险,其主要特点包括煤体的易燃性、煤层间隙大、煤与空气接触充分等。
当煤层发生火灾时,其产生的高热、大量的有害气体以及可能引发的爆炸,都会对矿井的安全造成严重危害。
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防灭火技术(二)(一)灭火流体封堵技术该技术通过喷射灭火流体,形成一层保护层,将煤体与空气隔离,从而阻止火灾的发展。
灭火流体可以是水雾、泡沫或干粉等。
这种技术具有简单、经济、可靠的特点,可以在火灾发生后迅速控制火势。
(二)湿冷技术该技术通过喷洒大量的水雾或水幕,对煤体进行湿降温,从而降低煤体的自燃性。
同时,湿冷技术还可以减少煤层火灾产生的有害气体,保护矿工的人身安全。
(三)化学灭火技术该技术主要是通过喷射化学灭火剂,抑制煤体的自燃性。
常用的化学灭火剂有五氧化二磷、六氧化铬等。
这种技术可以在火灾发生前或火灾初期充分利用,以达到防止火灾发生的目的。
(四)低氧煤层综放工作面技术该技术通过将煤层综放工作面的空气含量降低到低氧水平,从而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具体的方法有封闭措施、定向通风以及喷射降氧剂等。
(五)防火隔离技术该技术主要是通过隔离措施,将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与其他区域分开,从而减少火灾发生的传播路径。
具体的方法有设置防火墙、封堵通风道等。
(六)火灾监测与报警技术该技术主要通过火灾监测设备,对综放工作面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发出报警信号。
常用的火灾监测设备有火焰监测仪、烟雾探测器等。
(七)自动灭火技术该技术主要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对火灾进行自动灭火。
具体的方法有设置自动喷水系统、自动喷泡沫系统等。
三、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防灭火技术的应用状况目前,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防灭火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
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防灭火技术范本一、引言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减少,矿井开采进入了深部矿层的阶段。
在深部矿层中,由于煤质的变化和地质条件的复杂性,易燃厚煤层成为了矿井开采的主要难题之一。
为解决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的防灭火问题,需要通过技术手段来保障矿井开采的安全性。
二、易燃厚煤层特点及防灭火技术要求易燃厚煤层具有以下特点:1. 煤中含有大量的挥发分和硫分,易于燃烧;2. 煤层厚度较大,煤体密度大,燃烧产生的热量较高;3. 煤层中含有一定量的天然气,易形成爆炸性气体。
易燃厚煤层防灭火技术要求如下:1. 快速发现和及时处理火灾隐患;2. 高效控制火源,阻止火势蔓延;3. 提高煤层顶板的稳定性,防止顶板塌落引发火灾;4. 有效控制瓦斯的释放,降低爆炸危险。
三、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防灭火技术1. 火灾隐患监测技术在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上,安装火灾隐患监测设备,通过监测设备检测煤层中的温度、瓦斯浓度等参数,及时发现火源隐患。
监测设备可以与矿井通风系统和安全监测系统联动,当监测设备检测到异常情况时,立即启动报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停止供电、关闭通风系统等,保障人员安全。
2. 阻隔火源扩散技术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上使用阻隔帷幕技术,将工作面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并在不同区域设置阻隔帷幕。
当发生火灾时,立即关闭周围区域的通风系统,并将火源隔离,防止火势蔓延。
同时,对火源周围区域进行封闭,避免氧气供应,使火源不能得到继续燃烧的条件,快速控制火势。
3. 煤层顶板稳定技术在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上,采用先进的支护技术,提高煤层顶板的稳定性。
可以采用钢拱支架、预应力锚杆等支护措施,增加顶板的强度和稳定性。
同时,加强对煤层顶板的监测,及时发现顶板塌落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防止煤层顶板塌落引发火灾。
4. 瓦斯抽采技术易燃厚煤层中常常有较高的瓦斯含量,需要进行有效的瓦斯抽采。
在综放工作面上设置瓦斯抽采孔,使用专门的瓦斯抽采设备,将瓦斯抽出,避免瓦斯积聚,减少爆炸的危险性。
2024年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防灭火技术1预防性灌浆防灭火技术注浆不仅可以密实采空区减少采空区的供氧量,降低采空区温度,用于防火,而且还可用大范围火区的灭火,是一种标本兼治的防灭火手段。
1)水土比水土比在2:1~4:1之间,视注浆的地点而定;采空区灌浆量可按覆盖采空区2cm厚的黄土为好。
2)注浆方式采用随采随灌和采后灌浆两种方式。
随采随灌:在工作面推进的同时,对采空区进行灌浆。
注浆管路敷设于工作面两巷标高较高的一巷道,浆液靠自重向下部采空区流动,灌浆管路应埋入采空区15-20m 左右后开始注浆,防止浆液窜面,每日轮流灌注浆体。
采后灌浆:工作面采完封闭后的灌浆,在停采线上部密闭墙上部插管灌浆,直至灌满为止。
3)注浆用土量计算随采随注的工作面,日灌浆所需土量用下式计算:Qt=K•m•l•H•C式中:Qt—日灌浆所需土量,m3/d;m—煤层采高,m;—工作面日推进度,m/d;H—灌浆区倾斜长度,m;C—采煤回采率,%;K—灌浆系数,根据矿区实际情况,一般取0.014--0.03;4)灌浆工艺的选择常用的灌浆类别有:灌注黄土浆液、“灌注黄土浆液+阻化剂”、“灌注高浓度黄土+稠化胶体浆液”、复合胶体泥浆等。
正常情况下,采用“高浓度黄土+阻化剂”注浆工艺随采随注;当工作面采空区出现发火征兆时,采用“复合胶体泥浆”注浆工艺,复合胶体泥浆由黄土、水、悬浮剂、胶凝剂组成。
在地面灌浆池内的黄土浆液中按比例加入悬浮剂,搅拌均匀后,即可形成稠化胶体,通过灌浆管路系统输送至井下。
2阻化剂防灭火技术阻化剂是有一些无机盐类化合物组成,如氯化钙(CaCl2.6H2O)、氯化镁(MgCl2.6H2O)、氯化铵(NH4Cl)等溶液喷洒在煤块上,具有阻止氧化,防止自燃的作用,故称阻化剂,在煤矿中利用喷洒和压注阻化剂可以有效的防止煤层自然防火。
1)阻化剂的选择及其技术参数。
根据矿井实际状况,选用MgCl2作为阻化剂,既能取得较好效果又方便取得。
厚煤层分层开采工作面综合防灭火技术摘要:通过对易燃厚煤层回采工作面,实行综合性防灭火措施,有效地预防了工作面回采期间自然发火隐患,本文详细介绍了某矿5111C13工作面防灭火综合治理技术,保证了厚煤层分层开采期间工作面安全顺利回采。
关键词:易燃煤层;分层开采;综合防灭火;治理技术1 概述采空区自燃发火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如果不即时防治,就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目前工作面防灭火方法及材料较多,如何综合使用灭火方法有效防治自燃发火,是防治自燃发火的重点和难点。
因此,必需根据发火原因和现场条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控制住发火趋势。
5111C13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通过分析发火原因,采取均压防火、注氮防火、钻孔灌浆防火等多种手段防治了自燃发火,对防治厚煤层自燃发火具有实际意义。
2 工作面概况5111C13工作面的位于某矿矿井南部51采区1阶段。
标高-650m~-720m。
上阶段42(3)2C13煤层已于2000年回采完毕,下阶段及南翼C13煤层未回采;上覆C15煤层做为保护层部分已于05年5月份回采完毕。
该块段走向长1050m,倾斜长160m,面积168000m2。
C13煤层赋存较为稳定,煤厚在5.8~7.0m之间,平均煤厚6.2m。
煤层结构单一,煤层倾角19~230,平均220。
该煤层分二层开采,上分层顶区采用综采回采,采高约3m,于2008年3月回采完毕。
下分层采用悬移支架放顶煤炮采。
2009年2月5111C13底区开始回采,回采初期工作温度保持在28~30℃,当工作推进至三号石门时,工作温度上升至37℃,该工作面地质条件复杂,所采煤层为易燃煤层,最短自然发火期65天,煤尘具有爆炸性,爆炸指数33~37%。
3 工作面自燃发火隐患及原因分析3.1 分层开采间隔时间较短5111C13工作面上分层顶区于2007年8月开始回采,2008年3月收作。
由于采场接替紧张,2008年9月开始启封掘进5111C13上下顺槽,2009年2月5111C13底区开始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