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合成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213.00 KB
- 文档页数:4
高中物理 3.4力的合成(1)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4力的合成(第1课时)学习目标:1、能从力的作用效果理解合力和分力的概念。
2、进一步理解矢量和标量的概念,知道它们有不同的运算规则。
3、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作图法求共点力的合力。
会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计算合力。
4、知道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
5、初步了解物理学研究方法之一“等效法”。
自主学习1、如果一个力和几个力相同,那么叫合力,叫分力。
2、叫力的合成。
3、探究力的合成的法则,完成62页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探究过程:①在长木板上用图钉固定一张白纸,在白纸上用图钉固定一条橡皮筋;②在橡皮筋的另一端拴上两个细绳套,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记下结点的位置O,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细绳套的方向,即两分力F1、F2的大小和方向;③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细绳套,拉到结点位置O,记下此时的力F的大小和方向;④选定标度,作出力F1、F2、F的图示;⑤以F1、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并作出对角线,如图所示。
实验结论:F和对角线F′在误差范围内重合,说明两个力合成时,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则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所代表的力与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是相同的。
注意事项:①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拉细绳套时,要使测力计的弹簧与细绳套在同一直线上,弹簧与木板面平行,避免弹簧与测力计壳有摩擦;②作力的图示时,标度要统一。
4、归纳出力的合成遵循定则,也就是。
5、同一直线上的力合成时可以转化为代数运算,具体的做法是:(1)方向相同时 (2)方向相反时6、当互成角度的两个力F1、F2合成时在角度不确定的情况下,它们合力的取值范围是,当两力的夹角为时取最大值,当两力的夹角为时取最小值。
7、合力的大小(填“一定”或“不一定”)大于分力的大小。
8、共点力:。
反思纠错合作探究:合力的确定方法(1)图解法如图所示,有大小不变的两个力 F1=40 N和 F2=30 N,当它们之间的夹角分别为60、90、120时,用作图法求这两个力的合力。
力的合成与分解导学案一、力的合成1.合力与分力(1)定义:如果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与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这一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__ ___,那几个力叫做这一个力的___ __.(2)关系:合力与分力是_____ _____关系.2.共点力:作用在物体的___ ____,或作用线的____ ___交于一点的几个力.3.力的合成(1)定义:求几个力的__ ___的过程.(2)运算法则.①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___ ___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_____和_____.②三角形定则:把两个矢量的首尾顺次连接起来,第一个矢量的首到第二个矢量的尾的_________为合矢量.【例1】物体受到互相垂直的两个力F1、F2的作用,若两力大小分别为53N、5N,求这两个力的合力.【例2】如图甲所示,物体受到大小相等的两个拉力的作用,每个拉力均为200 N,两力之间的夹角为60°,求这两个拉力的合力.4.几个常用结论(1)由三角形定则还可以得到一个有用的推论:如果n个力首尾相接组成一个封闭多边形,则这n个力的合力为零。
(2)共点的两个力合力的大小范围是|F1-F2| ≤F合≤F1+F2,最小值必须大于或者等于0.(3)共点的三个力合力的最大值为三个力的大小之和,最小值可能为零。
二、力的分解1.力的分解(1)定义:求一个力的_____的过程,是_________的逆运算.(2)遵循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三角形定则.(3)分解的方法.①按力的实际作用效果进行分解.②力的正交分解.【例3】将放在斜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的重力mg分解为下滑力F1和对斜面的压力F2,这种说法正确吗?【例4】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互相垂直的力,有几种分法?2.矢量和标量(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相加时遵从___________定则.(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_____的量,求和时按算术法则相加.3.几个常用结论(1)两个力的合力惟一确定,一个力的两个分力在无附加条件时,从理论上讲可分解为无数组分力,但在具体问题中,应根据力实际产生的效果来分解。
7.2 力的合成 导学案 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叫合力? 什么叫分力? 什么叫力的合成?2.掌握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
3.了解任意两个力F 1、F 2的合力F 合的取值范围: 【自主复习】 1.什么是力?2.力会产生什么作用效果?3.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什么?【学习内容】一、合力、分力1.看图思考图片:一个大人提起一桶水,两个小孩一起向上也提起一桶水。
大人的一个力F 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小孩一起施加的两个力F 1与F 2的 作用共同的作用效果______ (1)定义:如果一个力产生的 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 ,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 ,组成合力的每个力叫 。
(2)说明:①运用了“ ”的思想②合力是以 为标准,而不是从力的大小、方向等去衡量③合力与分力只能选择其一,如果考虑了合力就不能再考虑分力,但是物体实际受到的还是分力,合力只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假想的力。
二、力的合成1.求几个力的合力叫作 ;2.合作探究: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备注:橡皮筋原长为AE ,受力后伸长为AE ′, 钩码每个重0.5N(a )(b )(c )三幅图中力的作用效果 ;F 1/NF 2/NF /NF 1与F 2同向大小:大小: 大小: 方向: 方向: 方向: F 1与F 2反向大小:大小: 大小: 方向:方向: 方向:FF F①方向相同的两个力合成时,合力的大小为两力之,合力方向与原来力的方向。
②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合成时,合力的大小为两力之,方向与(“较大”“较小”)的力的方向一致。
小组合作探究(一):议一议,下列说法正确吗?(1)在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其中的任何一个分力。
()(2)在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小于其中的任何一个分力。
()(3)在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小于或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
()小结: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时,合力F与分力F1、F2的大小关系(1)F1、F2同方向:F F1、 F F2(2)F1、F2反方向方向①F1、F2大小不等且F1>F2: F F1 F F2②F1、F2大小相等: F F1 F F2小组合作探究(二)思考:要是同一直线上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力该如何来求合力?用水平向右的力F1=10N,F2=20N,F3=30N,F4=40N,水平向左的力F5=20N,F6=15N,F7=15N,F8=20N,那么,这8个力的合力为多少,方向如何?3.了解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不在同一直线上二力F1、F2的合力F合的取值范围:小结:任意两个力F1、F2的合力F合的取值范围:【课堂练习】1、同一直线上两个向上的力分别是20N和40N,它们的合力是;方向_______。
高中物理力的合成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4力的合成【学习目标】1、理解等效理念,理解合力、分力、力的合成等概念。
2、理解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分析共点力的合成。
3、了解分力与合力的大小关系及角度关系。
4、理解分力、合力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等效替换。
【学习重点】实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并能用它来求合力。
【学习难点】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探究过程4、同直线上的力合成时可以转化代数运算,具体的做法是;5、当互成角度的两个力F1、F2合成时在角度不确定的情况下,它们合力的取值范围是,当两力的夹角为时取最大值,当两力的夹角为时取最小值。
6、分力和合力的大小关系。
7、共点力:。
8、三个或三个以上共点力的合成方法:探究案【合作探究】一、基本概念1、合力、分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二、实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步骤见教材P62请同学们按照实验步骤逐步完成本实验,同时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为什么说F是F1和F2的合力?2、本实验需要记录哪些物理量?3、根据你的实验,用力的图示分别画出F 、F1 、F2,试用数学方法讨论三者间的关系。
结论:两个力合成时遵循的法则是,即合力总在以分力为邻边的________________的对角线上。
力是矢量,这个法则也是矢量合成所共同遵循的原则。
例题:力F1=45N,方向水平向右。
力F2=60N,方向竖直向上。
通过作图求出这两个力的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
思考:上题能否用计算的方法求出合力。
三、探究分力与合力的关系F1=F2=20N,如果改变两个力之间的夹角,将两个力之间的夹角改为600和1200,则合力分别是多大? 学生作图求解(小组讨论)根据我们上面的计算,在两个分力大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两个分力的夹角,合力怎样变化?练习:关于合力和分力之间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合力总是比分力大B、合力一定等于分力的代数和C、合力和分力可以同时存在D、合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四、共点力如何求多个力(两个以上力)的合力1、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几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的不同点,但这几个力的作用线延长后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就叫共点力,所以,共点力不一定作用在同一点上,如图所示的三个力F1、F2、F3均为共点力。
《力的合成》学历案(1课时)姓名:班级:【课标要求】通过实验,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区分矢量与标量,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学习目标】1、列举生活实例,体会力的可替代性和等效性,建立合力与分力的概念,知道由分力求合力的过程叫力的合成。
2、分析水桶、斜面上的物体的受力,建立共点力的概念,知道力的合成是共点力的合成。
3、通过分组实验,探究力的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获得成功的体验,并能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
4、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力的夹角对合力大小的影响。
5、结合具体事例,用力的合成的方法分析平衡问题【学法指导】1、结合生活经验,体会力是可以等效替代的。
2、反复对比矢量和标量,体会矢量运算与标量运算的不同。
3、在熟知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基础上,扩展学习正交分解与合成的方法【评价任务】1、通过观看图片、实际操作,体会力的等效性,指出那个力是合力,哪些力是分力。
2、画出提水时水桶受力示意图,观察力的作用线,说出共点力的特征,明确力的合成为共点力的合成。
3、分组探究力的合成法则,得出平行四边形定则,并依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用作图法求合力,。
4、实验探究力的夹角对合力、分力的影响,总结规律,得出合力的范围。
5、分析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力情况,指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学习过程】课前导学:回顾与质疑1、写出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力有哪些,画出下图中物块受到的力。
(1)悬挂在钉子上的画框(2)静止在斜面上的物块2、生活中我们经常两个人一起提一桶水,感到比一个人提水要省力。
体验用两根绳子拉起一个小桶,当两根绳子的夹角很大时,我们有和感觉。
提出问题:难道我们我们日常的经验是错误的?课堂群学:一、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探究活动一:联系生活实例,认识合力与分力(1)观看PPT图片(2)说一说,图片中的力有什么效果。
它们可以替代吗?(3)什么是合力与分力?指出图片中的合力与分力。
探究活动二:认识共点力作出下列物体受力示意图,观察力的作用线有什么共同点。
两个力的合力。
主题2:两
个力的合
成规律
总结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让学生掌握力的合成的规律。
(1)说说一个大人是否需要施
加400 N的力才能等效替代,如何
求两个共点力的合力。
(2)说说在“探究共点力合成
的规律”实验中,为什么两次拉橡
皮筋要将结点拉到同一位置。
(3)分析合力一定比分力大吗。
口头表述
第三层级基本技能
检测根据具体情况与部分同学(特
别是各小组组长)交流,掌握学
生的学习情况.
全体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全,小
组同学都完成后可交流讨论。
PPT课件
拓展技能检测视学生基础和课堂时间、教学
进度决定是否作要求
教师未提出要求的情况下学有余力
的学生可自主完成
PPT课件
记录要点教师可在学生完成后作点评学生在相应的位置作笔记。
PPT课件
第四层级知识总结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有没
有必要总结或部分点评一下。
学生就本节所学做一个自我总结,
之后可小组交流讨论。
PPT课件
呈现
感悟收获注意有代表性的收集一些学生
的体会,以便有针对性地调整
教学方法。
根据自己的感受如实填写
根据自己的思考找出解决方案
课外拓展讨论分力一定时,随着夹角的增大合力如何变化?PPT课件板书设计
力的合成。
2011-2012高一年级(物理)学科导学案3.4力的合成【课标分析】初步掌握物理学屮的等效替代思想,为后续学习(运动的分解、等效电路等)进行思想渗透,引导学牛通过实验准确掌握矢量的合成方法。
【学习目标】1.能从力的作用效果理解合力和分力的概念。
2.进一步理解矢址和标呈的概念,知道它们有不同的运算规则。
3.寧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知道它是矢量合成的普遍规则。
会用作图法求共点力的合力。
会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计算合力。
4.知道合力的人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
5. --------------------------------------------- 初步了解物理学研究方法Z “等效法”【学习重点】1•理解合力与分力的关系;2•掌握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内容及其应用:【学习难点】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合成几个力的合力;【课前预习】1、如果一个力的________和儿个力 _____________ 的相同,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合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分力。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力的合成。
3、力的合成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则,所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则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同直线上的力合成时可以转化代数运算,具体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当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牙、F2合成吋在角度不确定的情况下,它们合力的収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两力的夹角为 ________ 时取最大值____________ ,当两力的夹角为_______ 时取最小值 _________________ o6、共点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三个或三个以上共点力的合成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学园地】力的合成一、合力和分力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牛•的效果跟儿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产牛的效果和同, 则这个力就叫那儿个力的合力,而那儿个力就叫这个力的分力。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力的合成导学案一、引言力是物体运动和形状改变的根本原因,我们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合成力的情况。
本篇导学案将带领同学们了解力的合成原理、方法和相关概念。
二、力的合成原理1. 力的合成定义力的合成是指将两个或多个力合成为一个力的过程。
2. 力的合成原理根据力的合成原理,合成力的大小和方向取决于力的大小和方向的矢量相加,通过向量图解法可以求得合成力的大小和方向。
三、合成力的方法1. 平行力的合成当几个力的方向相同时,它们的合成力的大小等于这些力的代数和。
2. 非平行力的合成当几个力的方向不同时,可以采用图解法或几何法求解。
3. 图解法通过绘制力的几何形状的图形,根据几何形状的几何关系求解合成力。
4. 几何法根据几何形状的特点,采用相应的几何方法求解合成力。
四、力的合成相关概念1. 平衡力当合成力为零时,称为平衡力。
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保持在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 不平衡力当合成力不为零时,称为不平衡力。
不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会产生加速度,改变其运动状态。
3. 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相对应的是力的分解,即将一个力分解为几个力的过程。
五、案例分析我们通过以下案例来加深对力的合成的理解。
案例一:小明推箱子小明用25N的力向右水平方向推动一个重量为20N的木箱,求合成力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由于小明的推力和木箱的重力方向不同,属于非平行力的合成。
我们可以采用图解法绘制力的几何形状的图形。
假设小明的推力向右,重力向下,通过绘制向右和向下两个力的矢量,可以得到合成力的大小和方向,即绘制一个向右下方的力的矢量图。
案例二:风的合成力一艘船在风向东北方向划过水面,风的方向为正北方向,风的速度为10 m/s,船的速度为5 m/s,求船受到的合成力。
解析:由于风和船的行进方向不同,属于非平行力的合成。
可以采用几何法来求解。
假设风的方向向上,船的方向向右,可以通过绘制一个向右上方的力的几何形状求解。
六、总结力的合成是指将多个力合成为一个力的过程,我们可以根据力的合成原理和合成力的方法来求解合成力的大小和方向。
力的合成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从力的作用效果理解合力和分力的概念。
2、进一步理解矢量和标量的概念,知道它们有不同的运算规则。
3、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知道它是矢量合成的普遍规则。
会用作图法和平行四边形定则知识计算合力。
4、知道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
5、初步体会等效代替的物理物理思想。
【学习重点】平行四边形定则。
【学习难点】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应用。
【方法指导】自主探究、交流讨论、自主归纳【学习过程】任务一、合力和分力1、如果一个力的和几个力的相同,那么叫合力,叫分力。
(小组内相互提问)2、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分力)作用的同时,还受到合力的作用吗(你能回答吗)任务二、实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参阅教材62页,根据提供的器材,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抓住合力和分力效果相同这一关键,设计实验方案)(提示)1、在这个实验中一个力与两个力等效的标志是什么?2、看一下两只弹簧秤的示数之和是不是等于一只弹簧秤的读数实验结论: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作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它的_______就表示合力的_______和_______.这叫做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例题:力F1=45N,方向水平向右,力F2=60N,方向竖直向上.求这两个力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作图法和平行四边形定则两种方法求解;不会的可以参考教材63页)(拓展)如果改变两个力之间的夹角,将两个力之间的夹角改为60‘和120’,则合力分别是多大学生作图求解(小组讨论)1、根据我们上面的计算,在两个分力大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两个分力的夹角,合力怎样变化?2、两个力的合力范围?3、合力一定大小任何一个分力吗做一做:(A级)1、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8N、3N,它们之间的夹角可任意变化,则其合力的大小可能是()任务三、课后讨论1、前面学习的都是两个力的合成,如果是三个力或者三个以上的力的合成,应该怎样进行处理?2、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有没有适用条件,如果有,适用条件是什么?。
高一物理《力的合成》导学案高一物理《力的合成》导学案一、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⑴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⑵初步运用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求解共点力的合力;⑶会用作图法求解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并能判断其合力随夹角的变化情况,掌握合力的变化范围。
2.过程与方法⑴能够通过实验演示归纳出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⑵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在实验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方法,结果要符合实验数据;⑵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⑶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实验归纳出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这同时也是本章的重点。
2.难点: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通过作图法确定合力是本章的难点。
三、教学方法1.关于矢量合成讲解的教法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实验归纳出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这同时也是本章的重点.由于学生刚开始接触矢量的运算方法,在讲解中需要从学生能够感知和理解的日常现象和规律出发,理解合力的概念,从实验现象总结出力的合成规律,由于矢量的运算法则是矢量概念的核心内容,又是学习物理学的基础,对于初上高中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大的飞跃,因此教学时,教师需要注意规范性,但是不必操之过急,通过一定数量的题目强化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定则的认识。
由于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基础首先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在前面力的知识学习中,学生已经对单个力的分析过程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在知识的整合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练习做好规范演示。
2.关于作图法求解几个共点力合力的教法在讲解用作图法求解共点力合力时,可以在复习力的图示法基础上,让学生加深矢量概念的理解,同时掌握矢量的计算法则。
⑵注意图示画法的规范性,在本节可以配合学生自主实验进行教学。
3.共点力概念讲解的教法关于共点力的概念讲解时需要强调不仅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的力是共点力,力的作用线相交于一点的也叫共点力。
注意平行力于共点力的区分(关于平行力的合成请参考扩展资料中的“平行力的合成与分解”),教师讲解示例中要避开这例问题。
必修(一)第三章第四节力的合成(学案)
课前预习学案
预习目标:
1、能从力的作用效果理解合力和分力的概念。
2、进一步理解矢量和标量的概念,知道它们有不同的运算规则。
3、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知道它是矢量合成的普遍规则。
会用作图法和平行四边形定则知识计算合力。
4、知道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
5、初步体会等效代替的物理物理思想。
预习内容:
1、力的合成
⑴当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共同作用时,可以求出这样一个力,这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原来几个力的共同效果,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原来的几个力叫做。
⑵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叫做。
⑶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定则?
⑷两个以上的力作用在物体上,如何求其合力?
2.共点力
如果一物体受到两个或多个力的作用,这些力共同作用在,或者虽不作用在同一点,但它们的(交于一点,这样的一组力叫共点力。
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只适用于共点力。
课内探究学案
学习目标:
1、能从力的等效性来理解合力和分力的概念,初步体会等效替代的思想。
2、能通过实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并知道它是矢量运算的普遍规则。
3、能应用力的合成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有关问题,有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
学习重点:平行四边形定则。
学习难点: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应用。
学习过程:
任务一、复习力的图示
1、回忆画力的图示的步骤和操作要点.
(小组讨论)2.如果一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受重力6.5N,受水平向右的拉力5.0N,试着画出力的图示.
任务二、合力和分力
举例说明什么是合力?什么是分力? (小组内尽量多举例,讨论汇总)
思考: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分力)作用的同时,还受到合力的作用吗?(你能回答吗?)
2.什么是力的合成?
任务三、实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参阅教材62页,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抓住合力和分力效果相同这一关键)
(提示)1、在这个实验中一个力与两个力等效的标志是什么?
2、看一下两只弹簧秤的示数之和是不是等于一只弹簧秤的读数
实验结论: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任务四. 力的合成的计算1
例题1:力F1=45 N,方向水平向右,力F2=60 N,方向竖直向上.求这两个力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作图法和平行四边形定则两种方法求解;不会的可以参考教材63页)
(拓展)1.如果改变两个力之间的夹角,将两个力之间的夹角改为60‘和120’,则合力分别是多大? 学生作图求解
(小组讨论)2、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思考:3、合力一定大于任何一个分力吗?
任务五. 力的合成的计算2
例题2:如右图所示,两根相同的橡皮绳OA,OB,开始时夹角为00,在O点处打个结,吊一重为50N的物体后,结点O刚好位于圆心O处,今将A,B分别沿圆周向两边移至600位置,欲使结点仍在圆心O处,则此时结点处应挂多重的物体?
(小组讨论)1、根据我们上面的计算,在两个分力大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两个分力的夹角,合力怎样变化?
结论:
任务六. 多个力的合成
思考:前面学习的都是两个力的合成,如果是三个力或者三个以上的力的合成,应该怎样进行处理?
学习反思:
检测案
1.力F1和F2是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它们的合力大小为30N,方向向左,已知F1的大小为40N,关于F2的大小和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2的大小一定是70N
B.F2的大小一定是10N
C.F2的方向一定向右
D.F2的方向可能向左,也可能向右
2.作用在同一点的两个力,大小分别为5N和2N,则它们的合力不可能是()
A.5N B.4N C.2N D.9N
3.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
A.合力大小一定等于两个分力大小之和.
B .合力大小一定大于两个分力大小之和.
C .合力大小可能比两个分力的大小都大,可能都小,也可能比一个分力大,比另一个分力小.
D .合力大小一定大于一个分力的大小,小于另一个分力的大小.21世纪教育
4.两个共点力同向时合力为a ,反向时合力为b ,当两个力垂直时,合力大小为( ) A. 22b a + B.222b a + C. b a + D.2b
a +
5.两个共点力F1、F2的大小一定,夹角θ是变化的,合力为F ,在θ角从OO 逐渐增大到1800的过程中,合力F 的大小变化情况为 ( )
A .从最小逐渐增加到最大;
B .从最大逐渐减小到零;
C .从最大逐渐减小到最小;
D .先增大后减小。
巩固练习:
1.三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F1=5N ,F2=10N ,F3=20N ,则它们的合力( )
A .不会大于35N
B .最小值为5N
C .可能为0
D .可能为20N
2.两个共点力,一个是40N ,另一个等于F ,它们的合力是100N ,则F 的大小可能是( )
A .20N
B .40N
C .80N
D .160N
3.若两个共点力F1、F2的合力为F,则( )
A. 合力F 一定大于任何一个分力
B. 合力F 的大小可能等于F1,也可能等于F2
C. 合力F 有可能小于任何一个分力
D. 合力F 的大小随F1、F2间夹角的增大而减少
4.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为F ,如果它们之间的夹角θ固定不变,而其中一个力增大,则( )
A .合力F 一定增大21世纪教育网
B .合力F 的大小可能不变
C .合力F 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D .当0°<θ<90°时,合力F 一定减小
5.作用在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之间的夹角由0°逐渐增大到180°的过程中,合力的大小将( )
A .逐渐增大
B .逐渐减小
C .先增大后减小
D .先减小后增大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B .一切矢量的合成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C .以两个分力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都是它们的合力
D .与两个分力共点的那一条对角线所表示的力是它们的合力
7.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 N ,F2=2 N 。
现撤去F1保留F2。
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
力为( )
A .10 N ,方向向左
B .6N ,方向向右
C .2 N ,方向向左
D .零 8.两个共点力的合力最大为15N ,最小为5N ,则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 和 ,如果这两个力的夹角是900,则合力的大小为 。
9.如图所示,表示合力F 的大小与两分力夹角θ的关系图线,则这两个分力的大小分
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
10.两个共点力,当它们同方向时合力的大小为7 N ,当它们反方向时合力的大小为1 N
,
问当它们互相垂直时合力的大小是多少牛?
11.如图所示,有五个力F1、F2、F3、F4、F5作用在一点O 上,构成正六边形的两邻边 右
和三条对角线,设F3=30 N ,则这五个力的合力为 。
12.运动员在单杠上处于如下图所示的平衡状态,两只手臂的夹角为60°,已知该运动员体重为600N ,则手臂的支持力约为( )
A .300N
B .2003N
C .400N
D .600N
13
.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作用,下列几组力中,它们的合力不可能为零的是(
)
A .5N 、 7N 、 8 N
B .2N 、 3N 、 5N
C .1N 、 5N 、 10 N
D .1N 、 10N 、 10N
14.一个重为20 N 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当用一个F =5 N 的力竖直向上拉该物体时,如图所示,物体受到的合力为……………………( )
A.15 N
B.25 N
C.20 N
D.0 15.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 1,F 2当它们间的夹角为900时,合力大小为20N ,则当它们间夹角为1200时,合力
的大小为( )
A.40N
B.
C.
D.
16.分别用作图法和计算法求合力。
⑴F1=3N 、F2=4N ,夹角为90º时。
⑵两个等大的互成120º的力。
17.如图所示,在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作用于同一物体上,其中F1=60N ,F2 =F3 =40 N 。
且F2 和F3 均与F1 成θ=60°的夹角,则这三个力的合力的大小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