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中考化学专题题库∶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综合题及详细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51.50 KB
- 文档页数:13
2020-2021中考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综合题汇编含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1.下列实验均来自初中课本,对其中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石墨连接在电路中A.集气瓶内的水面上升约至刻度“1”处B.产生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C.玻璃管内红色粉末变为白色D.灯光亮了A.A B.B C.C D.D【答案】C【解析】A、该实验装置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在实验操作规范的情况下,根据我们已知的空气中氧气含量约占21%,则试验后集气瓶内的水面上升约至刻度“1”处,正确;B、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产生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正确;C、已知氧化铁颜色为红色,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与氧化铁反应后将其还原为铁单质,而铁粉颜色为黑色,错误;D、石墨具有导电性,将石墨连接在电路中,灯光亮了,正确。
故选C。
2.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活性炭:吸附异味B.氯化钠:常见的调味品C.烧碱:改良酸性土壤D.硫酸铜:可用于配农药波尔多液【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一般改良酸性土壤常用熟石灰,即氢氧化钙,烧碱为氢氧化钠,碱性过强,同时因为价格较贵,故不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选C。
3.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下列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B.金属钠和镁的性质不同,是由于钠和镁的原子结构不同C.生铁和钢的性质不同,是由于含碳量不同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不同,是由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不同【答案】D【解析】【详解】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选项A正确;B、金属钠和镁的性质不同,是由于钠和镁的原子结构不同,选项B正确;C、生铁和钢的性质不同,是由于含碳量不同,选项C正确;D、CO和CO2的性质不同,是由于CO2与CO的分子构成不同,选项D不正确;故选D。
2020-2021全国中考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综合中考模拟和真题分类汇总含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1.关于金刚石、石墨和C60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黑色固体B.都具有导电性C.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D.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答案】D【解析】A、金刚石不是黑色固体,错误;B、金刚石不导电,错误;C、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原子构成,但是C60是由分子构成,错误;D、金刚石、石墨和C60都含有碳元素,燃烧后都生成二氧化碳,正确。
故选D。
2.高铁动车与电路连接的是石墨电刷,它没有体现出石墨具有的性质是A.导电性B.还原性C.滑腻感D.稳定性【答案】B【解析】【详解】高铁动车与电路连接的石墨电刷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滑腻感、稳定性,故选B。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不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氧气用于动植物的呼吸B.盐酸用于除铁锈C.木炭用作燃料D.活性炭用于除去水中异味【答案】D【解析】【详解】A、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氧气用于动植物的呼吸,是因为氧气具有氧化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盐酸能和铁锈中的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木炭具有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4.化学上把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A.液氧和氧气B.CO和CO2C.金刚石和石墨D.冰和干冰【答案】C【解析】【分析】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
【详解】A、液氧和氧气是同种物质,不是同素异形体,故A不正确;B、CO和CO2是化合物,不是单质,则不是同素异形体,故B不正确;C、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故C正确;D、冰是固体的水,干冰是固体的二氧化碳,都是化合物,不是同素异形体,故D不正确。
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金刚石石墨和C60】专题解析及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1.下列生活经验中,错误的是A.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所以提倡节能减排B.利用干冰汽化时吸热降温,常用于人工降雨和制造人造云雾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应先检验二氧化碳的含量,防止中毒D.二氧化碳能用作灭火剂,是因为其密度比空气大,且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答案】C【解析】二氧化碳是无毒的,但是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也会使人因缺氧而死,故选C。
2.吸烟有害身体健康,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相结合的有毒气体是A.CO2 B.N2 C.O2 D.CO【答案】D【解析】烟草在燃烧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有害物质,如尼古丁、一氧化碳、烟焦油、尼古丁等,其中一氧化碳有毒,它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体内组织器官严重缺氧而死亡。
故选D。
3.防毒面具的滤毒罐中用来吸附毒气的物质是()A.炭黑B.活性炭C.金刚石D.石墨【答案】B【解析】【分析】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分析、考虑,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详解】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吸附色素和有毒的物质,常常用来吸附有毒的物质。
故活性炭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活性炭的性质,只有掌握了活性炭的性质才能确定活性炭的用途。
4.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C60表示一个C60分子B.H2CO3中C的化合价为+2价C.一氧化碳可冶炼金属,因其具有氧化性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答案】A【解析】【详解】A、C60表示一个C60分子,故A正确;B、H2CO3中C的化合价为+4价,故B不正确;C、一氧化碳可冶炼金属,因其具有还原性,故C不正确;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是因为它们原子排列的方式不同,故D不正确。
故选A。
5.建设美丽盐城。
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 综合题及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1.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浓氨水挥发﹣﹣氨分子不断运动B.干冰升华﹣﹣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C.氢气燃烧生成水﹣﹣分子种类改变D.温度升高时,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汞原子体积变大【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微粒的基本特征:微粒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微粒之间有间隔;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A、浓氨水挥发,是因为氨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解释正确。
故不符合题意;B、干冰升华,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解释正确。
故不符合题意;C、氢气燃烧生成水,是氢分子和氧分子变化成了水分子,分子种类改变,解释正确。
故不符合题意;D、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是因为原子间有间隔,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汞原子体积不变,解释错误。
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B.活性炭吸附色素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D.钢铁生锈【答案】D【解析】【详解】A、“干冰”升华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B、活性炭吸附色素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吸附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将氮气和氧气分别蒸馏出来,只是使得氧气分离出来,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D、钢铁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专题《金刚石石墨和C60》综合检测试卷及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1.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B.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C.物理性质相同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碳原子以不同的排列方式,构成了金刚石、石墨和C60等物质.不正确.B、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正确.C、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物理性质不完全相同,例如通常情况下都是固体,但是颜色不相同.不正确.D、石墨和金刚石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化学变化.不正确.故选B.考点: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点评:碳元素有金钢石、石墨、无定形碳等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由于结构不同,即原子排列不同,彼此间物理性质有差异;但由于是同种元素形成的单质,所以化学性质相似.2.吸烟有害身体健康,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相结合的有毒气体是A.CO2 B.N2 C.O2 D.CO【答案】D【解析】烟草在燃烧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有害物质,如尼古丁、一氧化碳、烟焦油、尼古丁等,其中一氧化碳有毒,它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体内组织器官严重缺氧而死亡。
故选D。
3.下列事实与解释相符的是()A.干冰用作制冷剂——干冰是冰B.酸雨是PH<5.6的雨水——二氧化碳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C.用炭黑墨汁书写的字经久不变色——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D.制糖工业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活性炭和有色物质反应【答案】C【解析】根据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进行解答;B、根据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解答;C、根据碳的化学性质常温下比较稳定进行解答;D、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解答。
解:A、干冰不是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故A错误;B、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故B错误;C、碳的化学性质常温下比较稳定,用炭黑墨汁书写的字经久不变色,故C正确;D、制糖业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
2020-2021中考化学专题题库∶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综合题及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1.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氧化镁B.氧气C.甲烷D.金刚石【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氧化镁是氧化物由氧化镁分子构成,错误;B、氧气是非金属单质,由氧气分子构成,错误;C、甲烷是有机物,由甲烷分子构成,错误;D、金刚石是碳的单质,由碳原子构成,正确。
考点:物质的微观构成2.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遭遇森林火灾,应迅速顺风逃生B.室内用煤炉取暖,应防止煤气中毒C.家中煤气泄露,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D.久未开启的菜窖,不可冒然进入【答案】A【解析】【详解】A、遭遇森林火灾,应向逆风方向逃生,选项不正确,符合题意;B、煤炭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是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冬天室内用煤炉取暖要严防煤气中毒,注意通风顺畅,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煤气泄露时,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降低室内燃气的浓度,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久未开启的菜窖,二氧化碳的浓度比较高,不能供给呼吸,因此不能冒然进入,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煤炭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是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冬天室内用煤炉取暖要严防煤气中毒,注意通风顺畅。
3.下列图示中物质的用途与相应的性质不相符的是()A.金属的导热性B.燃气的可燃性C.氧气的氧化性D.干冰的升华【答案】A【解析】【详解】A、作导线利用了金属的导电性良好,故A不正确;B、可以作燃料是利用了燃气的可燃性,故B正确;C、潜水是利用了氧气能供给呼吸,属于氧气的氧化性,故C正确;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故D正确。
故选A。
4.下列各项比较中,正确的是()A.含碳量:生铁>钢B.硬度:纯铁>生铁C.pH:食盐水>石灰水D.熔点:青铜>纯铜【答案】A【解析】【分析】生铁是含碳量为2%~4.3%的铁合金,钢是含碳量为0.03%~2%的铁合金。
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
【详解】A、生铁是含碳量为2%~4.3%的铁合金,钢是含碳量为0.03%~2%的铁合金,含碳量生铁>钢,故A正确;B、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硬度:纯铁<生铁,故B不正确;C、食盐水显中性,pH等于7,石灰水显碱性,pH大于7,pH:食盐水<石灰水,故C不正确;D、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熔点:青铜<纯铜,故D不正确。
故选A。
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B.活性炭吸附色素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D.钢铁生锈【答案】D【解析】【详解】A、“干冰”升华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B、活性炭吸附色素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吸附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将氮气和氧气分别蒸馏出来,只是使得氧气分离出来,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D、钢铁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6.化学上把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A.液氧和氧气B.CO和CO2C.金刚石和石墨D.冰和干冰【答案】C【解析】【分析】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
【详解】A、液氧和氧气是同种物质,不是同素异形体,故A不正确;B、CO和CO2是化合物,不是单质,则不是同素异形体,故B不正确;C、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故C正确;D、冰是固体的水,干冰是固体的二氧化碳,都是化合物,不是同素异形体,故D不正确。
故选C。
7.空气中含量最多,又可以作为焊接金属的保护气的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一氧化碳【答案】B【解析】【详解】A、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物质,能与空气中多种物质发生反应,不能做保护气,故A不正确;B、氮气在空气中含量较多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常作为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故B正确;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仅占0.03%,题目中该气体在空气中含量较多,故C不正确;D、一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很少,题目中该气体在空气中含量较多,故D不正确。
故选B。
8.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C60表示一个C60分子B.H2CO3中C的化合价为+2价C.一氧化碳可冶炼金属,因其具有氧化性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解析】【详解】A、C60表示一个C60分子,故A正确;B、H2CO3中C的化合价为+4价,故B不正确;C、一氧化碳可冶炼金属,因其具有还原性,故C不正确;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是因为它们原子排列的方式不同,故D不正确。
故选A。
9.下列关于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A.氮气、氩气可以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B.任何物质都能在氧气中燃烧C.煤燃烧排放的SO2、NO2等是产生酸雨的主要成分D.二氧化碳可做大棚温室的气体肥料【答案】B【解析】【详解】A、氮气、氩气均不活泼,可以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选项A正确;B、有些物质不能和氧气反应,例如二氧化碳不能和氧气反应,选项B不正确;C、煤燃烧排放的SO2、NO2等是产生酸雨的主要气体,选项C正确;D、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可作温室的气体肥料,选项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气体的性质和用途、能用作保护气气体应具有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A.氧气与臭氧B.干冰与冰C.银和水银D.水与双氧水【答案】A【解析】A、氧气与臭氧(O3)都是由氧元素形成的不同物质,都是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正确;B、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冰是固态的水,不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是同素异形体,错误;C、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水银和银是不同种元素形成的金属单质,不是同素异形体,错误;D、水和双氧水均是化合物,不是单质,不属于同素异形体,错误。
故选A。
点睛: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同种元素形成,不同单质。
1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叫做同素异形体。
下列各组物质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A.冰和干冰B.CO和CO₂C.镁条和镁粉D.氧气和臭氧【答案】D【解析】A、冰和干冰都是化合物,不是单质,不属于同素异形体,错误;B、CO和CO2都是化合物,不是单质,不属于同素异形体,错误;C、镁条和镁粉是同一种物质,不是同素异形体,错误;D、氧气与臭氧都是由氧元素形成的不同物质,都是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正确。
故选D。
点睛:判断是否互为同素异形体的关键要把握两点:①同种元素形成,②不同单质,这是解决此类题的关键之所在。
12.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金刚石、石墨充分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C.书写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硬度最大的物质【答案】D【解析】A.金刚石、石墨都是碳的单质,充分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B.决定物质性质的是物质的组成和结构,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C.书写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便于长期保存。
D.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石墨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小的物质。
选D13.下列对一些事实的微观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A.A B.B C.C D.D【答案】A【解析】A、金刚石坚硬而石墨质地很软,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错误;B、冬天戴眼镜进入室内,眼镜片出现水雾,是眼镜温度低,分子运动减慢,水蒸气液化,正确;C、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因为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正确;D、刑侦人员牵着警犬寻找犯罪分子下落,因为分子不断运动且同种分子性质相同,正确。
故选A。
14.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中正确的是()A.发现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B.为了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可在煤炉上放一大壶水C.易燃物和易爆物存放时要紧密堆积,减少和氧气的授触面积D.电线着火应立即切断电源,再用水灭火【答案】D【解析】A. 可燃性气体泄漏,不能使用电器,错误;B. 一氧化碳难溶解于水,错误;C. 易燃物和易爆物存放时要注意通风,错误;D. 电线着火应立即切断电源,再用水灭火,正确。
故选D。
15.有关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图示关系正确的是:A.B.C.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生成二氧化碳的量不应该从0点开始;B选项剩余固体的质量不能为0;C选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质量不变;D选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可知,是正确的叙述;故答案选择D考点:碳单质的性质16.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木炭都能与氧化铜发生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产生的气体都有毒B.反应中都有红色固体生成C.反应类型都是置换反应D.反应的生成物不同【答案】B【解析】A、一氧化碳和木炭都能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无毒,A说法不正确;B、木炭、一氧化碳有还原性,能将氧化铜还原为铜.所以,反应现象中都有试管内黑色粉末变成红色.故B正确;C、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所以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置换反应,C说法不正确;D、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生成物相同,D说法不正确;故答案选B.17.二氧化碳虽然只占空气总体积的0.03%,但对动植物的生命活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过程放在X处不合理...的是A.利用太阳能发电B.人和动物的呼吸C.化石燃料的燃烧D.植物的呼吸作用【答案】A【解析】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基本不变,是因为人和动植物的呼吸作用能产生二氧化碳,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也能产生二氧化碳,但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却能消耗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基本不变。
解:从图示中可以看出是产生二氧化碳,我们都知道人和动植物的呼吸能产生二氧化碳,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也能产生二氧化碳,而利用太阳能发电不能产生二氧化碳,只是能量的转化。
故选A。
点睛:虽然人和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等多种途径都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但植物的光合作用却能消耗二氧化碳,所以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