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器上行通信规约(修订版)
- 格式:doc
- 大小:332.50 KB
- 文档页数:24
杭州海兴电器有限公司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集中器上行通讯规约(试行)2008年9月1日发布 2008年9月15日实施海兴电器有限公司发布目录1 概述 (1)2 术语 (2)3 通讯规约 (4)3.1 协议层次描述 (4)3.2 加密压缩帧格式 (4)3.3 应用层(MRAL) (5)3.3.1 帧格式 (5)3.3.2 通讯数据格式 (10)3.4 集中器级联规约 (20)3.4.1 集中器级联方案 (20)3.4.2 级联命令 (21)3.4.3级联传输控制 (22)3.4.4集中器抄读配变终端日冻结电量 (23)3.5 集中器实时召测命令 (24)3.6 取消集中器召测命令 (26)3.7 集中器对表拉合闸控制 (26)3.8 集中器抄收日常综合数据 (28)3.9 集中器抄收重点户整点数据 (28)3.10 抄收测量点其他数据 (33)3.11 集中器增加、修改、删除表号 (34)3.12 集中器抄收电表表号 (38)3.13 集中器校时 (38)3.13.1 写对象参数命令对时 (38)3.13.2 实时写对象参数命令校时 (39)4 附录 (40)4.1 数据项编码与格式 (40)4.1.1 集中器参数 (40)4.1.2 测量点参数 (44)4.1.3 测量点数据 (45)4.1.4 前置机参数 (55)4.2 告警编码 (56)4.3 错误编码 (57)4.4 异常告警参数配置 (57)1概述本规约规定了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集中器与前置机、厂商分析程序、应用服务器的通讯以及集中器之间级联通讯的通讯规约。
本规约参考了DL-535-96《电力负荷控制系统数据传输规约》,DL/T 645-199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广东电网公司《大客户电力负荷管理系统通讯规约(第二版)》。
低压电力用户所需采集的数据具有测量点数目多、时间跨度长、数据项相对较少的特点。
为了提高这类数据通信的效率,特别是新出现的GPRS、CDMA等方式,特制定了本通讯规约。
修订历史记录电科院国网集中器载波模块通信遵循《Q/GDW376.2-200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第二部分:集中器本地通信模块接口协议》,所支持内容为其子集。
一. 通信帧格式及协议说明1.1 通信帧格式如图1固定报文头控制域用户数据区帧校验和图11.2 通信格式说明◆长度L:2个字节。
645.控制域C:载波模块只对传输方向位DIR判别,其他不判断。
645.信息域R:下行报文载波模块只对通信模块标识和中继级别判别,其他不判断;通信标识根据应用功能码(AFN)判断为0或1,中继级别必须为0。
上行报文支持中继级别和实测相线标识,上行报文信息域如图2所示。
◆地址域A:本协议不支持中继地址,无中继地址域。
通信模块标识为1时,需包含源地址和目的地址。
通信标识为0时,不包含源地址和目的地址。
源地址主要用于区分不同台区,防止台区串扰,源地址建议采用集中器地址,源地址不能为0。
三. 项目功能说明3.1 转发命令(AFN=02H)支持DL645-1997和DL645-2007协议转发。
该命令支持对所有645报文转发,如抄表命令、表号注册、广播校时等。
3.1.1 表号注册为了实现表号注册功能,对645协议做了扩充。
广播召读表地址请求帧功能:请求召读集中器所带所有表的表地址。
控制码:C=0EH地址域:99…99H数据长度:L=00H帧格式:从站正常应答帧功能:正确执行命令的设备应答,返回表计地址码控制码:C=8EH地址域:A0…A5(设备当前地址码)数据长度:L=06H数据域:A0…A5(所带表地址码)帧格式:对于地址域,若为采集器,则为采集器所带的表地址(同数据域的表地址);若为载波表,则为载波表地址。
3.2 厂家代码和版本信息(AFN=03H)返回9个字节,见Q/GDW 376.2之5.5.4.2.2.1。
3.3 设置载波主节点地址(AFN=05H F1)设置内容对模块无效,只是兼容集中器厂家的冗余项,模块始终返回确认。
广东电网的集中器主要有以下功能:1.集中器登录,登录退出,心跳集中器上电之后,发送登录帧登录主站。
主站正常响应之后,建立连接。
也可以集中器发送登录退出帧到主站,断开连接。
集中器一段时间就向主站发送心跳帧,判断通讯时候正常。
如果异常,进入集中器从新发送登录帧登录主站。
2.集中器参数设置其中包括主站地址,连接方式以太网还是GPRS/CDMA等,主站ip及端口号,通讯类型,权限,密码,定时任务起始时间以及间隔。
根据集中器连接方式可以判断是主集中器还是从集中器。
设置主集中器下边的从集中器地址。
设置重点用户数据上传时间,日冻结数据上传时间。
以及月末冻结数据抄读时间以及上报时间。
集中器上电之后,读取这些参数,开始工作。
设置告警使能控制字,使集中器主动上报告警信息。
3.增加,删除修改电能表信息增加或批量增加电能表信息到集中器中,包括电表类型:总表/用户表通讯方式:485方式/载波通讯表/其他电表类型:单相电子表/机械表/简易多功能表/多功能总表。
以及载波电能表的4级路由信息,以及485电能表对应得采集器地址。
不存在ff填写。
相位,拉合闸信息,线路,表箱等信息。
也可以删除上述已经存在的电表信息。
4.定时抄表其中包括重点用户的小时数据,以及日冻结数据,和月末冻结数据。
定时任务,在指定时间和时间间隔,集中器会抄读这些日常综合数据和重点用户整点数据。
这些数据在指定时间会主动上报到主站,或者主站主动来抄读这些冻结数据。
5.实时召测主站可以实时抄读一块(多块)电能表的一个或者一组数据项。
并可取消招测。
集中器在一定时间内将抄读信息发送到主站。
从集中器下的电表可以通过,主集中器到从集中器之间级联485,被主站实时招测。
6.集中器校时2种方式:一种不考虑网络延时,写对象参数命令校时。
可以只对集中器校时,也可以先对集中器校时,集中器再对电表校时。
另一种要考虑网络延时,实时写对象参数命令校时。
计算得到主站与集中器的时间误差等于实际测得误差减去在网络中延时的1/2 。
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集中器上行通信规约(修订版)湖北省电力公司市场营销部二零零七年二月1 适用范围本规约定义低压集中抄表系统中主站和集中器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帧结构及传输规则。
适用于主站对集中器执行主从问答方式以及集中器主动上传的通信方式。
相关具体技术要求参见湖北省电力公司《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技术条件》2 规约结构本规约采用三层参考模型通信:应用层、链路层和物理层。
2.1 物理层采用多种通信方式,包括:GPRS、CDMA、PSTN、Ethernet、RS232。
2.2 链路层链路层位于三层参考模型的中间层。
它将物理层提供的可能出错的物理连接改造成逻辑上无差错的数据链路,并对应用层的原始数据进行数据封装。
链路层提供无差错的数据单元传输。
主要功能:(1)对面向连接的数据通路连接的建立、维持和释放管理。
(2)构成数据链路数据单元(帧),并实现对帧定界、同步、收发顺序的控制。
(3)传输过程中的流量控制(Flow Control),差错检测(Error Detection)和差错控制(Error control)等方面。
2.3 应用层利用数据链路层的信息传递功能,在主站和集中器之间发送、接收各种数据信息。
3系统运行模式3.1 前置机运行模式前置机设备拥有独立的IP地址资源并与所管理的集中器做到IP可达。
前置机默认连接TCP端口号为8001,正常工作在TCP模式下。
前置机采用定时和手动两种方式对集中器进行数据采集,手动方式可随时进行设备巡检和数据抄收。
3.2 集中器运行模式集中器运行模式包含2种:集中器拥有独立静态IP地址(VPN方式:SIM卡直接绑定静态IP地址),即集中器是服务器模式。
集中器具备动态获得IP地址能力(即采用TCP心跳模式,公网模式),即集中器为客户端模式。
约定:集中器默认通信在TCP模式下。
TCP通信端口为8101。
集中器可定时采集电表数据并保存在集中器内。
集中器所有运行参数可远程进行设置和管理。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低压集中抄表系统主站上行通信规约目录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4 居民集抄系统结构 (2)5 通讯规约 (3)5.1协议层次描述 (3)5.2应用层(FAAL) (3)5.3通讯接口层 (18)6 附录 (18)6.1数据项编码与格式 (18)6.2错误编码..............................................................................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任务描述 (34)6.4告警编码 (35)6.5异常告警的默认参数配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低压集中抄表系统主站和集中器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帧格式、数据编码及传输规则。
本规范适用于点对点、一点对多点的通信方式,适用于主站对集中器执行主从问答方式以及集中器主动上传方式的通信。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18657.1-2002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篇传输帧格式GB/T18657.2-2002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2篇链路传输规则GB/T18657.3-2002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3篇应用数据的一般结构GB/T 19897.1-2005 自动抄表系统低层通讯协议直接本地数据交换GB/T 19897.3-2005 自动抄表系统低层通讯协议面向连接的异步数据交换的物理层服务进程GB/T 19897.4-2005 自动抄表系统低层通讯协议基于HDLC协议的数据链路层DL-535-1996 电力负荷控制系统数据传输规约DL/T 698.2-2008 主站技术规范DL/T 698.3-2008 电能信息采集终端技术规范DL/T614-1997 多功能电能表DL/T645-2007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用电现场服务与管理系统通讯规约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用电现场服务与管理系统通讯补充规约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故障指示器集中器--- 主站通信协议本协议在IEC60870-5-101:2002规约的基础进行了扩展,为开发人员、设计人员提供规范和指导一、一般规则本通讯协议采用两种帧长格式:固定帧长和可变帧长。
1.固定帧长格式作用:地址域A:2个字节,选址范围为0001H~FFFFH(65535个),其中FFFFH为广播地址,0000H为无效地址。
地址低字节在前,高字节在后。
帧校验和CS:1个字节,是控制域C、地址域A的字节的八位位组算术和,不考虑溢出位,即: CS=(C+A)MOD 256控制域C:报文方向位(DIR)DIR=0:表示下行报文,即报文从主站发往配电终端DIR=1:表示上行报文,即报文从配电终端发往主站启动标志位(PRM)PRM=0:表示此帧报文来自从动站PRM=1:表示此帧报文来自启动站帧计数位(FCB)当帧计数位FCV=1时,FCB表示每个站连续的发送/确认或者请求/响应服务的变化位。
FCB位用来防止信息传输的丢失和重复。
启动站向同一从动站传输新的发送/确认或请求/响应传输服务时,将FCB取反值。
启动站保存每一个从动站FCB值,若超时未收到从动站的报文,或接收出现差错,则启动站不改变FCB的状态,重复原来的发送/确认或者请求/响应服务。
复位命令中的FCB=0,从动站接收复位命令后将FCB置“0”。
帧计数有效位(FCV)FCV=1:表示FCB有效FCV=0:表示FCB无效数据流控制位(DFC)DFC=1:表示从动站不能接收后续报文DFC=0:表示从动站可以接收后续报文2.可变帧长帧格式作用:用作信息报文、控制命令,即用作主站与终端之间的信息交换。
报文长度L(1.2):从控制域到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结束的字节总长度,第2个报文长度L 与第一个报文长度L相同。
L的范围:0~255控制域C、地址域A: 参见固定帧长格式说明帧校验和CS:1个字节,是控制域C、地址域A、应用服务数据单元ASDU的字节的八位位组算术和,不考虑溢出位,即:CS=(C+A+ ASDU)MOD 256应用服务数据单元ASDU: 详见各过程中的ASDU定义二、链路建立过程注:此链路建立过程要求故障指示器集中器有固定IP。
充电桩终端与主站通信规约扩展参数设置与查询命令Fn定义一类数据Fn定义数据转发命令Fn定义请求3类数据(事件AFN=0EH)1、F201结算电价2、F202 黑名单黑名单设置下行帧格式:3、一类数据F202 终端保存的最后一条黑名单记录4、一类数据F203充电卡的黑白状态下行:上行:5、数据转发F200结算设备通过终端向主站查询充电卡的结算信息当结算设备发现充电卡处于未结算状态时,结算设备通过终端向主站查询充电卡的结算状态,终端收到主站的应答后,通过无线模块发送给结算设备。
如结算设备在45秒内未收到应答帧,重发请求。
推荐重发3次。
终端收到的主站应答帧格式:主站未查询到有效记录时,结算标志置为1,卡号为请求卡号,其余信息填充0。
6、数据转发F201结算设备通过终端向主站发送充电卡的结算信息充电结束后,结算设备通过终端向主站发送充电卡的结算信息,终端收到主站的应答后,通过无线模块发送给结算设备。
如结算设备在45秒内未收到应答帧,重发请求。
推荐重发3次。
重发3次仍未正确应答10分钟后在重发。
终端向主站发送帧格式:终端收到的主站应答帧格式:主站未能正常发送结算信息给后台时,应答帧中状态字节置为1。
2010.12.13 查询未结算信息时增加流水交易号。
2010.12.17 7、充电桩设备故障报警记录68,8e,00,8e,00,68,c4,99,02,61,ea,00,0e,61,00,00,01,00,3e,02,3d,3e,3c,11,66,45,22,06,05,f7,20,92,87,11,11,10,00,10,00,00,00,6c,16,ERC60:充电桩设备故障报警记录充电桩设备故障报警记录的数据格式见表:——故障报警类型每一位状态定义:BIT0:A口电压告警(1为告警,0为正常) BIT1:A口空开状态(1为合、0为分)BIT2:A口充电状态(1为开始,0为停止) BIT3:A口电表通讯异常(1为异常、0为正常)BIT4:B口电压告警(1为告警,0为正常) BIT5:B口空开状态(1为合、0为分)BIT6:B口充电状态(1为开始,0为停止) BIT7:B口电表通讯异常(1为异常、0为正常)BIT8:A口接头断停止充电(1为触发,0未触发) BIT9:A口过欠压停止充电(1为触发、0未触发)BIT10:A口过负荷停止充电(1为触发,0未触发) BIT11:结算设备与充电装通讯异常(1为异常、0为正常)、BIT12:B口接头断停止充电(1为触发,0未触发) BIT13:B口过欠压停止充电(1为触发,0未触发)BIT14:B口过负荷停止充电(1为触发,0未触发)BIT15-BIT31为以后预留默认为0;8、请求2类数据(AFN=0D)请求2类数据命令Fn定义9、一类数据F204充电桩的时钟及当前执行电价。
JZQ-V2.0集中器使用说明书宁波市精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JZQ-V2.0集中器使用说明书宁波市精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欢迎代理商加盟-- 免费服务热线:4008-574-886地址:中国浙江宁波江北区科技园区林沐路168号电话:86-574-83021038传真:86-574-87561188邮编:315032邮件:jc@1.产品简介1.1 概述集中器JZQ-V2.0是宁波市精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基于GPRS通讯网络设计,针对自动抄表、工业监控、电力系统自动化、市政公用事业管理等数据通信的应用而开发的,提供透明数据传输或固定规约格式的数据传输通道。
集中器JZQ-V2.0具有上行GPRS无线通讯和一路RS485通讯,一路下行RS485。
根据后台管理系统指令通过采集器CJQ-V2.0读取M_Bus仪表的实时数据,根据需要对M_Bus仪表实行远程监控和管理。
特别适用于自动抄表行业,由居民小区用户组成区域专用数据网络,方便自来水公司和小区物业对用户进行计量管理。
1.2 功能方框图集中器JZQ-V2.0功能方框图见图一。
图一集中器JZQ-V2.0功能方框图本设备通过GPRS无线网络和远程计算机进行数据交互,平时处于待机模式,由远程计算机发起连接,通过下行采集器CJQ-V2.0对远程水表数据抄收、监控和阀门控制。
集中器也能可以通过手持PDA抄收数据,再将手持PDA数据导入后台系统。
2. 外观结构与电参数2.1 集中器JZQ-V2.0的外观结构见图二:图二集中器JZQ-V2.0外观2.2接线端:集中器JZQ-V2.0接线见表一。
表一集中器JZQ-V2.0接线SIM端口:装入SIM卡。
GPRS接口:连接GPRS天线,与主站建立无线通讯。
2.2 电参数和工作环境要求:供电; DC15V功耗:1W正常工作环境温度:-10︒C~+50︒C;相对湿度:5%~75%(最大绝对湿度28g/m3、无凝露现象);大气压力:86Kpa ~ 106Kpa。
集中器上行通信故障分析及处理作者:余波来源:《山东工业技术》2019年第01期摘要:随着集抄系统建设规模和覆盖率的提高,对集抄系统在线率与实抄率的要求也更高了,集中器上行通信故障是导致集抄系统在线率与实抄率降低的重要原因。
本文通过对集中器上行通信故障的分析与研究,有针对的提出了处理方法。
关键词:集中器;上行通信;故障分析;处理DOI:10.16640/ki.37-1222/t.2019.01.1300 前言集中器作为远程集抄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在远程集抄系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主站与智能电表之间联系的纽带。
其下行通信利用电力载波和RS-485通信技术对各智能电表的数据进行集中采集、存储和管理,上行通信则通过电话线、GPRS通道将智能电表的数据传输到主站。
在上行通信故障中,由于各种原因使集中器不能通过GPRS/CDMA登录主站或与主站通信失败(集中器离线),造成主站不能下发档案、集中器数据无法上传至主站,一台装置离线会造成整个台区的电表抄录失败,严重影响低压集抄的在线率与抄收率。
因此,集中器上行通信故障是集抄运行维护工作中优先、重点处理的故障。
集中器上行通信的故障及处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移动通信网络或网络信号故障(1)GPRS远程无线数传是依靠成熟的GPRS/GSM网络,在网络覆盖区域内可以快速组建数据通讯,实现实时远程数据传输。
移动通信网络无法覆盖到集中器安装的小区、地下室、低压房、电管井及有屏蔽或信号干扰时,集中器就会出现没信号的样子或者信号很弱的样子,无法上线。
这种情况应先咨询移动通信运营公司(移动、联通、电信)查明原因再进一步解决问题。
如有必要可以将集中器移到有信号或信号较强的地方安装或将集中器通信天线加长至有信号或信号强的地方。
(2)移动通信网络在调试、优化、保养的过程中也有可能造成信号不稳定,一般网络恢复正常,网络信号都会恢复正常。
(3)天线松,接触不好,会造成集中器无信号或信号弱。
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集中器上行通信规约(修订版)省电力公司市场营销部二零零七年二月1 适用围本规约定义低压集中抄表系统中主站和集中器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帧结构及传输规则。
适用于主站对集中器执行主从问答方式以及集中器主动上传的通信方式。
相关具体技术要求参见省电力公司《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技术条件》2 规约结构本规约采用三层参考模型通信:应用层、链路层和物理层。
2.1 物理层采用多种通信方式,包括:GPRS、CDMA、PSTN、Ethernet、RS232。
2.2 链路层链路层位于三层参考模型的中间层。
它将物理层提供的可能出错的物理连接改造成逻辑上无差错的数据链路,并对应用层的原始数据进行数据封装。
链路层提供无差错的数据单元传输。
主要功能:(1)对面向连接的数据通路连接的建立、维持和释放管理。
(2)构成数据链路数据单元(帧),并实现对帧定界、同步、收发顺序的控制。
(3)传输过程中的流量控制(Flow Control),差错检测(Error Detection)和差错控制(Error control)等方面。
2.3 应用层利用数据链路层的信息传递功能,在主站和集中器之间发送、接收各种数据信息。
3系统运行模式3.1 前置机运行模式前置机设备拥有独立的IP地址资源并与所管理的集中器做到IP可达。
前置机默认连接TCP端口号为8001,正常工作在TCP模式下。
前置机采用定时和手动两种方式对集中器进行数据采集,手动方式可随时进行设备巡检和数据抄收。
3.2 集中器运行模式集中器运行模式包含2种:集中器拥有独立静态IP地址(VPN方式:SIM卡直接绑定静态IP地址),即集中器是服务器模式。
集中器具备动态获得IP地址能力(即采用TCP心跳模式,公网模式),即集中器为客户端模式。
约定:集中器默认通信在TCP模式下。
TCP通信端口为8101。
集中器可定时采集电表数据并保存在集中器。
集中器所有运行参数可远程进行设置和管理。
对于集中器不同的运行模式,对应的上行信道通信参数含义不同。
4帧结构4.1参考模型基于GB/T18657.3—2002规定的三层参考模型“增强性能体系结构”。
4.2传输顺序帧的信息传输顺序按照自顶向下的正常顺序,具体每个信息的字节传递顺序参见附录2说明。
4.3帧格式4.3.1 帧分类本规约采用2种基本的异步式传输帧格式,实现基本的功能及用途。
固定帧长帧用于集中器向主站回答的确认或否认报文,或主站向集中器回答的确认或否认报文。
可变帧长帧用于主站向集中器传输数据报文,或集中器向主站传输数据报文。
4.3.2 帧格式定义固定帧长帧格式:可变帧长帧格式:4.3.3 校验规则1.线路空闲状态为二进制1。
2.帧的字符之间无线路空闲间隔;两帧之间的线路空闲间隔最少需33位。
3.如按5.检出了差错,两帧之间的线路空闲间隔最少需33位。
4.帧校验为CRC-16。
5.接收方校验:①对于每个字符:校验起动位、停止位、无校验位。
对于串行通讯速度约定为9600bps②对于每帧:➢检验帧的固定报文头中的开头和结束所规定的字符以及规约标识位;➢识别2个长度L;➢每帧接收的字符数为用户数据长度L1+7;➢帧校验和;➢结束字符;➢校验出一个差错时,校验按3.的线路空闲间隔;若这些校验有一个失败,舍弃此帧;若无差错,则此帧数据有效。
4.4 链路层4.4.1 长度L长度L包括规约标识和用户数据长度,由2字节组成:用户数据长度L1:由D0-D13组成,采用BIN编码,是控制域、地址域、链路用户数据(应用层)的字节总数。
➢采用GPRS数据通信,长度L1不大于512个字节;➢采用Ethernet通信,长度L1不大于512个字节。
➢采用PSTN通信,长度L1不大于200个字节。
4.4.2 控制域控制域表示报文传输方向和所提供的传输服务类型的信息,占用1个字节, 定义如下:传输方向位DIR=1,表示此帧报文是由集中器发出的上行报文。
启动标志位PRM:PRM=1,表示此帧报文来自启动站。
PRM=0,表示此帧报文来自从动站。
控制域定义4.4.3 集中器逻辑地址集中器逻辑地址在通讯时用来唯一识别一个通讯的最终发起端和接收端。
包括地市、区县码和集中器地址码两部分。
地市、区县码,表示集中器所属的地市和区县供电公司。
集中器地址码最大为FFFEH ,FFFFH 为广播地址,0000H 为系统保留。
集中器逻辑地址传输时按照A1 A2 B1 B2次序传输。
4.4.4 CRC 校验从帧起始符开始到CRC 校验码之前,进行标准的CRC-16校验,校验结果为2个字节。
CRC-16校验算法为121516+++X X X ,函数见附录。
4.5 应用层定义 4.5.1 应用层格式链路用户数据格式定义见图:4.5.2 类型标识一个链路用户数据单元中的信息体都有相同的结构和类型,也就是一帧数据只会有一个类型标识,他们由类型标识域确定, 占用2个字节。
如果链路用户数据中类型标识未被定义,将舍弃那些接收到的数据单元,以否定认可来回答。
4.5.3 帧序列域帧序列域为2字节,用于描述帧之间的传输序列的变化规则,由于受报文长度限制,数据无法在一帧传输,需要分成多帧传输。
定义如下:4.5.3.1 首帧标志FIRFIR:置“1”,报文的第1帧;FIN:置“1”,报文的最后1帧;FIR、FIN组合状态所表示的含义见表4.5.3.2 启动帧序号1帧报文,帧序号从0 ~16383循环加1递增,重发帧则不加1。
响应帧序号RSEQ以相应启动报文中的PSEQ作为第一个响应帧序号,多帧响应时,帧序号在RSEQ的基础上依次加1,数值围为0 ~16383个。
4.5.3.3 帧序号改变规则启动站发送报文后,当规定的时间没有收到响应,或者收到从动站的否认报文,或者收到的响应帧校验出错,启动站应重发上一帧,重发帧的启动帧序号PSEQ不变。
(重发次数最多3次)。
从动站在开始响应第二个请求之前,必须完成前一个请求处理。
从动站不能同时处理多个请求。
4.5.4信息体长度信息体长度单元占1个字节,它定义了后续单个信息体的字节长度。
参见信息体格式章节。
4.5.5信息体个数信息体个数单元占1个字节,它定义了后续信息体的个数。
围:0-255,即最多可以传输255个信息体。
4.5.6 操作对象类型操作对象单元占1字节,说明操作的实际对象,包括集中器与电表,00H表示对集中器操作,01H表示对电表操作。
操作对象与操作对象地址类型对应,确定实际的操作对象。
4.5.7 操作对象地址操作对象地址容为6字节BCD码,与电表地址对应,FFFFFFFFFFFFH表示全部电表。
0H表示对集中器参数操作。
4.5.8 数据域数据域是可变的,根据类型标识不同而不同,详细格式参照信息体类型列表。
信息体由一个信息体时标(如果出现的话)、一组信息元素以组成。
时标:如返回历史数据或者实时数据时,每个信息体前6个字节属于信息体时标。
4.5.9 集中器密码集中器密码为6字节ASCII码,集中器密码只对部分下行帧类型有效,包括下行控制域为写参数类、系统动作类等。
所有集中器上行数据帧不带集中器密码。
5类型标识类型标识值域定义如下:5.1 通用功能类5.3实现。
5.55.6 电表数据类息体。
电表数据类表明集中器对于各种表型存储的数据集合,集中器存储电表数据类包含日末数据、例日数据、整点数据。
注:对于非分时表型以抄表日的冻结数据或抄读的实时数据转存作为例日数据5.7 实时数据类对于抄实时数据,类型标识参见《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技术条件》附录,另外增加B61F(读电压块)、B62F(电流块)、B63F(瞬时有功功率块)、B65F(功率因数块),9FFF(总表数据块集合),集中器或采集器收到这些自定义命令后,自动将这些集合命令分解成DL/T645规约命令,并依次发送给目标电表,并将电表返回的数据按顺序打包,返回给主站系统,这样可以节省上行通讯的次数。
自定义数据项标识分解说明如下表:6.1 时钟类6.200h。
6.3 表码类A6.316.46.416.5 总表码块类A6.51定不管集中器保存的总表采集数据项是否选择,集中器总是送固定格式的总表数据块给主站,主站根据采集项进行取舍。
6.6 电压类6.7 电压块类6.86.96.106.116.126.13 功率块类6.146.15 工作方式类6.16 集中器管理电表数量类6.176.18 公共时段类6.196.206.216.22 心跳设置类6.236.246.256.266.276.286.29附录1:CRC-16函数输入参数bytDir:校验方向,=0表示加校验,=1表示校验检查abytCommOrder:需要加校验或校验检查的命令nStartPos:校验开始位置nCheckLen:需要校验的字节长度返回参数若bytDir=0,则返回无效若bytDir=1,则校验正确返回0,否则返回1uint8 CRCCheck(uint8 bytDir, uint8 *abytCommOrder , uint16 nStartPos, uint16 nCheckLen) {static int16 MSBInfo ;static uint16 wCrcData;static uint16 nIndexI,nIndexJ;wCrcData=0xffff;for(nIndexI = nStartPos; nIndexI < (nCheckLen+nStartPos); nIndexI ++){wCrcData = wCrcData ^ abytCommOrder[nIndexI];for(nIndexJ = 0; nIndexJ < 8; nIndexJ ++){MSBInfo = wCrcData & 0x0001;wCrcData = wCrcData >> 1;if(MSBInfo != 0 ){wCrcData = wCrcData ^ 0xa001;}}}if (bytDir== 0){abytCommOrder[i ] = wCrcData % 0x100;abytCommOrder[i + 1] = wCrcData / 0x100;abytCommOrder[i + 2] = 0x16;return(0);}if (abytCommOrder[i ] != (wCrcData % 0x100)) return (1);if (abytCommOrder[i + 1] != (wCrcData / 0x100)) return(1);return(0);}附录2:信息传递顺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