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一模 语文试卷(附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362.55 KB
- 文档页数:14
虹口区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教学质量监控测试高三语文试卷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
(17分)艺术世界的空筐结构(节选)①艺术世界之所以具有永久的魅力,原因之一,就在于它象纯粹数学一样,具有“空筐”结构的性质。
②大家知道,数学是2+3=5这样一门抽象的科学。
例如:“两头牛加三头牛等于五头牛”,“两棵树加三棵树等于五棵树”。
人类第一个伟大的数学家正是从这类具体的事实概括出了这样一个达四海亘古今、囊括宇宙万物的伟大的抽象公式:2+3=5。
它好比是说:“两只空筐加三只空筐等于五只空筐。
”筐子的“空”,是为了能随意装进天地间万物。
如果只能装一样东西,倒不出来,那数学的用处就极有限了。
③有趣的是,艺术魅力的源泉之一,也在于它向我们提供了一种“空筐”,其中尤以音乐最为典型。
就是说在一切艺术中,当推音乐“空筐”最“空”,最具有弹性。
如果说,牛顿和爱因斯坦的成就之一,在于他们分别提供了两个伟大的“空筐”:F=ma和E=mc2,那末,贝多芬的成就却在于他向人类文化宝库提供了好几个雄视百代、卓然独立于千古的音乐“空筐”:《英雄》《命运》《田园》和《第九》这四部交响曲。
这些“筐”竟是如此的“空”,它们要求乐队指挥、演奏家和广大听众把各自的内外阅历统统放进去。
因此,有海菲茨的贝多芬,也有梅纽因和小泽征尔的贝多芬,同时还有张三、李四的贝多芬。
④20岁欣赏《命运交响曲》,同40岁重聆这部作品时的感受是很不同的——如果你在这20年间,饱受事变,经历了坎坷人生的话——之所以有这种效果,正是因为音乐艺术具有“空筐”性质。
这种性质的音乐心理学基础,便是自由联想。
所谓“空筐”,正是艺术家为万千观众提供的发挥想象力的空间。
爱因斯坦一再强调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这不仅是指理论物理学和数学研究而言,而且也是人们欣赏艺术作品时最重要的素质。
可以说“空筐”是为想象力而设置的,“空筐”要求万千听众用自己的想象力去进行再创作。
虹口区201 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教学质量监控测试高三语文试卷2016.12一积累应用10分1.默写填空。
(5分)(1)_________________,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_________________,千营共一呼。
(卢纶《塞下曲》)(3)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_________________。
(张养浩《[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4)王先生买了一套房子,朋友向他祝贺,他却引用了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名句来表达自己的惭愧心情。
他引用的名句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很多市民往往认为市级大医院的医疗水平一定比其他医院高,其实韩愈在《师说》中就说过“____ ___________”,有些二级医院在某些病症上的医疗水平远远超过大医院。
2.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填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5分)(1)李白好饮酒,对酒放歌,常成名句,如“________________”。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B.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C.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D.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有些同学总想在学习上走捷径,却不知孔子早就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B.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C.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D.君子上达,小人下达(3)如果杜甫给李白写信,那么信中用的称谓应该是:A.自称甫,称对方白B.自称甫,称对方太白C.自称子美,称对方白D.自称子美,称对方太白(4)皇皇古柏道,每一段时光总会有不同的人经过,__________,如今都已化作云烟,只有古柏还依然屹立,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和守护者。
A.或英雄豪杰,或仁人志士B.或芸芸众生,或匹夫匹妇C.或骚人墨客,或一介书生D.或仕宦商贾,或贩夫走卒(5)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___________,我们可以“看云识天气”,即根据云的形状来判断天气。
参考答案(一)(17分)1、(2分)珍贵文物大量流失海外。
2.D3、(3分)D解析:“东方文明源自西方”的说法并不是在提出丝绸之路之后,根据原文内容,欧洲学术界之所以提出丝绸之路,就是为了指明东方文明源于西方。
4、(3分)推翻了欧洲学术界对东方文明的歪曲认识,明确了以中国为主体的东亚文明,是早已独立形成生态环境。
5、(4分)运输成本降低,铁路覆盖面积扩大;资源与市场得以串联。
(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4分)6、(5分)要点:发展旅游业,推广农特产品,资源共享。
(二)(20分)7、(2分)黄公望用一生完成了《富春山居图》,《富春山居图》也成就了黄公望的人生;这样的画也寄寓了人的成长、成熟过程,寄托着人的生存体悟和生命情怀。
8、修辞(比拟,比喻),语法(整散),写法(描写,虚实)9.D F (A错在浓墨重彩处第6节,画作却从清淡的村庄开始;B画卷内容是想象的,而非画家本人成长经历;C不是宁静淡泊之感;E元代画作部署表现这个精神,本画卷表现了这个精神)10.(2分)承接上文,由画作写到画家,引出了下文对画道的深刻概括;黄公望的人生经历成就了《富春山居图》的艺术魅力;伟大的艺术作品往往沉淀着创作者深厚的生命体认。
11、(3分)运用对比手法,用秦淮八艳的“柔弱无骨”“媚眼”“依附”的“小品画”,突出黄公望的“大气”。
12、《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1黄公望历时数年创作而成的山水画。
这幅近七米的长卷1,以富春江一带的山水1为蓝本,描摹景色的同时,融入了画家对人生的理解1。
它是元代文人山水画的典型代表,为后人所1推崇。
(不超过100字)(三)13.(1)宛在水中坻(2)吾尝跂而望矣(3)香雾云鬟湿(4)间关莺语花底滑(5)侵晓窥檐语(6)则孤陋而寡闻(7)猛志固常在(8)假作真时真亦假14.(1分)秋雨连绵不止,遍地是水,人被困室内,贬所气候环境恶劣。
15.(3分)D(反衬作者重阳纵饮,忘怀得失的胸襟。
)16.(4分)比喻、夸张,用典、设问,等手法,身处险境不向命运屈服;此句巧用晋诗人谢瞻、谢灵运戏马台赋诗为乐的典故(1分),言说自己重阳节不但照例饮酒赏菊,还要骑马射箭,吟诗填词,其气概直追古时风流人物(1分)。
2015年虹口区初三语文一模参考答案—、文言文(39分)(一)(15 分)1.静影沉璧2.沉舟侧畔千帆过3.留取丹心照汗青4.半匹红绡一丈绫5.蒙络摇缀(二)(4 分)6.D7.(清净隐逸超脱)高远的境界(三)(8分)8.欧阳修柳宗元(韩愈)9.(1)滁人游玩(2)众宾换了(3)太守醉酒10. B (3分)(四)(12分)11.(1) C (2) A12.听说这件事的人都敬佩慨叹,认为他(吕蒙正)比唐朝宰相李靖还要贤能。
13.朝士献镜求知14.寡好而不为物累二、现代文(40分)(一)(20分)15.刻苦、勤奋16.学习是永无止境的(1)世界是发展的,知识也是不断发展更新的。
(2)世界是互相联系的,任何门类的知识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
(世界是充满矛盾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常常是错综复杂的扣一分)(3)未知世界的无限性和个人认知能力的有限性之间是存在矛盾的,人类在解决矛盾中获得新知。
17. C18.(1)论证学无止境的原因(为什么)(2)探讨解决的方法(措施、手段)(怎么办)19.面对无垠的未知,我们要勤奋学习刻苦读书。
(二)(20分)20.襟21.(1)父亲故意把我带到门外,希望我去跟别人玩耍。
(2)父亲给我买了足球,希望我走出家门去找人玩。
22.(1)材料是写出父亲为改变我想尽了办法煞费苦心;(2)为我的转变与认识做铺垫。
23.(1)不应该删去,议论的内容表现我理解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从中获得了新的认识,明确中心。
(2)应该删去,议论的内容与前后文的故事不符,删去后使前后文的内容衔接紧凑自然。
24.D三、综合运用(11分)25.婚宴庆典葬礼开张等26.字数相等句法一致词义相关平仄相对词性相同27.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冠重文物,诗酒足风流官路生归兴,家林想旧游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虹口区2015年语文学科高考练习题2015.4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注意,不能错位。
3.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6分)(一)①丝路学是一门20世纪才问世的新学问,它来自丝绸之路这一历史性的文化概念的提出,并且最终得到了国际社会与学术界人士的共同认可。
②1868年,德国人李希霍芬对中国地貌和地理进行了规模宏大的综合考察。
他从亲身的考察和得到的历史资料中发现,古代在中国的北方曾经有过一条称得上是丝绸之路的横贯亚洲大陆的交通大动脉,由此在沿途留下了许多足以令后世赞叹的遗迹和文物。
③李希霍芬的偶然发现,在以后半个世纪中竟演变成一场对中国历史遗迹和珍贵文物的浩劫..。
数以万计的堪称国宝的珍贵文物,从此流失海外。
与此同时,丝绸之路经过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宗教学等多学科的考察和研究,也从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文明中心向西延展到了地中海东部利凡特海岸一些具有古老文明的城市。
德国历史学家赫尔曼在1910年发表的《中国和叙利亚之间的古丝路》完成了对丝绸之路的学术认证,后来经过他编著书籍加以宣扬,丝绸之路为世人熟知。
④平心而论,丝绸之路原本只是对亚洲东部和中部的历史毫无所知的欧洲人,在经过实地考察后从大要道,也有过足以令人刮目相看的繁荣历史。
东方曾经有过的这种文明,本来足以使进入环球航行时代以来欧洲列强所标榜的“欧洲中心论”发生动摇。
然而自从欧洲学术界提出丝绸之路之后,接下来就有“古巴比伦移民中国”、“腓尼基人航抵山东”、“中国人种西来”、“仰韶彩陶文化西来”、“中国青铜工艺西来”的学说接踵而来,似乎无论哪一种新发现、新材料都在显示中国文明的根在西方。
足见丝绸之路的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是,欧洲人或者说欧洲的学术界想要指明东方文明源自西方。
虹口区201 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教学质量监控测试高三语文试卷2016.12一积累应用10分1.默写填空。
(5分)(1)_________________,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_________________,千营共一呼。
(卢纶《塞下曲》)(3)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_________________。
(张养浩《[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4)王先生买了一套房子,朋友向他祝贺,他却引用了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名句来表达自己的惭愧心情。
他引用的名句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很多市民往往认为市级大医院的医疗水平一定比其他医院高,其实韩愈在《师说》中就说过“____ ___________”,有些二级医院在某些病症上的医疗水平远远超过大医院。
2.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填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5分)(1)李白好饮酒,对酒放歌,常成名句,如“________________”。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B.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C.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D.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有些同学总想在学习上走捷径,却不知孔子早就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B.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C.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D.君子上达,小人下达(3)如果杜甫给李白写信,那么信中用的称谓应该是:A.自称甫,称对方白B.自称甫,称对方太白C.自称子美,称对方白D.自称子美,称对方太白(4)皇皇古柏道,每一段时光总会有不同的人经过,__________,如今都已化作云烟,只有古柏还依然屹立,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和守护者。
A.或英雄豪杰,或仁人志士B.或芸芸众生,或匹夫匹妇C.或骚人墨客,或一介书生D.或仕宦商贾,或贩夫走卒(5)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___________,我们可以“看云识天气”,即根据云的形状来判断天气。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语文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17分)地图与理论模型①工程师在设计汽车时会按比例制作汽车模型,这种实物模型可以直观地呈现出汽车的构造,而且可以让一些实验更加便捷。
举办一场宴会前,我们会思考应该邀请谁参加、需要准备哪些食物等,这时我们其实也构建了一个模型。
这种模型与汽车模型不同,它不是一种实物,而是一种“理论”。
科学家的工作与此相似,也是构建某种理论模型,只是这类模型的特点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②地图也是一种模型。
地图与理论模型的类比有助于我们了解理论模型的特点。
我们先来做一个练习。
请看一张某大学校园的局部地图:③这张地图的右边画有一个箭头。
请问:箭头指示的东西是什么?④人们通常会回答:箭头指示的是一幢建筑。
如果我说这答案不仅是错的,而且根本不着边,你会怎么想?你肯定会怀疑这是个把戏,没错,你的怀疑是正确的,但这个把戏的背后却是最为核心的问题。
⑤正确的答案是,箭头指示的是一个矩形图框。
这就是真正为箭头所指的东西。
人们会回答箭头指向了一幢建筑物,是因为根据地图和与之对应的实际环境,矩形图框显然表示一幢建筑物。
但建筑物只是矩形图框所表示的物体,而不是矩形图框本身。
⑥这个练习的目的是指出地图与其所表示的对象不是一码事。
当然,这只是一个把戏,生活中没有人会混淆地图上的一个矩形图框和现实中的一幢建筑。
毕竟..,你可以将一张街道地图折起来放进你的口袋,却不可能把一个街道折起来放进口袋。
而理论模型与客观对象间的差别却容易被人忽略,这需要我们格外注意。
⑦我们都知道地图和它所表示的对象是不同的,但二者之间又存在着重要的联系。
那么,地图是如何与一个特定空间发生联系的呢?⑧第一,地图与它所表示的对象在结构上具有特定相似性。
就地图而言,结构的特定相似性是空间上的。
例如,地图中的线条的空间关系,与地图所表示的街道的空间关系相对应。
⑨第二,我们拥有一套社会约定来绘制和阅读地图。
2024年上海市虹口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一、积累应用10分1.(5分)按要求填空。
(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蜀道难》)(2)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苏轼《》)(3)《过秦论》中作者用“”一句总结了秦国迅速崛起又突然败亡的根本原因。
2.(2分)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对一项已经出台的公共政策的社会效果做出准确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为决策者进一步制定更有利于实现既定目标的公共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①以确知该公共政策的优势和劣势②收集与该公共政策运行相关的重要信息③基于公共政策理论进行科学分析和客观评估④要运用正确的公共政策评估方法和可行的技术手段A.②③①④B.④③②①C.②③④①D.④②③①3.(3分)小明的爸爸想让班主任李老师推迟家访,他给李老师发的短信中有一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在以下四处画线句中找出并修改。
尊敬的李老师,您好!【甲】听小明说您将在本周内光临寒舍,我们表示热烈欢迎和期待。
【乙】但由于我们家刚刚乔迁新居,家具摆设等都比较凌乱,还需要一段时间整理,【丙】因此希望您能推迟本次家访,以便我们能在更整洁的环境中接待您。
最后,【丁】再次对您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期待!谢谢!二、阅读70分4.(16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在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长期存在着“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理念。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经历了大规模的教育扩张,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尤其是高等院校的扩张使得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但是这并不是指所有人都获得了教育,更不是所有人都走在了前面。
特别是在最近几年,关于社会分层与教育关系的话题多次冲上热搜,本文接下来希望就中国的社会分层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理解。
②_______在后面的分析中我主要使用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
布迪厄认为资本可以被分为三大形态: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
虹口区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教学质量监控测试初三语文试卷2015.1(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8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皓月千里,浮光跃金,。
(《岳阳楼记》)2、,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人生自古谁去死,!(《过零丁洋》)4、,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5、青树翠蔓,,参差披拂。
(《小石潭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
(4分)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馀钟磬音。
6、对“空人心”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使人俗念全消B、使人心变得空灵C、让人心都澄澈D、人心都空了7、作者在诗中表达的追求是。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
(8分)醉翁亭记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②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8、选文的作者是,写出一位同属“唐宋八大家”的唐代散文家。
(2分)9、选文第①段描写了“太守宴请”的场景外,还描写了上个场景:(3分)(1)(2)(3)10、对选文内容理解最恰当的一项:(3分)A、太守为丝竹之声美而陶醉。
B、表现太守与民同乐的情怀。
C、太守宴请行者宾客而陶醉。
D、太守为游山且宴请而陶醉。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吕蒙正不受镜吕文穆公蒙正①以宽厚为宰相。
试卷第1页,总9页 绝密★启用前 上海市虹口区2015-2016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试卷副标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试卷第2页,总9页 第II 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 卷的文字说明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汉字的魅力 刘志琴 ①文字,是文明时代的标志,它本身既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又是传统文化信息的承载符号。
世界最古老的文字有三种,即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埃及的图画文字和中国的方块字。
这三种文字虽然都从图画发展而来,但中国文字的发展却是特殊..的,在世界上许多民族都用拼音文字的时候,中国却独立应用了表意性质的音节文字,表现了中国人与众不同的认知世界的方式。
②文字在向准确化和通用化的方向演进中,形成两大系统:一种是由各种音素组成,以明确的音位观念来表达认识,音节的结构比较复杂,这就是印欧语言即拼音文字,这种文字直接反映读音,书写容易,词的形态比较丰富。
但它的不规则拼写和长词形,与人的瞬间记忆不能完全适应,而且语言的准确性要求高,作为信息处理的难度就大了。
再一种是由字形表意与声音的结合而组成,这就是汉语。
这种文字主要是以笔画拼构图形以表达意思,使形音有机融合,读音可以知义,所以又称为方块字或注音字。
拼音文字纯是一种符号,汉字却是中华民族想象力的产物。
③汉字看起来难学,真学起来未必很难,这种字只需要用少量的笔画即可构成表达全息形象的图形。
它的基本笔画有横(包括提)、竖、撇、折、点(包括捺)五种。
这五种基本笔画按照相离、相接、相交三种组合关系,构成成千上万的汉字。
比如:一个撇笔和一个捺笔,用相离的组合关系,可构成“八”字,用相接的组合关系则构成“人”或“入”字;再如田、由、申、甲四个字,都是按两个横笔、两个竖笔和一个折笔构成。
这种以简单的笔画组成众多象形字的方法,构成的图形不易混淆,表达的信息却准确丰富,承载的信息量大而具有规律性。
上海市虹口区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控测试语文试题(一模)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
(17分)艺术世界的空筐结构(节选)①艺术世界之所以具有永久的魅力,原因之一,就在于它象纯粹数学一样,具有“空筐”结构的性质。
②大家知道,数学是2+3=5这样一门抽象的科学。
例如:“两头牛加三头牛等于五头牛”,“两棵树加三棵树等于五棵树”。
人类第一个伟大的数学家正是从这类具体的事实概括出了这样一个达四海亘古今、囊括宇宙万物的伟大的抽象公式:2+3=5。
它好比是说:“两只空筐加三只空筐等于五只空筐。
”筐子的“空”,是为了能随意装进天地间万物。
如果只能装一样东西,倒不出来,那数学的用处就极有限了。
③有趣的是,艺术魅力的源泉之一,也在于它向我们提供了一种“空筐”,其中尤以音乐最为典型。
就是说在一切艺术中,当推音乐“空筐”最“空”,最具有弹性。
如果说,牛顿和爱因斯坦的成就之一,在于他们分别提供了两个伟大的“空筐”:F=ma和 E=mc2,那末,贝多芬的成就却在于他向人类文化宝库提供了好几个雄视百代、卓然独立于千古的音乐“空筐”:《英雄》《命运》《田园》和《第九》这四部交响曲。
这些“筐”竟是如此的“空”,它们要求乐队指挥、演奏家和广大听众把各自的内外阅历统统放进去。
因此,有海菲茨的贝多芬,也有梅纽因和小泽征尔的贝多芬,同时还有张三、李四的贝多芬。
④20岁欣赏《命运交响曲》,同40岁重聆这部作品时的感受是很不同的——如果你在这20年间,饱受事变,经历了坎坷人生的话——之所以有这种效果,正是因为音乐艺术具有“空筐”性质。
这种性质的音乐心理学基础,便是自由联想。
所谓“空筐”,正是艺术家为万千观众提供的发挥想象力的空间。
爱因斯坦一再强调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这不仅是指理论物理学和数学研究而言,而且也是人们欣赏艺术作品时最重要的素质。
可以说“空筐”是为想象力而设置的,“空筐”要求万千听众用自己的想象力去进行再创作。
⑤诗歌的“空筐”的性质也是很显著的。
比如,李商隐的杰作《乐游原》便是一个典型的“空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____________________”你有你的“夕阳”,我有我的“无限好”;也许,你的“夕阳”和“黄昏”,比李商隐的“夕阳”和“黄昏”还要丰富得多,这不仅不违背原诗的本意,而且正说明原诗的成功。
我以为诗人的艺术成就如何,全看他创造了多少个 “空筐”,李白、杜甫创造的“空筐”恐怕最多,最好。
宋朝学者张炎主张“词要清空,不要质实”乃是“空筐”说的另一种表述。
⑥大致来说,艺术分两大类:情节类和情态类。
前者的“筐”较“实”,后者则较“空”。
在一生中,我们至多只想把《福尔摩斯探案》这类小说重读三遍,可是在我们一生中,却可以把贝多芬的《命运》重聆一百遍。
( )一般来说,文化素养较低者更倾向于 作品,因为这类作品不特别要求观众(读者、听众)用自己的想象力去主动地进行再创作。
与此相反,文化素养较高者,则更倾向于 作品。
因为他在这类作品中发现了一个驰骋自己想象力的广大空间,发现了一个可以满足自己精神需要的广大世界。
1.下列对“空筐”定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具有“空筐”结构的性质是艺术世界具有永久魅力的原因之一。
B.“空筐”性质不是艺术创作必须遵循的规律,而是人们欣赏艺术作品时最重要的素质。
C.“空筐”是艺术家为万千欣赏者提供的调动想象力的空间。
D.艺术家创造的“空筐”的多少和好坏决定了他的艺术成就的高低。
2.请填出第⑤段横线上的古诗句。
(2分)3.第⑥段中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2分)4.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⑥段括号内,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3分)①或者说,它的永久生命力,并不在于自身的情节②因为前者属于情节类作品③而在于它提供给我们的是一个可以不断把新的人生体验放进去的“空筐”④而后者属于情态类的艺术,具有恒听恒新的性质A.③①②④B.②④①③C.②①③④D.②③①④5.第⑥段中西安后续两个空格分别应该填入□□。
(2分)A.情态类艺术作品B.情节类艺术作品6.根据“空筐”理论,请举一例谈谈应该如何欣赏情态类作品艺术?(5分)㈡阅读下文,完成7-12题。
(21分)倾听大自然母亲的心跳赵鑫珊①美国生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初生的婴儿分成四组:一组听不到任何声音;二组播放录制的催眠曲;三组用节拍器仿声;四组播放母亲心跳的录音。
结果表明,第四组仅仅用了其他三组所用时间的一半,婴儿就安安稳稳地睡着了。
而第一组的婴儿在长达60%的时间内都在啼哭、骚动。
②结论是:婴儿同母亲的心跳有着天生的亲和关系。
自娘胎里,婴儿的心脏是被母亲的心跳起搏、激活的。
在心跳和谐共振的基础上,母子之间已奠定了生理、心理(情感)交流的雏形。
人成年后,从母亲怀抱走近充满矛盾、冲突和处处是陷阱的外部世界,便经常在潜意识林立回忆当年母亲的心跳。
那心律,永远意味着平安、清洁和舒适。
因为在娘胎里,我们既没有严寒,也没有酷暑,更没有忧患。
这便是人依恋母亲的生理基础。
非常本能,根深蒂固。
③其实,现代人渴望旅游的冲动,在本质上也是去寻找大自然母亲的心跳的冲动。
旅游的冲动,也是潜意识渴望返回大自然母亲的怀抱。
因为我们都来自那里。
不管你今天是总统、董事长,还是小学教师或外地民工,从根本上都来自那里,无一例外。
④一阵清凉的风,掠过河边的山谷,吹动一大片枫树林中的叶,发出沙沙声,那正是大自然母亲的心跳;雁荡、华山多好溪,流水潺潺,那也是大自然母亲的心跳;山光水色,猿声鸟啼,依稀在耳,同样是她的心在跳,那么亲切、祥和、安康!⑤你也许会说:“不必特意跑到雁荡山、黄山去听猿声鸟啼吧!我们家鸟笼子里就有一只黄莺,每天早晨它都叫,叫得好听极了!”⑥“不,笼子里的鸟叫是被人扭曲的大自然母亲的心声。
它不叫还好,一叫,我就想哭。
把大自然关在笼子里是现代人的一大愚蠢,也是当代世界危机的的总根源之一。
”我回答。
⑦有好几次我住在宾馆里。
初冬,不算冷,但暖气已烧到25℃。
一切都是封闭式的。
我觉得被陌生和敌意重重包围着:里面的空气、地毯、化学制品的墙纸……我想呕吐。
我终于逃了出来。
一回到外面空气中,原先的压抑和胸闷感便烟消云散。
尽管上海的空气已经被严重污染,居然还有这般疗效、功效,要是回到雁荡山、黄山,其疗效可想而知。
⑧其实,我们时时处处都被许多陌生的现代人工制品包围着,其中有许多东西对人还是抱有敌意的:柏油马路、塑料制品、洗涤济、农药、化肥、噪音、汽车废气、席梦思……这种生存环境不过是最近几十年的事,而人在地球上进化的历史却长达几百万年。
从真正能制造工具的人进化到今天,也有一百万年的漫长时间。
几十年比一百万年,怎不觉得突然、陌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技迅猛发展,人性跟不上,骨子里适应不了变异的生存环境,因为那不是大自然母亲的心跳!⑨不错,人性也是进化的。
但进化速度极缓慢,一千年前后都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不然,我们就读不懂唐诗。
迅猛发展的生存条件和环境几乎在日夜拖着人性拼命向前奔跑。
人性觉得很累,颇有心力交瘁之感。
于是出外旅游的念头便油然而生。
⑩有一回,朋友请我去新锦江顶层旋转餐厅吃夜宵。
桌上点燃着蜡烛,烛光很柔和,缓解人的生理、心理上的压力、紧张,给人以宁静、平和、安稳的感觉,好像一下子回到了农业文明的祥和时代。
农业文明约有一万年的历史。
人性更亲近风车、水牛、马车、木制纺织机、豆油灯、蜡烛光和水井……所有这些离大自然母亲的心跳很近很近。
○11今天,人们去旅游,无非是出于两大动机:人文历史的追寻,回到大自然的怀抱。
后者似乎更有意思。
比如在山谷草地上野餐,因为因为几万、几十万年前,我们的祖先打猎归来,就是在草地上烤野猪、野鹿、野鸡的。
今天的旅游者喜欢野餐,点燃篝火,正是在潜意识层对大自然母亲心跳的一种追忆方式。
○12这就是人的大自然清结,永不散的结。
○13其实,现代人渴望旅游的冲动,在本质上也是去寻找大自然母亲心跳的冲动。
7.请从结构角度,分析第①、②段在文中的作用。
(2分)8.请从表达角度赏析第④段。
(3分)9.第⑥段画线句在文中的含义是。
(3分)10.请概括现代人渴望旅游的原因。
(3分)1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6分)A.第①段写生理学家的实验是为了证明母亲的心跳意味着平安、清洁和舒适。
B.不论你从事何种工作、有何身份,都有渴望旅游的冲动。
C.第⑦段运用衬托,强调自然环境对人内心的抚慰以及对身体机能的治疗作用。
D.第⑧段列举数字进行对比,意在突出近几十年生存环境异化,人性无法适应。
E.农业文明是更亲近自然母亲的文明方式,作者倡导回到农业文明的祥和时代。
F.本文融记叙、描写、抒情、议论为一体,字里行间流淌着作者深沉的情感。
12.请联系全文,分析标题的作用。
(4分)㈢默写。
(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13.⑴__________________,澄江一道月分明。
(黄庭坚《登快阁》)⑵__________________,断桥头卖鱼人散。
(马致远《寿阳曲远浦帆归》)⑶把吴钩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⑷千岩万转路不定,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⑸____________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⑹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秋词》)⑺博观而约取,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稼说送张琥》)(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6题。
(8分)即事【宋】王安石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
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
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
14.从题材上看,本作品属于_______。
(1分)15.对本作品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首联由近及远描摹绿草如茵,山花烂漫,表现出旖旎山色。
B.颔联以“纵横”“高下”为对,构织了一幅和谐匀称的画面。
C.尾联运用典故,直抒胸臆,表达对武陵源的赞美之情。
D.全诗以质朴清新之语描摹自然宜人之景,与陶诗风格相近。
16.赏析作品的颔联和颈联。
(4分)(五)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
(17分)①陆九龄,字子寿。
幼颖悟端重,十岁丧母,哀毁如成人。
性周谨,不肯苟简涉猎。
②登乾道五年进士第。
调桂阳军教授,以亲老道远改兴国军,未上,会湖南茶寇剽庐陵,声摇旁郡,人心震摄。
旧有义社以备寇郡从众请以九龄主之门人多不悦。
九龄曰:“文事武备,一也。
古者有征讨,公卿即为将帅,比闾之长,则五两①之率也。
士而耻此,则豪侠武断者专之矣。
”遂领其事,调度屯御皆有法。
寇虽不至,而郡县倚以为重。
暇则与乡之子弟习射,曰:“是固男子之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