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中的绿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4
《沙漠中的绿洲》(第二时)教学设计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自仪征漫网站点击数:88江苏省新沂市阿湖小学时守礼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上节我们学习了《沙漠中的绿洲》这一,文读熟了没有?2、生谈自己读书的感受。
3、你是怎么知道自己对文已经读熟了?你感觉哪儿没读熟?(师结合学生汇报,相机引导。
)4、激趣:老师对这篇文还没有读熟,只读了一遍,对沙漠中的绿洲知之甚少。
这节,你愿意做我的老师吗?二、精读文2—6自然段,感受阿联酋人民侍弄花草树木的“精心”、下面,请同学们把本打开,轻声读文2—6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像老师这样文只读了一遍,又没有去过阿联酋旅行过的人想知道什么。
2、生自由读文,圈画批注。
3、交流:你认为像老师这样的人想知道些什么?(这里将运用语言渲染、比较、简笔画、示范、以评促读等多种朗读方法,通过品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感受阿联酋人民侍弄花草树木的精心。
以学生的汇报交流的顺序为主线。
)4、读第3自然段的1—2句,抓“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引导学生算一算账,在农村培养一个孩子大约需要两万余元。
按此计算,建造迪拜中心公园需要多少钱呢?出示彩图,师数树,生算钱,最后让学生估计一下需要多少钱。
学生在计算、比较中真正体会到沙漠中植树种草投资巨大。
引导学生将第2句后的句号改为感叹号。
对比读体会建造的艰辛、投资的巨大。
、读第3自然段的6—8句,抓住“纵横交错”一词,让学生画画简笔画,体会工程的艰辛与繁杂。
6、自由读第3自然段,体会:阿联酋人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7、读第6自然段,师描述创设情境:现在,大家就是迪拜中心公园的小草、小树、小花,请你们闭上眼睛(略停)。
“呼——呼——”一阵风刮过,沙漠中黄沙漫天飞舞,刮得人睁不开眼睛。
就连中心花园中的小草呀,小花呀的脸上、身上,都落满了一层尘土(略停)。
这时你们有何感受,此时最想干什么?(让学生谈谈感受)好吧,老师就是园林工人,从路边大箱子里拉出一根大皮管,“哗——哗——”,霎时间,一阵雨雾从空中洒下来,把小草呀,小花呀(边说边指着孩子)脸上的、身上的尘土淋得干干净净。
《沙漠中的绿洲》第二课时教材简析:《沙漠中的绿洲》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阅读课文,文章的体裁为访问记。
作者向我们介绍了阿联酋人民在茫茫的沙漠中为了改造生活环境,辛勤种植并精心侍弄花草树木,终于建成绿洲,营造出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表现了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课文图文并茂,展示出迪拜的美丽风光与沙漠绿洲的整体面貌,是一篇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的好教材,也是使学生认识改造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人类家园的好体例。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人类家园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文本重点词语和关键句子,体会阿联酋人民是如何在沙漠中建造绿洲的。
教学难点:借助文中的相关语句,引导学生认识排比句,了解排比的作用,并据此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初步感“访问记”这一文体的写作特点。
教学流程:一、复习导课。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齐读课题。
2.下面我们来听写几个词语,老师请三位同学到黑板上写,其他同学在自己的作业本上写。
提醒:提笔即是练字时,注意写字的姿势,一笔一划把字写正确,写端正。
不毛之地精心侍弄绿树成阴①请同学们对照黑板上这三位同学写的,检查一下自己书写的是否正确。
②“侍”是我们这篇课文中要求会写的一个生字,哪位同学给我们分析一下怎样才能把它写美观呢?(左窄右宽,左低右高;三横长短不一,中间一横最长。
)师范写,提醒:单人旁起笔一撇稍长,垂露竖短小有力;“寺”的土字头竖笔起笔要高,长横是这个字的主笔,也是关键笔画,起笔紧靠单人旁两笔交叉之处,与单人旁形成穿插,左低右高,寸字竖钩的钩与单人旁中的竖笔的末端遥相呼应。
这样,这个字就可以写漂亮了。
请同学们在纸上临写两遍。
让我们把这三个词语一起再读一遍。
3.谁能结合课文内容,将这几个词语连起来说一句话。
《沙漠中的绿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单元作文、话题作文、体裁作文、读后感、英语作文、作文素材、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imary school composition, junior high school composition, senior high school composition, unit composition, topic composition, genre composition, post-reading feeling, English composition, composition material,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沙漠中的绿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沙漠中的绿洲》优秀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的:借助课文详细的言语资料,感悟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建良好生活环境的壮举,看法维护环境的重要性,激起先生热爱人类家园的感情。
教学进程:一、读课题。
二、说说〝沙漠〞、〝绿洲〞。
1、教员:〝沙漠〞在你的印象中是怎样的一番现象呢?〝绿洲〞在你的想象中又是怎样的一番现象呢?可以用词语、一句话或许一段话来描画你脑海中的〝沙漠〞和〝绿洲〞,可以用上课文中的词语或句子。
2、自己读全文。
3、交流〝沙漠〞(1)引导先生抓住关键的词语、句子:白茫茫一片地上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象……教员相机板书:恶劣、穷山恶水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穷山恶水……咸而板结环境十分恶劣(2)看图,进一步感受环境的恶劣。
教员:阿联酋就是这样一个国度,自然环境十分恶劣!(3)指点读好句子A、从飞机上往下看,阿联酋四处是白茫茫的一片。
这不是白雪,而是沙漠。
B、原先这里是沙漠,空中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象罩着一层硬硬的壳。
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块穷山恶水!4、交流说说〝绿洲〞教员相机板书:绿树成阴鲜花遍地良好的生活环境出示图片,看图进一步感受美妙。
三、精读第三自然段。
1、教员:阿联酋人民是怎样把恶劣的自然环境树立成良好的生活环境的呢?是如何在沙漠中树立绿洲的呢?2、自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用线划出他们是怎样做的句子?3、交流出示句子。
4、再好好地读读这两段文字,你有什么体会?引导先生体会:困难是庞大的;树立绿洲的代价是庞大的,但阿联酋人民不怕困难,树立绿洲的决计是坚决的。
板书:花大代价培植5、齐读第三自然段。
四、精读4、5、6自然段。
1、自己读4、5、6自然段,谈谈你有什么感受?2、交流出示:阿联酋人民像保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
引导先生了解〝侍弄〞?3、再读课文,你从哪里体会到他们像保护孩子一样保护花草树木。
圈圈画画词、句。
4、交流句子,指点读好句子。
五、总结课文。
1、教员:阿联酋人民为什么那样保护花草树木?那么,在阿联酋,仅仅只要迪拜这样一个城市绿洲吗?你是怎样知道的?(鳞次栉比)2、教员:阿联酋人民在沙漠中发明了奇观!所以,后来,2021年末尾,结合国人居中心在全球组织评选改善人居环境最正确范例奖,这个奖项就叫〝迪拜奖〞。
《沙漠中的绿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沙漠中的绿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悟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人类家园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读课题。
二、说说“沙漠”、“绿洲”1、教师:“沙漠”在你的印象中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绿洲”在你的想象中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可以用词语、一句话或者一段话来描绘你脑海中的“沙漠”和“绿洲”,可以用上课文中的词语或句子。
2、自己读全文。
3、交流“沙漠”(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句子:白茫茫一片地上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象…… 教师相机板书:恶劣、不毛之地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不毛之地…… 咸而板结环境十分恶劣(2)看图,进一步感受环境的恶劣。
教师:阿联酋就是这样一个国家,自然环境十分恶劣!些花草树木。
引导学生理解“侍弄”?3、再读课文,你从哪里体会到他们像爱护孩子一样爱护花草树木。
圈圈画画词、句。
4、交流句子,指导读好句子。
五、总结课文。
1、教师:阿联酋人民为什么那样爱护花草树木?那么,在阿联酋,仅仅只有迪拜这样一个城市绿洲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星罗棋布)2、教师:阿联酋人民在沙漠中创造了奇迹!所以,后来,2019年开始,联合国人居中心在全球组织评比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这个奖项就叫“迪拜奖”。
用来奖励在改善居住环境做出杰出贡献的范例。
(中国的广州、周庄也获得了此奖项)3、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一、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阿联酋到处是……,但在这沙漠中却有着……。
那阿联酋的人民是如何在沙漠中建造绿洲的呢?老师曾要求大家回家读课文寻找答案,你们都读了吗?读了几遍?真不简单!(小声地)课前我还只读了一遍。
(生笑)课文同学们读了那么多遍,知道的一定比老师多,这节课愿意做我的老师吗?二、学文1、下面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轻声读课文2——6节。
边读边想象:像老师这样,只读了一遍课文,又没有去阿联酋旅行过的人会不知道些什么。
沙漠中的绿洲教学设计5篇第一篇:沙漠中的绿洲教学设计《沙漠中的绿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是一篇有关环境改造与保护问题的课文。
作者向我们介绍了阿联酋人民在茫茫的沙漠中为了改造生活环境,辛勤种植并精心侍弄花草树木,终于建成了绿洲,营造出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表现了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年龄都在十岁左右,他们身处城市,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环保意识,但是对阿联酋这个西亚国家的地形特点及环境比较陌生。
因此,设计时需要借助多媒体课件把一些文字、图片资料直观呈现,帮助学生体会“沙漠如何变成绿洲”这一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朗读上,他们能通过练习把文章读正确、流利,在有感情地朗读上需要加强;理解上,能使用想象,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自主理解文本。
这样的学情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悟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人类家园的感情。
教学重点:阿联酋人民花很大的代价种植花草及精心侍弄花草的壮举。
教学难点:从字里行间感受阿联酋人民对生活的热爱。
设计理念: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关注文章表达形式。
教学准备:白板课件、磁贴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课前谈话:出示沙漠/绿洲图片,用自己的话说说所看到的。
二、今昔对比1.大家读读课文题目,“沙漠”是迪拜原先的样子,“绿洲”是现在的样子。
你能找到文中写迪拜原先样子的句子吗?(出示“原先这里是沙漠,地面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像罩着一层硬硬的壳。
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块不毛之地!”)再找一找文中写迪拜现在样子的句子:(出示“这里绿树成阴,鲜花遍地。
”)2.原先环境如此恶劣;现在却变得这么漂亮,迪拜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三、精读体会“花代价”1.过渡:很会思考!阿联酋人民在沙漠中创造了奇迹!奇迹的诞生,靠的是什么呢?迪拜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文中,阿拉伯朋友告诉我们——2.“阿拉伯朋友告诉我们,这里的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
沙漠中的绿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沙漠中的绿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沙漠中的绿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沙漠中的绿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3、能通过仔细观察课文题头的照片,以“迪拜街头的风光”为题写一段话。
课文中的词语可供选用。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指读课题——《沙漠中的绿洲》“沙漠”在你的印象中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出示PPT中的沙漠图二、学习第二段:1、请打开书,你能从第二段中,找出描写沙漠的句子吗?(出示:地面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像笼罩着一层硬硬的壳。
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块不毛之地!)沙漠是——不毛之地!什么叫“不毛之地”?(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
形容土地荒凉、贫瘠。
这里毛的意思是:像毛的东西,指谷物或草)这里为什么会被称为“不毛之地”?仔细读这两句话,品味一下。
(土硬且咸,水也咸,自然环境非常恶劣,植物无法生长)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话,突出沙漠的特点。
2、仿佛经受了阿拉伯神话中的魔法,不毛之地中奇迹般地出现了星罗棋布的绿洲,这绿洲就像是一颗颗璀璨的宝石,镶嵌在这茫茫的沙漠之中。
这绿洲是怎样的呢?引读:我们来到迪拜访问——这里(引读“绿树成阴,鲜花遍地”)出示PPT中的迪拜美景图。
3、学到这里,你们脑中有没有出现一个大大的问号?质疑:在不毛之地的沙漠中怎么会出现这么美丽的绿洲的?是的,跟老师想的一样!请再仔细读一读第二大段,这里都告诉我们啦!相机出示:“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
《沙漠中的绿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沙漠中的绿洲》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中的一篇有关环境保护问题的课文。
作者向我们具体介绍了阿联酋人民在白茫茫的沙漠中种植并精心侍弄花草树木,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建设美好家园的壮举,表现了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悟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人类家园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设想:《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积极倡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美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因此本课的教学重在以文章的重点句段为载体来加强训练,让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诵读感悟语言,体验情感,运用视频、图片等资料,形象、直观地感受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懂得热爱环境,热爱大自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沙漠中绿洲》(齐读课题)。
2、播放视频。
仔细观看,用你积累的词语或优美句子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3、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美丽的风光不是大自然的杰作,而是阿联酋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结晶。
这里曾经是一片沙漠。
说到沙漠,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4、展示阿联酋沙漠的图片,结合课文说一说这里沙漠的特点。
(教师相机板书:恶劣咸而板结不毛之地)阿联酋人民是怎样把这块不毛之地变得这么美丽的?沙漠中的绿洲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今天老师带你们一起跟随作者去阿联酋寻找答案。
二、精读课文,理解感悟:1、出示图片。
《沙漠中的绿洲》语文第二课时教案《沙漠中的绿洲》语文第二课时教案《18、沙漠中的绿洲》第二课时教案教材分析:这是一篇有关环境改造与保护的课文。
作者向我们介绍了阿联酋人民在茫茫的沙漠中为了改造生活环境,辛勤种植并精心侍弄花草树木,终于建成绿洲,营造出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表现了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课文的第二、三段,一是耳闻,二是目睹,间接描述与直接描写相结合,是理解的重点。
此外,课文配有插图,展示出迪拜的魅力风光与沙漠绿洲的整体面貌,便于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情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配合进行写对话练习。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视野有限,对于阿联酋这个国家不是很了解,对于那种冲破难关,在沙漠中艰难建造绿洲的决心与斗志很难有深切体会,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设置情景,配合朗读让学生体会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美好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改造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人类家园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美好生存环境的壮举。
教学难点:体会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学会直接与间接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版块:利用课文插图导入1.出示沙漠图,你看到了什么?出示从飞机上往下看,阿联酋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
这不是白雪,而是沙漠。
(相机板书白茫茫沙漠)那里(引读)出示地面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像罩着一层硬硬的壳。
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块不毛之地。
加红不毛之地,提问:什么叫做不毛之地?2.出示绿洲图,同学们,这又是什么?出示:在这白茫茫的沙漠中,有着星罗棋布的绿洲那是城市。
(学生齐读)(理解星罗棋布)这个图给你什么感觉?(很美)美在哪里呢?(出示第二小节)这里绿树成阴,鲜花遍地。
地上没有一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
《沙漠中的绿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版小学语文四下教材第18课《沙漠中的绿洲》。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代价”、“纵横交错”、“侍弄”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悟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
4、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人类家园的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阿联酋人民花很大的代价种植花草及精心侍弄花草的壮举。
教学难点:从字里行间感受阿联酋人民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词语切入,设疑激趣
1、出示词语,对比朗读
白茫茫咸而板结不毛之地恶劣
绿树成阴鲜花遍地星罗棋布良好
2、用上面的词语描绘一下你脑海中的“沙漠”和“绿洲”。
3、设疑:原先这里环境十分恶劣,如今盛景美不胜收,你有什么疑问?阿联酋人民是怎样把沙漠建造成绿树成阴、鲜花遍地的绿洲的?这节课,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阿联酋,解开心中的谜团!
二、紧扣“代价”,感受壮举
1、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写阿联酋人民在建造绿洲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努力的语句,并在有感受的地方写上批注。
2、汇报交流:
(1)交流描写沙漠恶劣环境的句子。
出示:“原先这里是沙漠,地面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象罩着一层硬硬的壳。
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块不毛之地!”
(引导学生抓住“白花花的盐碱、硬硬的壳、不毛之地“等关键词语,感受沙漠环境的恶劣,建设绿洲困难之大。
板书:咸而板结不毛之地)。
(2)交流具体写阿联酋人为培育花草树木所付出的代价特别大的句子。
①出示: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
A、从三个“买来”体会到什么(投入了很大的财力)。
B、指导读(突出三个“买来”,购买费用的昂贵)
②出示:接着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
由总水塔输出的淡水,通过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源源不断地送到树木花草的根部。
A、从“挖去”“填上”“埋下”这些动词你体会到什么?(培育花草树木还需要很大的精力,难度比我们这里要大很多)
B、他们埋下的仅仅是一两根水管吗?(纵横交错的水管是什么样的?谁来比画比画?)
C、从“源源不断”一词,体会到什么?理解“代价”。
(是啊,要多少水,有多少水,尽管水是花资金从国外进口的,但只要花草树木随时需要,随时就有!要买到这源源不断的淡水要多少资金,多少代价啊)
3、小结:阿联酋人民为了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可真是不惜一切代价呀,真可谓“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
因为他们明白“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
(引读)(板书:建设不惜代价)
三、围绕“侍弄”,体会精心
1、阿联酋人民付出了这么大代价建起了绿洲,那他们像侍弄什么一样照料花草树木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4—6自然段,找出重点句。
2、出示:“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
“
(“侍弄”什么意思?精心侍弄花草树木,你体会到了什么?对花草树木非常珍惜,像宝贝一样来疼爱)(相机板书:侍弄无比精心)
3、出示:霎时间,一阵雨雾从空中洒下来,把树叶、草和花上的尘土淋得干干净净。
眨眼工夫,树叶更绿,小草更翠,鲜花更艳。
(“洒”字是否可换成浇,冲,喷,为什么?那么为什么文中用洒呢,从水量和动作上来想一想?引导学生说:花草们,虽然你们下面的自来水管正源源不断地给你们输送水分,可园林工人为了让你们长得更健康,还要用大皮管给你们送来雨雾,你们真应该感到幸福啊!)
引读:看到花草更美了,园林工人,怎能不自豪呢,园林工人高兴的笑了,……
过渡:其实,为了这样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不止是园林工人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还有很多人也在默默地保护着这样一片得来不易的绿洲,你看到了吗?
交流句子:地上没有一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
)(出示)
此时此刻,我们的耳畔似乎还回荡着阿联酋朋友饱含深情的话语(引读)“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
”(出示句子)难怪作者会说:(引读最后一自然段)正是有了这些绿树和鲜花,沙漠中的人们才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板书:改造环境珍爱家园)
四、欣赏图片,课堂练笔
1、欣赏迪拜风光(课件呈现世界上最高的塔——迪拜塔、世界上最豪华的七星级宾馆、世界上第一大室内滑雪场等图片,最后一张定格在课文擦图)相信此刻,你一定有更多的话,想说,想写吧,那就赶快写写吧!
2、学生以“迪拜街头风光”为内容练笔。
3、交流、评点。
(再次引读: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
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是啊,阿联酋人民不惜一切代价在恶劣的沙漠中建设了星罗棋布的绿洲,为自己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课后,请同学们再去好好地读读课文,记住这些创造绿色,爱护绿色的阿联酋人民,把他们的这种精神,带到我们的生活中去,带给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六、自选作业
1、写一份环保倡议书,呼吁人们共同关注身边环境
2、为花草浇水、制作树牌和提示语牌,或制作展板等实践活动,促使大家
养成保护绿地、爱护树木的习惯。
板书设计:
18、沙漠中的绿洲
咸而板结绿树成阴
不毛之地鲜花遍地改造环境
建设不惜代价珍爱家园
侍弄无比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