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病理组织的取材、保存与送检讲义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168.50 KB
- 文档页数:32
病理标本采集处理与保存注意事项病理标本采集、处理与保存注意事项病理标本的采集、处理与保存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疾病的准确诊断与治疗。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病理标本采集、处理与保存的注意事项,以确保标本的质量和可靠性。
一、病理标本的采集病理标本的采集是疾病诊断的首要环节,它要求精确和细致。
以下是一些常见标本的采集注意事项:1. 细胞学标本采集:细胞学标本采集主要涉及细胞涂片、细针穿刺等,操作时要注意消毒措施,避免污染。
采集时要尽量避免血液干扰,以免干扰细胞学的评估。
2. 组织学标本采集:组织学标本采集一般使用外科手术取材,术前要进行相关的检查,确保完全取得病变组织。
取材时要注意操作规范,避免病理背景的污染或变形。
3. 液体标本采集:液体标本采集主要包括腹水、胸水和尿液等。
采集时要注意收集足够量的标本,并避免采集时的交叉污染。
二、病理标本的处理与保存病理标本的处理与保存是确保标本质量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常见标本的处理与保存注意事项:1. 标本加工处理:组织学标本一般需要进行固定、脱水、包埋等加工处理,以确保组织的形态结构不变。
加工过程中要注意时间和温度,避免过长时间的固定或超低温的保存。
2. 标本保存条件:病理标本的保存温度要根据标本的性质进行调整。
常规组织学标本可以保存在室温下,而冷冻切片等需要保存在低温环境下。
保存过程中要注意标本的编号与记录,避免混淆。
3. 标本的保存周期:不同类型的标本在保存周期上有所差异。
通常,组织学标本可以保存数年,而液体标本则需要较短的保存时间。
标本在保存前要制作好包装材料,并注明保存日期与保存人员。
4. 标本运输条件:标本在运输过程中要避免剧烈震动和温度的变化,以免引起标本的变性或损坏。
运输过程中要注意标本的密封性,防止泄漏造成交叉污染。
三、病理标本的质量控制为了保证病理标本的质量和可靠性,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病理标本质量控制措施:1. 标本的鉴定与编号:在采集标本的同时,要对标本进行鉴定与编号,确保与病人的信息相符合,并与相关记录相对应。
病理组织学检测收集检测病料,各种典型病变的组织器官,用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取材:选择刚死的新鲜的组织;采取样品的时候要注意,将动物剖检之后,要尽快的的采取相关组织的材料;采样的刀片一定要锋利,切取组织块时避免前后过度的拉动或用力挤压,以防止造成组织结构变形或人为损伤。
(2)固定:将采集好组织样品固定于10%的中性福尔马林溶液中,过夜固定或者至少固定24h。
(市场技术人员只需采集病料,并用10%的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后,室温存放,直接送检。
注:用封闭好的瓶子存放样品,防止福尔马林外流。
)(3)组织修块及水冲:将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好的组织进行修整,选好病变部位组织的切面,尽量修的薄一些,将修整好的组织块放在流动的自来水下冲洗10-16h,以便去掉组织中的甲醛。
(4)脱水:将修好的组织块依次放入70%、80%、85%、90%、95%以及100%(一和二)梯度酒精中进行脱水处理。
脱水的具体程序及时间为:70%酒精2h→80%酒精2h→85%酒精2h→90%酒精1h→95%酒精30min→无水乙醇(100%)I 45min→无水乙醇(100%)II 45min。
(5)透明及浸蜡:组织块完全脱水后,将其分别浸入二甲苯中进行透明,具体透明时间因组织块厚薄而异。
将透明好的组织块,放在55℃左右的恒温箱中,进行浸蜡2-4h。
(6)包埋:将70℃融过的石蜡倒入铁制的包埋框内,整齐的摆放组织块,一段时间后再进行修切。
(7)切片:先将切片机调至3mm厚度,开始切片。
(8)展片及粘片:将切好的组织片取下放到40℃的温水中,利用酒精将之展开。
(9)烤片:将捞出的组织切片放于37℃培养箱中烤片2h或者过夜。
(10)HE染色:按照下面的时间及顺序进行。
首先二甲苯Ⅰ15min→二甲苯Ⅱ10-15min→酒精/二甲苯3-5min→无水乙醇3-5min→95%酒精3-5min→85%酒精3-5min→75%酒精3-5min→蒸馏水4-6min→苏木素染色液3-5min→自来水冲洗约1min→1%盐酸酒精4~5s→流动的自来水冲洗10-15min→90%酒精2-4s →1%伊红染色液3-6s→95%酒精Ⅰ3s→95%酒精Ⅱ1-2min→无水乙醇Ⅰ2-4min→无水乙醇Ⅱ5min→二甲苯Ⅰ20-30min。
病理标本采集、运送、接收、取材、保存制度(合集五篇)第一篇:病理标本采集、运送、接收、取材、保存制度病理标本采集、运送、接收、取材、保存制度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病理标本采集、运送、接收、取材、保存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病理标本运送流程,提高病理诊断质量,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等级医院评审及有关规范要求,结合医院实际,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病理标本包括手术前活检、手术中取样冰冻组织、手术后切除组织以及穿刺、脱落细胞学标本。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全院各科室医务人员。
第二章病理标本采集第四条采取标本时,勿用有齿镊或钳夹取,勿挤压,以免发生变形。
手术标本送检前勿自行剖取,应保持原形全部送检。
必须剖取时,最好邀请病理医师在场;或在病理检查申请单中详细描述剖取前后情况。
临床科室对手术标本有特殊要求时(如照相等),应提前通知病理科,以免病理科取材时破坏其完整性。
第五条标本应置于敞口容器内,固定液不少于标本体积的7-10倍,标本从离体到固定的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
第六条冰冻切片的手术标本应保持新鲜,不得加用固定液或用含水溶液清洗,以免影响制片和诊断。
第七条痰液细胞学检查的标本必须新鲜,从呼吸道深部咯出。
咯痰前先漱口,痰中不应含食物碎渣和唾液,一般连续送检三天。
第八条胸、腹水等体液细胞学检查应保持标本新鲜、及时送检。
第九条宫颈刮/涂片及穿刺液应及时做成涂片送检。
第三章送检病理申请第十条病理申请单上各项内容均应逐项填写,字迹清晰可辨,并由申请医师签名确认。
痰液细胞学检查、体液细胞学检查、涂片检查的申请单填写参照病理检查申请单的要求,并在“标本来源”一项中注明标本的类别:“痰”、“胸水”、“涂片”等。
第十一条凡需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者,临床医师应在手术前一天通知病理科,并与患者(或家属)签订《手术中冰冻切片快速病理检查知情同意书》。
第十二条冰冻标本申请单除填写病人一般情况外,还应填写影像学、同位素及腔镜检查等相关结果,并注明手术部位,重点部位应做标记或加以说明,同时注明手术科室医师所在的手术间及手术医师、巡回护士电话,以便病理科与手术医师取得联系。
病理取材规范的关键要素与流程解析病理取材是病理学诊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对于确诊和鉴定疾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进行病理取材过程中,遵循规范的关键要素和流程是十分必要的,可以保证取得准确、可靠的检查结果。
以下将对病理取材规范的关键要素与流程进行解析。
1. 患者信息及标本标识:病理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与患者信息及标本标识密切相关。
在进行病理取材前,应仔细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确保与病例资料一致。
同时,在取材时要在标本容器上正确标明标本来源部位、日期和取材序号,防止混淆或丢失。
2. 取材工具的选择与使用:取材时应选择合适的取材工具,例如手术刀、剪刀、刮刀、穿刺针等。
不同标本需要使用不同工具进行取材,同时要保证工具的清洁和无菌。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持握力度,避免损伤标本组织结构和破坏细胞形态。
3. 取材方法的正确性:取材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标本的质量和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常用的取材方法包括切割、刮取、刺取、穿刺等。
在选择取材方法时,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临床表现和病变部位进行综合考虑。
在取材过程中应尽量将异常组织区域纳入标本范围,同时避免损伤周围正常组织。
4. 取材时的注意事项:在进行病理取材时,还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温和取材:避免过度刮擦、太强力度地取材,以免对标本造成损伤。
- 快速取材:尽量缩短取材时间,防止标本变性、坏死等影响结果的情况发生。
- 避免空气干燥:取材后要立即放入盛有生理盐水或固定液的容器中,避免标本在空气中干燥变形。
- 避免冷冻破坏:取材时要避免接触冷冻组织或器械,以免破坏细胞结构。
- 避免污染:避免其他组织或标本污染正在取材的组织,以免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5. 标本保存与传送:取材后的标本保存和传送是确保病理诊断准确性的关键环节。
在保存标本时,应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保存方法,如冷藏、冷冻或固定等,确保标本的组织学形态不受损害。
在传送过程中,应妥善包装标本,避免标本破损或变形,并标明送检的紧急情况以及需要的特殊检查。
法医病理学检材的提取、固定、包装、送检方法【1996-7-25批准】说明本标准由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河南省公安厅刑科所、河南医科大学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高金才、王乃斌、李力宏、闫红涛、李家陶。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法医病理学检验检材的剖验提取、固定、固定液选择及配制以及检材的包装、送检的方法和步骤。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公、检、法、司及院校系统进行司法解剖的病理学检验。
2 总则在法医病理学组织细胞检验、组织化学检验、免疫荧光及超微结构等项检验中,检材的提取、固定、送检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鉴定结论的准确性和正确性。
本标准的制定是为了法医病理学检材的提取、固定、送检有一个统一的方法及步骤,为今后复核和法医病理学的发展及国际交流奠定基础。
3 法医病理学检材的提取要求、方法和步骤3.1 法医病理检材提取前要求详细了解记录:死者姓名、性别、年龄、民族、住址、工作单位、职业、生前健康状况、详细案情及死亡过程和症状,提取住院病历或门诊治疗情况和详细的现场勘验情况。
3.2 为了保证法医病理检验鉴定结论的准确性,要求:组织细胞学检验鉴定检材的提取应在死亡后48h内进行,特殊情况下冬季不超过72h,春秋季不超过48h,夏季不超过24h。
存放在冷箱内的尸体不超过72h,冰柜内保存结冰的尸体96h,最长时间不过一周。
免疫组织化学、电镜等项检验鉴定检材的提取应在12~24h以内进行。
3.3 剖验时要详细检查、记录拍照尸表损伤病变和剖验脏器的表面、切面的损伤和病变,记录损伤和病变的部位、数量、形态、大小、范围、色泽、硬度等情况(大小以厘米表示)。
脏器剖验检查的原则是:实质性脏器主要注意检查表面和切面损伤和病变;空腔性脏器主要注意检查浆膜和粘膜有无损伤和病变、管壁有无增厚及狭窄等。
3.4 尸表损伤和病变检材提取的方法和要求3.4.1 颈部损伤检材提取的方法:经详细的检验记录拍照后“T”字形切开胸腹腔,按照尸体解剖规定的方法开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