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分离定律Ⅱ导学案

高中生物分离定律Ⅱ导学案

高中生物分离定律Ⅱ导学案
高中生物分离定律Ⅱ导学案

分离定律(Ⅱ)

知识内容必考要求加试要求

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验证 b b

分离定律的实质 b b

显性的相对性 a a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结果与科学方法 c c

课时

要求

1.阐明测交实验的设计目的,理解对分离定律的验证过程,弄清分离定律的实质。

2.辨别显

性的相对性。

根据孟德尔提出的基因相互分离的假设,能圆满的解释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理论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是怎样验证他的解释呢?

孟德尔提出遗传的基本规律,是建立在对实验结果分析的基础上的,孟德尔在研究遗传定律的过程中充分运用了一种科学方法——“假设——推理”法。

一、分离假设的验证

1.分离假设的核心内容(即分离定律的实质)

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互相独立、互不沾染,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2.分离假设的验证方法——测交法

(1)实验原理

将F1(Cc)与隐性纯合子(白花亲本cc)进行杂交。隐性亲本只产生c型一种配子,测交后代的表现类型及其比例可反映出F1所产生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

(2)实验预期

(3)实验结果:F1×白花植株→85紫花∶81白花,接近1∶1。

(4)实验结论:测交实验的结果与预期完全相符。证明了孟德尔遗传因子分离的假设是正确的,从而肯定了

分离定律。

杂交、自交和测交在遗传中各有不同的用途,请分析以下遗传问题:

1.已知豌豆豆荚的绿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如何来确定二者的显隐性关系?

答案用纯合的绿豆荚豌豆和纯合的黄豆荚豌豆杂交,子一代显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2.已知豌豆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现有一株高茎豌豆,如何鉴定该高茎豌豆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

答案让该高茎豌豆自交,若后代全为高茎豌豆,则该豌豆是纯合子,若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则该豌豆是杂合子。

3.羊的白毛对黑毛是显性,现有一只白毛公羊,如何鉴定该白毛公羊的基因型是纯合还是杂合?

答案让该白毛公羊和多只黑毛母羊交配,子代如果出现黑毛羊,则该白毛羊的基因型为杂合,若子代全为白毛羊,则该白毛羊的基因型为纯合。

知识整合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用纯合子杂交;鉴定一个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时,动物一般用测交,植物一般用自交。

1.测交不能推测被测个体( )

A.基因型

B.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

C.产生配子的数量

D.是否为纯合子

答案 C

解析测交实验是将未知基因型的个体和隐性纯合子杂交的交配方式,测交后代的种类和比例数与F1配子的种类和比例数一致,即测交后代中基因型的种类及比例取决于F1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也能因此推测被测个体的基因型,但是测交无法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

2.牦牛的毛色中,黑色对红色为显性,为了确定一头黑色母牛是否为纯合子,应选择交配的公牛是( ) A.黑色纯合子B.黑色杂合子

C.红色纯合子D.红色杂合子

答案 C

解析选隐性类型即红色纯合子与黑色母牛交配,若后代全为黑色,则该个体为纯合子;若后代有红色个体出现,则该个体为杂合子。

归纳总结几种交配方式的比较

含义作用

杂交

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相互交配

①探索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的传递规律;

②显隐性性状判断

自交①植物的自花(或同株异花)授粉;

②基因型相同的动物个体间的交配

①可不断提高种群中纯合子的比例;

②可用于植物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

测交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相交,是一种特殊方

式的杂交

①验证遗传基本规律理论解释的正确性;

②可用于高等动物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

正交与反交是相对而言的,正交中父方和母方分别是

反交中母方和父方

检验是否遵守分离定律

二、显性的相对性

1.完全显性

(1)概念: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F1与显性亲本的表现完全一致的现象。

(2)实例:孟德尔研究的7对相对性状。

2.不完全显性

(1)概念: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F1表现为双亲的中间类型的现象。

(2)实例:金鱼草的花色遗传

3.共显性

(1)概念: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F1个体同时表现出双亲的性状。

(2)实例:人群的ABO血型

血型基因型红细胞上的抗原显隐性关系

A I A I A、I A i A I A对i为完全显性

B I B I B、I B i B I B对i为完全显性

AB I A I B A、B I A与I B为共显性

O ii 无隐性

特别提醒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生物体的内在环境,如年龄、性别、生理与营养状况都会影响显性性状的表现;生物体的外界环境,如温度、光照等也会影响显性性状的表现。因此基因的显隐性不是绝对的,显性性状的表现既是等位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又是基因与内外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某个家庭四口人的血型各不相同,父亲是A型血,母亲是B型血,儿子是AB型血,女儿是O型血,请分析:

1.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吗?如何解释?

答案正常。父亲基因型是I A i ,母亲是I B i,儿子可以是AB型血(I A I B),女儿可以是O型血(ii)。

2.上述遗传过程是否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答案分离定律研究的是形成配子时,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行为,上述遗传中,等位基因的行为符合分离定律。

知识整合研究形成配子一对基因的行为,不管是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还是共显性,都遵循分离定律。

3.在生物性状的遗传中,如果F1的性状介于显性和隐性的亲本之间,这种显性表现称为不完全显性。紫茉莉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R(红色)和r(白色)控制,遗传方式为不完全显性。让红花(RR)紫茉莉与白花(rr)紫茉莉杂交得F1(开粉红花),F1自交产生F2。下列关于F2个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红花个体所占比例为1/4

B.红花个体所占比例为3/4

C.杂合子所占比例为1/2

D.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2

答案 B

解析RR×rr→Rr1RR(红花)∶2Rr(粉红花)∶1rr(白花),故红花个体所占比例为1/4。

4.金鱼草的花色遗传属于不完全显性遗传。纯合的红花金鱼草(CC)与白花金鱼草(cc)杂交得F1,F1测交得F2。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F1的基因型是Cc

B.F1的表现型与双亲均不同

C.F2的表现型与双亲相同

D.F2的基因型为Cc和cc

答案 C

解析金鱼草的花色遗传属于不完全显性,F2的表现型为白花和粉红花,与双亲不同。

三、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1.“假设—推理”法的一般程序

2.“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假设—推理分析

孟德尔通过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假设—推理分析,提出了分离定律,请分析:1.下列内容属于观察现象阶段的是哪些?属于假说的是哪些?属于验证阶段的又是哪些?

①“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

②“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

③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分离比为3∶1

④测交后代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

答案属于观察现象阶段是③;属于假说的是①②;属于验证阶段的是④。

2.是否所有生物的性状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

答案不是。只有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细胞核遗传才符合分离定律。

3.要F2出现理论上的分离比,需满足下列那些条件?

①子一代个体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

②雌雄配子的数目相等

③F2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同

④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⑤观察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答案①③④⑤。

知识整合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及条件

1范围

①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细胞核遗传。

②由成对的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2适用条件

①子一代个体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

②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③子二代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同。

④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为完全显性。

⑤观察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5.“假设—推理”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

A.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

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则测交后代中两种性状比接近1∶1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

答案 C

解析演绎就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即“演绎”,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也即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过程。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是:若假说成立,则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基因会分离,测交后代会出现比例接近1∶1的两种性状。

6.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适用于细菌等单细胞生物的主要原因是:细菌等单细胞生物( )

A.遗传物质不是DNA

B.遗传物质在染色体上

C.一般进行无性生殖

D.无细胞核

答案 C

解析孟德尔遗传规律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而细菌等单细胞生物进行无性生殖,无减数分裂,故不遵循孟德尔定律。

1.下列有关分离定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分离定律是孟德尔针对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结果及其解释直接归纳总结的

B.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是单独存在的,不会相互融合

C.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单独存在的基因要发生分离,所以称分离定律

D.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后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可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答案 D

解析孟德尔归纳总结出分离定律的科学实验程序是:杂交实验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发现问题)→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提出假设)→对实验现象解释的验证(验证假设)→分离定律(结论),因此A选项错误;根据孟德尔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可以知道: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这些基因既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故B选项错误;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发生分离,分离后的基因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所以C选项错误,而D选项正确。

2.下列关于孟德尔分离定律杂交实验中测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F1×隐性类型→测F1基因型

B.通过测定F1的基因型来验证对分离实验现象理论解释的科学性

C.F1的基因型是根据F1×隐性类型→所得后代性状表现反向推知的

D.测交时,与F1杂交的另一亲本无特殊限制

答案 D

解析测交时,与F1杂交的另一亲本必须是隐性纯合子。

3.白色安得鲁森公鸡和黑色安得鲁森母鸡杂交,生下100%的蓝色安得鲁森鸡。当两个蓝色安得鲁森鸡交配时,理论上其后代可能是( )

A.100%白色

B.25%白色、25%黑色、50%蓝色

C.25%白色、75%黑色

D.25%白色、75%蓝色

答案 B

解析由题意判断:AA×aa→Aa(蓝色),故Aa×Aa→AA∶Aa∶aa=1(白色或黑色)∶2(蓝色)∶1(黑色或白色)。

4.孟德尔在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做了三个实验,他发现问题阶段做的实验和验证假说阶段做的实验分别是( )

A.自交、杂交测交B.测交、自交杂交

C.杂交、自交测交D.杂交、测交自交

答案 C

解析发现问题的阶段进行了杂交(得F1)和自交(得F2)实验,经过假说后,再通过测交实验进行验证。5.一头黑色母牛A与一头黑色公牛B交配,生出一头棕色的雌牛C(黑色与棕色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性状遗传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________,棕色牛C的基因型是________。

(2)要想确定某头黑牛的基因型,遗传育种上常用______法。

(3)若A牛与B牛再交配繁殖,生出黑牛的概率是________。

答案(1)黑色bb (2)测交(3)3/4

解析(1)依题意,黑色母牛A与黑色公牛B交配生出棕色雌牛C,如果棕色是显性性状,则其双亲(A和B)都是隐性纯合子,A和B的后代不可能出现棕色性状,所以黑色是显性性状,棕色是隐性性状。(2)遗传学上确定某个个体的基因型可采用测交法,若测交后代出现两种性状,则被检测个体一定是杂合子。(3)A 牛、B牛均为杂合子,则Bb×Bb→3黑∶1棕,即生出黑牛的概率为3/4。

课时作业

[学考达标]

1.下列有关孟德尔遗传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杂种后代中只显现出显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B.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显现出来的性状

C.测交是指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D.杂合子的后代不能稳定遗传

答案 C

解析杂交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隐性性状在隐性基因纯合的情况下才能表现出来;杂合子后代中的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

2.完全显性遗传时,下列关于基因与相对性状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当显性与隐性基因在一起时,个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②当显性与隐性基因在一起时,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有转化作用③当一对基因均为显性时,生物个体只表现显性性状④当一对基因均为隐性时,生物个体仍表现出显性性状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 C

解析完全显性遗传时,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有抑制作用,它们在一个体细胞中同时存在时只表现显性性状,所以隐性基因要表现出来,必须是两个隐性基因同时存在于一个体细胞中,即纯合子状态。

3.在孟德尔的单因子杂交实验中,假设F1(Cc)产生的含C基因的雌配子不能正常受精,则对于F2的分析正确的是( )

A.F2有三种基因型:CC、Cc、cc,比例为1∶2∶1

B.F2发生性状分离,分离比是3∶1

C.F2发生性状分离,分离比是1∶1

D.C、c基因的遗传不再遵循分离定律

答案 C

解析根据题意,F1产生的正常雄配子有2种,且数量相等,产生的正常雌配子只有1种,即含c基因的雌配子,从而推得F2有2种基因型:Cc、cc,性状分离比为1∶1。C、c基因的遗传仍然遵循分离定律。4.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中,能说明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A.F2的性状表现比为3∶1

B.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

C.F2的基因型比为1∶2∶1

D.测交后代的比为1∶1

答案 B

解析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发生分离,然后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F1产生的配子比为1∶1,说明生物体形成配子是成对的基因发生分离造成的。

5.豌豆的种子黄色对绿色为显性,结黄色种子与结绿色种子的豌豆杂交,子代个体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种子∶绿色种子=1∶1,子代结黄色种子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例是( )

A.1∶1 B.1∶0 C.3∶1 D.2∶1

答案 C

解析假设黄色用A代表,绿色用a代表,由“结黄色种子与结绿色种子的豌豆杂交,子代个体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种子∶绿色种子=1∶1”知,亲代的基因型为Aa×aa,子代中结黄色种子的个体基因型为Aa,其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黄色种子∶绿色种子=3∶1。

6.孟德尔的遗传定律不能适用于以下哪些生物( )

①病毒②蓝细菌③绿色开花植物④哺乳动物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④

答案 B

解析病毒不能进行有性生殖,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①错误;蓝细菌是原核生物,不能进行有性生殖,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②错误;绿色开花植物能进行有性生殖,其细胞核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③正确;哺乳动物能进行有性生殖,其细胞核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④正确。

[高考提能]

7.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具有不同性状的两亲本杂交,子代有两种性状出现,则无法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及两亲本的基因型B.具有相同性状的两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与亲本相同的性状,则亲本及子代个体均为纯合子

C.具有相同性状的两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了与亲本不同的性状,则亲代均为杂合子

D.某亲本自交,子代出现了两种性状,且性状分离比为3∶1,则占3

4

的子代个体表现的为显性性状

答案 B

解析B项中若两亲本中一个为纯合子,一个为杂合子,则子代只有显性性状的个体,而且纯合子和杂合子均可出现。

8.a1、a2、a3、a4为一个基因的4个不同等位基因,杂交组合a1a2×a3a4的F1中,两个个体基因型都为a1a3的概率是( )

A.1

16B.

1

8

C.

1

4

D.

1

2

答案 A

解析根据基因分离定律,a1a2×a3a4→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1a3∶a1a4∶a2a3∶a2a4=1∶1∶1∶1,其中基

因型为a1a3的个体占1

4

,因此F1中,两个个体基因型都为a1a3的概率是

1

4

×

1

4

1

16

9.一对双眼皮的夫妇一共生了四个孩子,三个单眼皮和一个双眼皮,关于这种现象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的显性∶隐性=3∶1

B.该遗传不符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C.这对夫妇每胎都有出现单眼皮的可能性

D.双眼皮孩子与双亲的基因型相同

答案 C

解析据题意,双眼皮夫妇生出单眼皮孩子,可知双眼皮对单眼皮为显性,且这对夫妇都是单眼皮基因的携带者。由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可知,这对夫妇每胎都有出现单眼皮孩子的可能性,并且不同胎次互不影响。一对相对性状在遗传时符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但分离定律中“显性∶隐性=3∶1”的得出需要大量的统计数据,而非一次遗传现象中的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比。

10.用黄色公鼠a分别与黑色母鼠b和c交配,在几次产仔中,母鼠b产仔为9黑6黄,母鼠c产的仔全为黑色(假设c产仔足够多)。那么亲本a、b、c中为纯合子的是( )

A.b和c B.a和c

C.a和b D.只有a

答案 B

解析根据黄色公鼠a×黑色母鼠c→后代全为黑色可知,黄色为隐性性状,黑色为显性性状,黄色公鼠为隐性纯合子,黑色母鼠c为显性纯合子。又根据黑色母鼠b与黄色公鼠a交配,后代中出现性状分离可知b 为杂合子。

11.有一种腿很短的鸡叫爬行鸡,在爬行鸡的遗传实验中得到下列结果(基因用A或a表示):

①爬行鸡×爬行鸡→2 977只爬行鸡和995只正常鸡。

②爬行鸡×正常鸡→1 676只爬行鸡和1 661只正常鸡。

根据上述结果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第①组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子代爬行鸡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正常鸡的基因型是______。

(2)第②组后代中爬行鸡互相交配,在F2中共得小鸡6 000只,从理论上讲,有正常鸡________只,能稳定遗传的爬行鸡________只。

答案(1)Aa×Aa AA、Aa aa (2)1 500 1 500

解析由杂交组合①可知:爬行鸡的短腿性状为显性性状,亲本的基因型为Aa,正常鸡的基因型为aa。第②组后代爬行鸡的基因型为Aa,Aa与Aa交配,正常鸡即aa占后代的1/4,能稳定遗传的爬行鸡即AA占后代的1/4。

12.人群的ABO血型是由三个基因即i、I A、I B控制的。一般情况下,基因型ii表现为O型血,I A I A或I A i 表现为A型血,I B I B或I B i表现为B型血,I A I B表现为AB型血。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人群的ABO血型遗传属于________遗传,是否遵循分离定律?________(填“是”或“不是”)

(2)i、I A、I B三个基因之间是否互为等位基因?________(填“是”或“不是”)

(3)A型血的人与B型血的人结婚,生了一个O型血的孩子;若再生一个孩子,孩子的基因型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共显性是(2)是(3)I A I B、I A i、I B i、ii

解析人群的ABO血型遗传属于共显性遗传,是由i、I A、I B控制,三个基因间互为等位基因,仍然遵循分离定律。A型血的人一定含有I A基因,B型血的人一定含有I B基因,O型血的孩子基因型是ii,两个i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故该夫妇的基因型为I A i、I B i;若再生一个孩子,孩子的基因型可能是I A I B、I A i、I B i、ii。

13.下表是有关豌豆种子形状的四组杂交实验结果(相关基因用R、r表示)。据表分析作答:

(1)根据组合________的结果能推断出显性性状为________。

(2)组合________中的两亲本肯定都是纯合子。

(3)组合________的杂交方法称为测交。

(4)写出A组合中两亲本的可能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 圆粒(2)B (3)D (4)RR×Rr或RR×RR

解析(1)C组合中,圆粒×圆粒的后代出现了皱粒,即发生了性状分离,则亲代的圆粒个体为杂合子,圆粒为显性性状。(2)B组合中,皱粒×皱粒,都为隐性性状,隐性性状的个体肯定为纯合子。(3)D组合中,圆粒与皱粒杂交,后代性状表现类型接近1∶1,则为测交。(4)A组合中两亲本均为圆粒,子代也为圆粒,则两亲本的基因型为RR×Rr或RR×RR。

[真题体验]

14.(2013·新课标Ⅰ,6改编)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答案 A

解析A项,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可以采取测交或杂交,所以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对实验结论影响最小;B项,如果所选的性状为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则结果容易统计,如果相对性状不易区分,则结果无法统计计算,对实验结论影响大;C项,孟德尔分离定律研究的是一对基因的分离,多对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对实验结论影响较大,无法证明;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所得数据才有说服力,D项对实验结论影响大。

15.某植物有宽叶和窄叶(基因为A、a)一对相对性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宽叶和窄叶植株杂交,F1全部表现为宽叶,则显性性状是________,窄叶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

(2)若要验证第(1)小题中F1植株的基因型,可采用测交方法,请用遗传图解表示测交过程。

答案(1)宽叶aa

(2)P F1植株窄叶植株

Aa ×aa

子代宽叶植株窄叶植株

Aa aa

1 ∶ 1

解析若宽叶和窄叶植株杂交,F1全部表现为宽叶,则显性性状是宽叶,窄叶植株的基因型为aa。测交图解见答案,其中配子一行可以不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