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挠度计算表格

挠度计算表格

挠度计算表格
挠度计算表格

简支梁在各种荷载作用下跨中最大挠度计算公式:

均布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算公式:

Ymax = 5ql^4/(384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q 为均布线荷载标准值(kn/m).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跨中一个集中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算公式:

Ymax = 8pl^3/(384EI)=1pl^3/(48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跨间等间距布置两个相等的集中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算公式: Ymax = 6.81pl^3/(384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跨间等间距布置三个相等的集中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其计算公式:

Ymax = 6.33pl^3/(384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悬臂梁受均布荷载或自由端受集中荷载作用时,自由端最大挠度分别为的,其计算公式:

Ymax =1ql^4/(8EI). ;Ymax =1pl^3/(3EI).

q 为均布线荷载标准值(kn/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2、预制预应力T梁预拱度计算及控制

预制预应力T梁预拱度计算及控制 摘要:本文结合***高速公路***桥25m预制T梁的工程实践,介绍了T梁预拱度设置的必要性及设置注意事项,提供了依据结构力学挠曲变形原理及预应力混凝土弹性计算理论计算梁体挠度的方法。 关键词:预制T梁预拱度设置挠度计算 0、桥梁简介 ****桥分左右两幅,左幅桥长483.2m,右幅桥长478.2m。全桥左幅共5联:3*25+4*25+4*30+3*35+3*25,右幅共5联:4*25+4*25+3*30+3*35+3*25,上部结构左幅第1联、左幅第2联、左幅第4联、右幅第1联、右幅第2联采用预应力砼(后张)先简支后连续T梁:其余采用预应力砼(后张)T梁桥面连续结构;全桥共有T梁203片,其中122片25m、41片35m、40片30m。T梁预应力束为钢绞线,锚具为VOM锚。 1、预拱度设置 1.1设置原因 预制T梁设计时,为使梁体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来承受恒载和活载所产生的弯矩,往往布置预应力筋,通过预应力筋张拉对梁体产生的负弯矩来抵消恒载和活载产生的正弯矩。为了控制梁体张拉时产生的过大的向上反拱,则需通过对预制梁台座(底模)设置一个向下的合适的拱度来抵消反拱,所设的拱度即为“预拱度”。 1.2注意事项 预拱度设置的合理与否十分重要,如设置不合理,将直接影响梁的外观及后续工作的质量。如预拱度设置过大,为保证桥面铺装设计标高,则需增加桥跨中段铺装层的厚度,这样就增加了桥面铺装混凝土的重量,既降低了梁的承载储备又造成了浪费;如预拱度设置过小,受桥面铺装设计标高控制,桥跨中段铺装层厚度将达不到设计厚度,这样就影响了桥面的耐久性及梁体的使用寿命。 预拱度的设置不仅梁底要设,梁顶也要设。如梁顶不设置预拱度,而只有梁底设置,梁片浇注完成后将会出现梁顶平、梁底凹的现象。预应力张拉后,由于预应力筋的作用,向上的拱度抵消了梁底的凹拱,却产生了梁顶的凸拱,预拱度的设置也就失去了意义。故,预拱度设置时,不仅要考虑梁底,也要考虑梁底。 2、梁体挠度计算 根据结构力学挠曲变形原理及预应力混凝土梁弹性计算理论,25m后张预应力预制T梁上拱度

挠度计算

简支梁在各种荷载作用下跨中最大挠度计算公式: 均布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算公式: Ymax = 5ql^4/(384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q 为均布线荷载标准值(kn/m).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跨中一个集中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算公式: Ymax = 8pl^3/(384EI)=1pl^3/(48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跨间等间距布置两个相等的集中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算公式: Ymax = 6.81pl^3/(384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跨间等间距布置三个相等的集中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其计算公式: Ymax = 6.33pl^3/(384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悬臂梁受均布荷载或自由端受集中荷载作用时,自由端最大挠度分别为的,其计算公式: Ymax =1ql^4/(8EI). ;Ymax =1pl^3/(3EI). q 为均布线荷载标准值(kn/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预制预应力T梁预拱度计算及控制

精心整理 预制预应力T 梁预拱度计算及控制 中铁十五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刘少修 摘要:本文结合福建龙浦高速公路十里排枢纽主线桥25m 预制T 梁的工程实践,介绍了T 梁预拱度设置的必要性及设置注意事项,提供了依据结构力学挠曲变形原理及预应力混凝土弹性计算理论计算梁体挠度的方法。 关键词:预制T 梁预拱度设置挠度计算 0、十里排枢纽主线桥简介 十里排枢纽主线桥分左右两幅,左幅桥长483.2m ,右幅桥长478.2m 。全桥左幅共5联: 3*25+4*25+4*30+3*35+3*25,右幅共5联:2联、左幅第4联、右幅第1联、右幅第2T 梁桥面连续结构;全桥共有T 梁203片,其中122片25m 为VOM 锚。 1、预拱度设置 1.1设置原因 预制T 。 1.2设置注意事项 如预拱度设置过 受桥面铺装设计标高控制,桥跨中段铺装层厚度将达不到设 现梁顶平、梁底凹的现象。预应力张拉后,由于预应力筋的作用,向上的拱度抵消了梁底的凹拱,却产生了梁顶的凸拱,预拱度的设置也就失去了意义。故,预拱度设置时,不仅要考虑梁底,也要考虑梁底。 2、梁体挠度计算 根据结构力学挠曲变形原理及预应力混凝土梁弹性计算理论,25m 后张预应力预制T 梁上拱度有两部分组成:一是由梁体自身产生的挠度;二是由预应力产生的挠度。具体计算时可分三种情况: ①、中性轴在预应力束中间时,计算挠度用下式: EI L e N EI L e N f 48/58/22211??+??-=(1)

②、中性轴在预应力束之上时,计算挠度用下式: EI L e N EI L e N f 48/58/22212??+??=(2) ③、预应力束近似直线时,计算挠度用下式: EI L e N f 8/213??=(3) 2.1十里排枢纽主线桥25mT 梁相关参数(计算) 十里排枢纽主线桥25mT 梁钢束布置图及相应的断面图如下所示: 2.1.1中性1y =7 3.08cm 2y =101.92cm 2.1.2截面惯性矩计算 截面惯性矩计算采用公式:])()([c 3 1I 313132d y c B By y -?--+=(6) 将梁体参数及1y 、2y 代入公式(3)可得: 截面惯性矩4 47386.0cm 1086.3m I =?= 2.1.3混凝土弹性模量

各种梁的弯矩剪力计算(大全)表

表1 简单载荷下基本梁的剪力图与弯矩图 梁的简图 剪力Fs 图 弯矩M 图 1 l a F s F F l a F l a l -+ - F l a l a ) (-+ M 2 l e M s F l M e + M e M + 3 l a e M s F l M e + M e M l a l -e M l a + - 4 l q s F + -2 ql 2 ql M 8 2ql + 2 l 5 l q a s F + -l a l qa 2) 2(-l qa 22 M 2 228)2(l a l qa -+ l a l qa 2) (2 -l a l a 2)2(- 6 l q s F + -3 0l q 6 0l q M 3 92 0l q + 3 )33(l - 7 a F l s F F + Fa -M

8 a l e M s F + e M M 9 l q s F ql + M 2 2ql - 10 l q s F 2 l q + M 6 20l q - 注:外伸梁 = 悬臂梁 + 端部作用集中力偶的简支梁 表2 各种载荷下剪力图与弯矩图的特征 某一段梁上的外力情况 剪力图的特征 弯矩图的特征 无载荷 水平直线 斜直线 或 集中力 F 突变 F 转折 或 或 集中力偶 e M 无变化 突变 e M 均布载荷 q 斜直线 抛物线 或 零点 极值 表3 各种约束类型对应的边界条件 约束类型 位移边界条件 力边界条件

(约束端无集中载荷) 固定端 0=w ,0=θ — 简支端 0=w 0=M 自由端 — 0=M ,0=S F 注:力边界条件即剪力图、弯矩图在该约束处的特征。

预拱度与挠度关系及计算

3.5挠度、预拱度的计算 一、变形(挠度)计算的目的与要求 桥梁上部结构在荷载作用下将产生挠曲变形,使桥面成凹形或凸形,多孔桥梁甚至呈波浪形。因此设计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时,应使其具有足够的刚度,以免产生过大的变形,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 过大的变形将影响车辆高速平稳的运行,并将导致桥面铺装的迅速破坏; 车辆行驶时引起的颠簸和冲击,会伴随有较大的噪音和对桥梁结构加载的不利影响; 构件变形过大,也会给人们带来不安全感。 变形验算是指钢筋混凝土桥梁以汽车荷载(不计冲击力)计算的上部结构最大竖向挠度,不应超过规定的允许值。《公桥规》对最大竖向挠度的限值规定如下表: 钢筋混凝土梁桥允许挠度值 注:1.此处L为计算跨径,L1为悬臂长度; 2.荷载在一个桥跨范围内移动产生正负不同的挠度时,计算挠度应为其正负挠度的最大绝对值之和。 二、刚度和挠度计算 桥梁的挠度,根据产生原因可分成永久作用(结构自重力、桥面铺装、预应力、混凝土徐变和收缩作用等)产生的和可变作用(汽车、人群)产生的两种。 永久作用产生的挠度是恒久存在的且与持续的时间有关,可分为短期挠度和长期挠度。可变作用产生的挠度是临时出现的,在最不利的作用位置下,挠度达到最大值,随着可变作用位置的移动,挠度逐渐减小,一旦可变作用离开桥梁,挠度随即消失。 永久作用产生的挠度并不表征结构的刚度特性,通常可以通过施工时预设的反向挠度(即预拱度)来加以抵消,使竣工后的桥梁达到理想的设计线形。 可变作用产生的挠度,使梁产生反复变形,变形的幅度越大,可能发生的冲击和振动作用也越强烈,对行车的影响也越大。因此,在桥梁设计中,需要通过验算可变作用产生的挠度以体现结构的刚度特性。 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挠度,可根据给定的构件刚度用结构力学的方法来计算。对于均布荷载作用下的简支梁,跨中最大挠度值为:

挠度计算公式

挠度计算公式 挠度计划公式简支梁在百般荷载作用下跨中最大挠度计划公 式: 均布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划公式: Ymax = 5ql^4/(384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q 为均布线荷载准绳值(kn/m).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付工程用机关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跨中一个齐集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划公式: Ymax = 8pl^3/(384EI)=1pl^3/(48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p 为各个齐集荷载准绳值之和(kn).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付工程用机关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跨间等间距安排两个十分的齐集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划公式: Ymax = 6.81pl^3/(384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p 为各个齐集荷载准绳值之和(kn).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付工程用机关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跨间等间距安排三个十分的齐集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其计划公式:

Ymax = 6.33pl^3/(384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p 为各个齐集荷载准绳值之和(kn).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付工程用机关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悬臂梁受均布荷载或自由端受齐集荷载作用时,自由端最大挠度分别为的,其计划公式: Ymax =1ql^4/(8EI). ;Ymax =1pl^3/(3EI). q 为均布线荷载准绳值(kn/m). ;p 为各个齐集荷载准绳值之和(kn). 你可以凭据最大挠度控制1/400,荷载条件25kn/m以及一些其他荷载条件 实行反算,看能餍足的上部荷载要求!

挠度计算和工字钢的型号、截面尺寸、重量、截面惯性矩、截面抵抗矩等各项力学参数统计表(1)

挠度计算和工字钢的型号、截面尺寸、重量、截面惯性矩、截面抵抗矩等各项力学参数统计表(1)

工字钢各项力学参数统计表 型号 尺寸/mm 截面面积 /em2 理论质量 /(kg/m) 参考数值 X-X Y-Y h b d t r r1 1x/cm4 Wx/cm3 ix/cm Ix:Sx Iy/cm4 Wy/cm3 iy/cm 10 100 68 4.5 7.6 6.5 3.4 14.345 11.261 245 49 4.14 8.59 33.0 9.72 1.52 12.6 126 74 5.0 8.4 7.0 3.5 18.118 14.223 488 77.5 5.20 10.8 46.9 12.7 1.61 14 140 80 5.5 9.1 7.5 3.8 21.516 16.890 712 102 5.76 12.0 64.4 16.1 1.73 16 160 88 6.0 9.9 8.0 4.0 26.131 20.513 1130 141 6.58 13.8 93.1 21.2 1.89 18 180 94 6.5 10.7 8.5 4.3 30.756 24.143 1660 185 7.36 15.4 122 26.0 2.00 20a 200 100 7.0 11.4 9.0 4.5 35.578 27.929 2370 237 8.15 17.2 158 31.5 2.12 20b 200 102 9.0 11.4 9.0 4.5 39.578 31.069 2500 250 7.96 16.9 169 33.1 2.06 22a 220 110 7.5 12.3 9.5 4.8 42.128 33.070 3400 309 8.99 18.9 225 40.9 2.31 22b 220 112 9.5 12.3 9.5 4.8 46.528 36.524 3570 325 8.78 18.7 239 42.7 2.27 25a 250 116 8.0 13.0 10.0 5.0 48.541 38.105 5020 402 10.2 21.6 280 48.3 2.40 25b 250 118 10.0 13.0 10.0 5.0 53.541 42.030 5280 423 9.94 21.3 309 52.4 2.40 28a 280 122 8.5 13.7 10.5 5.3 55.404 43.492 7110 508 11.3 24.6 345 56.6 2.50 28b 280 124 10.5 13.7 10.5 5.3 61.004 47.888 7480 534 11.1 24.2 379 61.2 2.49 32a 320 130 9.5 15.0 11.5 5.8 67.156 52.717 11100 692 12.8 27.5 460 70.8 2.62 32b 320 132 11.5 15.0 11.5 5.8 73.556 57.741 11600 726 12.6 27.1 502 76.0 2.61 32c 320 134 13.5 15.0 11.5 5.8 79.956 62.765 12200 760 12.3 26.8 544 81.2 2.61 36a 360 136 10.0 15.8 12.0 6.0 76.480 60.037 15800 875 14.4 30.7 552 81.2 2.69 36b 360 138 12.0 15.8 12.0 6.0 83.680 65.689 16500 919 14.1 30.3 582 84.3 2.64 36c 360 140 14.0 15.8 12.0 6.0 90.880 71.341 17300 962 13.8 29.9 612 87.4 2.60 40a 400 142 10.5 16.5 12.5 6.3 86.112 67.598 21700 1090 15.9 34.1 660 93.2 2.77 40b 400 144 12.5 16.5 12.5 6.3 94.112 73.878 22800 1140 15.6 33.6 692 96.2 2.71 40c 400 146 14.5 16.5 12.5 6.3 102.112 80.158 23900 1190 15.2 33.2 727 99.6 2.65 45a 450 150 11.5 18.0 13.5 6.8 102.446 80.420 22200 1430 17.7 38.6 855 114 2.89 45b 450 152 13.5 18.0 13.5 6_8 111.446 87.485 33800 1500 17.4 38.0 894 118 2.84 45c 450 154 15.5 18.0 13.5 6.8 120.446 94.550 35300 1570 17.1 37.6 938 122 2.79 50a 500 158 12.0 20.0 14.0 7.0 119,304 93.654 46500 1860 19.7 42.8 1120 142 3.07 50b 500 160 14.0 20.0 14.0 7.0 129.304 101.504 48600 1940 19.4 42.4 1170 146 3.01 50c 500 162 16.0 20.0 14.0 7.0 139.304 109.354 50600 2080 19.0 41.8 1220 151 2.96 56a 560 166 12.5 21.0 14.5 7.3 135.435 106.316 65600 2340 22.0 47.7 1370 165 3.18 56b 560 168 14.5 21.0 14.5 7.3 146.635 115.108 68500 2450 21.6 47.2 1490 174 3.16 56c 560 170 16.5 21.0 14.5 7.3 157.835 123.900 71400 2550 21.3 46.7 1560 183 3.16 63a 630 176 13.0 22.0 15.0 7.5 154.658 121.407 93900 2980 24.5 54.2 1700 193 3.31 63b 630 178 15.0 22.0 15.0 7.5 167.258 131.298 98100 3160 24.2 53.5 1810 204 3.29 63c 630 180 17.0 22.0 15.0 7.5 179.858 141.189 102000 3300 23.8 52.9 1920 214 3.27

最新预应力梁计算书

预应力梁计算书 一. 工程概况 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规定,本工程楼层梁抗裂等级为三级抗裂,楼面梁及屋面梁跨中按0.2mm裂缝宽度限值进行裂缝控制;屋面梁支座处按0.1mm裂缝宽度限值进行裂缝控制且在荷载准永久组合下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的拉应力不应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标准值 二. 材料 (3)混凝土:预应力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f ck=26.8N/mm2,f c=19.1N/mm2,f tk=2.39N/mm2,f t=1.71N/mm2。预应力张拉时要求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 (2)预应力钢绞线:公称直径15.24mm,极限强度标准值为1860MPa,低松弛钢绞线;f ptk=1860N/mm2,f py=1320N/mm2,张拉控制应力取钢绞线强度标准值的75%。 (3)普通钢筋:梁中受力钢筋采用Ⅲ级钢。 (4)锚具:张拉端采用QM15系列夹片式锚具,固定端QMJ15-1型挤压式锚具。 三. 预应力设计依据 (3)设计依据: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2)《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DGJ08-69-2007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4)PKPM模型数据文件。 (2)抗裂控制等级: 本工程预应力结构的抗裂控制标准采用三级抗裂,即在正常使用阶段预应力结构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作用下允许开裂,楼面梁及屋面梁跨中按0.2mm裂缝宽度限值、屋面梁支座按0.1mm裂缝宽度限值进行裂缝控制。 四. 设计计算 (一)荷载组合

荷载标准组合 Mk=Mdl+Mll Mk=Mdl+Mw Mk= Mdl+ψclMll +Mw Mk= Mdl+ Mll +ψcwMw Mdl—恒载产生的弯矩标准值 Mll—活荷载产生的弯矩标准值 Mw—风荷载产生的弯矩标准值 荷载准永久组合 Mq= Mdl+ψMll (二)抗裂验算 由《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式(7.1.2-1)计算预应力梁支座梁顶和跨中梁底裂缝宽度。 预应力钢筋曲线线形在一跨内取四段抛物线,曲线布置形式见下图。

简支梁挠度计算公式

简支梁在各种荷载作用下跨中最大挠度计算公式 均布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算公式: Ymax = 5ql^4/(384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q 为均布线荷载标准值(kn/m).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跨中一个集中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算公式: Ymax = 8pl^3/(384EI)=1pl^3/(48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跨间等间距布置两个相等的集中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算公式: Ymax = 6.81pl^3/(384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跨间等间距布置三个相等的集中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其计算公式: Ymax = 6.33pl^3/(384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悬臂梁受均布荷载或自由端受集中荷载作用时,自由端最大挠度分别为的,其计算公式: Ymax =1ql^4/(8EI). ;Ymax =1pl^3/(3EI). q 为均布线荷载标准值(kn/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顶板支撑计算

板模板(扣件钢管高架)计算书 鸿宝电气厂房工程;工程建设地点:市嘉定区南翔镇顺达路以北、家泾河道 以南;属于框架结构;地上11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49.9m;标准层层高:4.2m ;总建筑面积:21028平方米;总工期:400天。 本工程由鸿宝电气投资建设,江南建筑设计,昌发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地质勘察,景业建设工程监理咨询监理,八润建筑组织施工;由边挺秀担任项目经理,伟琦担 任技术负责人。 高支撑架的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 (JGJ130-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10-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GB 50009-2001)、《钢结构设计规》(GB 50017-2003)等规编制。 因本工程模板支架高度大于4米,根据有关文献建议,如果仅按规计算,架体 安全性仍不能得到完全保证。为此计算中还参考了《施工技术》2002(3):《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中的部分容。 一、参数信息 1.模板支架参数 横向间距或排距(m):0.90;纵距(m):0.90;步距(m):1.8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10;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5.40; 采用的钢管(mm):Φ48×3.0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 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双扣件,考虑扣件的保养情况,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75; 2.荷载参数 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0.500;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25.500;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1.000; 3.材料参数 面板采用胶合面板,厚度为18mm;板底支撑采用方木; 面板弹性模量E(N/mm2):95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

预制预应力T梁预拱度计算及控制

预制预应力T梁预拱度计算及控制 中铁十五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刘少修 摘要:本文结合福建龙浦高速公路十里排枢纽主线桥25m预制T梁的工程实践,介绍了T 梁预拱度设置的必要性及设置注意事项,提供了依据结构力学挠曲变形原理及预应力混凝土弹性计算理论计算梁体挠度的方法。 关键词:预制T梁预拱度设置挠度计算 0、十里排枢纽主线桥简介 十里排枢纽主线桥分左右两幅,左幅桥长483.2m,右幅桥长478.2m。全桥左幅共5联:3*25+4*25+4*30+3*35+3*25,右幅共5联:4*25+4*25+3*30+3*35+3*25,上部结构左幅第1联、左幅第2联、左幅第4联、右幅第1联、右幅第2联采用预应力砼(后张)先简支后连续T梁:其余采用预应力砼(后张)T梁桥面连续结构;全桥共有T梁203片,其中122片25m、41片35m、40片30m。T梁预应力束为钢绞线,锚具为VOM锚。 1、预拱度设置 设置原因 预制T梁设计时,为使梁体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来承受恒载和活载所产生的弯矩,往往布置预应力筋,通过预应力筋张拉对梁体产生的负弯矩来抵消恒载和活载产生的正弯矩。为了控制梁体张拉时产生的过大的向上反拱,则需通过对预制梁台座(底模)设置一个向下的合适的拱度来抵消反拱,所设的拱度即为“预拱度”。 设置注意事项 预拱度设置的合理与否十分重要,如设置不合理,将直接影响梁的外观及后续工作的质量。如预拱度设置过大,为保证桥面铺装设计标高,则需增加桥跨中段铺装层的厚度,这样就增加了桥面铺装混凝土的重量,既降低了梁的承载储备又造成了浪费;如预拱度设置过小,受桥面铺装设计标高控制,桥跨中段铺装层厚度将达不到设计厚度,这样就影响了桥面的耐久性及梁体的使用寿命。 预拱度的设置不仅梁底要设,梁顶也要设。如梁顶不设置预拱度,而只有梁底设置,梁片浇注完成后将会出现梁顶平、梁底凹的现象。预应力张拉后,由于预应力筋的作用,向上的拱度抵消了梁底的凹拱,却产生了梁顶的凸拱,预拱度的设置也就失去了意义。故,预拱度设置时,不仅要考虑梁底,也要考虑梁底。 2、梁体挠度计算 根据结构力学挠曲变形原理及预应力混凝土梁弹性计算理论,25m后张预应力预制T梁上拱度有两部分组成:一是由梁体自身产生的挠度;二是由预应力产生的挠度。具体计算时可分三种情况: ①、中性轴在预应力束中间时,计算挠度用下式:

V7.0 计算混凝土板长期挠度的操作步骤

V7.0计算混凝土板长期挠度的操作步骤 对于大跨度的混凝土板,结构在荷载长期作用下产生较大变形,这个变形值要比弹性计算的变形值大的多。因此需要计算大板的长期挠度值,必要时需要根据计算的挠度值对大板进行预起拱。《砼规》提供的挠度计算公式仅适用于单向板的挠度计算,对于双向板则没有理论公式进行计算。STRAT通过有限元计算的方法可以精确计算出板的长期挠度值。 选取一个实际工程的局部结构模型进行说明,该工程为空心板无梁楼盖结构,第二层跨度最大处有18.4m,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空心板工程结构示意图 在Plots通用后处理中,点击“变形”命令可查看结构的变形图和变形值。按F5可打开位移图形设置菜单,选择恒载作用下Z向位移,结构变形如图2所示。可以从图形左侧读出此时结构最大位移的绝对值为25.9577,单位为mm,这是结构在弹性计算结果下的变形。 图2恒载作用下Z向位移 下面详细介绍V7.0混凝土板长期挠度的计算和查看。 1、形成计算混凝土板挠度的新模型 在Plots通用后处理界面中完成“楼板配筋计算”后,程序会弹出提示框如图3所示。 图3计算混凝土挠度提示框

点击“是”后弹出提示框如图4所示。提示框第一行说明,已经形成计算混凝土板挠度的新模型,即原文件名加后缀“_Dp”的新模型。新模型与原模型同名,但文件名后缀多了“_Dp”字样,如图5所示。提示框中同时详细说明了计算长期挠度的具体步骤,以供参考。 图4长期挠度计算操作提示框图5原模型与新模型 2、新模型设置及保存计算文件 进入Prep图形前处理界面,打开后缀名带“_Dp”的新模型。该模型仅用于计算混凝土板长期挠度,不适用于计算其他结果。 长期挠度考虑恒活荷载的作用,如果原模型进行了动力计算,新模型可以设置为不进行动力计算以减小计算量,对计算结果无影响。模型不用再进行其他处理,直接进入生成Sta计算文件这一步。在生成计算数据菜单中,勾选“读板刚度折减系数(Plots)”选项,如图6所示,确定后保存计算文件。 图6生成计算数据文件菜单设置图7直接导入板刚度 上述读取板刚度的操作方式,对各类模拟混凝土板 的单元类型(超单元、细分网格荷载、板单元等)均适 用,但板刚度仅导入到生成的Sta计算文件中,前处理 模型中并未导入刚度折减系数。 如果模型中不包含超单元、细分网格荷载,也可以 运行“File/接口输入/导入混凝土板刚度系数”把板刚度 直接导入模型板中,如图7所示。此时可通过图形参数 设置菜单查看板刚度折减系数,如图8所示,勾选“刚 度折减”选项即可进行查看。板刚度系数导入后,直接 保存Sta计算文件(此时不必勾选“读板刚度折减系数 (Plots)”选项)。 图8查看板刚度折减系数

悬挑板结构计算说明(新规范)

挑檐板配筋、裂缝及挠度计算原理 一、确定计算方法 因为板的配筋面积研究的是1米板宽 线荷载均为1米板宽的数值(b=1000mm) 挑檐采用雨篷构件的计算方法 二、确定荷载分类、统计数据 1.均布恒荷载标准值gk (kN/m) 板自重+板底板侧的抹灰、粉刷+找平、找坡(面层)+其他材料(轻质 材料如SBS防水、附加层、掺入的防水剂等可取) 材料容重参考:混凝土(kN/m3)25 纸筋石灰抹底(抹灰)(kN/m)16 水泥砂浆找平、找坡(面层)(kN/m3)20 C15细石混凝土(面层)(kN/m3)23 水泥砂浆粉刷墙面单位自重(kN/m2)=20×(厚)×2 2.均布活荷载标准值qk (kN/m) 取不上人屋面活荷标准值与雪荷载标准值的最大值 有翻边的(会产生积水)取积水荷载与以上值的最大值 归纳一句话即取活荷载、雪荷载、积水荷载较大值 注:不上人屋面活荷+(《楼梯阳台雨篷设计》第222页;《荷规》注:1 允许部分构件加) 积水荷载为1米板宽底板受到的积水线荷载 雪荷载标准值=基本值×μ r 取值见《荷规》表项次1 积雪分布系数μ r 3.集中恒荷载标准值Fgk (kN/m) 翻边+翻板自重(挑檐的翻边之上还有翻板)

4.施工检修集中荷载F (kN) 雨篷、挑檐取F=1kN 三、采取最不利的荷载组合 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P=+××q k 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P=+ 以上组合分别定义了不同的荷载分项系数γ g 与γ q 及组合值系数 没有集中恒荷载F gk 对弯矩的影响时只要取上述最大值 如有集中恒荷载F gk ,取两种组合下产生的最大弯矩的组合 四、进行弯矩计算 计算原则: 集中荷载F不与活荷载q同时考虑(算弯矩时不组合,并不是不考虑) M1=(γg·g k+γq·q k)l n2+F g·l n M2=γg·g k·l n2+F g·l n+1×l n M=max(M1,M2) 注:有集中恒荷载时M要计算两种荷载组合下M1、M2的值,取产生最大弯矩的荷载组合,荷载分项系数取相应组合下的。(这部分程序自动算)五、正截面受弯配筋 计算钢筋面积A S =M/γ S f y h (mm2) 内力臂系数γ S =(1+(1-2α S )1/2)/2 见《混凝土设计原理》P63 截面抵抗矩系数α S =M/α 1 f c bh 2 钢筋混凝土截面的弹塑性抵抗矩系数,见《混凝土设计原理》P63 等效矩形应力图计算系数α 1

扰度计算公式(全)

扰度计算公式(全)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简支梁在各种荷载作用下跨中最大挠度计算公式: 均布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算公式: Ymax = 5ql^4/(384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q 为均布线荷载标准值(kn/m).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跨中一个集中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算公式: Ymax = 8pl^3/(384EI)=1pl^3/(48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跨间等间距布置两个相等的集中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算公式: Ymax = ^3/(384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跨间等间距布置三个相等的集中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其计算公式: Ymax = ^3/(384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悬臂梁受均布荷载或自由端受集中荷载作用时,自由端最大挠度分别为的,其计算公式: Ymax =1ql^4/(8EI). ;Ymax =1pl^3/(3EI). q 为均布线荷载标准值(kn/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你可以根据最大挠度控制1/400,荷载条件25kn/m以及一些其他荷载条件 进行反算,看能满足的上部荷载要求! 机械零件和构件的一种截面几何参量,旧称截面模量。它用以计算零件、构 件的抗弯强度和抗扭强度(见强度),或者用以计算在给定的弯矩或扭矩条件 下截面上的最大应力。根据材料力学,在承受弯矩Μ的梁截面上和承受扭矩T 的杆截面上,最大的弯曲应力σ和最大的扭转应力τ出现于离弯曲中性轴线和扭转中性点垂直距离最远的面或点上。σ和τ的数值为√(C+W)√(RD↑2) 式中Jxx和J0分别为围绕中性轴线XX和中性点O的截面惯性矩;Jxx/y和J0/y分别为弯曲和扭转的截面模量(见图和附表)。一般截面系数的符号为W,单位为毫米3 。根据公式可知,截面的抗弯和抗扭强度与相应的截面系数成正比。

结构力学简支梁跨中挠度计算公式

简支梁跨中最大挠度计算公式 均布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算公式: Ymax = 5ql^4/(384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q 为均布线荷载标准值(kn/m).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跨中一个集中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算公式: Ymax = 8pl^3/(384EI)=1pl^3/(48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跨间等间距布置两个相等的集中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算公式: Ymax = 6.81pl^3/(384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跨间等间距布置三个相等的集中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其计算公式: Ymax = 6.33pl^3/(384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悬臂梁受均布荷载或自由端受集中荷载作用时,自由端最大挠度分别为的,其计算公式: Ymax =1ql^4/(8EI). ;Ymax =1pl^3/(3EI). q 为均布线荷载标准值(kn/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你可以根据最大挠度控制1/400,荷载条件25kn/m以及一些其他荷载条件 进行反算,看能满足的上部荷载要求!

板计算

板模板(扣件钢管高架)计算书 高支撑架的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规范编制。 因本工程梁支架高度大于4米,根据有关文献建议,如果仅按规范计算,架体安全性仍不能得到完全保证。为此计算中还参考了《施工技术》2002(3):《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中的部分内容。 一、参数信息: 1.模板支架参数 横向间距或排距(m):0.80;纵距(m):0.80;步距(m):1.2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50;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6.00; 采用的钢管(mm):Φ48×3.5 ; 扣件连接方式:双扣件,考虑扣件的保养情况,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 2.荷载参数 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0.350;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25.000;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500; 4.材料参数 面板采用胶合面板,厚度为10mm。 面板弹性模量E(N/mm2):9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 板底支撑采用方木; 木方弹性模量E(N/mm2):9000.000;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000; 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400;木方的间隔距离(mm):300.000; 木方的截面宽度(mm):5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100.00; 托梁材料为:钢管(双钢管) :Φ48 × 3.5; 5.楼板参数

简支梁挠度计算公式

简支梁挠度计算公式 简支梁就是承载两端竖向荷载,而不提供扭矩的支撑结构。体系温变、混凝土收缩徐变、张拉预应力、支座移动等都不会在梁中产生附加内力。简支梁受力简单,为力学简化模型。将简支梁体加长并越过支点就成为外伸梁,简支梁支座的铰接是固定铰支座、滑动铰支座的。只有两端支撑在柱子上的梁,主要承受正弯矩,一般为静定结构。 概述延伸 简支梁只是梁的简化模型的一种,还有悬臂梁。 悬臂梁为一端固定约束,另一端无约束。 基数级跨中弯距Mka: Mka= (Md+Mf) × VZ/VJ+ΔMs/VJ -Ms Mka= (Md+Mf)×1.017/1.0319+△Ms/1.0319-Ms =(17364.38+0)×1.017/1.0319+4468.475/1.0319-164.25 = 21279.736(kN·m)

计算各加载级下跨中弯距: Mk= (k(Mz+Md+Mh+Mf) -Mz) × VZ/VJ+ΔMs/VJ -Ms Mk=(k(Mz+Md+Mh+Mf) -Mz)×1.017/1.0319 +△Ms/1.0319―Ms =(k (31459.38+17364.38+24164.75+0)-31459.38)×1.017/1.0319+4468.475/1.0319-164.25 =71934.601×k-26839.0389(kN·m) 计算静活载级系数: Kb = [Mh/(1+μ) +Mz+Md+Mf]/(Mh+Mz+Md+Mf) Kb= [24164.75/1.127+31459.38+17364.38+0]/ (24164.75+31459.38+17364.38+0) =0.963 计算基数级荷载值:

预应力计算书

预应力结构设计计算书

一. 工程概况 xxxxxxx技术中心,为解决25.2米大跨度梁的挠度和裂缝问题,在框架梁中采用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技术,梁的抗裂等级按0.10mm裂缝宽度限值进行裂缝控制。 二. 材料 (1)混凝土:预应力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f ck=26.8N/mm2,f c=19.1N/mm2,f tk=2.39N/mm2,f t=1.71N/mm2。预应力张拉时要求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 (2)预应力钢绞线:公称直径15.24mm,极限强度标准值为1860MPa,低松弛钢绞线;f ptk=1860N/mm2,f py=1320N/mm2,张拉控制应力取钢绞线强度标准值的75%,即1395Mpa。 (3)普通钢筋:梁中受力钢筋采用Ⅲ级钢。 (4)锚具:张拉端采用QM15系列夹片式锚具,固定端QMJ15-1型挤压式锚具。 三. 预应力设计依据 (1)设计依据: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2)上海市《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DBJ08-69-97; 3)设计院提供的PKPM模型数据文件及荷载条件。 (2)抗裂控制等级: 本工程预应力结构的抗裂控制标准采用三级抗裂,即在施工阶段及正常使用阶段预应力结构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作用下允许开裂,但裂缝宽度不超过0.10mm: 即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作用下,预应力构件边缘混凝土拉应力σ≤混凝土容许名义拉应力[σ](计算[σ]时考虑构件高度修正系数及截面受拉区设有非预应力筋时的容许名义拉应力增量) 四. 预应力梁设计计算 采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进行正常使用阶段裂缝验算,同时进行施工阶段裂缝

挠度计算公式

挠度计算公式 默认分类 2009-08-20 12:46 阅读2447 评论1 字号:大中小 简支梁在各种荷载作用下跨中最大挠度计算公式: 均布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算公式: Ymax = 5ql^4/(384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q 为均布线荷载标准值(kn/m).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跨中一个集中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算公式: Ymax = 8pl^3/(384EI)=1pl^3/(48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跨间等间距布置两个相等的集中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算公式: Ymax = 6.81pl^3/(384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跨间等间距布置三个相等的集中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其计算公式: Ymax = 6.33pl^3/(384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悬臂梁受均布荷载或自由端受集中荷载作用时,自由端最大挠度分别为的,其计算公式: Ymax =1ql^4/(8EI). ;Ymax =1pl^3/(3EI). q 为均布线荷载标准值(kn/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你可以根据最大挠度控制1/400,荷载条件25kn/m以及一些其他荷载条件 进行反算,看能满足的上部荷载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