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教案

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教案

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教案
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1 爱护水资源(2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危害。

(2)认识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明确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3)初步学会写调查报告,围绕课题制作学生作品。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调查采访、查阅文献、网上搜索等方法,收集有关水资源及其利用、保护等信息;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提炼和归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在学习中增强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以及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3)认识网络资源在学习中的作用。

二、教学难点:

1、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及探究活动的开展;

2、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引入】你知道哪些有关水的成语

【回答】水到渠成、水滴石穿、水落石出、水涨船高、水泄不通、车水马龙……

【讲解】可见人们对水是很有感情的。

【视频】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水的配乐风景片。学生听着优美的音乐,看着壮观的水画面对本课题产生无限的遐想。转折播放水受污染的图片及缺水的图片。

【过渡】大自然的水景是多么壮观,但是却存在着如此不和谐的事情,所以我们要爱护水资源,保护水资源。

【板书】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学生阅读教材,多媒体投影抢答内容(逐题展示):

1、地球的表面积约有多少被水覆盖着()

A、51%

B、61%

C、71%

D、81%

2、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是什么()

A、江湖

B、海洋

C、冰川

D、溪流

3、淡水约占全球总水储量的多少()

A、2.23%

B、2.33%

C、2.43%

D、2.53%

4、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大约有多少种()

A.50多B.60多C.70多D.80多

5、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几位()

A.第二B.第四C.第六D.第八

6、世界人均水量最多的国家是()

A、印尼B、巴西C、美国D、中国

7、中国人均水量约占世界均值的多少()

A、1/2 B、1/3 C、1/4 D、1/5

8、我国人均水量最多的省是()

A、内蒙古B、海南C、西藏D、青海

9、世界水日是几月几日()

A、3月22日B、4月22日C、6月4日D、7月4日

10、我国人均水量最少的省是()

A、湖北B、内蒙古C、河北D、天津

11、世界上有多少人口处于缺水状态()

A、1亿B、3亿C、5亿D7亿

12、南水北调工程是将哪里的水调往北方()

A、珠江B、长江C、黄河D、金沙江

【提问】地球上71%覆盖着水,为什么世界上还有许多国家和地区面临缺水的危机?

【讨论】学生阅读教材并讨论。

【小结】原因:由于人口增多、工业、生活用水量增大,水污染也比较严重,造成水资源缺乏。

【过渡】水资源如此短缺,我们该如何爱护水资源呢?

多媒体投影自学提纲:1、我们怎样爱护水资源?

2、水体污染是什么它的来源有哪几部分

3、水体污染的危害性有哪些?

4、预防和消除水体污染的措施有哪些?

多媒体投影:有关水污染而引起的环境问题的图片和报道。

(在师生热烈的讨论过程中完成下列课程内容。)

【板书】二、爱护水资源

【小结】1、节约用水:

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可以减少大量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2、防止水体污染:

(1)水体污染是指什么?

(2)水体污染源:

①工业污染②农业污染③生活污染④其他污染

(3)水体污染的危害:

影响工农业生产、渔业生产、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4)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

工业上,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工业三废处理后再排放。

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生活上,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

【讨论】1、自来水收费项目中包含污水处理费?

2、目前海水淡化能否作为人类应对淡水短缺的重要途径?

(学生阅读教材p71-72内容)

【小结】1、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必须处理再排放。

2、海水淡化成本很高,目前尚不能推广。

拓展:1、投影我国的"节水标志"。世界水日时间,中国水周时间。

2、请你们谈谈自己的节水经验,在爱护水资源方面,你做的有哪些不妥的地方吗?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那些收获?跟大家说一说。

布置作业:基础训练

教学反思:

课题2 水的净化(2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软水的区别;

⑵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对农村及自来水厂对水的净化方法的讨论与探究,了解净化水的方法,初步学会过滤这种净化水的方法;

⑵通过对硬水危害的探讨,让学生了解硬水软化的必要性,并学会区分硬水和软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增强学生挖掘生活中的化学的欲望;

⑵在课堂实验以及家庭小实验中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的探究精神。二、教学重点:了解硬水、软水的区别,

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净水方法

三、教学难点:初步学会过滤和蒸馏的实验操作技能

四、教学准备:

1、准备好一杯浑浊的河水;

2、准备过滤、蒸馏所用的仪器、药品以及过滤实验中代用品;

3、准备肥皂水、硬水和软水。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学习情景:

【展示】一杯浑浊的河水

【讲解】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水,含有许多可溶性的和不溶性的杂质。

【讨论】怎么把这杯水变成干净的水呢?

【板书】一、净化水的方法:

1、静置沉淀,吸附沉淀

【演示】实验4-1

【观察】学生观察记录填写p75表格。

【板书】2、过滤

【演示】实验4-2(边操作边讲解)

【讨论】教材p75的讨论

【小结】1、过滤操作要领: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指滤纸要紧贴漏斗壁,

二低:一是滤纸的边缘要稍低于漏斗的边缘;二是漏斗内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一是烧杯嘴要靠在玻璃棒上(玻璃棒引流);二是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一边;

三是漏斗下端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

2、用布代替滤纸,用塑料漏斗代替玻璃漏斗。

【讨论】如果过滤后仍然浑浊,是什么原因呢?

【小结】滤纸破损,漏斗内液面超过滤纸,仪器不干净。

【提问】经过沉淀、过滤净化后的水看上去比较澄清了,这水是纯净物吗?

【回答】不是。水中还有可溶性的杂质。

【阅读】教材P75图4-17

【演示】在水中滴一点红墨水,然后再加入活性炭,最后过滤。

【板书】3、吸附:能除去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还能除去臭味和色素。

【过渡】自来水厂是如何净化水的(播放视频)。

【小结】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取水→加絮凝剂→沉淀→过滤→吸附→消毒→配水

【讨论】1、在净化水的过程中,沉淀、过滤、吸附分别除去什么杂质?

2、各步发生了什么变化?

【小结】1、各步除去的杂质

(1)沉淀:除去不溶性杂质。

(2)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

(3)吸附:除去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以及臭味和色素。

2、各步发生的变化

沉淀、过滤、吸附是物理变化,消毒有化学变化。

【出示】热水瓶中的水垢

【讲解】这是由于饮用的井水是硬水,那么什么是硬水呢?

【板书】二、硬水和软水

1、概念: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硬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软水。

【出示】一瓶硬水,一瓶软水。

【提问】硬水和软水如何来区分呢?请阅读教材p76实验4-3

【演示】实验4-3

【观察】学生观察并记录现象。

【板书】2、检验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少的是硬水。【讲解】硬水的危害。

【提问】有什么办法可以除去水中的钙、镁化合物,使硬水变成软水呢?

【讲解】工业上和科学实验中软化硬水的方法很多,生活中可通过煮沸水也可降低水的硬度,工业上和科学实验中把水蒸馏也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板书】3、蒸馏

【演示]实验4-4 蒸馏硬水,并检验蒸馏后水的硬度(或播放视频)。

【小结】通过蒸馏,既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又能够降低水的硬度。

课堂小结:净化水的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其中蒸馏是净化程度最高的。布置作业:基础训练教学反思:

课题3 水的组成(2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水的组成。

(2)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3)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资料,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体会科学研究和思维的方法。

(2)学习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态度。 (2)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点 1.电解水的实验。

2.确定水的组成。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2.使学生充分认识实验研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展示】一杯水

【问题】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你们了解它吗?

【讲解】让我们看看古人是如何认识水的!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金、木、水、火、土是构

成万物的基本物质元素,水就是一种元素。以前,欧洲科学家也一直把水看作是一

种元素,直到18世纪末,人们才最终认识了水的组成。

【过度】人们认识水的组成是从研究氢气的燃烧开始的。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氢气。

【演示】实验4-5,学生实验现象。

【讨论】p79的讨论

【小结】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生成了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氢气 + 氧气 水

【小结】氢气的性质;氢气是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燃烧时产生淡

蓝色火焰。

【过渡】古人认为水是一种元素,那么水可以分解吗?让我们从科学实验中寻找答案!

【板书】一、水的组成

1、水的电解

【演示】p80水的电解实验(教师边实验边说明实验方法)

【观察】学生观察并记录情况。

【设问】化学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判断水是否分解,还得找出实验中生成的气体到底是什么气体生成的气体会是水蒸汽吗

【提问】大家能用实验的方法证明两支玻璃管中的气体分别是氢气和氧气吗?

【演示】验证两极产生的气体。

【观察】学生观察并记录现象。

【结论】1.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2.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讲解】实际上这个问题,早在18世纪末,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发现

水可以分解,产物为氢气和氧气。

【阅读】教材p81的资料

【板书】2、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水 氢气 + 氧气

【讲解】边讲解边板书板书。

【板书】水 氢气 + 氧气

H 2 O 2

氢元素 氧元素

通电 点燃 通电

【提问】从上面的分析,你能推断出水是有什么元素组成的?

【小结】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根据精确的实验测定,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因此水可以表示成H2O。

【板书】3、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可以表示成H2O。

【提问】从微观的角度来看,水电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阅读】教材p81图4-26和第二段内容。

【投影】动画演示水的分解。

【转折】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水电解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组成与水的组成有什么不同。

(启发学生从元素种类的角度去考虑)

【回答】氢气和氧气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而水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

【投影】你能说出以下物质是由几种元素组成的吗?

①铁(Fe) ②氧气(O2) ③过氧化氢(H2O2) ④高锰酸钾(KMnO4) ⑤四氧化三铁(Fe3O4) 【讲解】化学中把这种组成中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而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

【板书】二、纯净物的分类

1、化合物:组成中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

2、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讲解】教师指出学生书写的一些物质:CO2、P2O5、Fe3O4、MnO2、CO、SO2......,

【提问】大家发现这些物质的组成有什么特点?

【讲解】化学中把这些物质归为一类,叫做氧化物。

【板书】3、氧化物:有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叫做氧化物。【归纳】物质的分类单质:Fe、O2

纯净物氧化物:H2O2、Fe3O4、CO2

化合物

物质其它:KMnO4、KCl

混合物:空气、河水

【讲解】单质、化合物以及氧化物就是根据纯净物中所含元素的种类来进行分类的,可见分类的方法在化学科的学习中运用的非常的多。物质家族丰富多彩,运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这些物质。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知道了水是由氢(H)、氧(O)两种元素组成的。水在通电的情况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我们还了解了单质和化合物以及氧化物的概念。

布置作业:基础训练

教学反思:

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第一课时)(2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

(2)了解化学式及其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化学式的引入,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教育。

(2)让学生学会对已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并初步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交流讨论,活动探究,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

(2)正确理解化学式的意义。

难点:对化学式涵义的理解。

教学模式:探究式

教学过程

【引入】世界由形形色色的物质由元素组成。元素用元素符号表示,那么由元素组成的物质用什么表示呢?

【复习】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写出下列物质的符号;

氧气、氮气、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硫、过氧化氢、水、高锰酸钾、氯酸钾、氯化钠

O2、N2、P2O5、SO2、H2O2、H2O、KMnO4、KClO3、NaCl

【讲解】刚才我们写的这些符号,在化学中叫做化学式。(引出化学式的概念)

一、化学式

1、定义: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是物质组成的式子

【思考】纯净物的组成都是固定的,那么,表示每种纯净物组成的化学式可能有几个?

分组讨论以上所写的化学式表示的意义,重点以水的化学式为例。

【阅读】教材P83图4-27

讨论得出化学式表示的意义(宏观、微观),

【板书】2、化学式的意义

(1)、表示一种物质

(2)、表示一个分子

(3)、表示这种物质有那些元素组成

(4)、表示一个分子有哪些原子构成

【练习】说出下列化学式的意义:O2、SO2。

【思考】完成教材P81“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元素符号周围不同位置上数字的意

3、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

(1)、元素符号前的数字只表示原子的个数

(2)、化学式前的数字只表示分子的个数

(3)、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脚的数字表示分子中的原子个数

【练习】1、说出下列符号及数字的意义

2O O2 H2O 2H2O

2、说出下列符号中【过渡】如果我们知道了组成物质的元素,能否准确写出该物质的化学式?

【板书】4、化学式的写法、读法

(1)单质化学式的写法、读法

【提问】什么是单质(追问:单质的化学式怎样书写)

稀有气体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例: He 、Ne(读作“某气”)

金属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例: Fe 、Cu 、 C 、 S 、 P 单质固态非金属(读元素名称)

气态非金属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上分子中所含的原子个数的数字

.例:H2、O2、、N2、O3(一般读作“某气”)

【板书】(2)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读法

【提问】什么是化合物?

【阅读】教材p84内容

【小结】①氧化物:写法:另一元素在前,氧元素在后

如:HgO、SO2、Fe3O4

读法:氧化某几氧化几某

②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写法:金属元素在左,非金属元素在右:

如:NaCl、ZnS、KCl

读法:某化某,有数字读出数字

【练习】教材p88习题1、2的(1)、(2)、(3)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P87 2、4

课后反思:

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第二课时)(2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并能利用化合价推出化学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交流,活动探究,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遍化合价口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难点:化学式的书写

重点;化学式的书写

难点:化学式的书写

教学过程

【复习】化学式CO2的含义?

【过渡】前面我们说过,物质的组成是通过实验测定的,因此化学式的书写必须依据实验的结果,而不能凭空想象,主观臆断,除依据实验结果写化学式外,我们还可以应用元素化合价来推求化学式。什么是化合价?

【讲解】我们知道,化合物具有固定的组成,即形成化合物的元素在固定的原子个数比,如果不是这个个数比,就不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看下列表格。

【回答】形成化合物的元素有固定的原子个数比,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化学式,原子的个数比可能也不相同。

【板书】一、化合价

1、化合价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

【过渡】如何用化合价确定化学式中原子的数目呢?这就需要先了解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及化合价规律。

【讲解】化合价是根据元素的性质以及元素形成化合物的情况规定的。

【阅读】教材P85表格。了解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讲解】表格中有一些特殊符号,如OH 、CO 3 、NO 3、SO 4 ,这些原子集团常作为一个整体参

加反应,好像一个原子一样,化学中把这样的原子集团叫做原子团,也叫做根。

【板书】3. 原子团:像OH 、CO 3、NO 3、SO 4原子集团叫做原子团,也叫做根。

【展示】化学式 Ca(OH)2 CaCO 3 Cu(NO 3)2 BaSO 4 Fe(OH)3

【讲解】这些化学式中都有原子团,原子团也有化合价。

【阅读】教材P85内容

【小结】2、化合价规律。

【板书】①金属一般显正价。非金属一般显负价。

②一些元素在不同物质中可显不同的化合价。

③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

④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

【过渡】化合价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工具,我们必须记住它,然后才能应用它。化合价数

字比较枯燥,如何去记住这么多的化合价呢?我们可以采取编成口诀。

【板书】化合价口诀: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氮磷;

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要记清;铜汞二价最常见。

【过渡】化合价怎么表示呢?

【板书】4、化合价的表示方法

+1H +2Ca +3Al -2O -1

Cl OH SO 4 NH 4 O 2 Zn Fe

【过渡】我们学习化合价有什么实际应用呢

【板书】二、化合价的应用

1、利用化合价写离子符号

【练习】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正一价的钾元素 ②两个钾离子 ③负二价的硫酸根 ④硫酸根离子 ⑤铁离子 ⑥亚铁离子 ⑦3个碳酸根离子

依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等于0。

例1、计算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解:SO 3 x +(-2)×4 = 0 x = +6

例:2、计算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

解:KMnO 4 +1+x+(-2)× 4 = 0 x= +7 练习:计算下列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Cl 2 HCl HClO HClO 3 HClO 4

2、已知化合价书写化学式

-1 -2 +1 +1

x -2 0 0 0 x -2

依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等于0。

方法:一写元素,二标价,三交四约五检查。

例1:已知磷为+5价,氧为-2价,写出磷的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5 -2

P O→P2O5 检查:(+5)×2 +(-2)×5=0

例2:已知铁为+3价,硫酸根为-2价,写出硫酸铁的化学式。(注意原子团要看成一个原子。) +3 -2

Fe SO4→Fe2(SO4)3

【练习】1、写出氧化铁、氧化亚铁、硫酸铝的化学式

【小结】化合物命名的规则:某化某:指该物质中含两种元素

某酸某:指该物质中含“某酸根”原子团氢氧化某:指该物质中含“氢氧根”原子团

“某化亚某”,“某酸亚某”,“氢氧化亚某”:指该物质中正价元素有两种化合价,且取该元素较低的化合价。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觉得正确书写化学式的关键是什么你们有什么诀窍

布置作业:教材P89习题3、4、5、6。基础训练

教学反思:

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第三课时)(2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涵义,并能利用相对分子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来求原子的组成(2)、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或说明书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和含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活动探究,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基本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展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难点:物质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教学过程

【复习】1、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

2、下列粒子各表示什么意义?

(1)2H (2)H2O (3)2CO2

【过渡】原子的质量很小,故我们采用相对原子质量表示,那么由原子构成的分子,质量仍然很小,又如何表示呢?

引出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

【板书】三、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Mr)

(一)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质量总和。

【板书】(二)有关计算

1、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例题1:求出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1)N2(2)Cu(OH)2

解:(1)Mr (N 2)=14×2=28

(2)Mr[Cu(OH)2]=64+(16+1)×2=98

【练习】1: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1)CO 2 (2)2CO 2(3)、Ca(NO 3)2

2、计算组成化合物中的各元素的质量比:

例题2:计算(1)、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2)、NH4NO 3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解:(1)在H 2O 中

m(H) ∶m(O) = (1×2)∶16

(2)在NH 4NO 3中

m(N)∶m(H)∶m(O)=(14×2)∶(1×4)∶(16×3)

=28∶4∶48

=7∶1∶12

【练习:2:(1)计算SO 3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2)计算CO(NH 2)2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归纳】在化合物AmBn 中:

m(A)∶m(B)=(A 的相对原子质量×m )∶(B 的相对原子质量×n )

3、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例题3:(1)计算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2)计算NH 4NO 3(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1)H% = ×100% = 11.1%

(2)N% = %1003

1641214214??+?+?? = 35% 【归纳】在化合物AmBn 中:

A 的相对原子质量×m

A%= ———————————×100%

AmBn 的相对分子质量

【练习】3:(1)计算SO 3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2)计算CO(NH 2)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A 元素的质量

【归纳】 A%= ———————————×100%

AmBn 化合物的质量

【变形】 A 元素的质量 = AmBn 化合物的质量×A%

AmBn 化合物的质量 = A 元素的质量÷A%

【练习】4:已知硫酸的化学式为H 2SO 4,试计算:

(1)、H 2SO 4的相对分子质量

(2)、H 2SO 4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H 2SO 4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4)、98g 硫酸中含氧元素多少克?

(5)、多少克硫酸中含氧元素32g ?

(6)多少克水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与49g 硫酸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相等?

课堂小结:学完本课,你知道利用化学式的计算要注意哪些方面?要注意计算格式,要查对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要算准。

布置作业:教材P87:7、8、9、基础训练

教学反思: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doc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 课题 1 爱护水资源 一、水资源 1、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1% 2、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80 多种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Na,最多的元素是O。 3、海洋中的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氧碳氢氯钙。 人体中的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氧碳氢氮。 地壳中的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氧硅铝铁钙。 4、我国水资源的状况总量丰富,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二、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1、节约用水即提高水的利用率: 生活中提倡一水多用,使用节水型器具; 农业中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工业中提倡对水重复利用,循环使用 2、水污染 A、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生活垃圾、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 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 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 加强水质监测。 课题 2 水的净化 一、净化水的方法:沉淀、过滤、吸附、蒸馏 1、沉淀 (1)静置沉淀 (2)吸附沉淀:试剂:明矾 净水原理:利用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对水的杂质进行吸附,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2、过滤①适用范围:用于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或可溶性固体) ② 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 “二低”:( 1)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2)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 1)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3)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部 ③ 仪器: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玻璃棒的作用:引流作用 ④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 A 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B 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C 滤纸破损 3、吸附常用的吸附剂:活性炭(具有吸附性):除去水的难溶性杂质、色素和异味。 4、蒸馏:利用液体沸点不同将液体分离的方法 蒸馏的装置:见书P57,图 3-21 和 3-22 各种净化方法除去的杂质的种类 难溶性杂质可溶性杂质降低水的硬度 沉淀√ 过滤√ 吸附蒸馏√ √ √ √√ 二、硬水与软水 1、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例:井水 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例:开水

鲁教版化学九年第四单元《燃烧与燃料》教案.docx

鲁教版化学九年第四单元《燃烧与燃料》教案 第一节燃烧与灭火 一、灭火的原理 1、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2、灭火的方法:(1)隔绝氧气 (2)降温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3)移走可燃物 3、燃烧的条件物质具有可燃性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二、促进燃烧的方法 1、乙炔的充分燃烧与不充分燃烧 (1)氧气不充足(不充分燃烧)产生黑烟、一氧化碳和水 (2)氧气充足(充分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3)充分燃烧与不充分燃烧的优缺点充分燃烧能充分利用资源,放热多不充分燃烧浪费资源,放热少 (4)点燃 乙炔 + 氧气二氧化碳+水 C2H2O2CO 2H 2O 2、促进燃烧的方法(1)增大氧气的浓度(2)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3、一氧化碳中毒及其预防 (1)一氧化碳的产生 点燃点燃高温 C+O 2 ===CO 2 (碳充分燃烧 ) 2 C+O 2 ===2CO ( 碳不充分燃烧 ) C+CO 2====2CO (2)中毒的原因 一氧化碳吸入体内,便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能力减弱。 (3)预防:保持良好的通风和排气通道 三、爆炸是如何发生的 1、爆炸:急速的燃烧发生在有限的空间,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的散失,气体体积受热膨 胀。 2、分类物理爆炸:气球爆炸 化学爆炸:火药爆炸 3、易燃易爆物及图标(自学) 第二节化学反应的表示 一、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发生变化吗 1、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一切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原子的种类都不改变(元素种类也 不变) 二、如何表示化学反应1、化学方程式 (1)定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意义:①表 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②表示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 比 点燃 2H2+O 2 ===2H 2O 4 32 36 ①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水 ② 4 份质量的氢气和 32 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36 份质量的水或氢气、氧气、水之间的质量比为 4︰ 32︰ 36 (3)书写化学方程式遵守的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基础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4)书写化学方程式遵守的步骤 例: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氧气 ①写:在横线两边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KClO 3KCl+O 2 ②配:方法:最小公倍数法 原则: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式前面配上系数,使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3× 2=62KClO32KCl+ 3O2 ③注:注明反应条件:“↑”“↓”“△”“前气后气不用气”“前固后固不用固” MNO 2 2KClO3△2KCl+ 3O2↑ ④等: MNO 2 2KClO3△2KCl+ 3O2↑ 第三节化石燃料及其利用 一、化石燃料的燃烧 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二、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知识 要点归纳能源利用说明成分或概念 点 将煤隔绝空气加 分解的产物有 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碳元热分解成许多产 煤焦炭、煤焦油 素物,属于化学变 化石和煤气 化 燃料 利用石油中各成 产品为汽油、石油混合物,主要含碳、氢元素分沸点不同来分 煤油等 离,属于物理变

(完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附答案详解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考试时间为45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3分) 1.下列对水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在河水中加入明矾可除去所有杂质 B.提倡长期用纯水烧菜、煮饭等 C.水体有自净能力,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 D.在淡水资源缺乏的海岛上,可考虑用蒸馏法从海水中提取淡水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碘酒B.蒸馏水C.空气D.石油 3.过滤时必须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A.蒸发皿、量筒、玻璃棒B.烧杯、漏斗、玻璃棒 C.漏斗、试管、玻璃棒D.试管、酒精灯、烧杯 4.下列方法中,可使海水转化为饮用水的是()。 A.过滤B.静置沉淀C.吸附D.蒸馏 5.净化水的方法有:①过滤;②加入明矾吸附沉降;③蒸馏;④消毒杀菌。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取的方法和顺序为()。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②①④D.①③④ 6.下列关于硬水与软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长期饮用硬水可以补钙,对人体健康有益无害B.软水是一种纯净物 C.可以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D.过滤可以使硬水变成软水7.下列有关电解水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可证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B.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氧气 C.正、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是l∶2 D.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可增强水的导电性 8.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单质,后者是氧化物的是()。 A.O2、KMnO4B.H2、Fe2O3C.H2O、Cu D.S、H2SO4

9.某工地发生多人食物中毒,经化验为误食含有亚硝酸钠NaNO2的工业用盐所致,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A.+5 B.+4 C.+3 D.+2 10.丙氨酸(C3H7NO2)是一种氨基酸。下列有关丙氨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丙氨酸是一种氧化物 B.丙氨酸中碳和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6∶7 C.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9 D.丙氨酸分子中碳、氢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3∶7 11.下列做法中,不能节约用水的是()。 A.淋浴擦肥皂时暂时关上喷头B.农业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 C.水龙头坏了,及时修理D.用水管不间断地冲洗汽车 二、填空题(共51分) 12.指出下列符号中“2”的含义: 2O ;O2;2H2,。 13.用名称或化学符号填空: (1)I ;(2)2个汞原子;(3)3个硫酸根离子;(4)二氧化硅中硅元素显+4价;(5)氦气。 14.在生活中,为了得到无色、无味的水,通常会利用(填物质名称)对水进行吸附;为了得到澄清透明、无肉眼可见物的水,通常会加入絮凝剂(填物质名称)。在实验室里,常用到静置、吸附、过滤、蒸馏等操作,其中吸附属于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可以降低水的硬度的操作是。 15.(1)如下图所示是表示物质分类和转化关系,请用物质类别、变化类型和具体物质名称完成下列空白。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一、分子原子 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性质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有间隙 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二、物质的组成、构成及分类 组成:物质(纯净物)由元素组成 原子: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等。 物质的构成分子:如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 H2、O2、N2、Cl2。 离子:NaCl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由钠离子(Na+)氯离子(Cl-)构成 混合物(多种物质) 物质的分类单质: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纯净物(一种元素) (一种物质)化合物:有机化合物 CH4、C2H5OH、淀粉、蛋白质 (多种元素) 氧化物 H2O CuO CO2 无机化合物酸 HCl H2SO4 HNO3 碱 NaOH Ca(OH)2 KOH 盐 NaCl CuSO4 Na2CO3 三、原子的构成 (1)原子是由居于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氢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没有中子。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决定元素和原子种类的是-- 质子数(核电荷数)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相对原子质量:以碳12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和它的比值。相对原子质量没有质量单位,国际单位为一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4)三决定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2、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3、决定原子的质量的是原子核,即质子和中子 说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都相同(Mg,He最外层电子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有可能相似(He,Ne均为稳定结构) 四、元素 (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质子数不同 注意: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由O2、O3组成的混合物或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不可能是化合物。 (2)特点是一个宏观概念,只谈种类不谈数目。(如果是微粒则既可谈种类也可谈数目)

4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四单元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主备教师:李金美 参备教师:王足生王埔石 丁志润

课题1 爱护水资源(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状况,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作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2、方法与过程:学习利用身边的报刊、网络等资源获取信息。学习利用数字和图表来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整理。 3、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强化学生爱水、节水意识。 【教学重点】:1、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难点】:1、水资源和水污染的相关资料的收集。 2、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方法】:讨论探究多媒体教学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1、课前预习: A、收集我国水资源的状况,水污染的情况。 B、调查你自己家的用水情况。 2、情景导入: 提问:我们每天都要用水,喝水,你能说出水对于我们人类有哪些用途吗? 回答:略 引入:既然水对于我们如此重要,那么你了解我们的水资源状况吗?知道如何保护我们的水资源。 3、讲授新课: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板书) 存在:江河、湖、海占地球表面积的3/4;总量很大(14亿立方千米,2×1018吨); 展示: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饼图) 讨论:地球上70%覆盖着水,为什么世界上还有许多国家和地区面临缺水的危机? 原因:1、淡水资源比较少(能直接饮用的仅占水资源的0.769%);2、科学技术的发展,用水量增多;3、科学技术的发展,水资源被污染。4、淡水资源分布不均匀(20多个国家缺水)。 展示:部分国家的人均水量图。 我国各地区(未包括香港、澳门、台湾)人均水量图。 讲解:从上图可以看出,我国属于严重缺水的国家。(用具体数字说明)。 展示:我国因缺水而造成的各类损失的资料。 讲解:从种种的表格、数学、资料都向我们诉说着淡水资源的短缺,21世纪,水资源将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首要问题。 二、爱护水资源(板书) 1、节约用水(板书) 展示:自己家的用水情况,并根据课本第62页调查项目打分标准进行打分。 提问:生活用水节约和浪费相比较有什么差距?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新 人教版) 课题2 水的净化 一、水的净化 1、自然界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天然水都不是纯水,都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都属于混合物。 2、自来水厂净化过程 原水→静置→絮凝沉淀(明矾)→反应沉淀→过滤→吸附→消毒(化学过程)→生活用水(杀菌:利用氯气、漂白粉等杀菌剂,消灭水中的细菌、病毒。这是一个化学变化的过程。) 3、天然水通过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不同途径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在这四种净化水的方法中,蒸馏的净化程度最高,蒸馏后,得到的水是纯净物) 净化方法原理作用 静置沉淀静置,使不溶性杂质沉降并与水分层有时又叫沉降或沉淀,用来除去水中较大颗粒不溶于水的杂质。 吸附沉淀加明矾等凝剂使悬浮物凝聚沉淀除去不溶性颗粒较大的杂志 过滤把液体与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除去不溶于水的杂质 吸附利用木炭或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把天然水中的一些不溶性杂

质和一些可溶性杂质吸附在表面除色素和异味 蒸馏通过加热的方法使水变成水蒸气后冷凝成水除去溶于水的杂质的方法,相对净化程度较高 4、经过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的水变得澄清,但仍然不是纯水,还溶有可溶性杂质。 二、过滤 1、过滤是一种将固体和液体分离的基本操作方法(如右图): (1)原理:可溶性物质能透过滤纸,固体不能透过滤纸而留在滤纸上 (2)适用范围: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或除去混合物, 或除去混合物中不溶性杂质 (3)操作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要留有气泡;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玻璃棒靠在滤纸的三层折叠处; 装混合液的烧怀口紧靠玻璃棒; 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盛接滤液的烧怀内壁。 2、备注: (1)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为了加快过滤速度。

初三化学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一)

初三化学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本题共30分) 1.某婴儿配方奶粉部分营养成分的含量如下表所示,表中的“钙、磷、铁、锌”应理解为 ( ) 营养成分钙磷铁锌 含量(mg/100g) 600 520 6~11 3~7 A.金属 B.非金属 C.元素 D.分子 2.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Ο”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 3.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金属元素的原子是 ( ) 4.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 ) A.质子数B.电子层数C.中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5.石英钟、电子表使用石英晶体代替传统钟表中的摆和游丝,提高了钟表计时的精确度。已知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02),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 ) A.+2 B.+3 C.+4 D.+6 6.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一种氡原子的质子薮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 A.50 B.86 C.136 D.222 7.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通常由中子和电子构成②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③带负电荷④不显电性⑤不能再分⑥体积大约相当于原子⑦质量大约相当于原子 A.①⑤B.②⑦C.③④D.②⑥⑦ 8.我国科学家发现用含硒(Se)的化合物亚硒酸钠能消除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亚硒酸钠中的硒元素为+4价,氧元素为-2价,则亚硒酸钠的化学式为 ( ) A.Na2SeO3 B.Na2SeO4 C.NaSeO2 D.Na2SeO2 9.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H3COOOH)是一种杀菌能力较强的消毒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 ( ) A.它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氧气分子 C.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D.其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4:3 10.在2S03和3S02中正确的说法是 ( ) A.分子个数相同 B.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 C.氧原子个数相同 D.氧原子的个数比为3:2 11.下列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 A.硫化氢H2S B.氯化钾ClK C.高锰酸钾KMnO4 D.五氧化二磷P2O5 12.下列符号中,同时表示一种单质、一种原子和一种元素的是 ( ) A.O2 B.2H C.N D.Fe 13.下列五种物质中均含有碘元素,它们按碘的化合价的顺序排列:①KI ②I2③HIO ④X ⑤NaIO4。则根据这种排列规律,X不可能是 ( )

初三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教案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学习目标要求: 1.认识水的组成 2.了解自然水、硬水和软水的区别;水的净化 3.水资源问题 知识网络构建 【 人类拥有水资源 节约用水 沉淀:明矾吸附沉降 过滤:一贴、二低、三靠 水的净化吸附: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除异味、色素 蒸馏:净化程度较高 ? 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水定义:含有较少或不含钙、镁化合物的水硬水和软水泡沫多——软水 鉴别方法:加肥皂水泡沫少——硬水 软化方法——煮沸、蒸馏 危害 水的性质 水的组成和性质现象:有气泡,正极少,负极多! 电解水实验体积比:1:2 结论:水是由氢、氧元素构成

课题1 水的组成和性质 一、水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沸点100o C ,凝固点0o C ~ 注意: 1.天然水、自来水不是纯水,蒸馏水可看成纯净的水; 2.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原因:构成水和冰粒子为水分子,水中水分子是平行排列,冰中水分子呈立体网状排列,分子间的间隙大。 2.化学性质: 通电 2H 2O 2H 2 +O 2 二、水的组成 $ 1、水的组成:(考点一) 【电解水的实验】 1、电源种类---直流电 2、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 【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水 氢气 + 氧气 · 【化学方程式】2H 2O 通电 2H 2↑+ O 2↑ 产生位置 负极 正极 体积比 2 : 1 质量比 1 : 8 【注意事项】 ① 通电时,必须使用直流电。 、 ② 预先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③ 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正极产生的是氧气。 考点二、物质的分类 组成:物质(纯净物)由元素组成 原子: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等。 物质 构成 分子:如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 H 2、O 2、N 2、Cl 2。 \ 离子:NaCl 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由钠离子(Na +)氯离子(Cl -)构成 混合物(多种物质) 分类 单质 :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通电 电解水口诀: 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化学)示范教案(第四单元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第1课时)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课题分析 本课题包括化学式、化合价和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三部分内容,它们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因此是“双基”的重要部分.能够较好地掌握它们,对于今后的化学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教材首先介绍了化学式的概念,指出由于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因此每种物质只有一个化学式.同时还指出物质的组成是通过实验测定的,化学式的书写必须依据实验的结果,但是在初学化学进行化学式书写练习时,主要是应用化合价来推求.由于课程标准不要求学生掌握化合价概念,因此课文对化合价概念的处理极其简化,不正面下定义,仅仅根据化合物有定组成,也就是形成化合物的元素有固定的原子个数比,指出化学上用化合价来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然后着重介绍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以及确定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应注意的事项.教材中还介绍了应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这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是教学的另一个重点.书上以推求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例来讲述推求的步骤和方法.至于已知化合物中一种元素的化合价以推求另一种元素的化合价,书上没正面介绍,教师可通过课堂讨论来解决.教材接着介绍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然后教材又描述了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和组成物质各元素的质量比,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等内容,课程标准对这些内容要求不高,故教学中不能任意扩大与加深. 在学习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之后,可以引导学生查看药品、食品等商品的标签或说明书,了解有关物质的成分或纯度,使他们认识到本课题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是有用的. 课时分配:2课时 整体设计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化学式及化学式的意义; (2)熟记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 (3)能利用化学式简单推求化合价,进而能用化学式正确地表示常见物质的组成; (4)学会简单化学式的读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化学式意义的学习,使学生学会用化学语言表述物质的组成; (2)通过化合价概念、特点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观察、比较、概括等处理信息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化学式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化学语言独特的魅力,增强对化学学科的喜爱; (2)通过不同的化合价记忆方法的交流,培养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3)通过激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记忆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通过化学式和化合价的学习,使学生领会必须根据客观事实和化合物的组成写化学式,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熟记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 2.用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并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教学难点 1.化学式的书写; 2.利用化合价写化学式. 第一课时化学式

新人教版九年级初三化学上册第4单元测试卷

第四单元测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对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在河水中加入明矾可除去所有杂质 B.提倡长期用纯水烧菜、煮饭等 C.在淡水资源缺乏的海岛上,可考虑用蒸馏法从海水中提取淡水 D.水体有自净能力,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 2.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活中改变不良的用水习惯,尽可能充分利用每一滴水 B.农业生活中改变灌溉方式,变漫灌为喷灌或滴灌,以节约用水 C.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应遵循“先净化,后排放”的原则 D.采用燃烧氢气的方式生产水,以补充城市饮用水资源的不足 2013年世界各国频发地震。请回答下列两题: 3.在地震后的救援行动中,为了搜索埋在废墟中的幸存者,人们用了搜救犬,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试从微粒的角度分析能发现幸存者的原因是() A.分子很小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分子间有间隙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 4.震后为防止疾病传染,从当地水源取来的水必须经过处理才可以饮用,采取的措施有:①煮 沸②消毒③过滤④自然沉降,合理的处理顺序是() A.④③②①B.②④③① C.④③①② D.③①②④ 5.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过氧化氢B.空气 C.二氧化碳D.二氧化锰 6.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氢气和液氢都可用作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B.“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D.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 7.右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 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反应物可能属于氧化物 B.不考虑反应条件时,该图示可以表示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反应

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测试题

第四单元测试题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西南大旱提醒我们节约每一滴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A.水体污染与人类活动无关 B.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净的水 C.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D.地球上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 2.(2016,咸宁)“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 A.地球上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缺乏 B.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C.生活中通过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 D.自然界中的水都是混合物 3.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B) 4.(2016,成都)下列操作可有效降低水的硬度的是(B) A.静置 B.煮沸 C.过滤 D.吸附 5.(2016,株洲)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C) A.葡萄糖 B.液氧 C.干冰 D.碳酸钙 6.用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浑浊的河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C) A.净水器能杀菌消毒 B.净化后的水属于纯净物 C.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 D.净水器能将硬水变为软水 7.下列用排水法收集氢气并检验纯度时,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A) ①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向下,靠近火焰,移开拇指②用排水法收集氢气③直到响声很小才表明氢气已纯净④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就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 A.②①④③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2016,绥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 A.生活污水可以任意排放 B.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1∶2 C.过滤可以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过滤时液面要高于滤纸的边缘 D.用喷灌、滴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 9.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D)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

第四单元自然界中的水一.爱护水资源 1.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大,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很少,且分布不均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生产用水量不断增加,再加上造成的水体污染减少了可利用水,使原本已紧张的水资源更为短缺。 2.爱护水资源 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如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传统习惯来减少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 (1)工业上,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对污染的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2)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3)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 二.水的净化 1. 纯水与天然水、硬水与软水 2.水的净化 (1)自然界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天然水都不是纯水,都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都 属于混合物。 (2) 方法中,蒸馏的净化程度最高,蒸馏后,得到的水是纯净物)

(3 过滤是一种将固体和液体分离的基本操作方法(如右图): A.原理:可溶性物质能透过滤纸,固体不能透过滤纸而留在滤纸上 B.适用范围: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或除去混合物, 或除去混合物中不溶性杂质 C.操作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要留有气泡;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玻璃棒靠在滤纸的三层折叠处; 装混合液的烧怀口紧靠玻璃棒; 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盛接滤液的烧怀内壁。 (4)蒸馏(蒸馏得到的水是净化程度最高的水) A.原理:根据液态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 B.适用范围:分离和提纯液态混合物, 或把混在溶液中的杂质除去 C.注意:蒸馏烧瓶下面必须垫上石棉网 蒸馏烧瓶内应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 ——防止加热时暴沸 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对着蒸馏烧瓶的支管口 冷却水的流向应跟蒸气的流向相反 三.水的组成 1.电解水实验: (1)一般在水里加入少许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 (2)正极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它是氧气; 负极得到的气体能够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它是氢气。 (3)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1:2,质量比为8:1。 2.文字表达式:水氢气+氧气 3.由电解水实验可知: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18世纪末,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确认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4.氢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精品教案合集

课题1 爱护水资源 教学目标 知识要点课标要求 1、人类拥有水资源认识水是宝贵自然资源,了解世界和我 国水资源状况 2、爱护水资源(重点)了解典型水污染物来源及危害,了解水 污染防治、节水方法等应对水危机措施 情景导入 首届山东济南泉水节拟于2013年8月28日开幕.节水环保、杜绝水污染、建设美丽泉城,是每个人职责. 水是人生命活动离不开重要物质.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人类拥有水资源 提出问题水对人类有哪些用途?地球上总水储量很大,我们担心缺水吗? 讨论交流阅读教材分析数据、讨论归纳. 归纳总结 1、地球上水储量是丰富,地球又称“水球”,但地球上淡水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匀. 2、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水资源总储量约为1、39×

1018m3,但人类所能利用淡水仅约为1、07×1016m3. 3、世界上有80个国家约20多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其中26 个国家3亿多人口生活在严重缺水状态. 4、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1/4;地域分布也不均匀,西北、华北部分地区居民饮用水 都有困难. 知识拓展地球上水不断蒸发到高空中,遇冷转变成雨或雪,返回地面,不断地为地球上生物补充淡水资源. 探究点二爱护水资源 提出问题淡水资源缺乏主要原因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讨论交流阅读教材结合日常生产、生活实例讨论归纳.了解水污染及防治. 归纳总结 1.节约用水.节约用水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重要途径. ⑴农业: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改变作物品种,种植耐旱、耗水量少作物. ⑵工业:重复使用、循环使用,降低生产耗水. ⑶生活:一水多用、使用节水器具、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等措施节水. 知识拓展 节水徽记,它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绿色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重要措施.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字母“JS”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知识要点总结

第四单元自然界中的水 一.爱护水资源 1.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大,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很少,且分布不均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生产用水量不断增加,再加上造成的水体污染减少了可利用水,使原本已紧张的水资源更为短缺。 2.爱护水资源 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如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传统习惯来减少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 (1)工业上,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对污染的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2)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3)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 二.水的净化 1. 纯水与天然水、硬水与软水 2.水的净化 (1)自然界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天然水都不是纯水,都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都属于混合物。 区别关系 纯水 纯净物,澄清透 明 天然水混合物,常呈浑 浊 硬水 含有较多可溶 性钙、镁化合物 检验:加肥皂水,泡沫很少的是硬水,有大量泡沫的是软水转化:设法除去硬水中的钙、镁化合物,可以使硬水软化成软水,如: 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天然水通过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不同途径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在这四种净化水的方法中,蒸馏的净化程度最高,蒸馏后,得到的水是纯净物) 净化方法原理作用 沉淀静置,使不溶性杂质沉降并与水分层 过滤把液体与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 吸附 利用木炭或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把天然水中的一些不溶性杂质和一些可溶性杂质吸附在表面 蒸馏 通过加热的方法使水变成水蒸 气后冷凝成水 (3)过滤 过滤是一种将固体和液体分离的基本操作方法(如右图): A.原理:可溶性物质能透过滤纸,固体不能透过滤纸而留在滤纸上B.适用范围: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或除去混合物, 或除去混合物中不溶性杂质 C.操作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要留有气泡;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玻璃棒靠在滤纸的三层折叠处; 装混合液的烧怀口紧靠玻璃棒; 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盛接滤液的烧怀内壁。 (4)蒸馏(蒸馏得到的水是净化程度最高的水) A.原理:根据液态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 B.适用范围:分离和提纯液态混合物, 或把混在溶液中的杂质除去 C.注意:蒸馏烧瓶下面必须垫上石棉网 蒸馏烧瓶内应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 ——防止加热时暴沸 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对着蒸馏烧瓶的支管口 冷却水的流向应跟蒸气的流向相反

初三化学第四单元检测卷

绝密★启用前 初三化学第四单元检测卷 未命名 未命名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1.为唤起公众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国际上将每年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是 A.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 B.工业废水不经处理就任意排放 C.水电解实验得出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地球上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2020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八届“世界水日”,主题为“Water and climate change”(水与气候变化)。下列不利于水资源保护的是() A.用洗菜、淘米的水浇花、冲厕所B.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C.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D.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 3.水的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活性炭吸附B.蒸馏C.反复过滤D.添加絮凝剂4.毛巾用久将变硬,是因为毛巾吸附了自来水中的Ca2+、Mg2+与肥皂作用产生的沉淀物(沉淀物可溶于酸)。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Ca2+、Mg2+的水均为硬水 B.通过沉降、过滤操作可软化硬水 C.白醋浸泡用久的毛巾可变软 D.使用硬水洗衣服,可提高肥皂去污效果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外…………装…………○………………○…………线…………○……※※不※※要※※在※※装※※订※※线※※※题※※ ○…………内…………装…………○………………○…………线…………○……A .过滤 B .滴加液体 C .连接仪器 D .加热液体 6.净水过程中可加入的吸附剂是 A .活性炭 B .生石灰 C .熟石灰 D .烧碱 7.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明矾是一种常用的絮凝剂 B .过滤可除去水中杂质离子 C .活性炭可长期使用无需更换 D .经该净水过程得到的是纯水 8.某净水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1)》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反思)

《化合式与化合价》教案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化学式及其意义 ②了解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意义 ③能用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并能利用化合价推出化学式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图、表的观察,让学生学会对学国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并初步运用。 ②通过讨论交流,活动探究,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自编化合价口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②通过交流讨论,活动探究,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化学式的书写与化合价的知识 难点:化学式的书写与化合价的理解教学目标 设计思路:通过书写物质符号、观察比较让学生在研究交流中经历化学式含义和化合价的发现,感悟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从而建构化学式与化合价相关的知识体系,达到提升学习能力的目的。

谁写的多、快 引入课题4 化学式和化合价 【尝试探究】 1.化学式概念 2.化学式含义 3.化学式前数字和化学式符号右下角数字含义4.单质化学式的书写 5.化合价有怎样的特点? 6.怎样由化合价推出化合物化学式? 7.由化学式怎样判断元素和根的化合价? 【新知研究】 板书:用元素的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 思考:纯净物的组成都是固定的,那么,表示每种纯净物组成的化学式可能有几个? 那么化学式有什么意义呢?以水的化学式H2O为例,[投影]教材P79图4-11讨论得出化学式表示的意义(宏观、微观),在交流归纳的基础上完成板书。 完成教材P79“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元素符号周围不同位置上数字的意义。 观察学生刚才所写的一些化学式H2、O2、H2O, 提出问题:不同物质的化学式中各原子个数之比是否相同? 复习: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那 么,是什 么决定了元素化学性质? [提问]:下面我们看一下投影片,讨论这些元素两两组合可以组成哪些化合物? [练习]:写出化学式并判断每种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 [总结]: NaCl MgCl 2 Na 2 S MgS Na 2 O MgO HCl H 2O H 2 S 原子个数比:1:l 1:2 2:1 1:1 2:1 1:1 1:1 2:1 2:l 从上面的练习可以看到原子之间形成化合物时其原 子个数比 有确定的数值,如果不是这个比值那么就不能形成稳 定的化 合物。而元素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个数比又是由原子 的最外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4单元知识点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第 课题1 爱护水资源 1.地球上的水资源总量多,淡水少,可利用的淡水更少。 我国水资源总量世界第六,人均少,分布不均匀,南多北少。 2.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 3.节约用水的措施:①生活中一水多用②工业上循环用水③农业上改漫灌为喷灌或滴灌。 4.从你做起,如何节水:洗米水浇花、洗衣服水冲厕所、使用节水水龙头等 5.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①生活污染(即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②工业污染(即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 ③农业污染(即农业上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 6.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①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②工业废水经先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③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7.生活中你能做到的防止水体污染的方法:①不使用含磷洗衣粉②废旧电池不随意丢弃。 第四单元课题2 水的净化 一、水的净化 1.自然界的水都是混合物,其中常含有的杂质包括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 2.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沉淀、过滤、吸附、蒸馏。(净化程度逐渐增高) 3.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取水——沉淀——吸附——投药消毒——送水。 絮凝剂是明矾,作用是生成胶状物吸附沉降小颗粒杂质。 吸附剂是活性炭,作用是吸附色素和异味 消毒剂是漂白粉、氯气C l2、二氧化氯C l O2、O3等 4.自来水的主要生产过程(步骤)及作用: (1)静置沉淀:使密度大,质量大的不溶性杂质沉淀,发生物理变化。 (2)反应沉淀:利用明矾与水生成的胶状物,吸附沉淀小颗粒杂质,既有化学变化也有物理变化。(3)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物理变化。 (4)吸附:利用活性炭结构疏松,有吸附性,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发生物理变化。 (5)消毒:利用氯气(或漂白粉)对水进行杀菌消毒,发生化学变化。 二、过滤 1.过滤的目的:将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分离。 2.过滤的操作要点:“一贴”: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以免影响过滤速率)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教案(3)

化学式与化合价 本课题包括化学式、化合价和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三部分内容,它们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因此是“双基”的重要部分。能够较好地掌握它们,对于今后的化学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教材首先介绍了化学式的概念,指出由于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因此每种物质只有一个化学式。同时还指出物质的组成是通过实验测定的,化学式的书写必须依据实验的结果,但是在初学化学进行化学式书写练习时,主要是应用化合价来推求。由于课程标准不要求学生掌握化合价概念,因此课文对化合价概念的处理极其简化,不正面下定义,仅仅根据化合物有定组成,也就是形成化合物的元素有固定的原子个数比,指出化学上用化合价来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然后着重介绍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以及确定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应注意的事项。教材中还介绍了应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这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是教学的另一个重点。书上以推求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例来讲述推求的步骤和方法。至于已知化合物中一种元素的化合价以推求另一种元素的化合价,书上没正面介绍,教师可通过课堂讨论来解决。教材接着介绍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然后教材又描述了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和组成物质各元素的质量比,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等内容,课程标准对这些内容要求不高,故教学中不能任意扩大与加深。 在学习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之后,可以引导学生查看药品、食品等商品的标签或说明书,了解有关物质的成分或纯度,使他们认识到本课题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是有用的。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化学式及化学式的意义; (2)熟记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 (3)能利用化学式简单推求化合价,进而能用化学式正确地表示常见物质的组成; (4)学会简单化学式的读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化学式意义的学习,使学生学会用化学语言表述物质的组成; (2)通过化合价概念、特点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观察、比较、概括等处理信息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1 爱护水资源 情景导入 首届山东济南泉水节拟于2013年8月28日开幕。节水环保、杜绝水污染、建设美丽泉城,是每个人的职责。 水是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的重要物质。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提出问题水对人类有哪些用途?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大,我们担心缺水吗? 讨论交流阅读教材分析数据、讨论归纳。 归纳总结 1.地球上水的储量是丰富的,地球又称“水球”,但地球上淡水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匀。 2.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水资源的总储量约为1.39×1018m3,但人类所能利用的淡水仅约为1.07×1016m3。 3.世界上有80个国家约20多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其中26个国家的3亿多人口生活在严重缺水状态。 4.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地域分布也不均匀,西北、华北部分地区居民饮用水都有困难。 知识拓展地球上的水不断蒸发到高空中,遇冷转变成雨或雪,返回地面,不断地为地球上的生物补充 淡水资源。 探究点二爱护水资源 提出问题淡水资源的缺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讨论交流阅读教材结合日常生产、生活实例讨论归纳。了解水的污染及防治。 归纳总结 1.节约用水。节约用水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 ⑴农业: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改变作物品种,种植耐旱、耗水量少的作物。

⑵工业:重复使用、循环使用,降低生产耗水。 ⑶生活:一水多用、使用节水器具、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等措施节水。 知识拓展 节水徽记,它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字母“JS ”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自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 知识拓展 水体富营养化:由于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高,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使得原本清澈透明的水面随藻类颜色的不同,而呈现蓝色、红色、红褐色等。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在江河湖泊中称为“水华”,在海洋中则称为“赤潮”。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是生活中大量使用含磷洗涤剂。 板书设计 课题1 爱护水资源 一 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二 爱护水资源 1.节约用水:防止水浪费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2.防治水体污染 (1)水体污染的原因:工业、农业、生活 (2)水体污染的危害 (3)防治措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