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的经济效应
- 格式:doc
- 大小:12.00 KB
- 文档页数:1
国债的宏观经济效应及风险预警研究作者:夏诗园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6年第2期夏诗园(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100070)摘要:自1981年我国决定恢复国债发行以后,国债规模急剧膨胀,近年来由于全球经济危机及不确定因素的加大,为规避风险和刺激经济,我国更是实行了一系列扩张的财政政策,国债规模进一步加大。
因此,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特别是对处于改革深化期的中国,研究国债的宏观经济效应和风险预警问题,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都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国债;宏观经济效应;风险预警;建议中图分类号:F27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6)04-0056-03收稿日期:2015-12-15作者简介:夏诗园(1987-),女,汉族,河南省周口市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数量经济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宏观经济运行、金融计量与金融工程。
一、我国国债的发展背景及现状国债以中央政府担保为主体,向公众筹集资金的一种特殊债务债权关系。
在当今我国经济发展历程中,国债不仅仅是中央政府实现融资的重要手段,更是我国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以及金融管理的有效工具。
国债的主要功能有:国债可帮助政府弥补财政赤字、偿还已有债务、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资金来源以及调节经济的运行等。
1981年,我国宣布恢复发行国债,自此以后,我国开始了国债扩张的时期,而欧洲、希腊和美国的债务危机,更是提高了国债在调控宏观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国债的发行有增无减。
特别是在1998年亚洲经济危机中,国债对于稳定我国内陆和香港地区的经济做出的巨大的贡献有目共睹,在全球经济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加的大背景下,国债再次引起了学者和管理者们的高度关注。
研究国债的宏观经济效应和风险预警问题,对于处于经济改革攻坚期的中国和中国经济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我国自1981年恢复国债发行以来,国债发行数量迅速攀升,我国国债发行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一)第一阶段为:1981—1986年这一阶段处于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政府一直使用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多年来努力维持财政收支的平衡。
第十二章国债和国债市场12.1复习笔记一、国债原理1.国债的含义及其产生和发展(1)国债的含义政府举借的债务称为国债或公债。
通常将中央债称为国债,地方债称为公债。
国债是整个社会债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是指中央政府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或向外国政府和银行借款所形成的国家债务,以国家信誉为担保,通常被称为“金边债券”。
(2)国债的产生与发展2.国债的种类、结构和负担(1)国债的种类①以国家举债的形式为标准,国债可分为国家借款和发行债券。
②以筹措和发行的地域为标准,国债可分为内债和外债。
③以债券的流动性为标准,国债可分为可转让国债和不可转让国债。
④以发行的凭证为标准,国债可分为凭证式国债和记账式国债。
(2)国债的结构国债的结构是指一个国家各种性质债务的互相搭配,以及债务收入来源和发行期限的有机结合。
①应债主体结构,应债主体结构实际上就是社会资金或收入在社会各经济主体之间的分配格局,即各类企业和各阶层居民各自占有社会资金的比例。
②国债持有者结构或应债资金来源结构,国债持有者是各应债主体即各类企业和各阶层居民实际认购和持有国债的比例,又可称为国债资金来源结构。
③国债期限结构,以偿还期为标准,国债可分为短期国债、中期国债、长期国债和永久国债。
(3)国债负担和限度国债负担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①认购人负担,国债作为认购者收入使用权的让渡,这种让渡虽是暂时的,但对认购者的经济行为会产生一定影响,所以国债发行必须考虑认购人的实际负担能力。
②政府负担,即债务人负担。
借债的过程也就是国债负担的形成过程,所以,政府借债要考虑偿还能力,只能量力而行。
③纳税人负担,不论国债资金的使用方向如何,效益高低,还债的收入来源最终还是税收。
④代际负担,国债不仅形成一种当前的社会负担,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会向后推移,形成代际负担。
国债的限度一般是指国家债务规模的最高额度或指国债适度规模问题。
衡量国债绝对规模的指标有三:①历年累积债务的总规模;②当年发行的国债总额;③当年到期需还本付息的债务总额。
第十一章1组织、金融机构、私人企业的借款)发行国债的办法以获得额外财政资金。
2下最终形成的31950日全部还清;1954“1959无1979规模不断扩财政学中标准民规定其单位广州面粉价45西安占公票面所标票面为第二1956中国国家财政债务年份合计198589.85123国债的3国债的3国债的1 2 31 2国国债1比例关系。
其计算公式是:国债国债现2同期国债这体国债弥补,1998本国债根我根出计算其变化控国债强3. GDP 借债该反映第4.的比例关系。
国债×这一份额1借款实2收入应地方债(一)国债的发行:198012证承售第一这第商业银第销国债场1有它2、债交易国债协议在提回购交易分为正回购和逆回购两种,行向一级交易商1有2鉴3方法。
4息政府公债的金需P337-343(一)(1 2在综解决(政府用财政资金负截实现全民银审67109.51 (一)财政财政三在现赤字略财政可P383-38712软政收入是3财政赤字(或总余和无条总支分总性形资产净增于公共政12指统形成原因经济(主要的(水((对(债务1255不同关财1(application of IS-LM model)2015/5/2711。
浅析近年我国国债投资的效应一、引言国债投资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是一个老课题。
但九八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我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大规模进行国债投资,规模之大,政策实行期限之长,令世人瞩目。
经济界众多人士担忧不已,纷纷站出来为当前局势献言献策。
笔者也愿意就这一课题做一些研究。
二、近年来我国国债投资的现状自1998年8月,国家增发1000亿元长期国债,此后几年,我国国债发行规模逐年提高。
连续七年累计发行长期建设国债9100亿元,有效带动了各方面配套资金和银行贷款,带动项目总投资规模达37200亿元,在促进内需增长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1998~2004年国债投资占当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分别为28.9%、75.9%、54.36%、35.1%、23.8%、11.6%和7.6%,累计创造就业岗位一千多万个。
根据测算,1998~2004年国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9.2%、28.2%、21.3%、24.7%、25%、20.2%和23.1%,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国债规模的迅速膨胀,为我国以后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利因素,会影响经济的自由发展,国债的偿付给政府将来带来沉重负担,可能因政府国债投资决策的失误或执行不利而劣化资源配置等。
三、我国国债投资的效应分析(一)我国国债投资的正面效应分析1、宏观的乘数效应分析政府公共投资刺激经济的关键在于投资乘数作用。
投资乘数是指由于投资所引起的收入增长的倍数。
根据乘数原理,投资乘数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的值越大;反之,投资乘数可以表示为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边际储蓄倾向越大,投资乘数的值则越小。
从具体投资项目上看,投资乘数的大小则取决于产业关联度和投资意愿。
产业关联度越高,投资乘数越大;投资意愿越高,投资乘数越大。
因此,国债投资对象不同,投资乘数不同,国债经济效应大小也就不同。
2、微观的与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1)建成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
国债的经济效应
1)国债的资产效应国债发行量的变化,不仅影响国民收入,而且影响居民所持有资产的变化,这就是资产效应。
2)国债的需求效应国债融资,增加政府支出,并通过支出乘数效应增加总需求;或将储蓄转化为投资,并通过投资乘数效应,推动经济的增长。
(3)国债的供给效应发行国债作为一种扩张政策,当用于治理周期性衰退时,具有刺激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但国债同时具有增加供给总量和改善供给结构的作用。
国债用于投资,自然增加投资需求,但用于投资也必然提供供给,而且用于投资领域的不同,也就同时改变供给结构。
这也就是国债的供给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