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币税经济效应
- 格式:ppt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6
第一节铸币税的概念早期文献铸币税概念的不同含义:一说:指铸币者收取的将原始的贵金属加工成铸币的费用。
二说:指铸币者向国王或者政府缴纳的利润或者税收。
三说:指铸币厂收取的总费用,包括铸造硬币的实际成本加上政府赚取的利润。
现代经济文献中,铸币税概念有两个角度:归属角度:铸币税指货币发行者由于具有一定程度的市场垄断权利,从货币发行中获得的利润。
来源角度:金属铸币出现,其价值高于原始的充当货币的等数量金属的价值,从整个社会经济的角度,高出的这部分价值就是金属货币铸币税。
商业银行货币替代金属铸币节省的这种社会资源就是铸币税。
最终完全替代金属铸币的是中央银行纸币,其节省的社会资源就是铸币税。
铸币税并不仅仅归属于货币的发行者,还归属货币的持有者。
第二节金属货币的铸币税及其计算使用金属铸币节省的社会资源减去制造金属铸币消耗的社会资源就是使用金属铸币全社会节省的总资源。
相关的经济主体有三类:金属铸币使用者,金属铸币生产者,拥有征收税收权利的政府。
在完全竞争的情况下,金属铸币的市场流通价值等与其生产成本,节省的社会资源及其带来的整个社会产出的增加流向了使用者和收税的国王;在非完全竞争的情况下,生产者获得了铸币税收入;在金属铸币税生产者完全垄断的情况下,铸币税生产者获得了最大量的铸币税。
五点说明:1、金属铸币税的来源是金属铸币相对于未加工的原始金属及其制造等成本的溢价。
2、在金属铸币情况下,铸币税有两部分构成:一部分利润在金属铸币的生产需要国王特许的情况下,由国王获得;另一部分利润是铸币生产者获得的超额利润,这部分与生产铸币经济单位所处的市场结构有关。
3、在铸币者市场结构未完全竞争的情况下,若国王未征此税,则铸币税流向了金属铸币使用者。
4、政府垄断货币或者授权私人铸币有两个原因:一是可能为获得丰厚的铸币税收入;二是可能政府铸币更具有信誉而在经济交易中占据垄断地位。
5、与其他铸币税相比,金属铸币税的上限是使用金属铸币节省的社会资源减去制造金属铸币消耗的社会资源,金属铸币税的下限为零。
铸币税模型在现代信用经济中,通货膨胀常和货币供给增长联系在一起,货币主义学派的弗里德曼的名言“通货膨胀随时随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其产生的原因只能是货币数量的增长大大快于产量的增长”被广大经济学家所接受。
在卢卡斯看来,货币增长率的变化会引起“通货膨胀率的同等变化” (Lucas , 1980) 。
一般认为,政府有增加货币供给的倾向,因为政府可以把发行货币作为自己一项方便的融资来源。
那么通货膨胀这一货币现象究竟对政府的收入有何影响 ? 本节将从财政收入的角度对通货膨胀进行研究,主要介绍均衡铸币税模型和最优铸币税模型。
一、铸币税铸币税是指由于国家对货币供给的垄断地位而流入国家的所有收入。
不同的文献在确认哪些收入属于铸币税收入时可能是不同的,如有些经济学家把中央银行上缴给财政部的收益看作是政府的铸币税收入;有的经济学家认为中央银行大部分货币的创造是通过购买有价证券产生的,但中央银行由此增发的基础货币——通货和准备金存款,通常是无息的或是只支付很低的利息,其低于国家在资本市场上举债时必须支付的利息部分就是国家的铸币税收入,所以他们把铸币税定义为政府发行无息负债而不是带息债券所节约的利息支付。
从经济学观点看,铸币税涉及的是年总收入,并且中央银行作为国家一个部门,其所有收入都应结算入国家的财政预算约束中,所以对它的确认,必须考察国家预算与中央银行间合一的财产收支表,考察哪些收入是决定性的。
一个容易理解的答案是,铸币税收入是中央银行一定时期内增加创造的货币量。
由于中央银行提供的货币是基础货币,铸币税在量上等于基础货币的增加额。
由于人们最终感兴趣的是实际收入,因此铸币税常常被表示为基础货币的增加除以价格水平,即:或(1)其中: S 表示实际铸币税收入,表示基础货币存量的增量,是货币增长率, P 为价格水平,为实际基础货币存量。
当考察货币创造的实际收入占实际国民收入的比重时,也可以借助货币的增长率和货币收入比率k 来计算,此时有:(2)其中: Y 为实际国民收入;为货币收入比率。
关于铸币权一、铸币权的定义拥有货币发行的权利。
在中国,铸币权归国家所有,由中国人民银行代执行。
任何国家都是如此,铸币权为绝对垄断。
二、拥有铸币权的好处可以收到铸币税(Seigniorage)【也称“货币税”。
指发行货币的组织或国家,在发行货币并吸纳等值黄金等财富后,货币贬值,使持币方财富减少,发行方财富增加的现象。
财富增加的一方通常是政府,财富增加的方法通常是增发货币】三、铸币税公式S=(M t+1—M t)/Pt其中,S为铸币税,M t+1为t+1期的货币发行量,M t为t期的货币发行量,Pt为t期的价格水平。
四、铸币税是一把双刃剑优点:①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②提高经济中的有效需求,刺激经济增长(有效需求:有意愿并且有能力支付,合理增收铸币税,消费者用于购买商品的资金增加且货币贬值幅度较小,故消费者的购买力增强)。
③有效克服因生产过剩导致的通货紧缩。
弊端:可能因超量发行货币而造成需求过旺(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引发严重甚至恶性通胀。
五、铸币税与税收的异同税收的定义:以实现国家公共财政职能为目的,基于政治权利和法律规定,由政府机构专门向居民和非居民就其财产或特定行为实行强制,非罚与不直接偿还的金钱或实物课税。
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不同之处:①税收直接向居民和非居民征收,铸币税通过发行货币的形式间接取得。
②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而铸币税不必用之于民。
③税收具有固定性,受法律限制,铸币税由国家自由征收。
④税收是财政政策,铸币税不仅仅是一种财政政策,也不完全是一种货币政策。
相同之处:①都能增加国家收入。
②运用对象都是国民。
③运用恰当都有助于国家经济发展,反之则有可能给国民经济带来严重破坏。
铸币税浅议摘要:铸币税的问题一直是一个财政学问题,但是很多人将其误认为是一个税收问题。
本文介绍了铸币税的概念、发展过程和征收。
使人们能够较好的理解这一个问题。
关键词:铸币税、通货膨胀税、铸币税的历史、铸币税的征收一、铸币税的概念1.铸币税的概念⑴铸币税的词源铸币税英文为Seigniorage,这个词源自法文Seigncur,意思是“封建主”。
一般来说指的是铸造金属货币得到的利差(即铸造金属货币得到的工费和基本利润)。
历史上原本任何人只要能开铸币厂都可以得到这些利差,由于这些利差可观,加之后来发现并非需要足值金属货币,于是后来封建主或者教会利用手中的权力强令只允许由封建主或者教会办的铸币厂铸造货币。
这样一来这些利差就很像由于封建主或教会利用权力从公民手中强行征收的赋税,所以也称之为“税”。
后来就将这种由政府强令发行货币而得到的收益称之为“铸币税”。
⑵铸币税的几种概念广义上的铸币税是指,由于国家垄断着货币发行权,所以国家单单通过发行货币就可以获得公民所生产的商品和提供的服务。
因此对于整个国家而言,铸币税就是指政府发行货币的面值减去印制这些货币的可以忽略不计的成本后的收益。
狭义上的铸币税指,由于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发行货币,中央银行就通过发行货币得到了一笔无需偿还且无息的资金(即用法律强行的手段使一张纸变成可以购买商品和服务的货币),通过对这些资金的运作与经营,从而获得收入。
所以就中央银行而言,铸币税不是发行货币的面值,而是对发行的货币进行运作获得的收益减去印制货币、运作货币、管理货币后的费用而得到的差额收益。
现代西方不同的经济学派对铸币税的理解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有三种解释。
第一种将铸币税定义为通货膨胀税,认为铸币税和通货膨胀税是一个东西的不同情形下的说法;第二种将铸币税定义为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即民间部门由于持有货币而不是可以带来收益的资产的放弃的利息收入损失;第三种将铸币税定义为货币创造相关的总收入,这一概念接近于狭义的铸币税的概念。
铸币税毅然成为政府财政收⼊的⼀部分“铸币税”的⼀般定义:“铸币税”英⽂是seigniorage,这个词是从法语seigncur (封建领主)演变⽽来。
封建时期的欧洲,铸造货币(把⾦块变成⾦币)是封建君主和⼤领主的⼀种特权。
君主或⼤领主在铸造货币之后,要向购买铸币者收取⼀笔费⽤,⼀是作为铸造货币的成本,⼆是作为君主或⼤领主铸币的净收⼊。
这笔收⼊,是封建君主和领主利⽤他们的特权取得的,类似于国家通过权⼒征收的税收,铸币税由此得名,它的基本含义是铸造货币所得到的收益。
随着货币制度的演变,铸币税的含义也发⽣了变化。
在⾦属货币制度发展到⼀定时期以后,铸币税不再指前⾯所说的铸造货币的净收益,⽽是指未能按⼗⾜成⾊和重量铸造⾦属货币⽽得到的额外收⼊。
为了便于理解这⼀过程,不妨以英国为例说明铸币税发展的过程。
很久以前,⾦币以⾜值黄⾦铸造,⼀英镑就是⼀磅黄⾦,这时没有作为额外收⼊的铸币税;后来造币者发现,没有必要⽤⾜值⾜量黄⾦铸造,可以掺⼊⼀半铜,其购买⼒与原来⼀英镑相同,这时就有半磅黄⾦的铸币税,以致掺假越多,铸币税也就越多。
实⾏⾦本位的纸币制度后,统治者垄断了货币发⾏权,根本⽤不着造⾦币,印纸币也可以代表⼀英镑,⾯值⼀英镑的纸币与⼀英磅⾦币有同等购买⼒,这时铸币税就是⼀磅黄⾦。
因此,在纸币制度下,铸币税基本等于货币⾯值,所以说是基本等于,因为还需减去印制纸币的费⽤。
现在⼈类已进⼊信⽤货币时期,纸币仅是货币总量中的⼀⼩部分,中央银⾏开出的⽀票和投放的现⾦同样具有购买⼒,都可视为铸币税,因⽽铸币税的范围更⼤了,它等于中央银⾏基础货币的增量减去制币费⽤之后的实际价值量。
所谓基础货币是指发⾏的货币和⾦融机构在中央银⾏的储备等,基础货币构成中央银⾏的重要资⾦来源。
因此,铸币税的⼀般定义为:政府(或通过中央银⾏)因发⾏货币⽽获得的收⼊。
这⾥所说的“货币发⾏”不单指现⾦发⾏,⽽是⼴义的“货币创造”,这⾥所说的“收⼊”,不是指具有最终所有权的净收益,⽽是指对所发货币的占⽤权。
关于预算赤字、铸币税和货币扩张通货膨胀税的关系王利民 左大培(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100836)自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对日本通货收缩的经济提出“流动性陷阱”的诊断和创造“铸币税”和“通货膨胀预期”的政策建议以来,国内外经济学界对此进行了较热烈的讨论。
本文撇开通货收缩和流动性陷阱问题,主要讨论铸币税问题。
在现代宏观经济学和货币经济学中,铸币税问题一般是和财政预算赤字、货币扩张联系在一起的,本文将遵循这一范式。
在货币史上,铸币税在不同场合具有不同的含义,本文将具体地考察之。
在现代经济学中,已经考察了存在铸币税条件下,存在通货膨胀(税)的具体条件,本文将进一步研究两者都存在情况下其在量上的区别,和不存在铸币税情况下,通货膨胀(税)的存在条件。
一、预算赤字及其资金来源当预算收入小于预算支出时,会发生预算赤字。
由于赤字政策一般与扩大总需求、启动经济相联系,所以政府避免采用增税来弥补赤字,以免抑制民间消费和投资需求(为整顿经济和税收秩序而扩大税收除外)。
另外,由于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一般禁止中央银行向财政直接垫款和借款,因此,财政赤字只能通过发行国债来筹资。
国债可由居民、企业、商业银行购买。
在一些国家,禁止中央银行直接向财政部购买国债(如美国联邦储备法和日本财政法,日本银行只能购买政府为平衡资金的季节性差额而发行的短期证券)。
中央银行可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入一部分国债,扩大基础货币供应。
当国债存量增加时,又可为中央财政提供资金,相当于政府债务货币化;当国债存量未增加时,等于中央银行替代民间向中央财政提供资金以弥补其前期赤字,并降低市场利率。
当政府为弥补赤字而增发国债时,若中央银行不同时在公开市场购入国债增发基础货币,则等于民间向政府提供资金,此时若商业银行无剩余资金购买,这将提高市场利率,产生挤占效应;若商业银行因对企业惜贷而有资金购买,则会扩大货币乘数和货币供应量,但并不能扩大社会信用总规模。
因此萧条时期理想的政策组合是债务或预算赤字的货币化。
Presentation 题目经济增长专题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GDP结构一直处于失衡状态,投资、消费、政府购买和出口占比很不协调。
请结合历史数据对中国GDP结构的变动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扭转这一失衡状态。
2.什么是人力资本:基于历史文献的重新考察。
3.知识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个基于历史数据的实证分析。
4.什么是组织资本:基于中国经济的一个观察就业专题5.今明两年第一批“90后”将正式离开学校,走上求职之路。
然而,今年的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大学生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
请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并就解决该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6.中国是否真的存在“就业难”问题?请运用就业的基本理论,结合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矛盾及原因,谈谈你对该问题的看法。
7.关于失业率的考察:利用历史数据,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失业率的变动趋势及其变动原因。
8.什么是“人口红利”?“人口红利”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可实证分析)?9.中国劳动力市场改革的历史进程。
10.中国还能为公务员涨工资吗?宏观调控专题11.2008年雷曼倒闭按下全球金融海啸的开始键,四年来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救市措施应对危机,中国政府的“4万亿”刺激计划也随之出台。
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计划的有效性。
12.自希腊债务危机以来,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欧洲经济进一步衰退的风险加大。
请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搭配理论,探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发生和深化的原因。
13.专家预测,明年中国经济将进入下行区间,中国国内的房地产将进入冬眠期。
房地产市场再次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
请结合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现状探析:政府为何要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密集调控?如何稳定房地产市场?14.政府债务庞大,很可能引发债务危机,因此,必须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财政部今日已要求地方财政做好减支预算。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减支能否解决债务问题?请就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提出你的看法。
15.中国地方债务的测算。
论铸币税的征收【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铸币税的征收问题。
在历史背景部分,介绍了铸币税在古代社会的起源和发展。
随后分析了铸币税的征收对象,即纳税人的范围和身份。
接着探讨了铸币税的征收标准,包括税率、计算方法等方面。
在征收方式部分,讨论了铸币税的具体征收方式,如税款的实际缴纳方式等。
最后分析了铸币税的征收作用,包括对经济的影响以及在社会中的作用。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铸币税的征收机制,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铸币税、征收、历史背景、征收对象、征收标准、征收方式、征收作用、引言、结论1. 引言1.1 引言在本文中,将探讨铸币税的历史背景、征收对象、征收标准、征收方式以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铸币税在税收体系中的重要性和影响,进一步认识到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价值。
本文还将就铸币税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进行深入探讨,为完善税收制度提供参考和建议。
通过对铸币税这一古老而又具有时代特色的税收制度的研究,可以为我们深入理解税收制度的本质和作用,为推动金融领域的发展和税收政策的完善提供借鉴和启示。
2. 正文2.1 铸币税的历史背景随着时代的变迁,铸币税的形式和征收对象也发生了一些改变。
在现代社会中,铸币税往往不再体现为明确的税种,而是融入到整个税收体系中。
铸币税的征收对象也不再局限于铸币本身,而是拓展到了包括金银贸易、货币发行等方面。
2.2 铸币税的征收对象铸币税的征收对象主要是针对各种铸造业者和相关经营者。
在历史上,铸币税往往是由政府向铸币者收取的一种税收。
铸币者包括造币厂、矿山企业和个人等。
他们通过铸造硬币或者其他货币形式赚取利润,因此需要向政府纳税。
有些国家还会把铸造硬币的特权授予特定的铸币者,这些铸币者也是铸币税的征收对象。
在现代社会,铸币税的征收对象扩大到了更广泛的范围。
除了铸造硬币的企业和个人外,金银首饰制造商、投资者等也可能成为铸币税的征收对象。
基于CIA 铸币税模型对中国经济波动的研究一、模型建立假设政府不再简单地将货币分发给每个家庭,而采取发行新货币的方式来填补财政赤字。
政府以新发行货币购买的产品价值称为铸币税(seigniorage)。
通过铸币税这种方式引入货币发行,需要对CIA 模型作两点变动。
第一,模型中需要加入政府预算约束。
政府消费产品后会导致可供私人消费的产品相应减少,这样看,铸币税就像税收一样。
为了简化政府的预算约束,假设铸币税是政府支付其消费的唯一方式,认为政府支出就会带来赤字,要有铸币税偿付。
政府的预算约束为:tt t t t p M M g g g1ˆ--==其中,t M 为t 时期总货币存量,1--t t M M 为时期t 政府为了填补该时期的赤字新发行的货币量;t t g g g=ˆ是在时期t 政府消费的实际产品量(实际铸币税),货币以政府支出的形式进入经济;g 为政府赤字的平均水平;t gˆ是政府赤字面对的随机冲击,服从如下随机过程:),0(~,ˆln ˆln 211g g t g t t t N g g σεεπ+++⋅=这个随机过程意味着^t g 的稳态值为1。
为了求解模型,需要一个稳态存在。
我们用t M 去除t 时期的货币量和价格水平(以对它们进行标准化),并且定义t ϕ为t 时期的货币增长率,1-=t t t M M ϕ令 ti t i t t t t M m mM p p ≡≡ˆ,ˆ 政府的预算约束方程可化为:t ttt t t tt t t t p M p M M p M M g g gˆ111ˆ11ϕ-=-=-==-- 第二,因为在这个模型中货币增发是以政府购买为渠道,不再需要假定货币直接转移支付给家庭。
1.竞争经济中的第i 个个体: 满足连续统假设2.约束条件(1)、个体约束条件①.购买消费品要受到已有现金约束(CIA ):左右两边同除以t M1111----==⋅t t i t t i t t i t t M m M m M c p ϕ ,11011---==⎰t i t t m di m M令 ti t it t t t M m mM p p ≡≡ˆ,ˆ 。
铸币税、减税与税制改革引言铸币税是一种特殊的税收方式,旨在通过对铸币过程进行征税来获取财政收入。
与铸币税相关的减税政策和税制改革对于国家财政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铸币税、减税措施和税制改革的相关议题,并探索其对经济的影响。
铸币税的概念与意义铸币税是一种特殊的税收方式,它对铸币过程进行征税,从中获取财政收入。
这种税收形式最早出现在古代希腊和罗马等古代文明中。
铸币税的实施可以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控制通货膨胀等方式来维持国家财政平衡和稳定。
铸币税的意义在于通过对铸币过程征税,能够实现以下几个目标:1.财政平衡和收入增加:通过对铸币过程征税,国家可以增加财政收入,从而弥补财政赤字,确保财政平衡。
此外,铸币税还可以帮助国家筹集资金用于公共设施建设和社会福利的提供。
2.货币稳定和通货控制:铸币税可以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来控制通货膨胀,从而维持货币的稳定。
这对于保持物价稳定、稳定经济增长和保护人民财产具有重要意义。
3.经济调控和产业发展:铸币税的征收金额可以用于支持特定产业的发展,如农业、制造业、科技产业等。
通过刺激特定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减税对经济的影响减税是指国家降低或免除一定范围内的税收负担。
减税的实施可以对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包括:1.刺激经济增长:减税可以增加企业和个人可支配收入,促进消费和投资。
这将创造更多的需求和就业机会,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2.提升企业竞争力:减税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减少税负可以使企业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技术创新、研发和市场推广等,进而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激发消费需求:减税可以增加个人收入,提高消费者购买力。
这将刺激消费需求,促进商品和服务的销售,进而推动市场活跃和产业发展。
4.吸引外商投资:减税可以提高投资环境和吸引外商投资。
降低企业税负和提供优惠政策将减少企业经营成本,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推动经济发展。
减税政策虽然能够产生积极影响,但需要根据实际财政状况和经济需求来制定。
铸币税与央行财务收支的关系(一)近年来,理论界对铸币税问题的讨论很多,内容涉及铸币税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与中央财政的关系等诸方面。
笔者拟从铸币税涵义的演变及其与中央银行财务收支关系的角度做进一步探讨。
一、关于铸币税涵义的演变铸币税的英文为Seigniorage,是从法语Seigneur(封建领主、君主、诸侯)演变而来的,又称铸币利差。
《美国传统词典》进一步将其解释为“revenueoraprofittakenfromthemintingofcoins,usuallythedifferencebetweenthevalueofthebullionusedandthefacevalueofthecoin”,意即通过铸造硬币所获得的收益或利润,通常是指所使用的贵金属内含值与硬币面值之差。
因此,铸币税并不是国家通过权力征收的一种税赋,而是铸造货币所得到的特殊收益。
货币金融史上,铸币税的涵义经历了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一)在用贝壳等实物当做货币的实物货币时代,铸币税并不存在。
因为贝壳这类东西,不是人们可以任意制造的,它必须通过商品交换才能取得。
(二)金属货币时代早期,货币以等值的黄金或白银铸造,其本身的价值与它所代表的价值是相等的,铸币者得不到额外的差价收入,铸币税实际上就是铸币者向购买铸币的人收取的费用扣除铸造成本后的余额(利润),该利润归铸币者所有。
(三)到了金属货币时代的中后期,货币铸造权已归属各国统治者所有。
统治者逐渐发现,货币本身的实际价值即使低于它的面值,同样可以按照面值在市场上流通使用。
于是,统治者为谋取造币的短期利润,开始降低货币的贵金属含量和成色,超值发行,即所谓的“硬币削边”。
这时的铸币税实际上就演变成了货币面值大于其实际价值的差价收入。
这种差价越大,铸币税就越多。
当然,铸币税不是无限的,因为货币的铸造数量要受到贵金属产量的限制。
而且,当货币的面值较大地偏离其实际价值、货币的铸造数量过多时,还会造成货币贬值,从而迫使铸币者提高货币的实际价值。
作者: 刘晓欣 张立平
作者机构: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天津300071
出版物刊名: 当代财经
页码: 41-44页
主题词: 铸币税 经济效应 对外贸易 人民币国际化
摘要:铸币税是指发行货币所得到的收益,既包括中央银行发行的基础货币,也包括商业银行发行的存款。
中央银行征收铸币税的能力随着货币乘数增加而减弱,而商业银行的征收能力则随货币乘数的增加而增加。
铸币税可以分解为通货膨胀税和扣除净出口部分的经济增长税两部分,外汇储备本质上是货币当局向本国人们征收的铸币税。
《汇率机制_不同汇率制度下铸币税的作用机制》摘要:[摘要]当一国经济处于转轨时,由于经济制度的不完善,政府将更加倾向于利用铸币税的调节手段来弥补经济发展进程中出现的财政赤字,本文由铸币税的内涵入手,着重分析不同汇率制度下铸币税作用机制对居民的福利效应,进一步分析铸币税的社会福利成本,最后对我国铸币税调节手段的运用提出建议,铸币税的产生源于社会分工和市场交易出现对货币的需求,随着金融演进和社会进化的过程,铸币税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逐渐从国内货币扩展到国际货币,从国内铸币税到国际铸币税[摘要]当一国经济处于转轨时,由于经济制度的不完善,政府将更加倾向于利用铸币税的调节手段来弥补经济发展进程中出现的财政赤字。
本文由铸币税的内涵入手,着重分析不同汇率制度下铸币税作用机制对居民的福利效应,进一步分析铸币税的社会福利成本,最后对我国铸币税调节手段的运用提出建议。
[关键词]铸币税,通货膨胀,福利一、铸币税的涵义及对我国经济的现实意义铸币税的产生源于社会分工和市场交易出现对货币的需求,随着金融演进和社会进化的过程,铸币税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逐渐从国内货币扩展到国际货币,从国内铸币税到国际铸币税。
曹家和教授在其所著《铸币税的经济效应分析》一文中指出“铸币税一般是指由于政府拥有印制货币的垄断权而能获得的收入。
铸币税的征收能否成功。
取决于一国的实际货币需求能否在征收期内有效地增加。
当一国实际货币需求增加时,通过增发货币进入流通,给政府提供了某些免费的资源,这种购买力的收益就是铸币税的含义。
”[①]本文吸收这一定义,认为铸币税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税收,而是指拥有货币发行垄断权的货币当局发行货币而取得的收益。
从广义上讲,铸币税应该是泛指政府从货币发行中获得的收益。
这里说的货币发行,不是指现金发行,而是广义的货币创造,属于现代货币银行学和理论经济学中的范畴;这里所说的“收益”,不是指具有最终所有权的净收益,而是指对所发货币的占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