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都江堰市地质环境 三

都江堰市地质环境 三

都江堰市地质环境 三
都江堰市地质环境 三

都江堰市地质环境三

都江堰市地质环境

时间:2012-07-24 点击数:905 来源:【大中小】【打印】【关闭】

一、地理位置

都江堰市位于成都平原与川西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处岷江上游和中游结合部位。都江堰市属四川省成都市所辖,东邻彭州市、郫县、温江区,南连崇州市,西、北接汶川县(图0.2-1),南距成都市市区48km。地理坐标:东经103°25′42″~103°47′00″,北纬30°44′54″~31°22′09″。市域南北长68.4km,东西宽34.0km,面积1208km2。

二、地形地貌

境内总体地势北西高、南东低,跨成都平原与龙门山两个不同的自然地理区域,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和平原呈阶梯状分布。区内最高峰为北端的光光山顶,海拔4582m,最低点位于南端柳街镇清凉村的三滴水,海拔592m,相对高差3990m。

高山区(海拔3500m以上)面积104.6km2,占全区面积的8.66%,分布在虹口乡和龙池镇;中山区(海拔1000m~3500m)面积429.6km2,占全区面积的35.58%,分布在虹口乡、向峨乡、龙池镇、玉堂镇和中兴镇;低山丘陵区(海拔722m~1000m)面积258.9km2,占全区面积的21.44%,分布在平原的边缘,多呈带状蜿蜒起伏的低山以及零散孤立的馒头状小丘;平原区面积414.4km2,占全区面积的34.32%。

都江堰市市域内的地貌特征明显地反映出受到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的控制,按其成因和形态可分为侵蚀堆积地貌、构造侵蚀地貌、构造侵蚀溶蚀中山地貌等三大类。

三、地层岩性

都江堰市地层属扬子地层区龙门山及四川盆地分区,地层除缺失奥陶系外,从元古界到第四系均有出露。市域内的东南部成都平原为全新统冲洪积和更新统冰碛、冰水堆积砂卵石土及砂质粘土;北部高中山、高山区为侵入火成岩体,为块状结构,连续分布面积大,多属无人区;在中部和西部低山、低中山、中山区为震旦系至第三系的碎屑岩沉积,岩体为不等厚的层状结构,岩性砂岩、泥岩、页岩(或碳质页岩夹煤层)、砾岩等。

四、地质构造

都江堰市市域在地质构造体系上为龙门山构造带的中南段,属华夏构造体系。在大地构造上分别属扬子准地台和青藏地槽区,地质构造复杂。

褶皱构造:区内的褶皱构造有彭灌复背斜、懒板凳—白石飞来峰、懒板凳向斜、赵公山向斜、青城山向斜和背斜、戴家沟向斜和石板滩背斜等,褶皱轴向多沿北东向展布。

断裂构造:从晋宁运动开始至喜山运动,本区经历了岩浆侵入和断裂大规模活动,东南部成都平原下沉,北部前震旦系古生界老地层向东南推覆于中生界新地层之上,中间为龙门山构造带,形成一系列北东向压性、压扭性断

裂,近南北向、东西向的扭性断裂和北西—南东向的张性、张扭性断裂。龙门山构造带在区内西北绵延长50km,宽20~50km,呈北东40°~50°方向展布,有两条北东向压扭性大断裂横穿本区。

虹口映秀断裂:为龙门山中央北川—映秀断裂的一部分。为北东向压扭性深大断裂。分布于虹口乡和龙池镇北部,境内长40km,断层面向北西倾斜,倾向300°~330°,倾角50°~60°。在龙池的干沟,破碎带宽达30m。该断裂是彭灌杂岩边缘一条分界和控制性断层,具明显压扭性特征和多期活动性,其为活动性断裂,该断裂是本次“5.12”地震的发震断裂。

灌县断裂(二王庙断裂):系龙门山前山江油—灌县断裂的一部分。从彭州通济场西南经宽河坝入境,又经洞坛口、懒板凳、都江堰火车站至二王庙,过岷江后南折,至泰安寺和两河北部入崇庆县境。在区内长约50km,走向为北东30°~60°,平均约为45°,断面倾向310°~330°,倾角45°~53°。属压扭性断层。

五、地震

都江堰市是一个地震活动频繁的地区,属龙门山断裂带地震活动区。

映秀断裂:据地震局1974年6月会议认为“中滩铺(映秀)断裂是彭灌杂岩边缘一条分界和控制性断层,具明显压扭性特征和多期活动性,挽近活动也显示,推断为强震发生区”。该断裂是“5.12”地震的发震断裂。

灌县断裂:也是“5.12”地震的发震断裂之一。据灌县地震中心站定点水准测量,地震后北西盘相对上升,8个月内上升0.5mm,小三角测量发现北西盘向西移动(即反扭),表明断层至今仍在活动。

1983年3月19日,泰安镇发生过4.0级地震。龙门山地震带、松潘地震带及鲜水河地震带所发生的强震或中强震,对本区亦有明显的震感和影响。

2008年“5.12”地震,沿龙池—虹口(映秀—北川断裂带)3~5Km宽带状区“5.12”地震区最高烈度达Ⅺ度,其余山区地震烈度Ⅹ度,平坝区地震烈度Ⅸ度。

根据国家标准GB18306-2001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第1号修改单(国标委服务函[2008]57号)对四川、甘肃、陕西部分地区地震动参数的相关规定,都江堰市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s。

六、水文地质特征

都江堰市水文地质条件受岩相建造、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及气象水文等因素影响和控制。按赋存介质和储集特征,地下水可分为四大类型: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碳酸盐岩岩溶水、基岩裂隙水。

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_四大体系_建设_关凤峻

家底不是一次摸清的。不断增高的目标要求引领着工作不断拾阶而上。比如地质灾害调查,最早确定的目标是1800个山区县做1∶20万的调查,现在已经有1080个县完成了1∶5万的调查;再往高目标要求,有一批山区县应该做到1∶1万,更高的理想目标是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威胁人口较多的地区,可以提高到1∶2000。总体看,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管理各项职能任务,都做了一些调查工作,有一定基础,但程度不同、深浅不一,都有大量的后续工作要做,都要提高调查的精度,都要从研究探索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区域规律向为管理、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延伸、拓展。调查评价理应成为常态化的工作,需要尽快全面规范,形成科学完善的工作体系。 2 监测预警体系 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各项职能的履行,几乎都需要监测,缓急不同都有预警问题。在四大体系中,监测预警不像调查和治理,可以按项目、按工程组织。它是经常性的工作,不可中断,要有常设 收稿日期:2016-09-07;修回日期:2016-10-10▲ 作者简介:关凤峻(1959-),男(满族),吉林省吉林市人,研究员,工学博士,现任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 摘 要: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工作探索虽然形成了以“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综合防治(保护、开发利用)体系和应急值守体系”为主体的基本格局,尚需不断完善。调查评价体系要从研究探索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区域规律向为管理、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延伸、拓展。监测预警体系应同地下水监测体系一样,由全国性的监测中心、监测网络、国家级监测工程组成。综合防治体系重在建立“政府主导、政策支持、社会参与、开发式治理、市场化运作”的新模式。应急值守体系应尽量探索利用公共网络传输系统,大幅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关键词:地质环境;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综合防治体系;应急值守体系 中图分类号:F407.1;F0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995(2016)10-0004-04 经 长期实践探索,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形成了以“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 系、综合防治(保护、开发利用)体系和应急值守体系为主体的基本格局。每一个体系都包含大量具体工作,每一项工作都有不同阶段的目标任务。目标任务制定得合理,有一定的高度和广度,就能够推动地质环境“四大体系”从初步形成走向逐步完善,引领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1 调查评价体系 国土资源部门地质环境管理职能主要包括地质灾害防治,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古生物化石、地质遗迹、矿业遗迹保护,地质公园、矿山公园、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管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查评价管理,城市地质、农业地质、旅游地质勘查评价指导工作,地面沉降、地下水过量开采和污染监测监管,地热、矿泉水开发利用监督管理等。开门第一件事,履职第一件工作,都需要调查评价,都需要查清家底。而且调查不是一蹴而就的, 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 “四大体系”建设 ■ 关凤峻 (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北京 100812)

地质灾害的认识

地质灾害的认识 1 概述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指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六种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由地质灾害的定义可知,地质灾害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即致灾的动力条件和灾害事件的后果。地质灾害是由地质作用产生的,包括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随着人类活动规模的不断扩展,人类活动对地层表面形态和物质组成正在产生愈来愈大的影响,因此,在形成地质灾害的动力中还包括人为活动对地球表层系统的作用,即人为地质作用。只有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产生影响或破坏的地质事件才是地质灾害。如果某种地质过程仅仅是使地质环境恶化,并没有破坏人类生命财产或影响生产、生活环境,只能称之为灾变;例如,发生在荒无人烟地区的崩塌、滑坡、泥石流,不会造成人类生命财产的损毁,故这类地质事件属于灾变;如果这些崩塌、滑坡、泥石沉等地质事件发生在社会经济发达地区、并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和(或)财产损失,则可称之为灾害。 1.1 国外地质灾害研究现状 1976 年,前国际工程地质协会主席Arnould 教授在发表的题为“地质灾害—保险和立法及技术对策”一文中提出了“地质灾害(geological hazard)”一词,他把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震灾害看成是一种地质灾害。 1965 年,WI.Garrison 提出了“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20 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 年代,GIS 大量地应用于地质灾害,国外尤其发达国家将GIS 应用于地质灾害研究方面做了较多工作。 随着高精度遥感技术的出现,遥感“眼”在地质灾害的评价与预测方面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如法国利用SPOT卫星三维测量立体成图技术进行大范围的灾害监控。另外干涉雷达技术和差分干涉技术也广泛应用于地质灾害研究。 国外关于地质灾害研究多集中在模型的建立和计算机实现上,如“3S”在地质灾害的监控与可视化、数字减灾系统DDRS(Digital Disaster Reduction System)等方面的应用。DDRS 是利用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全球定位系统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 摘要:矿山地质环境结构极其复杂,矿产资源开采相对复杂,导致矿山地质灾 害频发。因此,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应从矿产资源开采环节入手,实行规范开采 模式,加强对矿产资源开采的管理和监督,逐步预防微观问题,促进矿山生态环 境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保护 1 矿山地质灾害的类型 1.1 矿山地面塌陷 在矿山地质灾害中,矿山地面塌陷是一种主要的灾害类型,这种塌陷灾害通 常发生在矿山开采区域,在矿山采空区出现矿柱设计不合理或者损毁的问题,就 会造成地面塌陷。此外,矿山本身的地质结构也是造成地面塌陷的主要原因之一,不但会破坏地表植被、建筑,而且会对矿山周边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1.2 崩塌、泥石流 通常情况下,崩塌灾害会出现在山区位置,岩体中产生软弱裂隙,当受到降雨、自然扰动、人为活动等影响时,会出现岩体崩落的现象。此外,在矿山区的 沟谷地带出现持续降水或者是短时间的暴雨天气时,沟谷中的大量泥沙会受到雨 水的冲刷而流动,导致泥石流灾害的产生。 2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存在的问题 2.1 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治理出现矛盾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部分地方政府以及采矿企业,更加热衷于追逐市场当 中的经济利益,这也直接导致了我国矿产资源开发过度的现象产生。与此同时,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标准尚未完善,导致很多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效率较低,甚至造成了恶性循环的现象。 2.2 缺乏完善法律机制保障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我国积极提倡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生态发展的当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势在必行,但是 我国针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相关法律机制仍未健全。虽然我国法律明确的提出 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相关原则,但是缺失具体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机制。尤其是针对之前已经开采过的矿山,多数已经成为了废矿,甚至无法约束原采矿 权人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义务。 2.3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水平欠缺 纵观当前我国采矿行业来说,还是以小型矿山为主,一些小型矿产品开发企 业自身的环境治理方式出现了落后的现象。甚至一些矿产企业出现了矿坑设计不 合理、采矿方式不科学、采矿工艺落后等诸多问题,不仅造成了我国矿产资源的 浪费和生态保护的难题,甚至直接对采矿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直接威胁。 传统的“崩塌法、放大炮”等矿山开采技术,很难顺应当前科学技术发展,无法满 足环境治理和保护的实际需求。更加无法保障相关的技术革新,造成了矿山地质 环境治理工作滞后的现象。 3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策略 3.1 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 具体来说,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可从几点做起:一是全面预警矿山地质灾害,建立相对完善的预警系统,积极地引进科学技术并在先进的管理工作下,持

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

? 1.以下哪项不是防治岩溶塌陷的措施?()(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提高塌陷岩(土)体力学强度 o B.改善岩(土)体的原有结构 o C.增加岩(土)体的水动力作用 o D.控制岩(土)体的应力与荷载 ? 2.根据流动物质组分,泥石流可分为()。(单选题3分)得分:0分o A.河谷型泥石流和山坡型泥石流 o B.水川型泥石流和降雨型泥石流 o C.粘性泥石流和稀性泥石流 o D.滑坡泥石流和溃决泥石流 ? 3.规划地下空间开拓的重要基础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人文环境 o B.地质—生态环境 o C.合理的规划方案 o D.风险评估 ? 4.世界上生物承载力最大的国家是()。(单选题3分)得分:0分o A.美国 o B.巴西 o C.中国 o D.俄罗斯

? 5.以下水资源中,不属于地下水的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孔隙水 o B.裂隙水 o C.融雪水 o D.岩溶水 ? 6.工程建设带来的主要效益不包括()。(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工程直接经济效益 o B.环境影响方面效益 o C.社会影响方面的效益 o D.治安影响方面的效益 ?7.武隆2001年“五一”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排水不畅 o B.人为原因 o C.预警不及时 o D.连续的降雨 ?8.地震过程中会产生地震波,其中最先到达震中的地震波是()。(单选题3分)得分:0分 o A.纵波 o B.横波 o C.面波 o D.剪切波

?9.工程建设的原则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工程建设的理念,要以人为本 o B.工程建设的理念,要效率优先 o C.工程建设的理念,要注重效益 o D.工程建设的理念,要结合实际 ?10.公元79年,意大利的庞贝城毁于哪种地质灾害?()(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地震 o B.滑坡 o C.泥石流 o D.火山爆发 ?11.地下空间开阔要重视地质—生态环境效应,具体来说,应该做到()。(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A.应以考虑大都市的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为重要原则 o B.应加强科学程序与协作 o C.要注意诱发灾害的防微杜渐 o D.要进行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 ?12.可诱发岩溶塌陷的人工活动是()。(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A.矿产开采 o B.地下空间开拓 o C.抽水 o D.蓄水

环境监测中实验室管理制度

实验室管理制度 1、监测分析室是分析实验检定的工作场所,为保证环境清洁、安静,不经允许外人不得进入; 2、严禁在监测分析室吸烟、饮食、会客,不得晾晒衣服和放置与实验室无关的物品; 3、监测分析室的地面、操作台应经常打扫、擦拭,保持无灰尘,实验台抽屉试剂架柜、仪器架柜,通风橱要摆放整齐有序,标志清晰、规; 4、各监测分析室应做好安全保卫工作,各种安全设施和消防器材应定期检查,妥善管理,保证随时可以供应,注意实验室用电安全,定期检查电器线路,室电线管道设施,应安全、规,不得随意布线; 5、分析人员进入监测分析室应身着白大褂,必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规则,认真执行本人所承担的技术操作规,工作要集中精神,严禁玩忽职守; 6、使用各种仪器设备时,必须遵守有关操作规程安全使用规则; 7、监测分析室的药品、试剂标签清楚,存放整齐,各种玻璃仪器应分类保管,使用后及时清理干净,放回原处,摆放整齐; 8、凡属剧毒、易燃、易爆物品必须经专人负责保管,不准在监测分析室随意存放; 9、实验完毕,及时整理仪器设备和清洗实验用具,正确处理废弃物,及时切断电源、气源和火源,下班前检查水、电、气及门窗安全方可离去 检测人员行为规 1、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坚持原则、钻研业务、务实进取; 2、科学检测,严格执行标准、遵守检测程序,保证检测质量 做到数据准确、有效; 3、遵守法规讲廉洁、拒腐蚀、不徇情、守公德、讲文明,做到五不准; a.不准收受被检测单位的礼品礼金或有价礼券; b.不准参加被检测单位的邀请娱乐活动; c.不准收受被检测单位的宴请; d.不准参加被检测单位或个人的营销活动; e.不准利用职权搞不正之风。 4、遵守检测工作程序,做到: a、持证上岗,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安全检测; b、检测完毕,要清洗好器皿和仪器,清理剩余样品垃圾; 5、遵守规定,妥善保管检测资料。 为用户和保护技术所有权制度 1、全站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制度,做好技术工作。凡系绝密、、文件,必须按规定围传阅,不得随意扩大传阅围; 2、本站重要技术和正在研究中的分析方法,重大事故有关报告及处理记录,各种技术资料,一律不准随意查阅、外借; 3、采样计划、检验报告、原始记录和数据未公开前,未经有关部门许可,一律不准以任何形式向无关人员泄露扩散; 4、凡用户提供的产品技术资料、图纸、工艺文件等,一律不准向外公布或转让,也不得用于个人或单位的经济开发;

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

?1.以下哪项不是防治岩溶塌陷的措施?()(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提高塌陷岩(土)体力学强度 o B.改善岩(土)体的原有结构 o C.增加岩(土)体的水动力作用 o D.控制岩(土)体的应力与荷载 ?2.根据流动物质组分,泥石流可分为()。(单选题3分)得分:0分 o A.河谷型泥石流和山坡型泥石流 o B.水川型泥石流和降雨型泥石流 o C.粘性泥石流和稀性泥石流 o D.滑坡泥石流和溃决泥石流 ?3.规划地下空间开拓的重要基础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人文环境 o B.地质—生态环境 o C.合理的规划方案 o D.风险评估 ?4.世界上生物承载力最大的国家是()。(单选题3分)得分:0分 o A.美国 o B.巴西 o C.中国

o D.俄罗斯 ?5.以下水资源中,不属于地下水的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孔隙水 o B.裂隙水 o C.融雪水 o D.岩溶水 ?6.工程建设带来的主要效益不包括()。(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工程直接经济效益 o B.环境影响方面效益 o C.社会影响方面的效益 o D.治安影响方面的效益 ?7.武隆2001年“五一”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单选题3分)得 分:3分 o A.排水不畅 o B.人为原因 o C.预警不及时 o D.连续的降雨 ?8.地震过程中会产生地震波,其中最先到达震中的地震波是()。(单选题3分)得分:0分 o A.纵波

o B.横波 o C.面波 o D.剪切波 ?9.工程建设的原则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工程建设的理念,要以人为本 o B.工程建设的理念,要效率优先 o C.工程建设的理念,要注重效益 o D.工程建设的理念,要结合实际 ?10.公元79年,意大利的庞贝城毁于哪种地质灾害?()(单选题3分) 得分:3分 o A.地震 o B.滑坡 o C.泥石流 o D.火山爆发 ?11.地下空间开阔要重视地质—生态环境效应,具体来说,应该做到()。 (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A.应以考虑大都市的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为重要原则 o B.应加强科学程序与协作 o C.要注意诱发灾害的防微杜渐 o D.要进行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

参观点位——都江堰市情简介

都江堰市情简介 都江堰市地处成都平原西北部,以2200年前战国时期所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而得名。全市幅员面积1207平方公里,总人口63万,城市人口22万,是紧邻西部特大城市、四川省省会成都市的卫星城,位于西部大开发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成都平原经济圈的中心圈层,处于“九寨沟、黄龙——成都、都江堰——乐山、峨眉山”世界遗产黄金旅游线的枢纽。都江堰水利工程泽被成都平原,造就了富饶美丽的“天府之国”,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有“青城天下幽”之美称的青城山,凝聚了中国道教文化的精华,是道教的发祥地;龙池—虹口自然保护区是大熊猫重要栖息地,被誉为“世界天然植物园”、“野生珍稀动物基因库”。近几年,都江堰市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卫生城市”、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等多项殊荣,在西部地区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旅游品牌优势,年接待中外游客450万人次。都江堰市自然生态优越,境内生物多样性保持完整,有各类动植物14000余种,药用动植物和食用野生植物品种约2000种;植被覆盖率高,是成都平原重要的“绿色屏障”;享有“天然氧吧”、“长寿

之乡”的美誉;矿产、水利资源丰富,水能蕴藏量达130万千瓦。 主要产业为一三产业。在旅游产业上,都江堰市突出世界遗产品牌和生态环境优势,确定了打造旅游精品,建设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定位,着力优化、整合、配置“名堰、名山、名城”等资源,重点发展生态度假、科考、运动、会议等旅游项目,初步形成了以两大遗产地为中心、五大景区、80余处景点为特色的旅游经济发展新格局。 在农业发展上,以发展无公害农业和绿色农业为重点,确立了以猕猴桃、药材、茶叶、草食性畜牧业及冷水鱼五大优势产业的发展定位,大力实施农业区域产业布局,初步形成了山丘区以生态农业为主,城郊及旅游沿线以园林花卉、农家休闲为主,平坝区以优质粮油、畜禽、蔬菜、草木药材为主的三大区域布局协调发展格局。

污染场地环境调查水文地质勘查技术

污染场地环境调查水文地质勘查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需要,人们利用地下水的程度也逐渐变高,但矿业、工业、农业等各行业对环境及地下水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环境问题逐渐恶化,如土壤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周边水资源也受到影响,如水资源受到污染后,其治理费用及其高昂,污染后对水资源的影响久远,对周边区域的生存环境危害极大。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土十条”、“水十条”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一、污染场地环境调查概况 污染场地环境调查,其目的是通过专业地质人员进行的现场调查,对场地的污染源、污染类型、污染程度、污染范围及污染原因等进行分析评价,最终结合调查结果制定出相对应的预防、治理的措施。污染场地环境调查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污染识别阶段,就是调查人员通过收集、查阅与污染场地相关的文献论著、报告资料等,对目标区域进行走访调查,对污染场地的情况做到比较详实的了解,初步圈定污染场地范围,为后继场地环境调查做好准备,第二,采样分析阶段,由专业调查人员对初步圈定的可能受到污染的区域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污染源等进行分别采样测试,综合确定污染场地的地质环境、污染程度情况,第三,风险评价阶段,就是对前面的调查、取样分析中得到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有效可行的污染防治方法,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二、水文地质勘查技术在污染场地环境调查中的应用 水文地质,是自然界中地下水的变化运动规律,水文地质在工程建设、矿山开采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水文地质勘查,是指对水文地质的勘查活动。在污染场地环境调查中,水文地质勘查是及其重要的环节。通过水文地质勘查,可以查明周边污染源对土壤、地下水造成的污染程度、影响范围、污染类型等,及时修复污染场地的环境,从而有效避免污染的持续恶化。 2.1 污染场地调查及水文地质勘查内容 在实际的场地环境调查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污染场地进行初步的调查工作,确定基础的调查数据,确定污染源的类型、污染范围、污染程度等,其次,水资源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地下水的勘查工作对勘查技术有着比较高的要求,要根据水资源的类型和分布,综合确定最终的勘查内容和技术要求,再次是在实际勘查工作完成后,需提交相应的勘查资料和成果报告,报告中应明确的提出对污染场地的有效的防治建议,为后续的污染场地治理提供依据。污染场地调查中水文地质勘查的主要内容有:一是污染场地的历史活动及变迁状况,污染场地的使用现状,污染源的范围、种类及污染的途径等,二是污染场地区域的水文地质情况,如地下水的分布情况、补径排条件、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情况、地下水的流向和流速等,三是对污染场地的土壤和污染分清情况、特征等进行调查,四是对污染场地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应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提出有效可行的防治措施。 2.2 水文地质勘查技术要点 (1)水文地质监测点。 水文地质勘查程度的高低,与水文地质监测点的选定息息相关,为了保证水文地质勘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合理的布置水文地质监测点,我们需要做好下面三个方面:一是已经明确污染场地的情况下,在同一范围内需将勘查点的数量保持在三个或三个以上,选择可靠的监测点分布方式,才能准确反映出场地的实际污染情况。二是合理的布置监测井,避免出现监测井无效等资源浪费的情况出现,为了对场地污染进行有效的监测,需在地下水上、下游设置相应数量的监测井,三是监测井的数量及深度,一般监测井的数量根据污染场地的实际情况来调整,监测井的深度应结合场地的地层情况,以揭穿主要含水层为宜。

环境监测站管理制度(汇编)

环境监测站管理制度 (汇编)

环境监测站安全管理制度(试行) 1、环境监测站必须安装配备各种必备的安全设施、防护器具(通风橱、防尘罩、试剂柜、防毒面具、消防灭火器材等),并加强维护保养始终保持完好状态。 2、对消防灭火器材指定专人定期检查,定置管理,用后回归原位,不能任意挪用,保证随时可取用。经常对环境监测站人员进行安全防火教育,保证环境监测站人员都能正确使用所备的各种消防灭火器材。 3、环境监测站内各种仪器设备都应按工艺要求进行定置管理,不得任意移动。各种标签要保证清晰完整,避免拿错用错造成事故。 4、监测站操作人员必须培训合格上岗,使用任何一种仪器设备必须严格遵守安全使用规则和操作规程,认真填写使用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5、用电、用气、用火时,必须按有关规定操作以保证安全。 6、环境监测站必须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并每半年组织一次预案演练,发生意外安全事故时,应迅速切断电源或气源,立即采取措施即使处理,并上报院领导。 7、每天出入监测站人员必须认真填写出入登记簿,离开环境监测站或下班时,应检查门、窗、水、电、气、报警器等,避免因疏忽大意造成损失。

8、环境监测站内不准吸烟、吃食物、存放与化验无关的物品。 9.非监测站人员禁止入内,联系工作、参观指导、上级领导检查工作必须事先联系,经站长、科长同意,并履行登记手续方可入内。 10.外来人员获准进站后,听从监测站陪同人员安排,不得随意走动、不得擅自接触仪器、设备和试验药品、样品。 11.外来人员进入监测站必须遵守安全制度、保密制度,不得拍照、摄像。 奇瑞环境监测站 2011-11-9

环境监测站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制度(试行) 1、精密仪器及贵重器皿需有专人保管,并做好相关记录。 2、精密仪器的安装、调试和保养维修,均应严格遵照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上机人员上岗前应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机操作。 3、使用仪器前,要先检查仪器是否正常。仪器发生故障时,要查清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使用。决不允许仪器带病运行。 4、仪器用完后,要摆放到所要求的位置,做好清洁工作,盖好防尘罩。 5、计量仪器要定期校验、标定,以保证测量值的准确度。 6、对环境监测站内的仪器设备要妥善保管,经常检查,及时维修保养,使之随时处于完好状态。 7.各类设备、仪器必须按照产品说明书编制操作规程,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杜绝违规操作。 8.违规操作设备、仪器,造成设备、仪器损坏的,按实际损失进行赔偿,属于故意破坏的另按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奇瑞环境监测站 2011-11-9

地质灾害治理环境保护对策

地质灾害治理环境保护对策 地质灾害治理环境保护对策 摘要:保护施工工地的环境,预防地质灾害问题的发生,是施工环境控制的重要内容。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工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其次,分析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工地环境保护的主要原则与依据。最后,以独山废弃矿坑生态修复暨一般工业固体物贮存、处置场泄水孔工程为例,进行对策探讨。 关键词:地质灾害治理;环境保护;铜陵独山;泄水孔 每座城市都存有多种固体垃圾,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造成比较严重的环境保护隐患。加上雨水的浸透,坝体内的固废对坝体产生很大的压力,随着固废的不断填入,溃坝的风险与日俱增,只有做好泄水孔施工工作,才能减少坝体冲毁的风险。 1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工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保护环境、绿色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了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做好施工工地的环境控制,符合国家的产业经济发展目标,从具体的角度来看,进行施工工地环境保护,可以提高社会对施工工地的环境评价,选择合适的位置,对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进行集中处理,提高处理地质的选择科学性,减少施工工地废弃物对地表水循环系统的影响。 2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工地环境保护的主要原则与依据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升级,与工程综合环境治理水平的提升,目前,很多工地在施工的过程当中,都已经将环境保护因素,作为工程的重点。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工程团队要遵守以下原则,进行科学的施工设计与施工管理:首先,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对施工工地废弃物的处理,进行综合的分析,尽量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废弃物的填埋,充分考虑废弃物的渗滤液可能造成的环境风险。做

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尤其是隔离层设置等措施。其次,工程团队要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对可能存在的长期风险进行统筹分析,结合工程的施工环境,尤其是土层信息、地下水、地表水、填埋场结构等等,做好环境风险控制工作。最后,优化施工设备、施工材料的选择,避免施工不当造成二次环境风险[2]。 3保护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工地环境的有效对策 (1)工程案例独山废弃矿坑生态修复暨一般工业固体物贮存、处置场泄水孔工程,位于铜陵市钟鸣镇独山,工程内容主要为:①从废弃物堆场坝体外侧向坝体内钻孔;②安装泄水管,将坝体内的水向外引流。③计划施工12个钻孔。④预计钻探进尺约600m,根据施工实际情况会有调整。(2)施工准备该工程项目的组织人员,对工程沿线及施工场地进行了详细调查。对项目周边的’地质数据,进行了详细的记录与分析。如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气象、交通情况以及可利用的水源、排水系统等。按照整个工程施工的环境保护要求,对工程编制进行了参数分析。制定工程治理安全、工期控制等措施,确保工程项目优质、安全、按期完成。针对本项目工程特点,管理人员进行了充分的项目准备。做好组织协调工作,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本次施工的重点是环境保护工程,减少危害,工程组组织了一批具有相关经验的负责人,参与到整个工程的施工当中。(3)施工过程该工程项目组,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现场现状,设计了以下方案:①泄水孔开孔口径为φ110㎜,水平仰角4°钻进4米,下入 108㎜套管;②下入φ75㎜金刚石全面钻头钻进,用φ89㎜套管连φ91㎜金刚石薄壁钻头跟管压进;③钻透坝体后再钻进不小于10米。④冲孔后取出φ75㎜钻具,预埋全孔段φ89㎜套管连φ91㎜金刚石薄壁钻头。⑤水泵要采用最小泵量,视情况还可回水,减少泵量;φ91㎜金刚石跟管钻进时用钻进导杆压入,减少对坝体的损伤。(4)施工质量控制与工程管理一方面,工程团队制定了比较严格的工作计划,将与工作量有关的细节,都规划到了施工方案当中,整个施工过程,严格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进行。施工团队充分考虑到了坝体水量外泄会造成的环境隐患,从工程结构特点入手,对泄水孔工作进行了重点把控。例如,在独山3号坝体泄水孔施工当中,技术人员对不同的施工孔位进行了统计,1#孔位深度为孔深45.02m, 108

都江堰市旅游产业发展概况

都江堰市旅游产业发展概况 市情概况。都江堰市地处四川成都平原西北部,以世界水利名珠都江堰而得名,山环水绕,城景交融,天人相应,品味独绝,是享誉中外的旅游胜地。1988年撤灌县设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佳中国魅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等众多桂冠。都江堰、青城山和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与九寨沟、黄龙、峨眉、乐山连成一线,相得益彰,成为西部黄金旅游线上的枢纽。青城山—都江堰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十一五”期间全省三大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之一。全市幅员面积1207平方公里,现辖19个乡镇和1个经济开发区,人口60万,城市人口19.66万,建成区面积27.51平方公里。近年来,都江堰市确立了“创最佳人居环境、最佳创业环境,建西部经济强市、全国文化强市”的发展战略和奋斗目标,以发展生态型经济为导向,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围绕工业强市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围绕富民兴市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围绕城乡一体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致力改善投资环境,吸引了法国拉法基等世界500强企业和扬子江、双良等知名大型企业集团前来投资,全市经济快速增长,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旅游概况。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都江堰市积极实施政府主导型大旅游发展战略,把旅游业作为市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大力培育,大力实施“四个一体化”(即城区与景区一体化、旅游与文化一

体化、旅游与生态一体化、旅游与城市建设一体化),着力推进“旅游业三个转变”(即旅游产品由单一观光旅游向观光与休闲、度假、会展等特色旅游转变,旅游市场由国内游为主向国内游与入境游并重转变,旅游经济从门票经济向综合经济转变),加强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不断加大景区投入,打造城市品牌,调整产品结构,创新旅游营销,优化旅游环境,“行、游、住、食、购、娱”六大基础产业要素规模逐步壮大,全市旅游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全市每年接待中外游客均在400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达10多亿元。全市有导游人员102人,景区讲解员540人,旅游从业人员8.9万人。旅游业已成为市域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2005年全市共接待游客530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达11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15亿元,其中旅游门票收入达1亿元。预计2006年,全市接待游客将达到583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达1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8亿元,其中旅游门票收入确保1.3亿元,力争1.5亿元。 旅游资源。都江堰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资源富集。一是人文胜迹众多。建于战国时期的都江堰,历经两千多年风雨仍发挥着越来越巨大的作用,堪称“举世无双”,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凸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是世界水文化宝库中首屈一指的稀世奇宝,人类共同的珍贵遗产。自古即以“幽甲天下”著称于世的青城山是中国道教发源地、天师道的祖山祖庭,凝聚了中国道教文化的精华。

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规范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 D D2008-03 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规范 中国地质调查局 2008年10月

目 次 前言..............................................................................................................................................................III 引言..............................................................................................................................................................IV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总则 (2) 4.1 目的 (2) 4.2 任务 (2) 4.3 基本要求 (2) 5 设计书编写与审批 (2) 5.1 设计书编写 (2) 5.2 设计书审批 (3) 6 调查内容 (3) 6.1 地质环境背景调查 (3) 6.2 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与地质灾害调查 (4) 6.3 城市地质资源开发利用调查 (8) 7 调查方法 (9) 7.1 一般要求 (9) 7.2 资料搜集与整理 (9) 7.3 遥感调查 (9) 7.4 野外调查 (9) 7.5 地球物理勘查 (10) 7.6 槽探和浅井 (10) 7.7 钻探 (10) 7.8 样品采集与测试 (11) 8 地质环境评价 (11) 8.1 地下水环境评价 (11) 8.2 土壤污染评价 (12) 8.3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12) 8.4 特殊类土评价 (13) 8.5 垃圾处置场适宜性评价 (13) 8.6 矿山固体废弃物的环境效应评价 (13) 8.7 地质资源评价 (13) 8.8 建设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14) 9 环境地质问题和地质灾害的影响评估 (15) 9.1 评估内容 (15) 9.2 评估方法 (15) 10 图件编制 (15)

吉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人事制度改革实施实施方案

吉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作者:————————————————————————————————日期: 2

吉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根据全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动员大会精神和省环保局直属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总体方案要求,为全面推进我站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我站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实现我站人事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为目标,通过改革,逐步建立起符合我站特点的,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人事管理制度,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机制,促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二、改革的目标任务 根据全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会议的总体部署,我站这次改革严格按照省里制定的方针、原则、方法、步骤和政策要求执行,在站内全面推行人员聘用制度,全面推进竞争上岗,搞好分配制度改革,稳妥安置未聘人员,确保改革平稳进行。 三、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做好编制精简工作 结合我单位承担的职责任务和编制配备情况,对现有编制进行调整和精简,对外流人员进行清理。我单位已按要求的比例精简了编制。 (二)推行全员聘用制 一是实行分类管理,建立职员制度。对管理人员实行职员制度,对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对工勤人员实行岗位技术等级规范。 二是科学设岗,实行岗位管理。根据《吉林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暂行办法》规定的岗位比例和各类人员结构比例要求,从我站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设置岗位,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任职条件、权利义务和有关待遇等。 三是竞聘上岗,公开招聘。打破原有人员身份界限,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聘用工作人员。针对我站副高职称缺口较大的实际,站组织所有具备高工资格的人员通过演讲形式公开竞聘,并综合考虑学识水平、工作能力、现实表现及群众测评情况,由站评聘委员会最终确定聘用人员。 四是签订合同,加强聘后管理。单位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双向选择、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与职工签订聘用合同,明确单位和个人的人事关系,明确单位和个人的义务和权利。建立解聘辞聘制度,单位可以按合同解聘职工,职工也可以按合同辞聘。 (三)全面落实评聘分开制度 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坚持竞争择优。建立按需设岗、按岗聘任、竞争择优、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 (四)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积极探索建立按岗定酬、按业绩定酬相结合,以岗位工资为主要内容的内部分配办法。 (五)实行待岗制度 截至2006年1月1日止,任原职务满5年、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且符合订立聘用至退休合同条件的,可以待岗,其待岗期间可以保留原国家和省规定的工资待遇。 其他未聘人员待岗期间,工资待遇等问题按《吉林省省直事业单位推行聘用制度未聘人员安置办法》执行。 四、改革的方法步骤 我站人事制度改革拟分四个阶段进行:

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

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 79分 ? 1.以下哪项不是防治岩溶塌陷的措施?()(单选题3分)得分:0分o A.提高塌陷岩(土)体力学强度 o B.改善岩(土)体的原有结构 o C.增加岩(土)体的水动力作用 o D.控制岩(土)体的应力与荷载 ? 2.根据流动物质组分,泥石流可分为()。(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河谷型泥石流和山坡型泥石流 o B.水川型泥石流和降雨型泥石流 o C.粘性泥石流和稀性泥石流 o D.滑坡泥石流和溃决泥石流 ? 3.规划地下空间开拓的重要基础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人文环境 o B.地质—生态环境 o C.合理的规划方案 o D.风险评估 ? 4.世界上生物承载力最大的国家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美国

o B.巴西 o C.中国 o D.俄罗斯 ? 5.以下水资源中,不属于地下水的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孔隙水 o B.裂隙水 o C.融雪水 o D.岩溶水 ? 6.工程建设带来的主要效益不包括()。(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工程直接经济效益 o B.环境影响方面效益 o C.社会影响方面的效益 o D.治安影响方面的效益 ?7.武隆2001年“五一”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排水不畅 o B.人为原因 o C.预警不及时 o D.连续的降雨 ?8.地震过程中会产生地震波,其中最先到达震中的地震波是()。(单选题3分) 得分:3分

o A.纵波 o B.横波 o C.面波 o D.剪切波 ?9.工程建设的原则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工程建设的理念,要以人为本 o B.工程建设的理念,要效率优先 o C.工程建设的理念,要注重效益 o D.工程建设的理念,要结合实际 ?10.公元79年,意大利的庞贝城毁于哪种地质灾害?()(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地震 o B.滑坡 o C.泥石流 o D.火山爆发 ?11.地下空间开阔要重视地质—生态环境效应,具体来说,应该做到()。(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A.应以考虑大都市的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为重要原则 o B.应加强科学程序与协作 o C.要注意诱发灾害的防微杜渐 o D.要进行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

都江堰2018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行动方案

都江堰市2018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行动方案 序号重点任务2018年工作措施完成时限牵头部门责任单位 一、工作目标 1 年度任务目标努力完成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十三五”环境空 气质量目标任务分解计划的通知》(成办函〔2017〕60号)下达我 市2018年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优良天数:298天,PM2.5:平均浓度 41微克/立方米;落实《成都市2018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行动方案》 (成办函〔2018〕73号)各项工作措施 2018年12月 底前 市环保局 市目督办 市级有关部门 各乡镇(街道) 二、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责任 2 全面按照中央、 省环保督察组 反馈意见,扎实 开展整改工作 按计划有序推进中央、省环保督察涉及大气污染防治方面整改工作, 针对中央、省环保督察组反馈意见,全市各乡镇(街道)和市级有关 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抓好整改落实,加大突出环境问题治理力 度,确保取得实效 按时间节点 市环保督察办 市目督办 市级有关部门 各乡镇(街道)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督察切实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长期实施 市环保督察办 市大气办 市级有关部门 各乡镇(街道) 3 完成环保机构 监测、监察执法 垂直管理制度 改革 加快推进环保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工作,不断强化大气监督执法和监测 能力建设 按时间节点 市委编办 市环保局 市人社局 市财政局 经开区 各乡镇(街道) 4 加强统筹调度 和督察问责 市大气办负责《都江堰市2018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行动方案》(以 下简称:《方案》)的组织实施,定期向市政府报告大气污染防治工 作进展情况。建立空气质量定期通报制度,对《方案》实施进度进行 月调度、定期通报,定期组织召开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 长期实施市大气办 贯彻落实《都江堰市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分工》《都江堰市党政领导干 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 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市 目督办会同市环保督察办负责对《方案》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将督查 结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 长期实施 市环保督察办 市目督办 市级有关部门 各乡镇(街道) 各牵头部门、乡镇(街道)要根据《方案》制定任务实施计划,明确 工作内容、要求和职能职责等,将大气污染防治纳入年度重点工作, 明确工作要求和责任主体 长期实施市环保督察办 市级有关部门 各乡镇(街道) 三、大气污染防治六大行动 — 2 —

地灾地质环境条件详述

4.2地质环境条件 4.2.1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是地质灾害发育的主要形成条件之一,相对高差、地形坡度、斜坡结构与形态等特征,是控制或影响地质灾害发育的主要因素。丘陵地貌具备了地质灾害发育的地形高差和坡度特征,为地质灾害的发育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控制了绵阳市涪城区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境内地质灾害全部在丘陵地貌分布,而地形低平的河谷平坝区无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由于区内斜坡均为平缓层状斜坡,滑坡主要分布于斜坡低凹处第四系松散土体分布地带,崩塌主要分布于坡度较陡处以及由于风化形成凹腔发育地带。 4.2.2地层岩性 地层岩性是地质灾害发育的物质基础条件,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下地层岩性的分布密切相关,岩性特征对地质灾害发育类型影响很大。绵阳市涪城区内发育的滑坡集中分布在残坡积、崩坡积碎块石土较为发育的斜坡地带,崩塌(危岩)主要分布在砂、泥岩互层岩组成的高陡斜坡以及风化形成的凹腔发育地带。 4.2.3地质构造与地震 地质构造对地质灾害发育的影响或控制因素主要是成岩节理、层面和节理裂隙等软弱结构及其组合与斜坡临空面的关系。对滑坡发育影响大的是顺向坡、且岩层倾角小于坡角的情况,尤其是人工切坡较陡,使软弱结构面在坡面上临空,易导致滑坡发育;在残坡积、崩积土层发育地带,土层与下伏的基岩接触面为软弱结构面,往往构成潜在滑移控制面,斜坡地形坡度较陡或临空条件较好时,易发生滑坡。岩层中发育的节理裂隙及其组合,易将岩体切割成块状或碎裂状,降低岩体的力学强度,破坏了斜坡的稳定性,随着应力重分布和卸荷等作用,陡倾的节理裂隙往往演化为拉裂缝,导致了崩塌(危岩)的发生。 4.2.4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特征 以岩土体建造为基础,结合岩体的结构和力学性质将区内出露的岩土土体划分为非层状结构角砾质土、层状结构粘性土、砂砾卵石土、半坚硬—坚硬砂泥岩互层岩组三种类型(表6)。 表6 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及特征

环境监测站内部管理制度汇编

环境监测站部管理制度 二〇一〇年九月

第一节监测分析人员岗位责任制 一、环境监测分析人员要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热爱本职工作,钻研分析技术,培养科学作风。 二、环境监测分析人员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方能承担分析测试工作。 三、分析人员对所承担的分析测试项目应熟悉方法原理,严守操作规程,以使操作准确无误。 四、认真做好分析测试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各项测试条件均符合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要求后方可进行样品分析测试。 五、在接受新分析测试项目时应先完成规定的标准样质量控制实验,经质控人员审核,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新项目的监测。 六、严格执行监测分析质量控制的有关规定,发现异常数据应及时查找原因进行纠正,以保证数据质量。 七、测试完毕做到及时清洗器具,保持实验室清洁卫生并做好安全检查。 八、认真填报监测分析结果,字迹要清晰,记录要完整,要实事求是,严谨伪造数据,校队要严格,做到准确无误。 第二节监测质量保证人员岗位任制 一、环境监测质保人员应熟悉质量保证的容、程序和方法。 二、深入实验室监督检查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各项容的实施情况,定期向有关领导报告监测质量保证技术工作的开展和完成情况。

三、制定质量保证技术方案,按隶属关系定期组织本站及下属站的实验室及实验时间分析质量控制工作,及时发现分析测试数据的失控现象,督促有关人员查找原因并进行纠正。 四、协助有关人员研究解决质量控制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五、定期检查、统计各监测项目的质控率、合格率。 六、按期做好年度质控工作计划与总结,准时上报。 七、组织技术培训及技术交流,指导下级站开展质量保证工作,帮组解决有关质量保证方面的技术问题。 八、组织所辖地区基本站环境监测人员的考核认证和实验室评比等项工作。 第三节实验室安全操作制度 一、实验室需装备各种必备的安全设施(通风橱、防尘罩、试剂柜、消防灭火器材等)。 二、对消防灭火器材应做到定期检查,不任意挪用,保证随时均可取用。经常对全体人员进行安全防火教育,保证人人都能正确使用所备的各种消防灭火器材。 三、实验室各种仪器设备应按要求放置在固定的处所,不得任意移动。各种标签要保证清晰完整,避免拿错用错造成事故。 四、加强对剧毒、易燃、易爆物品、放射源及贵重物品的管理。番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