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沁园春.雪》-优秀教案

《沁园春.雪》-优秀教案

《沁园春.雪》-优秀教案
《沁园春.雪》-优秀教案

《沁园春.雪》-优秀

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沁园春·雪》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介绍诗歌的一般常识,了解诗歌形象之美,音乐之美及语言凝炼而富有表现力的文体特点;

2.掌握本词中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能准确指出诗中的修辞手法;

4.掌握一些词中字词的注音及意义。

情感态度方面

1.通过学习感受诗人的形象,体会诗人莽莽原野般宽阔的胸怀,巍巍高原般宏大的气魄,坚定的信心,充分获得审美的愉悦。

2.体会作者作为一代风流人物要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伟大包抱负,抒发了对当代无产阶级和人民无比信赖和热爱的激情。

能力方面

1.掌握欣赏诗歌的一般方法,能通过想象和联想进入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情,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情感美和音乐美,在品析中领会诗歌语言丰富的表现力;

2.领会上下阕写景议论抒情的关系,懂得诗用形象思维的特点,能联系词中的文化背景说出自己对诗人情感体验。

重点难点分析

1 领会作者伟大的胸襟,坚定的信心;

2 懂得诗用形象思维的特点,能联系词中的文化背景说出自己对诗人情感体验。

(可进行课堂讨论并个别发言)

3 指导学生通过写景、议论去正确而充分地理解课文所包含的深刻内容和强烈感情,体会生动、形象、凝练的诗歌语言。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了解毛泽东。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毛泽东的著名词作《沁园春?雪》。

2、介绍词的知识:词,又称长短句。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比如《沁园春》、《虞美人》、《水调歌头》等。

一首词称为一阕;词若有上下两段,就称为上下阕。

今天学习的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

3、介绍写作背景

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迅速在人民当中广为传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和胜利的信心。

二、教授新课

(一)整体感知

1、放录音,学生想象本词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词作所表达的感情。

2、一生朗读;指出朗读注意的地方:

①读出激越豪壮的情调②读出重音、停顿、速度、节奏。

3、明确重点字词的读音和意义、重读的字词以及应该停顿的地方。

如:分()外妖娆()成吉思汗()数()风流人物今朝()

惟余莽莽风流人物折腰风骚红装素裹

4、齐读,进一步体会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要求读的时候尽量处理好音量、语速、和语气的变化

(二)学习上阕

1、提问:这首词的题目是《雪》,哪些部分是描写雪景的

明确:词的上阕。“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2、讨论:词的上阕哪些句子总写北方雪景这些词句创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明确:前三句总写雪景,把读者带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里。创造了一个广阔博大的意境,体现了诗人雪中赏雪的豪迈情怀。

3、指出写静、动景的词语,体会其意境。

明确:“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由下而上,一静一动,意境开阔,气魄宏伟,格调非凡。

4、讨论:作者对雪景的描述,由哪个词领起它统领了哪些句子

明确:“望”字。它统领了以下句子“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5、作者望见了哪些景观(作者为何选取这些景观)

明确:“长城”、“黄河”、山脉、高原等景观,尤其是“长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万里”相照应,续写地域的辽阔。

6、讨论:“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原都是静物,却写它们“舞”和“驰”,为什么这样写给你怎样的感受

明确:“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化静为动,有三方面因素:(1)视觉因素。作者站得高,看得远,山丘连绵起伏,远看确有山舞原驰的动感。(2)精神因素。作者意气风发,因而在他心目中,大自然也生气勃勃。(3)时代因素。中国革命正在蓬勃发展,中国人民正在奋起抗日,,赋予群山、高原以顽强的性格,可以体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

7、讨论:上阕末尾三句写的是实景还是虚景从哪个词可以看出这三句写出了怎样的意境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

明确:“须”字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写出了雪后景象的清朗、娇艳、多姿多彩。

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苍松翠柏,郁郁青青。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

8、提问:在这里,作者把空间写得如此广阔,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又把景色写得如此壮丽,表现了他怎样的感情

明确:作者如同顶天立地的巨人,他的胸怀博大宽广,他的气魄雄伟旷达。作者的感情充满喜悦,豪迈奋发,充满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三、本课小结

四、布置作业

熟读、背诵全诗。

五、板书设计

绘北国雪景——赞祖国壮丽河山

六、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导入

二、教授新课

学习下阕

1、提问:由眼前的景物联想到了哪些内容

明确: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提问:上下阕是如何过度连贯起来的

明确:“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承上启下,这一过渡使全词浑然一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给人严丝合缝,完整无隙的感受;“折腰”本来是鞠躬、倾倒的意思,这里有赞颂、赞美的意思,而它比“赞美”程度更深,感受情更强烈,更能体现出无数英雄为祖国的壮丽山河而倾倒之情。

3、提问:“引”也是个领字,到底“引”出了哪些英雄人物他们有什么共性

明确: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人物,是无数英雄中的佼佼者,都是雄才大略,战功赫赫,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4、提问:对于这样杰出的历史人物,词人用一个词对他们作了总的评价,请找出这个词。

明确:“惜”(品味“惜”字的丰富含义。第一,惜中含褒。肯定他们是英雄人物,同时也就肯定了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伟大民族;第二,委婉的批评了他们缺少文治、文学才华欠缺。第三,他们的不足是由于时代、阶级局限造成;第四,表现了后来者居上的伟大气概。)

5、讨论:谁是真正的英雄

明确:今朝的风流人物,是新时代在文治和武功方面都有更杰出的才能更伟大的抱负的人,应该是人民群众,也应该是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还应该是诗人的自况。这是诗人的自信和自励,是他们决心登上历史舞台的威武雄壮的宣言。这是全词的主旨所在。

7、提问:作者在下阕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

明确:作者以“往昔”与“今朝”对比,“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

8、找出全词点明主旨的句子

明确:“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由评论历史人物落到赞扬当代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使全词的思想境界达到了高峰,点明了主题。

三、总结这首词的层次与思路

这首词,上阕写北国雪景,纵横千万里,大气磅礴,旷达豪迈;下阕转入抒情、议论,气雄万古,风流豪壮。全词将写景、议论、抒情有机结合,浑然一体。写景是议论、抒情的基础,议论、抒情是写景的深化。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词完成配套练习5、6、7。

五、板书设计

评历代英雄——抒凌云壮志豪迈情怀

六、课后反思

沁园春雪教案图文稿

沁园春雪教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1沁园春·雪【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的一般常识,了解诗歌形象之美、音乐之美及语言凝炼而富有表现力的特点。 2.学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 3.体会作者作为一代风流人物要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作为一代风流人物要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教学过程】 一、导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雪是一种能够令人产生多种情绪的精灵…… 当窗外那像柳絮、像芦花般的雪花,正在纷纷扬扬地从天而降的时候,当郊野大地被雪花装饰得像铺上白色的地毯一样的时候,望望它们,会有许许多多的感觉………当一代伟人毛泽东看到北国茫茫的冰雪时,他会有怎样的感受?让我们一起走进《沁园 春·雪》! 二、自主预习检测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沁.园春(qìn?)莽.莽(mǎng)红装.素裹(huāng)折.腰(zhé)稍.逊(shāo)成吉思汗.(hán)今朝.(zhāo)分.外妖娆.(fèn)稍逊风骚.?.(sāo)数.风流人物(shǔ) 2.根据下列词中的注音写汉字:

红zhuāng素裹(装)顿失tāotāo(滔滔)江山多jiāo(娇)一代天jiāo(骄) 3.诗歌朗读: 读准字音、读出重音、停顿、速度、节奏、读出激越豪壮的情调 4.结合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这首词的题目是《雪》,哪部分是描写雪景的?请把写静、动景的词语找出来。 明确:上片静: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动:山舞银蛇,原驰蜡 (2)作者对雪景的描述,由哪个词领起? 明确:望 (3)作者望见了哪些景观? 明确:长城内外,唯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三、初读——整体感知 1.范读全词(或放朗诵录音),学生想象词作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词作所表达的感情。 2.分组读,再全班齐读一遍。 3.学生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进行问题探究。 (1).词的上阕主要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 明确:描写北国雪景。赞美了祖国大好河山。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词的下阕主要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

《沁园春雪》赏析

一、写作原文 沁园春·雪 毛泽东写于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二、译文 北国那壮丽的风光,广袤的大地被寒冰封冻,洁白的雪花在千万里的空中飘荡。长城内外,雪花漫天,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滔滔不绝的黄河,也顿时失去了它一泻千里的雄壮气势。群山逶迤,像银蛇在狂舞,高原连绵,好似大象在奔驰。若等到天气放晴的时候,再看那天红日照耀下的白雪,格外娇艳动人。 祖国的山川是这样的壮丽,令古往今来无数的英雄豪杰争相为之奋斗。可惜像秦始皇汉武帝这样勇武的帝王,却没有注重文治;唐太宗和宋太祖,文学才华又略显不足。而当时称雄一世的成吉思汗,却只知道用弯弓射大雕。这些都已尘封为历史,真正能够称得上,为国家建功立业的英雄,还要当今的人物。 三、写作背景 1时间背景:.1935年10月,红军完成长征,胜利到达陕北。1936年1月16日,毛泽东亲自率军渡过黄河,到达华北前线对日作战。2月5日清晨,部队来到山西省石楼县留村休整。这一带已经飘了几天的鹅毛大雪,雄浑壮观的北国雪景触发了毛泽东的诗兴。2月7日怀着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毛泽东写下了这篇词作。 2、时代背景:内部环境:当长征结束后,兵员锐减。到达陕北后,全国红军总数由一年前30万减员到数万,而且,到达陕北后,数万余中央红军仍难立足。当年的党内情况也不容乐观,张国焘企图另立中央造成中央领导层面临分裂的局面;红一方面军内部亦有个别高级将领率部脱离中央去别地打游击带来军心不稳。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张国生《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理解诗词写景和议论的特点; 2.领会本词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 教学目标 1.理解诗词大意; 2.理解上下阕的内容层次及艺术手法; 3.朗读,背诵默写。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默写。 教学难点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理解。 教具电脑,投影仪,录音机,自制电脑软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培养兴趣,强化动机。 1.投影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高亨的《水调歌头读毛主席诗词》: 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 眼底六洲风雨,笔下有雷声。 细检诗坛李杜,词苑苏辛佳什,未有此奇雄。 教师略作解释,请学生发表意见(根据经验,学生会认为是吹捧之词)。 2.投影著名诗人柳亚子赞毛泽东《沁园春雪》的一段文字: “余索润之长征诗见惠,乃得其初赴陕北看大雪沁园春词一阕,展读之余,叹为古今有词以来第一作手,虽苏辛犹未能抗,况余子乎!” 教师说明:这段文字决不会是吹捧,因为他写于1945年国民党统治时期,那时吹捧毛泽东,可能有杀身之祸。 下面,我们学习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这首词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 二疏通字词,理解本词大意。 解释下列词语:

[沁园春]词牌名。 [北国]北方。 [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惟余,只剩。莽莽,这里是无边无际的意思。 [大河上下]黄河的上上下下。 [顿失滔滔]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意思是黄河水结冰了。 [山舞银蛇]群山好象银蛇在舞动。 [原弛蜡象]高原(上的丘陵)好象白象在奔跑。 [须]等到。 [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的景象。 [分外妖娆]特别艳丽多姿。 [娇]美好可爱。 [折腰]鞠躬、倾倒。这里有称颂、赞美的意思。 [略输]稍差。 [文采]文学才华,这里指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 [稍逊]稍差。 [风骚]义同“文采”。风,原指《诗经》里的《国风》;骚,原指《楚辞》里的《离骚》。后来“风骚”代指文学才华,。 [一代天骄]称雄一世的人物。天骄,“天之骄子”的省略语,意思是天所娇纵宠爱的人。 [弯弓]拉满弓。 [俱往矣]都已经过去了。俱,都。 [数]数得上。 [风流人物]这里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沁园春长沙公开课金奖教案

沁园春长沙 4-13 2018 [在此处键入文档摘要。摘要通常为文档内容的简短概 括。在此处键入文档摘要。摘要通常为文档内容的简短概括。] 公开课

一、单元导读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中国杰出诗人,多如夏夜之繁星,他们的光芒,照亮了一代又一代国人思想的夜空。 数千年前,我们的先民在集体劳作采石运木时,为了统一步伐,协调动作,自然而然地发出杭育之声,这整齐铿锵的杭育声便是最原始的诗歌。 诗歌产生于劳动,所以多反应劳动人民的现实生活,如《诗经》中的《伐檀》、《采薇》等。 随着时代的变迁,诗歌的形式也不断更新。总体上讲是由自由趋向于规整,然后由规整回归自由。我们来了解一下诗歌的分类。(屏幕展示)这一单元主要学习现代诗,有人会说,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是一首词呀。对,毛泽东的词形式是传统的,但内容是现代的。 读诗使人聪慧。那么,我们该如何去鉴赏一首诗呢?首先要做到知人论世,就是要了解作者生平、所处时代、写作背景。其次要掌握一些技巧,通过激情诵读、揣摩词句、捕捉意象、展开想象、描述画面,进而把握诗歌主旨,领会诗歌意境。 二、导入课题 我们今天来学习《沁园春长沙》。先看屏幕上的两首诗,大声朗读,然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读,发言。(志向远大;敢为天下先的霸气) 《立志》是1909年毛泽东准备离家求学时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咏蛙》是毛泽东17岁在湘乡东山高等学堂入学考试时所作。我们一齐朗读这两首诗,要读出作者远大志向和霸气。 通过《立志》和《咏蛙》这两首诗,我们感受到了少年毛泽东的气宇不凡,而《沁园春长沙》可以说是青年毛泽东宏伟志向和人生抱负的艺术写照。我们先了解本诗创作背景。(屏幕展示) 三、朗读,整体感知 下面,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一遍:读准字音;第二遍:结合书下注释了解词意。 点名认读生子。 刚刚我们朗读了这首词,能不能简要概括一下,这首词描述了哪四幅画面? 四、鉴赏第一幅图画 我们来鉴赏第一幅图画。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把词的前三句描述成一幅诗意的画面。注意:诗歌语言跳跃性很大,语序往往倒装,我们首先要恢复正常的语序,然后还要发挥想象补充一下内容,让画面感更强。(生发言,映出)第一句中有一个词非常值得我们品味。“独立寒秋”能否改为“站立寒秋”或“伫立寒秋”?(明确:站立、伫立太平淡,没诗味。独立方能显示出一种气概,独立于天地之间,给人一种顶天立地的感觉。) 大家想象一下毛泽东独立寒秋时的姿态和神情是怎样的?(生发言,表演)如:双手叉腰,神情严肃;倒背双手,昂首挺胸;一手叉腰,一手挟烟,深沉豪迈。 同学们想象力非常丰富。那么,我们朗读时就要把这种凝神远望、心潮澎湃的感觉读出来。自己朗读体会一下。(指名读,点评) 五、鉴赏第二幅图画

沁园春雪公开课教案

沁园春雪公开课教案 沁园春雪公开课教案 一、导入: 现在,老师想请大家来猜一个人名,谜面是一首诗,谜底是一位领袖的名字:他是领袖/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共和国的缔造者//他更是诗人/他用平平仄仄的枪声/写诗/二万五千里是最长的一行//轻易不朗诵/天安门城楼上只那一句/便成了世界的诗眼/嘹亮了东方//梅花瑞雪/战地黄花/残阳如血/击水新唱/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一代风流人物//同学们,你们猜到了吗,老师所说的这位领袖是谁? 二、初读诗歌,感知内容 1、听读诗歌,注意字音,划出节奏;初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豪迈、热爱、赞美) 2、学生大声朗读诗歌,思考:本文上下阕各写了什么内容(板书上:写景下:论史)文中哪一句话讲将上下阕内容联系起来的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三、品读诗歌,想象画面 1、过渡:“江山”的“娇”体现在哪些具体的景物上( 长城、大河、群山、高原) 这些景物,为我们展现了许多画面,请选择你最喜欢的画面,朗读相关语句,借助联想与想象,用所给的句式描绘出来。 “读,我的眼前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示例: 读“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我的眼前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祖国北方,辽阔大地,坚冰封冻,雪花飞舞在万里长空,是那样的白,天地间纯然一色,好一个玉砌银装的冰雪世界! (备用:等到放晴的日子,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雪山巍巍,云海茫茫,苍松郁郁。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妍丽动人了!) 2、过渡:通过想像和再现画面,我们读懂了诗人,读出了自己。文中许多词语形象,精辟,优美,找出你最欣赏的词语,品味其妙处。 老师觉得: “山舞银蛇”的“舞”用得妙,因为它富于化静为动的浪漫想像,既写出了大雪飘飞中山势和丘陵绵延起伏的动感,又写出了诗人情感的跃动,使我们眼前展现出了一幅的生气勃勃,奋发向上自然图景。 3、纵观上阕,作者笔下的北方雪景有怎样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板书壮丽雄奇热爱赞美) 过渡: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品读把握诗情。 四、悟读诗歌,理解主旨 1、过渡:是啊!“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哪些英雄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他们的态度(随机引导到历史人物) 2、在作者眼中他们并不是真正的英雄,真正的`英雄是谁?明确:

拼音版沁园春雪

沁园春·雪(一九三六年二月) qìn 沁yuán 园 chūn 春 · xuě 雪 běi 北ɡuó 国 fēnɡ 风 ɡuānɡ 光 , qiān 千lǐ 里 bīnɡ 冰 fēnɡ 封 , wàn 万lǐ 里 xuě 雪 piāo 飘 。 wànɡ 望chánɡ 长 chénɡ 城 nèi 内 wài 外 , wéi 惟yú 余 mǎnɡ 莽 mǎnɡ 莽 ; dà 大hé 河 shànɡ 上 xià 下 , dùn 顿shī 失 tāo 滔 tāo 滔 。 shān 山wǔ 舞 yín 银 shé 蛇 , yuán 原chí 驰 là 蜡 xiànɡ 象 , yù 欲yǔ 与 tiān 天 ɡōnɡ 公 shì 试 bǐ 比 ɡāo 高 。 xū 须qínɡ 晴 rì 日 , kàn 看hónɡ 红 zhuānɡ 装 sù 素 ɡuǒ 裹 , fèn 分 wài 外 yāo 妖 rǎo 娆 ? jiānɡ 江 shān 山 rú 如 cǐ 此 duō 多 jiāo 娇 , yǐn 引 wú 无 shǔ 数 yīnɡ 英 xiónɡ 雄 jìnɡ 竞 zhé 折 yāo 腰 。 xī 惜 qín 秦 huánɡ 皇 hàn 汉 wǔ 武 , lüè 略 shū 输 wén 文 cǎi 采 ; tánɡ 唐 zōnɡ 宗 sònɡ 宋 zǔ 祖 , shāo 稍 xùn 逊 fēnɡ 风 sāo 骚 。 yī 一 dài 代 tiān 天 jiāo 骄 , chénɡ 成 jí 吉 sī 思 hán 汗 , zhǐ 只 shí 识 wān 弯 ɡōnɡ 弓 shè 射 dà 大 diāo 雕 。 jù 俱 wǎnɡ 往 yǐ 矣 , shǔ 数 fēnɡ 风 liú 流 rén 人 wù 物 , hái 还 kàn 看 jīn 今 zhāo 朝 ?

研讨课沁园春雪教学设计及反思

研讨课《沁园春雪》教学设计及反 思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词的内容,理解词的内涵。 2.领会词人的伟大胸襟、坚定的信念,赞美祖国壮丽河山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的感情。 教学重点:词的思想内容、精妙的语言 教学难点:词的意境的理解 教学方法: 1. 朗读法:豪放的诗风容易引起学生的情绪,通过朗读可以调动学生的激情,产生良好的课堂气氛 2. 探讨法:将一些重点知识拿来探讨,教师从旁引导,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 课时安排: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毛泽东是一位古典诗词的爱好者,著名诗人臧克家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今天我们学习《沁园春雪》。

二、听范读,正读音,感受气势。 1.教师范读,请学生听准每个字音。 2.检查字音 沁qìn 数风流人物 shǔ折腰zhé思汗hán今朝zhāo 三、诵读课文,理解词意。 1.大家看上阕写了什么内容? 讨论并归纳: 上阕主要描写北国雪景。 2.哪个字在上阕中起到了引出主要内容的作用? 讨论并归纳: “望”字。在古诗词中,这叫“一字领起”,俗称“领字”。一般上下阕各有一个,读诗词要注意找出领字。 3.那么,“望”字在文中领起了哪几句话?作者抓住哪些具体的事物来写的? 讨论并归纳: 从“长城内外”到“试比高”。长城、大河、群山、高原。 4.那么,同学们能不能展开想象,最好是闭上眼睛想,把诗人所描绘的雪景由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在“大屏幕”上呈现出来,然后再用自己的语言

描述出来? (可以让学生先在小组中说,然后再在全班描述。) 5.祖国的江山正因为如此的多娇,才引得无数英雄竞相为之倾倒,作者对他们又是怎样评价的呢? 讨论并归纳: “惜秦皇汉武……射大雕” 6.作者在文中评论的历代帝王中,你都了解他们吗?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 (请几位学生简单介绍,其他同学和教师都可作补充。) 7.作者在评论这些帝王时又用了哪个领字?管到哪句? 讨论并归纳: “惜”。统领到“只识弯弓射大雕”。 8.结合原文与你自己的理解,体会一下这个“惜”字都有那些意味? 先分组讨论,请部分学生代表小组发言。 学生的发言可能不够全面,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体会重点字词的方法全面的看问题。如:从“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只识弯弓射大雕”,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帝王在武功方面还可以,但在“文学才

沁园春长沙优质课一等奖

* 沁园春长沙优质课一等奖 共1课时 1*沁园春长沙高中语文人教2003课标版 1教学目标 ①品味关键词语,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②感受毛泽东博大的情怀和革命的壮志。 2学情分析 同学们在初中有学过毛泽东诗词和有关秋景的诗词,但自古逢秋悲寂寥,同学们一定对毛泽东笔下的秋景不熟悉,对现代词也不熟悉,这是要重点讲授的地方 3重点难点 ①品味意象,感悟词中阔大的境界。 ②从词中关于湘江秋景的描写把握词作的形象性、抒情性。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沁园春·长沙 同学们在初中应该有学过毛主席的诗歌以及有关秋天的诗作,毛主席的诗歌通常给人豪迈激昂之感,面对着自古悲寂寥的秋天,我们的诗人又会发出怎样的感慨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活动2【讲授】讲授 二、写作背景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杰出的文学家。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面对如画的秋景,回忆在长沙的求学生活和革命斗争经历,不禁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词。 三、关于词的知识。 1、定义:词,又称长短句,产生于唐代,流行于宋代。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一种,所以又称为“诗余”。 2、特点: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在“沁园春.长沙”里面,“沁园春”就是词牌。为什么会起这么个名字呢?相传东汉明帝有个女儿名沁水公主,她的园林名沁园。后来沁园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吟咏这件事,“沁园春”词牌由此得名。既然“沁园春”是词牌,那“长沙”,就是这首词的标题。 3、词牌和词的标题的区别: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长沙,作为这首词的标题,揭示这首词的主要内容均与诗人当年在长沙求学时有关。 4、词的分类:词按字数的多少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0字以上)。词的流派分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是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作品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题材较狭窄,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四、整体感知,熟悉内容。 1.听录音,正音。舸寥廓峥嵘稠遒遏 五、赏析课文上阕: 请问:上片描写了几幅图?请概述。 明确:独立寒江图、湘江秋景图(先分析诗句,再导出每幅画的名称) 1、鉴赏第一句:独立寒秋图。

沁园春雪优质课一等奖

沁园春雪优质课一等奖 2015-10-29 16:59 2397次 臧玉虎 地区:江苏省- 徐州市- 新沂市 学校:新沂市堰头中学 共1课时 1 沁园春雪初中语文人教200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诵读诗词,感受其音乐美,做到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感情朗读课文; 2、研读诗词,体会其意境美,感受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 3、品读诗词,领悟其语言美,明确写景与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2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对朗读很熟悉,已具备了基本的朗读知识和技能,对节奏韵律有所掌握,但思维和审美能力需加强。教师利用他们已有知识兴趣,引导进入特定情境,培养其审美能力。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词,理解写景、抒情想结合的特点; 【教学难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一)、谈雪景,引入新课,揭题: 引导学生描绘雪景,并用一两句话表达自己的情感。(学生交流)相机引入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写下咏雪的词。词中展现了塬上怎样的雪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教师揭示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目标同上)引导学生明确。 (三)、诵读诗词,整体感知,感受其音乐美: 1.教师范读全词(或放朗诵录音),学生聆听范读,客观评价优点及不足。 2.学生明确字音及停顿,自由朗读诗词,读出诗词的节奏美、韵律美、情感美,并想象诗词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感情。请学生多次齐读这首词,教师把握学生的理解程度和朗读问题。 【教师点拨】: (1)“北国风光……分外妖娆。”以豪迈的语调来朗读。 (2)“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要用赞颂、高昂的激情来朗诵。 (3)“惜秦皇汉武……只识弯弓射大雕。”要略转低沉,用稍带批评的口吻来朗诵。 3整体感知:(概括诗词的主要内容)。句式:“这首诗上阕主要写--------------,下阕主要写---------------。”(四)、研读诗词,体会意境: A、提问:上阕分几层意思?理出写景顺序。 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所写景物有何特点? “望”字统领到哪一句?

沁园春雪教案

1、《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词的内容,理解词的内涵。 2.领会词人的伟大胸襟、坚定的信念,赞美祖国壮丽河山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的感情。 教学重点:词的思想内容、精妙的语言 教学难点:词的意境的理解 教学方法: 1. 朗读法:豪放的诗风容易引起学生的情绪,通过朗读可以调动学生的激情,产生良好的课堂气氛 2. 探讨法:将一些重点知识拿来探讨,教师从旁引导,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课时安排: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读《七律长征》,谈感受。毛泽东是一位古典诗词的爱好者,著名诗人臧克家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今天我们学习《沁园春雪》。 二、介绍毛泽东 毛泽东(1893 — 1976),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人。毛泽东也是杰出的诗人,有许多大气磅礴的诗作,今天学的《沁园春》就是他的代表作。 三、背景介绍 《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这首词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四、读诗词体会魅力 1、自读,正读音,感受气势。 2、教师指导读,请学生听准每个字音。 3、齐读或者抽读检查字音 沁qìn 数风流人物 shǔ折腰zhé思汗hán 今朝zhāo 五、再读这首词,感知 1.①用你的语速、语调的变化表达出词人情感的变化。 ②边读边想:词的上阕和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哪两个字起到统领作用?上阕:写景抒情赞壮丽河山 下阕:评古论今颂当代英雄 领字分别是“望”、“惜” 六、三读诗文思考

语文沁园春长沙优秀教案设计

语文沁园春长沙优秀教案设计导语:《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于1925年晚秋,32岁时,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感慨万千,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语文沁园春长沙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能掌握诗中陌生的字词,同时能熟练地背诵整首诗。 ②.能力目标:体会雄浑阔大的秋的意境,能够运用一些意象来摹写现代诗来表现自己的情感提高形象思维能力。 ③.情感目标:能够把握作者寓秋于景的思想感情,同时了解毛泽东为了国家统一和名族团结的远大抱负和理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①.教学重点:理解诗中的主要意象,通过阅读,能够体会诗中富有表现力的诗句。②.教学难点:抓住作者内心的情感,同时把握作者是怎样运用对比的手法来体现自己远大的抱负和革命情怀的。 三、教学方法 ①.朗诵法②.合作探究法③.提问法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一提到深秋,人们往往想到的就是秋天的萧瑟。如战国

楚?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三国魏?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如被尊为秋思之祖的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描绘了一幅秋郊黄昏图,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人的惆怅之情。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感伤肃杀的悲秋情调。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代伟人毛泽东,笔下的秋天。看一看,他的沁园春.长沙,又呈现出一幅怎样的秋景。 2.介绍作者生平及其著作和写作此诗的社会背景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从1949年到1976年,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被尊称为毛主席。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沁园春 雪优秀教案

《沁园春雪》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诗词 2、初步了解词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3、初步感受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及作为领袖 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 重点难点 1、熟练的朗读 2、初步了解词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二、投影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高享和著名诗人柳亚子评价 《沁园春.雪》的文字 三、简介作者、背景、初步朗读,整体感知 1、简介作者(投影) 2、教师范读,初步感受词的雄奇 3、简介背景(投影) 4、学生齐读,整体感知 四、精读词作,学习上阙内容,学习朗读 1、学习上阙的结构 (1)、品读前三句,了解这三句在上阙中的作用

总写了一个壮阔雄奇,玉砌银装的冰雪世界 (2)、由此可见上阙的结构特点 先总写,后分写 (3)、“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两句欣赏 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前者静态,后者动态(4)、分的部分由哪一个词引领?管辖的句子 由“望”引领,管辖句子从“长城内外”到“欲与天公试比高” (5)、为什么后面不是“望”的内容? “须”是等到的意思,说明不是“望”的内容(6)、学生齐读,注意结构特点 总分处停顿长一点,两层分隔处停顿久一点 2、赏析诗词写作手法及朗读 (1)、总写部分写法,意境特点,体现在哪里?怎样才能读出这个特点? 互文的修辞,动静结合 特点:壮阔雄奇 体现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千里”“万里”处延长,并读重音。 (2)、欣赏“望”的内容, 注意意境特点,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并朗读出意境特点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写出一个视野广阔,寒威凛凛的世界,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夸张的修辞手法。朗读时“莽莽”要延长,“惟”、“顿”重读。 “山舞银蛇,原驰蜡像”写出了一个生机勃勃,奔腾壮阔的奇景,运用了对偶、比喻的修辞,运用了化静为动的写作手法。朗读时语速要渐快。 “欲与天公试比高”运用了拟人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朗度时“比”要读重音,声调可以提高。 (3)、欣赏日出雪景 此处运用的写作手法和修辞,意境特点,朗度应注意哪些 此处为虚写,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写出一幅壮丽妩媚的晴雪之景,朗读时注意“看”重读并停顿稍长一点,“分外”重读,“妖娆”延长,读出回味无穷之感。 3、领悟情感 (1)、“望”所领起的景物远非目力能及,对此怎样理解 A、此处诗人把自己想象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站在高山之巅,不畏严寒风雪,远眺北国大地,欣赏北国壮丽雪景,气势何等豪迈,寓于浪漫主义。 B、诗人胸怀祖国,祖国的山山水水皆在心中,爱国之强烈,溢于言表。

沁园春雪 带拼音

qìn yuán chūn xuě 《沁园春·雪》 作者:毛泽东一九三六年二月 Bti gu? fyng guüng , qiün lǐ b?ng fyng , wàn lǐ xut piüo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wàng cháng ch?ng nai wai, w?i yú mǎng mǎng ,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dà h? shàng xià,dùn sh? tüo tüo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shün wǔ yín sh?, yuán chí là xiàng , yù yǔ tiün gōng shì bǐ güo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xū qíng rì, kàn h?ng zhuüng sù guǒ, fyn wài yüo ráo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jiüng shün rú cǐ duō jiüo ,yǐn wú shù y?ng xi?ng jìng zh? yüo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x? qín huáng hàn wǔ,l?a shū w?n cǎi táng zōng s?ng zǔ,shüo xùn fyng süo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y? dài tiün jiüo , ch?ng jí s? hàn , zhǐ shí wün gōng sha dà diüo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jù wǎng yǐ, shǔ fyng liú r?n wù, hái kàn j?n zhüo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译文:北方的风光,千万里冰封冻,千万里雪花飘。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试一试与老天爷比比高。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江山如此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称雄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数一数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沁园春雪优质课教案设计

沁园春雪优质课教案设计 筠连县第三中学詹蓉生教学目标 1、诵读诗词,感受其音乐美,做到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感情朗读课文; 2、研读诗词,体会其意境美,感受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 3、品读诗词,领悟其语言美,明确写景与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对朗读很熟悉,已具备了基本的朗读知识和技能,对节奏韵律有所掌握,但思维和审美能力需加强。教师利用他们已有知识兴趣,引导进入特定情境,培养其审美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词,理解写景、抒情想结合的特点; 教学难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雪景,引入新课,揭题: 引导学生描绘雪景,并用一两句话表达自己的情感。(学生交流)相机引入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写下咏雪的词。词中展现了塬上怎样的雪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教师揭示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目标同上)引导学生明确。 (三)、诵读诗词,整体感知,感受其音乐美: 1.教师范读全词(或放朗诵录音),学生聆听范读,客观评价优点及不足。 2.学生明确字音及停顿,自由朗读诗词,读出诗词的节奏美、韵律美、情感美,并想象诗词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感情。请学生多次齐读这首词,教师把握学生的理解程度和朗读问题。 教师点拨: (1)“北国风光……分外妖娆。”以豪迈的语调来朗读。 (2)“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要用赞颂、高昂的激情来朗诵。 (3)“惜秦皇汉武……只识弯弓射大雕。”要略转低沉,用稍带批评的口吻来朗诵。 3整体感知:(概括诗词的主要内容)。句式:“这首诗上阕主要写--------------,下阕主要写---------------。” (四)、研读诗词,体会意境: A、提问:上阕分几层意思?理出写景顺序。 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所写景物有何特点? “望”字统领到哪一句?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脉怎会像银蛇在舞动,高原怎么像白象在奔跑?

《沁园春长沙》公开课教案设计

《沁园春》公开课教案 《沁园春·》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品味诗的语言及意境。 2、感受作者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 3、品味诗词,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教学重点 1、 从意象的角度了解关于湘江秋景和少年同学的描写。 2、 通过朗读训练,赏析诗句的表现力。 3、 领会浪遏飞舟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 1、通过品味意象,感悟词中阔大的意境。 2、领会诗人主宰大地沉浮的博大胸襟和慷慨豪情。 教学方法 1、语言品读法。通过朗读、品读、诵读,体会词中意象,把握词作情感 2、

比较法。如对《沁园春雪》《沁园春 》的比较。 课时安排 2课时 设计基本理念 诗词教学重在赏悟,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感悟意境,体悟文本,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以人化、优化和活化为导向,实施师生平等、和谐,共同发展的民主教育,充分运用问答、讨论、朗读等各种师生、生生互动方式,建立起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相互鼓励、共同参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谈起中国诗歌,人们总是喜欢把诗经楚辞汉赋相提,唐诗宋词元曲并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20世纪的中国又造就了一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独领一代风骚的人——他就是伟人毛泽东。他是领袖,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国的缔造者;他更是诗人,他用平平仄仄的枪声,写诗,二万五千里是最长的一行。梅花瑞雪,战地黄花,如血残阳,神采飞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今朝的风流人物。毛泽东用古典诗词形式写现代精

神。他的诗词,记录了他革命人生的心路历程,反映了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现实生活,是一部中国革命的英雄史诗。让我们追寻伟人的足迹,再回,走进领袖的宽阔胸怀,走进诗人的崇高心灵。今天我们要学习欣赏的是《沁园春 》。(板书课题) 初中时我们学习了同一词牌的《沁园春雪》,请大家一起来背诵。“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如果说《沁园春雪》是通过描绘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和对历史风云人物的评论来表现革命领袖高屋建瓴的宏大的政治气魄的,那么这首《沁园春》又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呢? 二、背景介绍: 这首词的题目是《》。是毛泽东早年生活学习和从事革命活动的方。1925年,是北伐战争开始的前一年,全国各地工农活动风起云涌,如火如荼。1925年1月,党的“四大”在召开。大会指出,中国民族革命,必须有无产阶级参加,并取得领导地位,才能取得胜利。1925年10月,毛泽东从韶山前往主持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重游橘子洲头,面对绚丽的秋景,回忆往昔的岁月,写下了这首词。(评:对而今的年轻一代,对现时的出户机会很少的学生,有必要简要地交代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展示橘子洲头的画面。)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1. 沁园春·雪 教案

1.沁园春·雪 教学目的: 1.了解词的内容,理解词的内涵。 2.领会词人的伟大胸襟、坚定的信念,赞美祖国壮丽河山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的感情。 教学重点:词的思想内容、精妙的语言 教学难点:词的意境的理解 教学方法: 1. 朗读法:豪放的诗风容易引起学生的情绪,通过朗读可以调动学生的激情,产生良好的课堂气氛 2. 探讨法:将一些重点知识拿来探讨,教师从旁引导,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 课时安排: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读《七律长征》,谈感受。毛泽东是一位古典诗词的爱好者,著名诗人臧克家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今天我们学习《沁园春雪》。 二、介绍毛泽东 毛泽东(1893 — 1976),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人。毛泽东也是杰出的诗人,有许多大气磅礴的诗作,今天学的《沁园春》就是他的代表作。 三、背景介绍 《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这首词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四、读诗词体会魅力 1、自读,正读音,感受气势。 2、教师指导读,请学生听准每个字音。 3、齐读或者抽读检查字音 沁qìn 数风流人物 shǔ折腰zhé思汗hán 今朝zhāo 五、再读这首词,感知 1.①用你的语速、语调的变化表达出词人情感的变化。 ②边读边想:词的上阕和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哪两个字起到统领作用? 上阕:写景抒情赞壮丽河山 下阕:评古论今颂当代英雄

沁园春长沙一等奖教案

沁园春长沙教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①把握课文内容,掌握词的上阙所描绘的两幅画面 ②品味关键词语,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感受毛泽东博大的情怀和革命的壮志。学习重点及难点: ①品味意象,感悟词中阔大的境界。 ②从词中关于湘江秋景的描写把握词作的形象性、抒情性。 授课方法:语言品读法,点拨法,比较法。 一、导入 古代有才学之士、有抱负之士,一旦登上高处眺望远方,必定生出很多感慨。曹操登上 碣石山,大发诗兴,写下《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几句表现出诗人吞吐宇宙的博大胸怀。陈子昂在幽州台上吟诵“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感叹宇宙之寥廓,人生之苦短,抒发了他怀才不遇的愁苦之情。那么,毛泽东重游橘子洲时又会抒发什么样的情怀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板书:题目、作者) 二、学 预习检测 1、知作者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主要作品 《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毛泽东诗词》 2、知背景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杰出的文学家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面对如画的秋景,回忆在长沙的求学生活和革命斗争经历,不禁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词。 3、关于词 词: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词的标题和词牌有着严格的区别,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如沁园春是词牌,长沙是标题。 沁园春:相传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威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而得名。 词的分类: 词按字数的多少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0字以上)。词的流派分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是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作品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题材较狭窄,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

沁园春雪 优秀教案

沁园春·雪 导语: 雪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钟情的对象。然而不同时代、不同经历、不同胸襟的人,面对漫天飞雪,会有迥然不同的情怀。边塞诗人岑参,坚韧写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欣喜;遭贬诗人柳宗元,郁闷流露“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无奈。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一生爱雪,面对大雪纷飞的世界。他又会有怎样的感慨呢?那就让我们在他的词<<沁园春·雪>>中来寻找答案吧。 教学过程: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首词的写作背景。这样有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诗人的情感。 今天呢,我们先来学习上阕。首先,老师来给同学们朗读一下课文,大家注意听。看自己在朗读的时候是否存在错误。 提问1:大家都已经预习过了,那谁能告诉老师上阕可以分为几层? 明确:上阕可分为三层。前三句为第一层,总写看到的景色。中间七句为第二层,具体写看到了那些景色。后三句为第三层。想象天晴后的景色。 具体分析第一层 1.北国即祖国北方,点明了所写的地域。 2.千里和万里是互文,我们应该合起来理解,意思是千万里范围内到处都是冰 封雪飘。 在这里呢。诗人为我们描写了两个景物,一是冰,一是雪。冰是封冻的,雪是飘舞的。一个是静态的,一个是动态的。我们已经接触过这种写作手法,它是? 明确:动静结合。 提问2.诗人在这里就是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我可不可以把“封”改成“冻”,“飘”改成“飞”?这也是一静一动啊。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明确:不能。“封”给我们呈现的是一种宁静的状态,给我们一种平和之感。而“冻”则是一种尖锐感。“飘”写出了雪的轻盈、灵动。“飞”则不具有这种美感。一封一飘,没有了冰冷感,使画面生动活泼。 老师把这一层总结为北国雪景图。 同学们,大家来想象一下,此时你就站在这千米高原之上,你面前就是这样一幅壮丽的雪景图,映入眼帘的是无边无际的白雪,你内心会有怎样的感慨呢?明确:感到激动,对北国风光顿生喜爱,赞叹之情。 同样,面对眼前的壮丽景色,伟人毛泽东也不由自主的心生激动,发出了自己的赞叹。 小结: 这三句呢概括写景,起笔大气磅礴,纵览北国河山,一笔就囊括了半个中国。抒发了对北国风光的赞美之情。 具体分析第二层。 在这里。老师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这七句是由哪个字统领的呢? 明确:望 望字统领下面七句,为我们具体描写了北国雪景。那诗人具体望到了那些景物

沁园春雪教案

1 沁园春·雪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的一般常识,了解诗歌形象之美、音乐之美及语言凝炼而富有表现力的特点。 2.学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 3.体会作者作为一代风流人物要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作为一代风流人物要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雪是一种能够令人产生多种情绪的精灵…… 当窗外那像柳絮、像芦花般的雪花,正在纷纷扬扬地从天而降的时候,当郊野大地被雪花装饰得像铺上白色的地毯一样的时候,望望它们,会有许许多多的感觉………当一代伟人毛泽东看到北国茫茫的冰雪时,他会有怎样的感受?让我们一起走进《沁园春·雪》! 二、自主预习检测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沁.园春(qìn)莽.莽(mǎng)红装.素裹(huāng)折.腰(zhé)稍.逊(shāo)成吉思汗.(hán)今朝.(zhāo)分.外妖娆.(fèn)稍逊风骚.(sāo)数.风流人物(shǔ) 2.根据下列词中的注音写汉字: 红zhuāng素裹(装)顿失tāo tāo(滔滔)江山多jiāo(娇)一代天jiāo(骄) 3.诗歌朗读: 读准字音、读出重音、停顿、速度、节奏、读出激越豪壮的情调 4.结合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这首词的题目是《雪》,哪部分是描写雪景的?请把写静、动景的词语找出来。 明确:上片静: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动:山舞银蛇,原驰蜡(2)作者对雪景的描述,由哪个词领起? 明确:望 (3)作者望见了哪些景观? 明确:长城内外,唯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三、初读——整体感知 1.范读全词(或放朗诵录音),学生想象词作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词作所表达的感情。 2.分组读,再全班齐读一遍。 3.学生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进行问题探究。 (1).词的上阕主要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 明确:描写北国雪景。赞美了祖国大好河山。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词的下阕主要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