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射光线的入射角是A
- 格式:ppt
- 大小:619.00 KB
- 文档页数:12
八年级物理《光学》测试题一、选择题1、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是正确的()A、光只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B、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C、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关于小孔成像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B、小孔成像相对于物来说不一定是倒立的C、小孔成的像是虚像D、当把小孔前后移动时,像的大小会改变3、人走近镜子时,人在镜中的像及原来相比()A、变大B、变小C、不变D、都不对4、小轿车前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A、避免噪音B、尽可能避免因平面镜成像造成不安全因素C、为了造型美观D、防止挡风玻璃震碎5、下图中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正确的是()6A、31B、21C7A、靠近法线C、方向不变8、图中,'是平面镜,a、b、c、d不能看到的是放置在哪个点上的物体()A、aB、bC、cD、d9、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演员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的表演动作B、光射到不透明的物体上,在物体后面形成的影子C、潜水艇里的人通过潜望镜观看海面D、插入水中的筷子,从水面上斜着看,筷子在水下的部分向上弯折了°,则入射A、甲B、乙C、丙D、丁12、潜水员从水中看岸边的路灯,所看到的灯的位置跟灯的实际位置比较()A、高一些B、低一些C、相同D、无法判定13、小乐用放大镜看指纹时,觉得指纹的像太小,为使指纹的像大一些,正确的做法是()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远些14、四块透镜分别放在蜡烛前20处,实验结果是:用透镜甲可成倒立缩小的像;用透镜乙可成正立放大的像;用透镜丙可成倒立放大的像;用透镜丁可成正立缩小的像,可以判定透镜焦距在10~20的凸透镜()A、甲B、乙C、丙D、丁15、某凸透镜焦距是10,将物体放在离焦点5的地方,所成的像()A、一定是实像B、一定是虚像C、一定是放大的像D、一定是缩小的像16、蜡烛从到凸透镜距离为3f的地方移到距离凸透镜为1.5f的地方,凸透镜所成的像()A、始终是放大的B、始终是缩小的C、逐渐变大D、逐渐变小17、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B、缩小的都是实像,放大的都是虚像C、缩小的像都是倒立的、放大的像可能是正立的,也可能是倒立的D、实像和物体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虚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一侧18、用不透光的纸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在光屏上出现的像及不用纸遮住透镜形成的像区别是()A、像的上半部分消失B、像的下半部分消失C、像全部消失D、仍有原来大小的像,但亮度变暗19、下列事例中观察到的是物体虚像的是()A、晴天在树林中的地面上看到光亮的圆斑B、看电影,银幕上的画面C、看物体的影子D、看湖中小船的倒影20、在离焦距为20的凸透镜正前方100处,有一物体以5的速度向凸透镜匀速靠拢,运动13s时,物体所成的像为()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等大倒立的实像二、填空1、光的三原色是、、,这三种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色光。
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光射到物体表面时,被物体表面反射回去的现象。
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2.光的反射定律:(1)认识基本概念:入射光线、入射点、反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反射角一点、二角、三线O是入射点,AO是入射光线光线,OB是反射光线光线,法线:过入射点与反射面垂直的线,ON是法线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AON 是入射角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BON是反射角3、光的反射定律:在光的反射现象中①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个平面上;②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猜想:让光束沿原来的反射光线BO入射,这时的反射光线会沿什么方向传播呢?实验证实:这时的反射光线沿OA方向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作图:已知反射光线,作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大小。
(1)作光路图时,一般先画出法线(虚线)(2)然后再画出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位置,对于光线不要忘了画箭头。
(3)要善于运用几何知识1. 请画出下图所缺的法线和光线.并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并说出其大小.2. 已知反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为15º ,则入射角为_______,若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减小30º ,则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
4、镜面反射: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也平行,其他方向没有反射光。
如: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面、平面镜)漫反射:由于物体的表面凸凹不平,凸凹不平的表面会把光线向四面八方反射。
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不平行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的表面发生漫反射,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光的反射定律。
《光的反射》练习题一、选择题1.电视机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用它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
不把遥控器对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按一下按钮,有时也可以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A.光的直线传播 B.光沿曲线传播C.光的反射 D.光的可逆性2.光污染已成为21世纪人们关注的问题。
1 / 14 陈入射角与反射角专练1、(2016秋•龙海市期末)如图中MN 为反射面,OA 为某条光线的反射光线,O 为入射点,则该入射光线的入射角和反射角分别是( )A.60°、60°B.30°、30°C.30°、60°D.60°、30°2、(2009秋•南汇区期中)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若要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重合,则入射角应为( )A.0°B.30°C.90°D.180°3、(2005•南京)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平面镜,那么这束光线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分别为( )A.40°,40°B.40°,50°C.50°,40°D.50°,50°4、(2003•广州)要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是90°,入射角为( )A.0°B.45°C.90°D.135°5、(2017•枣阳市校级模拟)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α角,要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增大20°(入射光线不动),则Array平面镜应()A.沿顺时针方向转动10°B.沿顺时针方向转动20°C.沿逆时针方向转动10°D.沿逆时针方向转动20°6、(2016春•海淀区校级期末)光线与平面镜成20°角入射到镜面,若使入射角减少10°,则()A.反射角是10°B.反射角是30°C.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120°D.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160°7、(2016秋•吉林期末)一束光线以和平面镜成30°夹角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增大20°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A.100°B.120°C.140°D.160°8、(2016秋•雨城区校级期中)一条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若保持入射光线不变,使镜面绕入射点转2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A.10°B.20°C.40°2 / 14陈D.70°9、(2016秋•武威月考)入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为60度,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减小15度,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和原来相比较将()A.减小90度B.减小30度C.减小45度D.减小15度10、(2015•长宁区二模)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50°角入射到平面镜上.若要使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射出,则平面镜与水平Array面的夹角()A.一定为25°B.一定为65°C.可能为25°D.可能为50°11、(2015秋•黄冈期中)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55°,保持入射光线不动,绕入射点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增大10°,则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是()A.50°B.70°C.90°D.130°12、(2014•靖江市模拟)光射到镜面上,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120°,若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变为100°,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镜面不动,入射光线向镜面旋转10°B.镜面不动,入射光线远离镜面旋转20°C.入射光线不动,镜面顺时针旋转20°3 / 14陈D.入射光线不动,镜面逆时针旋转10°13、(2013秋•简阳市期末)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减小2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将()A.减小20°B.减小40°C.增大20°D.增大40°14、(2012秋•汕尾期末)反射光线与镜面之间的夹角是60°,问平面镜使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了()A.30°B.60°C.120°D.150°15、(2012秋•河东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α角,要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20°,则平面镜()A.沿顺时针方向转动10°B.沿顺时针方向转动20°C.沿逆时针方向转动20°D.沿逆时针方向转动10°16、(2011秋•常州期末)入射光线和平面镜间的夹角为35°,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增大5°,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A.70°B.110°C.80°4 / 14陈5 / 14 陈D.120°17、(2016秋•碑林区校级期末)一束阳光照射到平面镜上,与镜面的夹角25°,转动平面镜,使光束与镜面的夹角增至3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与原来相比( )A.减少了5°B.减少了10°C.减少了15°D.减少了20°18、(2016秋•碑林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60°,当入射光线绕O 点沿顺时针方向转过20°,平面镜MN 沿逆时针方向转过20°,则反射光线转过了( )A.80°B.60°C.40°D.0°19、(2013秋•成都校级期中)如图所示,有两个相交50°角的平面镜,一束光线AO 射到其中一个平面镜上.要使最后反射回去的光线与光线AO 重合,且方向相反,则光线AO 与平面镜的夹角必须等于( )A.25°B.50°C.80°D.40°20、(2015秋•海安县期中)如图所示,一平面镜放在圆筒的中心处,平面镜正对筒壁上的一点光源S ,点光源S 发出一细光束垂直射向平面镜.平面镜从图示的位置开始绕圆筒的中心轴O6 / 14 陈匀速转动,在转动60°时,点光源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在镜中转过的角度为θ1,照射到筒壁上的反射光转过的角度为θ2,则( )A.θ1=120∘,θ2=120∘B.θ1=30∘,θ2=60∘C.θ1=60∘,θ2=120∘D.θ1=60∘,θ2=60∘21、(2012•黄陂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光线在镜子M2的反射角是( )A.40°B.45°C.50°D.55°22、(2013秋•海安县期中)如图所示,要使入射光线经两次反射后沿原路返回,则α角为( )A.10°B.20°C.70°D.无法确定23、(2006•沈阳)小红用新买的激光笔照射写字台上的玻璃板时,发现在桌旁竖直白墙上的A 点形成一个红色的光点,如图所示.若保持入射点O 不变,使光点下移到B 点,则应使入射光线绕着O点沿______(“顺”或“逆’)时针方向转动.若入射光线与玻璃板夹角为20°,则反射角是______度.24、(2011秋•西城区校级期中)在一些实验或精密仪表中,常常利用平面镜对光的作用来放大微小转动.如图所示就是这类装置的原理图,开始时刻,从光源发出的光线照射到平面镜中心O点,被平面镜反射到刻度盘上的A点,若此时的入射角是40°,当平面镜以O点为轴顺时针转过15°时,被平面镜反射的光线转过的角度为______度.25、如图所示,平面镜跟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一束入射光线沿着跟水平方向垂直的方向射到平面镜的O点.现将平面镜绕过O 点且垂于纸面的轴转过θ角,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A.2(θ+α)B.2(θ-α)C.2(α-θ)D.2θ26、(2005•天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为θ,则()A.入射角为θB.入射角为90°﹣θC.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为180°﹣2θD.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2θ27、(2011秋•都江堰市校级期中)如图所示,入射光线AO与平面镜MM′的夹角是30°,如果保持入射光线不动,使平面镜绕入射点O转动10°角时,则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是()A.增加20°B.增加10°C.减小20°D.减小10°7 / 14陈28、(2012秋•游仙区校级期中)一束光线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要想使反射光线从原来位置偏转60°,可采用下列哪种方法()A.将平面镜顺时针转60°B.将平面镜顺时针转30°C.将入射光线远离法线偏转30°D.将入射光线远离法线偏转60°29、(2010秋•西城区校级期中)光从左边与水平面成60°角射来,要利用平面镜使光向右水平方向射出,则平面镜应()A.与水平成15°角B.与水平成30°角C.与水平成60°角D.与入射光线成30°角参考答案1、解:从图中可知,反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30°,则反射角为90°-30°=60°;由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此入射角也为60°.故选A.2、解:因为只有入射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重合,所以入射角等于0°,而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反射角为0°.故选A.3、解:法线过入射点与镜面垂直,入射光线与镜面之间的夹角为40°,则入射角为5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为50°.故选D.4、解: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要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90°,即2倍的入射角是90°,则入射角是45°,此时的反射角也是45°.故选B.8 / 14陈5、解: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增大20°,入射角应增大10°,故平面镜应沿顺时针方向转动10°.故选A.6、解:根据光反射定律可知:此时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20°,则入射角为90°﹣20°=70°;当入射角减少10°,则入射角为70°﹣10°=6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等于6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60°+60°=120°.故选C.7、解:①根据光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此时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则入射角为90°﹣30°=6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等于60°.②当入射角增大20°时,则入射角变为60°+20°=80°,根据光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变为80°,所以这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80°+80°=160°.故选D.8、解:∵光线垂直射向平面镜时入射角i1=0∘∴反射角r1=入射角i1=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0°;若保持入射光线不变,使镜面绕入射点转20°,则入射角i2=20∘∴反射角r2=i2=2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r2+i2=20∘+20∘=40∘.故选C.9、解:因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60°,所以入射角为90∘−60∘=3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为30°,所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60°.入射角减小15°,变为30∘−15∘=15∘,所以反射角也变为15°,此时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3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和原来比较将减小30°.故选B.10、解:在左图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80°-50°=130°,则入射角为:1/2×130∘=65∘,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90°-65°=25°;在右图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50°,入射角和反射角都为25°,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90°﹣25°=65°.故选C.9 / 14陈10 / 14 陈 11、解: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此时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55°,则入射角为90°﹣55°=35°,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等于35°;当入射角增大10°时,入射角变为35°+10°=45°,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变为45°,所以这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90°故选C .12、解:由题目条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120°,可知入射角为60°,要想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变为10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入射角要变为50°,则入射光线不动,镜面逆时针旋转10°即可,所以选项D 符合.故选D .13、解:∵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减小20°,∴入射角增大2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则反射角也增大20°所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40°.故选D .14、解:根据题意画出光路图,如图所示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所以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也是60°.即∠1=∠3=60°.沿入射光线的方向延长AO ,则∠2与∠3是对顶角,所以∠2=∠3=60°.所以∠2=∠1=60°.AC 是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反射光线沿OB 的方向,所以光线改变了∠1+∠2=60°+60°=120°.故选C .15、解:因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法线成α角,即入射角为90°﹣α.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为90°﹣α,当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20°,说明入射角和反射角各增大10°时,可知,入射角为90°﹣α+10°,因此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变为90°﹣(90°﹣α+10°)=α﹣10°,故平面镜应沿逆时针方向转动10°.故选D .16、解:因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35°,所以入射角为90°﹣35°=55°.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为55°,所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110°.转动平面镜,当入射角增大5°时,变为55°+5°=60°,所以反射角也变为60°,此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120°.故选D.17、解:平面镜转动前,入射角的度数为:90°﹣25°=65°;此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的夹角为:65°×2=130°.平面镜转动后,入射角的度数为:90°﹣30°=60°;此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的夹角为:60°×2=120°.则平面镜转动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比原来减小了,减小的度数为:130°﹣120°=10°.故选B.18、解:因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成60°,则入射角为3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为3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60°,当入射光线绕O点沿顺时针方向转过20°时,可知,入射角减小20°,变为30°﹣20°=10°,所以反射角也变为10°,此时反射光线OB与入射光线OA的夹角为20°,如下图所示(为区别原来的光线,转动后的光线用虚线),此时反射光线转过了20°.当平面镜MN沿逆时针方向转过20°时,此时可知,入射角减小20°,所以反射角也减小20°,则反射光线又转过40°,共转了60°.故选B.19、解:根据题意作出光路图,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光线AO与平面镜的夹角α=90°﹣50°=40°;故选D.20、解:开始时,像的位置与反射光线方向如图所示:平面镜转动60°后,像的位置与反射光线方向如图所示:11 / 14陈12 / 14 陈比较上下两图可知,像在镜中转过的角度为θ1=∠AOB=2×60∘=120∘;像点转过的角度θ2=∠COD=∠AOB=120∘.故选A .21、解:光路图如图所示,由数学知识得:α=90°﹣35°=55°,由反射定律知;α′=α=55°,β=90°﹣α′=90°﹣55°=35°,β′=180°﹣100°﹣β=80°﹣35°=45°,γ=90°﹣β′=90°﹣45°=45°,由反射定律知知:γ′=γ=45°;故选B .22、解:根据题意可知,反射光线与镜面N 垂直,如图所示:由图知,两块平面镜相交成70°角,则∠CAB=90°﹣70°=20°,所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M的夹角α=∠CAB=20°.故选B .23、解:保持入射点O不变,使光点下移到B点,则应使入射光线绕着O点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若入射光线与玻璃板夹角为20°,则入射角为70°,反射角也是70°.故本题答案为:顺;70.24、解: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当平面镜以O点为轴顺时针转过15°时,法线转过15°角,入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即入射角增大15°,由反射定律知,反射角也增大15°,由于此时法线转过了15°角,反射角增加15°,则被平面镜反射的光线转过的角度为15°+15°=30°.故答案为:30.25、解:由题意知,平面镜跟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过O点作法线可知,此时入射角为α,现将平面镜绕过O点且垂于纸面的轴顺时针转过θ角,则入射角为α+θ,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也为α+θ,则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2(θ+α).当将平面镜绕过O点且垂于纸面的轴逆时针转过θ角,则入射角为α-θ或θ-α,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也为α-θ或θ-α,则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2(α-θ)或2(θ-α).故选ABC.26、解:入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为θ,由于法线与镜面垂直,故入射角为90°﹣θ,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为90°﹣θ,所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180°﹣2θ.故选B、C.27、解:根据光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此时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则入射角为90°﹣30°=6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等于60°;如果保持入射光线不动,使平面镜绕入射点O逆时针转动10°角时,即入射角增大10°时,则入射角变为60°+10°=70°,根据光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变为70°,所以这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40°如果保持入射光线不动,使平面镜绕入射点O顺时针转动10°角时,即入射角减小10°时,则入射角变为60°﹣10°=50°,根据光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变为50°,所以这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00°所以如果保持入射光线不动,使平面镜绕入射点O转动10°角时,则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有可能是增加20°,也有可能是减小20°.故选AC.28、解:A、将平面镜顺时针转过60°,则反射光线转过120°,故本选项错误;B、将平面镜顺时针转30°,则反射光线转过60°,故本选项正确;C、将入射光线远离法线偏转30°,反射光线也偏转30°,故本选项错误;D、将入射光线远离法线偏转60°,反射光线也偏转60°,故本选项正确.故选BD.13 / 14陈29、解:因为太阳光沿着与水平面成60°角,即∠AOD=60°,又因光向右水平方向射出,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80°﹣60°=120°.则平面镜MN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80∘−120∘)/2=30°,则平面镜与水平方向成30°角,如下图所示:故选BD.14 / 14陈。
光的反射规律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reflection)。
垂直于镜面的直线叫做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反射角。
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在入射光线合法想做决定的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这就是光的反射定律(reflection law)。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像点。
光的反射基本概念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归纳1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
(同平面)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居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角相等)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角相等” 4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光的反射相对论简单介绍1.共面法线是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2. 异侧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和入射角的和为90° 3. 等角反射角=入射角。
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
4. 可逆光路是可逆的如图1(甲)中光线BO逆着原来的反射光线(图乙)的方向射到界面上,这时的反射光线OA定会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线AO的方向射出去。
5.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光路图做法具体作法:先找出入射点,过入射点作垂直于界面的法线,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
若是确定某一条入射光线所对应的反射光线,则由入射光线、法线确定入射角的大小及反射光线所在的平面,再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中反射光线位于法线的另一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特点,确定反射光线。
反射概念6.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射到光滑表面上时反射光线也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
漫反射:平行光线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
2022-2023学年浙江省A9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题1.下列物理量是矢量且单位用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表示正确的是()A.电流强度I,AB.磁感应强度B,C.动量P,N sD.电势,2.下列关于书中的几幅图片说法正确的是()A.真空冶炼炉是利用交变电流直接产生热能,从而融化炉内金属的B.运输毫安表时正负极连接导线是利用了电磁驱动C.显像管颈部的偏转线圈产生的水平磁场能使电子束在水平方向偏转D.根据穿过铅板的正电子的轨迹变化可以知道空间的磁场方向是垂直纸面向里3.蟾蜍在湖边平静的水面上鸣叫,形成如图所示的水波。
已知水波的传播速度与水的深度成正比,蟾蜍的鸣叫频率为1451Hz。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底下的潜水员听到蟾蜍声频率变大B.在深水区,水波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C.水面上飘落的树叶会被水波推向岸边D.测得图中蟾蜍左边位置到岸边的距离是1m,大约有20个波峰,则此处水波的波速约为7.3m/s4.下列四幅图中关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粗糙斜面上的金属球在弹簧的作用下运动,该运动是简谐运动B.实线为t1 =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为t2 =0.5s时刻的波形图,该波的周期大于0.5s,则这列波可能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1m/sC.一列水波经过孔时可以发生衍射,若增大AB之间的距离,则衍射现象会更明显D.如图为两列振幅均为1cm的相干水波某时刻的波峰和波谷位置(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则此时刻C点(BD中点)位移为0,处于振动减弱区5.如图,长直导线MN置于三角形金属线框abc上,彼此绝缘且分别固定,线框被导线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导线通入由M到N的电流,当电流随时间线性增大时,线框中()A.没有产生感应电流B.感应电流方向为abcaC.感应电流逐渐增大D.金属线框所受的安培力大小不变6.如图所示是用折射率为n的某种材料制成的圆弧状光学元件,其圆心角为120°,内径为,外径为R。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第4节光的折射(同步基础练习)题型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总计题数20 10 5 5 0 401.下列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立竿见影B.海市蜃楼C.小孔成像D.水中倒影2.《康熙几暇格物编》中记载:“置钱碗底,远视若无,及盛满水时,则钱随水光而显见矣”,其中“钱随水光而显见”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是()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平面镜成像 D.光的折射3.小凯学习完《光现象》之后,兴致勃勃地回家给妹妹表演了一个小魔术。
他先让妹妹站定,在她面前摆一只“空碗”(如图甲所示),然后缓慢地往碗里倒水,成功地给妹妹“变”出了一枚硬币(如图乙所示)。
魔术的成功是利用了()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光的直线传播D.光的色散4.鸟儿白天会将玻璃幕墙看成蓝天白云,黄昏会透过玻璃看到明亮室内的绿色植物,导致其贸然飞往撞击受伤。
鸟儿在如图所示位置所见情景,是因为在玻璃与空气分界面处分别发生()A.光的反射,光的折射B.光的折射,光的反射C.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D.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5.下列现象中,与筷子在水面处“折断”原理相同的是()A.海市蜃楼 B.日食现象 C.屏幕上呈现人的影子 D.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6.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折射规律,透明的容器中装入无色透明的水。
E、F是两块白色硬板可以绕MN向后转折,实验时让激光器发射的一束激光沿着硬纸板E表面斜射到水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纸板F向后弯折时,折射光线会消失B.保持入射角不变,多次实验,可得出规律C.为了显示水中的光路,可以滴几滴牛奶D.光线若沿CO入射,折射光线将沿OB射出7.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装有一定量的水,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
如图所示,则下列操作能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B.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往容器中加水C.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将容器中的水抽出一部分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8.一盏探照灯的灯光射向空水池,如图所示,在没有水的池底A处形成一个光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