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旅游旅馆建筑设计1
- 格式:ppt
- 大小:2.38 MB
- 文档页数:50
一、设计题目:旅馆建筑设计二、设计条件:1、建设地点:某市开发区内。
2、地形情况:详见附图。
3、总建筑面积:4000M2左右。
4、旅馆标准:较高标准。
5、床位:140左右。
6、城市地震烈度:八度。
7、建筑耐火等级:Ⅱ级。
8、结构类型:框架结构为主。
9、建筑层数:3~5层。
10、层高:3.0m(客房),会议室、餐厅等大房间的层高自定。
11、建筑功能要求:(1)(1)公共活动部分门厅、大厅:内设总服务台、休息厅,面积可按0.3~0.6m2/床。
会议室、文娱室:根据需要可设大小不同的几间,0.5m2/床。
(2)客房部分三人间:20间左右,不设单独卫生间;二人间:30间左右,设单独卫生间;单人单间:10间左右,设单独卫生间;套间:10间左右,设单独卫生间;(3)服务部分中餐厅及厨房:就餐人数按旅客人数的50%考虑。
小卖处:可在大厅中设置。
行李间:靠近服务台。
服务员室、被褥贮藏室:每层设置。
商务办公、管理、治安室:设在底层。
开水间:可分层设。
厕所、盥洗室主要考虑不带卫生间的旅客和工作人员使用,浴室咳集中设于某一层。
(4)其它部分:锅炉房、办公用房、职工宿舍、停车场等,在总平面中考虑。
三、设计内容及深度图幅规格:1#,用铅笔绘制。
(一)平面图:比例1:200~1:1501、按制图规范绘制各层平面。
2、纵、横轴线及轴线编号。
3、平面尺寸:(1)总尺寸——外边缘尺寸。
(2)轴线尺寸。
(3)洞间墙段及门窗洞口尺寸——凡洞间墙段为轴线等分者,只需注明洞间的总尺寸,非等分者则应分别注出。
(4)准确绘出楼梯的踏步和扶手,标出上、下行线,并写出步数和踏步尺寸。
(5)标出室外地坪及楼地面标高。
(6)标注门窗编号,门的开启方向及方式。
(7)详图索引号。
(8)剖切线及剖面编号(在底层平面中标注)(二)剖面图:比例1:150~1:100。
绘1~2个剖面,其中一个必须剖楼梯间。
1、外柱轴线及轴线编号。
2、剖面尺寸。
(1)总高尺寸:从室外地坪到女儿墙顶面或挑檐口的上表面。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
0.1条为使旅馆建筑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等基本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至少设有20间出租客房的城镇旅馆建筑设计。
有特殊需求的旅馆建筑设计,可参照执行。
第1.0。
3条根据旅馆的使用功能,按建筑质量标准和设备,设施条件,将旅馆建筑由高至低划分为一、二、三、四、五、六级6个建筑等级.第1。
0.4条旅馆建筑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及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
当设计旅游涉外饭店时,应有明确的星级目标,其功能要求尚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第2.0。
1条基地。
一、基地的选择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要求,并应选在交通方便、环境良好的地区。
二、在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名胜地区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附近,基地的选择及建筑布局,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管理条例和保护规划的要求。
三、在城镇的基地应至少一面临接城镇道路,其长度应满足基地内组织各功能区的出入口、客货运输、防火疏散及环境卫生等要求.第2。
0.2条总平面。
一、总平面布置应结合当地气候特征、具体环境,妥善处理与市政设施的关系。
二、主要出入口必须明显,并能引导旅客直接到达门厅。
主要出入口应根据使用要求设置单车道或多车道,入口车道上方宜设雨棚。
三、不论采用何种建筑形式,均应合理划分旅馆建筑的功能分区,组织各种出入口,使人流、货流、车流互不交叉.四、在综合性建筑中,旅馆部分应有单独分区,并有独立的出入口;对外营业的商店、餐厅等不应影响旅馆本身的使用功能。
五、总平面布置应处理好主体建筑与辅助建筑的关系。
对各种设备所产生的噪声和废气应采取措施,避免干扰客房区和邻近建筑。
六、总平面布置应合理安排各种管道,做好管道综合,并便于维护和检修。
七、应根据所需停放车辆的车型及辆数在基地内或建筑物内设置停车空间,或按城市规划部门规定设置公用停车场地。
八、基地内应根据所处地点布置一定的绿化,做好绿化设计。
六层旅馆建筑设计方案1 建筑设计1.1 工程概况小型旅游宾馆,150床位,层数六层,占地面积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
共部分如接待大厅,咖啡室等跨度较大,布置在底层,客房布置在上部,采用现浇框架结构体系,二,三,四层客房开间不大,为使结构设计经济合理,每两开间布置一榀框架,由横向框架承重,其间布置连系梁和次梁,楼面采用现浇,为提高防水能力,屋面也采用现浇。
1.2 设计资料1.2.1 气象资料最热月平均气温:25.5℃极端最高气温:41℃最冷月平均气温:4.3℃极端最低气温:-15.3℃年降雨量:1201.1mm日最大降雨量:251.5mm年平均相对湿度:55%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58.3%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55.5%年主导风向:东北风夏季主导风:向东南风年平均风速:2.5m/sec最大风速:20m/sec基本风压:0.3kN/m2基本雪压:0.4kN/m211.2.2 工程地质资料拟建场地原始地形为湖塘洼地,后经人工填筑而成,地形平坦,场地地貌单元为长江三级阶地,场地分层情况如下:①人工填土:杂填土2.2m;②粘土,灰色,埋深2.2m,土层厚度5.3m,f k=110kPa,Es=4.54MPa,q s=15kPa。
③粉质粘土:褐色,埋深10.5m,土层f k=280kPa,Es=11.5MPa,q s=35kPa,q p=450kPa。
1.2.3 水文地质资料拟建场地范围内,地下水分布主要有二种类型:(1)浅部填土中的上层滞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排水控制,地下水位埋深为1.0-1.5m之间;(2)承压孔隙含水层拟建场地范围内,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
1.2.4 抗震设防该地区基本烈度为6度(近震),但要求按7度抗震设防。
1.2.5 规模小型旅游宾馆,150床位,层数6层,占地面积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
首层层高3.0m,标准层高3.0m。
室内外高差450mm,楼盖及屋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面采用现浇板,框架梁、柱为现浇整体构件,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0。
1条为使旅馆建筑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等基本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第1.0。
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至少设有20间出租客房的城镇旅馆建筑设计。
有特殊需求的旅馆建筑设计,可参照执行.第1。
0.3条根据旅馆的使用功能,按建筑质量标准和设备,设施条件,将旅馆建筑由高至低划分为一、二、三、四、五、六级6个建筑等级。
第1。
0.4条旅馆建筑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及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当设计旅游涉外饭店时,应有明确的星级目标,其功能要求尚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第2.0.1条基地。
一、基地的选择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要求,并应选在交通方便、环境良好的地区。
二、在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名胜地区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附近,基地的选择及建筑布局,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管理条例和保护规划的要求。
三、在城镇的基地应至少一面临接城镇道路,其长度应满足基地内组织各功能区的出入口、客货运输、防火疏散及环境卫生等要求.第2。
0.2条总平面。
一、总平面布置应结合当地气候特征、具体环境,妥善处理与市政设施的关系。
二、主要出入口必须明显,并能引导旅客直接到达门厅.主要出入口应根据使用要求设置单车道或多车道,入口车道上方宜设雨棚.三、不论采用何种建筑形式,均应合理划分旅馆建筑的功能分区,组织各种出入口,使人流、货流、车流互不交叉.四、在综合性建筑中,旅馆部分应有单独分区,并有独立的出入口;对外营业的商店、餐厅等不应影响旅馆本身的使用功能。
五、总平面布置应处理好主体建筑与辅助建筑的关系。
对各种设备所产生的噪声和废气应采取措施,避免干扰客房区和邻近建筑。
六、总平面布置应合理安排各种管道,做好管道综合,并便于维护和检修.七、应根据所需停放车辆的车型及辆数在基地内或建筑物内设置停车空间,或按城市规划部门规定设置公用停车场地。
八、基地内应根据所处地点布置一定的绿化,做好绿化设计.第三章建筑设计第一节一般规定第3.1.1条公共用房及辅助用房应根据旅馆等级、经营管理要求和旅馆附近可提供使用的公共设施情况确定。
旅游旅馆建筑设计图纸要求一、总平面图:1、1:1000总平面图⏹总平面的朝向(指北针)⏹周围环境、景观⏹场地道路、主次出入口与停车场⏹建筑主体阴影关系二、场地分析平面图:(图示和简洁文字)分析地段及自然景观条件、朝向、交通及出入口的位置:1、1:2000景观分析图(或适当比例)2、1:2000功能分区图(建筑所在地区的夏季主导风向、常年主导风向和建筑较佳的建筑朝向)(或适当比例)3、1:2000基地道路系统图(小区结构图)(或适当比例)4、1:2000绿化设计图(保留果树、草地、树及水体) (或适当比例)三、方案设计说明:(文字)1、项目概况2、对基地环境的认知与分析3、建筑设计思路及方案特点;4、经济技术指标(基地用地面积、客房数、建筑总面积、建筑密度、容积率及绿化率等)四、建筑构思过程:(图示和简洁文字)建筑方案比较或生成过程研究旅馆的客房模式研究建筑的平面组合及院落关系研究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研究建筑造型、建筑群体关系、推敲立面细部其它具体环境适当表现建筑的个性或构思特点,根据每人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五、各层平面图:1、 1:300各层平面图(首层平面带庭院及周围环境)2、 1:100客房单元放大平面图(家具及定位尺寸、卫生器具布置)对室内空间家具布置进行充分的设计。
六、立面图:1、1:300二-三个立面(可以根据地形将几栋建筑的连续立面)2、注意表示建筑立面的檐口标高七、剖面图:1、 1:200二个剖面(建筑形体变化处、楼梯)八、建筑设计与建筑技术有关的图纸根据广州地区亚热带气候的特点:1、1:100客房、楼梯间、大堂等剖面建筑的通风组织设计(一个以上)2、1:20建筑的防晒隔热设计(屋顶的构造处理、建筑的遮阳处理等)重点:屋顶的防水、隔热及防晒、种植屋面的构造设计;女儿墙的防水;楼梯栏杆扶手;采光玻璃构造;3、建筑材质构造节点设计(一个以上) :材的质感的特点,如木质、石材、砖等等材质与环境的关系、材质的质感特点与其处理方法。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62-90 )字号:大中小第1章总则第1.0.1条为使旅馆建筑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等基本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至少设有20间出租客房的城镇旅馆建筑设计。
有特殊需求的旅馆建筑设计,可参照执行。
第1.0.3条根据旅馆的使用功能,按建筑质量标准和设备、设施条件,将旅馆建筑由高至低划分为一、二、三、四、五、六级6个建筑等级。
第1.0.4条旅馆建筑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及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
当设计旅游涉外饭店时,应有明确的星级目标,其功能要求尚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2章基地和总平面第2.0.1条基地。
一、基地的选择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要求,并应选在交通方便、环境良好的地区。
二、在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名胜地区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附近,基地的选择及建筑布局,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管理条例和保护规划的要求。
三、在城镇的基地应至少一面临接城镇道路,其长度应满足基地内组织各功能区的出入口、客货运输、防火疏散及环境卫生等要求。
第2.0.2条一、总平面布置应结合当地气候特征、具体环境,妥善处理与市政设施的关系。
二、主要出入口必须明显,并能引导旅客直接到达门厅。
主要出入口应根据使用要求设置单车道或多车道,入口车道上方宜设雨棚。
三、不论采用何种建筑形式,均应合理划分旅馆建筑的功能分区,组织各种出入口,使人流、货流、车流互不交叉。
四、在综合性建筑中,旅馆部分应有单独分区,并有独立的出入口;对外营业的商店、餐厅等不应影响旅馆本身的使用功能。
五、总平面布置应处理好主体建筑与辅助建筑的关系。
对各种设备所产生的噪声和废气应采取措施,避免干扰客房区和邻近建筑。
六、总平面布置应合理安排各种管道,做好管道综合,并便于维护和检修。
七、应根据所需停放车辆的车型及辆数在基地内或建筑物内设置停车空间,或按城市规划部门规定设置公用停车场地。
八、基地内应根据所处地点布置一定的绿化,做好绿化设计。
旅馆建筑设计要点综合总要求1、必须依据旅馆规模、类型、等级标准,根据旅馆基地环境条件及功能要求,进行平面组合、空间设计。
2、注重旅馆的各个组成部分:公共活动、标准客房层、客房、后勤辅助管理、职工生活等部分的使用效益。
3、注重旅馆安全设计。
依据各种设计规范,使设计符合规范要求。
同时须注意残疾人的使用及安全要求。
客房设计要求1、客房设计应根据气候特点,环境位置,景观条件,争取良好朝向。
2、客房设计应考虑家具布置,家具设计应符合人体尺度,方便使用和维修。
3、客房长宽比以不超过2:1为宜。
4、客房净高一般≥2.4m。
5、客房内走道宽度≥1.1m。
6、客房门洞宽度一般≥0.9m,高度≥2.1m。
7、客房的允许噪声级根据不同等级有不同要求,设计时需根据具体要求确定。
8、客房室内色彩及装修宜简洁、协调。
9、标准较高的客房可设置电话和集中的电器控制屏等设施。
卫生间设计要求1、根据旅馆等级确定卫生间设计标准,包括卫生间设备的配套,面积的确定和墙、地面材料等的选用。
2、卫生间管道应集中,便于维修及更新。
3、卫生间地面应低于客房地面0.02m,净高≥2.1m;门洞宽≥0.75m,净高≥21m。
4、卫生间地面及墙面应选用耐水易洁面材,并应做防水层、泛水及地漏。
5、卫生间一般需要设置通风及干燥装置。
旅游旅馆客房组成门厅设计要求1、旅馆入口处宜设门廊或雨罩,采暖地区和全空调旅馆应设双道门或转门。
2、室内外高差较大时,在采用台阶的同时,宜设置行李搬运坡道和残疾人轮椅坡道(坡度一般为1:12)3、门厅各部分必须满足功能要求,互相既有联系,又不干扰。
公共部分和内部用房须分开,互有独立的通道和卫生间。
4、门厅必须合理组织各种人流路线,缩短主要人流路线,避免人流互相交叉和干扰(参见门厅人流示意图)。
5、总服务台和电梯厅位置应明显。
总服务台应满足旅客登记、结账和问讯等基本空间要求。
6、大型或高级宾馆行李房应靠近总服务台和服务电梯,行李房大门应充分考虑行李搬运和行李车进出宽度要求。
小型景区旅馆建筑方案设计一、项目背景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开城市的喧嚣,来到乡村、山林中享受宁静的时光。
因此,建设一个小型景区旅馆成为了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投资项目。
本文旨在对小型景区旅馆的建筑方案进行设计,为景区游客提供一个舒适、便利和独特的住宿体验。
二、建筑位置该小型景区旅馆建筑位于一座山丘上,四周被郁郁葱葱的森林环绕,视野开阔,空气清新。
建筑的位置和周围环境会为游客提供一种放松身心的感觉,并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三、建筑风格考虑到建筑所在地的自然环境,我们决定采用现代简约的建筑风格。
建筑外观以简洁、明亮为主,利用大量的玻璃窗户,使得建筑与周围的自然景色融为一体。
同时,结合当地的传统文化元素,为建筑增添一些本土特色,使之更加具有地域性和独特性。
四、建筑功能1. 接待大厅:作为游客入住的第一道门面,接待大厅应该设计得雅致、温馨。
大厅内应设有接待台、休息区、信息咨询台等功能区域,以便游客能够得到周到的服务。
2. 客房:客房是旅馆的核心部分,应该舒适、安静、整洁。
我们将客房分为豪华套房、标准间和家庭房,以适应不同类型的游客需求。
3. 餐厅:餐厅应该设计得宽敞、明亮,为游客提供美味可口的餐饮服务。
我们计划在餐厅内设计一个开放式厨房,让游客可以看到厨师的烹饪过程。
4. 娱乐设施:除了舒适的客房和美味的餐饮,我们还计划在景区内建设一些娱乐设施,如室外游泳池、SPA中心、健身房等,让游客在休闲的同时也能享受到其他乐趣。
五、建筑设计1. 建筑外观:建筑的外观采用了现代简约风格,大量使用木材和玻璃材质,塑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建筑的外墙用浅色调为主,与周围的绿色树木形成鲜明对比,使建筑更加突出。
2. 建筑结构:建筑的结构设计简单明了,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保证了建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在建筑内部,我们设计了一个中庭,使得光线能够进入到建筑的每一个角落。
3. 客房设计:客房的设计以简约、舒适为主,每间客房都配有独立的卫生间和阳台。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doc 10页)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90主编单位:建设部建筑设计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国家旅游局施行日期:1990年12月1日关于发布行业标准《旅馆建筑设计规范》的通知(90)建标字310号根据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84)城科字第153号文及(84)城设字第162号文的要求,由建设部建筑设计院主编的《旅馆建筑设计规范》,经建设部、商业部、国家旅游局审查,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JGJ62-90,自1990年12月1日起施行。
在施行过程中如有问题和意见,请函告建设部建筑设计院。
当设计旅游涉外饭店时,应有明确的星级目标,其功能要求尚应符合有关规定。
建设部商业部国家旅游局1990年6月20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四章防火与疏散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第五章建筑设备第三章建筑设计第一节给水排水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暖通空调第二节客房部分第三节电气第三节公共部分附录一本规范用词说明第四节辅助部分附加说明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旅馆建筑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等基本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至少设有20间出租客房的城镇旅馆建筑设计。
有特殊需求的旅馆建筑设计,可参照执行。
第1.0.3条根据旅馆的使用功能,按建筑质量标准和设备,设施条件,将旅馆建筑由高至低划分为一、二、三、四、五、六级6个建筑等级。
第1.0.4条旅馆建筑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及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
当设计旅游涉外饭店时,应有明确的星级目标,其功能要求尚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第3.2.1条客房。
一、客房类型分为:套间、单床间、双床间(双人床间)、多床间。
二、多床间内床位数不宜多于4床。
三、客房不宜设置在无窗的地下室内,当利用无窗人防地下空间做为客房时,必须设有机械通风设备。
四、客房内应设有壁柜或挂衣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