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化瘀解毒汤治疗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1.02 MB
- 文档页数:1
一、概述乙型肝炎(Hepatitis B)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垂直传播。
乙型肝炎可分为急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乙型肝炎。
中医学认为乙型肝炎属于“黄疸”、“湿温”、“疫毒”等范畴。
中医治疗乙型肝炎强调辨证论治,注重调理阴阳、疏肝解郁、清热解毒、健脾利湿等治疗方法。
以下为乙型肝炎的中医治疗方案。
二、中医辨证论治1. 湿热蕴结证症状:发热,恶寒,乏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黄疸,皮肤瘙痒,小便黄赤,大便溏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退黄。
方药:茵陈蒿汤加减。
药物组成:茵陈、栀子、大黄、黄柏、黄芩、白术、茯苓、泽泻、甘草。
2. 肝郁脾虚证症状:胁肋胀痛,胸闷不舒,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大便溏泄,舌淡苔薄白,脉弦细。
治法:疏肝解郁,健脾利湿。
方药:逍遥散加减。
药物组成:柴胡、白芍、当归、白术、茯苓、甘草、薄荷、生姜。
3. 瘀血阻络证症状:胁下痞块,刺痛不移,面色晦暗,肌肤甲错,舌质紫暗,脉涩。
治法:活血化瘀,疏肝解郁。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药物组成:桃仁、红花、川芎、当归、赤芍、牛膝、柴胡、枳壳、甘草。
4. 脾肾阳虚证症状: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腰膝酸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大便溏泄,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阳健脾,益肾利湿。
方药:附子理中汤加减。
药物组成:附子、干姜、人参、白术、甘草、茯苓、泽泻。
5. 气阴两虚证症状:乏力,口干口渴,五心烦热,盗汗,头晕目眩,舌淡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益气养阴,清热解毒。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药物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山药、扁豆、莲子、甘草。
三、中医外治法1. 针灸疗法(1)体针:取肝俞、胆俞、脾俞、肾俞、足三里、太冲、阳陵泉等穴位,采用泻法。
(2)耳针:取肝、胆、脾、肾、皮质下、内分泌等穴位,采用埋针法。
2. 拔罐疗法取肝俞、胆俞、脾俞、肾俞、足三里等穴位,采用走罐法。
3. 灸法取肝俞、胆俞、脾俞、肾俞等穴位,采用温和灸法。
疏肝健脾、化瘀解毒法治疗早期肝癌术后临床体会
许林利;查名宝
【期刊名称】《中医药导报》
【年(卷),期】2016(22)14
【摘要】通过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对早期肝癌的病因病机及治疗的认识,总结出有效防治早期肝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的思路:以疏肝健脾、化瘀解毒法治疗早期肝癌及肝癌术后复发人群,临床诊治常常收到良效,并树立上工治未病、长期服药、坚持治疗的思想。
【总页数】2页(P45-46)
【关键词】早期肝癌;术后;疏肝健脾;化瘀解毒
【作者】许林利;查名宝
【作者单位】芜湖市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3
【相关文献】
1.解毒化瘀温阳健脾与解毒化瘀益气健脾法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J], 伍玉南;孙克伟;彭建平;陈斌;黄裕红;阳航;朱文芳;张涛;陈兰玲
2.疏肝健脾、解毒化瘀法治疗原发性肝癌80例疗效观察 [J], 林奕堂
3.祛痰化瘀解毒散结法联合疏肝健脾汤治疗肝脾失调、痰瘀互结证甲亢突眼症临床研究 [J], 李国炜; 温小凤; 解发良; 何玉
4.健脾益肾、化瘀解毒法联合化疗治疗老年结直肠癌术后30例临床观察 [J], 王华中;吴玉华;曹文;潘博;曾普华;付剑锋;何凤姣
5.健脾理气、化瘀软坚、清热解毒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体会 [J], 潘敏求;潘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乙型肝炎的中医治疗乙型肝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传染病,病程长,病势缠绵,反复难愈,危害较大,部分病人可进一步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
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按本病演变的不同病期,制定了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益气健脾、滋肾养肝等治法,临床用之,疗效显著。
一、清热解毒法适用于乙型肝炎初起之湿热蕴结时期,症见胁痛,口苦而粘,脘闷泛恶,颜面巩膜发黄,小便黄,大便粘滞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自拟虎杖解毒汤:虎杖、蒲公英、贯众、绵茵陈、田基黄、滑石、泽泻、栀子、大黄。
例一:熊某,男,25岁,2006年4月10日诊,患者半年前患急性黄疸型肝炎经治疗好转,近一月来,自觉乏力、口苦、右胁胀痛、纳呆、大便粘滞不爽、小便黄、苔黄厚腻、脉弦滑数。
体检:肝肋缘下1cm,质软无压痛,脾未扪及,巩膜中度黄染。
肝功能检查:alt191u,ast89u,tbil120u,dbil85u,ibil35u,hbsag+,hbeag+,抗-hbc+。
诊为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属湿热蕴毒,治当清热解毒,兼以利湿。
处方:绵茵陈、郁金、虎杖、贯众、田基黄、滑石、泽泻、柴胡、大黄等。
服上方20余剂,湿热之邪大减、诸症均有改善,肝功能检查正常。
后以本方加减,经近三个月的治疗,乙肝dna检查转阴,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按:慢性乙型肝炎病程长,缠绵难愈,与湿热疫毒之邪相似,故祖国医学认为乙肝病毒属于一种湿热疫毒,故清热解毒法应贯穿于治疗乙型肝炎的始终。
方中虎杖、蒲公英、贯众、田基黄清热利湿解毒退黄,滑石、泽泻利湿于下,使湿从小便而出,栀子清泄三焦之热,大黄降泄瘀热,此方重点攻邪,以期达到邪祛正安的目的。
二、活血化瘀法适用于乙型肝炎急性期过后所致的慢性迁延性肝炎或慢性活动性肝炎。
症见两胁胀痛,或呈刺痛,痛处固定,甚至肋下可触及痞块,舌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涩。
自拟疏肝活血软肝汤:柴胡、香附、当归、赤芍、白芍、丹参、红花、郁金、川芎、鳖甲、牡蛎、夏枯草、三七。
疏肝解毒益气化瘀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6例
吕茂新
【期刊名称】《中医药学刊》
【年(卷),期】2006(24)6
【摘要】用疏肝解毒益气化瘀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6例,基本治愈18例,好转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69%,取得较好疗效。
并总结疏肝解毒益气化瘀法治疗乙型肝炎的经验,探讨乙型肝炎的病机和该法的治疗机理。
【总页数】1页(P1177-1177)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疏肝解毒;益气化瘀
【作者】吕茂新
【作者单位】咸宁市咸安区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9.126
【相关文献】
1.恩替卡韦联合益气解毒疏肝活血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J], 吴开怀
2.疏肝化瘀解毒法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J], 公培强;薛博瑜
3.疏肝化瘀解毒法组成的中药复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J], 杨春龙;陈锦泳
4.益气化瘀解毒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70例 [J], 江伟
5.疏肝化瘀解毒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80例观察 [J], 李忠诚;马步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化瘀软肝煎治疗气虚血瘀型乙肝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观察》篇一一、引言乙肝是一种全球范围内流行的慢性肝脏疾病,随着病程的延长,可能导致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甚至引发肝硬化和肝癌。
肝纤维化是乙肝病情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对减缓肝纤维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中医在肝病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化瘀软肝煎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方剂,在气虚血瘀型乙肝肝纤维化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观察化瘀软肝煎治疗气虚血瘀型乙肝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二、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的设计方法,共纳入100例气虚血瘀型乙肝肝纤维化患者。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化瘀软肝煎。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及中医证候改善情况。
三、结果1. 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实验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较对照组有更明显的改善。
这表明化瘀软肝煎在改善肝功能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2. 肝纤维化指标改善情况实验组的肝纤维化指标(如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等)较对照组有更明显的下降趋势。
这表明化瘀软肝煎在减缓肝纤维化进程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3. 中医证候改善情况实验组在改善乏力、纳差、腹胀等中医证候方面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四、讨论化瘀软肝煎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方剂,具有益气活血、化瘀软肝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化瘀软肝煎,可以显著改善气虚血瘀型乙肝肝纤维化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和肝纤维化指标,同时缓解患者的中医证候,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这可能与化瘀软肝煎中的药物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纤维化等作用有关。
然而,本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
首先,样本量相对较小,可能影响结果的稳定性。
其次,研究时间较短,未能长期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因此,未来可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延长观察时间,以更全面地评估化瘀软肝煎治疗气虚血瘀型乙肝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
药学研究解毒活血汤治乙肝后肝硬化32例临床观察李峰梅【中图分类号】R512.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8)07-0156-01【摘要】目的:观察解毒活血汤治疗乙肝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4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采用解毒活血汤加护肝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护肝支持治疗。
4周后比较疗效。
结果:治疗组在体症、肝功能、B超及临床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解毒活血汤治疗乙肝后肝硬化有明显疗效。
【关键词】乙肝后肝硬化;解毒活血汤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炎发展到肝硬化必然经过的中间阶段,它是对慢性肝损害的一种修复反应,但在慢性肝炎却往往因纤维过度沉积而导致纤维化,乃至肝硬化。
我国人口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9.75%,总体感染率为57.6%。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的肝损害可引起纤维化、肝硬化并导致腹水、肝性脑病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
更为严重的是,乙肝所致的肝硬化及乙肝病毒本身可导致原发性肝癌。
西医对于纤维化治肝硬化尚无特效治疗,关键是早期诊断,治疗的原则是:合理饮食营养、改善肝功能、抗肝疗、积极防治并发症。
现代研究表明,中医药抗肝纤维化治疗具有明显优势。
笔者自拟解毒活血汤治疗乙肝后肝硬化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1)符合2000年9月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诊断标准。
(2)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
1.2 一般资料:64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或住院病人,按随机法分为两组。
治疗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18~56岁,平均年龄38.6岁。
对照组32例,男21例,女11例,年龄17~58岁,平均年龄39.2岁。
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保肝、白蛋白、对症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茵陈蒿汤(茵陈30g栀子10g大黄5g柴胡12g枳壳15g佛手15g丹参30g丹皮12g泽兰12g赤芍12g鳖甲30g(先煎)冬虫夏草5g黄芪30g汉防己15g)每日一剂,水煎服,每日三次。
化瘀疏肝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临床研究
杨跃青;张燕;何瑾瑜;寇少杰
【期刊名称】《中医学报》
【年(卷),期】2015(30)5
【摘要】目的:观察化瘀疏肝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79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给予保肝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化瘀疏肝汤,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及B超检查的变化。
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87.50%,对照组有效率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化瘀疏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显著,具有较好的抗纤维化作用,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
【总页数】3页(P725-727)
【关键词】肝纤维化;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化瘀疏肝汤
【作者】杨跃青;张燕;何瑾瑜;寇少杰
【作者单位】陕西省中医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9.751
【相关文献】
1.化瘀疏肝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有效性 [J], 韩煜昕
2.化瘀疏肝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有效性 [J], 王立霏
3.化瘀疏肝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纤维化临床研究 [J], 杨丽;张艳春;刘晓冉
4.化瘀疏肝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临床价值体会 [J], 王彩萍;张科防;苗慧霞;李晓莉
5.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经化瘀疏肝汤治疗的疗效分析 [J], 张铁成;任亚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解毒化瘀颗粒治疗重型肝炎的效果观察目的探讨解毒化瘀颗粒治疗重型肝炎的效果和价值。
方法以2015年6月~2016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重型肝炎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采用解毒化瘀颗粒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76.9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仅为51.2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7.69%,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达到了35.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再重型肝炎疾病的治疗中应用解毒化瘀颗粒,效果优越,值得推广。
标签:解毒化瘀颗粒;重型乙肝;效果观察重型肝炎是最为严重的一种肝病类型,具有死亡率高、预后差的特点,尚无彻底根治的方法。
中医理论中,主张从消除黄疸入手,以延长重型肝炎患者的生存时间,缓解病情发展。
解毒化瘀颗粒是治疗重型肝炎的常用药方之一[1],为探讨其具体疗效,本文以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重型肝炎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分组对比了常规西药对症治疗及解毒化瘀颗粒的应用效果,具体过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2015年6月~2016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重型肝炎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
观察组39例,男30例,女9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42.5±3.1)岁,病程2~25年,平均病程(11.1±1.7)年;对照组39例,男28例,女11例,年龄24~72岁,平均年龄(43.0±3.3)岁,病程1~23年,平均病程(12.1±1.9)年。
经检查,所有患者均存在身目尿黄、乏力、口干或口苦、痞满食少、满色晦暗、大便塘泄等症状,符合《肝衰竭诊疗指南》[2]中有关重型肝炎的相关诊断标准,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获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合并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遗传性肝病、硬化性胆管炎、肝外胆管梗阻等疾病者。
疏肝健脾活血解毒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7例
胡永祥;李晓东;夏瑾瑜
【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年(卷),期】2000(010)001
【摘要】@@ 1资料与方法rn1.1病例选择按1995年北京第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与分型标准,74例患者均为慢性乙型肝炎轻、中度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
【总页数】1页(P43)
【作者】胡永祥;李晓东;夏瑾瑜
【作者单位】钟祥市旧口中心卫生院,431900;湖北中医附院;湖北中医附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健脾疏肝活血解毒法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 [J], 曾娟;戈焰;郭红;夏仕俊
2.疏肝健脾法联合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J], 闫宗光
3.活血疏肝健脾法为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8例 [J], 潘向荣
4.疏肝健脾法辩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04例 [J], 吴瑕
5.疏肝健脾活血解毒方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51例[J], 许菊香; 徐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